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荷花》教案及课后作业设计

合集下载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3《荷花》(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3《荷花》(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3《荷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荷花的美丽。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荷花的特点,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荷花的特点。

(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荷花的美。

(2)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

(3)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荷花》的朗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

3. 荷花的特点及相关知识。

4. 课后练习的完成与讲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荷花的特点,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长句、难句的理解。

(2)荷花特点的描述与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1)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播放课文朗读等)。

(2)黑板、粉笔(用于板书设计)。

2. 学具:(1)语文课本。

(2)笔记本、文具(用于课堂笔记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荷花的美丽。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荷花的了解和喜爱。

2. 朗读课文:(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记忆。

(2)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课堂练习。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讲解荷花的特点:(1)教师讲解荷花的生长环境、花期等知识。

(2)学生观察实物荷花,描述荷花的特点。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荷花》作业设计(完整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荷花》作业设计(完整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作业设计作品基本信息:本作品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荷花》的作业设计,是依据课标对本课的要求和三年级学生学情设计的,为了落实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而设计的。

作业类型:课时作业适用章节: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荷花》本课重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着一池荷花是“一大副活的画”。

课标要求:在前一课的基础上,继续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和“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展开教学。

设计理念:作业的功能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包括知识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动手能力等等。

而且学生是作业的主人,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差异,分层次设计作业,同时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如基础性作业,创新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

这样的作业形式新颖,多样,学生兴趣所至,作业必然取得实效。

设计目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着一池荷花是“一大副活的画”。

设计特色:1.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分层次设计作业。

由于每个个体的学生都是有差异的,因此,在布置作业时,重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分层次设计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去选择量度和难度。

这样,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有了自觉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2.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多种形式设计作业。

作业的功能应该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包括知识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动手能力等等。

因此,教师应设置丰富多样的作业,如基础性作业,创新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

这样的作业形式新颖,多样,学生兴趣所至,作业必然取得实效。

预估时长:(ABCD不同层次学生完成该作业所需时间)A:(20 )分钟B:(25 )分钟C:(30 )分钟D:(30 )分钟预设难度:A:(稍难)B:(适中)C:(容易)D:(容易)作业内容:一、常规作业1.我会选(正确的画上“”)挨挨(āi ái)挤挤仿佛(fú fó)了(le liǎo)不起花骨(gǔ gū)朵儿2、抄写一遍或几遍你认为难写的生字词。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教学设计(共2课时)【文本解读】《荷花》是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XXX先生叙述了自己观赏荷花的经历。

课文通过描写荷花的外观,荷花池的整体感受以及奇妙的想象,生动地写出了荷花的美和赏荷过程的愉悦。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作上,要求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围绕“大自然”这一主题,四篇文章分别从风景、动物、植物、昆虫四个方面展开研究。

本单元承接三上第五作单元——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三上第七单元,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三下可以说是一个由学到用的延伸。

可以在第一课时先反复朗读,形成记忆与语感,第二课时展开仿写,内化语言。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花瓣儿、花骨朵儿”等词语,通过微课读好儿话音;会写“瓣、蓬、裂”等字形紧凑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通过想象画面,体会“挨挨挤挤”“冒”等词语。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2、3自然段,积累优美生动语句。

【教学重难点】重点:边读边想象画面,体味精美生动语句。

难点:通过想象画面,体会“挨挨挤挤”“冒”等词语。

【过程预设】板块一:古诗激趣,读好课题(一)激趣导入,认识动物。

1.看信息,猜花名。

2.出示荷花图片,揭题。

板块二:研究字词,整体感知(一)初读感知。

进修举动一: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XXX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二)检查字词。

1.读好名词、动词。

(1)借助作业本,自由拼读,指名读。

读好动词、名词。

(2)出示“衣裳、饱胀”,巩固再读。

2.读好儿化音。

(1)指名读“花瓣儿、花骨朵儿”,认识儿化音。

小结:儿化音要读得又轻又短。

(2)范读,体会小巧可爱。

举例子(小孩、脸蛋、脚丫…)(3)由词到句。

自由读,齐读。

(三)梳理头绪说说XXX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相机板贴:闻到清香、看到景物)板块三:想象画面,读出优美(一)感受景物之美。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的说课稿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的说课稿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的说课稿一、说教材《荷花》是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第3课。

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了荷花的美景和作者的感受,以及荷花在文学中的意义。

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比喻,描绘了荷花的多姿多彩和生命的顽强,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热爱和赞美。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阅读、理解、背诵课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理解作者对荷花的热爱和赞美。

教学难点是通过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形容词,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荷花的美丽。

二、说教法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荷花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荷花的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朗读教学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形容词,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说学法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本课的知识点,我将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1. 自主学习法:通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 实践学习法:通过观察、实践等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荷花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 学习新课:通过朗读课文、讲解重点词句、分析比喻和形容词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巩固练习:通过背诵课文、填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本课的知识点。

2018-2019学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荷花》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8-2019学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荷花》教学设计及反思

《荷花》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品读课文中感悟荷花的美。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学会在写作中使用想象。

教学重难点: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课文内容。

背诵课文。

2.感悟荷花的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猜谜语导入(课件出示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打一植物)(荷花)2.出示荷花图片,看图,说说你想到了什么词语。

(亭亭玉立粉妆玉琢冰清玉洁含苞欲放风姿绰约……)3.赞美荷花的诗词真不少,你知道哪些?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4.荷花以亮丽的色彩,淡雅的清香,优美的姿态征服了古往今来数不清的文人墨客。

读“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看荷的娇美,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品荷花的高洁。

而作家叶圣陶先生笔下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板书,齐读课题《荷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

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文化教育界的巨匠。

2.荷花简介。

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等,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木花卉,种类很多。

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

叶盾状圆形,深绿色。

花期为6月--9月,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等。

荷花全身都是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荷叶、莲心、莲须等可入药。

3.听老师范读课文,展开想象感受文中的美景,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4.学生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出示朗读课文要求:①有不认识的字做好记号。

②小组合作,用有效的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

③和学习伙伴一起再读一遍课文。

三、读认生字,理解词语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得很熟了。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3《荷花》教案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3《荷花》教案设计

3 荷花教课方案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学段的阅读教课都要重视朗诵,要让学生充足地读,在读中详细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育语感,在读中遇到感情的熏陶。

本课教课方案以“听”“读”“看”“想”贯串教课过程的一直,指引学生经过朗诵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指引学生抓住课文中正确生动的语言,在脑筋中形成画面,进一步领会风景的漂亮,感觉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

同时,要指引学生注意作者是如何用正确、生动的语言描绘光景的。

让学生在逍遥自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有所创新。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课文要点句段的课件。

荷塘的挂图及风光图片。

学生准备:1.预习生字新词。

采集对于荷花的资料。

课时安排课时。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古香古色赏荷花1、导语:同学们,宋代有名诗人杨万里以前写过这样一首很美的诗。

(课件出示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画面文字、配乐古筝曲《出水莲》。

)大家想读吗?(齐答)你能看出这首诗中描述的是什么美景吗?(学生读、沟通;教师板书:荷花。

)2、(课件出示荷花国画的图片。

)同学们,这就是诗人所吟诵的荷花!你对荷花认识多少呢?3、沟通: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预习课文并采集了相关荷花的资料,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呢?(生报告。

师咨询资料来历,并合时鼓舞。

合时展现图画,并指名谈谈“荷花、荷叶、藕、莲蓬、莲子”分别是什么。

)4、小结:看来,在学习中碰到不懂的问题讨教他人、讨教书籍是一种特别好的学习习惯!上网查资料也是现代人常用的一种快捷的学习方法。

5、过渡:正是因为荷花特别漂亮,所以历代文人墨客都喜爱写荷花、画荷花。

有名作家叶圣陶先生也曾写过荷花,今日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荷花》。

(生齐读题目。

)设计企图:讲堂导入出示微课:配图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国画的选配再加上民族音乐的协分配合,从声音、图像、文字等角度调换学生的感官,增添学生对荷花的感性认识,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扫阻碍1、检查预习:这篇课文同学们在课前读了几遍? (咨询两名学生,合时鼓舞评论:课前应当仔细预习!熟读课文也是一种特别好的预习方法。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荷花》优质课教案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荷花》优质课教案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荷花》优质课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写10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3.初步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1.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请听好了:一个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袍,坐在绿船上。

(打一植物)2.对,同学们真聪明,就是荷花,对于荷花你有哪些了解呢,给大家展示展示吧(同学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荷花的资料)3.看来同学们课前都认真的搜集了资料。

这里,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有关荷花的图片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看完这些美丽的荷花,你最想用一个什么字来形容它:美(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荷花的一篇文章,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看看他笔下的荷花又是怎样的一种美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遇到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师板书课题:荷花)2.(现在老师要检查大家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了)出示词语课件,开火车出示生词,指读,正音。

挨挨挤挤、翩翩起舞荷花、莲蓬、饱胀、衣裳、仿佛、舞蹈、蜻蜒、三、学习第二自然段3.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

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

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

作者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去看荷花的?(迫不及待)为什么呢?(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4.想看看荷花吗?那就跟着我乘着音乐的翅膀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

你们看得都入迷了,能给你们带来美的享受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好了,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刚才看到的荷花吗?(亭亭玉立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洁白无暇的荷花!冰清玉洁的荷花!含苞欲放的荷花!翩翩起舞的荷花!争奇斗妍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听!多美的一个词语。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课《3荷花》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课《3荷花》教学设计
9.在小组里与同伴交流学习感受。
10.汇报学习收获
(1)汇报相关语句,同时归纳特点。
从第二自然段文字中体会描写荷花样子的语句,简单批注。
(2)引导学生说说第二自然段给自己的感觉。
追问:从“挨挨挤挤”、“碧绿”、“嫩黄、饱胀”体会到什么?
(3)通过换词练习,体会“冒”字运用的作用。
小结:一个“冒”字,就把荷花生长迅速、生命力旺盛表现出来。
达标评价
1.学生能读准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4段。
3.体会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
重点
识字、朗读、背诵。
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文中“一大幅活的画”等句子的妙处。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集体备课
二次梳理
时间
一、导入
定标
(一)导入新课
1.你在哪儿见过哪里的荷花,它长得什么样子?
3.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4)第四自然段
预设:发挥想象,表述体会。
体会作者已经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
有感情朗读课文。
学生背诵
三、指导写字
(五)指导书写
集中在第二课时
(六)课堂检测(背诵2-4自然段)
板书
设计
2荷花
目标:
1识记看到
2朗读听到
3背诵想到
反思
以及
改进
措施
单元
第一单元
课题
2荷花(二)
学生书空。
描红,临写。
展示评价。
修改后再展示评价
(六)课堂检测(写字)
板书
设计
2荷花
目标
1.巩固识字有的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

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

作者以观察的顺序为线索叙写,文章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一至3自然段),看荷花。

“我”闻到清香,来到荷花池边,直接描写荷花。

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开”,有的“含苞欲放”。

仔细观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姿势各不相同。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想荷花。

借助“一大幅活的画”的想象,转入对荷花动态的描绘。

从想象的角度,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

作者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

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要着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写作背景】《荷花》是著名作家叶圣陶所作的一篇散文,出自《荷花:叶圣陶专集》,收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科书中。

本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作者介绍】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

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荷花属毛茛目睡莲科,是莲属二种植物的通称。

又名莲花、水芙蓉等。

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

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

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

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

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

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

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

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

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历来为古往今来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

1985年5月荷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荷花是印度和越南的国花。

【其他资料】 关于描写荷花的古诗词1.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南唐] 李璟《浣溪沙》2.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 《采莲曲》3.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 [清] 石涛 《荷花》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宋] 周敦颐《爱莲说》5.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 [晋] 乐府 《青阳渡》6.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江] 洪《咏荷诗》7.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隋] 杜公瞻《咏同心芙蓉》8.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唐] 李白 《古风(其二十六)》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划去不正确的汉字读音。

二、读拼音,写词语。

z ī sh ì hu ā b àn li án p én ɡ阅读能力大提升仿 f ǎn ɡ t ǎn ɡ 佛 f ú t ú翩 qi ān pi ān三、课文整体梳理。

本文介绍荷花,是抓住荷花的()、()、()来写的。

四、重点段落品析。

读下面的一段话: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1.仿照例子,写词语静静地:2.想象一下:如果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还有哪些你喜欢的小动物会你交谈些什么?模仿课文中的句子写一写。

思维创新大拓展五、你喜欢什么花?请用这样的句式来赞美它:花!。

参考答案:一、tǎnɡ tú qiān二、姿势花瓣莲蓬三、香味颜色姿态四、1.悄悄地轻轻地慢慢地2.蜜蜂飞过来,告诉我一天采了多少蜜,蝴蝶在我身边飞舞,高兴地说:“荷花姐姐,您好美呀!”五、桃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月季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形状是那样美丽,你的姿态是那样动人。

君子兰!你的魅力令我终身难忘。

七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第一课守身自爱教学目标:1、理解“守身自爱”的内容。

2、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守身自爱”的名句。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守身自爱”的内容。

教学难点:积累“守身自爱”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和私、最伟大的。

孝的意义在于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思。

身体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子女健健康康。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珍惜好自己的身体,不要做毫无意义的残毁和无价值的牺牲,就是对父母的孝顺。

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

”孝的意义又在于维护父母的尊严,不让父母为自己蒙羞。

孝道是社会的行为规范,是社会法律秩序和道德秩序的良好阐述。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存身惜名,不让家人担心,不辱没父母,那么逞勇斗很、违法乱纪的事情就不会发生,每个公民都会遵纪守法,恪守公德,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文明。

遵行孝道,从爱惜身体、尊重生命做起。

二、新课教学:1、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父母,之终也。

---《孝经·开宗明义章)翻译:自己的肢体、头发和肌肤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不敢败坏,这是孝行的开端;为人处世能行正道,使自己扬名后世,从而使父母荣耀,这是孝的高境界。

2、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

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礼记・曲礼上》注释:服:通“”伏”,指潜伏于暗处译:孝子不潜伏在暗处,不登危险的地方,是怕因自已的过失使父母蒙受羞辱。

父母健在的时候,不可以与朋友生死相许,不可以私存钱财。

3、曾子曰:“身者,父母之遺体也。

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吕氏春秋・孝行》注:遗:留。

译:曾子说:”自已的肉身,是父母遭留的身体。

使用父母遗留的身体,敢不恭敬吗?三、思考讨论:1.“父母在,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这种看法你赞同吗?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2.孟子说:“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

”结合所学,査一査这句话的意思,想一想“守身”和孝顺父母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丧失了操守的人就不能孝顺父母呢?请在班级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四、延伸阅读: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孔子的学生曾参(即曾子)家有一块菜地,他的父亲曾点在地里种了许多瓜果。

有一天,曾参见瓜地里长了许多野草,就拿起锄头除草、不小心瓜的根刨断了。

曾点正好看见,于是,他拿起木杖向曾参的背上地击了两下。

曾参当场不省人事,昏倒在地,过了一会儿才苏醒过来。

他爬起来对父说:“刚才得罪了父亲,父亲用尽力气教调儿子,该不会累病了吧?”说完,曾参若无其事地回到自已的里弹琴唱歌,以示自己并未受伤,好让父亲放心。

孔子得知此事后,对曾参说:“曾参啊!我来跟你讲讲舜帝的故事吧!舜帝的父亲叫瞽叟,他想使唤舜的时候,舜都在他身边;但是他想置舜于死地的时候,舜便躲开了,让父亲找不到。

平日舜受父亲的小杖责打、而大杖责打时就逃走,就是不想使瞽叟得到不义的罪名。

这样,才不失为一个敦厚的孝子,你不是天子百姓吗?杀了天子的百姓,那罪过怎么样?五、积累与感悟:1.请积累以下两句关于“守身”的名言,并写写你对这两句话的感悟。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一《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一《(论语・卫灵公》2.“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你如何看待其中“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的观点?请组织一场题为“扬名显父母是否为孝”的辩论赛,通过辩论引导大家辩证认识古人的孝道。

第二课手足情深教学目标:1、理解“手足情深”的内容。

2、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手足情深”的名句。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手足情深”的内容。

教学难点:积累“手足情深”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诗经・小雅・常棣》:“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古代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基本的人伦关系称为“五伦”,其中的双方都要遵守一定的“规矩”。

以兄弟为例,要做到“见友弟恭”,为见的,要照顾弟弟,为弟的,要数重见长。

兄弟关系是家庭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兄弟之间关系和壁,则家庭安宁祥和。

正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首先要学会爱亲人,建构和谐有序的家庭伦理关系;然后进一步将这种关系向外扩展,做到仁爱百姓;最终达到仁爱万物的境界。

二、新课教学:1、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原隰裒矣,见弟求矣。

----《诗经・小雅・常棣》注释:①孔怀:很关心。

孔,很。

②原:古同“塬”。

这里指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而形成的高地。

③隰(xí):这里用为低湿之地之意。

④裒(póu):聚土为坟丘。

翻译:遭遇死亡威胁,兄弟最为关心。

丧命埋葬荒野,兄弟也会相寻。

2、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责在天。

君子撤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注释:①亡:同“无”。

②患:忧虑。

翻译:司马牛很忧伤地说:“人人皆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啊!”子夏说:“我曾经听先生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只要对工作严肃认真,做事没有羞失,对人能恭数有礼,那就四海之内都是你的兄弟呀!”君子哪里怕没有兄弟呢?3、孟子日:“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尽心上》注:①与(yù):参与。

在其中。

②数:意外的事情。

③怍(zuò):惭愧。

语译:孟子说:“君子有三种乐趣,但是君临天下并不在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