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金属材料成分一览表
常用金属材料性能表

制作抗弱腐蚀介质并承受载荷的零件,如汽轮机叶片、 水压机阀、螺栓、螺母等;主要用于要求较高韧性、一 定的不锈性并承受冲击载荷的零部件,如刃具、叶片、 紧固件、水压机阀、热裂解抗硫腐蚀设备等;也可制作 在常温条件耐弱腐蚀介质的设备和部件等。
多利用其优点制造一些具有特定性能的结构件,如铝箔 制成垫片及电容器、电子管隔离网、电线、电缆的防护 套、网、线芯及飞机通风系统零件及装饰件;
较差 较差
较差 较差 较差 较差
可做阳极氧化、发黑 处理; 可做阳极氧化、发黑 处理; 可做阳极氧化、发黑 处理; 可做阳极氧化、发黑 处理;
材质较软,承受载荷能力差; 由于在切削过程中容易发生黏 着现象,切屑性能不佳;
易与空气中的氧作用 耐蚀性能良好,无应 形成一层牢固、致密 力腐蚀破裂倾向 的氧化膜;
2-5
7075
铝合金
棒、板
35
2.82
173
23.6
26.55 nΩ •m
3-1
T1、T2
纯铜
80
8.91 H96 H90 8.86 8.80
0.385
391 H96:234 H90:189
17.1 nΩ •m H96 H90 30.8 nΩ •m 39.2 nΩ •m
3-2
H96、H90
普通黄铜
广泛应用于建筑业门窗、台架等结构件及医疗办公、车 辆、船舶、机械等方面;
飞机零部件、齿轮和轴、熔丝零件、仪表轴和齿轮、导 弹零件跳进阀零件、涡轮、钥匙、飞机、航空及国防应 用;
T1导电和高纯度合金用、T2导电用铜材、用于导电、 导热,耐蚀器材如电线、电缆、密封垫圈、器具等 建筑、日用装饰、散热(冷凝)片管、导电零件、奖章 、艺术品等 一般用于以热冲压和切削加工制作的各种结构零件,如 螺钉、垫圈、垫片、衬套、螺母、喷嘴等;
常用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

255 245 280 280 295 235 235 235 295 295 177 177 175 177 177 175 205 205 205 205 205 205
21 19 20 20 22 21 21 21 19 19 40 40 35 40 40 35 40 40 35 40 40 35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187 170 179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3-2 1.3-2 1 0.15-0.5 0.2-0.6 0.2-0.55 0.15-0.5 0.2-0.55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0.02 0.04 0.03 0.025 0.03
0.4-0.55 0.4-0.55 0.45-0.6 0.45-0.6 2-3 2-3 2-3
15CrMoR GB6654 00Cr17Ni1 GB1220 4Mo2 00Cr17Ni1 GB4237 4Mo2 00Cr17Ni1 GB/T14976 4Mo2 00Cr19Ni1 GB1220 0 00Cr19Ni1 GB4237 0 00Cr19Ni1 GB/T14976 0 0Cr17Ni12 GB1220 Mo2 0Cr17Ni12 GB4237 Mo2 0Cr17Ni12 GB/T14976 Mo2 奥氏 GB1220 体不 0Cr18Ni9 锈钢 0Cr18Ni9 GB4237 0Cr18Ni9 GB/T14976
Akv J:35 Akv J:31 ak J/cm2: 48 Akv J:35 ψ %:60; Aku2 J:94 ak J/cm2: 59 Aku J:47 Akv J:35 Akv J:31 Akv J:35 ψ %:60
金属材料成分

430
≤0.12
≤0.75
≤1.00
≤0.040
≤0.030
≤0.60
16.00~18.00
-
430A
≤0.06
≤0.50
≤0.50
≤0.030
≤0.50
≤0.25
14.00~17.00
-
钢种
化学成分
特性
KT
AISI
SUS
C
Si
Mn
P
S
Ni
Cr
其他
高强度
K302
302
302
0.15MAX
SUS304L
STS304L
02Cr18Ni11
304L
S30403
304L
-
304L
9
0Cr19Ni19N
304N1
SUS304N1
STS304N1
-
304N
S30451
-
-
-
10
0Cr19Ni10NbN
304N2
SUS304N2
STS304N2
-
XM21
S30452
-
-
-
11
00Cr18Ni10N
6
Y1Cr18Ni9Se
303Se
SUS303Se
STS303Se
-
303Se
S30323
303Se
303Se
-
7
0Cr19Ni19
(0Cr18Ni19)
304
SUS304
STS304
07Cr18Ni9
304
304H
S30400
304
钢材元素含量对照表

钢材元素含量对照表
钢材的元素含量对照表如下:
1. 碳(C):是钢材的主要合金元素,可以提高钢材的硬度和强度。
常见的碳含量有低碳钢(C<0.3%)、中碳钢
(0.3%<C<0.6%)和高碳钢(C>0.6%)。
2. 硅(Si):可以提高钢材的硬度和强度,同时降低磁性。
常见的硅含量为0.15%-0.5%。
3. 锰(Mn):可以提高钢材的韧性和耐磨性。
常见的锰含量为0.3%-1.65%。
4. 磷(P):会使钢材变脆,一般要控制在0.03%以下。
5. 硫(S):会使钢材变脆,一般要控制在0.04%以下。
6. 铬(Cr):可以提高钢材的抗氧化和耐腐蚀性能。
常见的铬含量为0.5%-1.5%。
7. 镍(Ni):可以提高钢材的塑性和耐腐蚀性能。
常见的镍含量为0.5%-5%。
8. 钼(Mo):可以提高钢材的高温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常见的钼含量为0.2%-5%。
9. 钛(Ti):可以提高钢材的耐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
常见的钛
含量为0.02%-0.10%。
10. 磷(V):可以提高钢材的强度和韧性。
常见的磷含量为
0.05%-1.65%。
11. 硼(B):可以提高钢材的硬度和强度。
常见的硼含量为
0.0005%-0.003%。
请注意,不同类型的钢材还可能含有其他元素,以上仅为钢材元素含量的常见对照表。
具体的钢材元素含量取决于钢材的设计用途和特殊要求。
金属材料牌号成分性能表格

为前提。
铸态外圆与内孔的壁厚差应小于 0.8。 铸态外圆与内孔的壁厚差应小于 0.6。
1.铸件内部组织应致密,不允许有气孔、砂眼、缩孔、疏松、冷隔、裂纹等铸造缺陷, 1.铸件不允许有气孔、砂眼、缩孔、疏松、麻点、冷隔、裂纹磕碰伤等缺陷存在,并能保 (嵌件) 加工面应呈均匀的灰亮色,不允许有“白亮”的硬质点存在。非加工表面的粘砂、凸瘤应 证机加后的密封性试验要求。 2.铸件外圆表面的铸态珊瑚面状粗糙层的厚度 0.8~1.5,颗
技术 清理干净,并不允许有油污和锈斑存在。 2. 铸件须经消除应力退火处理。 3.供货时 粒分布应基本均匀。 3.铸件的尺寸、精度、粗糙度等技术要求按双方认可的图纸验收。 4. 要求 在嵌件内孔倒角一侧的端面上,打上生产厂家规定的代号标记,标记字头向内孔中心,位 铸件表面不得有未清理完的粘砂等铸造材料,不允许有油污和锈斑存在,应使用水溶性防锈
P
0.045 0.045
0.045 0.040 0.035 0.045 0.045
脱氧方法
(F 表示镇静钢,b 表示 半镇静钢,Z 表示镇静 钢,TZ 表示特殊镇静钢)
F、b、Z
F、b、Z
F、b、Z
Z T、Z
Z
Z
表 5 碳素结构钢的力学性能
拉伸试验
冲击试验
牌等
屈服点 σS /MPa
伸长率 δ5(%)
常用金属材料成分

黑色金属20,45,65Mn,1Cr18Ni9Ti,60SI2Mn,2Cr13,CrWMn,40CrNiMo精密合金1J79(Ni含量高,不太适于直读光谱检测),4J36铝合金LF2,LF6,LF21,LC4,LY12,ZL101A,LD5铜合金TU2,HPb59-1,H62,H96,QBe2,锡青铜,铝青铜一、黑色金属45:化学成分(%)0.42-0.50C, 0.17-0.37Si, 0.50-0.80Mn, ≤0.035P, ≤0.035S, 0.25Ni, 0.25Cr, 0.25Cu65Mn碳 C :0.62~0.70硅 Si:0.17~0.37锰 Mn:0.90~1.20硫 S :≤0.035磷 P :≤0.035铬 Cr:≤0.25镍 Ni:≤0.30铜 Cu:≤0.2560SI2Mn:碳 C :0.56~0.6硅 Si:1.50~2.00 锰 Mn:0.60~0.90 硫 S :≤0.035磷 P :≤0.035铬 Cr:≤0.35 镍 Ni:≤0.35 铜 Cu:≤0.251Cr18Ni9Ti碳 C :≤0.12%。
硅 Si:≤1.00%。
锰 Mn:≤2.00%。
硫 S :≤0.030%。
磷 P :≤0.035%。
铬 Cr:17.00~19.00%。
镍 Ni:8.00~11.00%。
钛 Ti:0.50~0.80%。
2Cr13碳 C :0.16~0.25硅 Si:≤1.00锰 Mn:≤1.00硫 S :≤0.030 磷 P :≤0.035铬Cr:12.00~14.00镍 Ni:允许含有≤0.60CrWMn碳 C :0.85~0.95 硅 Si:≤0.40 锰 Mn:0.90~1.20 硫 S :≤0.030 磷 P :≤0.030铬 Cr:0.50~0.80 镍 Ni:允许残余含量≤0.25 铜 Cu:允许残余含量≤0.30钨 W :0.70~1.240CrNiMo:碳C 0.37~0.44 硅Si 0.17~0.37 锰Mn 0.50~0.80, 硫S允许残余含量≤0.025,磷P允许残余含量≤0.025, 铬Cr 0.60~0.90,镍Ni 1.25~1.65,铜Cu允许残余含量≤0.025, 钼Mo 0.15~0.25精密合金4J364J36 镍Ni 铬Cr 铁Fe 碳C 锰Mn 硅Si 钴Co 磷P 硫S最大值35-37 0.2 余量0.03 0.35 0.2 0.5 0.02 0.01其他:易切削钢,比常规碳钢S、Pb(0.3)高一点二、铝合金LF6铝Al :余量硅Si :≤0.40铜Cu :≤0.10镁Mg:5.8~6.8锌Zn:≤0.20锰Mn:0.50~0.8 钛Ti :0.02~0.10铍Be :0.0001~0.005铁Fe:0.000~0.400LF21硅Si:0.60 铁Fe: 0.70 铜Cu:0.20 锰Mn:1.0-1.6 镁Mg:0.05锌Zn:0..15 钛Ti:0.10-0.20 铝Al:余量LY12硅 Si: 0.50 铁 Fe:0.50 铜 Cu:3.8~4.9 锰 Mn:0.3~0.9 镁 Mg:1.2~1.8 铬Cr:0.10 镍 Ni: -- 锌 Zn:0.25 钛 Ti :0.15 其它: 0.15 铝 Al:余量LC4硅Si:0.50 铁Fe: 0.50 铜Cu:1.4-2.0 锰Mn:0.20-0.6 镁Mg:1.8-2.8 铬Cr:0.10-0.25 锌Zn:5.0-7.0 钛Ti:0.10 铝Al:余量LD5硅Si:0.7-1.2铁Fe: 0.7铜Cu:1.8-2.6锰Mn:0.40-0.8镁Mg:0.40-0.8锌Zn:0.30 钛Ti:0.15镍Ni:0.10铝Al:余量ZL101A硅 Si :6.5~7.5 镁 Mg:0.25~0.45 钛 Ti:0.08-0.20 铝 Al :余量铁(砂型铸造): 0.000~ 0.200 铜 Cu :≤0.1(杂质) 锰 Mn:≤0.10(杂质) 锌 Zn:≤0.1(杂质) 稀 Zr:≤0.20(杂质) 锡 Sn :≤0.01(杂质) 铅 Pb:≤0.03(杂质) ZL114A硅 Si :6.5~7.5 镁 Mg:0.45-0.60 钛 Ti:0.10-0.20 铍 Be :0.04~0.07(保证力学时,可不加) 铝 Al :余量铁(砂型铸造): 0.000~ 0.200锰 Mn:≤0.1(杂质) 镁 Mg:≤0.1(杂质)钛 Ti:≤0.1(杂质)钛+稀土 Ti+Sb:≤0.20(杂质) 锡 Sn :≤0.01(杂质) 铅 Pb:≤0.03(杂质) 注:杂质总和:(砂型铸造)≤0.75三、铜合金TU2紫铜Cu+Ag:99.5,P:0.002 ,Bi:0.001,Sb:0.002,As:0.002 ,Fe:0.004 ,Ni:0.002 Pb:0.004,Sn:0.002,S:0.004 ,Zn:0.003,O:0.03HPb59-1Cu:57.0-60.0 Ni:1.0 Fe:0.5 Pb:0.8-1.9 Zn:余量杂质:1.0H62铜(Cu):60.5~63.5% 铁(Fe):≤ 0.15%铅(Pb):≤ 0.08% 锑(Sb):≤0.005% 铋(Bi):≤0.002%磷(P):≤0.01%锌(Zn):余量杂质总和:≤0.5%H96铜 Cu :95.0~97.0 锌 Zn:余量铅 Pb:≤0.03 磷 P:≤0.01铁 Fe:≤0.10 锑 Sb :≤0.005 铋 Bi:≤0.002 注:≤0.2(杂质)QBe2铝(Al)≤0.15,硅(Si)≤0.15,铅(Pb)≤0.005,(Cu)余量,铁(Fe)≤0.15,铍(Be)1.8~2.1,镍(Ni)0.2~0.4,杂质总各%≤0.5(QSn1-1)QSn4-3化学成分:锡(Sn)3.5~4.5,锌(Zn)2.7~3.3,铝(Al)≤0.002,硅(Si)≤0.002,磷(P)≤0.03,铁(Fe)≤0.05,铅(Pb)≤0.02,铜(Cu)余量,锑(Sb)≤0.002,铋(Bi)≤0.002,杂质总和%≤0.2QSi3.5-3-1.5化学成分:锑(Sb)≤0.002,铁(Fe)1.2~1.8,镍(Ni)≤0.2,硅(Si)3.0~4.0,锡(Sn)≤0.25,铅(Pb)≤0.03,铜(Cu)余量,锌(Zn)2.5~3.5,锰(Mn)0.5~0.9,磷(P)≤0.03,砷(As)≤0.002,杂质总和%≤1.1铝青铜9-4-4-2铜 Cu :其余铅 Pb:≤0.02(杂质) 镍 Ni:4.0~5.0 铝 Al:8.5~10.0铁 Fe:4.0~5.0 锰 Mn:0.8~2.5 硅 Si :≤0.15(杂质) 碳 C:≤0.10(杂质) 注:杂质总和≤1.0。
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表

铝合金GB/T 15115-94铸造铝合金化学成分表点击次数:1393发布时间:2009-3-18 12:45:48铸造生铁的化学成分表点击次数:106发布时间:2009-2-19 9:58:47几种碳钢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点击次数:46发布时间:2009-8-5 10:19:300.008 %。
供方能保证合格时,可不做分析。
经供需双方协议,08〜25钢可供应硅含量不大于0.17 %的半镇静钢,其牌号为08b 25b。
钢材(或坯)的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Z T 222 ―― 1984标准中表2的规定。
切削加工用钢材或冷拔坯料用钢材交货状态硬度应符合表3规定。
不退火钢的硬度,供方若能保证合格时,可不作检验。
高温回火或正火后的硬度指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A3示钢的化学成分。
A3钢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与Q235钢基本相同。
45钢:中碳钢平均碳含量为0.45%的钢。
45号钢为优质碳素结构用钢,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来做模板,梢子,导柱等。
Q235=A3的化学成分2007-09-17 09:30 A.M.Q235分A B C D 四级(GB700-88)Q235A级含C0.14~0.22% Mn0.30~0.65Si < 0.30S< 0.050P W 0.045Q235B级含C0.12~0.20% Mn0.30~0.670Si < 0.30S< 0.045P< 0.045Q235C级含C< 0.18% Mn0.35~0.80Si < 0.30S< 0.040P< 0.040Q235□级含C< 0.17% Mn0.35~0.80Si < 0.35S< 0.040P< 0.035青华Q235碳素结构钢化学成分(国家标准)级别 C Mn Si S PA 0.14-0.22 0.30-0.65 0.30 0.050 0.45B 0.12-0.20 0.30-0.70 0.30 0.0450.040C < 0.18 0.35-0.80 0.30 0.0400.040D < 0.18 0.35-0.80 0.30 0.03540cr钢材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成分:碳0.37 〜0.45 %,硅0.17 〜0.37 %,锰0.5 〜0.8 ,铬0.8 〜1.1 %退火硬度:小于207HBS正火硬度:小于250HBS调质处理:试样直径:25mm 850度淬火加热油淬,520度回火后:抗拉1000兆帕,屈服800兆帕,延伸9%,断面收缩45%,冲击韧性588.3千焦/平方米。
常用金属材料手册

苏州锜达电子有限公司常用金属材料手册铬在钢中的角色多元且重要,它会形成安定而硬的炭化物,而且具抗腐蚀性,其主要作用有:A)增进钢的硬化能和渗炭作用;B)使钢在高温时仍具高强度;C)能增加耐磨耗性;D)增高钢之淬火温度;E)能增进钢的抗腐蚀性。
2.镍Ni镍在钢中的影响有:A)增进钢的硬化能;B)能降低热处理时的淬火温度,因之在处理时变形小;C)能增加钢的韧性;D)高镍合金钢耐腐蚀性,列如:不锈钢就含有8%左右的镍。
3.钨W钨能耐高温,而且溶于钢中会与碳形成碳化物称为碳化钨,能提高钢的强度。
此外:A)可以提高钢之淬火温度;B)加强钢之断面组织细微化,抵抗回火软化;C)可以降低淬火时钢之晶粒生长之趋势;D)钨钢刀具有红热硬度;E)可增加钢之保磁性,故可配入钢中而制造永久磁钢。
4.钒V钒可以无限量固溶入铁中,并阻止铁晶粒的成长,钒在钢中有脱酸除氧之能力,故含钒之钢其断面结晶密实,此外钒的作用还有:A)可以提高钢之淬火温度;B)改善硬化能,高温淬火加热时能防止其晶粒生长;C)有助于钢之结晶组织细微化。
5.锰Mn锰在钢中的影响有:A)在适量下,锰量增加可增加钢之最大强度及硬度;B)具有脱氧及脱硫功效,故锰能发挥钢之锻造性与可塑性;C)锰在钢中含量多,可降低钢之淬火温度;D)可增进钢之硬化深度,尤其在含碳量高之硬性锰钢尤为显著。
6. 钼Mo钼可增加钢之最大强度及硬度,其影响还有:A)能改善钢在高温下之抗拉及潜变强度;B)在工作红热情况下,能使钢之硬度保持不变;C)高速工具钢含钼,可予以较佳之切割性能;D)合金钢中加入钼可去除回火脆性。
钴为制造合金钢之重要元素,在钢中可以生成碳化物,但也可能有不良影响,它具有以下特性:A)钴可代替镍,如增加强度及耐热等性能;B)会降低钢的硬化能;C)能提高钢之淬火温度;D)增加钢之保磁能力,故为制造磁石钢之主要元素。
8.钛Ti钛在钢中易与碳形成碳化物TiC,其它特性:A)钛在不锈钢中,可以防止高温时铬量的局部减少,维持其防腐蚀能力;B)可以防止合金钢由高温徐冷时的脆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