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行道树规划与选择的探讨
城市园林中行道树的选择和应用

城市园林中行道树的选择和应用城市园林是指在城市中设置的园林绿化区域,包括公园、广场、街道、小区、商业区等。
其中,行道树是城市绿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城市道路的景观特色,也是城市环境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就城市园林中行道树的选择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行道树的选择1.适应性强行道树要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各种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生长环境,包括各种自然灾害和恶劣气候条件下的生长。
此外,应注意行道树的性别,雄树会产生花粉,而雌树则会产生果实,如果过多雄树会造成花粉过敏等问题。
2.生长速度适中行道树的生长速度要适中,过快的生长容易造成安全隐患,过慢的生长则不易形成树干和树冠的完整形态,影响园林效果。
同时,生长速度过快的树种可能会影响地下管道的正常使用,造成经济损失。
3.树冠形态美观行道树的树冠形态与树种的高度、枝条生长习性、树木定向修剪等有关,在选择时要特别注意。
树冠形态美观的树种,不仅可以构建漂亮的行道树景观,还可以为整个园林增添生机和活力。
4.抗污染、抗病虫害城市环境中熙攘人群、车辆嘈杂,还有各种污染物质的释放,所以选择行道树时应注意其抗污染和抗病虫害的能力。
抗污染的树种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还能有效吸收雾霾、车尾气等有害物质;而抗病虫害的树种则可以减少施药浪费,保护生态环境。
1.规划合理,统一风格城市园林的规划应该合理安排行道树的数量、种类和布局,在品种、色彩、枝叶等方面统一风格,形成连续的绿化带,提高城市景观的整体效果。
2.科学养护,实现长寿命对于行道树的养护应该做到科学、细致、及时、规范,包括浇水、修剪、除虫、施肥等方面,为行道树的成长提供优质水源、养分以及定向修剪等优质服务,确保行道树的健康成长,实现长寿命。
3.创新应用,打造独特景观在选择行道树的种类和数量方面,可以采取创新性的思路,结合地域特点和园林文化,选择符合区域特点的一些特色树种,通过精致的规划和景观设计打造出更独特的城市风景线。
4.夜间照明,展现美丽景观在城市园林的规划中,可以加入夜间照明设计,以强化行道树的视觉效果和观赏价值,利用特殊的照明灯光设计和色彩渲染打造出更具有艺术和文化价值的景观营造效果,也可增加夜间的安全感和美观性。
城市行道树种规划策略研究

城市行道树种规划策略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化已经成为各个城市发展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行道树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空气质量,还能够提供遮荫、净化环境等功能。
行道树的种植规划和管理成为了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就城市行道树种规划策略展开研究,探讨如何科学规划和选择行道树的种类,以实现城市行道树的良好效益。
一、城市行道树的重要性城市行道树是城市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承担着多重重要的功能。
行道树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降低环境噪音,改善空气品质。
行道树能够保持城市微气候平衡,有效抵御酷热和寒冷,起到降温保暖的作用。
行道树还能够提供遮荫,为行人和车辆提供良好的防晒和遮蔽作用。
行道树还有保水固土、美化环境等功能,对城市绿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生态适应性原则在城市行道树的种规划中,首先要考虑的是生态适应性原则。
由于城市环境的复杂性,城市行道树在种植时需要考虑到环境的影响,以确保其能够生长良好。
要选择适应城市环境的树种,例如对于城市中的高污染区域,应选择能够耐污染的树种;对于干燥地区,应选择喜旱的树种等。
只有根据城市环境特点,选择生态适应性强的树种,才能够保证行道树的生长良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
2. 品种多样性原则在城市行道树的种规划中,多样性原则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城市内部环境的差异性,不同区域需要的行道树种类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选择行道树种时,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特点,合理选择适应性强的行道树品种,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品种多样性,以提高城市行道树的抗病虫害、抗污染的能力,同时还能够丰富城市绿化植被的多样性,提升城市绿化的观赏性和生态性。
3. 空间利用原则城市行道树的种规划还需要考虑空间利用原则。
由于城市行道树的种植空间有限,因此在种规划时,要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
要结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的布局,科学划分种植位置,根据城市景观和城市规划,统一布局行道树的位置和密度,确保行道树的种植达到美观、实用和经济的效果。
浅谈城市行道树的选择和应用

浅谈城市行道树的选择和应用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道路以线的形式,分布于城市,联系着城市中分散的“点”和“面”的园林绿地,以此组成完整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行道树作为城市道路绿化的骨干树种,其选择应用在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行道树的选择和应用还关系到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效益、景观效果等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的问题。
因此,行道树的合理选择和应用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是否成功十分重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建设的飞跃发展,城市道路逐渐增多,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行道树对于提高道路的服务质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美化城镇景观,消除噪音、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以及涵养水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行道树作为城市道路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日益注重绿色空间和环境质量的今天,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行道树的定义广义上说,行道树一般指的是在城区、郊区和一些农村的道路两侧或人行道之间狭窄的植树带内连续栽植的乔木。
它既包括那些在停车场或两条行车道之间的绿带内栽植的树木,也包括在人行道上划出的小块空地上栽植的树木,以及在街道两侧的容器内的植物和普通公路、高速公路两侧栽植的树木。
2、行道树的分类根据城市道路的类别不同,可以将城市行道树分为3类:一是街道行道树;二是公路边行道树;三是甬道行道树。
由于道路的类别不同,各种行道树的栽培管理及整形修剪也不相同。
不同街道及公路边行道树侧枝的高度一般以3-4m为宜,甬道行道树以2m为宜。
根据行道树品种的不同,可以将城市行道树分为2类:常绿行道树和落叶行道树。
根据栽培目的的不同,可以将城市行道树分为:遮阳型、观叶型、观果型、经济型等。
3、行道树的功能行道树可以减少太阳辐射,滞留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过滤空气。
至于其它功能,如滞留雨水,减少地表径流,补充地下水,防风,促进空气中气体交换和更新等,也是树体高大的行道树功不可没的。
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提高道路的服务质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②改变城市面貌、消除噪音、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以及涵养水源;③防风沙;④作为路标。
城市园林中行道树的选择和应用

城市园林中行道树的选择和应用
城市园林中的行道树是指种植在城市街道、道路两侧的树木。
它们不仅具有美化城市
环境的功能,还能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护土等。
在城市园林中选择合适的行道树种,并合理应用,对于建设宜居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选择行道树的首要考虑因素是树种的适应性。
城市环境的特点是气候干燥、土壤贫瘠、光照强烈等。
行道树的选择应考虑其耐旱性、耐盐碱性、抗逆性等。
一些适宜作为行道树
的树种包括了榉树、槐树、松树、柳树等,它们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和抗污染能力。
行道树的形态特点也是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
行道树在城市园林中应展现出良好的视
觉效果,美化城市环境。
树种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如树冠形态美观、叶色翠绿等。
树
种的生长速度也要适中,不能生长过快或过慢,以保持街道秩序和绿化景观的稳定。
行道树的种植密度也需要合理安排。
行道树的种植不宜过于密集,以免树冠相互遮挡,影响视野和通风效果。
在城市街道的绿化规划中,通常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行道树坑,
种植一棵行道树。
选用合适的种植方法和科学的养护管理,可以保证行道树的健康生长。
在城市园林中,行道树的应用是多样的。
除了作为街道两侧的绿化景观外,它们还可
以利用空中绿化技术进行树冠修剪,形成绿色隧道,增加城市景观的层次感。
在交通干线、广场、停车场等场所,通过补充行道树的种植,可以有效改善环境,提供舒适的休憩空间。
行道树也可以在城市水域的岸边种植,起到保护岸坡、引导风向等作用。
城市行道树种规划策略研究

城市行道树种规划策略研究在城市规划中,行道树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够改善城市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等。
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城市发展的不同需求,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的行道树种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围绕城市行道树种规划策略展开研究,探讨在不同的城市环境下,如何选择合适的行道树种,以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和环境质量。
一、城市行道树的种类及其特点行道树种类繁多,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划分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
在城市绿化中,乔木是最为常见的行道树,因其生长高大、树冠茂密,能够有效地提供阴凉、净化空气等功能。
常见的乔木行道树有梧桐、法国梧桐、水曲柳、银杏等。
而灌木类行道树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如杨梅、广玉兰、女贞等,它们生长矮小,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绿化的功能。
草本植物也可以作为城市行道树的选择,如银叶榆、豆科植物等,它们生长迅速、绿化效果显著,尤其适合用于城市道路绿地的绿化。
不同的行道树种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应环境,如何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是城市规划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选择城市行道树种时,需要考虑树种的抗逆性、生长速度、树冠形态以及根系发育等因素,以确保行道树可以良好地生长并为城市环境提供服务。
二、不同城市环境下的行道树种选择1.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城市行道树种选择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气候条件对行道树种的生长有着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大多数行道树的生长,如梧桐、法国梧桐、水曲柳等。
而干燥的气候条件则需要选择抗旱性较强的树种,如法国梧桐和女贞等。
寒冷的气候条件如北方地区则需要选择抗寒性强的树种,如银杏、槭树等。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选择适合的行道树种是至关重要的。
2. 土壤条件3. 生长空间城市中,行道树通常面临生长空间有限的问题。
在选择行道树种时,需要考虑其树冠形态以及生长速度。
如果生长空间较为狭小,则需要选择生长矮小的树种,如杨梅、广玉兰等。
城市园林中行道树的选择和应用

城市园林中行道树的选择和应用行道树是城市园林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可以起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等多种作用。
在选择和应用行道树时,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行道树的选择应考虑到树种的适应性。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因此在选取行道树时,需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
比如在干燥地区,可以选择抗旱性强的树种,如柏树、法国梧桐等;而在湿润地区,则可以选择喜湿树种,如柳树、榆树等。
还需要考虑树种的耐污染性和抗逆性,以适应城市环境的特点。
行道树的选择应考虑到树种的观赏性。
作为城市园林的重要景观元素,行道树的观赏性非常重要。
树种应具有美丽的树姿和树冠,具备四季皆美的特点。
比如杜鹃花树具有丰富多彩的花朵,可以在春季为城市增添浓厚的色彩;红叶李和银杏等树种在秋季具有独特的景观效果,可以给城市带来丰富多样的景观体验。
行道树的选择应考虑到树种的生态性能。
行道树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调节城市气候、净化大气、吸收噪音等。
行道树的选择应优先考虑那些对环境有益的树种,如具有较高的固碳能力和吸附能力的树种。
比如国槐和法国梧桐在环境改善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在城市园林中进行广泛应用。
行道树的应用需要考虑到合理的空间运用和管理维护。
根据行道的宽度和长度,选择适当的树种和树距,以保证树木的生长和发展空间。
在栽植和管理过程中,要科学施肥、病虫防治、修剪和修整,以保持树木的良好状态。
城市园林中行道树的选择和应用需要综合考虑适应性、观赏性、生态性能和管理维护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选择适宜的树种,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使行道树在城市园林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人们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城市园林中行道树的选择和应用

城市园林中行道树的选择和应用在城市园林的规划和设计中,行道树的选择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行道树是城市环境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可以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环境,净化空气,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下面将介绍行道树的选择和应用。
一、行道树的选择1.生态适应性强城市环境相对恶劣,行道树需要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能够适应城市的气候、土壤、环保要求等特点。
生态适应性强的树种能够在城市环境中良好地成长并发挥自然的生态功能。
2.树冠形态美观树冠形态美观是行道树的一个重要特点,能够提高城市环境的美观度。
市容和自然景观需求决定了行道树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因此行道树的选择要考虑到它们的外观。
3.抗污染能力强城市环境污染严重,行道树要具有一定的抗污染能力,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并对环境产生净化贡献。
抗污染的树种对城市环境内气体污染等有害物质的吸收和净化有明显的效果。
4.生长速度快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地方,行道树需要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能够快速实现城市绿化。
因此,树种的生长速度是选择行道树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1.美化城市环境行道树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美观度和文化氛围,使城市更加舒适宜居。
城市园林部门应根据城市规划,选用适宜的树种,增加城市的色彩和品味。
2.改善城市生态城市的生态环境不如乡村,行道树能够起到一定的净化空气、调整气候、保持生态平衡等作用,提高城市的生态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创造休闲空间行道树能够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空间,人们可以在树荫下乘凉休息、散步游玩、观赏景色等。
城市园林部门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布局行道树,创造更多的休闲空间。
4.提高城市品位城市品位的高低,不仅体现在城市外在的形式上,也要从城市内部的设计和绿化上体现出来。
行道树作为城市绿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根据城市的整体规划,选用合适的树种种植,提高城市品位。
总之,城市园林中行道树的选择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生态,创造休闲空间,提高城市品位。
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及绿化配置方式分析探讨

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及绿化配置方式分析探讨道路绿化是城市建设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选择道路绿化树种并进行合理的绿化配置,可以为城市带来许多好处。
本文将从树种选择和绿化配置方面分析探讨道路绿化的问题。
树种选择是道路绿化的基础问题。
在选择树种时,我们不仅要考虑树种的生长环境,还要考虑其它因素,如树冠形态、挥发物排放量、抗风能力和视觉效果等。
树种的生长环境要充分考虑其适应性和繁殖力。
比如市区道路挑选的树种,就不能过于挑剔树种的环境,而应选择那些具有适应性较强的树种。
树冠形态要考虑到对交通视线的影响。
在城市道路绿化中,最好选择树冠呈圆形或优美造型的树种。
这样,既可以保证树的生长,又可以避免对交通视线的影响。
挥发物排放量要考虑到其对空气环境的影响。
挥发物过多的树种应该尽量避免或少用。
抗风能力也是挑选树种时应考虑到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道路绿化中,选择不耐风的树种会增加树木倒伏的风险,造成交通障碍和行人伤害。
最后,视觉效果也是选择树种时应该考虑到的因素之一。
选择视觉效果好的树种,可以增强城市的形象和美感。
绿化配置是道路绿化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在绿化配置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布局合理。
对于宽路而言,可以采用分隔带绿化和两旁对称绿化的方式,而窄路可以采用一侧或交替绿化等方法。
二是分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植上不同高度的树种,使绿化逐渐升高。
三是色彩协调,绿化色调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不宜过于鲜艳。
四是品种适度,绿化中不宜盲目追求品种多样性和数量,应尽量减少品种的重复和重叠,以保持整体的美观。
综上所述,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及绿化配置方式是城市绿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正确选择树种和合理绿化配置,可以为城市带来新的活力和美感,同时也可促进城市气候的改善和环境生态的良性循环。
加强对道路绿化树种选择和绿化配置方式的研究和实践,将给城市建设带来更多的惊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城市行道树规划与选择的探讨
行道树作为城市道路绿化的骨架,发挥着极大的生态及社会效益。
文章就城市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与规划进行讨论,并提出了建议。
标签:行道树;立地条件;适地适树;乡土树种;引种驯化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面貌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作用。
行道树体现出城市道路的特征,其树种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与综合功能能否有效地发挥。
1 开展城市行道树规划和论证的意义
1.1 是塑造城市对外形象的要求
行道树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骨架,在城市道路系统、形象建设等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可体现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化状况,展现城市的特色。
1.2 是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的要求
在进行行道树树种选择时要考虑城市的道路建设近期规划及长远规划等问题,对树种进行科学性、系统性、艺术性、全局性的选种,避免犯主观性、盲目性的错误,造成植物难养护、道路缺株严重等问题。
1.3 体现“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
行道树因其所处的位置,要发挥遮荫、降温、防尘、调节气温、增加湿润度等重要生态效能。
因而,我们在选择树种时,要严格执行“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考虑选什么树种便于养护、在道路系统这一立地条件下生长态势好,什么树种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这些生态需求。
2 城市行道树树种选择现存问题
2.1 缺乏统一管理和专家论证,没有考虑当地立体条件和小环境
在行道树选择上存在跟风现象,别人种什么我们就种什么,哪个城市的行道树景观效果不错,那我们也引进来种植。
不考虑外来树种驯化与否、立地条件是否合适,就开始大量种植,造成一些经济损失。
以秦皇岛地区为例,曾经大量引种雪松做为行道树种,不可否认雪松树形美观,生态效益也很可观,但秦皇岛地区属于海洋季风型气候,春、冬两季风力较大,对雪松的生长极为不利,造成养护成本增加,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雪松的生长越来越受环境的限制,长势不良、缺株等现象日趋严重,最后不得不替换成其他树种。
2.2 只考虑眼前效果,没有考虑植物生长所需空间
在进行道路绿化时,人们希望马上展现一个优越的生态绿化环境,并有“今天种树,明天见效”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为了尽快达到绿化效果,在设计中缩短了植物间距,不能给植物生长提供足够的空间,使得仅2、3年植物之间就开始互相影响,造成偏冠,而且因为通透性差,病虫害也多有发生。
2.3 地方特色不够明显
以秦皇岛地区为例,常见的行道树树种有油松、国槐、银杏、栾树、白蜡、合欢、千头椿等,基本是一道一树,植物层次、色彩、季相不明显,缺乏具地域性特色的植物景观。
而且对乡土树种中景观效果不错的榆树、核桃等树种的应用也不广泛。
2.4 季相变化不够丰富
城市绿化除了要满足最基本的生态需求外,还应体现绿化美化的景观效益。
这就要求在植物配置上进一步追求其造景的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的统一及绿化的功能性、生物性、多样性的统一。
在这点上,秦皇岛地区的行道树色叶树种不够丰富,季相变化比较单一,行道树的配置还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5 常绿树作为行道树存在一定缺陷
秦皇岛开发区内“三板四带”式的道路多采用了常绿树种作为行道树,如秦皇岛西大街的油松、云杉,长江西道的华山松等。
固然,常绿树种的滞尘效果、负氧离子释放量较落叶树种要好,而且可以使得道路冬季的景色不显得十分萧条。
但在道路路口处使用常绿树种,会影响视线,造成极大的交通隐患。
而且遇到大风、大雪天气树枝极易被压断,甚至整株树木倒伏。
这些问题应用常绿树种作为行道树时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3 城市行道树选择的原则与标准
3.1 选择的原则
3.1.1 适地适树原则。
合理搭配树种,乔灌木、常绿树与落叶树、本土树种与引进树种要有一定比例,用不同的树种进行隔离,以防止病虫害交叉感染,保持生态平衡。
3.1.2 与城市建设发展相协调原则。
要立足长远,对周边环境条件进行分析,注意公共设施安全。
在行道树栽植地点的选择上、选种植物的高度及树冠冠幅等细节都要考虑周到,不要与公共设施冲突,否则会给日后的管理带来不便。
3.2 选择的标准
(1)树冠整齐,形态优美,覆盖面积较大的。
(2)树木耐修剪,易整形。
(3)生长较快、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性强的。
(4)抗污染、抗病力、抗性较强的。
(5)无病虫害、寿命长、根系发达的。
(6)树干通直、分枝点高度达2.5-3米,不影响交通视线的。
(7)行道树胸径10cm左右,据调查,胸径8-10cm的树木栽植成活率最高。
4 建议与对策
4.1 树种选择
4.1.1 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应组织技术力量,对本地优良树种进行调查研究,尽量挖掘本地乡土树种。
因为乡土树种经过千万年的自然生长后完全适应本地气候,生长势旺,易于管理,又体现地方特色。
通过调查研究不同乡土树种的各种特性选出适合的行道树种,作为城市行道树的主要树种。
4.1.2 市区干道行道树选择重点应放在抗性强、夏秋开花的乔木或灌木或具有观赏价值的树种上。
4.1.3 丰富色彩与季相变化,选择季相变化比较明显的树木,形成特色景观,营造绚丽多彩的城市风貌。
争取春夏观花、秋天观果、冬天观叶,给市民带来更多的视觉享受。
树种搭配要科学、规范,乔灌木、常绿与落叶树种等都要合理,既要有整齐感,又要有立体感。
4.2 建立行道树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评价、分级,科学指导行道树应用
因不同种类植物对于其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各不相同,同一植物对于环境中的不同限制因素的表现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所以,城市绿化树种生态适应性及生态功能性相结合的综合评判,是合理应用选择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可以通过特定的评价方法,从生态适应性、观赏性、生态效能、抗污染能力等方面全面系统的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地指导行道树的选择与应用。
即将综合效能高的树种做为当地行道树树种的首选种类,对综合效能低的树种在选用时要慎重。
4.3 加强苗木培育的规范化、标准化
园林绿化部门应重视苗木培育的规范化、标准化。
作为行道树的树干高度、树冠的分枝、树干的直立性统一整齐,是营造城市景观美观大方的必要条件。
4.4 提高行道树的种植和养护管理水平
由于行道树的立地条件较差,对树木的生长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行道树的养护管理,首先是种植时要充分的换入适宜的客土,并对行道树进行科学管理,如浇水、施肥、修剪、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树种,不同的树势因地制宜,特别是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以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增强树势,提高
观赏价值,延长树木寿命,保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长期稳定。
4.5 加强园林植物引种科研研究
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应投入一定的科研资金,开展园林植物引种驯化方面的课题和研究。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及行道树树种的实用价值和观赏效果抓紧行道树树种引种驯化工作,丰富行道树树种种类。
只有加强苗木的引种和驯化,坚持长期的栽培养护工作,才能使行道树在植物选种上有所创新,体现植物的多样性和极佳的生态效益。
5 结束语
行道树作为城市道路绿化的骨干树种,其选择应用,在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行道树的选择和应用还关系到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效益、景观效果等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的问题,更是创建园林生态城市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条件。
作者简介:黄冬辉(1974,11-),女,河北省秦皇岛市,工程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园林绿化工程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