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基本知识共22页
妇产科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一、名词解释1、月经:子宫内膜随卵巢周期性变化发生的规律性脱落及出血称为月经。
2、月经周期:女性月经出血的第一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
一般为21~35日,平均为28日。
3、月经期:月经周期的4~5天为月经期。
4、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
5、胎产式:指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
有纵产式,横产式,和斜产式。
6、胎方位:指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盆骨的关系,简称胎位。
7、分娩:是指妊娠满28周及以后,胎儿及其附属物从母体内全部娩出的过程。
8、分娩先兆:分娩发动前,出现预示不久将临产的症状,称为分娩先兆。
9、产褥期:孕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为6周。
10、恶露:是指随子宫蜕膜的脱落,血液、坏死蜕膜组织等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
11、子宫复旧:子宫在胎盘娩出后逐步恢复指未孕状态的过程。
12、流产:凡妊娠不过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克而终止者称为流产。
13、异位妊娠: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发育者,称为异位妊娠。
15、前置胎盘:妊娠28周,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
16、胎盘早期剥离: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期剥离,简称胎盘早剥。
17、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
孕龄<37孕周的胎膜早破又称为早产(未足月)。
18、胎儿窘迫:在宫内有缺氧征象,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称为胎儿窘迫。
19、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
20、急产从有产痛到完成,只要少于3小时就称为“急产”。
医学上对急产的界定则为:初产妇,每小时子宫颈扩张的速度大于5厘米;经产妇,每小时子宫颈扩张速度大于10厘米。
妇产科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标与要求1.了解妇产科护理发展史及当代妇产科护理发展趋势。
2.熟练掌握妇产科护理学的内容、学习目的及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学的内容、学习目的及方法。
(三)练习题(略)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一)学习目标与要求1.理解骨盆的组成、分界及其意义;2.熟练掌握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位置形态、组织结构及其邻近器官;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月经的表现及其周期性调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位置形态、组织结构及其邻近器官;2.骨盆的组成及分界;3.卵巢及其它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4.月经的表现及月经周期的内分泌调节。
(三)练习题名词解释1.会阴2.月经周期填空题1.内生殖器包括、、和。
2.子宫的韧带有、、和共四对。
3.输卵管由内侧向外依次可分为、、和四部分。
4.卵巢是产生及的器官。
5.骨盆的分界是以的连线为界,界线以上部分为,以下部分为。
6.排卵后 d,黄体发育达高峰,称为黄体,黄体细胞可分泌激素和激素,若排出的卵子未受精则在排卵后d黄体开始萎缩。
7.雌激素对丘脑下部及脑垂体有反馈作用,孕激素协同雌激素产生反馈作用。
论述题试述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功能第三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一)学习目标与要求1.理解妊娠生理及妊娠期母体的变化;2.熟练掌握妊娠诊断3.学会妊娠期的管理4.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孕妇进行营养指导(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受精与着床;胎儿附属物的组成及其功能;2.胚胎、胎儿发育特征;3.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和心理社会变化;妊娠阶段的划分;4.妊娠诊断;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的概念;5.妊娠期产前检查与护理指导。
(三)练习题名词解释1.黑加征:2.胎先露:3.胎方位:4.胎产式填空题1.妊娠时的子宫内膜称,具有保护及营养胚胎的功能。
按其与受精卵部位的关系可分为、、三部分。
2.胎儿附属物包括、、和。
3.妊娠开始8周是胎体的主要器官发育成形时期,称为,孕9周以后称为。
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归纳产褥感染原因及护理

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归纳:产褥感染原因及护理
产褥感染原因及护理
(一) 概念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
产褥感染又称产褥热。
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测量4次口腔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者。
产褥病率的主要原因是产褥感染,但也包括其他部位的感染,如泌尿道感染、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病因
产褥感染主要是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以厌氧菌为主,分自身感染和外来感染2种。
自身感染是指正常孕产妇生殖道或其他部位寄生的病原体,在机体抵抗力下降、产道损伤后致病;外来感染是指由孕产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而造成的感染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
治疗要点
改善全身状况,选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
感染严重时选用高效抗生素,必要时用加用糖皮质激素,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护理措施
①保证充分休息,取半卧位,促进恶露排出,使炎症局限,防止感染扩散。
②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饮水。
③严密观察生命征、神志及全身情况,注意恶露的量、色、气味及伤口情况,子宫复旧情况和会阴伤口情况。
④加强伤口护理,及时更换会阴垫,保持外阴清洁。
⑤遵医嘱给予敏感、足量、高效的抗生素,高热时物理降温。
⑥做好心理护理,为婴儿提供良好的照顾,提供母婴接触的机会,减少产妇的焦虑。
妇产科护理学课件

04
妇产科护理学的基 本理论和技能
女性生殖系统
01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外生
殖器和内生殖器
外生殖器包括阴阜、大
02 阴唇、小阴唇、阴蒂、
阴道口、尿道口等
03
内生殖器包括卵巢、输
卵管、子宫、阴道等
女性生殖系统具有产生
04 卵子、受精、孕育胎儿、
分娩等功能
妊娠生理
妊娠期:从受精卵形 成到胎儿娩出的过程, 约40周
02
案例内容: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
03
护理措施:及时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产妇和胎儿安全
04
案例结果:产妇和胎儿均安全,无并
孕妇产前检查异常, 需要紧急剖腹产
护理措施
01
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护 理计划
03
保持患者舒适,减轻疼 痛
05
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 者焦虑和恐惧
02
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 情变化
04
预防感染,保持卫生环 境
06
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自我 护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案例总结
01
案例背景:某妇产科医院
妇产科护理学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妇产科护理学概述 02. 妇产科护理基本知识 03. 妇产科护理技能 04. 妇产科护理案例分析
学科特点
01
03
04
发展迅速:随着医学技 术的发展,妇产科护理 学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
女性健康关注:关注女 性生理、心理、社会等 多方面健康问题
02
实践性强:需要大量的 临床实践和操作技能
跨学科性:涉及医学、 护理学、心理学等多学 科知识
学习目标
01
掌握妇产科护 理学的基本概
妇产科护理学

未来妇产科护理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未来妇产科护理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一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 更加广泛,如远程医疗、智能护理等; 二是个性化护理的需求将不断增加,针 对不同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 的护理计划;三是妇产科护理将更加注 重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提高妇女和儿 童的健康水平。
特点
妇产科护理学具有专业性、全面性、情感性和人文关怀的特点。专业性要求护士具备丰富的妇产科护理知识和技 能;全面性要求综合考虑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情感性强调关注患者的情感需求;人文关怀则要求尊重 患者的尊严和权利。
妇产科护理的重要性
01
促进健康
妇产科护理的目标是促进女性健康,预防和解决生殖系统相关的问题。
02
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知识
女性生殖系统结构与功能
01
02
03
女性生殖系统概述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 生殖器官和相关组织,具 有产生卵子、受精、孕育 胎儿等生理功能。
子宫的结构与功能
子宫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场 所,具有产生月经、孕育 胎儿等功能。
卵巢的结构与功能
卵巢是卵子的来源,通过 排卵释放卵子,与精子结 合形成受精卵。
医疗记录。
知情同意
在进行治疗和护理前,向患者 充分说明治疗和护理的必要性 、效果、风险等,并获得患者 的知情同意。
医疗费用透明
向患者提供详细的医疗费用清 单,确保患者对费用的知情权 和选择权。
投诉与纠纷处理
建立完善的投诉和纠纷处理机 制,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纠
纷,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医疗事故处理与法律责任
妇产科护理教育体系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强的学科,其教育体系通常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两个部分。理论学习主要涉及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实践操作则注重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归纳

子宫肌瘤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育龄妇女常见变性:玻璃样变(最常见)、红色样变(妊娠期)、肉瘤样变(恶性变)及钙化。
恶性变多见于年龄较大的患者。
恶变信号:绝经后又长大者;生育期生长过快者(超声提示血流丰富者)分类:子宫体部肌瘤(尤为常见)和子宫颈部肌瘤肌壁间肌瘤:位于子宫肌壁间,为肌层包绕,最常见的类型浆膜下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突出于子宫表面,由浆膜层覆盖。
可形成带蒂的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向宫腔方向生长,突出于宫腔,由子宫黏膜层覆盖。
容易形成蒂,在宫腔内生长犹如异物刺激引起子宫收缩,肌瘤可被挤出宫颈外口而突入阴道临床表现: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浆膜下肌瘤,肌壁间小肌瘤常无明显的月经改变;肌壁间大肌瘤致使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不规则阴道流血等;黏膜下肌瘤常表现为月经量过多肌瘤逐渐增大致使子宫超过妊娠三个月大小时,病人可于下腹扪及肿块物。
肌壁间肌瘤致白带增多,脱出于阴道内的黏膜下肌瘤可产生大量脓血性排液腹痛,腰酸,下腹坠胀;压迫症状;不孕或流产处理原则:肌瘤小,症状不明显或已近绝经期的妇女,可每3~6个月定期复查;肌瘤小于2个月妊娠子宫大小,症状不明显或轻度者,尤其近绝经期或全身情况不能手术者,排除子宫内膜癌,可采用药物,常用雄激素如丙酸睾酮,但每月总量不宜超过300mg;手术治疗(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肌瘤切除术和子宫切除术子宫颈癌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高发年龄为50~55岁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以HPV—16和HPV-18型最常见。
子宫颈的移行带区(原始鳞—柱交接部和生理性鳞-柱交接部之间的区域)是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分为三级宫颈浸润癌:鳞状细胞浸润癌(鳞柱状上皮交界处)分为四型,外生型(菜花型)最常见,癌组织向外生长;内生型(浸润型)向宫颈深部组织浸润;溃疡型;颈管型癌灶发生在子宫颈管内。
妇产科护理学基本知识

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
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 主要临床表现,所以要 注意观察,以便早期发 现和治疗。
名词解释
(1)胎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 称胎产式。 (2)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 分称胎先露。 (3)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指定部位)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胎方位,简称 胎位。 (4)早产:是指妊娠在满28周至不满37周之间分娩者。 (5)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达到28周,但未满37周,体重在1000〜2 500g的活婴。 (6)羊水过多:凡在妊娠任何时期内羊水量达到或超过2000mL者。 (7)羊水过少:足月妊娠时羊水量少于300mL者。 (8)跻带脱垂:是指胎膜破裂后,脐带脱出于宫颈口外,甚至降至阴道或外阴者。 (9)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羊水自羊膜腔流出。 (10)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血液、坏死蜕膜组织经阴道排除体称恶露。
妇产科
护理学基本知识
林子
骨盆轴:即纵贯骨盆腔各平面的假想线,具有一
定的屈向,分娩时,胎儿沿此轴线娩出,故又称产轴。
真骨盆标记:
骶岬 坐骨棘
在骶骨最上缘,第1骶椎向前突出形成,为骨 盆人口平面的标志。 是中骨盆平面的标志。位于坐骨后缘中点突 出部分,棘间径正常为 10cm。此平面为骨盆 腔最狭窄部分,对胎头入盆后之分娩阻滞特 别具有重要性。
胎盘或胎膜如果未全部排出,残留
在子宫腔内,可妨碍子宫收缩,致 使开放的螺旋动脉和静脉窦不能被 压缩和栓塞,造成产后出血或继发 感染。
02
何谓前置胎盘?
胎盘的正常附着处是子宫体部的前 壁、后壁或侧壁。妊娠28周后若
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子宫颈口处
,其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时称前置 胎盘。
何谓围产期? 从妊娠满28周(即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1 000 g或 身长35 cm)至产后1周 何谓总产程?何谓滞产? (1)总产程:从规律宫缩开始,至胎盘娩出称总产程。 (2)滞产:总产程超过24小时称滞产。
妇产科护理学完整版

第三篇妇产科护理学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1.外生殖器外生殖器①阴阜;②大阴唇;③小阴唇;④阴蒂;⑤阴道前庭2.内生殖器外生殖器主要功能解剖生理阴道①性交器官;②月经血和胎儿娩出的通道;阴道穹隆(顶端与子宫直肠陷凹相接)是腹腔最低点,该处有积液时,经阴道后穹窿穿刺或引流,是诊断妇科疾病或手术的一种手段子宫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①子宫峡部: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最狭窄处;②子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是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③子宫颈口:未产妇-圆形;经产妇-横裂口④4对韧带: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阔韧带-维持子宫在盆腔的正中位置;主韧带-维持子宫正常位置;宫骶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输卵管精子与卵子相遇的场所①间质部;②峡部;③壶腹部(受精部位);④伞端卵巢产生卵子与激素分为皮质与髓质邻近器官①尿道;②膀胱;③输尿管;④直肠;⑤阑尾3.骨盆的平面与径线骨盆平面径线骨盆入口平面①入口前后径:是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上缘中间位置的距离(约11cm),是胎先露进入骨盆的重要径线②入口横径:两侧髂耻线间的最大距离(约13cm,为最长径线)③入口斜径:约12.75cm中骨盆平面①中骨盆前后径,约11.5cm;②中骨盆横径,约10cm骨盆出口平面①出口前后径,约11.5cm;②出口横径,约9cm;③出口前矢状径,约6cm;④出口后矢状径,约8.5cm4.妇女一生的各个阶段阶段名称阶段分期新生儿期出生后4周内幼年期出生后4周至12岁左右青春期从月经初潮(是青春期开始的标志)开始至生殖器官发育成熟性成熟期卵巢功能成熟并有性激素分泌及周期性排卵的时期围绝经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开始萎缩向衰退过度的时期5.卵巢的功能6.月经的临床表现 月经的概念月经第一次来潮称为初潮 初潮年龄约在11~16岁,多数在13~14岁 影响因素遗传、营养、气候、环境等 月经周期2次月经第1天之间的间隔时间,一般为21~35天 月经期特点 一般为2~8天;月经量约30~50ml ,呈暗红色,为不凝血7.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周期 变化增生期 月经周期的第5~14天分泌期 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