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第四章

合集下载

金融学第四章

金融学第四章

金融学第四章1. 根据下图回答1-2题。

0 1 2图中的哪一部分的汇率可以代表2年期的即期汇率?() [单选题] *A. R1B. R2C. R3(正确答案)D. 以上选项都可以2. 图中的哪一部分的汇率可以代表第2年的远期汇率?() [单选题] *A. R1B. R2(正确答案)C. R3D. 以上选项都可以3. 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其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单选题] *A. 基准利率(正确答案)B. 短期利率C. 市场利率D. 远期利率4. 影响到期收益率变化的基本因素是()。

[单选题] *A. 债券面值B. 债券的市场价格(正确答案)C. 票面利率D. 债券期限5. 由于债券发行者的收入状况改变等使其不能按期偿还本息的不确定性称为()。

[单选题] *A. 流动性风险B. 违约风险(正确答案)C. 税收风险D. 道德风险6. 某公司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年利率为6%,期限5年,按年计息,复利计算,则到期后应偿付银行利息()万元。

[单选题] *A. 300B. 1300C. 338(正确答案)D.13387. 某国某年的名义利率为25%,通货膨胀率为14%,那么根据国际通用的计算公式,可计算得出实际利率应为( C )。

[单选题] *A. 8.5%B. 9%C.9.6%(正确答案)D. 11%8. 每亩土地年平均收益为200元,假定年利率为5%,则这块土地就会以每亩()的价格成交。

[单选题] *A. 2000元B. 4000元(正确答案)C. 200元D. 10元9. 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强调投资和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单选题] *A. 马克思的利率理论B. 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正确答案)C. 新古典综合学派利率理论D. 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10. 在市场经济国家,()被视为无风险利率。

[单选题] *A. 国债利率(正确答案)B. 企业债券利率C. 地方政府债券利率D. 存款利率11. 能够反映利息本质特征的是()。

《金融学》(王德礼 )课件 《金融学》第四章

《金融学》(王德礼 )课件 《金融学》第四章

第一节 金融机构的产生与金融体系的形成 一、金融机构的产生
保险业最初产生于海上运输的需要。早在公元前 2000年,海上航行的风险很大,海啸、触礁和搁浅等常 常会造成货物损失,于是买卖双方约定抛弃的部分货物 损失由各方承担,这便是海上保险的萌芽。
最早的保险单是热那亚商人于1347年开立的航程保 险单。18世纪后,保险业快速发展,保险种类增多。到 了19世纪,保险业进入现代时期,保险对象和范围不仅 包括传统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还扩展到生存保险、 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再保险等业务。
→ (四)财务公司
第二节 现代金融体系的构成
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
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 财产全部委托给受托人,受托人按委托人的 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 定目的,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或者处置的行 为。 现代信托已成为一种以财产为核心,信用为 基础,委托、受托为主要方式的财产运用和 管理制度。
→ (三)证券机构的产生
第一节 金融机构的产生与金融体系的形成 二、金融体系的形成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商业银行突破融通短期资金的界限,不仅通过发放贷 款获取利润,而且通过证券投资、黄金买卖、信托、保险、咨询等获取收入,成为 全能的、综合性的金融机构。在现代银行发展过程中也逐步形成各类银行,如专业 银行、投资银行、中央银行等,形成较为完整的银行体系,进而形成以银行为主体 的金融体系。
策,处理国际性金融事务,对金融体系实施监管。
当今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按照组织形式可分为单一式、 复合式、跨国式以及准中央银行式四种类型。多数西方 国家只有一家中央银行,但美国却设有12家联邦储备银 行,都起中央银行作用,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例。
→ (一)中央银行
第二节 现代金融体系的构成

金融学第四章 利息和利率

金融学第四章  利息和利率
货币提供利息早已为人们所熟知。收益=本金*利 率;收益/利率 =资本金,称之为资本化。
例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人力资本是工资的 资本化。
四、收益资本化
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算出资本金额,称为资本 化。
B(收益或利息额)=P(本金)×r(利率) 通过资本化有些不是资本的东西也可视为资本,
第四章 利息与利率
本章教学要求
了解利息的定义、来源与本质;利息与收益的 一般形态;收益资本化;
重点掌握利率的概念,利率的分类:市场、官 定、公定; 固定、浮动; 名义、实际; 长期、 短期;一般、优惠;
掌握利率体系和利率结构,熟练掌握利率的计 算;
掌握利率的决定理论; 影响利率的一般因素。
市场利率:指各种民间借贷利率、政府和企业 发行的各种债券利率。发挥基础性作用
2)拆借利率和国债利率: 拆借利率:是银行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
借贷利率。
国债利率:指一年期以上的政府债券利率,它 是长期金融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利率。
3)一级市场利率和二级市场利率: 一级市场利率:债券发行时的利率 二级市场利率:债券流通转让时的利率。
第一节 利息概念与本质
一、利息的概念
利息是伴随着信用产生的,它是借贷资金的增 值额。
从债权人角度:利息是让渡资金使用权从贷款 人处获取的报酬;
从债务人角度:利息是借入资金所花费的代价 或成本。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是借贷资本运动的产 物,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表现形式,是利润的一 部分。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是建立在利率来源与本质分析的 基础上,以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家之间分割为起点;
认为利息是贷出资本的资本家从借入资本的资本家那 里分割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黄达《金融学》讲义:第四章 金融市场

黄达《金融学》讲义:第四章 金融市场

第四章金融市场4.1 金融市场概述4.2 金融工具4.3 货币市场4.4 资本市场及其有效性4.5资金盈余者的资产选择4.6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第一节金融市场概述一、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的概念: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

金融市场广义、狭义之分金融市场有有形和无形之分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1、交易主体:企业、政府、家庭、金融中介机构、中央银行等2、交易对象:货币资金随着二级市场的发展和衍生市场的兴盛,实际的交易对象已经不再重要,更关注金融工具3、交易工具也称金融工具,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4、交易价格利率(收益率)----转让货币资金使用权的报酬:在一般情况下,具有同向变化性三、金融市场的分类(一)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又称初级市场和次级市场或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1、一级市场:证券发行的市场(1)一级市场上的证券发行方式:私募发行公募发行代销:签合约收佣金,风险由发行方承担。

助销:投行买进未销证券,收取较高佣金。

包销:以承销价买断发行证券,再卖给投资者,发行风险由投行承担。

(2)一级市场上的证券发行价格溢价发行、平价发行和折价发行证券发行价格的决定因素2、二级市场:已发行的证券进行流通转让的市场。

包括:(1)证券交易所(2)场外交易市场(一)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区别:一级市场的交易量增加证券存量;二级市场交易量只代表现有证券所有权的转移,并不能使证券存量的增加。

联系:一级市场是二级市场的基础和前提;二级市场是一级市场存在的必要条件:为证券提供流动性,有利于新证券的发行;二级市场提供给投资者有关资产的公平或公认的信息;二级市场的状况影响新证券的价格。

(二)场外交易市场和场内交易市场1、证券交易所:集中、固定进行证券交易的场所特点:固定场所内集中交易采用经纪制(委托---代理)竞价方式决定成交价格:价格优先、时间优先交易证券是经批准的上市证券,且交易数量达到规定的成交单位2、场外交易市场:在证券交易所外进行证券交易的市场特点无固定场所,通过通信网络进行;证券交易可以通过交易商或经纪人,也可直接进行,无交易席位的限制;双方协商议定价格;交易证券主要是非上市证券种类:柜台交易市场第三市场:已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但却转到场外交易的市场第四市场:证券买卖双方利用电脑网络直接进行的大宗证券交易所形成的市场(三)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1、货币市场: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金融工具的交易市场。

金融学第四章金融市场

金融学第四章金融市场

上市公司税后利润分配顺序
• (1)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 •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依照注册资本的数额(也就是总股本)提取10%的法定盈余 公积金,但当法定的盈余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 可不再提取。 • (3)提取公益金。 比例一般为5-10% • (4)提取任意公积金。 • (5)支付优先股股息。 • (6)支付普通股红利。
(3)按偿还方式
①设偿债基金债券: 债券的发行人根据债券契约的要求,必须于每年节余中按发行总额提 存一定比例作为偿债基金,以保证债券的还本付息。 ②分期偿还债券: 债券发行以后,每隔一定时间偿还一批,以减轻集中偿还的负担,有 利于降低筹资成本。 ③通知偿还债券: 发行人于债券到期前,随时通知债权人清偿债务的债券 ④延期偿还债券: 债券期满后又延期偿还的债券 ⑤永久债券: 一种由国家发行的、不规定还本日期,仅按期支付利息的公债 ⑥可转换债券: 可以转换为其他债券或股票的债券
(2)本票
本票是由出票人签发,承诺在见票时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 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书面支付承诺。 用于同城结算 本票有两个当事人,即出票人和收款人。 由于出票人就是付款人,因而无需承兑。
分类: 按照出票人不同:商业本票、银行本票 按照付款期限:即期本票、远期本票。
(2)本票
我国目前仅流通即期银行本票,而不允许发行融通票据。 融通票据又可称为金融票据或空票据,它是在当事人双方没 有发生真实商业交易的情况下直接达成协定后产生的,一方作为 债权人签发票据,另一方则作为债务人表示承兑,发票人要在票 据到期前把款项交给付款人,以备付款人清偿之用。 短期融资券,是指企业依照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在银行间债 券市场发行和交易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3、基金证券分类

国际金融学 (第四章)

国际金融学         (第四章)

2.货币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货币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可用以下方程表示:
Ms= Md
(4.1.3)
Md =Pf (Y,i)
Ms =m ( D+R )
(4.1.4)
(4.1.5)
其中: Ms 表示名义货币供给量, Md 表示名义货币
需求量, f (Y,i)表示实际货币存量需求, D表示国内基础 货币, R表示国外货币供应基数。
放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在国际金融中有重要地位。
(2)货币论是一种长期理论,而在短期内,价
格弹性不成立,货币需求也并不是稳定的。
第二节 国际资金流动的微观机理
上一节从宏观角度研究国际资金流动问题,对国际资
金流动与开放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以上分析对国际资金流动的考察是不全面的,因为它
对国际资金流动本身的运行机制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
(3)资金完全不流动时,BP曲线表现为垂直线 由于当资金完全不流动时,整个国际收支账户 仅仅表现为经常账户,因此国际收支平衡就是经常
账户平衡,则BP曲线退化为CA曲线。由于CA曲线
为垂直线,故此时BP曲线也为垂直线。
说明:由于第三种情况相关内容以在前面作了
较为详细讨论,故后面凡涉及此情况,不再重复。
MPT)的开端 ;
William Sharpe(1963)提出了均值-方差模型的简
化方法-单指数模型(single-index model);
William Sharpe(1964)、John Lintner及(1965)
Jan Mossin(1966)提出了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条件下
的定价模型—CAPM; Richard Roll(1976)对CAPM提出了批评,认为这 一模型永远无法实证检验; Stephen Ross(1976)突破了CAPM,提出了套利 定价模型(arbitrage pricing model , APT); Fama(1970)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

金融学第四章概要

金融学第四章概要
1.从微观角度来说,对个人收入在消费与储蓄 之间的分配,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投资等方 面,利率的作用非常直接。 2.从宏观角度来说,对货币的需求与供给,对 市场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对物价水平的升降 等利率都是重要的经济杠杆。 3.在市场经济以及利益约束机制条件下,利率 的作用广泛而突出。
7
第四章 利息和利率
1.如贷款利率、储蓄存款利率、短期公债利率、 隔夜拆借的债券回购利率等。 ——债券回购,就是债券持有者在卖出一笔债券的同
时,与买方约定于某一日期再以事先约定的价格将该 笔债券购回,并付一定利息。这里的某一日期通常为 1 天、2天、3天、7天四种。如果是1天的债券回购就称 之为隔夜拆借的债券回购,此时的利率称为隔夜拆借 的债券回购利率。
第四章第四节 利率期限结构
二、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
1. “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在利率的期 限结构中是一对重要的术语、概念。 2. 即期利率是指对不同期限的债权债务所标 明的利率(复利); 3. 远期利率则是指隐含在给定的即期利率之 中,从未来的某一时点到另一时点的利率。
39
如一年期和两年期的国债利率分别为2.25%和2.40%: ——两年期的国债1 000 000元,到期的本利和是 1 000 000×(1+0.024)2 = 1 048 600元 —— 持有两年期国债的第一年,应与持有一年期国债无 差别;从道理分析,如按一年期国债利率计息;在一年期末, 其本利和应是 1 000 000×(1+0.0225)=1 022 500元 ——如果买的就是一年期国债,这时就可自由处理其本利 和。假如无其他适当选择,把本利和再买进一年期国债,到第 二年末得本利和 1 022 500×(1+0.0225)=1 045 506.25元 1 045 506.25,较之1 048 600,少3 093.75元。 ——买两年期国债,其所以可多得 3 093.75 元,那就是因 为放弃了在第二年期间对第一年本利和1 022 500元的自由处置 权。这就意味着,较大的效益是产生于第二年。如果说,第一 年应取2.25%的利率,那么第二年的利率则是 (1 048 600÷1 022 500-1)×100% = 2.55% 这个2.55% 就是第二年的远期利率。

金融学第四章金融体系西安理工大学张博

金融学第四章金融体系西安理工大学张博

投资者 (份额持有者)
受益凭证 资金
分红
基金
投资 收益
金融市场
2、分类:
〔1〕按组织形态不同:
公司型基金、契约型基金
〔2〕按所发行的基金能否赎回或追加:
开放型基金、封闭型基金
〔3〕按投资目标的不同:
成长型基金、收益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
〔4〕按资金来源不同:国际基金、国内基金
中国的基金业自1998年开展初期开场,经历了不标准 到逐步标准的开展过程,逐渐走上了一条与国际接轨、标 准运营的开展道路。目前已经拥有80多家基金管理公司, 400多只基金产品。
第四节 金融体系的变迁
二、决定和影响金融体系变迁的因素
1、宏观经济开展状况 ◆国家宏观经济开展状况制约着金融体系变迁的进 程与选择 ◆兴旺国家金融体系变迁的自然演进。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融体系变迁的超前模仿。 ◆经济转轨国家金融体系变迁的政府主导。 ◆开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缓慢前行。
第四节 金融体系的变迁
第四章 金融体系
主要内容
• 一金融体系的一般构成 • 二主要国家的金融体系框架 • 三银行机构体系和非银行机构体系的构成 • 四世界各国金融体系的变迁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一般构成
一 金融体系的概念
1、含义:金融体系是一个国家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按照一定 构造所形成的整体。
金融体系包含:金融机构体系—狭义的金融体系 金融监管体系 信用体系 法律体系等
第四节 金融体系的变迁
一、各国金融体系变迁的共同趋势
各国金融体系的变迁呈现出业务多元化、机构大型化、 市场多层次化、工具多样化等的构造变化特点,具体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行业界限模糊化的变化
金融控股公司 2、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放贷可以达到巨大规模; • 3、存贷款方式相对灵活,能满足不同需要。
多选题
考点——多选题:
• 1、银行信用的特点是(
)。

• • • •
A、银行信用可以达到巨大规模
B、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C、银行信用本质上是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
D、银行信用的方向和期限受到限制 E、银行信用具有相对灵活性,可以满足不同 贷款人的需求 参考答案: ABE

考点——多选题
考点——多选题:
• 1.下列不属于高利贷信用特点的是(
)。

• • • •
A、具有较高的利率
B、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C、具有资本的剥削方式
D、具有资本的生产方式 E、与社会生产没有直接的密切联系 参考答案: BD
(二)信用的发展与金融范畴的形成
最初出现的是—— 实物借贷,如旧中国的农村 “春借一斗秋还三斗”。 • 1、在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后,实物借贷逐 渐减少,货币借贷成为主要的借贷形式。 • 2、货币借贷比实物借贷具有方便灵活的优势。 • 3、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人们愿意采用实物 借贷。(为什么?)
•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优缺点P61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优缺点P64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1、资金供求双联系密切,利于 1、灵活便利; 优 资金合现快速配置和提高效益; 2、安全性高; 点 2、筹资成本低、投资收益高; 3、规模经济; 3、利于实现资金的顺利流通和 优化配置; 1、在数量、期限、利率方面受 缺 限; 点 2、便利程度及融资工具的流动 性受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的制约; 3、投资风险大 1、割断资金供求双的直接 联系; 2、筹资成本高、投资效益 较低; 3、较难同时满足资金供求 双方各自不同要求


• 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联系:其产生与私有制相关。
区别: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
信用是借贷行为,调剂财富余缺;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作为价值尺度。
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1、货币借贷扩大了信用规模,货币制度是建立 在信用制度的基础上。 2、信用的扩张(紧缩)会增加(减少)货币供 给;信用资金的调剂会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 给的结构。
三、政府信用(国家信用)
• (一)含义P63:
——是指政府作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及政府作为债权人 或债务人的信用活动。 • 政府的经济职能:作为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对经济社会进 行干预。 • (二)信用形式——内债和外债 • 政府信用,包括中央政府债券(简称国债)、地 方政府债券、政府担保债券。 • 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或筹措建设资金。 政府担保债券——担保政府所属企业或与政府相 关的部门。
• 它是商业信用中最为典型的形式。 • • • •

二、银行信用P62
• (一)银行信用定义: • ——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接信用。
• (二)特点: • 1、资金来源于社会各部门,信用规模大; • 2、以货币形态提供信用,独立于商品买卖活动,银

• 金融的形成:
在经济生活中由信用货币与货币信用相互渗透、 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新范畴——金融。
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即以货币为载体的借贷 活动。 金融范畴出现后,货币和信用作为两个重要的范 畴,仍存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之中。
• (三)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征
◆赤字、盈余与债权债务关系
◎赤字形成净债务、盈余形成净债权

2、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
• 1、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基础。 • 2、银行信用推动商业信用的完善。
• 3、在一定条件下,商业信用可以转化为银行
信用。如票据贴现或抵押贷款。
• 4、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 5、两者是相互促进,不能替代的。
在我国,银行信用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1985-2001年中国银行信用规模图(单
第四章 信用与信用体系
第四章 信用与信用体系
• 本章主要内容: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信用概述 信用形式 金融资产与价格 现代信用体系
第一节 信用概述
• 一、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 道德范畴中的信用——诚信
• 经济范畴中的信用——借贷活动 •
两者关系:诚信是借贷活动的基础。
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所 形成的货币(或商品)借贷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其 基本特征: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信用是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私有制的出现, 造成财富占有不均,从而出现贫富的差别和分化。
位:亿元)
172624 180000
160000
125555 117241 105844 94420 78681 66410 53333.8 40810.1 6271.7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1985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 信用的含义: •

(一) 信用的产生及高利贷
• ——历史最古老、最原始的信用
特点:1、利率极高且不稳定; • 2、是一种信用剥削; • 3、与社会生产没有直接的联系。 •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信 用形式。 • 高利贷的残酷剥削,一直招致民众的强烈反抗, 随着现代银行和信用货币的发展,借贷资本的供给 能力空前提高,高利贷的垄断地位才被摧毁。
◆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 1、信用关系中的居民 2、信用关系中的政府 3、充当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 4、信用关系中的企业 5、信用关系中的国外部门
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P60
• 间接融资: 是盈余方和。
• 直接融资:是盈余方直接把资金贷给赤字方使用,
即赤字方通过发行所有权凭证或债权债务凭证融入 资金,而盈余方则通过购买这些凭证向赤字方提供 资金。
第二节 信用形式P61

一、商业信用

• • •
二、银行信用
三、政府信用 四、消费信用 五、国际信用

1、定义:
一、商业信用P61
• ——指在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卖方以商品形式向买
方提供的信用。

赊销,赊销是以信用为基础的销售,卖方与买方签订 购货协议后,卖方让买方取走货物,而买方按照协议在规 定日期付款或分期付款形式付清货款的过程。 商业商用中用于表明双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商业票据,可背书转让,因此称为商业货币。 2、局限性:1、规模受限; 2、方向受限; 3、期限受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