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混模数字光纤直放站工程应用指南v1.0-
中国电信集采数字光纤直放站工程应用指南-V 1.0 -2017.11-刘典辉

V1.0
公网事业部 2017年11月
1
编制:刘典辉 审核:梅宝林 批准:贺佳
欢迎大家提出建议,便于我们及时改善,谢谢!
2
版本说明
1)本次版本更新适应于电信集采版本数字光纤直放站产品,包括CRRU版 本Ⅵ5(适应C+L800)及LRRU版本Ⅲ2(适应2.1G和1.8G设备),本工 程指南应用版本都是室内型,无分集; 另有带分集设备还未加码。 2) CRRU Ⅵ5向上兼容到CRRU Ⅳ4,LRRU Ⅲ2向上兼容到LRRU Ⅱ2。其它 更早代次的产品不可混用。 2)适应产品名称及ERP编号如下表: 系列 编码 描述 600003-001829-0000 DFR-3210L,V4,F11P-5S26A22M17 L800(Ⅵ5) 600003-001830-0000 DFR-3210R,ⅤI5,F11P46S26A22RS 600003-001833-0000 DFR-3510L,III2,F20P-5S86A22M17 L2100(Ⅲ2) 600003-001831-0000 DFR-3510DR,III2,F20P46S86A22RS 600003-001834-0000 DFR-3510L,III2,F20P-5S87A22M17 L1800(Ⅲ2) 600003-001832-0000 DFR-3510DR,III2,F20P46S87A22RS
ADC 数字处理
射频滤波
调制器
近端机直接从基站设备耦合到下行信号,通过中继端下变频模块后,射频信号转变成模拟 中频信号,在下行数字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后,模拟中频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通过光纤把 数字信号传输到远端,远端一体化模块把数字信号恢复为模拟中频信号,通过上变频,把 模拟中频信号转变为射频信号,下行信号由功放放大,经双工器从RX/TX1端口输出,经由 天线发射给覆盖区域手机用户。 手机发射的上行信号,经天线接收后,送至设备中,经双工器分离后低噪放放大,然后是 下变频、数字处理、光纤传输、数字恢复、上变频,最后回到基站。
G W 数字双网合一新型网络覆盖 系统V1.0(中国联通)

数字双网合一系统-系统特点
数字多网合一覆盖系统系统特点
双网拓扑任一级可只单网覆盖 在一拖多覆盖的任一级可根据特殊需要选择单网覆盖
系统底噪对系统干扰小
由于DAC输出底噪比模拟光模块底噪底20dB以上,加上无需进 行光路损耗补偿。同等应用条件下,工程上下行底噪输出比模拟 光纤直放站小(PL+20)dB。(PL为光路损耗补偿) 上行底噪比模块光纤直放站小10dB以上。进行一拖多时,对 系统容量影响小。对GSM系统还可以进行时隙静噪
数字双网合一新型网 络覆盖方案
国通合源科技
背景概况
系统介绍
系统构成
系统特点 应用案例
背景之:GSM+WCDMA建网考虑
目前新联通有两张运营网:GSM网和WCDMA网 发放3G执照后,目前运营商面临几个问题: 吸引更多用户群体 由于GSM和WCDMA在无线接入侧采用的技术标准 不同,WCDMA的无线接入部分必须重新部署才能 支持3G业务 实现2G向3G平稳过渡,在短时间内推进新旧网 的网络建设
数字双网合一系统方案介绍
多网合一覆盖系统解决方案
越来越多的无线通信系统导致多次施工,对楼宇弱井布局 、空间预留要求越来越高,众多天线点难以做到室内美观 、整洁、统一。多网合一是室内覆盖的必然趋势。 目前,中国在一些国家大型项目(国家大剧院,奥运 场馆)和实体集团项目(地铁)中已经开始实现。 多网合一室内分布系统具有比较明显的优点 包括统筹考虑各系统间的互相影响,提出最佳方案; 结构相对清晰,易于维护;减少了多次工程带来的不便和 风险;减少多运营商网络的重复建设投资;简洁美观,更 易与建筑设计相协调。
背景之:GSM+WCDMA建网考虑-对策
拥有更多用户群体 1、针对低端用户,通过GSM网络的持续优化建设快 速的做到全国无缝隙的覆盖,提高话音及低速率 业务的通信质量。 2、针对高端用户,快速建立、扩大WCDMA网络覆盖 范围,让更多人可加入体验并为优良的网络服务 质量而吸引成为忠实用户。
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设备技术规范范本

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设备技术规范范本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设备技术规范范本Unicom Fiber Distributed System Equip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V1、0)QB/CU全文结束》》x-xx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注2:目录目录I前言V中国联通室内分布系统技术规范1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缩略语14 系统定义24、1 多系统接入单元34、2 扩展单元34、3 远端单元35 设备功能要求35、1 系统制式35、2 载频要求45、3 业务要求45、4 双通道能力要求45、5 固网和WLAN能力要求45、6 远程供电45、6、1 光纤直流远供45、6、2 PoE供电45、7 网管功能要求45、8 组网要求45、8、1 组网能力55、8、2 传输方式55、9 设备升级能力55、9、12G&3G系统55、9、23G&4G系统56 设备形态56、1 多系统接入单元56、1、1 功耗56、1、2 设备尺寸56、1、3 接口需求66、2 扩展单元66、2、1 功耗66、2、2 设备尺寸66、2、3 接口需求76、3 远端单元76、3、1 室内型76、3、2 室外型87 无线射频指标107、1 工作频段107、1、1 定义107、1、2 指标要求107、2 标称最大线性输出功率及误差117、2、1 定义117、2、2 指标要求117、3 自动电平控制(ALC)117、3、1 定义117、3、2 指标要求127、4 最大增益及误差127、4、1 定义127、4、2 指标要求127、5 增益调节范围137、5、1 定义137、5、2 指标要求137、6 增益调节步长及误差1 37、6、1 定义137、6、2 指标要求137、7 频率误差147、7、1 定义147、7、2 指标要求147、8 矢量幅度误差(EVM)1 57、8、1 定义157、8、2 指标要求157、9 峰值码域误差(PCDE)1 57、9、1 定义157、9、2 指标要求157、10 带内波动167、10、1 定义167、10、2 指标要求167、11 射频输入动态范围167、11、1 定义167、11、2 指标要求167、12 输入互调177、12、1 定义177、12、2 指标要求177、13 输出互调187、13、1 定义187、13、2 指标要求187、14 噪声系数197、14、1 定义197、14、2 指标要求197、15 杂散发射(非期望辐射)1 97、15、1 频谱发射模板197、15、2 杂散辐射207、16 阻塞2 67、16、1 定义267、16、2 指标要求267、17 带外增益和带外抑制287、17、1 定义287、17、2 指标要求287、18 带内载波泄露抑制297、18、1 定义307、18、2 指标要求307、19 传输时延307、19、1 系统时延及最小系统时延307、19、2 时延校正补偿精度和范围317、20 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317、20、1 定义317、20、2 指标要求317、21 邻道抑制比(ACRR)327、21、1 定义327、21、2 指标要求327、22 最大允许输入电平327、22、1 定义327、22、2 指标要求327、23 收发隔离度337、24 FDD-LTE系统特有指标要求。
数字光纤直放站应用指导书

数字光纤直放站应用指导书深圳市云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8月目录第一章 系统概述 (3)1.1 概述 (3)1.2基本原理 (3)1.3 组网方式 (5)1.4 产品特点 (6)1.5 数字直放站应用优势 (7)1.6 技术指标 (8)1.6.1 主要技术指标 (8)1.6.2 机械特性 (9)1.6.3 接口 (9)第二章 系统构成 (11)2.1 系统组成 (11)2.1.1 双工器模块(DUP) (11)2.1.2 一体化功放模块 (11)2.1.3 移频模块 (12)2.1.4 MODEM通信单元 (12)2.1.5 光通信模块 (12)2.1.6 中频板 (12)2.1.7 本地监控模块 (12)2.1.8 机内射频电缆 (12)2.2 监控功能 (12)2.2.1 功能描述 (12)2.2.2 监控的内容 (13)2.3 电源单元 (13)第三章 系统安装 (14)3.1 安装流程 (14)3.2 工程准备 (14)3.2.1 用户配合 (14)3.2.2 现场勘察 (15)3.2.3 安装工具 (15)3.3 安装条件 (15)3.3.1 基本安装条件 (15)3.3.2 建议环境要求 (15)3.4 设备检查 (16)3.4.1 清点货箱 (16)3.4.2 开箱验货 (16)3.5 直放站主机箱安装 (16)3.6 天馈线安装 (16)3.6.1 转发天线及馈线的安装 (16)3.6.2 天馈线安装注意事项 (17)3.7 接地及电源的连接 (17)3.7.1 设备接地 (17)3.7.2 连接电源 (18)3.8 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的安装示意图 (18)3.8.1 数字光纤直放站远端机安装示意图: (18)3.8.2 数字光纤直放站近端机安装 (19)3.8.3 光纤连接描述: (19)第四章 系统调测 (20)4.1 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的一般调测步骤 (20)4.2 调测工具及仪表 (20)4.3 测量天馈系统的驻波比 (20)4.4 测量交流输入电压 (21)4.5 测量光路衰耗 (21)4.6 参数调试 (21)4.6.1 参数设置 (21)4.6.2 注意事项 (21)4.7 下行输出功率测试 (21)4.8 呼叫测试 (22)第五章 系统操作 (23)5.1 上电 (23)5.2 便携式PC机本控操作 (23)5.2.1 适用范围 (23)5.2.2 操作系统特性 (23)5.2.3 基本操作 (24)5.3 操作过程应注意的事项 (29)第六章 系统维护 (30)6.1 系统维护的基本要求 (30)6.2 维护工具、仪表、材料 (30)6.3 维护测试 (30)6.3.1 交流供电电压的测试 (31)6.3.2 电源模块直流输出电压的测试 (31)6.3.3 下行输出功率的测试 (31)6.3.4 天馈系统的驻波比测试 (31)6.3.5 呼叫测试 (32)6.3.6 监管测试 (32)6.3.7 接地系统的检查 (32)6.3.8 馈线接头防水检查 (32)6.3.9 设备内部检查 (32)6.4 保养维护 (32)6.5 故障和告警处理 (33)第七章 包装、运输和储存 (34)7.1 设备包装 (34)7.2 设备运输及搬运 (34)7.3 储存 (34)第一章 系统概述1.1概述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移动通讯技术逐渐成为“亮点”,从2G到3G,从TDMA到CDMA,移动通讯不断发展的先进技术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前景灿烂的个人通讯方式。
中国移动混模数字光纤直放站工程应用指南V1.0-

产 品 应 用 框 架 图
200W负载
200W负载
40dB耦合器
10dB衰减器
3dB电桥 普通负载
TX2/RX2
TX1/RX1(43dBm)
LTE RRU
室内 型DRU
ANT1
近端 机
40dB耦合器
200W负载
10dB衰减器
TX1/RX1
3dB电桥 TX2/RX2
ANT2
2G RRU
7
1 产品介绍
理
中频信号,在下行数字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后,模拟中频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通过光纤把
图
数字信号传输到远端,远端一体化模块把数字信号恢复为模拟中频信号,通过上变频,把 模拟中频信号转变为射频信号,下行信号由功放放大,经双工器从RX/TX1端口输出,经由
天线发射给覆盖区域手机用户
➢ 手机发射的上行信号,经天线接收后,送至设备中,经双工器分离后低噪放放大,然后是
总功率:46±2 dBm
-12~-9 dBm
单流 ≤5dB ≤9μs ≥100μs ≤1.5
10
1 产品介绍
移动1800+LTE+NB混模RRU(Ⅰ2 )型设备主要性能指标—射频特性
分类
工作频段
最大增益 增益调节范围 带内波动 最大输出功率 输入功率范围 双流/单流 上行噪声系数(最大增益时) 时延 时延调整范围 输入/输出 驻波比
13
3 勘测事项
➢ 现场确定光纤资源和路由情况,并估算出直放站近端机到远端机光纤拉
远距离
➢ 对基站覆盖区进行测试,获得基站小区输出信号的PCI、ID、EARFCN、
勘
基站覆盖区上传下载吞吐量、单双流开通情况以及基站小区循环移位设
中国联通混模数字无线直放站工程应用指南

水平隔离度计算:Lh=22+20*lg(d/λ)-(Gd+Gr)+(Xd+Xr)+C
垂直隔离度计算:Lv=28+40*lg(d/λ)+C
(dB)
其中:
(dB)
当天线工作波长选择为1850MHz,天线增益为15db,天线前后比都为25db,没有阻挡损耗的情况下,下表为施
主天线与用户天线不同距离情况下的隔离度
15
安装方式
安装架 U型螺栓M10X85X110
机箱
,六角头螺栓、 平垫、弹垫
安装架 膨胀螺栓M10X110
机箱
,六角头螺栓、 平垫、弹垫
墙壁
桅杆
抱杆安装方式
挂墙安装方式
设备安装时要注意正装,底部馈线连接口及线缆都要做好防水处理,小盖板一定要拧紧 16
连接
设
3
备
底
4
5
部
面
1
2
板
编号 1 2 2
3
DT端一体化双工器
RX
TX
MT端一体化双工器
MODEM ANT EXT_ALM
RS-485
AC OUT
AC 100V-240V 50/60Hz
DT
MT
内部结构示意图
➢ 数字无线直放站由DT端一体化双工器、MT一体化端双工器、数字射频监控一体 化模块、上行功放模块,下行功放模块、电源模块、避雷器、MODEM板和锂电 池等组成
备注 无自激对消(ICS)功能
2
目录|CONTENT
1 产品介绍 2 安全事项 3 勘测事项 4 安装 5 连接 6 调试 7 设备维护
3
产品介绍
系统组成:数字无线直放站由DT端一体化双工器、MT一体化端双工器、数字射频监控一
联通微型直放站用户手册201204V1.0

联通GSM、DCS微型直放站用户手册2012年04月目录前言 (1)1.产品介绍 (2)1.1概述 (2)1.2产品使用范围 (2)2.技术要求 (2)2.1环境条件 (2)2.2供电条件 (2)2.3工作条件 (3)2.4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3)2.5监控方面 (4)3.设备开通 (4)3.1设备外观及对外接口 (4)3.2安装和调整 (5)3.3设备使用和操作 (5)3.4设备与附件 (6)4.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6)4.1系统维护 (6)4.2系统保养 (6)5.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7)前言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公司对本手册保留一切权利。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公司的书面许可,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手册(包括电子版本)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传播。
本手册仅供参考,如有改动恕不另行通知。
本用户手册主要介绍的是中国联通GSM、DCS微型直放站的简介、安装、使用和维护方法,用户在安装和使用该设备之前,请认真阅读本手册。
设备安全使用要则1.MS、BS射频信号接口严禁空载,连接或断开电缆前必须先切断设备电源。
2.注意防护信号接口,防止撞坏接头,同时防止杂物、灰尘落入。
3.非专业维护人员,不得随意拆开设备,以免损坏设备。
4.维护设备时,应采取静电防护措施。
5.注意对雷电和电源浪涌的防护,电源应有必要的防雷设施,不应将设备和大功率用电器安装在同一电源支路上。
1.产品介绍1.1 概述随着通信网络优化的日益完善,目前在大部分区域都能进行良好的通话或上网,但是也存在大量的由于建筑物本身的设计构造、材料等引起的小区域盲区,如果按传统方式对该区域进行专门的分布覆盖,不仅投资大,而且工程周期长,特别对于诸如家庭信号盲区、临时会议等场合,传统的覆盖方式都不能方便地达到要求,然而,使用微型直放站则能很好的解决该问题。
联通GSM、DCS微型直放站专用于小面积区域信号覆盖,它能有效消除信号覆盖盲区,抑制各种干扰,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信号,使用户在各处都能享受高质量的个人通信服务,该设备主要应用于点式小区域覆盖,其覆盖范围是:无遮掩物覆盖面积3000平米左右,部分遮掩物覆盖面积1000平米左右,有遮掩物覆盖面积500平米左右,覆盖效果达到边缘场强-85dBm以上。
电信数光纤直放站及模拟直放站工程应用指导

数据导入的操作路径相对数据导入操作来说进行反向操作,把保存的导出 数据模版导入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导入的数据中的设备编号、系统时间等配置都是导出设备的, 需要进行具体的调整。
-8.3
4
1
-14.1
-11.8
-11.6
-9.3
3
2
-13.7
-11.3
-11.7
-9.4
4
2
-14.6
-12.3
-12.4
-10.1
1X负荷(30%)
功率回 退 (1X_E
c)
功率回退 (1X空载功
率)
-2.3
-5.3 -6.9 -8.2 -9.2 -10.0 -10.6 -11.2
0.0
-3.0 -4.5 -5.8 -6.8 -7.6 -8.3 -8.9
最大光传输
距离
20km
连接器
FC/PC
波分复用形
式
内置波分复用光端机或外置波分复用器
增益调节范围 上、下行0-30dB独立可调,1dB步进
波动
≤2dB
杂散发射
每频段带外抑 制
满足YD/T 1241-2002标准 ≤-70dBc,偏离工作频段边缘≥2.5MHz
≤-80dBc,偏离工作频段边缘≥10MHz
符合IP30(近端机);符合IP65(远端机)
近端机:约5kg远端机:约25kg
近端机:0℃~+55℃ 远端机:-40℃~+55℃
电信数光纤直放站及模拟直放站工程 应用指导
与同类产品主要指标差 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SM1800+LTE
远端
600003-001826-0000
DFR-35D10R,F30P46S49A22DV
远端
600003-002333-0000
DFR-35D10R,Ⅰ2,F30P46S49A22DV
远端
600003-002334-0000
DFR-35D10R,Ⅰ2,F30P46S49A22RS
DFR-3135R,F40P46S88A22DV
WCDMA+LTE
远端
600003-002327-0000
DFR-3135R,Ⅰ2,F40P46S88A22DV
近端
600003-002235-0000 600003-002236-0000
DFR-3135A,F40P00S88A22M17 DFR-3135A,F40P00S88N48M17
9
产品介绍
设备主要性能指标——射频特性
指标/项目 工作频段 工作带宽(MHz) 标称功率 最大增益 增益调节范围 噪声系数
时延 输入驻波比 最大射频输入(非损坏)
参数/要求
上行:1735MHz~1765MHz 下行:1830MHz~1860MHz
上行:1940MHz~1980MHz 下行:2130MHz~2170MHz
备注 交流 带分集 直流 带分集 交流 带分集 交流 带分集 交流 不带分集 直流 不带分集 交流 不带分集
备注 交流 带分集
直流 带分集 交流 带分集TENT
1 产品介绍 2 安全事项 3 勘测事项 4 安装 5 连接 6 调试
3
4
产品介绍
系统组成:整机系统由数字接入单元,以下简称“近端机”和射频拉远单元,以下简称“远
。设备最大上行输出功率0dBm.
供电方式:供电电源: 近端机AC100V-AC240V,50Hz/60Hz或DC-48V 可选;远端机
AC100V-AC240V,50Hz/60Hz。
监控功能:具有本地监控功能(OMT),远程监控功能;支持监控主机软件的远程下载功
能,方便远程软件升级;内置监控备用锂电池,保障设备一旦停电,故障信息可自动上报,便 于及时维护
端机”组成;
系统实现:下行信号从移动通信基站直接耦合到近端机,经过下变频模块后变成中频信号,数
字中频部分把中频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再传送至远端机;远端机通过处理变成模拟中频信号,由 上变频模块变换为射频信号通过功放放大后,经用户天线发射至覆盖区域,达到数字射频拉远覆盖 的目的;
设备功率:输入总功率(正常运行):-6dBm ~-15dBm;设备下行最大输出功率46dBm
30MHz宽带
40MHz宽带
下行:46±1dBm;上行:0±1.5dBm
55dB±2dB
0~30连续可调,1dB步进
≤5dB
9μs
≤1.5 ≤-10dBm
10
产品介绍
设备主要性能指标——机械和环境特性
分类
特性
工作电源
近端机:AC:(165V~285V)/50Hz±5Hz 、DC:-72V~-36V(-48V) 远端机:AC:(165 V~285V)/50Hz±5Hz 、DC;-72 V~-36V(-48V)
1、DFR-3135 WCDMA+LTE 混模数字光纤直放站(40W)
产品名称
设备类型
ERP编码
物料描述
近端
600003-001820-0000 600003-001956-0000
DFR-3135A,F40P00S88A22M17DV DFR-3135A,F40P00S88N48M17DV
远端
600003-001822-0000
功放模块(CH1)
数字处理 变频
一体化双工器
远端 TX/RX1
光纤
系统原理框图
➢ 近端机直接从基站设备耦合到下行信号,通过中继端下变频模块后,射频信号转变成模 拟中频信号,在下行数字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后,模拟中频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通过光 纤把数字信号传输到远端,远端一体化模块把数字信号恢复为模拟中频信号,通过上变 频,把模拟中频信号转变为射频信号,下行信号由功放放大,经双工器从RX/TX1端口输 出,经由天线发射给覆盖区域手机用户。
•中国联通混模数字光纤直放站 •工程应用指南
营销中心技解部 2018年11月
说明
1)本指南适应于联通混模数字光纤直放站产品,产品型号包括DFR-
3135(WCDMA+LTE)及DFR-35D10(DCS+LTE)。产品型号更改不另行通知;
2)选用设备型号请注意是否为带分集版本。
3)适应产品名称及ERP编号如下表:
远端
600003-002328-0000
DFR-3135R,Ⅰ2,F40P46S88A22RS
2、DFR-35D10 GSM1800+LTE 混模数字光纤直放站(40W)
产品名称
设备类型
ERP编码
物料描述
近端
600003-001824-0000 600003-001957-0000
DFR-35D10A,F30P00S49A22M17DV DFR-35D10A,F30P00S49N48M17DV
5
产品介绍
200W 负载
45dB耦合器
6dB衰减器 200W 负载
电桥
近端机
10dB衰减器 40dB耦合器
ANT1 ANT2
200W 负载 电桥
BBU eNodeB
LTE信源
DCS/WCDMA信源
产品应用框图
6
产品介绍
中继端一体化数字模块
下变频
TX1/RX1
射频滤波
ADC 数字处理 调制器
远端机一体化数字模块
➢ 手机发射的上行信号,经天线接收后,送至设备中,经双工器分离后低噪放放大,然后 是下变频、数字处理、光纤传输、数字恢复、上变频,最后回到基站。
7
产品介绍
近端机
远端机
室内型设备,耦合基站射频信号,把 射频信号处理成数字信号传送到远端 或把远端上行数字信号处理成射频信 号传送给基站。
室外型设备,把近端机传送过来的数 字信号处理成射频信号放大,通过天 线或室分系统对目标区域覆盖或把覆 盖区UE上传的射频信号处理成数字信 号传送到近端机。
8
产品介绍
设备主要性能指标——光特性
分类 波长 近端机光输出功率 远端机光输出功率 光接收灵敏度 连接器类型 光纤类型 光传输速率
特性 1310nm或1550nm(根据需要可选) -9dBm~-3dBm(10km典型值,根据需要可选) -9dBm~-3dBm (10km典型值,根据需要可选)
≤-21 dBm LC/UPC 单模 3G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