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2020年春季学期在线作业(一)8

合集下载

中国石油大学成人教育《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在线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成人教育《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在线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细菌按形态可分为球菌、杆状、螺旋状、四种。

2. 细菌表面带电荷。

3. 细菌的呼吸类型分为、好氧呼吸、无氧呼吸。

4. 列举几种微生物所需的生长因子:B族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嘧啶、生物素、烟酸。

5. 菌种保藏方法有定期移植法、干燥法、隔绝空气法、蒸馏水悬浮法、5种。

6. 原生动物可划分为四类:鞭毛纲、肉足纲、纤毛纲和。

7. 参与硫化作用的微生物有硫化细菌和。

8. 好氧活性污泥的结构和功能的中心是。

9. 水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法、加氯消毒、臭氧消毒、过氧化氢消毒、微电解消毒、等。

10.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

11. 病毒的繁殖分为4步:吸附,侵入,复制,。

12.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以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再次。

13. 是所有生物体的有机元素。

14. 在废水生物处理中起重要作用的三种原生动物包括鞭毛纲,肉足纲和。

15. 污(废)水生物处理中,好氧活性污泥要求碳氮磷比为BOD5:N:P=。

16. 生态系统有四个基本组成: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及。

17. 污化系统将污染河段分为多污带、α-中污带、β-中污带、。

18. 动植物、微生物体中的含磷有机物有核酸,磷脂,。

19. 污水生物处理方法很多,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分为好氧处理和两类。

20. 当前各国城市采用的垃圾处置和处理方法主要有堆肥法、填埋法和焚烧法。

前两种属生物处理方法,用以处理。

21. 细菌衰亡的原因包括营养物被耗尽,细菌进行内源呼吸和。

22. 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有计数器直接计数,染色涂片计数,比例计数,。

23. 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分为DNA复制,转录mRNA,翻译,等四个步骤。

24. 是自然界的基本功能单元,其功能主要表现在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二、名词解释1. 生态平衡2. 芽孢3. 新陈代谢4. 渗透压5. 病毒(Virus)6. 遗传密码7. 氨基酸的等电点8. 分批培养9. 土壤自净10. 营养菌丝三、问答题1. 阐述革兰氏染色的机理。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2阶段在线作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2阶段在线作业
分批培养过程中,停滞期是微生物生长的一个阶段,停滞期的长短是固定的。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
错误
收起解析
解析: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16(5.0分)
一种微生物寄生于其他微生物时没有选择性。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
错误
收起解析
解析: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17(5.0分)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唯一因素。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
错误
收起解析
解析: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7(5.0分)
除了人烟稀少、无工业的地区外,物质循环包括天然物质和污染物质的循环。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
正确
收起解析
解析: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8(5.0分)
淀粉酶属于合成酶类,起合成淀粉的作用。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
错误
收起解析
解析:
正确
收起解析
解析: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20(5.0分)
原生动物是动物中最原始、最低等、结构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
正确
窗体底端
A)
蛋白质
B)
维生素C
C)
微量元素
D)
纤维素
参考答案:B
收起解析
解析: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5(5.0分)
不属于真核生物的藻类是()。
A)
蓝藻
B)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2 至2013 学年第2 学期
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____环境工程微生物学__性质_必修__
总学时_56 讲课32实验24_其它___
考核方式平时作业(30%)实验课成绩(20%)期末考试(50%)授课班级_环工08-1__学生人数19
任课教师_张忠智/乔玮/罗一菁职称教授/讲师_
所在院(系、部)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教材名称: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三版)作者:周群英王士芬
出版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7月第4次印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务处制
填写说明:
1.每上一次课填写一行,节次填写数字“1-5”,一天共分5大节课,例如:一周上三次课填写三行,并在周学时栏合并单元格填写“6”,周一第3、4节,在节次栏中填写2。

2.教学日历一经制订,不应出现大的变动,但允许主讲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前提下,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

如有变动,须经课程所属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批准,并报院(系、部)办公室备查。

3.上机、大作业、课堂讨论、外出参观、考试等如占课内学时,在“备注”栏内注明。

4.教学日历由教师自存一份、课程所属系存一份,在每学期开学后第一周内送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并发一份电子版给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有实验和上机学时的须发一份电子版的给实践科sjk@。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2002-2003年度上学期)姓名班级学号成绩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20×2=40)1、对微生物的概念,以下最正确、最完整的叙述是。

A、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的生物。

B、微生物是一类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其结构的生物。

C、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其结构的最低等生物。

D、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简单多细胞结构或非细胞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其结构的最低等的生物2、生物五界分类系统包括。

A、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植物界。

B、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

C、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植物界。

D、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

3、以下微生物属于环境工程微生物范畴的是。

A、病毒、蓝细菌、真细菌、粘细菌。

B、原生动物、蓝细菌、真核藻类、放线菌、粘细菌。

C、微型后生动物、酵母菌、霉菌、真细菌。

D、病毒、螺旋体、细菌、放线菌、真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

4、关于细菌的形态和大小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

A、细菌的形态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丝状菌。

B、杆菌有长杆菌、短杆菌、弧杆菌、链杆菌和芽孢杆菌之分。

C、在任何情况下,细菌的形态都是稳定的。

D、多数球菌的直径为0.5~2.0μm。

5、以下物质属于细胞质内含物的是。

A、细胞膜B、核糖体C、荚膜D、异染粒E、气泡6、荚膜具有的功能包括。

A、荚膜可以维持细菌的细胞形态。

B、荚膜为鞭毛提供支点,使鞭毛运动。

C、荚膜是细菌在其表面分泌的一种粘性物质,它可以保护细菌免受干燥的影响;当营养缺乏时可以作为碳源和氮源被利用。

D、细菌的荚膜有生物吸附的作用,将废水中有机物、无机物及胶体吸附在细菌体表面上。

7、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是细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描述菌落特征应包括。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习题及答案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习题及答案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习题目录第一篇微生物学基础 (2)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 (2)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7)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13)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 (18)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27)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37)第二篇微生物生态 (44)第一章微生物生态 (44)第二章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50)第三章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 (58)第四章污、废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源水预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 (63)第五章有机固体废弃物与废气的微生物处理及其微生物群落 (68)第六章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74)第一篇微生物学基础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1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微生物?它有什么特点?答:病毒没有合成蛋白质的机构——核糖体,也没有合成细胞物质和繁殖所必备的酶系统,不具独立的代谢能力,必须专性寄宿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合成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繁殖新个体。

其特点是:病毒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是具有生命的超微生物,然而,在宿主体外却呈现不具生命特征的大分子物质,但仍保留感染宿主的潜在能力,一旦重新进入活的宿主细胞内又具有生命特征,重新感染新宿主。

2病毒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分为哪几类病毒?答:依据是:病毒是根据病毒的宿主、所致疾病、核酸的类型、病毒粒子的大小、病毒的结构、有或无被膜等进行分类的。

根据转性宿主分类: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放线菌病毒(噬放线菌体)、藻类病毒(噬藻体)、真菌病毒(噬真菌体)。

按核酸分类:有DNA病毒和RNA病毒。

3病毒具有什么样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答:病毒的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核酸。

还含有脂质和多糖。

整个病毒体分两部分: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内芯,两者构成核衣壳。

蛋白质衣壳是由一定数量的衣壳粒按一定的排列组合构成的病毒外壳。

核酸内芯有两种: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一)试题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一)试题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一)试题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一)单项选择题1. 自然界碳循环过程中,哪类微生物参与有机碳转化为CO2的过程。

A.原生动物B.自养微生物C.异养微生物D.后生动物答案:C[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微生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为生物的营养方式。

[解题关键] 异养微生物通过降解死亡的生物残体、生物排泄物及各种有机污染物中的含碳化合物,将有机物降解成各种代谢物,水和CO2释放到空气中。

2. 下列对菌胶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菌胶团是由具有荚膜或粘液或明胶质的絮凝性细菌互相絮凝聚集而成B.菌胶团中的优势菌种为动胶菌属和球衣菌属C.菌胶团具有很强的生物吸附能力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D.为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提供附着场所答案:B球衣菌属为引起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主要菌种,而非菌胶团细菌。

3. 古生菌能在极端条件下生存的根本原因在于。

A.古生菌的细胞壁很厚B.古生菌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异染颗粒C.古生菌体内的酶能够在其所生存的极端条件下正常发挥作用D.古生菌细胞内含有大量的2,6-吡啶二羧酸答案:C古生菌能在极端条件下生存的根本原因在其于体内的酶能够在其所生存的极端条件下正常发挥作用。

古生菌的细胞很薄.扁平,细胞壁并不厚;异染颗粒是贮藏性的碳源和磷源,2,6-吡啶二羧酸是使芽孢能够耐热的物质基础,这两者一般不在古生菌的体内存在,即使存在也不是古生菌能在极端条件下生存的根本原因。

4. 对于两相厌氧消化法的厌氧活性污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相的厌氧活性污泥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B.第一相的微生物组成为大量的产氢产乙酸菌和少量的产甲烷菌C.第二相的厌氧活性污泥处于绝对厌氧状态D.第二相的微生物组成有少量产氢产乙酸菌,绝大多数为产甲烷菌答案:B第一相的微生物组成为兼性和专性厌氧的水解发酵细菌和少量的产甲烷菌。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酶都含有氮元素B.所有的酶都含有金属离子作为辅因子C.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D.所有的酶都只能在活体内发挥催化作用答案:A酶大多数是蛋白质,有一些酶是核酸,但蛋白质和核酸都含有氮元素;并非所有的酶都含有金属离子,如只含蛋白质的单纯酶;酶在合适的体外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环境工程”《环境学导论》网课测试题答案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环境工程”《环境学导论》网课测试题答案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环境工程”《环境学导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空气污染对环境质量的贡献大于水体污染。

()A.错误B.正确2.3.4.5.6.一般食物链不超过四级,至多五级。

()A.错误B.正确7.风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只包括风速一个方面。

()A.错误B.正确8.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A.错误B.正确9.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组成结构的一门科学。

()A.错误B.正确10.干扰源停止排出能量以后,环境干扰不能立即或很快消失。

()A.错误B.正确11.所谓食物链就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 A.错误B.正确12.逆温有利于大气扩散。

()A.错误B.正确13.环境噪声就是人们主观上不需要的声音。

()A.错误B.正确14.生态工艺属于无污染工艺。

()A.错误B.正确15.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危险废物是一类具有特殊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物质,一旦管理不当,就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A.错误B.正确2.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

()A.错误B.正确3.具有逆温层的大气层是强稳定的大气层。

()A.错误B.正确4.环境保护就是防治公害。

()A.错误B.正确5.6.采用无过失责任制是环保法中的通行做法。

()A.错误B.正确7.γ大于γd说明大气层结处于稳定状态。

()A.错误B.正确8.环境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诸环境要素中处于“最差状态”的那个要素。

()A.错误B.正确9.生化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需氧有机物质越多。

()A.错误B.正确10.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实行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

()A.错误B.正确11.现阶段我国还是处于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

()A.错误B.正确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B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A11.参考答案:B12.参考答案:A 13.参考答案:B14.参考答案:B第2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B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A11.参考答案:B。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工程专业导论》2022年春季学期在线作业(一)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工程专业导论》2022年春季学期在线作业(一)

《环境工程专业导论》2022年春季学期在线作业(一)1:保障人体健康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首要原则。

T、对F、错答案:T2:环境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诸环境要素中处于‘最好状态’的那个要素。

T、对F、错答案:F3: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

T、对F、错答案:F4:逆温有利于大气扩散。

T、对F、错答案:F5:逆温不利于大气扩散。

T、对F、错答案:T6:大气污染发生在对流层。

T、对F、错答案:T7: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T、对F、错答案:T8: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就在于控制氮。

T、对F、错答案:F9:所谓食物链就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T、对F、错答案:T10:γ大于γd说明大气层结处于稳定状态。

T、对F、错答案:F11:环境保护就是防治公害。

T、对F、错答案:F12:固体废物应尽可能在排放源地点就近利用,以便节省废物收贮、运输等过程的投资,从而提高资源化的经济效益。

T、对F、错答案:T13:环境噪声就是人们主观上不需要的声音。

T、对F、错答案:T14: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组成结构的一门科学。

T、对F、错答案:F15:危险废物是一类具有特殊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物质,一旦管理不当,就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T、对F、错答案:T16:采用无过失责任制是环保法中的通行做法。

T、对F、错答案:T17:发生逆温时上层的大气温度低于下层空气。

T、对F、错答案:F18:生态工艺属于无污染工艺。

T、对F、错答案:T19:环境噪声就是由不同振幅和频率组成的无调嘈杂声。

T、对F、错答案:F20:我国工厂、车间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噪声最高不得超过85分贝。

T、对F、错答案: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促反应中,温度越高,酶促反应速度越大。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只能通过分批培养的方式。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一个病毒粒子不能同时含有RNA和DNA,只能含有其中一种。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细菌的细胞壁是由肽聚糖、磷壁酸、脂多糖等成分组成。
A:错误
B:正确
A:鞭毛纲
B:肉足纲
C:固着型纤毛虫
D:游泳型纤毛虫
答案:C
底物浓度相同时,酶的初始浓度越大,酶促反应速度也越大。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污(废)水生物处理中,酸性环境容易引起活性污泥丝状膨胀。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对可生化性差的废水,应利用对数生长期的微生物处理,因为此时微生物生长繁殖快,代谢活力强,能大量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2020年春季学期在线作业(一)
下列哪项属于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生长因子:
A:蛋白质
B:维生素C
C:微量元素
D:纤维素
答案:B
下列哪项不属于电子传递体系的组成成分:
A:NAD和NADP
B:FMN和FAD
C:辅酶Q
D:辅酶A
答案:D
污(废)水生物处理中,厌氧消化污泥要求碳氮磷比为BOD5:N:P: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D:细胞核
答案:A
对病毒紫外辐射灭活的部位是:
A:蛋白质衣壳
B:核酸
C:细胞质
D:核膜
答案:B
极端温度会破坏微生物的基本组成物质,不包括:
A:酶蛋白
B:蛋白质
C:核酸
D:脂肪
答案:C
不属于真核生物的藻类是:
A:蓝藻
B:轮藻
C:绿藻
D:硅藻
答案:A
在废水生物处理中,指示处理效果好的原生动物是:
答案:A
噬菌体都会引起宿主细胞的裂解。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对同一种微生物,其世代时间不会随培养条件的改变发生变化。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变异的实质是基因突变。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A:4.16945601851852
B:100:5:1
C:100:6:1
D:100:7:1
答案:C
所有具细胞结构的生物所共有的主要代谢途径为:
A:糖酵解
B:三羧酸循环
C:好氧呼吸
D:无氧呼吸
答案:A
能够指示水体富营养化的藻类是:
A:轮藻
B:裸藻
C:绿藻
D:硅藻
答案:B
下列哪项不属于原生质体的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