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下册)古诗词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词三首》学霸课堂笔记及练习

学习与生活的苦,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一个。
不管你选择了哪一个,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只有做到最好,人生才会在不留遗憾。
老一辈教育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人中苦,方为人上人;吃亏是福,在学习的年龄不要贪图享乐;认认真真听课,勤勤恳恳学习,美好的未来可以值得可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1课 古诗词三首课前预习1.本文共有( )首古诗。
2.默读两遍,背诵古诗。
3.把汉字与正确的读音用直线相连。
榆 畔 更 聒pàn gēng guō yú4.拼读并在田字格中抄写生字。
孙s ūn 泊b ó 愁ch óu 寺s ì 榆y ú 畔p àn注意:“寺”上下结构,上部的“土”和下部的“寸”中间的竖不要连成一笔。
“畔”左部的“田”要写小,“半”起笔稍高。
5.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画出下列词语,并抄写一遍。
空山故园明月浣女寒山寺榆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通过课文注释和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下列词语的意思。
竹喧:_____随意:_____空山:_____那畔:_____故园:_____乌啼:_____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朗读课文,《山居秋暝》这首诗中动态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长相思》这首词,描写了山、水、山海关、____、____和故园。
8.古诗《山居秋瞑》中的千古佳句是()。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C.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9.《枫桥夜泊》中哪句诗体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A.月落乌啼霜满天。
B.江枫渔火对愁眠。
C.夜半钟声到客船。
D.姑苏城外寒山寺。
10.填空。
(1)《山居秋瞑》的作者是____朝诗人____。
(2)《枫桥夜泊》的作者是____朝诗人____。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必背内容(古诗、课文、日积月累)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必背内容(古诗、课文、日积月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必背资料(古诗、课文、日积月累)五年级下册1. 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 范成大昼出耘yún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耘田: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供:从事,参加。
傍:靠近。
白天在田里除草,晚上在家搓麻线,村里的男女都有自己的家务。
孩子们虽然不会耕田织布,却学会了在桑树的树荫下种瓜。
稚子弄冰[宋] 杨万里稚zhì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zhēnɡ。
敲成玉磬qìnɡ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
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注释:①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②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③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村晚[宋] 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山衔落日浸寒漪yī。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文: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注释:①陂(bēi):池塘。
②衔:口里含着。
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③浸:淹没。
④寒漪(yī):水上波纹。
⑤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⑥腔:曲调。
⑦信口:随口。
⑧归去:回去。
⑨池塘:堤岸。
日积月累(16页)游子吟[唐]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诗体名称。
3、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4、临:将要。
5、意恐:担心。
6、归:回来,回家。
7、言:说。
8、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9、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必背古诗词114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部编版语文教材古诗词114首一年级上册(6首) (4)1、咏鹅 (4)2、江南 (4)3、画 (5)4、古朗月行(节选) (6)5、风 (6)6、悯农(其二) (7)一年级下册(7首) (7)1、春晓 (7)2、赠汪伦 (8)3、静夜思 (9)4、寻隐者不遇 (10)5、小池 (11)6、池上 (11)7、画鸡 (12)二年级上册(7首) (13)1、梅花 (13)2、小儿垂钓 (14)3、望庐山瀑布 (14)4、登鹳雀楼 (15)5、江雪 (16)6、敕勒歌 (17)7、夜宿山寺 (18)二年级下册(7首) (18)1、咏柳 (18)2、村居 (19)3、赋得古原草送别 (20)4、绝句 (21)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1)6、悯农(其一) (22)7、舟夜书所见 (23)三年级上册(9首) (24)1、所见 (24)2、夜书所见 (25)3、赠刘景文 (26)4、山行 (27)5、望洞庭 (28)6、饮湖上初晴后雨 (28)7、望天门山 (29)8、早发白帝城 (31)9、采莲曲 (31)三年级下册(9首) (33)2、惠崇《春江晓景》 (34)3、绝句 (34)4、忆江南(其一) (35)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6)6、清明 (37)7、元日 (37)8、滁州西涧 (38)9、大林寺桃花 (40)四年级上册(10首) (41)1、鹿柴 (41)2、题西林壁 (42)3、暮江吟 (43)4、雪梅 (43)5、嫦娥 (44)6、出塞 (46)7、夏日绝句 (47)8、凉州词 (48)9、浪淘沙.其七 (48)10、别董大 (49)四年级下册(10首) (50)1、清平乐.村居 (50)2、宿新市徐公店 (52)3、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53)4、卜算子.咏梅 (53)5、蜂 (54)6、独坐敬亭山 (56)7、墨梅 (57)8、塞下曲 (57)9、芙蓉楼送辛渐 (58)10、江畔独步寻花 (59)五年级上册(11首) (60)1、蝉 (60)2、乞巧 (61)3、已亥杂诗 (62)4、题临安邸 (62)5、示儿 (64)6、长相思 (65)7、枫桥夜泊 (66)8、山居秋暝 (68)9、渔歌子 (70)10、观书有感.其一 (70)11、观书有感.其二 (72)五年级下册(11首) (73)2、稚子弄冰 (74)3、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75)4、游子吟 (76)5、鸟鸣涧 (77)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78)7、凉州词 (79)8、乡村四月 (80)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1)10、从军行 (83)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5)六年级上册(10首) (86)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86)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88)3、宿建德江 (88)4、过故人庄 (89)5、七律.长征 (91)6、春日 (92)7、回乡偶书 (93)8、书湖阴先生壁 (94)9、江南春 (95)10、浪淘沙 (96)六年级下册(17首) (97)1、寒食 (97)2、十五夜望月 (98)3、迢迢牵牛星 (99)4、长歌行 (101)5、竹石 (102)6、石灰吟 (103)7、马诗 (103)8、采薇 (104)9、春夜喜雨 (105)10、送元二使安西 (106)1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07)12、江上渔者 (108)13、泊船瓜洲 (109)14、游园不值 (110)15、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11)16、浣溪沙 (112)17、清平乐.春归何处 (114)一年级上册(6首)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收藏版!部编五年级(全册)语文必背古诗词,附标准朗读

收藏版!部编五年级(全册)语文必背古诗词,附标准朗读古诗词语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五年级-上册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扫码听朗读乞巧-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七月初七的晚上,人们仰望浩瀚无际的夜空,因为牛郎织女今晚要渡过天河在鹊桥相会。
每家每户都有姑娘对着月亮穿针引线向织女乞巧,也不知道穿完了多少条红丝线。
扫码听朗读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本来知道人死后一切都成虚空,只是未能见到国家统一而令人悲痛。
倘若将士们收复了北方失地,在家中祭祖时别忘了告诉你们的父亲。
扫码听朗读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译文山外有青山,楼外还有高楼,湖上的歌舞何时才能停止?温暖的春风吹得游人如醉如痴,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汴州。
扫码听朗读己亥杂诗-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国家充满朝气需要依靠疾风迅雷,全国默默无声的局面终究令人悲哀。
我希望老天重新把精神振作起来,打破一切成规去选拔任用英才。
扫码听朗读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空旷的山中刚下过一场雨,天气清凉,傍晚时分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
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
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
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
扫码听朗读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漫天寒霜,月亮在乌鸦的啼叫声中慢慢落下。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11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11首1、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文】在一个长满水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注释】陂(bēi):池塘的岸。
衔:口里含着。
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浸:淹没。
寒漪(yī):水上波纹。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
信口:随口。
归去:回去。
池塘:堤岸。
【简析】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
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
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
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1、写景的艺术特色:《村晚》的写景文字集中在一、二两句,写的是山村晚景。
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
瞧,"草满池塘水满陂",两个"满"字,写出仲夏时令的景物特点,写出了景色的生机一片;"山衔落日浸寒漪",一个"衔",写日落西山,拟人味很浓,一个"浸",写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形象,生动形象。
"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
这些景物,色彩和谐,基调清新,有了这样的环境,那牧童自然就是悠哉悠哉、其乐融融的了。
同时,也表现出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2、诗歌的意境的创造:诗人是带着一种欣赏的目光去看牧童、写村晚的,他十分满足于这样一种自然风光优美、人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环境,所以他写牧童,让其"横牛背",吹笛呢,则是"无腔信口",是诗人厌倦了尘世的喧嚣,看破了"红尘滚滚"呢,还是他天性好静、好无拘无束呢?总之,这首诗描绘的确实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背景与主角的布局,都非常协调,而画中之景、画外之声,又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诗词背诵(30首)

五年级上学期古诗文经典诵读篇目1,卜算子·咏梅[近代]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沁园春·长沙[现代]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3.沁园春·雪[近代]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5.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现代]毛泽东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住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6.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7.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二毛泽东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8.七律·答友人毛泽东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课文梳理(古诗文附译文)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课文梳理(古诗文附译文)1、夏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注释耘田: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供:从事,参加。
傍:靠近。
2、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
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注释①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②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③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3、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翻译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注释①陂(bēi):池塘。
②衔:口里含着。
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③浸:淹没。
④寒漪(yī):水上波纹。
⑤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⑥腔:曲调。
⑦信口:随口。
⑧归去:回去。
⑨池塘:堤岸。
4、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诗体名称。
3、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4、临:将要。
5、意恐:担心。
6、归:回来,回家。
7、言:说。
8、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9、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10、报得:报答。
11、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枫桥夜泊》。 2.把《山居秋螟》《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和 《长相思》的意思以及表达的情感说给同学听。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山居秋暝》描绘了秋天的傍晚山中怎样的画面?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孙、泊、榆、畔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 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 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 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 维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 “诗佛”之称。王维精通书画, 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 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 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 诗。”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 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 此声。
理解题目:
山居秋暝: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居住在 山里所看到的秋天傍晚的景色。
枫桥夜泊:泊,船停靠岸。晚上把船停靠在枫 桥的下面。
长相思:词牌名。此词牌常表达思念之情。
张继(约715-约779),唐代诗 人,襄州(今湖北省襄阳市)人, 他是一位重视气节,有抱负 有理想的人,不仅有诗名, 品格也受人敬重。他的诗爽 朗激越,不事雕琢,对后世 颇有影响。流传下来的不到 五十首。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长歌行
汉·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豚撞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部编五年级下册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范成大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下册)古诗词
茜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