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案 (冀教版八年级下) (18)(1)
部编本八年级历史下册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

部编本八年级历史下册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习目标:1、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
2、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了解西藏解放的具体过程。
新课学习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基础知识(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的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二)主要内容1、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①《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性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③《共同纲领》起到了怎么样的作用:临时宪法的作用。
2、大会产生的国家机构以及领导人①国家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②领导人: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三)其他:①国旗:国旗为五星红旗②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③首都:北京④纪年公元纪年发散思维1、新中国建立之前,为什么不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当时人民解放战争尚在进行中,国民党仍然盘踞在部分地区,全国权威完全解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普选条件还不成熟。
2、为什么说《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共同纲领》除序言外,分为总纲、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共7章60条。
①它肯定了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宣告了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统治的结束和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建立。
②规定了新中国的国体(国家性质)和政体,这也是最重要的条件。
国体(国家性质):它确认“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政体:它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为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③宣布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④没收官僚资本,进行土地改革;⑤并且规定了新中国的各项基本政策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⑥由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冀教版历史八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word学案

冀教版历史八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word学案一、课程标准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二、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及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过程,认识新中国建立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反复讨论、民主协商的过程。
2、知道开国大典的主要史实,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性质,认识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伟大意义。
3、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主要史实,认识西藏和平解放的重大意义。
三、自学指导(一)阅读教材,在教材中标注以下问题1、回忆与思考: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为筹建新中国而召开的一次重大会议是什么?3、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什么文件?它的主要内容、作用各是什么?4、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还确定了哪些问题?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做出了哪些决定?6、简述开国大典的过程。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重点记忆,必须理解)8、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和主要经过。
(二)对上述主要内容进行记忆。
(三)小组合作,巩固提高1、完成P32“小资料”后面的思考题。
2、讨论:西藏和平解放有什么历史意义?(四)自学检测:完成“同步训练与测评”中第5课的习题,小组讨论矫对答案,对不能理解的内容做出标记。
四、参考资料1、本课的地位从本课开始学习的是中国现代史的内容,从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来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中国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根据历史发展的情况,新中国成立至今五十多年的历史可分为四个历史阶段:1949年10月至1956年底,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阶段;1957年1月至1966年5月,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为“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76年10月之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中华书局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学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某某国的成立第1课中华人民某某国的成立1.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某某国开国大典、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某某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记住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施政方针、国家机构、国旗、国歌、首都、公元纪年等)。
2.概括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提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开国大典的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
3.领悟到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认识到新中国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做了很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实现了某某和平解放,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
4.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开国大典。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时间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地点北平内容①一个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某某国,中华人民某某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某某专政的国家。
②一个政府——中华人民某某国中央人民政府。
③一个主席——。
④一面国旗——五星红旗。
⑤一首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⑥一个首都——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
⑦一种纪年法——公元纪年。
⑧一座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规模662名代表,来自社会各阶层、各党派、各人民团体(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①时间:1949年10月1日。
②内容:决定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3)开国大典想一想: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有何历史意义?国内:中华人民某某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它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标志着中国新某某主义革命的胜利。
从此,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大众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新中国的成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革命力量的对比,壮大了世界和平某某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冀人新课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优质课教学设计_3

《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复习复习目标:1、掌握开国大典的史实,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
3、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4、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复习重点: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大改造教学内容:一、知识体系: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2、工业化的起步:“一五”计划完成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三大改造完成4、人民政权的巩固:(1)西藏和平解放(2)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3)土地改革完成5、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课堂练习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工作的会议是()A、中国七大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2、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事好地方。
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B、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C、“大跃进”运动的展开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3、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宋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确实一个富裕、富强、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与宋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土地改革运动完成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展开D、“文化大革命”结束4、材料题:(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2)《协议》共17条,主要内容是:西藏人民团结起来,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3)“废除地主解决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请回答:(1)请你写出材料中的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
冀人新课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优质课教学设计_1

冀人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水平了解新政协召开及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过程;知道开国大典的主要史实,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性质,理解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伟大意义。
(1)通过阅读课文及所附图纸,探讨课中思考题,让学生感知开国大典的动人场面,加深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理解。
(2)组织观看《开国大典》等影片,走访经历过新中国成立时代的老人,使学生体会“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个名言的深刻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理解到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及其主要内容;开国大典。
2、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与教师启发点拨相结合;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小组作用。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学案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曾联松收到了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的一封来信:“曾联松先生:你所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业已采用,兹赠送人民政协纪念刊一册,人民币五百万元(旧币)作为酬谢你对国家的贡献……”确定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此次会议是在什么情况下召开的?它的召开有什么历史作用?让我们一起步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来领略历史的风采。
讲授新课(一)、筹备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史料1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
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共662人。
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史料2 下图是出版于1949年九月二十二日的人民日报。
其中两篇新闻的标题是:《中国人民政协开幕——毛泽东主席宣布会议任务》《【社论】旧中国灭亡了!新中国诞生了!》教师: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主要讨论什么问题?学生: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八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教材内容包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取得了伟大成就。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此外,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事件和政策也需要加强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和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氛围。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3.史料教学法:运用历史史料,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材料,提前熟悉教学内容。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新中国成立的纪录片片段,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学案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含答案)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意义。
2.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过程以及重要意义。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以及开国大典的盛况。
难点: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自主学习】学生自学课文,完成表格。
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二、开国大典三、西藏和平解放【合作探究】1.近现代史上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巨变。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
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所以,1949年的新中国还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已经明确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人民真正实现当家做主站起来,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基本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开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世界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
3.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有哪些?成功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达标训练】1.以下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是()①1949年,在北京召开②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③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④确定了首都、国旗、国歌、公元纪年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③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从此中国()A. 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B.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C. 完成了全国土地改革D. 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3.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是()A. 开天辟地B. 当家做主C. 胜利曙光D. 重返联合国4.国际体坛赛事中,当中国运动员在《义勇军进行曲》国歌声中伴随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的站在领奖台上,我们忍不住欢呼、跳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2一、课程标准内容内容要点: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认知提示: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发热意义;体会“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深刻内涵。
解读:1949年 10月 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伟大的里程碑意义,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发展起来,随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二、教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本课是开篇课,是中国近代史的结束,现代史的开端。
本课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新中国的成立和西藏的和平解放。
新中国的成立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准备。
1949年 10月 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西藏和平解放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减少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西藏从此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三、学情分析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学生以前学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等,基本掌握了学习会议的基本方法,多数学生已经知道学习会议应该从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内容、意义等方面来进行学习,这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能力。
四、核心素养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意义,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初步认识中国的政治制度;知道开国大典的盛况,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提高历史分析能力;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过程和重要意义;提高研读历史资料的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历史情景想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案设计
设计人:八年级历史授课时间:年月日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
2.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体会人民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了解西藏解放的具体过程。
4.通过本课的学习,更进一步地了解我们的祖国,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二、自学思考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
2、参加政协会议的有哪些人?这说明了什么?
3、《共同纲领》的性质及主要内容?
4、大会还做出了哪些决定?学生介绍国旗、国徽、国歌。
5、说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谈谈:“当毛泽东亲自按动电钮、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缓缓升起”的心情?
7、想想:新中国成立有何意义?
8、说说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
三、课上思考
1、说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成立新中国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提示: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确定了国旗、国徽、国歌、首都和纪年法。
2、想想:开国大典上为什么要用54门礼炮齐鸣28响?
提示:54门礼炮象征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民族(其它说法:1、象征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政治团体;2、象征五四运动,)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的历史
四、达标检测
1. 毛泽东说:“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所以,参加大会的没有()的代表.
A.民主党派
B.共产党
C.国民党
D.少数民族
2.参加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代表中有:()
①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②无党派民主人士;③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④海外华侨代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A.周恩来
B.朱德
C.毛泽东
D.刘少奇
4.新中国成立后采用的纪元是()
A.继续用民国纪元
B.太阴历
C.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元
D.公元纪年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彻底胜利②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③中国人民成为新国家的主人④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平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7.从清晨开始,首都各界群众高举红旗,敲锣打鼓,喜气洋洋地从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门广场……,乐队高奏《义勇军进行曲》,……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这是描述了()的盛况。
A.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D.开国大典
8. 开国大典时,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第一句话是()
A.中国革命胜利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D.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9.1951年10月中国大陆上最后解放的地区是()A.西藏 B.海南 C.新疆 D.云南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 )召开。
A.南京B.北京C.重庆D.北平11.“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这是儿女心中期望的歌”。
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A.10月1日B.1949年10月1日C.9月22日D.1949年9月22日
1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的歌词,你知道国歌的原名是:()A.《黄河大合唱》 B.《义勇军进行曲》C.《祖国颂》 D.《毕业歌》13.自清代末期以来,西藏同内地中央政府关系危若垂丝的历史,以《协议》的诞生和尔后的落实而宣告结束了。
这里的《协议》是()达成的。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1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是在()时。
A.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1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 )
A.1948年9月 B.1949年9月 C.1949年10月 D.1978年12月
1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决议有()
①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③将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④采用公元纪年⑤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17.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A.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B.1950年秋,人民解放军进军青藏高原 C.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
D.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这个”新”主要是指( )
A.国家的名称变了
B.国家独立自由了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
D.人民的生活改善了
1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确定为新中国的国旗;《》为代国歌。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开会,决定以《》为施政方针。
下午3时,在首都的,举行开国大典。
20.阅读下列材料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请回答:
(1)这段话出自何处?(2)谁写的?(3)“三年”起止何时?
(4)“三十年”起止何时,这一时期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5)1840年发生了什么大事?这件大事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1)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2)毛泽东(3)1946年到1949年(4)1919年到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5)1840年发生了鸦片战争。
战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后材料阅读参考答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艰难而又漫长的道路,英勇奋斗,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人民当家做了主人,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建设我们的国家。
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