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7.1《走进分子世界》同步试题2

合集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7.1走进分子世界提高训练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7.1走进分子世界提高训练

7.1走进分子世界1.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可以准确嗅出毒品的事实说明( ) A.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之间有间隙2.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春天,植物园百花争艳B.夏天,小清河波光粼粼C.秋天,大明湖荷花飘香D.冬天,千佛山银装素裹3.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B.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D.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减小4.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分子间距最近,不易被压缩,容易被拉伸B.乙图中的分子排列杂乱,分子间的作用力几乎为零C.丙图中的分子无固定排列,组成的物质具有流动性D.甲图中分子静止,乙、丙两图中分子在做热运动5.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A.“花香满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10mL水与10mL食醋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C.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用肉眼看不见,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D.水结成冰,说明分子停止了运动6.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的是A.荷花飘香B.柳絮飘C.雪花飞扬D.落叶纷飞7.荷叶上的两滴水珠互相接触时,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珠,这表明()A.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有引力D.分子间有斥力8.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A.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D.1L大豆与1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9.美国赖斯大学的科学家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汽车,和真正的汽车一样,这种纳米车拥有能够转动的轮子。

只是它们的体积如此之小,甚至即使有两万辆纳米车并排行驶在一根头发上也不会发生交通拥堵。

2022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走进分子世界》同步练习(打印版)2

2022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走进分子世界》同步练习(打印版)2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1节走进分子世界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微观粒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B.0℃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静止不动的C.组成固体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D.组成固体和液体的分子间是没有空隙的2.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阳光下可看到灰尘在空气中飞舞,这是分子运动C.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地球是宇宙的中心D.固体的分子间仅存在吸引力,所以凝聚在一起,有固定的外形和体积。

3.关于粒子和宇宙,以下认识中正确的选项是〔〕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C.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D.只要人的视力足够好,就能凭肉眼就能看到电子4.小明在学习“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以下认识,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扫地时灰尘飞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那么运动B.海绵容易被压缩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卢瑟福首先发现了电子D.两个外表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起,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5.细棉线一拉就断,细铁丝不易拉断,这是由于〔〕A.棉线分子间没有引力,铁丝分子间有引力B.棉线分子间有斥力,铁丝分子间没有斥力C.棉线比铁丝软D.棉线、铁丝分子间都存在着引力和斥力,但棉线分子间的引力小于铁丝分子间的引力6.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便利贴的反面有粘性,利用了分子间有引力B.“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C.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那么的运动7.以下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现象是〔〕A.烟从烟囱中冒出B.海绵很容易被压缩C.排放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D.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8.以下现象和对应的解释正确的选项是〔〕A.“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C.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D.堆煤的墙角时间久了会变黑,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那么运动9.关于原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B.原子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C.原子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D.核外电子和原子核相对静止10.关于粒子和宇宙,以下认识中正确的选项是〔〕A.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从远到近的B.闻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C.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11.以下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排斥力的是〔〕A.压紧后两铅块粘在一起B.滴入热水中的红墨水散开C.固体和液体难以压缩D.梳头时头发越梳越蓬松12.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绕核高速旋转的粒子是〔〕A.电子 B.质子 C.中子 D.原子13.下面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D.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那么运动中二、填空题14.人类在探索微观粒子的过程中,首先发现的是_____,它的发现说明了_____是可分的。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走进分子世界同步练习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走进分子世界同步练习

7.1、走进分子世界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B.大雾中,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就是一个个小分子C.把一块铜块锉成极细的铜屑,铜屑就是铜分子D.由于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2.将红墨水滴入水中,一会儿整杯水变红了,这一现象中()A.只有水分子运动,进入墨水分子空隙B.只有墨水分子运动,进入水分子空隙C.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空隙D.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只是墨水分子进入水分子空隙3.十月的苏城桂花飘香,这现象表明了()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间有空隙C.分子间有作用力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4.关于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流速越大,水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剧烈B.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C.水很难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固体不能发生扩散现象5.如图1所示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A.甲是气态B.乙是气态C.丙是气态D.甲是固态二、填空题6.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组成的;炒菜时闻到香味,这是现象,该现象说明分子;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选填“大”或“小”).7.将煤炭堆放在墙角,一段时间后发现,墙壁内部变黑,说明;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选填“较大”或“较小”),所以分子间(选填“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存在较大排斥力”或“存在较大吸引力”).8.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这是现象,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变成一颗更大的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9.观察如图2所示实验,完成填空.图2(1)如图甲所示,将50 mL的水和50 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100 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间有.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选填“粗”或“细”)的玻璃管,充分混合后分子(选填“继续”或“不再”)运动.(2)如图乙所示,小亮用鼻子嗅气味来鉴别醋和酱油,这是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3)如图丙所示,分别在热水和冷水中滴入相同的一滴墨水,可以看到(选填“热”或“冷”)水中墨水扩散得快,这说明与温度有关.(4)如图丁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甚至在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会被拉开,此实验说明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有同学认为此时分子间没有排斥力,这个观点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答案1.D2.C3.D4.B5.C6.分子扩散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小7.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较大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8.扩散吸引力9.(1)小于空隙细继续(2)扩散无规则运动(3)热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4)吸引力错误。

苏科版物理八下7.1走进分子世界同步练习

苏科版物理八下7.1走进分子世界同步练习

苏科版物理八下7.1走进分子世界同步练习考点一.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1.小张同学预习了“分子热运动”的相关内容,总结了如下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A.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C.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分子之间存在引力2.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有斥力C.用素描炭笔在纸上画一条线,再用放大镜看到的大量碳粒就是分子D.雾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于空中,说明分子不停在做无规则运动3.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正确的是()A.铁块非常坚硬,是因为其分子间没有间隙B.蔗糖溶于水后,水的体积并不显著增加,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C.“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4.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错误的是()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B.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C.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5.在比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前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中,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目的是。

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的玻璃管,该实验现象表明。

考点二.分子间的作用力6.“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B.玻璃表面太光滑C.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7.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相互紧压,发现两者粘在一起,由此得出分子间存在引力。

小华认为此实验不能排除是大气压把两个铅柱压在一起。

于是小明先后做了四个实验(如图所示):①挂一个钩码,铅柱不分离;②挂两个钩码,铅柱不分离;③铅柱略错开,铅柱不分离;④置于真空罩内,铅柱不分离。

其中能帮助小华释疑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③④D.只有④8.荷叶上的两滴水珠互相接触时,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珠,这表明()A.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有引力D.分子间有斥力9.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该实验说明()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间隙D.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10.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有较大的引力B.液体很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C.液体很难被压缩的主要原因是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D.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其分子作用力大考点三.扩散现象11.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如图所示。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第1节 走进分子世界 同步练习 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第1节 走进分子世界 同步练习 含答案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走进分子世界【基础巩固】1.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有的性质,我们把它们叫做_______.一个瓶子能盛1 kg水,用这个瓶子能盛________kg水银(水银密度p水银=13.6×103 kg/m3).2.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_______.分别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一滴墨水,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有关.3.生活中有许多关于热现象的例子.烤熟的山芋香气扑鼻,该现象表明_______;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压紧后会粘在一起,需要用一定的外力才能将它们拉开,该实验表明_______.4.我们学过有关物质结构的知识后,对物质的存在形态有了一定的了解,如图所示,是形象地描述物质存在形态的一种模型,甲图描述的是_______体,乙图描述的是_______体,丙图描述的是_______体.5.对于物质的可分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是连续、不可分的B.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是可分的,且不管怎样分割,它们都能保持原来的化学性质C.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是可分的,但分裂到一定程度后,原来的化学性质会发生变化D.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是可分的,但只要一分裂化学性质就会发生变化6.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细雨漾漾B.雪花飞舞 C.桂花飘香 D.树叶飘落7.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看起来呈球状,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之间存在间隙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8.关于分子,你认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9.从外表看,各种形态的物质似乎都是连续的.人们凭肉眼无法看到它们内部的微小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结构带来了困难,科学家采用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物质结构模型的猜想,再收集证据来证实它,从而搞清物质的结构.有两种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模型:①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②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紧紧地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看到的连续体.(1)根据你对物质结构模型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模型是_______(填序号).(2)针对你选择的物质结构模型,寻找出可以证实这种模型合理性的证据.【拓展提优】10.当把蔬菜放进冰箱的冷藏室储存时,通常用保鲜膜封装,目的是防止蔬菜中的水分因发生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而散失,达到保鲜的目的,如果把吃剩的饭菜直接放进冷藏室,食物之间往往相互“串味”,使食物失去原有的口味,因此,通常也需要用保鲜膜封装,这里的“串味”是因为食物之间发生了分子的_______现象.1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__(A/B)瓶.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____________.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_____________(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12.1g水含有3.35×1022个分子,1g蔗糖含有1.8×1021个分子,这些都说明物体是由_______组成的.为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这是由于汽油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所以加油站内禁止吸烟,铁棒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力.13.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过稻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关于表述: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正确的是(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14.扩散现象( )A.只发生在气体之间B.只发生在液体之间C.只发生在固体之间D.可以发生在任何物体之间15.关于微观粒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B.所有物质的分子在0℃时都停止了运动C.组成固体物质的分子是静止的D.固体和液体的分子间没有间隙16.下列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无关的是( )17.下面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或斥力的现象,错误的是( )A.碎玻璃不能重新拼成完整的一块,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一般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C.拉断一根绳子需要一定大小的拉力,说明分子间有引力D.两块铅压紧后能连在一起,说明铅分子间有引力18.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所示,图中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布的四个示意图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19.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证明液体、气体在做杂乱无章运动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在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地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1)布朗运动是_______的运动(分子/原子/小颗粒).(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分子的运动.(3)如何使布朗运动加快?至少说出两种方法.20.纲米是一个能让人产生美好憧憬的词语,“纳米材料”“纳米技术”不再是科学家或实验室的专有词汇,它已经悄然进入寻常百姓生活,渗透到衣、食、住、行等领域.如:涂有纳米材料的炒锅不粘油;用纳米技术制成的机器人可进人人体血管中清除病灶……请你振起联想的翅膀,翱翔于纳米的“天空”,说出你最希望应用“纳米材料”实现的两个愿望.参考答案【基础巩固】1.分子13.6 2.空隙温度3.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4.固液气5.C 6.C 7.C 8.D9.(1)①(2)答案开放,如:在装满水的杯中,还能再溶解一定体积的盐或糖.【拓展提优】10.蒸发(汽化)扩散11.B两瓶气体都变为淡红棕色在不停地运动④12.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斥13.A14.D15.A16.A 17.A18.D 19.(1)小颗粒(2)液体(3)①把固体颗粒(花粉)弄得更细些;②升高液体的温度.20.纳米技术处理过的汽油使汽车更省油、更环保;纳米材料制成的计算机薄如一纸张,更便于携带.(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完整版本苏科版本初中八年级的下册的物理7.1走进分子世界练习试题

完整版本苏科版本初中八年级的下册的物理7.1走进分子世界练习试题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1 走进分子世界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热运动的是()A.雪花纷扬B.丹桂飘香C.柳枝摇摆D.秋叶飘零2.对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0℃的冰没有内能B.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必定高升C.物体的温度高升,分子运动必定加剧D.分子间存在在引力时,就没有斥力3.以下说法中不可以用分子运动论来解说的是()A.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扬B.酒精瓶被打坏后,屋里很快就闻到酒精味C. “破镜不可以重圆D.液体拥有流动性4.对于物质的构成,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构成B.物质是由大批分子构成的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美构造5.人体呼吸时,颗粒物进入入肺,以下看法正确的选项是()A.入肺说明分子不断做无规则运动 B. 是由分子构成的C.温度越高,拥有的动能越大 D. 入肺是一种扩散现象6.以下案例中,不可以说明物质分子运动的是()A.红墨水滴入清水中,清水很快变为红色B.扫地时,大批灰尘在空中飞舞C.往开水里放些糖,水会变甜D.长久堆煤的墙角,不只墙表面是黑的,墙的内部也变黑了7.19 世纪与 20 世纪之交,物理学中的放射现象和电子的先后发现,不单将人们的视野引入到原子的内部,并且更进一步地驱遣人类踊跃研究原子核的内部构成.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对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议论中,有以下四种说法:(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2)带负电荷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绕核高速运行;(3)原子的所有正电荷和所有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4)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的个数必定不等于中子的个数.以下组合中,都正确的选项是()A.(1)( 2)B.( 2)( 4)C.( 1)( 3)D.(3)( 4)二、多项选择题8.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将两段表面光滑的熔丝密切接触后,它们会“粘”在一同,是因为分子间有互相作用的引力B.物体的温度越高,构成物体的大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强烈C.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穿越大气层时,烧蚀层烧得通红是经过热传达方式增大内能D.利用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9.中国茶文化广博精湛,积厚流光,以下是小亮喝茶时察看到的现象,此中正确的选项是()A.翻开茶杯盖,闻到茶香四溢,说明分子在永不暂停的做无规则运动B.飘在水面的茶叶遇到浮力,沉在杯底的茶叶不受浮力C.倒水冲茶时,茶叶随水旋转,停止倒水,茶叶仍旧运动,是因为茶叶遇到惯性的作用D.冲茶所用的热水或凉水都拥有内能三、填空题10.春暖花开、香飘四野,在无风的日子里,我们也能闻到芬芳,这是因为花朵中的芬芳油分子发生了________现象的缘由.夏季的清晨,室外的花草、树叶上经常有晶莹的小露水,这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严寒的冬季,清早经常看到草丛上覆盖一层白茫茫的霜,这是因为水蒸气 ________而造成的(填物态变化).11.50ml 水+50ml 酒精< 100ml 的事实说了然分子之间 ________.我们经过“物质由分子构成但不会散开”的事实证明分子之间有 ________12.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此中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对于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随和态中,分子间作使劲最小的是 ________.古诗“花气袭人知骤暖”的意思是,从花的芬芳气味变浓能够知道周边的气温忽然高升.从物理学的角度剖析,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____13.冬季空气比较干燥,好多家庭用加湿器来增添空气湿度.在使用加湿器时,有的家庭会在加湿器里滴几滴醋,整个房间很快会洋溢着醋味,说明________.四、解答题14.如图为一个装有空气的瓶子倒放在装有密度较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使瓶口相对,两瓶口间用一块玻璃分开.抽掉玻璃板后,可看到两种气体渐渐混淆在一同,颜色变得平均,你能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说这一现象吗?五、实验研究题15.下边为王锐同学在实验室做的一组研究实验,请依据实验情形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 1 所示,将两个表面圆滑的铅块互相紧压后黏在一同说明________.( 2)如图 2 所示是“研究不一样物质吸热的状况”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水喝煤油分别装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而后用两个同样的酒精灯加热其实不断搅拌,每隔2min 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表:加热时间 /min 0 2 4 6 8温度 /℃煤油 20 22 24 26 28水20 21 22 23 24① 本次实验采纳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A.控制变量法B.理想实验C.比值定义法D.类比法② 剖析表格数据可知:高升同样的温度,汲取热量少的物质是________.六、综合题16.( 1)如图1 所示,将两个表面圆滑的铅块互相紧压后,下边能够吊上重物,这说明________.(2)小雪同学在研究分子间的作使劲时,在注射器筒内先吸入适当的水,推进活塞将筒内空气清除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再使劲推活塞,如图 2 所示,结果她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一实验表示分子间存在着互相作用的 ________(选填“引力”、“斥力”)( 3)小明为了研究液体的扩散现象,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边注入硫酸铜溶液.如图3 所示,是小明察看到的溶液在“实验开始时”、“静放 10 往后”、“静放 30 往后”所体现的现象,此中________(选填标号)图是表示溶液静放30 往后的实验现象,扩散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________,同时也说了然分子间有________.( 4)把碳素墨水分别滴入质量相等的冷水和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察看到的现象如图4 所示,这个实验演示的是________现象;比较图甲和图乙可知,________越高,分子运动越强烈.17.图中的三个演示实验它们分别说了然什么道理:(1)甲说明 ________(2)乙说明 ________(3)丙说明 ________.答案分析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 B2.【答案】 C3.【答案】 A4.【答案】 A5.【答案】 B6.【答案】 B7.【答案】 A二、多项选择题8.【答案】 A,B,D9.【答案】 A,D三、填空题10.【答案】扩散;液化;凝华11.【答案】有空隙;引力12.【答案】电子;气态;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强烈13.【答案】分子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四、解答题14.【答案】答:因为分子在永不暂停做无规则运动,因此分子的运动无方向性.分子是向各个方向运动的,将上下两瓶间的玻璃板抽掉后,空气分子向下扩散,二氧化氮分子也会向上扩散,空气和二氧化氮将同时向对方扩散,两瓶气体就混淆在了一同,颜色变得平均.五、实验研究题15.【答案】( 1)分子间存在引力(2) A;煤油六、综合题16.【答案】( 1)分子间存在引力(2)斥力(3)甲;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空隙(4)扩散;温度17.【答案】( 1)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强烈,扩散越快(2)分子间存在互相作用的引力(3)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7.1走进分子世界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7.1走进分子世界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7.1走进分子世界同步练习1.下列常见的现象中,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A.环境恶化,尘土满天飞B.炒菜时加盐使菜变咸C.脏水中细菌在运动D.铁锅放久了会生锈2.固体很难被压缩其原因是()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3.下列事例中,不是扩散现象的是()A.打开香水瓶,不久满屋子都能闻到香气B.衣柜里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了C.打扫教室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D.将一滴红墨水轻轻滴入热水中,一会儿后整杯水变红了4.用铝壶在天然气灶上烧水的过程中()A.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B.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C.铝的比热容比水小,铝的吸热能力比水强D.天然气热值越大,燃烧就越充分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室内打开酒精瓶盖,过了一会儿,整个室内都有酒精味,这是酒精分子运动引起的B.固体分子作用力大,故固体分子是静止的C.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D.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缩小了,证明分子间有空隙6.唐代诗人黄檗禅师在《上堂开示颂》中写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梅香扑鼻是因为()A.分子之间存在力的作用B.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7.我们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可以防止人们被动吸食“二手烟”,“二手烟”被吸食的主要原因是烟的()A.分子间的距离很小B.分子之间有引力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8.关于分子动理论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分子的直径约10-1μmB.人们用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分子C.液体的分子结构使得液体容易被压缩,从而没有确定的形状D.为证明液体之间发生了扩散,可以将半杯清水和半杯硫酸铜溶液倒在一起9.近年来,我县青树嘴镇全面推进大通湖水环境治理工作,以美丽河湖滋养翠蔓青树,擦亮生态文明优势,绘就了“水美家乡”的绿色画卷。

2022年至2022年苏科版初二下册物理第七章第一节 走进分子世界 同步测带参考答案和解析

2022年至2022年苏科版初二下册物理第七章第一节 走进分子世界 同步测带参考答案和解析

2022年至2022年苏科版初二下册物理第七章第一节走进分子世界同步测带参考答案和解析选择题有四种物质:①细胞,②电子,③原子,④质子.按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②C. ②①④③D. ②④③①【答案】B【解析】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电子,电子非常小.原子核可以分为质子和中子.现在可以发现的最小微粒是夸克.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细胞,原子,质子,电子.故选B思路分析:根据科学家的先后研究,物质的组成越分越细,现在可以发现的最小微粒是夸克选择题原子的组成()A. 由分子组成B. 由质子和电子组成C. 由质子和中子组成D. 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答案】D选择题原子核的组成是由()A. 质子和中子B. 质子和电子C. 电子和中子D. 核子和电子【答案】A选择题根据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微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一物体在固态时,比在液态和气态时所含的分子数目多B. 玻璃容器不会渗水说明固体分子一个挨一个排列,毫无间隙C. 液态蜡在凝固时,凹陷下去,说明液态蜡分子的间距比固态小D. 固态物质的分子比较固定地在原位置轻微振动,液态物质分子运动较剧烈,没有固定位置,气体物质的分子可以随意移动【答案】D【解析】A、同一物体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含分子数目一样多,故A错误;选择题下列说法中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大风过后,将树叶吹的漫天飞舞B.寒冷的冬天,大雪纷飞C.扫除时,空中尘土飞扬D.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现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树叶飞舞是可以看到的物体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大雪纷飞也是可以看到的物体的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尘土飞扬也是可以看到的物体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故D符合题意。

选择题原子中不带电的是()A. 中子B. 核子C. 电子D. 质子【答案】A选择题下列现象中用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解释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春江水暖鸭先知﹣﹣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花气袭人知骤暖﹣﹣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指酒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在很远处就可以闻到酒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指被染色的过程,是分子分子发生扩散的结果,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C、“春江水暖鸭先知”,指的是水的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发生了改变,故C错误;D、“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故选:C.选择题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 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C.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D. 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答案】B【解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且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比质子中子还小的微粒还有夸克.故B错误,符合题意为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
7.1 走进分子世界
肉眼看不到又小又轻的分子,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分子在运动?呢? 智 能 提 要
问:分子极其微小,直接用眼睛根本看不见,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知道它的运动情况的? 答:科学家可以用高科技手段对分子进行观察,而我们可
以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或用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法来
分析得出分子的运动情况。

如扩散现象,
气体、液体、固体的扩散现象,就能说明微小的分子在永
不停息地运动着。

如:在房间里接通电蚊香片的电源,则整个房间都能闻到蚊香片的气味;
把盐撒在菜上,过一段时间后菜就有了咸味;把卫生球(用萘制成)放入箱子里,几天后打开箱子,则整个箱子里都会发出卫生球的气味;在一碗汤里倒入点酱油,则整碗汤都会有酱油的味道和颜色.
问:哪些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和排斥力呢?
答:我们只要细心观察、思考,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都能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和排斥力。

例如,一支粉笔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而不是“一盘散
沙”;用粉笔写字,黑板上留下字迹;把两滴水靠近
后会溶在一起合成一滴水,等等。

充分说明了分子间
存在着吸引力。

再如,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分子
间有空隙, 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排斥力。

科学家研究得出:当分子间距离大于0.1nm 时,吸引力起主要作用;当分子间距离小于0.1nm 时,排斥力起主要作用;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可忽略不计。

智 能 拓 展
布朗运动
由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它对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颗粒的撞击也是不平衡
的,因此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颗粒将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该现象由布朗最先观测到,因此我们把这种运动称之为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和颗粒大小有关,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颗粒越小,布朗运动也越显著.
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悬浮在液体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冬天还是夏天,我们总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布朗运动。

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着。

智能归例
题型一知道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例1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糖块放入水中,水变甜了
B.洒水车将水喷洒在地面上
C.扫地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D.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浊了
闯关点拨注意区分宏观物质的一些细小微粒与微观粒子的一些区别
解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10-10m,因此选项中的水滴,灰尘和沙粒都是我们肉眼就能观察到的,它们应该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而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选项A中,糖块放入水中,水变甜了,是属于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答选A
例2 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咸味,仅需几分钟。

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盐分子太小,很容易进入青菜中
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排斥力
C.青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
闯关点拨分子运动的快慢跟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快
解炒菜时温度高,分子运动的速度快。

而腌菜是在常温下进行,分子运动缓慢
答选D
题型二懂得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和排斥力,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例1 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说明分子间()
A.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
B.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C.分子不停滴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D.固体、液体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闯关点拨固体、液体都很难被压缩,原因是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解固体、液体难压缩的原因,是受压后分子间的距离就要小于0.1nm,这时分子间斥力起主要作用,并且斥力会随着分子间距离的进一步减小而迅速增大,所
以很难被压缩。

答 选A
例2 分子间有引力,为什么不能将打碎的玻璃吸引在一起?
闯关点拨 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解答 两块玻璃碎片拼合在一起,不可能相距很近,它们之间的距离很难达到如此小的距离范围,分子间的引力十分微弱,所以不能吸引在—起. 智 能 训

基础知识训练
1
.在量筒的下半部分盛有蓝色的浓硫酸铜溶液,再在硫酸铜溶液上方缓缓地注入一些清水,几天后,整个量筒内的液体都变成蓝色,这一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题型一)
2.纳米技术是高新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m nm 9101-=,若一个分子的直径为m 1010-,则我过科学家制造的那么碳纤维管的直径是nm 33,相当于_______个分子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长度。

3.一根铁棒很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又很难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

(题型二)
4.1g 食盐中约有1.04×1022个分子,把1g 食盐投入一个水库中,已知水库的蓄水量为4×109m 3,如果食盐分子均匀分布在水库的水中,那么每立方厘米的是中约含有__________个食盐分子.
5.如图7-1所示,下面的瓶子里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它的密度
大于空气密度.当抽去玻璃片后,过一段时间,看到上面的瓶子里也出
现了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这种现象主要表明( )(题型一)
A.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B.分子间有相同作用力
C.分子有一定大小 D.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6.下列诗词、歌词或俗语中不含有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知识的是
( )(题型一) A .稻花香里说丰年 B .美酒飘香歌声飞
C .墙里开花墙外香
D .亲戚远来香
7.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题型一)
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
C.扫地时灰尘飞扬
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
8.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墙壁的内部也会变黑.说明其原因.(题型一)
9.把1升酒精倒入容器中,再把2升水也倒入这个容器中并进行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3升,请解释这个现象。

综合提高训练
1.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__________,分子间的作用力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
中的两句诗,对于第一句,以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
图7-1
图7-2
子的_______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____(题型一)
3.如图7-2所示,将一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的上端将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后,慢慢提起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题型二)
4.物质处于哪种状态决定于( ).
A.物质的温度B.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C.物质的分子结构D.物质内部分子作用力的大小
5.“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 )(题型二)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玻璃表面太光滑
C.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
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来解释的是(题型二)
A.要橡皮绳拉长,必须施加拉力的作用
B.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
C.用胶水很容易将两张纸粘合在一起
D.折断一根铁丝需很大的力
7.下列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题型二)
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液体非常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主要是斥力
C.气体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D.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8.一张纸从边缘稍一用力就可将它撕开,可是若用两只手向相反方向拉纸,却要用较大的力气,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题型二)
9.日常生活中用乳胶粘木制家具时,要让乳胶变干后,才能粘的牢,试用分子运动的知识加以解释。

(题型二)
10.把一块铅切成两段,然后在原处合上,加以一定的压力,两段铅又能合在一起,而打碎的玻璃也在原处合上,也加以一定的压力,为什么不能合在一起呢?(题型二)
7.1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训练1.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330
3.斥力引力4.2.5×106
5.D 6.D 7.C
8.答:煤的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之中,当煤与墙壁接触时,会有一些煤的分子进入墙壁.同时,墙壁上的石灰等物质的分子也会进入煤炭.开始阶段,进入墙壁内部的煤分子不会多,进入墙壁也不会太深.长时间地让煤与墙相接触,进入墙壁内部的煤分子会增多,使墙壁内部发黑.
9.答:组成物质的分子是有间隙的紧密挨在一起的,同时分子间存在空隙的原因分子间存
在斥力,在充分混合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彼此进入对方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综合提高训练1.固体、液体、气体气体、液体、固体
2.无规则运动升高
3.大水分子与玻璃分子间有吸引力
4.C 5.D 6.B 7.D
8.提示:从边缘用力与两手向相反方向拉纸相比较,需要克服的分子之间的引力较小,因而容易撕开。

9.乳胶变干后,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分子之间的引力随之增大,粘固才会牢固。

10.铅分子间的距离达到了引力起作用的距离,而玻璃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分子间引力还没起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