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连接数
高并发限流参数

高并发限流参数
在处理高并发场景时,为了防止系统因过多请求而崩溃,常常需要设置限流参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限流参数:
1. QPS(Queries Per Second)限制:限制单位时间内服务的请求数量。
例如,可以设置为每秒最多处理100个请求。
2. 并发连接数限制:限制同时连接服务的客户端数量。
例如,可以设置为最大并发连接数为100。
3. 令牌桶算法:通过令牌桶算法控制请求的速率。
令牌桶中包含一定数量的令牌,每个令牌代表一个请求。
令牌以固定的速率添加到桶中,当有新的请求到达时,会尝试从桶中获取一个令牌。
如果桶中没有令牌,则拒绝或限制请求的速率。
4. 滑动窗口算法:通过记录请求的时间戳和计数器来控制请求的速率。
当计数器达到一定阈值时,会拒绝或限制请求的速率。
5. 漏桶算法:与令牌桶算法类似,漏桶算法也有一个固定水位的桶来存储请求。
但是,与令牌桶算法不同的是,漏桶算法会按照一定的速率均匀地处理请求,而不管桶中的请求数量。
这些参数通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配置,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可靠性。
软件系统运维技术使用中的系统资源性能分析指标

软件系统运维技术使用中的系统资源性能分析指标在进行软件系统的运维工作时,系统资源的性能分析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通过对系统资源的分析,我们可以评估系统的运行情况,识别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
本文将介绍在软件系统运维技术中常用的系统资源性能分析指标,帮助运维人员更好地进行性能分析工作。
1. CPU利用率CPU(中央处理器)是系统资源中的核心部件之一。
通过监测和分析CPU的利用率,可以了解系统的计算能力是否足够满足业务需求。
一般来说,CPU利用率越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就越紧张,可能需要进行CPU的性能优化或升级。
2. 内存利用率内存是系统中存储和处理数据的重要资源,对系统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监测和分析内存的利用率,可以判断系统在运行中是否存在内存泄漏或过度消耗的情况。
当内存利用率超过系统容量的80%时,可能导致系统运行缓慢或崩溃,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优化内存管理。
3. 磁盘IO磁盘是系统中存储数据的主要设备,磁盘IO的性能直接影响系统的读写速度。
通过监测磁盘的读写速率、平均等待时间和队列长度等指标,可以评估系统的磁盘IO性能是否达到要求。
如果磁盘IO过高,可能需要优化磁盘的读写操作,或者升级磁盘驱动器。
4. 网络延迟在网络应用中,网络延迟是指数据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传输时间。
监测和分析网络延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网络质量,对于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至关重要。
如果发现网络延迟较高,可以优化网络架构或者调整带宽分配,以提升网络传输效率。
5. 并发连接数并发连接数是指系统同时处理的连接数。
通过监测并发连接数,可以了解系统的负载情况和性能瓶颈。
如果并发连接数过高,可能造成系统响应变慢或者崩溃,需要进行系统性能优化,增加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6.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指系统从接收请求到响应完成的时间。
通过监测和分析系统的响应时间,可以评估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较长的响应时间可能会导致用户体验不佳,需要通过优化算法、增加服务器等方式来减少响应时间。
mysql巡检指标

MySQL巡检指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数据库管理员及时发现数据库中的问题,以便及时进行修复和优化。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MySQL巡检指标,以及如何进行巡检。
一、硬件指标1. CPU利用率:CPU利用率是衡量服务器性能的重要指标。
如果CPU利用率过高,可能会导致服务器响应变慢或者崩溃。
因此,管理员需要定期检查CPU利用率,以确保服务器的正常运行。
2. 内存利用率:内存利用率是衡量服务器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如果内存利用率过高,可能会导致服务器响应变慢或者崩溃。
因此,管理员需要定期检查内存利用率,以确保服务器的正常运行。
3. 磁盘利用率:磁盘利用率是衡量服务器存储空间的重要指标。
如果磁盘利用率过高,可能会导致服务器崩溃或者数据丢失。
因此,管理员需要定期检查磁盘利用率,以确保服务器的正常运行。
二、性能指标1. 查询响应时间:查询响应时间是衡量MySQL性能的重要指标。
如果查询响应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用户体验变差。
因此,管理员需要定期检查查询响应时间,以确保MySQL的正常运行。
2. 并发连接数:并发连接数是衡量MySQL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如果并发连接数过高,可能会导致服务器响应变慢或者崩溃。
因此,管理员需要定期检查并发连接数,以确保M ySQL的正常运行。
3. 缓存命中率:缓存命中率是衡量MySQL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如果缓存命中率过低,可能会导致查询响应时间变长。
因此,管理员需要定期检查缓存命中率,以确保MySQL的正常运行。
三、安全指标1. 用户权限:用户权限是保证MySQL安全的重要指标。
管理员需要定期检查用户权限,以确保没有未授权的用户访问MySQL。
2. 日志审计:日志审计是保证MySQL安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管理员需要定期检查日志审计,以确保没有未授权的操作。
3. 数据备份:数据备份是保证MySQL安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管理员需要定期备份数据,以确保数据不会因为意外事件而丢失。
网关并发连接数

并发连接数是防火墙最常见的参数,是防火墙、代理服务器等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
在目前市面上常见防火墙设备的说明书中大家可以看到,从低端设备的500、1000个并发连接,一直到高端设备的数万、数十万并发连接,存在着好几个数量级的差异。
那么,并发连接数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它的大小会对用户的日常使用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下面就这几个相关问题作一些比较深入的探讨。
一、并发连接数的概念(最大)并发连接数指的是防火墙或代理服务器对其业务信息流的处理能力,是防火墙能够同时处理的点对点连接的最大数目,它反映的是防火墙设备对多个连接的访问控制能力和连接状态跟踪能力。
这个参数的大小可以直接影响到防火墙所能支持的最大信息点数。
需要阐明的一点是,在上述“并发连接数”的概念陈述中所提到的“连接”和“点对点连接”并没有局限于狭义的TCP连接(connection-oriented)和信息点-信息点通信(point-point communication),而是泛指IP层或IP层以上各种传输层、会话层、应用层信息流,所以它同样也包括了UDP会话(connectionless);另外,多址广播组的通信同样也被按照(多播源,多播组地址)的形态归纳成一个连接进行处理。
二、并发连接表中的内容并发连接表是防火墙用以存放并发连接信息的地方,这个表将由防火墙系统在启动后动态在进程内存空间中分配,该表的大小也就是防火墙所能支持的最大并发连接数。
不同的厂家在各自的防火墙设备中对该数据表有不同的数据结构实现,但从普遍意义上来看,一般的状态包过滤型(Stateful-Inspection)防火墙的并发连接表的每一个表项都要至少包含以下内容:源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号;协议类型;连接状态;流量统计和时间戳信息;NAT转换信息;连接许可信息;身份认证信息;VPN通道相关信息(如果支持VPN的话);由于表项中容纳了大量的连接信息,因此每个表项可能占用200~400字节的内存空间,这对防火墙系统的整个内存资源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耗。
衡量防火墙性能的参数指标有哪些

衡量防火墙性能的参数指标有哪些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衡量防火墙性能的参数指标有哪些》的内容,具体内容:防火墙借由监测所有的封包并找出不符规则的内容,可以防范电脑蠕虫或是木马程序的快速蔓延。
对于防火墙的性能,我们应该怎么衡量比较呢?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衡量防火墙性能的几个重要参数指标,需要的...防火墙借由监测所有的封包并找出不符规则的内容,可以防范电脑蠕虫或是木马程序的快速蔓延。
对于防火墙的性能,我们应该怎么衡量比较呢?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衡量防火墙性能的几个重要参数指标,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防火墙主要参考以下3种性能指标:整机吞吐量:指防火墙在状态检测机制下能够处理一定包长数据的最大转发能力,业界默认一般都采用大包衡量防火墙对报文的处理能力。
最大并发连接数:由于防火墙是针对连接进行处理报文的,并发连接数目是指的防火墙可以同时容纳的最大的连接数目,一个连接就是一个TCP/UDP的访问。
每秒新建连接数:指每秒钟可以通过防火墙建立起来的完整TCP/UDP连接。
该指标主要用来衡量防火墙在处理过程中对报文连接的处理速度,如果该指标低会造成用户明显感觉上网速度慢,在用户量较大的情况下容易造成防火墙处理能力急剧下降,并且会造成防火墙对网络攻击防范能力差。
并发连接数并发连接数是指防火墙或代理服务器对其业务信息流的处理能力,是防火墙能够同时处理的点对点连接的最大数目,它反映出防火墙设备对多个连接的访问控制能力和连接状态跟踪能力,这个参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防火墙所能支持的最大信息点数。
并发连接数是衡量防火墙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目前市面上常见防火墙设备的说明书中大家可以看到,从低端设备的500、1000个并发连接,一直到高端设备的数万、数十万并发连接,存在着好几个数量级的差异。
那么,并发连接数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它的大小会对用户的日常使用产生什么影响呢?要了解并发连接数,首先需要明白一个概念,那就是"会话"。
网络安全产品性能关键指标释疑

最大并发连接数
(maximum number of concurrent connections)
每秒最大新建连接数
(Maximum number of connections establishment per second)
并发连接数(2/6)
防火墙就是一段高速公路,是主机与服务器之间的交通纽带。并发连接数就是车
运营总部:北京朝阳区建外大街2号银泰中心B座10-11层(100022)
客服热线:400-706-8366 网址:
汉柏网络安全产品
——性能关键指标释疑
汉柏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产品的关键性能参数
FW
VPN
IPS
ADS
整机吞吐量 并发连接数 新建连接数 GoodPut
加密隧道吞吐量 隧道条目容量 隧道新建速率
IPS吞吐量 漏报率 误报率
DDoS清洗流量 Syn并发防护 能力
防火墙关键性能参数(1/6)
整机吞吐量(四层吞吐量)
ipsec隧道建立速率
--单位时间内隧道协商成功的条数,该值越大,加密数据响应越快,稳 定性越好
指标意义
--隧道性能和容量决定组网的用户规模,而新建速率保障了数据加密的高 速响应和稳定性。
影响因素
--加密引擎,协商模式,算法类别(3de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des, aes …)。
入侵防御系统
定义 IPS吞吐量
--IPS模式下,系统能够检测并阻断异常攻击流量的最大处理能力,且该过 程中正常访问无影响。(单向,外到内)
包长丌同,吞吐丌同
报文 (单位:Bytes) 64 128 256 512 1024 1280 1518
PV与并发之间换算的算法换算公式

PV与并发之间换算的算法换算公式
并发连接数 = PV / 统计时间 * 页面衍生连接次数 * http响应时间 * 因数 / web服务器数量
PV = 并发连接数 * 统计时间 * web服务器数量/ 页面衍生连接次数 / http响应时间 / 因数
解释:
统计时间 : pv统计的总时间,单位秒,要计算一天的pv就是86400秒
页面衍生连接次数: 一个HTML页面可能会请求好几次http连接,如外部的css, js,图片等,可以估算一下,或者用10,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http响应时间:可以使用1秒或更少,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因数:一般使用5即可,可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后推出
web服务器数量: web服务器数量
* "页面衍生连接次数","http响应时间","因数"这三个参数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计算后,确定一个适合的值
推算一下。
单台机器1000并发的情况下,一天是1,728,000的pv(1秒响应,10个衍生连接,因子为5的情况下)
======================================================================
例子:
保证每天多少PV的并发连接数的计算公式是:
并发连接数= PV / 统计时间(一天是86400) * 页面衍生连接次数 * http响应时间 * 因数(5) / web服务器数量
保证4千万PV的并发连接数:
(40000000PV / 86400秒 * 10个派生连接数 * 5秒内响应 * 5倍峰值) / 6台Web服务器 = 19290连接数
1 / 1。
防火墙参数详解

我们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假如防火墙是一幢大楼的门锁,那么IDS就是这幢大楼里的监视 系统。一旦小偷爬窗进入大楼,或内部人员有越界行为,只有实时监视系统才能发现情况 并发出警告。 不同于防火墙,IDS入侵检测系统是一个监听设备,没有跨接在任何链路上,无须网络流 量流经它便可以工作。因此,对IDS的部署,唯一的要求是:IDS应 当挂接在所有所关注流 量都必须流经的链路上。在这里,"所关注流量"指的是来自高危网络区域的访问流量和需 要进行统计、监视的网络报文。在如今的网络拓扑 中,已经很难找到以前的HUB式的共享 介质冲突域的网络,绝大部分的网络区域都已经全面升级到交换式的网络结构。因此,IDS 在交换式网络中的位置一般选 择在: (1)尽可能靠近攻击源 (2)尽可能靠近受保护资源 这些位置通常是: · 服务器区域的交换机上 · Internet接入路由器之后的第一台交换机上 · 重点保护网段的局域网交换机上 经典的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方式如图所示。
下一张
防火墙的本义是指古代构筑和使用木制结构房屋的时候,为防止火灾的发生和蔓延,人们 将坚固的石块堆砌在房屋周围作为屏障,这种防护构筑物就被称之为“防火 墙”。其实与 防火墙一起起作用的就是“门”。如果没有门,各房间的人如何沟通呢,这些房间的人又 如何进去呢?当火灾发生时,这些人又如何逃离现场呢?这个 门就相当于我们这里所讲的 防火墙的“安全策略”,所以在此我们所说的防火墙实际并不是一堵实心墙,而是带有一 些小孔的墙。这些小孔就是用来留给那些允许进 行的通信,在这些小孔中安装了过滤机制, 也就是上面所介绍的“单向导通性”。 我们通常所说的网络防火墙是借鉴了古代真正用于防火的防火墙的喻义,它指的是隔离 在本地网络与外界网络之间的一道防御系统。防火可以使企业内部局域网 (LAN)网络与 Internet之间或者与其他外部网络互相隔离、限制网络互访用来保护内部网络。典型的防火 墙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特性: (一)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所有网络数据流都必须经过防火墙 这是防火墙所处网络位置特性,同时也是一个前提。因为只有当防火墙是内、外部网络 之间通信的唯一通道,才可以全面、有效地保护企业网部网络不受侵害。 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局制定的《信息保障技术框架》,防火墙适用于用户网络系统的边界, 属于用户网络边界的安全保护设备。所谓网络边界即是采用不同安全策略的 两个网络连接 处,比如用户网络和互联网之间连接、和其它业务往来单位的网络连接、用户内部网络不 同部门之间的连接等。防火墙的目的就是在网络连接之间建立 一个安全控制点,通过允许、 拒绝或重新定向经过防火墙的数据流,实现对进、出内部网络的服务和访问的审计和控制。 典型的防火墙体系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防火墙的一端连接企事业单 位内部的局域网,而另一端则连接着互联网。所有的内、外部网络之间的通信都要经过防 火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发连接数
并发连接数
并发连接数是指防火墙或代理服务器对其业务信息流的处理能力,是防火墙能够同时处理的点对点连接的最大数目,它反映出防火墙设备对多个连接的访问控制能力和连接状态跟踪能力,这个参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防火墙所能支持的最大信息点数。
并发连接数是衡量防火墙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目前市面上常见防火墙设备的说明书中大家可以看到,从低端设备的500、1000个并发连接,一直到高端设备的数万、数十万并发连接,存在着好几个数量级的差异。
那么,并发连接数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它的大小会对用户的日常使用产生什么影响呢?要了解并发连接数,首先需要明白一个概念,那就是“会话”。
这个“会话”可不是我们平时的谈话,但是可以用平时的谈话来理解,两个人在谈话时,你一句,我一句,一问一答,我们把它称为一次对话,或者叫会话。
同样,在我们用电脑工作时,打开的一个窗口或一个Web页面,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一个“会话”,扩展到一个局域网里面,所有用户要通过防火墙上网,要打开很多个窗口或Web页面发(即会话),那么,这个防火墙,所能处理的最大会话数量,就是“并发连接数”。
像路由器的路由表存放路由信息一样,防火墙里也有一个这样的表,我们把它叫做并发连接表,是防火墙用以存放并发连接信息的地方,它可在防火墙系统启动后动态分配进程的内存空间,其大小也就是防火墙所能支持的最大并发连接数。
大的并发连接表可以增大防火墙最大并发连接数,允许防火墙支持更多的客户终端。
尽管看上去,防火墙等类似产品的并发连接数似乎是越大越好。
但是与此同时,过大的并发连接表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1.并发连接数的增大意味着对系统内存资源的消耗
以每个并发连接表项占用300B计算,1000个并发连接将占用300B×10 00×8bit/B≈2.3Mb内存空间,10000个并发连接将占用23Mb内存空间,1000 00个并发连接将占用230Mb内存空间,而如果真的试图实现1000000个并发连接的话那么,这个产品就需要提供2.24Gb内存空间!
2.并发连接数的增大应当充分考虑CPU的处理能力
CPU的主要任务是把网络上的流量从一个网段尽可能快速地转发到另外一个网段上,并且在转发过程中对此流量按照一定的访问控制策略进行许可检查、流量统计和访问审计等操作,这都要求防火墙对并发连接表中的相应表项进行不断的更新读写操作。
如果不顾CPU的实际处理能力而贸然增大系统的并发连接表,势必影响防火墙对连接请求的处理延迟,造成某些连接超时,让
更多的连接报文被重发,进而导致更多的连接超时,最后形成雪崩效应,致使整个防火墙系统崩溃。
3.物理链路的实际承载能力将严重影响防火墙发挥出其对海量并发连接
的处理能力
虽然目前很多防火墙都提供了10/100/1000Mbps的网络接口,但是,由于防火墙通常都部署在Internet出口处,在客户端PC与目的资源中间的路径上,总是存在着瓶颈链路——该瓶颈链路可能是2Mbps专线,也可能是512K bps乃至64Kbps的低速链路。
这些拥挤的低速链路根本无法承载太多的并发连接,所以即便是防火墙能够支持大规模的并发访问连接,也无法发挥出其原有的性能。
有鉴于此,我们应当根据网络环境的具体情况和个人不同的上网习惯来选择适当规模的并发连接表。
因为不同规模的网络会产生大小不同的并发连接,而用户习惯于何种网络服务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服务,同样也会产生不同的并发连接需求。
高并发连接数的防火墙设备通常需要客户投资更多的设备,这是因为并发连接数的增大牵扯到数据结构、CPU、内存、系统总线和网络接口等多方面因素。
如何在合理的设备投资和实际上所能提供的性能之间寻找一个黄金平衡点将是用户选择产品的一个重要任务。
按照并发连接数来衡量方案的合理性是一个值得推荐的办法。
以每个用户需要10.5个并发连接来计算,一个中小型企业网络(1000个信息点以下,容纳4个C类地址空间)大概需要10.5×1000=10500个并发连接,因此支持20000~30000最大并发连接的防火墙设备便可以满足需求;大型的企事业单位网络(比如信息点数在1000~10000之间)大概会需要1050 00个并发连接,所以支持100000~120000最大并发连接的防火墙就可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而对于大型电信运营商和ISP来说,电信级的千兆防火墙(支持120000~200000个并发连接)则是恰当的选择。
为较低需求而采用高端的防火墙设备将造成用户投资的浪费,同样为较高的客户需求而采用低端设备将无法达到预计的性能指标。
利用网络整体上的并发连接需求来选择适当的防火墙产品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准确的定位所需要的产品,避免对单纯某一参数“愈大愈好”的盲目追求,缩短设计施工周期,节省企业的开支。
从而为企业实施最合理的安全保护方案。
在利用并发连接数指标选择防火墙产品的同时,产品的综合性能、厂家的研发力量、资金实力、企业的商业信誉和经营风险以及产品线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体系等都应当纳入采购者的视野,将多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
虑,切不可盲目的听信某些厂家广告宣传中的大并发连接的宣传,要根据自己业务系统、企业规模、发展空间和自身实力等因素多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