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20高三(上)物理开学考试试题(附答案)
2020届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2020届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祝考试顺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N-14 O-16 S-32 C1-35.5 Ba-137第I卷选择题(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B.线粒体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C.人体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线粒体D.长期长跑训练可以增加人体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2.病毒和细菌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病毒和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成分都只有蛋白质和核酸B.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是相同的C.都有可能引起人体产生细胞免疫进而被消灭D.表面的蛋白质可以刺激T 细胞产生并分泌抗体3.1986年,苏联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此后几年,在该地区发现了一定数量的巨型老鼠。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巨型老鼠的出现一定是基因突变所致B.若要判断该地区巨型老鼠是否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可以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C.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该地区发生的共同进化,只发生在具有竞争、捕食关系的生物之间4.下列实践活动中的相关措施或方法不科学的是()A.调查野外某些小动物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样方法B.研究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可以从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等方面入手C.在油菜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可防止连续阴雨天气造成的减产D.在农田中放养适量的青蛙和无毒蛇,可以达到防治害虫、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5.下表表示人体的一个细胞发生甲到丁的连续生理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的变化及各阶段的相关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过程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中的DNA数为23个B.乙过程可体现细胞膜通过分泌化学物质实现信息交流C.丙过程可发生基因重组D.丁过程的实质是基因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选择性表达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先开展预实验能有效控制实验误差B.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和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均用到了模型建构法C.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蓝的时间长短与二氧化碳的量有关D.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所占的比例与固定液处理的时间有关7.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关于“鼻冲水”的记载明确指出:“鼻冲水,出西洋,……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惟以此水瓶口对鼻吸其气,即遍身麻颤出汗而愈。
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2020年秋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高三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5N标记的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可能是A.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B.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C.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700个D.复制结果共产生8个DNA分子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切除小白鼠的垂体后,其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含量减少B.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D.饮水不足会引起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3.2017年2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H7N9疫情防控工作。
会议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继续做好H7N9疫情联防联控工作。
下列关于H7N9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H7N9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其不具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C.H7N9病毒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D.H7N9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4.如图所示为细胞的亚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CO2的运输方向是Ⅱ→ⅠB.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保护、细胞间的识别都与①有关C.a和b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性D.图中②和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蓝藻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癌变的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不易扩散和转移C.醋酸杆菌没有线粒体,因而能进行有氧呼吸D.发育中的蝌蚪其尾部的消失属于细胞凋亡,不是细胞坏死6.某家鼠的毛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已知基因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黑色,其余情况下均为白色,且基因B、b只位于X染色体上。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学年秋四川省泸县二中高三第一学月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N-14 O-16 S-32 C1-35.5 Ba-137第I卷选择题(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衰老细胞中DNA、RNA 和蛋白质的含量都会明显降低B.线粒体内膜上附着有呼吸酶,有利于催化丙酮酸分解C.细胞分化和衰老过程都有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D.胰腺细胞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能对分泌蛋白进行合成和加工2.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A.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B.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或底物的种类C.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pH是自变量,温度是无关变量D.探究酶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应设置高温、室温、低温三组实验3.下表表示人体的一个细胞发生甲到丁的连续生理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的变化及各阶段的相关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过程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中的DNA数为23个B.乙过程可体现细胞膜通过分泌化学物质实现信息交流C.丙过程可发生基因重组D.丁过程的实质是基因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选择性表达4.某坡耕地退耕还林后,经历了草地、灌木、森林阶段的演替。
P为生产者同化的太阳能总量,R为所有生物总呼吸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退耕还林是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的生态工程B.群落演替过程中,P和R都逐渐增大,森林阶段P/R小于1C.从灌木演替到森林群落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保持相对稳定D5.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其作用机理为:生长素通过细胞壁,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通过进一步信号传递促进质子泵基因的表达,质子泵是细胞膜上转运H+的载体,可将H+从膜内运到膜外,使细胞壁酸化,酸化后的细胞壁变得松弛从而有利于伸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泵的合成和运输与内质网有关B.据题意分析,生长素通过细胞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C.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中,色氨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生长素D.生长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6.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
2020届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2020届泸州市泸县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祝考试顺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N-14 O-16 S-32 C1-35.5 Ba-137第I卷选择题(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衰老细胞中 DNA、RNA 和蛋白质的含量都会明显降低B.线粒体内膜上附着有呼吸酶,有利于催化丙酮酸分解C.细胞分化和衰老过程都有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D.胰腺细胞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能对分泌蛋白进行合成和加工2.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A.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B.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或底物的种类C.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pH是自变量,温度是无关变量D.探究酶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应设置高温、室温、低温三组实验3.下表表示人体的一个细胞发生甲到丁的连续生理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的变化及各阶段的相关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过程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中的DNA数为23个B.乙过程可体现细胞膜通过分泌化学物质实现信息交流C.丙过程可发生基因重组D.丁过程的实质是基因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选择性表达4.某坡耕地退耕还林后,经历了草地、灌木、森林阶段的演替。
P为生产者同化的太阳能总量,R为所有生物总呼吸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退耕还林是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的生态工程B.群落演替过程中,P和R都逐渐增大,森林阶段P/R小于1C.从灌木演替到森林群落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保持相对稳定D.群落演替到草地阶段,只具有水平结构,不具有垂直结构5.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其作用机理为:生长素通过细胞壁,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通过进一步信号传递促进质子泵基因的表达,质子泵是细胞膜上转运H+的载体,可将H+从膜内运到膜外,使细胞壁酸化,酸化后的细胞壁变得松弛从而有利于伸展。
2020届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结构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辐射出光子,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2.49 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群氢原子能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B. 这群氢原子在辐射光子的过程中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C. 能发生光电效应的光有三种D. 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9.60 eV『答案』D『解析』【详解】这群氢原子能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的能级差最小,故所发出的光的频率最小,故波长最长,选项A正确;这群氢原子在辐射光子的过程中,整个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轨道半径减小,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变大,电势能减小,故选项B错误;从n=3到低能态的跃迁中,能级差大于2.49eV的跃迁有3→2和3→1的跃迁,故能发生光电效应的光有两种,选项C错误;因为从3→1的跃迁辐射光子的能量最大,其值为12.09eV,故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12.09eV -2.49 eV =9.60eV,选项D正确;故选AD.2.如图所示,将两个相同的木块a、b置于固定在水平面上的粗糙斜面上,a、b中间用一轻质弹簧连接,b的右端用细绳与固定在斜面上的挡板相连.达到稳定状态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细绳上有拉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达到稳定状态时a 所受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B. 达到稳定状态时b 所受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C. 在细绳剪断瞬间,b 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D. 在细绳剪断瞬间,a 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答案』A『解析』【详解】A.达到稳定状态时,a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弹力沿斜面向下,物体静止,则摩擦力mgsin θN f F =+一定沿斜面向上不为零,故A 正确;B.如果细绳对b 的拉力与弹簧对b 的弹力的合力等于b 重力沿斜面向下分力,此时沿斜面方向合力为零,b 与斜面间无摩擦力,故B 错误;C.因为初态细绳中有拉力,所以在细绳剪断瞬间,b 弹簧的弹力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的合力mgsin θN F F =-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则b 受的合力为0,故C 正确;D.在细绳剪断瞬间,由于弹簧的弹力不变,所以a 物体受力不变,仍平衡,合力为零,故D 错误.3.如图所示,在“托球跑”趣味比赛中,若运动员沿水平面匀加速直线跑.球拍平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时,网球与球拍保持相对静止.球拍和网球的质量分别为M 、m ,不计摩擦力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太小为mgB. 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大小为(M +m )gC. 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为gtanθD. 若加速度大于gsinθ,球一定沿球拍向上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可求球拍对球的作用力F=mg /cosθ,所以A 错误;合外力为F 合=mgtanθ=ma ,可求小球的加速度为a=gtanθ,小球与运动员的加速度相同,故运动员的加速度也是gtanθ,所以C 正确;把球和球拍视为一个整体,整体加速度为gtanθ,合外力(M+m )gtanθ,根据矢量三角形法则可求人对球拍的作用力为F 1=(M+m )g /cosθ,所以B 错误;而gtanθ>gsinθ,由题意知,小球没有沿球拍向上运动,D 错误.4.宇航员乘坐航天飞船,在几乎贴着月球表面的圆轨道绕月运行,运动的周期为T .再次变轨登上月球后,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做了一个实验:将一个铅球以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 落回抛出点.已知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月球的质量为340432v T G t πB. 月球的半径为2022v T tπ C. 月球的密度为23GTπ D. 在月球表面发射月球卫星的最小速度为0v t T π 『答案』D【详解】AB .铅球以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 落回抛出点.可求得月球重力加速度02v g t =,根据:2Mm G mg R =,又因为:2224Mm G m R R T π=,联立解得:340432M v T G tπ=,2022v T R tπ=,AB 正确 C .密度M V ρ=,343V R π=,2224Mm G m R R Tπ=,联立解得23GT πρ=,C 正确 D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2Mm v G m mg R R==,v gR =2022v T R t π=,联立解得:0v v T t π=,D 错误5.某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有两个不同的粒子a、b,以不同的速度同时由A点沿AO(O为圆心)方向射入圆形磁场区域,又同时由C点及B点分别射出磁场,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虚线AB弧长等于磁场圆周长的13,虚线AC弧长等于磁场圆周长的14),粒子始终在纸面内运动,不计粒子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之比R a:R b=3:3B. a、b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之比T a:T b=3:4C. a、b粒子的比荷之比:3:2a ba bq qm m=D. a、b粒子的速率之比a b:3:4vv=『答案』C『解析』【详解】A.设磁场半径为R0,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根据题意作出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以得出0aR R=,03tan30bRR R==,所以R a:R b3,A错误B.因为两粒子同时进入,同时射出,所以1164b aT T=,即:23abTT=,B错误C.根据2mTBqπ=,所以比荷之比:3:2a ba bq qm m=,C正确D.根据半径关系R a:R b=3:3,比荷关系:3:2a ba bq qm m=,且mvRBq=,联立解得a b:3:2vv=,D错误6.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和质量分布均匀的细绳,两端各系一个质量都为m的小环,小环套在固定水平杆上,两环静止时,绳子过环与细绳结点P、Q的切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已知绳子的质量也为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两环静止时A. 每个环对杆的压力大小为mgB. 绳子最低点处的弹力的大小为tan2mgθC. 水平杆对每个环的摩擦力大小为mgtanθD. 两环之间的距离增大,杆对环的摩擦力增大『答案』BD『解析』【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水平拉力和天花板的拉力,物体保持静止,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并运用正交分解法列式求解即可.【详解】以左侧绳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水平方向:sinF Tθ=;竖直方向:1cos2mg Tθ=;联立解得:2cos mg T θ=,1tan 2F mg θ=,故B 正确.对环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水平方向:1sin sin tan 2cos 2mg f T mg θθθθ==•= 竖直方向:3cos cos 2cos 2mg N T mg mg mg θθθ=+=•+= 故AC 错误,当两环之间的距离增大,θ变大,故f 变大,D 正确.【点睛】本题关键是先对物体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并运用正交分解法列式求解. 7. 如图,足够长的U 型光滑金属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0<θ<90°),其中MN 与PQ 平行且间距为L ,导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电阻不计.金属棒ab 由静止开始沿导轨下滑,并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且良好接触,ab 棒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 ,当流过ab 棒某一横截面的电量为q 时,棒的速度大小为v ,则金属棒ab 在这一过程中( )A. 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vB. 下滑的位移大小为qR BLC. 产生的焦耳热为qBLvD. 受到的最大安培力大小为22sin B L v Rθ 『答案』B『解析』金属棒ab 开始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大于12v ,故A 错误.由R BLx R q ∆Φ== 可知:下滑的位移qR x BL = ;故B 正确;产生的焦耳热Q=I 2Rt=qIR ,而这里的电流I 比棒的速度大小为v 时的电流v I R BL '=小,故这一过程产生的焦耳热小于qBLv .故C 错误;金属棒受到的安培力22BLv B L v F BIL BL B E L R R R⋅⋅====安,故D 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电磁感应与力学的综合,关键理清金属棒的运动规律,能知道求电量时要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平均电动势.8.如图为娱乐场里常见的一种简单的娱乐设施一滑道,它由一个倾斜轨道和水平轨道平滑连接而成.若一名儿童自轨道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水平轨道某处停下,儿童与整个轨道的滑动摩擦因素处处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关于其路程大小x 、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a 、合カ大小F 随时间t 变化的大致规律,可能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BC『解析』【详解】儿童在斜面阶段与斜面正压力大小与重力在垂直斜面方向的分量相等,此分量小于重力,在水平轨道正压力大小等于重力,摩擦力与正压力大小呈正比,两个阶段滑动摩擦力又相等,故斜面阶段加速度要小于水平轨道阶段,因此在倾斜轨道下滑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平衡会加速下滑F =ma =mgsinθ-μmgcosθ,会加速下滑的路程为212x at =,路程大小随时间变化是曲线,故A 错误;加速过程v =at ,其中加速度a =gsinθ-μgcosθ,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是直线,在水平面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a ′=μmg ,可得:a ′=μg ,可知做减速运动,且合外力F 和F ′大小关系不确定,a 与a′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故B 可能正确;两阶段加速度大小不确定,故C 可能正确;水平轨道阶段合力与斜面阶段力的方向必然相反,故D 错误.9.某同学尝试用橡皮筋等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两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与细绳连接,结点为O,细绳下挂一重物,两橡皮筋的另一端也都连有细绳.实验时,先将一条橡皮筋的另一端的细绳固定在墙上的钉子A上,另一条橡皮筋任其下垂,如图甲所示;再将另一条橡皮筋的另一端的细绳固定在墙上的钉子B上,如图乙所示.(1)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__.A.两橡皮筋的另一端连接的细绳a、b长度要相同B.要测量橡皮筋的原长C.要测量图甲和图乙中橡皮筋的长度D.要记录图甲中结点O的位置及过结点O的竖直方向E.要记录图乙中结点O′的位置及过结点O′的竖直方向(2)对该实验“两条相同的橡皮筋”的要求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A.橡皮筋的材料和原长相同即可B.橡皮筋的材料和粗细相同即可C.橡皮筋的材料、原长和粗细均要相同『答案』(1). (1)BCE;(2). (2)C;【详解】(1)A.两橡皮筋的另一端连接的细绳a、b长度不一定要相同.故A错误;BC.两条橡皮筋遵守胡克定律,要测量拉力可以通过测量橡皮筋的长度和原长,得到橡皮筋的伸长量,研究拉力与伸长量的倍数来根据比例作力的图示.故BC正确.DE.为了正确作出合力与分力的图示,必须记下O点的位置及过结点O的竖直方向,故D 错误,E正确.故选BCE.(2)ABCD.该实验测量拉力可以通过测量橡皮筋的长度和原长,得到橡皮筋的伸长量,研究拉力与伸长量的倍数来根据比例作力的图示.所以橡皮筋的材料、原长和粗细均要相同,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本实验是通过作合力与分力图示的方法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需要测量合力与分力的大小,由于没有弹簧测力计,橡皮筋遵守胡克定律,可测量橡皮筋的长度和原长来确定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10.已有资料可知,热敏电阻包括正温度系数电阻器(PTC)和负温度系数电阻器(NTC),正温度系数电阻器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负温度系数电阻器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某实验小组尝试探究某一热敏电阻R x的导电特性,他们用下列器材进行实验描绘该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所测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器材有:A.待测热敏电阻R xB.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为l 000 Ω)C.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约为0.5 Ω)D.滑动变阻器R1(0~l0 Ω)E.电源E(电动势3V,内阻忽略)F.开关与导线若干(1)请设计合理的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完成图甲中实物图的连接_.(2)在图乙所示坐标纸上用描点法画出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_.(3)根据作出的伏安特性曲线,请分析说明该曲线对应的热敏电阻是______(填“PTC”或“NTC”)热敏电阻.(4)若将两个相同的这种热敏元件串联,且与电动势为5V,内阻r=l0Ω的电源相连,则一个这种热敏元件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_W (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1). (2).(3). PTC (4). 0.27『解析』【详解】(1)因为电压从零开始调节,所以采用分压电路,根据表中数据估算,待测阻值约4欧左右,属于小电阻,采取外接,实物连线如图:(2)通过描点做图得到(3)根据图像可以得出,斜率越来越大,而U -I 图的斜率描述电阻变化,所以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属于正温度系数电阻器(PTC)(4)电源的外特性关系式:510U I =-,而两个相同的热敏元件串联,每个元件的电压'2U U =,得到'5 2.5U I =-+,将图像画到伏安特性曲线中,得到工作点电压0.81V ,工作电流0.338A 计算得到功率为0.27W11.如图所示,有两个滑块A 、B 位于光滑水平面上,滑块A 的质量为2kg ,滑块B 的质量为6kg ,某时刻给滑块A 一个向右的大小为4m/s 的初速度,随后与静止的滑块发生碰撞,B 左侧连接一个轻质弹簧,则在滑块A 、B 碰撞的过程中,求:(1)轻质弹簧在碰撞过程中的最大弹性势能;(2)碰撞过程中滑块的最大速度.『答案』(1) 12J pm E = (2)2/B v m s =『解析』【详解】(1) 当弹簧压缩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此时滑块A 、B 共速由动量守恒定律0()A A B m v m m v =+ ,解得1m v s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即滑块A 、B 损失的动能22011()1222Pm A A B E m v m m v J =-+=; (2) 当弹簧恢复原长时,滑块B 获得最大速度,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得 0A A A B B m v m v m v =+2220111222A B B A A m v m v m v =+ 由以上两式解得:2B m v s =12.如图,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g (q >0的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A ,B 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A ,B 水平距离为L ,运动轨迹在竖直平面内,已知该粒子在A 点的速度大小为v 0,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它运动到B 点时速度v 大小为12v 0,方向竖直上,不计重力.求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答案』2038mv ql 『解析』 【详解】由题意知初速度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π,初速度v 0.可以分解为 水平方向00332x v v cos v π⎛⎫=⋅= ⎪⎝⎭ 竖直方向001232y v v cos v ππ⎛⎫=⋅-=⎪⎝⎭ 由于竖直方向速度不变可以知道电场力方向水平向右,电场强度方向也是水平向右 由A 向B 运动过程为水平方向匀减速运动.竖直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利用动能定理有: 200111()222EqL m v m v ⎛⎫-=- ⎪⎝⎭ 联立上式解得2038mv E ql=: 13.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不存在引力和斥力B. 分子间距小于r0范围内分子间距离减小时,斥力增大引力减小,分子力表现为斥力C. 水面上的单分子油膜,在测量分子直径d 大小时可把分子当做球形处理D. 食盐晶体中的钠、氯离子按一定规律分布,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E. 牛角点火器中猛推木质推杆,密闭的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可看做是绝热变化. 『答案』CDE『解析』【详解】A 、当分子间距离为0r 时,分子间存在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所以分子力整体的效果为0,故选项A 错误;B 、分子间距小于0r 范围内分子间距离减小时,斥力和引力都增大,但引力增大的慢,所以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故选项B 错误;C 、水面上的单分子油膜,在测量油膜分子直径d 大小时把它们当做球形处理,故选项C 正确;D 、 晶体具有点阵结构,食盐属于晶体,食盐中的钠、氯离子按一定规律分布,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故选项D 正确;E 、猛推木质推杆,外界对气体做正功,密闭的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内能增大,压强变大,可看做是绝热变化,故选项E 正确.14.如图所示,在柱形容器中密闭有一定质量的气体,一光滑绝热活塞(质量不可忽略但厚度可忽略)将容器分为A 、B 两部分离汽缸底部高为45cm 处开有一小孔,与U 形水银管相连,容器顶端有一阀门K .先将阀门打开与大气相通外界大气压p 0=75cmHg ,室温t 0=300K ,稳定后U 形管两边水银面的高度差△h=15cm ,此时活塞离容器底部的高度L=50cm .闭合阀门,仅使容器内A 部分气体的温度降至240K ,稳定后U 形管左右两管水银面相平.不计U 形管内气体体积.求:(1)U 形管左、右两管水银面相平时,活塞离容器底部的高度;(2)整个柱形容器的高度.『答案』(1)48cm (2)58cm 『解析』【分析】①A 部分气体,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列式可求解活塞离容器底部的高度;②B 部分气体做等温变化,根据玻意耳定律求解整个柱形容器的高度.【详解】①对A 部分气体,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知:112212p V p V T T = 75(7515)50300240A l +⨯= 解得l A =48cm .②B 部分气体做等温变化,则有:''B B B B p v p V = 75(7515)(5048)B B l l =-+-解得l B =8cm则整个柱形容器的高度为58cm.15.如图所示,△OMN 为玻璃等腰三棱镜的横截面,a 、b 两束可见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棱镜底面 MN(两束可见单色光光关于 OO′对称),在棱镜侧面 OM ,ON 上反射和折射的完整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光束从玻璃棱镜中射向空气,则光束 b 容易发生全反射B. 在玻璃棱镜中,a 光的传播速度小于 b 光的传播速度C. 若保持 b 光入射点位置不变,将光束 b 顺时针旋转,则 NO 面可能有光线射出D. 用 a 、b 光在同样的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a 光的条纹间距大E. 用 a 、b 照射同一狭缝,b 光衍射现象更明显『答案』ACD『解析』【详解】AB 、由光路图看出,b 光束在NO 面上发生了全反射,而a 光束在MO 面上没有发生全反射,而入射角相同,说明b 光的临界角小于a 光的临界角,由sinC 1n= 分析得知,玻璃对a光束的折射率小于b光束的折射率,由vcn=得知,在玻璃砖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大,故A正确,B错误.C、由上分析,可知,若保持b光入射点位置不同,将光束b顺时针旋转,其入射角在减小,可能入射角小于临界角,则NO面可能有光线射出,故C正确;D、由于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b的折射率小,则a光的频率比b光的低,a光的波长比b光的长,而双缝干涉条纹间距与波长成正比,所以a光束的条纹间距大,故D正确.E、波长越长越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a光比b光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E 错误.16.如图所示,由某种透明物质制成的直角三棱镜ABC,∠A=30,AB长为2m,且在AB 外表面镀有水银.一束与BC面成45度角的光线从BC边的中点D射人棱镜.已知棱镜对该光的折射率n=2,有折射光线时,则不考虑反射光线.求光线射出棱镜的位置和在该位置对应的折射角.『答案』3mCEx=, 0°『解析』【分析】根据折射定律可求从BC边进入时的折射角,根据几何关系可求在AB边的入射角,经AB 边反射后垂直AC边射出,则光线射出棱镜时的折射角为0°.再根据几何关系可求射出点到C的距离.【详解】由折射定律可知:sin2sininr==r=30°由几何关系可知,光线在AB面的入射角等于30°,所以光线在AB面发生反射后,垂直AC 面射出棱镜,即光线射出棱镜时的折射角为0°射出点到C 点的距离sin60sin6024CE BC AB x ==°°解得:CE x =.。
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物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含答案]
![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物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0d81e51a37f111f1855bb8.png)
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物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 .氢原子的能级理论是玻尔在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C .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D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15.甲、乙两车在一平直路面的两平行车道上同向运动,其v-t 图像如图所示,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d 处。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0~t 0内,两车的间距先增加后减少B .t =t 0时,乙车可能还处于甲车后方C .0~t 0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D .t =t 0时,乙车加速度与甲车的加速度相等16.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匝,副线圈匝数匝,原线圈中接一交变电源,1500=n 2n 100=交变电电压。
副线圈中接一电动机,电阻为,电流表2示数为1A 。
电表对电路(V)u t π=11Ω的影响忽略不计,则( )A .此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B .电压表示数为C .电流表1示数为0.2AD .此电动机输出功率为30W 17.一人站在滑板上以速度在冰面上滑行忽略滑板与冰面间的摩擦某时刻人沿水平方向向正前方距离滑0v 板离开时人相对冰面的速度大小为。
已知人与滑板的质量分别为,则人离开时滑板的02v ,()M m M m >速度大小为( )A .B .C .D .0m v M 0m v m M +0M m v m -0M m v m +18.2017年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进行的首次自动交会对接,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货运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首次交会对接假设天舟一号进.入预定圆轨道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地球半径为R ,第一宇宙速度为v ,则下列关于天舟一号的说法正确的.H是A .在预定圆轨道的运行速度一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vB .可以从较低轨道加速,从后面与天宫二号对接C .在不同高度的圆轨道上运行时机械能相等D19.某同学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用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管真空管的钠阴极(阴极K ),钠阴极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 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实验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为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甲光的强度大于乙光的强度B .乙光的频率小于丙光的频率C .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D .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速度大于乙光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20.如图甲所示,笔记本电脑底座一般设置有四个卡位用来调节角度.某同学将电脑放在散热底座上,为了获得更好的舒适度,由原卡位1调至卡位4(如图乙),电脑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A .电脑受到的支持力变大B .电脑受到的摩擦力变大C .散热底座对电脑的作用力的合力不变D .电脑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两力大小之和等于其重力21.如图所示,滑块放置在足够长的木板的右端,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与板间动摩擦因数为1m 2m ,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原来均静止。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理综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理综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N-14 O-16 S-32 C1-35.5 Ba-137 Mn:55 Cu:64 Sn:119第I卷选择题(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有A.细胞中的囊泡都是来自于高尔基体B.用台盼蓝溶液来鉴别动物细胞的死活,利用的是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C.溶酶体膜使水解反应局限在一定部位,溶酶体正常情况下不破坏任何细胞结构D.用健那绿染色后可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到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的崤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生长导致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效率增强B.分化后的不同细胞中mRNA种类不完全相同C.衰老的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收缩D.癌变的细胞中酶活性降低,细胞代谢减慢3.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B.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推测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了其遗传物质是RNAD.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4.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隐性性状B.系谱图中该性状雄性个体多于雌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C.经检测II1不含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D.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系谱图中性状表现错误的只有III35.下列关于酶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TP的水解产物可能与某种酶的基本单位相同B.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都会生成一定数量的ATPC.植物细胞中的葡萄糖与果糖合成蔗糖需要酶和ATPD.人体细胞中的ATP中的能量也可以部分转化成热能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保证绿水青山就必须彻底杜绝一切砍伐和捕捞B.绿水青山体现出来的直接价值远大于间接价值C.退耕还林和退田还湖措施有利于形成绿水青山D.绿水青山利于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7.研究表明,地球上的碳循环,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如下图所示)。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中试题(最新整理)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中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中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中试题的全部内容。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中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N—14 O-16 S—32 C1—35。
5 Ba-137第I卷选择题(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B.线粒体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C.人体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线粒体D.长期长跑训练可以增加人体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2.病毒和细菌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病毒和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成分都只有蛋白质和核酸B.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是相同的C.都有可能引起人体产生细胞免疫进而被消灭D.表面的蛋白质可以刺激T细胞产生并分泌抗体3.1986年,苏联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此后几年,在该地区发现了一定数量的巨型老鼠。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巨型老鼠的出现一定是基因突变所致B.若要判断该地区巨型老鼠是否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可以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C.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该地区发生的共同进化,只发生在具有竞争、捕食关系的生物之间4.下列实践活动中的相关措施或方法不科学的是( )A.调查野外某些小动物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样方法B.研究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可以从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等方面入手C.在油菜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可防止连续阴雨天气造成的减产D.在农田中放养适量的青蛙和无毒蛇,可以达到防治害虫、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5.下表表示人体的一个细胞发生甲到丁的连续生理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的变化及各阶段的相关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过程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中的DNA数为23个B.乙过程可体现细胞膜通过分泌化学物质实现信息交流C.丙过程可发生基因重组D.丁过程的实质是基因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选择性表达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先开展预实验能有效控制实验误差B.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和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均用到了模型建构法C.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蓝的时间长短与二氧化碳的量有关D.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所占的比例与固定液处理的时间有关7.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关于“鼻冲水”的记载明确指出:“鼻冲水,出西洋,……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惟以此水瓶口对鼻吸其气,即遍身麻颤出汗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