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制备工程作业
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引言聚合物材料是由单体分子经过聚合反应而形成的具有高分子链状结构的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
聚合物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工业、医疗器械、生物工程、能源和环保等领域。
本文将对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聚合物材料的制备1. 选择合适的单体聚合反应的过程中,单体是构建高分子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在选择单体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聚合反应稳定性、单体相互作用力、聚合速率和反应条件等。
2. 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是将单体逐个连接在一起形成高分子链状结构的过程。
聚合反应的类型包括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和阳离子聚合等。
3. 聚合物特性的调控聚合反应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单体配比和添加某些物质等方法,调节聚合物的物化性质,如分子量分布、链结构、共聚特性和化学反应活性等。
二、聚合物材料的应用1. 工业制造聚合物材料在现代工业制造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材料。
聚合物材料具有高结构可控性、化学活性和表面可处理性等优点,可以用于制造塑料制品、复合材料、橡胶制品以及高分子涂料等。
2. 医疗器械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医疗器械制造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聚合物材料可以制造人工器官、生物相容性材料、医疗敷料和药物输送系统等,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3. 生物工程聚合物材料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
聚合物材料可以用作DNA测序和合成、细胞培养和仿生材料等,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4. 能源和环保聚合物材料在能源和环保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聚合物材料可以制造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等,为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另外,聚合物材料也可以制造过滤器和吸附剂等,对于环境保护和治理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结论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化学和材料科学的重要领域。
聚合物材料的制备需要选择合适的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并调节聚合物特性,从而得到满足特定需求的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实验课程设计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实验课程设计一、实验课程设计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分子材料在各种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而在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工程中,实验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本实验课程设计旨在为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基础实验操作技能,并且让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性质、结构和加工过程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1.学习高分子材料基础的实验操作技能2.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高分子材料,并且掌握它们的加工过程3.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测试方法4.通过实验,学生们能够理解在工业应用中不同的加工工艺和方法的优缺点,并且了解工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三、实验内容实验1:聚合物的制备1.实验目的:通过聚合反应制备成聚合物2.实验步骤:1.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2.制备聚合反应物3.开展聚合反应4.提取得到的聚合物样品实验2:聚合物的结构表征1.实验目的:通过不同的方法分析聚合物的结构2.实验步骤:1.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2.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结构分析3.记录分析结果实验3:高分子材料的形态表征1.实验目的:通过测试技术掌握不同高分子材料的形态表征方法2.实验步骤:1.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2.对高分子材料进行加工处理3.掌握和使用多种形态表征方法实验4:高分子材料物理性质测试1.实验目的:通过测试技术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性质2.实验步骤:1.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2.对高分子材料进行加工处理3.掌握和使用多种物理性质测试方法实验5:高分子材料化学性质测试1.实验目的:通过测试技术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性质2.实验步骤:1.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2.对高分子材料进行加工处理3.掌握和使用多种化学性质测试方法实验6: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及优化1.实验目的:了解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及优化方法2.实验步骤:1.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2.对高分子材料进行加工处理3.掌握和使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和优化方法四、实验设备和材料实验设备:实验室通用设备、各种测试仪器实验材料:各种高分子材料、反应物、生产原料五、实验报告格式要求1.实验目的:简单明了阐述实验的目的2.实验内容:详细阐述实验的内容,每一步都需要描述整个操作过程,并给出操作原理3.实验过程:按照实验内容的步骤,把实验过程记录下来,需要注意,实验过程有可能会出现偏差,例如出现与理论值不符合的结果,需要逐个解释。
乙烯聚合反应分步实验

乙烯聚合反应分步实验乙烯聚合是合成重要的聚合物如聚乙烯的常见方法之一。
在实验室中,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添加特定催化剂,可以实现乙烯的聚合反应。
本实验旨在通过分步骤的操作,演示乙烯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第一步: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在进行乙烯聚合反应实验之前,需要准备一定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实验器材包括搅拌器、恒温水浴、培养皿等;试剂则包括乙烯单体、催化剂等。
第二步:制备催化剂溶液首先,在培养皿中配制催化剂溶液,通常可以选择钛或铀系列的催化剂。
催化剂的选择对于乙烯聚合反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注意催化剂的溶解度和浓度。
第三步:设定反应条件将配制好的催化剂溶液倒入反应容器中,然后加入适量的乙烯单体。
根据实验要求,设定适当的反应温度和时间,控制反应条件,促使乙烯单体发生聚合反应。
第四步:反应结束和产物处理在一定的反应时间后,停止搅拌和加热,将反应产物取出。
通过适当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可以得到聚合物产物。
可运用色谱、质谱等技术对产物进行结构分析和表征。
实验原理乙烯聚合反应是通过乙烯单体分子之间的加成聚合反应来实现的。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乙烯单体分子发生聚合,逐渐形成聚合物链。
聚合反应的速度和产物结构受到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种类的影响。
实验意义乙烯聚合反应作为一种重要的聚合方法,在化工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实验可以理解乙烯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聚合反应的操作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同时,可以通过实验过程中产物的分析和表征,了解聚合物结构及性质,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结语通过乙烯聚合反应的分步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聚合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这也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聚合物领域提供了实验基础。
希望本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聚合反应的机理,并激发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聚合物制备工程复习要点

聚合物制备工程复习要点一:1,高分子材料合成工业发展趋势:扩大产能及装置大型化、产品结构调整、加强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艺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催化剂的重大作用、合成、加工与应用的一体化、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迅速推广应用、发展清洁生产,注重可持续发展、2,清洁生产的四个等级:提高化学反应转化率和选择率,减少污染来源,实现“零排放”;将不可避免的废料经过处理,作为原料再循环利用;将不可循环的废料进行无毒化后处理,使其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将处理过的“三废”有选择的向环境(水域、大气)排放。
3,高分子合成工业过程:4,工业反应过程发生了什么:三传一返(返混、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5,工业反应过程开放中需解决三个问题:反应器的合理选型、反应器操作的优选条件、反应器的工程放大6,工业过程放大的两种方法:逐级经验放大、数学模型放大二:1,三条原料路线:石油(天然气)化工路线;煤化工路线;农林产品原料路线。
2,高温裂解得到最初单体:四烯三苯(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3,制备氯乙烯的方法:石油化工路线(乙烯氧氯化法)、煤化工路线(电石乙炔法)4,三:1,自由基聚合的四种方法: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2,自由基聚合生产引发剂的选择:按照聚合方法选择引发剂(油溶性、水溶性)、根据聚合反应操作方式及温度选择引发剂、根据分解速率常数选择引发剂、根据分解活化能选择引发剂、根据半衰期选择引发剂,3,影响分子量的因素:引发剂、聚合温度、链转移反应4,本体聚合概念:在不使用溶剂和分散介质的情况下,以少量的引发剂或光和热引发使单体进行聚合反应的方法。
本体聚合特点:主要优点:产品的纯度高、工艺过程比较简单、三废污染小。
主要缺点:相对发热量较大、聚合反应热排出困难;体系粘度高、温度难以稳定,分子扩散困难,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宽。
(解决本体聚合体系放热和散热这一对矛盾的措施有:控制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将聚合反应分步(反应器)进行、采用特殊聚合设备,强化聚合反应器的传热、控制“自加速效应”)典型的本体聚合生产工艺有:非均相本体聚合——聚氯乙烯本体聚合生产、本体浇铸聚合——有机玻璃生产、气相本体聚合——高压聚乙烯生产单体预聚灌模法的主要优点:(1)在预聚釜内进行单体的部分聚合,可以减轻模具的热负荷;缩短单体在模具内的聚合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2)使一部分单体在模具外先行聚合,减少了其在模具内聚合时的收缩率;(3)增加粘度,从而减少在模具内的泄漏现象;(4)克服溶解于单体中氧分子的阻聚作用。
聚合物制备工程试卷2003年

聚合物制备工程》考试试题A卷考试时间:2003年06月20日考试班级:材001~009一、填空(25)1. 常用反应器有、、、及。
2. 常用搅拌器的型式有、、、、及;各自适合的场合分别是、、、、。
3. 釜式反应釜的除热方式有、、、、、及7种。
4. 反应器的最基本特征是和。
5. 工程塑料的特征是由和体现的。
二、选择题(正确的打√,错误的请在本题下改正过来,15分)1. 玻璃化效应常发生在二烯烃聚合的橡胶制备中( )。
2. 在二烯烃橡胶生产中常控制转化率小于100%,这是因为要控制产品的凝胶含量和共聚物组成( );3. 乳液聚合过程中,分子量的控制更多的是控制聚合温度( )。
4. 苯乙烯的本体聚合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压力控制( )。
5. 聚酰胺只能作用纤维材料( );三、简述题(20分)1.目标聚合物采用何种实施方法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
2.丁苯橡胶有那些品种?各是由何种工艺得到的,并从聚合物的结构区别说明他们的特性和适用场所。
3.聚合物后处理工序包括哪些内容?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4.简述间歇反应器、平推流反应器和理想反应器的定义、特点是什么,其各自的浓度变化特征是什么?5.丙烯酸酯的乳液聚合与乳聚丁苯橡胶的乳液聚合在聚合速度控制上有何不同,并写出后者方程。
四、工艺题用流程框图描述PET的两种生产工艺过程,并用文字简述其产品质量的控制方法(20分)五、计算(20分)有一一级反应,在非等温非等体积的三釜串联反应器中进行连续操作,进料的体积流速为500L/h, 三个反应釜的体积依次为2000L,3000L和3000L,三个反应釜反应温度为120℃,180℃和250℃,聚合反应速率方程Rp=KpC A,Kp在120℃,180℃及250℃的值分别为1/h,5/h和10/h,初始浓度为500mol/L,分别用代数法和图解法求出第三釜的出口浓度C3。
后水解法制备丙烯酰胺聚合物

收稿日期:2022-10-20作者简介:张传银(1982-),男,工程师,从事高分子合成工作,。
安徽化工ANHUI CHEMICAL INDUSTRYVol.49,No.4Aug.2023第49卷,第4期2023年8月后水解法制备丙烯酰胺聚合物张传银(安徽天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蚌埠233000)摘要:以丙烯酰胺(AM )为主要原料,添加少量的丙烯酸(AA )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 ),采用后水解工艺,制备了超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PAM )抗温抗盐产品。
实验考查了聚合浓度、pH 、水解条件、抗盐单体含量等的影响。
通过考查各种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佳的实验条件:聚合浓度为24%,AMPS ∶AM (质量比)为4∶100,pH 值为6.3,搅拌水解,水解剂采用NaOH 水溶液,水解温度为85℃,水解时间为90min 。
关键词:丙烯酰胺;后水解;聚合doi :10.3969/j.issn.1008-553X.2023.04.026中图分类号:O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53X (2023)04-0110-04聚丙烯酰胺(PAM )具有良好的絮凝、增稠增强、保湿等性质,适用于水处理、油田、造纸等。
在油田上,PAM 的应用主要是阴离子型产品,以中等水解度的聚丙烯酰胺(HPAM )为主。
HPAM 的驱油效果跟分子量相关,一般分子量越大驱油效果越好,油田中使用的HPAM 要有超高的分子量。
HPAM 生产工艺主要有共聚和均聚后水解,目前我国大多使用后水解法,通过后水解法可以得到超高分子量的产品[1]。
本文利用AMPS 、AA 与AM 的聚合后水解工艺,得到了耐温耐盐、高粘度的AM/AMPS/AA 共聚产品。
1实验部分1.1主要原料和仪器丙烯酰胺(AM ),工业级,安徽天润公司;丙烯酸(AA ),分析纯,江苏裕廊;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 ),分析纯,潍坊金石;甲酸钠;偶氮二异庚腈(ABVN );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氮气(≥99.99%);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碳酸钠、氯化钠、甲基橙、靛蓝二磺酸钠、氯化镁、氯化钙,均为分析纯。
聚合物制备工程实践部分二(2)(1)(1)(2)

②DSC20A将TV-2008-6投至“MAN”,设定开度 20%
等到流量建立后,将TIC-2008-6投至“AUTO”,设定在 43.5℃ ③ DSC20A点击HS-2008-8A的“开”按钮,打开HV2008-8 将LIC-2008-4投至“MAN”,设定开度5% 给塔缓慢建立丙烯蒸汽压,注意观察塔压在2056KPag, 适当调节LV-2008-4的开度,确认LIC-2008-4达到 50%
打开HV-4001-2、FV-4001-2将乙烯引至注 入点前 现10A投用冷却水HE1032,打开0710AV24 DSC10A点击HS-1003-1B启动压缩机,等压力起 来后,PIC1003-4控制4000KPA DSC40A在PDI-4001-2不小于69KPA的情况下,点 击HS-4001-2,选中OP中的“RESET”,就可以 打开HV-4001-2,DSC40A手动打开FV40012(FIC4001-2 10%)
通过FIC4001-1手动将FV4001-1关闭
打开0740AV03左上,在DCS上把HS-4001-9投 至“RESET“,打开HV4001-9(DCS40B左),打 开0740DV03、0740DV04 通过(DCS40B)FIC4001-4手动控制 FV4001-4将系统压力PIC4001-93升至 1380KPa 慢 通过DCS40B中的HIC4003-46将G-4003入 口导向叶片打至允许启动的最小位置 (R4001大于30就可以)70%
⑥启动氮气压缩机G-1102/G-1103 在现场站上点击开关M1102、M1103,投至 “ON”,启动G1102/G1103 ⑦打开FIL-1116/1117的出入口阀 (0711D1V03→0711D1V04→0711D1V05→0711D 1V06) ⑧DSC11B 11C调整PV1102-2/PV1103-2右 上开度,升压至4500KPa,将PV1102-2/PV11032投自动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_习题指导

1.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生产过程答: 1)原料准备与精制过程特点:单体溶剂等可能含有杂质,会影响到聚合物的原子量,进而影响聚合物的性能,须除去杂质意义:为制备良好的聚合物做准备 2)催化剂配制过程特点:催化剂或引发剂的用量在反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需仔细调制. 意义:控制反应速率,引发反应 3)聚合反应过程特点:单体反应生成聚合物,调节聚合物的分子量等,制取所需产品意义:控制反应进程,调节聚合物分子量 4)分离过程特点:聚合物众位反应的单体需回收,溶剂,催化剂须除去意义:提纯产品,提高原料利用率 5)聚合物后处理过程特点:聚合物中含有水等;需干燥. 意义:产品易于贮存与运输6)回收过程特点:回收未反应单体与溶剂意义: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成本,防止污染环境4.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有几条?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答:石油化工路线煤炭路线其他原料路线6.高压聚乙烯分子结构特点是怎么样形成的,对聚合物的加工性能有何影响?答:乙烯在高温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机理进行聚合。
高温状况下,PE分子间的距离缩短,且易与自由基碰撞反应,很容易发生本分子链转移,支链过多。
影响:这种PE加工流动性好,.可以采取中空吹塑,注塑,挤出成型等加工方法,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强度,柔顺性,封合性,无毒无味,良好的电绝缘性7.悬浮聚合与本体聚合相比有那些特点?答:1)以水为分散介质,价廉,不需回收,安全,易分离.2)悬浮聚合体粘度低,温度易控制,3)颗粒形态较大,可以制成不同粒径的粒子4)需要一定的机械搅拌和分散剂5)产品不如本体聚合纯净 6)悬浮聚合的操作方式为间歇,本体为连续8.紧密型与疏松型颗粒的PVC有何区别?这些区别是如何形成的?答:XJ-规整的圆球状,即乒乓球状,粒度大小不均;XS-多孔性不规则颗粒,即棉花团.所选用的分散剂不同,疏松型的PVC树脂吸收增塑剂的速度明显高于紧密型.紧密型采用明胶为分散剂,疏松型采用适当水解度的聚乙烯醇和水溶性纤维素醚.9.简述PVC悬浮聚合工艺过程答:1、准备工作:首先将去离子水,分散剂及除引发剂以外的各种助剂,经计量后加于聚反应釜中,然后加剂量的氯乙烯单体,2、聚合:升温至规定的温度.加入引发剂溶液或分散液,聚合反应随时开始,夹套同低温水进行冷却,在聚合反应激烈阶段应通5C以下的低温水,严格控制反应温度波动不超过正负0.2C3、分离:当反应釜压力下降至规定值后结束反应,方法为加链终止剂,4、聚合物后处理:然后进入单体回收,干燥,筛选出去大颗粒后,包装得产品.10.试述悬浮聚合中主要影响因素有那些?(悬浮聚合中影响颗粒大小及其分布)答:反应器几何形状的影响;操作条件的影响;材料因素-如两相液滴动力粘度,密度和表面张力等;分散剂.11.试述乳液聚合物系及其作用答:单体:聚合物单体材料原材料.水:比热大,易于清楚反应热,降低体系粘度,构成连续相,使液滴分散,溶解引发剂,PH调节剂等.乳化剂:使单体在乳状液中稳定;使单体在胶体中增溶,使聚合物粒子稳定,增加集合物稳定性,对乳液聚合起脆化作用,形成产生链转移或阻聚作.引发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自由基,从而引发反应.12.自由基溶液聚合中溶剂起什么作用?怎么样选择溶剂?答:作用:a溶剂对引发剂分解速度的影响 b溶剂的链转移作用对分子量的影响c溶剂对聚合物分子的支化与构型的影响.溶剂的选择:a考虑单体在所选择的溶剂中的溶解性 b溶剂的活性:应当无阻聚或缓聚等不良影响以及考虑对引发剂的诱导分解作用. c溶剂对聚合物溶解性能和对凝胶效应的影响:选用良溶剂时为均相聚合,有可能消除凝胶效应 d选用沉淀剂时为沉淀聚合,凝胶效应显著.溶液聚合选择溶剂时应考虑溶剂的Cs值 e溶剂的毒性,安全性和生产成本.13.离子型聚合与自由基溶液聚合对溶剂的要求有何区别?答:离子聚合:1)可能与引发剂产生的作用 2)熔点或沸点的高低 3)容易精制提纯 4)与单体、引发剂和聚合物的相容性等因素 5)充分干燥 6)溶剂极性大小 7)对离子活性中心的溶剂化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合物制备工程作业北京化工大学“聚合物制备工程”2012~2013年度2nd semester第一章绪论聚合物生产过程1.聚合物生产过程的基本内容包括什么?2.聚合物制备工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3.举例说明如何选择某种聚合物的聚合实施方法?4.如何评价生产工艺合理及先进性。
5.思考题:开发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步骤和需注意的问题有哪些?6.思考题:是否存在从聚合物单体到聚合物材料制品的最简化路线?举例说明。
聚合物工业与可持续发展1.三烯、三苯是哪些化学品?简述三烯、三苯和乙炔的来源。
2.聚合物工业的原料来源有哪些?3.思考题:如何实现聚合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4.思考题:可降解聚合物材料有哪些种类?此类材料的发展和使用具有哪些意义?第二章聚合物制备工程基础1.什么是聚合反应器?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2.按照操作方式分类,反应器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各自有何特点?3.平推流反应器、理想混合流反应器的定义与特点是什么?4.在间歇反应器、平推流反应器、理想混合流反应器、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器中,反应物料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何?5.反应器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6.反应器设计的物料衡算方程是什么?间歇反应器与理想连续反应器的物料衡算方程是什么?7.间歇反应器、平推流反应器、理想混合流反应器、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器的设计方程分别是什么?第二章聚合物制备工程基础8.在间歇釜式反应器中,己二酸与己二醇以等摩尔比,在70度下进行缩聚反应,生产聚酯树脂。
硫酸为催化剂。
由实验测得其反应速度方程为:其中:γA --反应速度,消耗己二酸kmoles/l•mink --反应速度常数,l/kmole•minC A --己二酸的瞬时浓度,kmoles/l据实验测定,70度时,k=1.97l/kmole•min ;己二酸的初始浓度CA0=0.004kmoles/l ;若每天处理2400kg 己二酸,其转化率为90%,每批操作的辅助时间为1小时。
采用单釜生产,装料系数Φ=0.75,试计算间歇反应器的体积;若采用平推流反应器,求其有效体积;若采用单级理想混合反应器。
求其有效体积;若采用四级串连理想混合反应器,求其有效体积。
9.己二酸与己二醇以等摩尔比,在70度下进行缩聚反应,生产聚酯树脂。
硫酸为催化剂。
由实验测得其反应速度方程为:其中:γA --反应速度,消耗己二酸kmoles/l•mink --反应速度常数,l/kmole•minC A --己二酸的瞬时浓度,kmoles/l据实验测定,70度时,k=1.97l/kmole•min ;己二酸的初始浓度CA0=0.004kmoles/l ;每天处理2400kg 己二酸;(1)采用四级串连理想混合反应器,每个反应器的有效体积均为0.55m3,求其最终己二酸的浓度及其转化率?2AA kC =γ2AA kC =γ第二章聚合物制备工程基础10.聚合反应器按照结构形式分类有哪些主要种类,其中釜式反应器由哪些基本结构组成?11.为有效排除聚合反应热可以对聚合釜采取哪些换热方法?12.搅拌器有哪些种类?各有何特点?如何选用搅拌器?13.挡板、导流桶的起到什么作用?各自在实际安装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4.分离过程对聚合物制备的有何重要性?15.后处理过程对聚合物制备的有何重要性?树脂与橡胶的后处理有何不同?16.选择聚合反应器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聚合物反应器选型的的简要原则是什么?17.反应器形式与操作方式的选择原则是什么?18.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t)、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的定义;F(t)与E(t)关系19.描述F(t)与E(t)的测定方法?第三章聚合实施方法连锁聚合实施方法1.在工业上有哪些聚合物采用本体聚合工艺生产?2.本体聚合工业生产过程需要解决的主要工程问题是什么?目前采用的解决办法有哪些?3.在工业上有哪些聚合物采用溶液聚合工艺生产?4.溶液聚合工业生产过程需要解决的主要工程问题是什么?5.溶液聚合如何选取溶剂?6.悬浮聚合适合哪些产品的生产?7.悬浮聚合的定义、聚合体系组成?8.常用悬浮聚合分散剂有哪些种类?其稳定机理是什么?9.悬浮聚合中机械搅拌与分散剂有什么重要作用?它们对聚合物颗粒状态有什么影响?10.何谓珠状成粒机理和粉状成粒机理,其各自的过程是什么?11.测定孔隙度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悬浮聚合特别注重堆积密度?12.乳液聚合聚合适合哪些产品的生产?13.乳化剂的特征参数有哪些?如何选择乳化剂的类型和用量?14.为什么说表面活性剂的CMC是乳化效率的重要指标?第三章聚合实施方法15.胶束是怎样形成的?什么是胶束的增溶作用?16.乳液聚合的温度高低的选取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17.乳化剂稳定乳液的原理是什么?破乳有哪些方法?18.简述乳液聚合的聚合机理。
19.乳液聚合机理及聚合速度与分子量公式在工业生产中有何意义?20.简述凝胶效应、玻璃化效应。
逐步聚合实施方法21.简述逐步聚合实施方法及其特点?22.逐步聚合的主要聚合物产品有哪些?分别采用哪种聚合实施方法?23.何谓界面缩聚,应用在哪方面?24.试举例说明,如何控制逐步聚合过程的两官能团的等摩尔比?25.熔融缩聚制备高分子量聚合物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哪些?1.在聚乙烯有哪些品种?分别采用哪种聚合方法制备?其分子结构有何特点?2.试用流程框图描述LDPE生产工艺,并用文字描述生产工艺。
3.简述LDPE生产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4.釜式与管式反应器生产的LDPE各有何特点?为什么?5.聚丙烯两种工艺的特点是什么,哪种方法更为先进?6.思考题:聚丙烯催化剂经历了几代的发展,每次催化剂的重大发展,对聚丙烯聚合工艺过程产生了何种影响?7.试用流程框图描述通用聚苯乙烯生产工艺,并用文字描述生产工艺;简述其生产过程主要采用什么手段进行控制?为什么?8.用方块图及文字简述发泡聚苯乙烯聚合的生产工艺过程?9.如何采用本体聚合(自由基聚合)生产高分子量聚苯乙烯,解释其原因。
(数均分子量大于40万)10.试用流程框图描述HIPS的生产工艺,并用文字描述生产工艺;指出制备HIPS的关键控制过程是什么?11.用方块图及文字简述PVC聚合的生产工艺过程与控制方法?12.为什么氯乙烯的聚合必须严格控制聚合温度的微小波动?13.紧密型与疏松型颗粒的PVC有何差别?这些差别是如何形成的?14.试简述悬浮聚合过程中产生粘釜的原因,并提出可能防止粘釜的措施。
15.思考题:水性涂料的增稠剂、污水处理用絮凝剂及卫生行业用高吸水树脂,为什么现在都倾向于采用反相悬浮聚合?反相悬浮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哪些?16.ABS是哪种聚合物?其基本原料是哪些单体,分别起何作用?17.ABS的主要工艺有哪些?其中乳液接枝掺混工艺的基本流程及其关键技术是什么?18.举例常见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
19.如何实现聚甲醛的稳定?聚甲醛的主要制备工艺有哪几种?20.举例说明聚碳酸酯的主要合成工艺及其特点。
21.常见的热固性树脂包括哪些种类?22.线型酚醛树脂与甲阶酚醛树脂合成原理有何差异?分子结构有何差异?如何实现固化?第五章合成橡胶与弹性体1.常见的橡胶品种有哪些?2.顺丁橡胶有哪些种类?镍系顺丁橡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以镍系顺丁橡胶的生产为例,说明溶液聚合中溶剂的选取原则。
4.以4釜串连生产镍系顺丁橡胶为例,说明溶液聚合中搅拌器的选取原则.5.用方块图及文字简述镍系顺丁橡胶的生产过程。
6.我国镍系三元催化体系的组成是什么?各组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7.影响镍系顺丁橡胶产品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其生产工艺如何控制?8.苯乙烯的常压乳液聚合为何转化率达不到100%?9.在乳聚丁苯橡胶的生产中为什么要控制丁二烯的转化率在80%以下?10.用方块图及文字简述乳液丁苯的生产工艺过程与控制方法?11.简述高温乳液丁苯、低温乳液丁苯的引发机理。
12.试述低温乳液丁苯引发体系各组分的作用。
13.试述种子乳液聚合的特点及实用意义。
14.乳聚丁苯橡胶在聚合速度控制上与丙烯酸酯的乳液聚合有何不同?15.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聚合与丁苯橡胶的乳液聚合有何区别?16.思考题:丁苯橡胶有几种,各自的结构与性能有何区别或优点。
17.溶聚丁苯橡胶的聚合机理是什么?与ESBR相比,其具有哪些特点?18.SBS的合成方法有哪些?第六章合成纤维1.成纤高聚物的特征有哪些?2.目前主要的合成纤维品种有哪些?3.常见的聚酯有哪些种类?4.PET生产过程如何保证其官能团的等摩尔比?PET生产的主要工艺有哪些?5.用方块图及文字简述PET的生产过程?6.常见的聚酰胺有哪些品种?7.简要描述尼龙6的生产工艺。
8.用方块图及文字简述尼龙66的生产过程?9.聚丙烯腈的主要生产工艺有哪些?10.试论述VAc溶液聚合中为什么选用甲醇作溶剂?为什么用量比单体少的多?反应温度为甲醇的沸腾温度有何好处?11.试分析在VAc溶液聚合中,影响PVA分子量及分子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2.合成聚氨酯的主要原料包括哪些?13.常见的特种合成纤维有哪些种类?其中芳纶1313和1414的结构有何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