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制备工程复习下解析
北化聚合物制备工程答案样本

北京化工大学-第二学期《聚合物制备工程》期末考试试卷班基: 姓名: 学号: 分数:一、填空( 20分)1.一般而言聚合物的生产过程由单体精制与准备、催化剂体系准备与精制、聚合过程、分离过程、后处理过程、回收过程组成。
2、常见的聚合反应器按照结构分类包括釜式、管式、塔式、流化床、挤出机、特殊形式的聚合反应器。
3、釜式反应釜的除热方式有夹套冷却、夹套附加内冷管、内冷管、反应物料釜外循环、回流冷凝器、反应物料部分闪蒸、反应介质预冷。
4、悬浮聚合体系由单体、水、分散剂和引发剂组成。
5、 ESBR采用乳液聚合方法生产, 其聚合机理是自由基聚合 , SSBR采用溶液聚合方法生产, 其聚合机理是阴离子聚合。
6、可采用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等聚合方法制备聚氯乙烯。
7、中国镍系顺丁橡胶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环烷酸镍、三异丁基铝和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
8、尼龙66可采用熔融缩聚和固相缩聚方法生产。
9、反应器的基本设计方程是 : ( 反应物流入量) -( 反应物流出量) -( 反应消失量) -( 反应物累积量) =0。
10、 PET熔融缩聚主要生产工艺是熔融缩聚和固相缩聚。
二、简述题( 20分)1.写出以下缩写的聚合物中文名称, 并指出其聚合机理和工业实施方法。
PET、 LDPE、 SBS、 GPPS、 CR答:PET 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缩合聚合, 熔融缩聚/固相缩聚LDPE 低密度聚乙烯, 自由基聚合, 本体聚合SBS 聚苯乙烯-b-丁二烯-b-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阴离子聚合, 溶液聚合GPPS 通用聚苯乙烯, 自由基聚合, 本体聚合/悬浮聚合CR 氯丁橡胶, 自由基聚合, 乳液聚合2.分离和后处理过程对聚合物性能有何影响?答: 分离就是指聚合物从聚合介质分开的过程, 不同的聚合实施方法可能采取的分离方法不同。
分离过程将脱除绝大部分的残留单体、溶剂, 这些物质不但降低聚合物产品的性能, 而且对于人体有害、污染环境。
聚合物制备工程》考试试题A2004

《聚合物制备工程》考试试题A卷
考试时间:2004年06月14日
考试班级:材0101~0109
一、填空(25)
1. 常用反应器有、、、及。
2. 常用搅拌器的型式有、、、
、及;各自适合的场合分别是、
、、、。
3. 釜式反应釜的除热方式有、、、、
、及7种。
4. 反应器的最基本特征是和。
5. 聚合物制备过程一般是由、、、组成现。
6. 间歇反应器的设计方程、平推流反应器的设计方程,单级理想反应器的设计方程是。
二、简述题(35分)
1.目标聚合物采用何种实施方法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
2.简述连续流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方法、原理。
3.聚合物后处理工序包括那些内容?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4.简述间歇反应器、平推流反应器和理想反应器的定义、特点是什么,其各自的浓度变化特征是什么?
5.乳液聚合的特点是什么?乳液聚合的分子量控制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6.在氯乙烯的悬浮聚合中,为什么必须严格控制聚合温度的波动?
7.顺丁橡胶有几种,各是通过何种方法制得的,性能有何差别?
四、用流程框图描述PET的两种生产工艺过程,并用文字简述其产品质量的控制方法(20分)
五、计算(20分)
有一一级反应,在非等温非等体积的三釜串联反应器中进行连续操作,进料的体积流速为120L/h, 三个反应釜的体积依次为2000L,3000L和3000L,三个反应釜反应温度为120℃,180℃和250℃,聚合反应速率方程Rp=KpC A,Kp在120℃,180℃及250℃的值分别为10/h,15/h和30/h,初始浓度为500mol/L,试求第三釜的出口浓度C3。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期末复习资料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期末复习资料1. 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的来源:石油化工路线、煤炭路线。
2. 连锁聚合反应的工业实施方法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缩聚反应的工业实施方法:熔融聚合、溶液聚合、界面聚合。
3. 聚合过程中常用干燥设备有:厢式干燥器、气流式干燥器;常用分离设备:闪蒸罐、振动筛。
4. 乙烯高压聚合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过程分为:压缩、聚合、分离、造粒。
5.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过程中温度控制非常关键,为了有效提高传热效率,可以通过:及时清除黏釜物、减薄釜壁、及时清除水垢途径来提高传热效率。
6. 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7. 聚丙烯腈生产过程的主体原料有:丙烯腈、第二单体、第三单体。
8. 聚酯纤维的生产方法:酯交换缩聚法、直接酯化缩聚法。
9. 高浓度合成乳胶制备在工业上主要有浓缩法合直接合成法,其中浓缩法最常用的三种实施方法是:喷雾干燥法、膏化法、蒸发法。
10. 从乳液聚合所得的胶乳分离出橡胶的方法有:电解质凝聚法、冷冻凝聚法。
从溶液聚合的胶液分离出橡胶的方法有:直接干燥法、水凝析法。
11. 顺丁橡胶生产中,采用的典型Ni系引发体系中的主引发剂是环烷酸镍,助引发剂是三异丁基铝,第三组分是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
12. 在高分子合成工业中通常聚合合成过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与精制过程、催化剂(引发剂)配制过程、聚合反应过程、分离过程和聚合物后处理过程、回收过程六个工序。
13. HDPE工业生产主要采用低压聚合,聚合机理是阴离子配位聚合。
LDPE工业生产主要采用高压聚合,聚合机理是自由基聚合。
14. 在聚乙烯、聚氯乙烯聚合工业生产中,分别可采用控制压力、温度等手段控制聚合物分子量。
15. 丁苯橡胶生产过程中分子量分布和支链的多少主要与停留时间有关,工业上采用8~12台聚合釜串联方法,可使分子量分布窄和支链少。
1. 液体橡胶的定义:液体橡胶是一种在室温下为黏稠状流动性液体,经过适当化学反应可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从而获得和普通硫化胶具有类似的物理机械性能的低聚物。
北化聚合物制备工程答案模板

北化聚合物制备⼯程答案模板北京化⼯⼤学-第⼆学期《聚合物制备⼯程》期末考试试卷班吉: 姓名: 学号: 分数:⼀、填空( 20分)1.⼀般⽽⾔聚合物的⽣产过程由单体精制与准备、催化剂体系准备与精制、聚合过程、分离过程、后处理过程、回收过程组成。
2、常见的聚合反应器按照结构分类包括釜式、管式、塔式、流化床、挤出机、特殊形式的聚合反应器。
3、釜式反应釜的除热⽅式有夹套冷却、夹套附加内冷管、内冷管、反应物料釜外循环、回流冷凝器、反应物料部分闪蒸、反应介质预冷。
4、悬浮聚合体系由单体、⽔、分散剂和引发剂组成。
5、ESBR采⽤乳液聚合⽅法⽣产, 其聚合机理是⾃由基聚合, SSBR采⽤溶液聚合⽅法⽣产, 其聚合机理是阴离⼦聚合。
6、可采⽤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等聚合⽅法制备聚氯⼄烯。
7、中国镍系顺丁橡胶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环烷酸镍、三异丁基铝和三氟化硼⼄醚络合物。
8、尼龙66可采⽤熔融缩聚和固相缩聚⽅法⽣产。
9、反应器的基本设计⽅程是: ( 反应物流⼊量) -( 反应物流出量) -( 反应消失量) -( 反应物累积量) =0。
10、PET熔融缩聚主要⽣产⼯艺是熔融缩聚和固相缩聚。
⼆、简述题( 20分)1.写出以下缩写的聚合物中⽂名称, 并指出其聚合机理和⼯业实施⽅法。
PET、LDPE、SBS、GPPS、CR答:PET对苯⼆甲酸⼄⼆酯, 缩合聚合, 熔融缩聚/固相缩聚LDPE低密度聚⼄烯, ⾃由基聚合, 本体聚合SBS聚苯⼄烯-b-丁⼆烯-b-苯⼄烯嵌段共聚物, 阴离⼦聚合, 溶液聚合GPPS通⽤聚苯⼄烯, ⾃由基聚合, 本体聚合/悬浮聚合CR氯丁橡胶, ⾃由基聚合, 乳液聚合2.分离和后处理过程对聚合物性能有何影响?答: 分离就是指聚合物从聚合介质分开的过程, 不同的聚合实施⽅法可能采取的分离⽅法不同。
分离过程将脱除绝⼤部分的残留单体、溶剂, 这些物质不但降低聚合物产品的性能, ⽽且对于⼈体有害、污染环境。
聚合物制备工程复习要点

聚合物制备工程复习要点一:1,高分子材料合成工业发展趋势:扩大产能及装置大型化、产品结构调整、加强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艺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催化剂的重大作用、合成、加工与应用的一体化、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迅速推广应用、发展清洁生产,注重可持续发展、2,清洁生产的四个等级:提高化学反应转化率和选择率,减少污染来源,实现“零排放”;将不可避免的废料经过处理,作为原料再循环利用;将不可循环的废料进行无毒化后处理,使其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将处理过的“三废”有选择的向环境(水域、大气)排放。
3,高分子合成工业过程:4,工业反应过程发生了什么:三传一返(返混、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5,工业反应过程开放中需解决三个问题:反应器的合理选型、反应器操作的优选条件、反应器的工程放大6,工业过程放大的两种方法:逐级经验放大、数学模型放大二:1,三条原料路线:石油(天然气)化工路线;煤化工路线;农林产品原料路线。
2,高温裂解得到最初单体:四烯三苯(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3,制备氯乙烯的方法:石油化工路线(乙烯氧氯化法)、煤化工路线(电石乙炔法)4,三:1,自由基聚合的四种方法: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2,自由基聚合生产引发剂的选择:按照聚合方法选择引发剂(油溶性、水溶性)、根据聚合反应操作方式及温度选择引发剂、根据分解速率常数选择引发剂、根据分解活化能选择引发剂、根据半衰期选择引发剂,3,影响分子量的因素:引发剂、聚合温度、链转移反应4,本体聚合概念:在不使用溶剂和分散介质的情况下,以少量的引发剂或光和热引发使单体进行聚合反应的方法。
本体聚合特点:主要优点:产品的纯度高、工艺过程比较简单、三废污染小。
主要缺点:相对发热量较大、聚合反应热排出困难;体系粘度高、温度难以稳定,分子扩散困难,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宽。
(解决本体聚合体系放热和散热这一对矛盾的措施有:控制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将聚合反应分步(反应器)进行、采用特殊聚合设备,强化聚合反应器的传热、控制“自加速效应”)典型的本体聚合生产工艺有:非均相本体聚合——聚氯乙烯本体聚合生产、本体浇铸聚合——有机玻璃生产、气相本体聚合——高压聚乙烯生产单体预聚灌模法的主要优点:(1)在预聚釜内进行单体的部分聚合,可以减轻模具的热负荷;缩短单体在模具内的聚合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2)使一部分单体在模具外先行聚合,减少了其在模具内聚合时的收缩率;(3)增加粘度,从而减少在模具内的泄漏现象;(4)克服溶解于单体中氧分子的阻聚作用。
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以及作为药物载体的初步应用

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以及作为药物载体的初步应用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技术、表征方法,以及它们作为药物载体的初步应用。
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聚合物纳米粒子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已经在生物医药、药物递送、生物成像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首先概述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基本特性,包括其尺寸、形貌、表面性质等,然后详细介绍其制备方法,包括乳液聚合法、溶剂挥发法、自组装法等。
接着,本文将阐述聚合物纳米粒子的表征技术,如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光散射(DLS)、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并讨论这些技术在聚合物纳米粒子表征中的应用。
本文将初步探讨聚合物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的可行性,包括其在药物包封、药物释放、细胞摄取和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聚合物纳米粒子在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乳液聚合法、微乳液聚合法、纳米沉淀法、自组装法等。
这些方法的选择主要依赖于所需的纳米粒子尺寸、形态、稳定性以及功能化需求。
乳液聚合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聚合物纳米粒子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在含有乳化剂的水相中进行,将单体分散在水相中形成乳液,然后通过引发剂引发单体聚合,最终得到聚合物纳米粒子。
通过调整乳化剂的类型和浓度、单体浓度、引发剂种类和浓度等因素,可以控制纳米粒子的尺寸和形态。
微乳液聚合法是乳液聚合法的改进,其中单体和引发剂在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微乳液滴中进行聚合。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尺寸更小、分布更均匀的纳米粒子。
通过调整微乳液的组成和聚合条件,可以实现对纳米粒子尺寸和形态的精确控制。
纳米沉淀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制备聚合物纳米粒子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是将聚合物溶解在良溶剂中,然后逐渐加入不良溶剂或改变溶液pH值,使聚合物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形成纳米粒子。
通过控制沉淀条件和后续处理,可以得到不同尺寸和形态的纳米粒子。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复习题

聚合物合成⼯艺学-复习题填空题1.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被称为三⼤合成材料。
2.五⼤通⽤塑料是聚⼄烯、聚丙烯、聚苯⼄烯、聚氯⼄烯和ABS树脂3.五⼤⼯程塑料是聚酰胺(尼龙)、聚甲醛、聚碳酸酯、聚苯醚和热塑性聚酯。
4.塑料的原料是合成树脂和添加剂(助剂)。
5.制造橡胶制品时加⼊硫化剂的作⽤是使线形合成橡胶分⼦变成松散的交联结构6.离⼦聚合及配位聚合反应实施⽅法本体聚合、溶液聚合和淤浆聚合。
7.⾼分⼦合成⼯业的任务是将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经聚合反应使之合成为⾼分⼦化合物。
8.废旧塑料回收利⽤的⽅式及其特点。
作为材料再⽣循环利⽤:再处理后降级使⽤;作为化学品循环利⽤:降解,⾼温裂解或催化裂解;作为能源回收利⽤:粉碎作燃料9.⽯油裂解⽓经分离可得到⼄烯、丙烯、丁烯、丁⼆烯;⽯油炼制产⽣的液体经加氢催化重整可转化为芳烃,萃取分离可得苯、甲苯、⼆甲苯等。
10.炼焦(⾼温⼲馏):煤在焦炉内隔绝空⽓加热到1000℃,可获得焦炭、化学产品和煤⽓。
11.⾼分⼦合成材料可分为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涂料、粘合剂、离⼦交换树脂等。
12.三⼤合成纤维是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聚酰胺纤维。
13.⾼分⼦合成材料最主要的原料是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
14.塑料⽣产中稳定剂的作⽤是防⽌成型过程中⾼聚物受热分解或⽼化。
润滑剂的作⽤是在⾼聚物成型过程中附着于材料表⾯以防⽌粘着模具,并增加流动性。
15.⼤型⾼分⼦合成⽣产装置的过程可分为:原料准备及精制、催化剂配制、聚合反应、分离、聚合物后处理、溶剂回收等。
核⼼是聚合反应过程。
16.⾃由基聚合的实施⽅法主要为本体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17.⾼分⼦合成⼯业的任务是将基本有机合成⼯业⽣产的单体,经过聚合反应合成⾼分⼦化合物,从⽽为⾼分⼦合成材料成型⼯业提供基本原料.18.⾼分⼦化合物⽣产流程评价的内容包括:⽣产⽅式、产品性能、原料路线、能量消耗与利⽤、⽣产技术⽔平考查。
19.⽯油是⽣产重要基本有机化⼯原料⼄烯、丙烯、丁⼆烯、苯、甲苯、⼆甲苯(通称“三烯三苯”)的原料。
聚合物制备工程实践部分二(2)(1)(1)(2)

②DSC20A将TV-2008-6投至“MAN”,设定开度 20%
等到流量建立后,将TIC-2008-6投至“AUTO”,设定在 43.5℃ ③ DSC20A点击HS-2008-8A的“开”按钮,打开HV2008-8 将LIC-2008-4投至“MAN”,设定开度5% 给塔缓慢建立丙烯蒸汽压,注意观察塔压在2056KPag, 适当调节LV-2008-4的开度,确认LIC-2008-4达到 50%
打开HV-4001-2、FV-4001-2将乙烯引至注 入点前 现10A投用冷却水HE1032,打开0710AV24 DSC10A点击HS-1003-1B启动压缩机,等压力起 来后,PIC1003-4控制4000KPA DSC40A在PDI-4001-2不小于69KPA的情况下,点 击HS-4001-2,选中OP中的“RESET”,就可以 打开HV-4001-2,DSC40A手动打开FV40012(FIC4001-2 10%)
通过FIC4001-1手动将FV4001-1关闭
打开0740AV03左上,在DCS上把HS-4001-9投 至“RESET“,打开HV4001-9(DCS40B左),打 开0740DV03、0740DV04 通过(DCS40B)FIC4001-4手动控制 FV4001-4将系统压力PIC4001-93升至 1380KPa 慢 通过DCS40B中的HIC4003-46将G-4003入 口导向叶片打至允许启动的最小位置 (R4001大于30就可以)70%
⑥启动氮气压缩机G-1102/G-1103 在现场站上点击开关M1102、M1103,投至 “ON”,启动G1102/G1103 ⑦打开FIL-1116/1117的出入口阀 (0711D1V03→0711D1V04→0711D1V05→0711D 1V06) ⑧DSC11B 11C调整PV1102-2/PV1103-2右 上开度,升压至4500KPa,将PV1102-2/PV11032投自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聚苯乙烯的本体聚合工艺主要过程及其生产主要控制手段 ?试分析聚苯乙烯本体聚合后期升高温度对产物分子量及其
分布的影响。
主要控制条件79~80 • 单体纯度 • 聚合反应速率 • 粘度和反应热 • 转化率 • 相对分子质量与反应温 度
• 惰性气体保护
优点:转化率接近100%,不必进行脱 挥发份处理。
第四章 合成树脂与塑料复习
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 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 有机聚合物。广义地讲,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聚 合物都称为树脂。
树脂包括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天然树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动植 物分泌物所得的无定形有机物质,如松香、琥珀、虫胶等。合 成树脂是指由简单有机物经化学合成或某些天然产物经化学反 应而得到的树脂产物。 塑料:是指以树脂(或在加工过程中用单体直接聚合)为主要 成分,以增塑剂、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为辅助成 分,在加工过程中能流动成型的材料。
• • 聚合热大:聚合热95 • • 聚合转化率较低:2030%乙烯循环使用 • • 乙烯高压聚合的转化率低 • • 链转移反应容易发生 • • 以氧为引发剂时,存在压力与氧浓度的临界
值关系
2.高压聚乙烯()本体聚合工艺主要过程及其生产主要控制 手段, 釜式和管式反应器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主要控制手段:(P99) •压力:一般150~200,压力增大密度增大 • 温度:聚合速率、支化度、端乙烯基含 量、物料相态,分子量及其分布 • 引发剂:氧、有机过氧化物 • 链转移剂:丙烷、氢气 • 乙烯纯度:杂质越多相对分子量越低
最适于生产含有乙丙橡胶相 (3)产品的、挠曲模量、
的嵌段共聚产品。
屈服强度都可在较宽范围内
调整。
4.苯乙烯系树脂的种类及其聚合方法。
苯乙烯系树脂
各种嵌段聚合物
聚合机理
自由基聚合 阴离子聚合 配位聚合 阳、、、、、
• 阳离子聚合:各种嵌段聚合物 • 阴离子聚合:K-、(超)高分子量、、、 • 配位聚合(Z-N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等 • 活性自由基聚合:各种嵌段聚合物
工艺独特的反应器为卧式圆 环管反应器的特点:传热系 柱形压力容器,在轴向设有 数大;单位体积的产率高; 单 搅拌器。反应器带内部挡板 程转化率高; 流速快。因此 及混合叶片,并由固定挡板 可使聚合物淤浆搅拌均匀, 分为若干区域,相当于几个 催化剂体系分布均匀,聚合 串联的全混反应器,这提供 质量均一,而且不容易产生 了一种近似于活塞流型的流 热点,不容易粘壁;反应条 动方式,使反应器内的催化 件较易控制;结构简单,材 剂与丙烯接触更加充分,在 质要求低,可用低温碳钢制 反应器内停留时间趋于相同, 造。 避免了催化剂走短路
• 一步法:与相同,仅仅多加发泡剂 • 发泡剂可在聚合初期或中途加入 • 中途加入工艺:在90℃进行聚合;成粒 后,压入戊烷,升温加压,进一步聚合和 浸渍;聚合结束后,经过一系列后处理, 得到
7. 的本体聚合工艺;制备的关键要控制哪段过程, 相转变时 相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哪个阶段发生相转变?
气相本体工艺 • • 第四代:高效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催化剂 反应器及其 特点
原料消耗 产品特点
液相本体(H法)
4S
三井油化工艺中,液相反应器为 立式搅拌釜式反应器,气相反应 器为带扩径的流化床反应器。从 液相反应器到气相反应器时,利 用气相反应的反应热使液体丙烯 汽化,减少了能耗。
消耗定额较低 (1)高效催化剂; (2)均聚产品具有高等 规指数和高刚性,做薄膜 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做 纤维具有好的可成型性 (尺寸稳定性)。此外, 还可以不经热降解而制得 较高的产品 (3)此工艺能够控制嵌 段共聚物中的均聚物和共 聚物的数量组成,共聚物
气相本体(A法)
液相-气相混合(S法)
催化剂
1.常见聚乙烯的主要品种及其合成原理、引发剂/催化剂特点、 分子结构特点及聚合工艺特点。 P97
• ( )中、低压聚乙烯,中压聚乙烯是用载于氧化硅-氧化铝上的氧化铬为催化 剂,在106~170℃,2~4的压力下使乙烯聚合,低压聚乙烯是用34为催化剂 ,在数个兆帕的低压下使乙烯聚合,都是采用配位聚合生产的聚乙烯密度较 高。为线性结构有少量短支链
• • ( )高压聚乙烯:将乙烯压缩到150~250 的压力下用氧或过氧化物为引 发剂在200℃左右经自由基聚合制得。其密度较低。分子具有长短支链,分 子量一般不超过5w。
• ( )乙烯-长链烯烃共聚物:一定数量无规分布支链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 • ( )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
乙烯气相本体聚合的特点:P97~98
缺点:为了提高转化率,聚合最后阶段 温度高达220°C,聚合过程温度变化 大,分子量分布宽。(P80 )
6.聚苯乙烯悬浮聚合的成粒机理及其发泡聚苯乙烯聚合的生 产工艺过程
生产工艺 过程:
二步法:一、将苯乙烯单体先聚合成一 定粒度的聚苯乙烯珠粒,经分级过筛合 格粒径后,二、再重新加水、乳化剂、 发泡剂和其他助剂于反应釜内,加热浸 渍,制得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产品。
釜式和管式反应器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P103~104)
釜式
管式
3.聚丙烯催化剂经历了几代的发展?每一代催化剂特点及聚 合效果?每次催化剂的重大发展,对聚丙烯聚合工艺过程产
生了何种影响?聚合工艺特点?
溶液法、溶剂法(淤浆法)、液相本体和气相本体 (P93~96)
• 第一代聚合工艺:淤浆法(溶液聚合),必须分离无规均聚聚丙烯; • • 第二代聚合工艺:(a) (b) ( , ) ;催化剂活性提高 • • 第三代催化剂:氯化镁负载高效催化剂,包括液相、液相-气相、
消耗定额较低
产品的物理性能优异,光泽 (1)产品应用范围很广,
度控制可高可低,可广泛应 可用于挤出、热成型、膜片、
用于注模、胶片、挤压模塑、 铸膜、纤维、吹模、注模。
板材、胶带、纤维和硬质包 (2)产品有防热、防老化、
装等。气相法工艺不存在溶 防静电、高透明、防结块等
剂的溶解或溶胀问题,所以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