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工程2015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较高素质的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人才,具备利用计算机、微机、电子计算机等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机械制造技术,为电子控制、微机
控制、半导体控制等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够在机械、电子、自动化
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和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熟悉机械原理、机械制造技术与机械电子技术;
(2)掌握基本的电子计算机技术与I/O接口技术、微机控制技术和
半导体控制技术;
(3)具备技术创新、科研能力和制作技术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4)能够掌握计算机软件技术或物联网技术,以及使用计算机编程
及编程工具;
(5)熟悉国家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方向,能够了解各行业的产品技
术结构,对新技术和新产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三、培养要点
(1)培养学生的机械、电子、自动化等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理
论与实践的结合;
(2)培养学生扎实的机械结构设计、电气控制原理与实践、机械电
子元器件、机械电子诊断及系统设计等基本知识;
(3)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专业素质。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I. 专业背景机械电子工程是一门涵盖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控制工程知识的交叉学科,它研究的是机械系统和电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与整合。
机械电子工程的学生需具备扎实的机械、电子和控制工程理论基础,同时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当今工业技术领域,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机械电子工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II. 办学目标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至关重要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机械、电子和控制工程知识,同时还具备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他们应该能够适应当今快速变化的工业技术环境,为推动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III. 培养方案(一) 专业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 工程数学- 大学物理- 线性代数- 工程力学- 电路基础-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电子工艺实验-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2. 专业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 控制工程基础- 自动控制原理-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传感器与仪器- 自动化生产工艺- 嵌入式系统设计- 机器视觉系统- 机器人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3. 实践课程- 项目实践- 实习课程- 毕业设计(二) 实践教学1. 项目实践学生需要参与项目实践课程,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一些真实的工程项目,在实践中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意识以及项目管理技能。
2. 实习课程学生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实习课程,去企业实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工程项目和工作环境,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项重要实习环节,学生需要选定一个真实的工程问题,并进行独立的设计和开发。
这个过程不仅是对学生综合知识的考验,还对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挑战。
(三) 实践能力培养1. 实验课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实验课程设置要充实多样,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技术手段,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2. 实践项目学生需要参与各种实践项目,包括实验室项目、工程设计项目和创新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机械电子工程的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的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机械电子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在机械电子设计、制造、应用、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管理和教育等领域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实验检测、机械电子产品制造和运行维护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践中的复杂问题,具有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二、培养要求1. 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2. 具备较强的机械电子技术和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与设计,能独立完成机械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与维护工作;3. 具备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够从事机械电子领域的科研、开发与设计工作;4. 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机械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管理工作;5. 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适应国际化环境下的工作和交流。
三、课程设置1. 必修课程(1)大学物理(2)大学数学(3)电路与信号处理(4)模拟电子技术(5)数字电子技术(6)机械原理(7)材料力学(8)自动控制原理(9)电工学与电子技术基础(10)电机与传动(11)机械制图与CAD/CAM (12)机械设计基础(1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14)传感器与检测技术(15)机械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2. 选修课程(1)嵌入式系统设计(2)机器人技术与应用(3)智能控制技术(4)传统与现代信号处理技术(5)机械电子系统仿真与测试(6)MEMS技术(7)电子商务与物联网技术(8)产品质量管理与认证四、实践教学1. 实验课程(1)电路实验(2)数字电子技术实验(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4)自动控制原理实验(5)机械设计实验(6)机械制图与CAD/CAM实验2. 实习课程(1)机械电子企业实习(2)机械电子产品开发实习(3)机械电子系统运行与维护实习3.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核。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5级)一、培养目标面向区域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需要,培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具有良好思想素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爱国敬业、诚信务实、身心健康,具备宽厚机械设计制造、电子与计算机、信息与控制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能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应用研发、运行管理及经营销售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电路基础、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电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电子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
2. 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电子学和计算机等基础理论知识及其在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应用能力,了解专业技术内容、现状及前沿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应用创新能力。
3.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电子、测控、计算机应用、工业机器人等技术应用能力,机电系统中的嵌入式控制设计、应用、分析能力。
4. 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零部件的能力并知晓常用零件的选材及制造工艺。
5. 初步掌握机械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
6. 具有技术经济评价和项目管理能力。
7. 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8. 具有国际视野、终生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9. 能正确认识机电系统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和政策。
三、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工程力学、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电系统控制技术、机床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嵌入式控制技术、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204专业名称: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专业英文名称: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具有微计算机技术、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煤矿采、掘、运、支、提、通、排、供电等专业知识,获得现代机电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与开发、组织、管理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1.思想政治素质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牢固树立科学方展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队合作的品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文化素质要求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必要哲学及方法论、经济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对文学、艺术、伦理、公共关系学等若干方面的知识进行一定的修习。
掌握一门外语的相关知识。
3. 专业素质要求①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相关数学和机械电子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②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和应用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术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部件和过程的能力;③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制定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④具有对机电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论证优化和过程管理的逐步能力;⑤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机电一体化产品与系统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⑥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本专业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⑦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具有较强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⑧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一定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机械电子培养方案

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为我国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掌握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掌握机械设计、制造、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专业知识;
-了解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
机械电子培养方案
第1篇
机械电子培养方案
一、背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已成为我国工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柱。为满足社会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本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高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
二、培养目标
1.掌握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检测、管理和销售等工作;
-具备良好的交流与表达能力,能够撰写专业报告和学术论文。
3.素质培养:
-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遵守工程伦理;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
四、课程设置
1.基础课程:
-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大学物理、物理实验;
六、毕业要求
1.修满规定学分;
2.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3.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七、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以下领域寻求就业:
1.机械制造企业:从事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等工作;
2.电子技术企业:从事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测试等工作;
3.自动化企业:从事自动化设备的设计、编程、调试等工作;
2.能力要求: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与学制学制:全日制学制4年,修业年限3-7年;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或中职学校毕业或高职学校毕业生;学位授予:学业期满,经考核合格,符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机械电气系统设计、制造、自动化基础知识,熟悉机械科学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测试与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能从事机电一体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并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三、专业方向流体传动与控制:培养掌握液压与气动系统设计及自动化专业知识,具有机电液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维修能力,知识结构合理,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面向机械、冶金、石油等行业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机电控制及自动化:培养具备机电系统设计基础知识,掌握数控原理、机电传动及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具有研发机电一体化产品、数控机床设备维护、改造及故障诊断、工业机器人的能力,知识结构合理,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面向现代工厂、机械、冶金、环保行业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四、学业标准(一)知识结构1)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一般实际专业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2)掌握机械设计及装配设计、电气控制及电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3)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专业外语论文的基本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一门编程语言,熟练应用计算机。
(二)能力结构1)具有一定的机械系统设计、计算能力,具备初步的机械制造、加工能力;2) 具有较强的电气控制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的开发能力,一般电液系统分析与计算能力;能综合运用机械、电气、液压与气动等方面知识解决本专业相关方向较复杂的计算与结构设计;3) 具有组建检测控制系统,开发研制智能型机电一体化新产品的初步能力,能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系统设计;4) 具有现代机电工程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程组织、协调管理的初步能力;(三)素质结构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热爱祖国,尊纪守法,爱岗敬业2)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3)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能胜任专业岗位的业务素质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适应科技发展的应变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与应变能力5)具有良好的健康体魄和心理素质,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五、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机械电子工程、自动控制、数控技术、计算机技术主要课程:机械制图与CAD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电工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微机原理与应用、电器与PLC控制1.机械制图与CAD基础本课程是研究机械图样的绘制原理和识读方法的一门实践性强的技术基础课程,是工程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语言。
机械电子工程 培养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应具有以下能力和素质:1. 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2.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机械电子工程相关实验和设计工作;3. 具备较强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工程项目中承担重要角色;4. 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工程领域进行科研工作或创业。
二、培养方案1. 专业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学、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等。
(2)专业核心课程机械设计、控制工程基础、机械电子技术、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自动控制原理等。
(3)实践课程电子技术实验、机械工程制图、自动控制实验、机械设计实习、电子制作实习等。
(4)选修课程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光电子技术、MEMS技术、精密仪器制造、高级电路设计等。
2. 实习环节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多个实习环节,包括暑期工程实习、校外实习等,以提供学生实际工程实践的机会。
学生在实习中将与企业合作,参与实际的机械电子工程项目,锻炼动手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3. 科研环节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供科研实践的机会。
学生可以选择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自主申请科研课题,培养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4. 学位论文学生在培养方案的最后阶段需要完成学位论文,学生可以选择从事基础理论研究或工程应用方向的研究。
学位论文将是学生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成果,也是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创新创业培养方案中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促进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学校将提供创业指导和资源支持,帮助学生将自己的创新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
三、培养方式1. 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机械电子工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学校将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204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机电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现代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工业控制技术,具有机电控制系统设计、检测与维修等专业能力,能从事机电设备系统及元件的研究、设计、开发,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营销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与机电工程相关的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制图、机械设计、测试、机电系统控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机电系统测试与信号分析、机电系统及元件设计、分析,机电设备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整体素质优良;2、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3、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专业基础知识;4、具有本专业必备的机电系统集成及智能化、机电液控制、信号处理与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知识,并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备必要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6、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和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并具备一定的人文、艺术及其他社会科学基础素养;7、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8、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三、专业方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涵盖机械工程、电子科学、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跨领域专业,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分工对本专业人才有着不同的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
为了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考虑到学生在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本专业分成以下两个专业方向:1、机器人技术:学习和掌握机电系统控制技术、机器人本体设计、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机器人运动仿真与模拟、人机工程学及虚拟仪器等相关理论和实践。
2、机电液一体化控制:学习和掌握机电液一体化控制方面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基本技能,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从事现代机电产品控制系统设计。
.四、素质与能力分析表(表一)综合素质能力专项素质与能力对应课程或实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政治素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1.人文科学素应用文写作、中国近代人物研究、明史十讲军训、大学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身心素高等数、线性代数1.分析运算能1大学英语、专业英语、应用型核心课程穿插能1.英语应用能语大学计算机基础1.计算机应用能语言程序设计利用现代化手段1.文献检索,毕业论文取信息能组织管理、语言1.演讲与口才、现代企业管理、质量管理、市人际交往以及在达营销学队中发挥作用的能系统掌握与机械2.子工程相关的自然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2学基础知识及应用能电路设计、阅读2.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分析能机械工程图的绘3.I工程图、工程图、三维软件基础与阅读能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原理机械结构设计与3.3机械设计析能识及应用能机械测试与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机电系统信号测3.与分析能械工程控制机电设备系统及4.机电系统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4件设计、开识及应用能微机电系统、计算机接口技术、机电传动与机电设备运行管4.2.制等机械制造工程训练、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机电系统综合实践、机电传动机械系统计算机控5.1践技5.专业能与动手能制技与控制课程设计、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设计6.创新能专业创新教育实践、创新创业论6专业创业教育实践、大学生创业教6.创业能应用文写作、中国近代人物研究、明史十讲人文素7.演讲与口才7能机械工程概论、机械结构有限元分析、机电7.专业拓统可靠性工程、材料成形技术基础五、学制与学1.学制: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2.学分:最低修读177.5学分,其中课内教学环节必须修满127.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必须修满50学分。
六、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各教学环节学习,修满专业规定的最低学分,准予毕业。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七、全学程时间安排总表(表二)合5687322(2)10781618303105882266 7111148866211 1625531253八、实践性教学环节(表三)周安排学实践方(2)集学2集学由校团委统一安(3)学期后暑机械制图室和机2学集蚌埠安瑞克压缩学有限公司3工程训练中心集学1设计室集22工程训练中心集21设计室集学1设计室集31设计室集学2工程训练中心集学分学1设计室集3校外实习基地与学8学自找实习单位结工程训练中心与8学外实习基地结2学6学院集中安学142九、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表四)十、主干学科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十一、核心课程1、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学时:54(教学做一体化,不严格区分理论和实践)学分:3课程简介:本课程全面讲解微机电系统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半导体制作工艺、执行器、微系统的工作原理、制作方法及应用范围。
详细介绍各种新发展的微检测技术、微系统设计、建模方法等。
分析了微系统中的工程特点以及与传统工程科学的区别。
教学方法或手段:多媒体结合板书。
教学评价方式: 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
,2011.,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微机电系统》.苑伟政主编:教材选用.2、机械测试与信号处理(Mechanical test and signal processing)学时:54(理论课学时48,实践课学时6)学分:3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现代机械工程领域中各种常规工艺量,如压力、温度、转速与功率、流量与流速等,以及相关机械量,如位移或位置、振动和噪声等参数的测量技术;并介绍了常见测试系统组建中所需要的技术理论知识,如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获取与处理,虚拟仪器、信号分析系统等。
教学方法或手段:多媒体结合板书。
教学评价方式: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
教材选用:宋爱国.《测试信号分析与信号处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3、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omputer principle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学时:48(教学做一体化,不严格区分理论和实践)学分:2.5课程简介:本课程以计算机应用为基础,详细阐述了计算机接口技术的原理与应用,主要介绍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原理、体系结构、指令系统以及程序设计基础等;在此基础上讲述输入、输出系统、中断系统、常用可编程接口芯片、总线、人机交互及其接口等有关知识。
教学方法或手段:在机房采取理实融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授课。
教学评价方式: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
教材选用:周荷琴,冯焕清等.《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5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3.4.机电传动与控制(Elect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学时:48(理论课学时40,实践课学时8)学分:2.5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内容分为机电传动系统驱动元件与机电传动系统控制两部分,主要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控制电机和传动控制的基础理论,控制电器和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电力半导体器件,直流电动机以及步进电动机的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等。
工程训练中心、实验室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授课。
:教学方法或手段.教学评价方式: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
教材选用:杨叔子、李培根、李元元等. 机电传动与控制(第3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1.5.机电系统设计(Mechantronics System Design )学时:48(理论课学时36,实践课学时12)学分:2.5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机电系统的相关技术、设计方法与设计流程;阐述机电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分类、性能指标以及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掌握常用传动部件及执行机构,传感器及其接口设计等实例。
教学方法或手段: 多媒体结合板书。
教学评价方式: 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2014.6.,冶金工业出版社,《机电系统设计基础》.杨运强等:教材选用十二、教学进程表(表五)8十三、辅修专业培养方案样表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辅修培养方案机械工程制图3机械原理 3机械设计 3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2.5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2.5液压与气压传动 3微机电系统 2机械测试与信号处理 3计算机接口技术 3机电传动与控制 2.5机电系统设计 2.5毕业论文必做,但不计学分。
430 总计学生必须修满25学分辅修先修课程(各学院根据本专业实际要求填写,如没有则此表不填)课程名称学分备注10 高等数学3 理论力学3 材料力学3 电工技术电子技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