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 10.4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青岛版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4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导学案

10.4:列方程组解应用题预学案学习目标:能根据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掌握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学习难点:进一步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
.一、前情回顾:1.请同学们回顾: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有哪些步骤,其关键是什么?2.独立完成以下问题:学校举办足球比赛,比赛的计分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负一场得0分,平一场得1分。
七年级一班足球队共参加了7场比赛,而且各场比赛均未负于对手,共积17分。
那么七年级一班胜、平各多少场?若设七年级一班胜x场,则可列一元一次方程为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一):在以上问题中,如果设两个未知数,你能求出七年级一班胜、平各多少场吗?(先独立思考提出的问题完成本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轻松尝试:(列方程不解)1.看图解题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求每件T恤和每瓶矿泉水的价格,列方程为共计44元共计26元2. 今有鸡兔同笼, 上有三十五头, 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列方程为合作探究(二).植物园门票价格如下表所示某校初一(1), (2)两个班共104人去植物园春游,其中(1)班人数较少,不到50人,(2)班人数较多,有50多人.经估算如果两班都以班为单位分别购票,则一共应付1240元,:你能否算出两个班各有多少名学生?想一想:你认为他们如何购票比较合算?议一议:假如(1)班先到达公园,想要单独购票,你能帮他们想出一个比较经济的购票方案吗? 想一想: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在“设”“找”“列”上有何不同?小试牛刀:小亮:昨天,我们一家8个人去红山公园玩,买门票花了34元。
小明:哦,那你们家去了几个大人?几个小孩呢?小亮:真笨,自已不会算吗?成人票5元每人,小孩3元每人啊!聪明的同学们,你能帮他算算吗?学以致用,巩固知识:列方程组解应用题1.去年元旦,小莹在一家文具店买了3本练习册和4支圆珠笔,共花费5元。
今年练习册每本提价0.1元,圆珠笔每支降价0.2元。
【教案】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4《列方程组解应用题(2)》教案

【教案】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4《列方程组解应用题(2)》教案教案: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4《列方程组解应用题(2)》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方程组的概念和解法,本节课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方程组解应用题的理解和应用。
教材通过给出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引导学生运用方程组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方程组的概念和解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应用题时,往往会因为不能正确理解题意或找不到等量关系而遇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隐藏的等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概念,掌握解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组,并求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概念,掌握解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组,并求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组,并求解。
同时,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2.学具:笔记本、笔3.教学资源: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练习题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例如,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有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以60千米/时的速度前往乙地,同时有一辆自行车从乙地出发,以15千米/时的速度前往甲地,问几小时后两车相遇?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教学设计】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4《列方程组解应用题(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4《列方程组解应用题(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列方程组解应用题(1)》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0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知识上进行拓展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理论知识向实际应用的转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册之前,已经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对于解方程组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组,以及如何运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组,并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解方程组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组,并能够熟练解方程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组的方法,以及解方程组的基本步骤。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组,以及如何让学生熟练解方程组。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实际问题,制作成PPT或者黑板板书。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相关内容,了解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小明买了3本书和2支笔花了27元,小红买了4本书和3支笔花了38元,问每本书和每支笔的价格分别是多少?2.呈现(10分钟)呈现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将问题转化为方程组。
七年级数学下册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教案青岛版

10.4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1)一、教案背景:本教案是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的第四节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生活中的行程、工程(配套)等实际问题的概念.通过学习认识到方程组也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二、教学课题:10.4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1)三、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基本步骤、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数学模型、建立相等关系从而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课堂教学设计通过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用方程组这个数学模型刻画现实问题.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是继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又一重要方法,也为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奠定了基础,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四、学情分析:初一下学期的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重、参与意识较强,还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本节学生是在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应用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学生对于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等重要环节、步骤已基本掌握,需要做的是理清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解.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设置以下环节:温故而知新为本节课新知识做好铺垫,动手实践,寻求规律入手,教师引导、新授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巩固应用使学生掌握扎实,归纳总结明确目标;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数学加强学生应用的意识,通过知识的迁移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五、教学方法媒体辅助导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发挥其快捷、简洁、生动、形象的辅助作用,激发学生兴趣.六、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生活中的形成、工程调配等类型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探究等活动,使其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经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网络搜索寻找相关答案的过程,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动手、动眼、动脑的好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探究生活实际问题的活动,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从而提高学生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同时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精神.七、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通过实践、探究寻求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并寻找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难点:通过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把生活实际问题转化数学问题来解决的数学转化思想及数形结合的思想关键:通过寻找等量关系,布列方程组.八、教学突破首先通过知识回顾复习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为题的主要步骤为新知做准备;然后通过实际生活中行程问题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索,寻找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并利用百度搜索,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画图,帮助思考,找到等量关系,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组;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随之通过两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追及问题和调配问题,让学生深入的探索期中解决问题的规律,并通过百度搜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利用挑战自我、拓展提升,达到深入教学和巩固知识的目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小组互助探究、教师点拨,学生归纳总结等方法,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律方法;拓展提升环节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九、教学过程试,与同学交流.探究新知例 1 小亮和小莹练习赛跑.如果小亮让小莹先跑10米,那么小亮跑5秒就追上小莹;如果小亮让小莹先跑2秒,那么小亮跑四秒就追上小莹.问两人每秒各跑多少米?与同学交流讨论:1.题目中的已知量是什么?2.题目中的未知量是什么?等量关系1:小亮跑5秒的路程=小莹跑5秒的路程+ 米.等量关系2:小亮跑4秒的路程=小莹跑(4+ )秒的路程.解:设小亮每秒跑x米,小莹每秒跑y米,根据题意,得解这个方程组,得经检验,方程组的解符合题意.所以,小亮每秒跑6米,小莹每秒跑4米教师引导,演示、提问;给学生充分时间小组合作,可以画图帮助思考、总结最后的结论,并回答问题鼓励并表扬教师展示解答过程,学生对比答案,并分小组展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类比旧知识探索新知,加大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兴趣,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理解知识.通过师生共同交流、探究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分析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向让学生经历研究问题的过程,从理解问题的实际意义,学习建立数学模型.教师活动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轻松练习为了绿化校园,时代中学买了杨树苗和柳树苗共100棵,杨树苗每棵3元,柳树苗每棵7元.买树苗共用460元.两种树苗各买了多少棵?学生思考教师点拨学生板演4生展示答案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探究发现例2(中国古代数学问题)有若干只鸡和兔放在同一个笼子里,从上面看,有35个头;从下面看,有94只脚.问笼子里有几只鸡?几只兔?与同学交流讨论:1.题目中的已知量是什么?2.题目中的未知量是什么?等量关系1:鸡头+兔头=35教师媒体展示学生讨论交流小组展示答案教师展示解题步骤组内订正教师鼓励学以致用,巩固知识,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规范学生板书及解决问题的过程.等量关系2:鸡脚+兔脚=94解:设笼子里有x只鸡、y只兔.已知共有35个头、94只脚.根据题意,得解这个方程组,得经检验,方程组的解符合题意.所以,笼子里有23只鸡、12只兔.去百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归纳与总结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用两个字母表示问题中的两个未知数分析题意,找出两个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检验求得的值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情形写出答案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关键步骤:设两个未知数找出两个等量关系式列出两个方程列出方程组教师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分析对比学生识记类比旧知识,巩固新知识.增强分析对比的能力.挑战自我甲乙两人正在谈论他们的年龄.甲:在我是你今年的岁数时,你那年10岁.乙:在我是你今年的岁数时,你那年25岁.想一想,甲乙二人谁的年龄大?今年甲、乙二人各多少岁?二元一次方程组实际问题(应用题)分类精选精讲教师巡视、指导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独立探索解决应用题.并由几名同学展示解说自己列出的方程组,共同比较点评.培养学生独立完成问题的能力.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拓展提升小龙在拼图时,发现8个一样大的小长方形,恰好可以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如图甲所示,小明看见了说“我来试一试”,结果小明七拼八凑,拼成一个如图乙的正方形,中间留下一个洞,恰好是边长2 mm的小正方形,你能算出小长方形的长和宽吗?教师展示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独立探索解决应用题.并由几名同学展示解说自己列出的方程组,共同比较点评.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达标检测1.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2.某次知识竞赛共出了25道题,评分标准如下:答对1题加4分,答错1题扣1分,不答记0分,已知李刚不答的题比答错的题多2题,他的总分为74分,则他答对了().A.19道题B.18道题C.20道题D.21道题3.看图解题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求每件T恤和每瓶矿泉水的价格.学生自主练习,板演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并导入下一环节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应用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2.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技巧.3.解题思路:教师展示问题先给学会充分时间讨论交流,并找学生前面讲解演示;教师展示最后点拨拓展学生思维,通过讨论,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1、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发挥其快捷、简洁、生动、形象的辅助作用,激发学生兴趣.2、新知拓展环节中,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素材,引导学生应用本节课的知识灵活解决,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3、学生指导方面部分小组活动的内的学困生活动的不积极,应指导小组长,来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4、课堂调控方面鼓励性的语言要多,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很大一部分学生参与了进来,要注意时间的掌控.。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4《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4《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方程组的概念和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知识,对于如何列出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组,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方程组的解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如何列出方程组,并掌握解方程组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如何列出方程组。
2.难点:学生能够掌握解方程组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组。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方程组的解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练习。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实例,向学生介绍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组,并解释方程组的解法。
通过这个实例,让学生理解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这些练习题主要包括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组,并求解方程组。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章一次方程组10.4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教案(新版)青岛版

答:甲的速度是25米/秒,乙的速度是15米/秒。
3、两地相距280千米,一艘轮船在其间航行,顺流用14小时,逆流用20小时,求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
解:设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 千米/小时,水流速度为 千米/小时,
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7千米/小时,水流速度为3千米/小时。
复习: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步骤
设
列
解
答
新课讲解:课本
通过审题:(1)未知量是什么?
(2)等量关系是什么?
(3)设未知数,根据两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例题讲解:课本例1(行程问题)
例2(鸡兔同笼)
1:一列快车长168米,一列慢车长184米,如果两车相向而行,那么两车错车需4秒,如果同向而行,两车错车需16秒钟,求两车的速度。
解:设快车的速度是 米/秒,慢车的速度为 米/秒,
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快车的速度是55米/秒,慢车的速度为33米/秒。
2:甲、乙两人分别以均匀的速度在周长为600米的圆形轨道上运动,甲的速度较快,当两人反向运动时,每15秒钟相遇一次;当两人同向运动时,每1分钟相遇一次,求各人的速度。
解:设甲的速度是 米/秒,乙的速度是 米/秒,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教案序号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 题
10.4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重点、难点
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解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会找出问题中的解决方式,找到等量关系,并会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七年级数学下册 10_4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教学案(新版)青岛版

【有效训练】1.方程组 x-y= -1 的解是2.若()0322=+-+-y x x ,则x= ,y= 3.若773+n m b a和m n b a 2425-是同类项,则m= ,n= 4.若832423=--++b a b a y x 是关于x,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a= ,b=.5.若0,0≠≠b a ,且421b a y x +--与y x b a 326+的和等于0,则x= ,y=6.当a ,b 时,方程2332=++ay x b 是关于x,y 的二元一次方程。
7.二元一次方程4x-3y+5=0时,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则y= ,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则x=8.已知 x=5+t 用x 的代数式表示y ,则y=y+1=3-t9.已知8++y x 与2+-y x 互为相反数,则x= ,y=10. 若()0322=+-+-y x x ,则x= ,y= 11. 若773+n m b a和m n b a 2425-是同类项,则m= ,n= 12. 若832423=--++b a b a y x 是关于x,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a= ,b=.13. 若0,0≠≠b a ,且421b a y x +--与y x b a 326+的和等于0,则x= ,y=14. 当a ,b 时,方程2332=++ay x b 是关于x,y 的二元一次方程。
15. 二元一次方程4x-3y+5=0时,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则y= ,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则x=16. 已知 x=5+t 用x 的代数式表示y ,则y=y+1=3-t17.已知8++y x 与2+-y x 互为相反数,则x= ,y=【反馈矫正】1.方程组的解的问题已知 ⎩⎨⎧-==⎩⎨⎧==3221y x y x 和都满足方程y=kx-b ,求k 、b 的值。
教 学 活 动 方 案 随记2.773+n m b a 和m n b a 2425-是同类项,则m= ,n=3.若832423=--++b a b a y x 是关于x,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a= ,b=.4.若0,0≠≠b a ,且421b a y x +--与y x b a 326+的和等于0,则x= ,y=5.当a ,b 时,方程2332=++ay xb 是关于x,y 的二元一次方程。
青岛版七年级下册数学10.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导学案设计 无答案

10.4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掌握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基本思路与步骤,从而在实践中应用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知识链接: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包含哪些?自主预习:自学课本61--63页内容,完成下列应用题:(注意规范解答)例1、小亮和小莹练习赛跑.如果小亮让小莹先跑10米,那么小亮跑5秒就追上小莹;如果小亮让小莹先跑2秒,那么小亮跑4秒就追上小莹.两人每秒各跑多少米?分析:题目中需求两个量,应该设___个未知数,一般用___、___表示,其中的等量关系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变式训练: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的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求该班学生的人数与图书的本数.例2.(中国古代数学问题)有若干只鸡和兔放在同一个笼子里.从上面看有35个头,从下面看有94只脚.问笼子里有几只鸡?几只兔?解:变式训练:为绿化校园,时代中学买了杨树苗和柳树苗100棵.杨树苗每棵3元,柳树苗每棵7元,买树苗共用460元.两种树苗共买了多少棵?小结: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老师温馨提示:1.列方程组,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关键在于弄清题目中的各个数量的实际意义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正确找出应用题中的相等关系,并表示成方程,这些方程正好表示了应用题的全部含义。
2.设未知数时,一般是两个,选定两个未知数,就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找到两个相等的关.3.完整的写出解答过程。
(1)设未知数(2)列方程组(3)解方程组(4)验方程组的解(5)写出结果.成功检测:(基础题)1. 甲、乙两工人师傅制作某种工件,每天共制作12件,甲比乙每天多制作2件,求甲乙每天分别制作多少件?(综合题)2. 七年一班共44人,现分成甲、乙两组参加学校活动.由于需要,现从乙组调了6人到甲组后,甲乙两组人数相等.问原来甲乙各多少人?(拓展题)3.甲、乙二人正在谈论他们的年龄.甲:在我是你今年的岁数时,你那年10岁.乙:在我是你今年的岁数时,你那年25岁.问:今年甲、乙二人各多少岁?(1)2辆甲种货车运量+3辆乙种货车运量=15.5吨;(2)5辆甲种货车运量+6辆乙种货车运量=35吨.解:小结:成功检测:(基础题)1. “五一”期间,某商场搞优惠促销,决定由顾客抽奖确定折扣,某顾客购买甲、乙两种商品,分别抽到七折(按售价的70%销售)和九折(按售价的90%销售),共付款386元,这两种商品原售价之和为500元,问这两种商品的原销售价分别为多少元?(综合题)2.已知甲、乙两种商品的原单价和为100元,因市场变化,甲商品降价10%,乙商品提价5%,调价后,甲、乙两种商品的单价和比原单价和提高了2%,求甲、乙两种商品的原单价各是多少元?3.某中学组织初一学生春游,原计划租用45座汽车若干辆,但有15人没有座位:若租用同样数量的60座汽车,则多出一辆,且其余客车恰好坐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4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教师寄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毛泽东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
2. 能够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应用题。
重点:正确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难点:找准等量关系。
三、教与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为绿化校园,时代中学买了杨树苗和柳树苗共100棵,杨树苗每棵3元,柳树苗每棵7元,买树苗共用了460元,两种树苗各买了多少棵?
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呢?
(二)认定目标(学习目标)
(三)自主合作:
(任务一)学习课本61页的交流与发现,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
2、等量关系是什么?
3、如果设游船航行时间为x时,沙市港到宜昌港的航程为y千米,你能根据问题中的两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吗?
4、你会解所列的方程组吗?
交流: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呢?
(任务二)学习课本例1和例2,试列出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等量关系。
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达标测试:
1. 某校课外小组的学生分组外出活动,若每组7人,则余下3人;若每组8人,则少5人,求课外小组的人数x应分成的组数y依题意可得方程组()
A. B. C. D.
2、如图,用8块相同的长方形地转拼成一个宽为60厘米的长方形图案(地面砖间的缝隙忽略不计),求每块地面砖的长和宽。
3、用白铁皮做水桶,每张铁皮能做1个桶身或做8个桶底,而1个桶身1个桶底正好配套做1个水桶,现在又63张这样的铁皮,需要多少张做桶身、多少张做桶底正好配套?
反馈校正:
4、小明与他爸爸的年龄和为55,小明比爸爸小25岁,他们年龄各为多少岁?
设小明x岁。
爸爸y岁,则列出方程组为____________
5、一次数学竞赛共15题,每对一题得8分,每错一题(包括没做)倒扣4分。
王涛得了84分,他对了________题,错了_______题。
6、某中学同学用280元买了每只1元的铅笔和每只5元的钢笔一共200只,寄给灾区的小朋友,请你计算他们买的铅笔和钢笔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