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自然条件与工程地质(马改)
工程地质条件六个内容

工程地质条件六个内容:1。
地形地貌2.地层岩性3.地质构造4。
水文地质条件5.物理地质条件6。
天然建筑材料工程地质学在水利建设中的任务:1.选择工程地质条件最优良的建筑地址2。
查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工程地质作用 3.选定地址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枢纽布置、建筑物结构类型、施工方法及运营作用中应注意的事项什么是矿物和造岩矿物: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中所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解理和断口、硬度、其他性质岩浆岩常见结构的名称:1.按岩石中矿物结晶程度划分: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2.按岩石中颗粒的绝对大小划分: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3.按岩石中颗粒相对大小来分: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及似斑状结构岩浆岩常见构造名称:1。
块状构造2.流纹构造3.气孔构造4.杏仁状构造岩浆岩的简易分类:1。
根据化学成分: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2.根据形成条件:喷出岩、浅成岩、深成岩沉积岩的常见结构名称:1。
碎屑结构2.泥质结构3。
化学结构4。
生物结构沉积岩的胶结物种类及胶结类型:1.硅质2。
铁质3。
钙质4.泥质5。
其他(石膏)基地胶结、孔隙胶结、接触胶结沉积岩的构造名称:1。
层理构造:水平层理、单斜层理、交错层理2.层面构造:波痕、泥裂3.结核4.生物成因构造主要的沉积岩有:1.碎屑岩类:砾岩角砾岩、砂岩、粉砂岩2。
黏土岩类:泥岩、页岩3.化学岩生物化学岩: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变质岩的构造种类:1。
片理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2.块状构造3.变余构造主要的变质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板岩、石英岩、大理岩、混合岩什么是岩石的风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风化分带:分布在地表或地表附近的岩石,经受太阳辐射、大气、水溶液及生物等因素的侵袭,逐渐破碎.松散或矿物成分发生化学变化,甚至生成新的矿物的现象。
工程地质 教学课件第3 章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2 常见地貌特征
• 其是由新构造运动加速上升,河流强烈下切所造成的。其稳定条件取 决于岩体结构,一旦山坡变形就会形成大规模崩塌。
• c. 凹形坡。凹形坡上部陡下部急剧变缓,坡脚界限很不明显。其 是由新构造运动减速上升或坡顶破坏坡脚堆积而形成。凹形坡往往是 古滑坡的滑动面或崩塌体的依附面,稳定性比较差。
3.2 常见地貌特征
• 基座阶地。基座阶地的阶地面由两种物质组成,上部为河流的冲积物 ,下部是基岩或其他类型的沉积物。这种阶地是在地壳相对稳定、下 降和再度上升的地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如图3.4所示,在形成过 程中河流下切侵蚀深度超过了原来冲积物的厚度,切至基岩内部而成 。如果基座阶地形成以后,由于气候或构造的原因,在新一轮的河流 侵蚀—堆积过程中,河谷中堆积较厚的冲积物,超过阶地基座高度并 把基座覆盖起来,称为覆盖基座阶地。
• 阶地可能有多级,按照由下向上、由新到老的顺序,从河漫滩向上依 次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等。每一级阶地都由阶地面和阶地斜坡组成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2 常见地貌特征
• 通常情况下,阶地面有利于布设线路,但有时为了少占农田或受地形 限制,也常在阶地斜坡上布线。还应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河流或河段 都有阶地。
• 侵蚀阶地。侵蚀阶地主要是由河流的侵蚀作用而形成,其多由基岩组 成,所以又称基岩阶地,如图3.2所示。侵蚀阶地多发育在山区河 谷中,因这里的水流速度大,侵蚀作用强,所以沉积物很薄,有时甚 至在河床中出露基岩。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工程地质》期末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110)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工程地质》期末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110)考试说明:本人汇总了历年来该科所有的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考试题库,对考生的复习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内容包含: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试题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条件的是( )。
A.地形地貌 B.地表地质作用C.基础形式 D.水文地质条件2.地球内部构造分为( )。
A.地壳、地幔和地核 B.地壳、地幔和地表C.地壳、地表和地核 D.地表、地幔和地核3.矿物的颜色是( )。
A.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映B.矿物表面的反射光感C.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D.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4.由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是( )。
A.沉积岩 B.变质岩C.石灰岩D.岩浆岩5.岩石在水的作用下,强度及稳定性降低的一种性质( )。
A.软化性 B.抗冻牲C.吸水性 D.溶解性6.未经构造变动的沉积岩层,其形成时的原始产状是水平的,先沉积的老岩层在下,后沉积的新岩层在上,称为( )。
A.竖直构造 B.水平构造C.单斜构造 D.弯曲构造7.下列有关岩层倾向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岩层倾向与岩层走向无关B.岩层的倾向有两个数值,且两数值相差180。
C.岩层的倾向表示岩层的最小坡度D.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数值8.背斜表现为( )。
A.核都为新地层,两翼对称出现老地层B.核部为老地层,两翼对称出现新地层C.向下的弯曲D.与弯曲方向无关。
9.岩体结构面按成因,将其划分为( )。
A.原生结构面、火成结构面、次生结构面B.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次生结构面C.原生结构面、火成结构面、变质结构面D.沉积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次生结构面10.从本质而富,土的工程性质主要取决于( )。
国开《工程地质》所有形考任务答案

一、选择题(30分)题目1还未回答满分2。
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1. 工程地质条件即()A. 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B. 工程地质问题C。
地质结构和构造D. 地形地貌题目2还未回答满分2.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2. 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条件的是( )A. 岩土的工程特性B。
地质作用C。
基础形式D. 水文地质条件题目3还未回答满分2.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3。
地基稳定性问题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常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别是()A. 强度和温度敏感性B. 强度和耐久性C。
变形和耐久性D. 强度和变形题目4还未回答满分2。
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4.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学研究内容的一项是( )A。
区域工程地质B。
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C。
结构可靠度D。
工程地质勘察理论和方法题目5还未回答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5.下列关于工程地质相关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在工程地质学中,对人类工程活动有影响的地质环境常用工程地质条件来描述B. 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地质条件、地质问题的学科C.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解决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矛盾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D。
虽然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但工程地质问题几乎相同题目6还未回答满分2.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6.地球的内圈中厚度最小的圈层是()A。
地壳B。
地核C。
地幔D. 不能确定题目7还未回答满分2。
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7.下列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 风化作用B. 变质作用C. 搬运作用D. 沉积作用题目8还未回答满分2.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8.岩石按生成原因可以分为()A. 岩浆岩、石灰岩、变质岩B。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C。
沉积岩、石灰岩、变质岩D。
岩浆岩、石灰岩、沉积岩题目9还未回答满分2。
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9.碎屑物质被胶结物胶结以后所形成的结构称为( )B. 斑状结构C。
沉积结构D。
碎裂结构题目10还未回答满分2。
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GIS遥感地理学全国考研中心,由GIS、遥感、地理学几个学长创办,专业为大家提供地学考研全套资料。
用我们的劳动节省你复习的时间,用我们的知识提高你专业课的复习,用我们的人脉提供给你最详实的资料,用我们的经历告诉你怎样走过考研全过程。
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淘宝:;拍拍:/771843105。
下为我们整理的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手册的目录。
目录序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重要版块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资料使用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资料接受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学长眼中的地理科学学院.....................................................................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学院实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研究生生活.......................................................................................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以便科学评价、合理利用、有效改造和妥善保护地质环境的科学;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工程地质学的特点是始终与工程实践紧密联系。
【工程地质条件】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岩土体的工程性质、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工程地质问题】地质环境与人类工程活动相互制约的一些主要形式【工程地质勘察】研究、评价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所进行的地质测绘、勘探、室内实验、原位测试等工作的统称。
【天然应力状态】是指为经人为扰动、主要是在重力场和构造应力场的综合作用下,有时也在岩体的物理、化学变化及岩浆侵入等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应力所形成的应力状态。
【岩体的变形与破坏】岩体因承受应力而在体积、形状或宏观连续性方面发生某种变化,宏观连续性无显著变化者称为变形,宏观连续性有显著变化者称为破坏。
【岩体】通常指地质体中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那一部分岩石,它处于一定的应力状态、被各种结构面所分割。
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它由岩体中含有的不同类型的结构面及其在空间的分布和组合状况所确定。
【构造结构面】就是指岩体受构造应力作用所产生的破裂面或破裂带。
包括构造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层间错动面等。
【结构面】是指岩体中具有一定方向、力学强度相对较低、两向延伸(或具有一定厚度)的地质界面(或带)。
如岩层层面、软弱夹层、各种成因的断裂、裂隙等。
由于这种界面中断了岩体的连续性,故又称不连续面【结构体】结构面在空间的分布和组合将岩体切割成的形状,大小不同的块体。
【软弱夹层】岩体内存在的层状或带状的软弱薄层。
【岩体结构】岩体内结构面和结构体的排列组合形式。
【岩体结构特征】岩体内不同类型的结构面及其空间发育分布,组合切割的总体特征。
【自重应力】在重力场作用下生成的应力为自重应力【构造应力】地壳运动在岩体内形成的应力称为构造应力【变异应力】岩体的物理、化学变化及岩浆的侵入等引起的应力【残余应力】承载岩体遭受卸荷或部分卸荷时,岩体中某些组分的膨胀回弹趋势部分地受到其它组分的约束,于是就在岩体结构内形成残余的拉、压应力自相平衡的应力系统。
《工程地质》教材目录,齐文艳、包晓英主编

12.4 变质岩鉴别
12.5 地质构造鉴别
任务13 野外地质技能训练
13.1 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13.2 野外观察各种地质现象
13.3 地质实习报告的编写
13.4 地质实习报告实例 参考文献 源自任务11 工程地质勘察。
项目3 工程地质技能训练
包括:任务12 实验室实训项目、任务13 野外地质技能训练。
《工程地质》可作为高等院校土建类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教材,
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
绪论
0.1 工程地质的基本概念
8.5 地下工程特殊地质问题
实验五 液塑限测定试验
任务9 地基工程的工程地质问题
9.1 岩质地基的工程地质问题
9.2 土质地基的工程地质问题
实验六 击实试验
任务10 边坡的工程地质问题
10.1 边坡变形破坏的基本类型
10.2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10.3 边坡的坡形及应力分布特征
4.1 地貌概述
4.2 山地地貌
4.3 平原地貌
4.4 河谷地貌
4.5 第四纪地质
任务5 认识地表水的地质作用
5.1 暂时性水流地质作用及其堆积物
5.2 河流的地质作用及其堆积物
任务6 认识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6.1 地下水概述
6.2 地下水的类型
6.3 地下水对土木工程的影响
0.2 工程地质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0.3 工程地质课程教学要求及特点
项目1 工程地质基础知识
任务1 地球的演化
1.1 地球的物理性质与圈层构造
UDC分类号-中英文对照史上最全

UDC分类号-中英文对照史上最全UDC大纲中英文对照版英文的在后面本大纲UDC类从多语种国际十进分类汇总(udcc 088号出版物)公布的由UDC联盟知识共享署名3许可下一样(第一版本2009,后续的更新2012)。
0科学与知识。
组织。
计算机科学。
信息。
文件。
图书馆事业。
制度。
出版物[编辑] 00绪论。
知识与文化基础。
预备知识001一般的科学知识。
知识工作组织002文件。
书籍。
写作。
作者003编写系统和脚本00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4.2计算机体系结构4.3计算机硬件4.4软件4.5人机交互4.6数据4.7计算机通信4.8人工智能4.9面向应用的计算机技术005管理5.1管理理论5.2管理代理。
机制。
措施5.3管理活动5.5管理操作。
方向5.6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TQM)5.7组织管理(有机)5.9个管理领域5.92记录管理5.93工厂管理。
物理资源管理5.94知识管理5.95、96人事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006标准化的产品,操作,重量,措施和时间007活动和组织。
信息。
通信与控制理论(控制论)008文明。
文化。
进步01参考书目及书目。
目录02图书馆030一般参考作品(如主题)050系列出版物,期刊(如主题)06个组织的一般性质069博物馆070份报纸(如主题)。
新闻。
新闻概论08 polygraphies。
集体作品(如主题)09手稿。
罕见且非凡的作品(如主题)1哲学。
心理学[编辑]101哲学的性质与作用11形而上学111一般形而上学。
本体论122 / 129特殊的形而上学13精神和精神的哲学。
精神生活的形而上学14哲学体系与观点159.9心理学159.91心理生理学(生理心理学)。
心理生理学159.92心理发展和能力。
比较心理学159.93感觉。
感官知觉159.94执行功能159.95高级心理过程159.96特殊的精神状态和过程159.97变态心理学159.98应用心理学(心理技术)一般16逻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沟断裂等成为次级断陷盆地的边界断裂,其中最典型的应为七里河断陷盆地,四周均有断裂控
震活动明显,其中 1989 年在湖滩附近发生过 3.9 级地震,因此该断裂的重要性引起了关注。“十五”
制。区内新构造运动较为活跃,表现为河谷阶地上升显著,现代河流侵蚀、下切明显,河谷两岸
重大建设项目《兰州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专门设立专题对该断裂进行了大比例尺填
出露。
现为白垩系地层逆冲至新近系地层之上,并且错断了第四纪早期的砾岩及黄土,但晚第四纪活动
3.4.2 沿线地层分布
不明显(兰州地震工程研究院,2007)。寺儿沟断层结构剖面显示(图 3-21),白垩系地层逆冲于
兰州城区位于黄河河谷冲洪积阶地,其上覆第四系冲洪积物,下伏基岩为第三系泥岩、砂岩,
3.4.1 区域地层与岩性
因此综合判断,该断层第四纪早中期有活动迹象,属Q1-2 断层。
近场区出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系(Q)、新近系(N),白垩系(K)、侏罗系(J)、奥陶系(O)、
(5) 寺儿沟断层(F9)
震旦系(Z)和前寒武系(An∈),侵入岩为加里东期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其中第四系堆积物主
该断层前人认为发育在新近系西柳沟组内部,为一条晚更新世活动断层。但经“十五”重大
州地震工程研究院,2007)判断,该断层晚更新世以来无明显活动证据。水车园、解放门立交桥
性评价》中所提供的地震动区划图中有关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和后五泉三处钻探资料表明,新近纪砂泥岩挤压逆冲至早更新世砂砾岩之上,显示该断层第四纪
3.4地层岩性
早期有活动,但其上部黄河Ⅰ级阶地砾石层和砂土层未被断错。
文、测深等资料确定的一条断层。该断层大致从西果园南沿北西 60 º左右经麻家湾、小金沟、杨
滩子一线,有人推测该断层出市区后继续向东沿徐家山、青白石、向桑园峡延伸。但《兰州市活
家岭一带,终止于宣家沟以西地区,前人资料表明该断层为一正断层,在近场区长度为 17km。
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之专题报告—兰州马衔山北缘断层中西段和金城关断层 1:1 万
自然条件与工程地质
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地层,其中西津东路浅震测线SS10 方位近东西向,全长 1845m,断层上盘介质
近场区内雷坛河断裂(F7)与兰州市轨道交通网 1 号线线路相交,对于早中更新世活动断裂
岩性为第三系晚期(N2)泥岩,断层下盘介质岩性为第四系早期(Q1)砾岩。
是否与线路相交或距离远近,考虑其构造活动不会对线状工程造成直接的断错,不需要进行抗断
控制了马滩盆地的东部边界断层,该断层在第四系中垂直断距可达 110m。
七里河断陷谷地的形成和发展,是兰州马滩盆地重要的边界断裂,亦为控制中—新生代兰州盆地
“十五”项目《兰州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对该断层进行了不同手段的综合研究
的北边界。前人曾对该断层进行过零星的研究,认为该断层晚更新世甚至全新世以来有新活动的
该断层北起雷坛河黄河入河口,向南经解放门、伏龙坪,过八里窑北后开始顺雷坛河发育,
性特征清晰,呈线状条带。地貌上在白塔山—十里店一带山前形成平直的断层三角面及断层崖。
构成兰州七里河断陷盆地的东边界。该断层主要是由钻孔资料确定,长度约 13.5km。雷坛河断裂
该断裂带形成于加里东期,以后又经历过多次构造运动,与西津村断层及雷坛河断层共同控制着
兰州地处我国西北地区黄土高原的腹部,区内总的地势是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南北高而中 部低。南部兴隆山、七道梁、雾宿山等中低山地,海拔 2500~2800m,北部为皋兰北山梁峁沟壑 区,海拔多在 1800m左右,中部为黄河河谷谷地,为城区所占据。城区位居兴隆山至七道梁山前 黄土塬与皋兰北山梁峁沟壑区之间的黄河河谷盆地内,是一座黄河由西向东穿城而过、依山傍水, 南北狭而东西长的带状盆地城市,市中心高程约 1510~1550m,南北两山相对高差约为 600~ 800m。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十五”《兰州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经过研究认
地质填图研究表明,该断层在五一山地区是存在的,但未过青白石向桑园峡延伸。近场区该断层
为该断层最新活动年代为第四纪早中期,不属于建设工程所要考虑的发震断层。
长 25km。
(4)雷坛河断层(F7)
金城关断层总体呈NW50°~60°方向展布,其中五一山段为北东向。该断层在卫星像片上线
断层经过解放门南缘的伏龙坪黄河Ⅲ级阶地面平坦整齐,无断错或变形变位现象(兰州地震
设防。但是,早中更新世活动断裂可以属于发震断层,在中国西北地区具有孕育中强地震的潜在
工程研究院,2007)。根据兰州黄河Ⅲ级阶地形成约 12~14 万年(潘保田,1991)或 7~8 万年(兰
危险性,应在线路穿越断层处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因此对该类活动断裂应严格按照《地震安全
多年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多年平均降水量(mm) 最大日降水量(mm) 多年平均蒸发量(mm)
兰州城区的主要气象指标表
表 3.1-1
11.1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52
39.8
主导风向
NE
-21.7
多年平均风速(m/s)
0.9
287.6
最大风速(m/s)
16
96.8
瞬时最大风速(m/s)
季寒冷,降雨量少,多年平均降水量仅 287.6 毫米,最多年为 546.7mm(1978 年),最少年为 168.3mm (2006 年),近年来兰州市降水平稳,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幅度很小;年平均蒸发量 1448.8mm,是 降雨量的 4.7 倍。降雨量在一年内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 7、8、9 三个月。据兰州市气象资料, 兰州城区的主要气象指标如下:
缘断裂带中西段的冰林沟断层,该断层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近场区主要涉及马衔山北缘断
近场区规模最大且占主导优势的断层,总体展布方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该组断层主要包括兰州
裂带的中西段落。研究表明,马衔山北缘断裂带中西段仅有三小段表现为晚更新世弱活动特征,
市区的金城关断层和马衔山北缘断裂,其中后者之咸水河断层段为 1125 年兰州 7 级地震的发震断
17
1446.4 最大土壤冻结深度统计值(cm)
103
3.1.2 水文 兰州地区属黄河流域,黄河为干流水系。黄河是区内最大的过境河流,自西固达川进入城区,
由西向东横贯兰州城区,于城关桑园峡流出城区。城区内流程约 45km,河面宽度 100~700m,水 深多在 1.5~3.0m,河道平均比降约 1‰,兰州水文站以上流域面积 222551km2。自 1969 年刘家峡
阶地发育,构成颇为典型的河谷阶地地貌。
图和深入研究,获得了最新资料和论断。马衔山北缘断裂带在近场区西起银山堡以东,向北西经
3.3.2 近场区断裂及其活动性
摩云关、湖滩、田家庄、杨家庄,总体呈北西向延伸,全长约 36km,距场地最近断层为马衔山北
兰州市区位于NWW、NNW及NE-NEE向构造交汇部位,断裂构造十分发育。NWW向断层为
兰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陇西黄土高原交接带附近。大地构造属于祁连褶皱系的祁连中间 隆起带的东南部,横跨在南祁连雾宿山褶皱亚带和中祁连褶皱亚带之上,在基底结构和深部构造 的控制下,中-新生代形成隆、凹相间、相交的构造格局。兰州河谷盆地南侧为皋兰山及马衔山构 成的强烈抬升中山地貌,北侧为白塔山和九州台及其周缘丘陵地带。盆地的平均海拔高程为
自然条件与工程地质
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 1 号线一期工程(陈官营~东岗段)可行性研究报告
1500m,而南北两侧山地高程可达 2500m,形成两山挟一盆的北西西向地貌景观。
时代为第四纪早期。
兰州河谷盆地为一典型的新生代断陷盆地,其南北两侧分别受兴隆山北缘—马衔山北缘断裂
(2)马衔山北缘断裂带中西段(F8-2)
西北段为 1125 年兰州 7 级地震的发震断裂。该断层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距最近工程场点(陈
层。该组断层主要表现为挤压逆冲运动,部分地段具右旋特征,多数地段控制了次级地貌单元的
官营站)9.2km。
分界。
(3)西津村断层(F11)
与轨道交通 1 号线较近的断裂构造分述如下:(断裂分布详见轨道交通 1 号线(陈官营~东岗
要构成工程场地所在的兰州河谷盆地、主要支流以及两侧黄土丘陵区地貌,新近系、白垩系、震
项目《兰州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研究认为该断层在西固盆地内为隐伏状,向南延伸
旦系、前寒武系及加里东花岗岩分布广泛,构成了其它地貌单元的主体,其它地层单元仅在局部
发育在寺儿沟内,断层长度为 10km,距最近工程场点(陈官宫站)4.4km。水洞门观察点断层表
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 1 号线一期工程(陈官营~东岗段)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三章 自然条件与工程地质
3.1 城市自然地理状况
3.1.1 地理位置
兰州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北临永登、皋兰两县,西接永靖县,南部以七道梁与临洮县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