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及答案
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 银川一中第二次模拟考试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半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镇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镇社会。
图1表示某年我国半城镇化率(M)的省际差异(港、澳、台资料暂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随着甲地产业结构的升级,未来该地的半城镇化率将A. 提高B. 降低C. 不变D. 波动2. 半城镇化可能会使A. 城镇化水平下降B. 城镇交通压力减小C. 商品流通规模减小D. 治安状况下降3. 缓解我国半城镇化现象的有效措施有①鼓励城镇人口迁人农村 ②限制人口流动规模③提高城镇服务能力 ④推动农业产业化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1. B 2. D 3.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及其影响,注重考查学生对半城镇化实质的理解。
【1题详解】本题考查产业升级及转型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根据材料可知半城城镇化率的高低与迁入人口的数量成正相关性,读图可知甲地目前半城镇化率最高,说明迁入人口数量众多。
同时,由于迁入人口大多从事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文化素质较低,当甲地进行产业升级后大量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迁,该部分人口会随着产业的迁出二迁出导致半城镇化率较低,选B 。
【2题详解】本题考查半城镇化的影响。
根据第一题可知,半城镇化会增加城镇的城市化水平,A 错;大量人口迁入城市,会增加城市的消费能力,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商品流通规模会扩大,同时也会加剧城市交通的压力、治安管理的难度增大,治安水平下降,B 、C 错,D 对,故选D 。
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试卷命题教师:第Ⅰ卷(选择题,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湟水谷地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农业基地,属河谷农业,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青稞,油料作物主要为油菜。
读图1,完成下列1~2小题。
37°N图11.关于湟水谷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①谷地海拔相对周边地区较低,光热资源较丰富②降水较多,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水源③地形平坦,土层较深厚④土壤较肥沃,农作物二年三熟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关于湟水谷地油菜花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全国油菜种植区中,花期较迟B.由于谷地纬度大致相当,花期基本一致C.从湟水上游谷地到下游谷地花期逐渐推迟D.湟水谷地油菜花花期为每年的4~5月读图2: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甲、乙,完成3~5题:图23.图中③、⑤处的地形为A.③是山顶、⑤是盆地B.都是盆地C.③是火山口⑤是平原D.都是高原4.下列关于②山脉说法正确的是A.大致呈东西走向,北坡雪线海拔比南坡低B.大致呈南北走向,东坡雪线海拔比西坡低C.南坡为阳坡,热量充足,植被比北坡茂密D.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植被比西坡茂密5.下列关于①处附近地理环境特点及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气温年较差小,日温差大,适宜于发展特色瓜果种植业B.地势低洼、地形封闭,交通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C.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热量不易扩散,冬季出现我国最高温D.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少,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新鲜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
西南地区马铃薯生产最大的特点是周年生产、周年供应。
读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生产表,完成6~8题。
6.西南地区每个季节都有当地时鲜马铃薯上市,主要原因是A.地形复杂,气候多样B.光热充足,降水丰富C.国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D.种植经验丰富,技术成熟7.西南地区种植小春马铃薯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洪涝B.土壤C.光照D.霜冻8.大春马铃薯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A.低热河谷地带B.四川盆地C.中低海拔地区D.高海拔地区图3是在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组图。
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卷(银川一中第二次模拟考试)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应有对生活现实的深切抵达中国诗歌有着悠久而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要求诗歌产生一定的现实功用,介入、改变外部现实,一直是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了光辉而灿烂的中国诗歌文化,使诗歌不断走入人民大众的内心之中和生活之中。
近年来,诗歌中的现实书写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打工诗歌、乡土诗歌、城市诗歌也是各有其问题。
“打工诗歌”写作现象将一个数量庞大的社会群体和写作群体呈现到了社会大众面前,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学意义。
打工诗歌的写作贴近生活、“接地气”、有真情,体现着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但是,如果深入地、大量地阅读作品,便会发现其中有不少问题。
“打工诗歌”作品数量很多,但却大同小异,“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在艺术上存在粗糙、直白、重复等问题,文学性不强。
从深层次来讲,诗首先是诗,应该用诗的方式说话,评价其成就的最终尺度只能是艺术水准和品质。
在打工诗歌的写作中,有一部分是跟风的、人云亦云的写作,所书写的现实是想象的、观念的、概念化的,而与真实、丰富、复杂的社会现实并不搭界。
乡土诗歌的写作资源是广袤的乡村。
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农村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也遭遇着挑战,这对于写作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
但就现实之中的乡土诗歌创作而言,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乡土诗歌写作的群体很大,但写得好的、有特色的还不多。
很多诗人的观念还停留在前现代社会,一味把乡土、乡村写成桃花源、乌托邦。
个别这样的写作并无不可,但是如果风靡一时、大行其道,无疑是有问题的。
因为这样的写作,前人早已写过无数遍了,并无新意,而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方式早已发生变化,再用那种封闭、单向度的抒情方式来呈现乡村,无异于刻舟求剑甚至是掩耳盗铃。
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含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 (银川一中第二次模拟考试)1.20世纪50年代,中国考古学家先后发掘出二里岗文化和二里头文化。
几十年来,中国学者大都确信夏代的存在。
但1990年美国洛杉矶召开的一次夏文化研讨会上,几乎所有的西方学者都否认夏朝的存在。
这说明A. 考古成果不足以证明历史事实B. 学术论争影响历史事实的判断 C. 文化认同影响历史证据的运用D. 文献资料缺失无法还原历史真实 【答案】C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考古学家先后发掘出二里岗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以此证明夏朝的存在,而这一论点西方学者不认同,故C 选项符合题意。
考古是还原历史最直接的方式之一,A 选项排除。
学术争论也有利于还原历史真相,B 选项排除。
文献资料缺失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还原历史真相,D 选项排除。
2.春秋初期,秦、楚、燕、吴、越等国被视为夷狄。
后来这些国家不仅参加晋国主持的会盟,楚、吴、越还以自身实力主持中原会盟。
该变化表明 A. 诸侯国间的夷夏之防逐渐淡化 B. 南部各国经济实力迅速提升C. 民族融合推动了国家走向统一D. 各诸侯国实力逐渐趋向均衡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瓦解对时局的影响。
燕国位于北方地区,秦国位于西方地区,故排除B项;题干中体现了晋、楚、吴、越都曾经主持中原会盟,说明各诸侯国的实力膨胀,争夺中原霸权,并没有体现民族融合的问题,故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各诸侯国为了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或变法,相互间进行争霸战争,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统一天下。
最后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全国,建立秦朝。
故排除D。
故选A。
3.明清时期,江南市镇自发形成了各类功能性自治组织,如规范本镇本行业交易活动的行会、维持治安的保甲、负责慈善事业的义庄等,事类不一,互不统属。
宁夏银川一中2019高三第二次重点试题-政治(文综)

宁夏银川一中2019高三第二次重点试题-政治(文综)A.20%、25%B.15%、20%C.20%、15%D.10%、20%13.甲商品与乙商品是互补商品,丙商品是甲商品的替代品。
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以下变化会导致甲商品价格降低的是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②乙商品的生产成本降低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④丙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4、有人说股票是资本市场的“晴雨表”。
“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的股市第一个开盘日,在A股市场上一开盘,铁路板块即出现集体暴跌。
这一事实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①资本市场能够及时、灵敏地反映经济动态②资本市场风险的产生和存在具有一定的偶然性③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对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④资本市场的风险与收益共存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注: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由2000年的10.2:89.8变为2017年的5.2:94.8;时至今日,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开始参与国际贸易规那么的制定,并凭借自己强大进口能力带动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
上述材料说明①我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②我国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力量③我国对外开放规模扩大,出口产品结构逐渐优化④我国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技术等输出到国际市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6、自2017年开始到2018年底,全国县乡两级人大将进行选举法修改后的第一次换届选举工作。
据统计,这次换届选举将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参加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将达9亿多人。
这次县乡两级换届选举说明①全民的民主选举有利于保障公民的民主管理权利②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公民间接选举产生③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④县,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7、2018年1月16日至17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到宁夏就困难群众生活和基本民生保障进行考察调研时要求,宁夏各族干部群众要继续抓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促进民族团结,扎实有效地推动宁夏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2019年宁夏银川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统考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42.参考答案:示例一:论题:经济理论的创新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
阐述:16、17世纪重商主义流行,推动了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与发展。随着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展开,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起,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凯恩斯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使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迎来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9分)
47.参考答案:(1)思想:减少繁文缛节,提高效率;增强地方实力,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边防;打破传统用人模式,破格选拔人才;重视教育,着眼长远,培养人才。(6分,答出三点,即得6分)
(2)原因: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气节高尚,威武不屈;文武兼备,富有智慧;勤奋好学,为人正直;符合儒家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等。(9分,答出四点,即得9分)
综上,经济理论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1分)
示例二:论题: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理论的创新。(论述略)
示例三:论题:经济政策的调整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论述略)
评分标准:论题部分0—2分,阐述部分0—9分,总结0—1分,具体要求如下
分值
要求
10—12分
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
2019年银川市统测历史参考答案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2019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绝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 银川一中第二次模拟考试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半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镇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镇社会。
图1表示某年我国半城镇化率(M)的省际差异(港、澳、台资料暂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随着甲地产业结构的升级,未来该地的半城镇化率将A. 提高B. 降低C. 不变D. 波动2. 半城镇化可能会使A. 城镇化水平下降B. 城镇交通压力减小C. 商品流通规模减小D. 治安状况下降3. 缓解我国半城镇化现象的有效措施有①鼓励城镇人口迁人农村 ②限制人口流动规模③提高城镇服务能力 ④推动农业产业化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1. B 2. D 3.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及其影响,注重考查学生对半城镇化实质的理解。
【1题详解】本题考查产业升级及转型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根据材料可知半城城镇化率的高低与迁入人口的数量成正相关性,读图可知甲地目前半城镇化率最高,说明迁入人口数量众多。
同时,由于迁入人口大多从事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文化素质较低,当甲地进行产业升级后大量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迁,该部分人口会随着产业的迁出二迁出导致半城镇化率较低,选B 。
【2题详解】本题考查半城镇化的影响。
根据第一题可知,半城镇化会增加城镇的城市化水平,A 错;大量人口迁入城市,会增加城市的消费能力,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商品流通规模会扩大,同时也会加剧城市交通的压力、治安管理的难度增大,治安水平下降,B 、C 错,D 对,故选D 。
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4.从铁农具出土的分布范围看,春秋早期仅在西北和河南西部的秦、?等国发现,中晚期已遍布周、郑、秦、燕、齐、鲁、吴、越、楚等国,尤以南方出土为多。
这说明此时期()A.区域位置影响农业发展B.兼并战争南移趋势明显C.冶铸技术取得巨大进步D.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25.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
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
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
这一建制()A.旨在扩大宋朝疆域B.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C.打破了市坊的界限D.有利于避免地方割据现象26.罗尔钢先生经考证后认为《水浒传》应分为前后两部分,分别出自不同作者之手,前部分成书于元末明初,后部分成书于明中叶。
有此判断的原因之一,是《水浒传》的主题思想由“替天行道救生民”转变为“替天行道存忠义”。
由此可知()A.史家对史料的解读带有强烈主观色彩B.只有大量的考证才能接近历史的真实C.理性判断与解释利于历史研究的突破D.历史研究的深入唯有依赖丰富的史料27.《孝经》是阐发儒家伦理的著作,以“孝”为“百行之本”,进而阐述如何以忠孝、孝悌的原则处理君臣、父子、兄弟等各种社会伦理关系,以及立身、处事、齐家、睦邻、治国、事君等各种社会政治事务。
汉魏以来,《孝经》成为儒学教养的主要文本。
至唐代,《孝经》获得“经典”地位,升格为与“五经”并列的儒家“经书”之一。
《孝经》地位的演变反映了()A.儒学成为官方哲学B.儒学地位得到强化C.统治思想趋向保守D.道德教化受到重视28.1903年,清政府颁布《铁路简明章程》规定:无论华洋官商,均可禀请开办铁路。
如“华商请办铁路,集股以华股获占多数”,“附搭洋股,以不逾华股之数为限,洋商请办铁路,无论集股若干,总须留出股额十分之三,任华人随时照原价附股”。
由此可知该章程()A.便利列强资本输出B.主张铁路国有C.不利民营铁路发展D.利于救亡图存29.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中国,胡适是实用主义的主将,他不遗余力地提倡研究和解决具体及实际问题,一点一滴”进化式地改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