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推断学案
高中化学有机推断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有机推断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基本分类;2.了解有机物的命名方法和化学性质;3.能够进行有机物的推断和分析;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基本分类;2.有机物的命名方法;3.有机物的化学性质;4.有机化合物的推断和分析方法。
三、教学重点1.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基本分类;2.有机物的命名方法;3.有机化合物的推断和分析方法。
四、教学难点1.有机物的化学性质;2.有机化合物的推断和分析方法。
五、教学方法1.讲解结合示例分析;2.实验展示教学;3.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4.答疑解惑。
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教师提问或展示实验现象引入有机物的讨论;2.讲解:分别对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基本分类、命名方法和化学性质进行讲解;3.实验展示:进行一些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有机化合物的推断和分析讨论;5.总结归纳:结合实验和讨论结果,对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分类、命名、化学性质进行总结;6.拓展延伸:让学生根据教材以外的实例对有机物进行推断和分析,并结合日常生活实践。
七、教学反馈1.课堂小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2.学生表现评价: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3.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感受和建议。
八、课后作业1.复习课堂内容,做好笔记;2.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有机化合物的实例;3.完善实验报告。
以上为高中化学有机推断教案设计范本,具体教学实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有机推断专题复习学案

有机推断专题复习学案一、考什么:《2013天津卷考试说明》摘录----- 有机化学基础部分(一)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2.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3.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及其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4.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5.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能判断并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6.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二)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3•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溴乙烷、乙醇、苯酚、乙醛、乙酸、乙酸乙酯)的组成、结构特点性质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重要应用。
5.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6 •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三)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了解油脂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3.了解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 • 了解食品中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的常见有机物。
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5• 了解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药物对维护健康的作用。
了解常见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了解毒品的危害。
6.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合成高分子化合物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性能及重要应用,评价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对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有机推断导学案

有机推断一
班级:姓名:小组:。
【学习目标】
1.学生结合官能团的性质、特征反应及现象,判断含有的官能团的种类及有机物结构。
2.学生结合反应条件,能判断反应类型确定官能团的种类。
3.学生通过不饱和度的计算、分子式及反应前后的分子式的变化,确定有机物结构简式。
4.学生通过从条件、现象、用正推、逆推方法,正确分析有机推断的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由反应条件、现象、分子式为突破口进行推断并规范作答;
难点:由反应条件、现象、分子式为突破口利用正推/逆推思想快速判断并规范作答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1.已知某芳香族化合物A(C11H12O5)的水溶液显酸性,遇FeCl3不显色。
其中I为四元环状化合物;J可使溴水褪色,且只能有一种结构;I和J互为同分异构体;K和L都是高分子材料。
分析A~L的结构简式,分析②、③的反应类型。
有机推断4导学案

【导学流程】
1.基础感知
1.结合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査尔酮类化合物G是黄酮类药物的主要合成中间体,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信息:①芳香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 ~110之间,1mol A充分燃烧可生成72g水。
② 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 D能发生银镜反应、可溶于饱和Na2CO3溶液、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氢。
有机推断(第四课时)
.
【学习目标】
1.学生结合分子量利用商余法,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进而推测结各物质的结构简式。
3.学生结合酸酐与酸的关系,利用分子量进行推断。
4.学生结合题干信息及题目信息相结合,进行有机物得推断。
【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商余法、差量法进行结构简式的推断,酸酐的相关推断。
④
⑤ RCOCH3+ RˊCHO RCOCH = CHRˊ
(2)某天然有机化合物A仅含C、H、O元素,与A相关的反应框图如下:写出各物质结构简式
选修5高二《有机推断》学案(20111017)

(1) B 含有官能团,②的反应类型(2)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有 ①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2 •某芳香烃A 有如下转化关系:⑥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 ___________⑶ 与E 的官能团的种、数都相同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某链烃A 为起始原料合成化合物 G 的路径如下(图中 Mr 表示相对分子质量): 又知:A 是不饱和链烃,无甲基; G 是有香味的物质,且可以使溴水褪色。
回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中无氧官能团的名称 ______________ 、含氧官能团的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二班学号 姓名《有机推断》学案(余松良编)、习题讨论: 1.右图中 A 、B 、C 、D 、E 、F 、 G 均为有机化合物。
巴 --------ACDNaOH H +厂C 13H J 6O 4H 2O③緬班破--------- 皆ZX 1CEC Z H 60I _如•肓 ITO C I ” I共丄种 。
②与B 有相同的官能团 ③不与FeCb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涼水 ©■(1)E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⑵③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E^F反应1的方程式,反应类型—(2)与E的官能团的种、数都相同且化学环境不同的H数比为3:2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方法小结:有机推断的思维结构: 三、 继续练习:4.根据图示填空(1) 化合物A 含有的官能团是 _______________ 。
化学有机结构推断教案高中

化学有机结构推断教案高中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命名体系。
2.掌握有机分子结构推断的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 烷烃:碳氢化合物- 单、双、三键:饱和和不饱和化合物- 功能团:羟基、羰基、羧基等2.结构推断的方法:- 分子式推断:根据分子式判断分子中元素种类和数目- 光谱数据推断:通过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光谱推断结构- 反应性推断:根据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推断结构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一个有机化合物的案例引入有机结构推断的重要性和方法。
2.基本结构介绍: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命名体系。
3.结构推断方法:分别介绍分子式推断、光谱数据推断和反应性推断的方法。
4.案例分析:给学生几个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和光谱数据,让他们通过分析推断出化合物的结构。
5.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结构推断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推断出化合物结构。
6.拓展应用:讨论有机结构推断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思考。
四、课堂活动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结构推断讨论,互相交流和学习。
2.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进行结构推断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质疑环节:设计一些结构推断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教学反馈1.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结构推断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口头反馈: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结构推断经验和方法。
3.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写出实验过程和结论,加深对结构推断方法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情况。
2.作业成绩:根据作业的完成情况评定学生的掌握程度。
3.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结构推断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机结构推断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化学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
高中化学有机推断讲解教案

高中化学有机推断讲解教案主题:有机推断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有机推断的概念,掌握推断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一、引入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它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在有机化学中,有机推断是一种通过分子结构和性质来确定有机分子结构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数据和化合物的性质来推断出其分子结构。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有机推断的方法及应用。
二、理论知识1. 有机分子结构的推断:通过观察化合物的性质、元素分析、元素含量和分子式等数据,可以推断出有机分子的结构。
常用的推断方法包括质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谱分析等。
2. 实验数据:通过观察有机分子的物理性质(比如溶解性、熔点、沸点等)以及化学性质(比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性等)来推断其结构。
三、案例分析以乙醇为例,通过以下数据来推断其结构:1. 分子式为C2H5OH,熔点为-114°C,沸点为78.29°C;2. 在NaHCO3溶液中发生发泡反应;3. 在Na直接还原条件下生成乙烷。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推断出乙醇的结构为CH3CH2OH。
四、练习1. 已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4H10O2,沸点为169-171°C,元素分析结果为C:40.00%,H:8.05%,O:51.95%,请推断其结构。
2. 一种有机化合物在稀硫酸中加热可生成乙烯和CO2,它的分子式为C6H6O3,结构中含有羧基和苯环,请推断其结构。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有机推断的方法及应用,掌握推断有机分子结构的技巧。
在今后的学习中,通过多做练习和实验,进一步提高有机推断的能力,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有机推断2导学案

有机推断(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回顾烯烃性质,能说出有机合成过程中碳碳双键的保护方法。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醇、酚性质,能说出有机合成过程中醇羟基和酚羟基的保护方法。
3.学生通过讨论氨基的化学性质,能设计保护氨基的方法,确定取代、氧化与还原的性质。
4.学生通过讨论及讲评格氏试剂原理,能利用该信息进行有机推断。
【重点难点】重点:有机合成中保护碳碳双键、羟基、氨基的方法;灵活运用格氏试剂原理进行推断。
难点:识别官能团的保护方法,灵活运用格式信息进行推断。
【导学流程】一.基础感知1.碳碳双键的保护:若分子中既含羟基又含碳碳双键,但只要求羟基被氧化,就必须保护碳碳双键,可先用加成反应使之达到饱和,氧化后再通过消去反应复原碳碳双键。
1).已知E的结构简式为HOOCCH=CHCOOH完成下列内容:①请分别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
②反应②③的目的是?2).下图是由丙烯制丙烯酸的流程,分析各步发生的反应,及各步反应类型。
2.酚羟基的保护:①请分别写出A、B、C的结构简式。
②上述转化过程中B→C的目的是?3.氨基的保护:注意取代基的定位和氨基的还原性,氨基若与苯环连接还原性更强。
结合反应物及目标产物确定下列流程中X、Y、Z的试剂及B、C的结构简式。
甲苯−−−−→−控制用量)(X B−→−Y C−→−Z对氨基苯甲酸1.若由甲苯制间氨基苯甲酸,操作先后顺序应作何调整?2.—NH2、—OH、碳碳双键分别采用什么方法保护?3. 已知RX + Mg RMgX(格利雅试剂)今欲通过上述反应合成2-丙醇,选用的有机原料正确的一组是()A.氯乙烷和甲醛B.氯乙烷和丙醛C.一氯甲烷和丙酮D.一氯甲烷和乙醛COMgXRCROHCOH+/H2O加成+ RMgX无水乙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推断专题复习学案2. 掌握有机推断的解题方法和技巧1.共面型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共线型分子:_____________3.特殊的C 、H 个数比: 不饱和度=C∶H = 1∶1的有:乙炔、苯、苯酚、苯乙烯C∶H = 1∶2的有:烯烃、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果糖C∶H = 1∶4的有:甲烷、尿素、乙二胺二、特征的反应现象1,使溴水褪色者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使KMnO 4(H +)溶液褪色者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或“—CHO ”等结构或为苯的同系物。
3、遇FeCl 3溶液显紫色,或加入溴水出现白色沉淀,则该物质中含有__________。
4、 遇I 2变蓝则该物质为______________。
5、遇浓硝酸变黄,则表明该物质是含有苯环结构的蛋白质6、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有红色沉淀生成或加入银氨溶液加热有银镜生成,表示含有_________、或为甲酸、_______、________以及葡萄糖等。
7、加入Na 放出H 2,表示含有—OH 或—COOH 。
8、加入NaHCO 3溶液产生气体,表示含有—COOH 。
三、特征的反应条件⑴NaOH 的水溶液,含有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⑵ NaOH 的水溶液,△---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水解⑶ NaOH 的醇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⑷ 浓硫酸,△---_________反应(170℃)、________反应、_________反应、________反应。
⑸ 稀硫酸,△---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的水解⑹ Br 2水或Br 2的CCl 4溶液---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的加成2N(c)+2--N(H) 2⑺ Cl 2 或Br 2,光照---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的卤代⑻ Cl 2 或Br 2,Fe 或FeCl 3---_____________的卤代⑼ O 2/Cu 或Ag, △---_____________的催化氧化⑽ 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反应,则该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性糖[11] 能与H 2在Ni 作用下发生反应,则为______烃、_____烃、_____烃、_____或_________的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12] 与O 2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反应,则该物质发生的是-CHO的氧化反应。
(如果连续两次出现O 2,则为醇―→醛―→羧酸的过程)四、特征的转化关系(1)一元合成路线:RCH=CH 2→ 一卤代烃→一元醇→一元醛→一元羧酸 → 酯(2) 二元合成路线: (链酯、环酯、聚酯)(R 代表烃基或H)RCH=CH 2 → 二卤代烃 → 二元醇 → 二元醛 → 二元羧酸 → 酯【附:有机物的转化关系】(3) 官能团的引入①引入羟基的方法:____________水解、____________加成、__________加氢。
②引入卤原子的方法:__________X 2或HX 加成, ______与HX 取代,________和X 2发生取代反应。
③引入双键的方法:________或__________消去引入C=C 双键,________氧化(去氢)引入C=O 双键。
这个图对你认识有机物的转化关系有何帮助?多步氧化:醇 → 醛 → 羧酸(或烯 → 醛 → 羧酸)(4) 醇的催化氧化规律:羟基碳上有氢才氧化,含一个氢时氧化为________;含两个氢(即带--CH 2OH 基团的醇)时氧化为_______________。
(5) 醇和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规律:邻碳有氢才消去。
(6) 一种物质变多种物质(两种或两种以上)-----一变多时一般是酯的水解反应。
重要的成环反应:7.聚合反应特点:加聚反应的单体一般含有碳碳双键,而缩聚反应的单体一般含有多官能团五、重要的定量关系1. 2-OH H 2 2-COOHH 22. -CHO 2Ag ↓ -CHO Cu 2O ↓3. 2-COOH CO 2 -COOH CO 24. 反应后相对分子质量减小2或4,可能是_______的催化氧化,且分子含有1NaNa 2[Ag(NH 3)2]OH 2Cu(OH)2Na 2CO 3 NaHCO 3个或2个______基;而反应后相对分子质量增大16或32,可能是_______的氧化,且分子含有1个或2个______基。
5.酯化反应或酯的水解中守恒和关系:a. m(酸)+ m(醇) == m(酯)+ m(水) b .C 、H 、O 原子个数守恒【预习自测】 1:已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性质中该有机物不具有的是 ( )(1)加聚反应 (2)加成反应 (3)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4)与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CO 2气体 (5)与KOH 溶液反应A (1)(3)B (2)(4)C (4)D (4)(5)2. 快乐是什么?精神病学专家通过实验发现:在大脑的相应部位——“奖赏中心”,给予柔和的电击,便会处于似乎极度快乐的状态。
人们已经将“奖赏中心”部分的脑电图绘制出来,并认为,在各区域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是多巴胺,所以“奖赏中心”又称为多巴胺系统。
多巴胺结构为:(1)多巴胺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
(2)试判断多巴胺应具有的化学性质 _______。
A.加成B.取代C.氧化D.水解 写出多巴胺与溴水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某重要的塑料F ,其单体A (C 5H 8O 2)不溶于水,并可以发生以下变化:请回答:(1)B 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由B 转化为C 的反应属于(选填序号) _____________.①氧化反应 ②还原反应 ③加成反应 ④取代反应(3)C 的一氯代物D 有两种,C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4)由A 生成B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5)F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 .+CH 2=CH-CH 2- ---CHO OH HO HO NH 2探究1.找突破口及题眼、C 、D 、E 、F 、G 均为有机化合物。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D 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物须用结构简式表示) (3)B 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A 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有机推断题的方法与技巧1、审题——仔细读题、审清题意, 明确已知条件,挖掘隐蔽条件。
审题做好三审:1)文字、框图及问题信息[反应(条件、性质.现象)信息]2)找出隐含信息、信息规律及模仿规律3)先看结构简式,再看化学式【对比物质转化中官能团的种类、位置、数目的变化以及分子式的变化等,掌握其反应实质】2、找突破口——分析结构特征、性质特征、反应条件、实验现象等,确定某物质或官能团的存在。
3、推断——用顺推法、逆推法、双推法、假设法等得出初步结论,再检查、验证推论是否符合题意。
4、规范表达——正确书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等。
【形成练习】 有机物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已知:①C 、E 均能发生银镜反应;②H 的结构简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 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
(2)写出E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3)F 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4)由A 转化成B 和F 的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填序号)。
①氧化反应 ②消去反应 ③加成反应 ④取代反应 ⑤还原反应(5)写出由F 生成H 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例2】已知F 的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H 为环状化合物,分子式C 4H 6O 2,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A 中可能含有哪些官能团?_________。
⑵1molA 和2molH 2反应生成1molG ,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⑶ A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与A 含相同官能团,请写出它的结构简式______。
⑷推断B 、E 、F 的结构简式。
[Ag(NH )]OH△△△△△溶液3足量H Br F H +足量+1、有机物推断一般有哪些类型和方法?2、在做题目之前,我首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接下去再做什么?……3、如何审题?在阅读题目时需要看哪些内容?4、通过仔细审题,我能否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5、要解决这个问题,我已经知道什么?还需要什么?我需要调用学过的哪些知识?这些能解决问题了吗?不够,那么怎样找一些有用信息?从哪里找?6、是否要将题目中出现的所有未知物均推导出来?7、推断未知物结构有哪些方法?8、在具体答题时,应该注意哪些内容?完成该项问题后,你觉得对书写的内容有必要检查吗?为什么?9、书写有机物结构简式时要注意什么?书写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时要注意什么?PMAA就是一种“智能型”大分子,可应用于生物制药中大分子和小分子的分离。
以物质A为起始反应物合成PMAA的路线为: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A和PMAA的结构简式:A:______ _ ,PMAA_______ _。
(2)上述过程中①、②反应类型分别是:①_______、②________。
(3)写出C→D和E→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
(4)E在有浓硫酸和加热的条件下,除了能生成外还可能生成什么产物(用结构简式表示):______________ 。
2:烃A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按以下路线进行反应:其中1C 和2C 互为同分异构体,2C 的结构简式为,G 的分子式为42224O H C .请回答;(1)上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填反应序号)________.(2)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分别为:B :__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__.(3)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6:烷烃A 只可能有三种一氯取代产物B 、C和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