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谜

合集下载

红楼梦元宵节灯谜有哪些内容

红楼梦元宵节灯谜有哪些内容

红楼梦元宵节灯谜有哪些内容引言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农历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在元宵节晚上,人们通常会挂灯笼、猜灯谜、吃元宵,以此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

而《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对元宵节灯谜有着独特的贡献。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红楼梦》相关的元宵节灯谜内容。

灯谜一:螃蟹谜面:贾宝玉悔婚时的动物。

谜底:螃蟹。

解析:螃蟹是贾宝玉悔婚时,将黛玉给他的螃蟹放进水缸里溺死而引发的故事。

这个灯谜借用了贾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情感纠葛,寓意深远。

灯谜二:贾宝玉谜面:《红楼梦》中的男主角。

谜底:贾宝玉。

解析:《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而贾宝玉作为其中的男主角,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人物。

这个灯谜简单明了,但呈现了贾宝玉的重要地位。

灯谜三:葬花吟谜面:《红楼梦》中的经典诗词。

谜底:葬花吟。

解析:葬花吟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创作的经典诗词之一。

这首诗词道出了贾宝玉对黛玉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映射了整个故事的悲剧色彩。

这个灯谜以葬花吟为谜面,让人回忆起贾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情感故事。

灯谜四:荣府谜面:故事《红楼梦》发生的贵族家族。

谜底:荣府。

解析:荣府是《红楼梦》中故事发生的地方,也是贾府的对手家族。

这个灯谜借用了《红楼梦》中的背景元素,让人们回忆起故事中荣府的重要性。

灯谜五:探春谜面:《红楼梦》中的角色。

谜底:探春。

解析:探春是贾府中的贤妻良母,是贾宝玉的姊妹之一。

她智慧过人,对家族有很大的贡献。

这个灯谜通过探春的角色,反映了《红楼梦》中的家族伦理和人物形象。

灯谜六:黛玉谜面:《红楼梦》中的女主角。

谜底:黛玉。

解析: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她是一个充满悲情的人物形象。

她的迷人之处引发了无数读者的共鸣,成为了文学经典之一。

这个灯谜以黛玉为谜面,引发了人们对于黛玉形象的思考和讨论。

灯谜七:宝钗谜面:《红楼梦》中的角色。

谜底:宝钗。

解析:宝钗是贾府中的出色女子,也是贾宝玉的表妹。

她聪明、美丽,对贾宝玉深有体贴之情。

这个灯谜以宝钗为谜面,展现了她在《红楼梦》中的角色形象。

红楼梦中的谜语

红楼梦中的谜语

红楼梦人名谜
1.王一贴、妙玉 2.赖大家的、智能 3.花自芳 4.程日兴 5.大了、时觉、惜春 6.秦邦业、大了 7.墨雨 8.小红、翠缕 9.花自芳 10.五儿、同贵 11.云光、大了 12.钱升、大了 13.智能、钱升 14.元春、陈瑞文 15.迎春、来旺 16.花袭人 17.秦邦业、终了 18.鸳鸯、宝玉 19.沁香 20.翠缕、迎春 21.琥珀 22.元春、探春、迎春、惜春 23.庆儿 24.同喜、王夫人、阴阳生、多姑娘、女先儿 25.扫红、王成;彩云、云光 26.坠儿 27.林如海 28.陈也俊 29.智能儿 30.四儿 31.陈也俊 32.陈也俊 33.智能 34.花袭人 35.花自芳 36.宋妈 37.宋妈 38.入画 39.探春 40.碧痕 41.平儿 42.惜春 43.侯晓明 44.元春、入画 45.多姑娘、张华 46.秦邦业、大了 47.四儿、张妈 48.智能、张华 49.舍儿、司棋 50.张华、来旺 51.迎春、花袭人 52.同喜、迎春 53.同喜、赖大家的 54.多官儿、多姑娘 55.智能、巧姐 56.同贵、坠儿、舍儿(注:“儿”字抵消) 57.板儿、翠缕、入画 58.王一贴、智通、李十儿、钱升 59.多官人 60.王大夫 61.王夫人 62.二木头 63.王一贴、珠儿 64.花袭人 65.陈也俊 66.胡老爷 67.单聘人 68.板儿、袭人 69.小红、叶儿 70.单大娘 71.钱升 72.小燕 73.昭儿 74.史鼎 75.小张 76.贾政 77.鸳鸯、入画 78.何三 79.碧痕、色空 80.裘良 81.女先儿 82.焦大 83.赖大家的 84.同贵 85.文化、大了 86.来兴、来旺 87.净虚 88.云光 89.扫红 90.秦邦业、终了 91.焦大 92.小红 93.贾珠 94.王君效 95.香菱 96.多官人 97.毛丫头 98.花袭人 99.贾母、迎儿 100.花袭人 101.晴雯 102.惜春 103.傅试 104.陈也俊 105.贾舍人 106.鸳鸯、同喜 107.宝姑娘 108.色空 109.多官人 110.王子腾 111.石呆子(石痴) 112.素云 113.花自芳、陈过 114.天文生 115.来喜家的 116.迎春、同喜 117.茗烟、入画 118.贾瑞 119.空空道人 120.呆霸王 121.惜春、扫红 122.史湘云 123.空空道人 124.钱升、舍儿、大了 125.惜春 126.贾瑞、金荣 127.王作梅、花袭人 128.琥珀 129.赖大家的、智能 130.空空道人 131.迎春、程日兴 132.王作梅 133.叶生、翠缕 134.素云 135.娇杏 136.探春 137.大了、时觉 138.来喜、终了 139.赖大家的 140.张华、小红 141.花袭人

红楼梦的十大诡异之处

红楼梦的十大诡异之处

红楼梦的十大诡异之处摘要:一、红楼梦的十大诡异之处二、元妃省亲时间的诡异三、袭人被卖的诡异四、金钏死不出贾府的诡异五、鸳鸯不可能出现的人物诡异六、秋桐典型的丫鬟命的诡异七、诡异的封建家庭背景八、红楼梦中鬼神之说九、红楼梦中的宿命论十、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网正文: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然而,在这部伟大的作品中,也有一些诡异之处,让人不禁感叹其中的奥秘与神秘。

首先,红楼梦的十大诡异之处之一就是元妃省亲的时间。

元妃省亲那一段,元妃是在晚上七点左右离开的皇宫,同时在凌晨两点左右离开的贾府。

按照古代的作息时间来看,这段时间应该是睡觉时间,换句话说,也就是鬼出没的时间。

其次,袭人被卖的诡异也让人费解。

袭人作为京城户口,居然被家中签下卖身契,而她的家庭曾经穷的卖女儿为奴。

这种卖身契,想赎回,主人家同意卖回,是天大的仁慈。

再次,金钏死也不出贾府的诡异。

金钏是贾府中的一个丫鬟,因为一些事情被赶出了贾府,但是她却不愿意离开,最终选择了自杀。

这种行为在古代社会是非常诡异的,因为在那个时代,丫鬟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他们没有自由,没有权利,甚至没有生命。

此外,鸳鸯不可能出现的人物也让人感到诡异。

鸳鸯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但是她的身份却非常特殊,她是一个丫鬟,但是却又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和权力。

在古代社会,丫鬟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他们没有自由,没有权利,甚至没有生命,但是鸳鸯却能够成为一个有权有势的人物,这让人感到非常诡异。

还有一个诡异之处就是秋桐的命运。

秋桐是贾府中的一个丫鬟,她的一生都非常悲惨,最终她选择了自杀。

这种命运在古代社会是非常常见的,但是秋桐的命运却让人感到非常诡异,因为她的一生都在为贾府服务,但是最终她却没有任何的回报,甚至连生命都没有了。

红楼梦中还有许多诡异之处,比如封建家庭背景、鬼神之说、宿命论以及复杂的人物关系网等等。

《红楼梦》谜语解

《红楼梦》谜语解

《红楼梦》谜语解《红楼梦》谜语解《红楼梦》中的谜语可分为明谜和暗谜两类。

明谜即作者点明其为谜语之谜,暗谜即作者未点明其为谜语之谜。

其中明谜又分两种,一种为作者给出谜底之谜,一种为作者未给出谜底之谜。

(详见《石头真言》)一、第五十回李氏三姐妹之“春灯谜”李纨因笑向众人道:“让他自己想去,咱们且说话儿。

昨儿老太太只叫作灯谜,回家和绮儿纹儿睡不着,我就编了两个‘四书’的。

他两个每人也编了两个。

”众人听了,都笑道:“这倒该作的。

先说了,我们猜猜。

”李纨笑道:“‘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一句。

”湘云接着就说:“在止于至善。

”宝钗笑道:“你也想一想‘世家传’三个字的意思再猜。

”李纨笑道:“再想。

”黛玉笑道:“哦,是了。

是‘虽善无征’。

”众人都笑道:“这句是了。

”李纨又道:“一池青草草何名。

”湘云忙道:“这一定是‘蒲芦也’。

再不是不成?”李纨笑道:“这难为你猜。

纹儿的是‘水向石边流出冷’,打一古人名。

”探春笑问道:“可是山涛?”李纹笑道:“是。

”李纨又道:“绮儿的是个‘萤’字,打一个字。

”众人猜了半日,宝琴笑道:“这个意思却深,不知可是花草的‘花’字?”李绮笑道:“恰是了。

”众人道:“萤与花何干?”黛玉笑道:“妙得很!萤可不是草化的?”众人会意,都笑了,说:“好!”李纨三姐妹之“春灯谜”共有四个谜语,这四个谜语单独各自成谜,串起来后又构成另外一个谜语。

就是这个连环谜语,道出了有关《石头记》作者之莫大秘密。

1、谜面: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一句谜底:虽善无征原文先指出谜底不是“在止于至善”,宝钗又提醒“想一想‘世家传’三个字的意思再猜”,于是黛玉猜出谜底为“虽善无征”。

谜底出自《礼记?中庸》:“上焉者虽善无征。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云:“上焉者,谓时王以前,如夏、商之礼虽善,而皆不可考。

”此谜则意为:观音虽善,但没有“世家”、“传”,无从征考。

“世家”,《史记》中用以记载侯王家世的一种传记。

“世家”之体古已有之,司马迁撰《史记》时以之记王侯诸国之事,著《世家》三十篇;欧阳修撰《新五代史》亦著《列国世家》十篇。

《红楼梦》的四大未解之谜

《红楼梦》的四大未解之谜

《红楼梦》的四大未解之谜是什么?一、《红楼梦》的书名,《红楼梦》前身是《石头记》,很说的过去,因为那块仙石是整个作品的引线,所以石头记很合理,可之后为什么改为红楼梦是红学界长期争议的话题。

二、贾元春的死亡之谜,高鹗写的贾元春是因为皇帝对她太好了,发福而积痰病死了。

却与《恨无常》曲中所说的有很多不合理之处。

从各个方面考究贾元春之死是病死还是因为各势力的权力之争导致其没落,一直也是红学界争论的话题三、贾元春判词之谜。

四、《红楼梦》二十首绝句之谜。

这二十首绝句是《红楼梦》手抄本流传的过程里,在乾隆朝中期,有个叫富察明义的人,他读了以后,写了二十首绝句,诗句里透露出来,他所看到的手抄本似乎不止八十回,但八十回后也绝非高鹗所续,在诗中他道出了一些他所看到的八十回后的情节,但是他以诗的形式表达,又把自己的感慨糅合进去,意思就很朦胧,人们的理解就各不一样,因此也就成了不解之谜。

由于红学界对这四个不解之谜争论不休,难有定论,因此有人干脆将它们称之为“红楼死结”。

贾元春判词之谜《红楼梦》是一部带有自叙性质的作品,它与作者曹雪芹的家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刚才介绍的文本中的几个年份就可以精确地反映出这种关系。

而贾元春判词的第一句“二十年来辨是非”究竟是什么意思?它与贾元春的命运结局有什么关系?与作者曹雪芹的家族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贾元春判词的第二句是“榴花开处照宫闱”。

对于这句判词,很多红学研究者认为它没有什么特别意义,只是过渡性的景观描写而已。

事实果真如此吗?这句话的背后究竟会有什么特殊的隐喻呢?贾元春判词的第三句是“三春争及初春景”。

对于这句判词,很多红学研究者认为,这是指贾府四位小姐——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之间的关系,“三春”指的是迎春、探春和惜春,因为她们三人都不如元春地位风光显赫,所以是“三春争及初春景”。

对于这种解释,刘心武先生会如何看呢?贾元春判词的第四句是“虎兕相逢大梦归”。

对于这句判词,红学界依然争议很大。

红楼梦之谜探究作文

红楼梦之谜探究作文

红楼梦之谜探究作文这部巨著,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引得无数人想要深入探究其中的奥秘。

要说这书中的谜团,那可真是数不胜数。

就拿贾宝玉的那块通灵宝玉来说吧,它的来历就充满了神秘色彩。

据说它原本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石头,后来经过一番机缘巧合,到了宝玉的口中,成了他的命根子。

这石头上还刻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几个字,仿佛有着某种神奇的魔力。

每次宝玉丢了玉,就会变得疯疯癫癫,整个贾府也会跟着鸡飞狗跳。

这玉到底有啥特殊的力量,能让宝玉如此依赖它,让整个贾府如此重视它,这真是个让人琢磨不透的谜。

再说说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吧。

他们俩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宝玉对黛玉那是一片真心,黛玉对宝玉也是情根深种。

可为啥他们的爱情就不能有个美满的结局呢?是封建礼教的束缚?还是家族利益的考量?或者是命运的捉弄?记得有一回,宝玉和黛玉在桃花树下共读西厢,那场景别提多美了。

宝玉一脸认真地给黛玉讲着书中的故事,黛玉则红着脸,时而嗔怪宝玉几句,时而又被书中的情节逗得咯咯直笑。

微风吹过,桃花纷纷飘落,落在他们的肩头和发梢,仿佛为他们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梦。

可这梦终究是破碎了,黛玉香消玉殒,宝玉出家为僧,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这其中的缘由,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还有那贾府的兴衰,也是一个大大的谜团。

想当年,贾府是何等的风光,门庭若市,车水马龙。

元妃省亲的时候,那场面简直奢华到了极点,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应有尽有。

可后来呢,贾府渐渐没落,被抄了家,子孙们也流落四方。

这到底是因为子孙们的不肖,还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记得有一次,我跟着姥姥去亲戚家串门,那家以前也是富得流油,房子又大又漂亮,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

可没过几年,那家的男主人染上了赌博的恶习,把家产输了个精光,最后落得妻离子散的下场。

这让我不禁联想到贾府的命运,是不是也是因为某些人的放纵和堕落,才导致了最后的衰败呢?还有书中那些复杂的人物关系,也是让人头疼不已。

比如王熙凤,她精明能干,却又心狠手辣;薛宝钗温柔大方,却又显得有些世故圆滑;贾探春聪明果敢,却又身世坎坷。

红楼梦22回灯谜谜底及隐喻

红楼梦22回灯谜谜底及隐喻

红楼梦22回灯谜谜底及隐喻灯谜谜底及隐喻:1. 谜底:玉生烟,玉石与水隐喻:暗指贾宝玉的身份与命运,他被认为是“石头”的转世,神秘而高贵。

2. 谜底:葬花吟,人生离别隐喻:代表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深情离别,以及红楼梦中众多人物的生死离别。

3. 谜底:老鼠儿洞,悄悄地隐喻:暗指贾宝玉等人在红楼梦中耍诡计、秘密行动的情节,以及宝玉与黛玉的私密之事。

4. 谜底:贯井漏,引人回忆隐喻:象征者贾宝玉与林黛玉等人因各种原因而远离别墅,令人思念与回忆。

5. 谜底:才子佳人,绝配之人隐喻:代表了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情感纠葛,及他们在红楼梦中的爱情故事。

6. 谜底:答应人,诺言隐喻:代表了宝玉与黛玉之间的誓言和承诺,以及其他人物之间的约定与承诺。

7. 谜底:琅琊榜,声名显赫隐喻:象征着贾宝玉与林黛玉的遗憾的结局和命运,以及其他人物在红楼梦中的成功与失败。

8. 谜底:春月楼中,倾国倾城隐喻:暗指红楼梦中的美女们,她们的倾国倾城的美貌与魅力。

9. 谜底:道观中,古老神秘隐喻:象征着红楼梦中隐藏在庙宇与道观中的神秘、不可知的力量与哲理。

10. 谜底:芙蓉翠蕴,美丽至极隐喻:代表了红楼梦中的美丽景色和花草树木,以及这些景色与人物情感的契合。

11. 谜底:宝黛联婚,一世良缘隐喻:暗指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婚姻,以及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代表了永恒的爱情。

12. 谜底:飘零瓦砾,无依无靠隐喻:象征着平淡无奇、没有根基的人物,以及他们在红楼梦中的无奈与失落。

这些谜底和隐喻展现了红楼梦22回中各种情感、命运和命题,以及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这些谜语在巧妙地运用文字的同时,也带给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共鸣。

红楼梦里的灯谜

红楼梦里的灯谜

红楼梦里的灯谜第22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

正月十五元春娘娘获准省亲,盛大场面连元春都感到太过奢侈,但终于和久思不得见的亲人见面,回宫后又命太监送来灯谜让弟妹们猜,并每人再做一个带回宫里,按高低领不同赏赐。

愈发引得老祖宗高兴,整个贾府便又上上下下制作灯谜互猜。

贾母: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

谜底:荔枝,谐音“离枝”,暗示着将来“树倒猢狲散”,而贾母是处于最高地位的家长,恰似一只站在树梢上的老猢狲。

贾政:身自端方,体自坚硬。

虽不能言,有言必应——打一用物。

谜底:砚台。

讲究端方、坚硬,倒是贾政的封建家长的一本正经,他不喜欢儿子把心思用在赋诗题对上,对科举仕途却有求必应。

但有几分见识,能读出灯谜中不详之兆。

元春: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打一用物谜底:爆竹,烟消灰散,恰是元春荣华富贵瞬息即逝的写照。

迎春: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

因和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

——打一用物谜底:算盘。

用拨打乱如麻的算盘,暗喻将来嫁到孙绍祖家,挨打受骂,横遭摧残。

虽迎春忠厚老实于家有功,但却阴错阳差碰到中山狼,一载赴黄梁。

探春: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打一用物谜底:风筝。

断线风筝暗示探春远嫁难归和“清明涕送江边望”判词相一致。

惜春: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

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打一用物谜底:海灯。

佛前海灯,预示着惜春遁入空门的尼姑归宿。

早期的脂本《红楼梦》到惜春灯谜结束,庚辰本补宝钗制谜,至甲辰本,程高本则续不宝玉、宝钗两首灯谜,原宝钗改属黛玉。

朋友们读不同版本时自己甄别,贴上来作一般了解。

黛玉: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谜底:更香)宝玉:南面而坐,北面而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谜一般的《红楼梦》
一、作者到底是谁?
(一)作者曹雪芹说
胡适写《红楼梦考证》,坚决主张作者应当
是曹雪芹,此后新红学为考证作者是曹雪芹 费了很大的力气。他们主要有以下证据。 1、乾隆时期著名文人袁枚的记述。 2、满清贵族永忠与明义的记述 3、脂评、脂批说
相关链接:红学的发展历程
点评派(评点派):传统的研究方式
运用逻辑思维给出结论:曹非作者
(一)曹雪芹自己否定自己是作者 根据《红楼梦》书中开篇介绍,作者是那石头, 《石头记》便是明证。空空和石头对话,可以清楚 看出作者是石兄。 (二)证明曹雪芹是作者的证言违背逻辑 (三)脂批等批书人批语可证曹雪芹不是作者,作 者是石头和尚

(三)红楼梦作者的其他说法

(二)脂砚斋是谁
1、叔父说 2、作者自己说 3、堂兄弟说 4、史湘云说
(三)对脂砚斋的质疑
1、脂本伪造说。欧阳健等人的中心观点是脂
批本乃后人伪造。 2、一百二十回《红楼梦》都是曹雪芹所创作。
三、续书从何而来?
(一)后四十回的作者问题 1、后四十回是否曹雪芹所作。 胡适认为后四十回就是程伟元委托高鹗作的。他的 证据主要是: A 他认为程序所说先得二十余卷,后在鼓担得十余 卷,“此话便是作伪的铁证,因为世间没有这样奇 巧的事”。 B 高鹗的友人张问陶有一首送高鹗的诗中有一句 “艳情人自说《红楼》”, C 除了以上这些“外证”,胡适更提出“内证”。
索隐派:蔡元培 1、明珠家事说
2、顺治帝董小宛说 3、反清复明说(政治小说) 考证派:胡适、俞平伯、顾颉刚、周汝昌 新时期的代表:刘心武(如何评价)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雪芹非作者说
1、戴不凡的主要观点与证据观点
戴不凡的主要观点是,曹雪芹不是《红楼梦》
的“原始意义的作者,他是在“石兄”的 《风月宝鉴》旧稿的基础上,巧手新裁,改 作成书的。总之,曹雪芹只是小说的“改作 者”。
1、曹頫(fu)
甄士隐 吴玉峰 时辰八字 2、洪昇
二、脂砚斋是何许人也?
(一)脂砚斋的发现与意义 1、脂砚斋的发现 (1)胡适得到红楼梦抄本甲戌本 (2)其他几种红楼梦抄本陆续发现 (3)《枣窗闲笔》的发现 2、脂砚斋的意义 (1)对《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的进一步证实 (2)提供了不少曹雪芹成书过程的信息 (3)对后四十回的情节提供了线索

2、后四十回的真正作者是谁?
至今这个问题仍有这样一些不同观点并存,
难以统一。 第一种意见认为后四十回确为高鹗所续。 第二种意见则认为是由曹雪芹之后的一个不 知为谁的人续作的。 第三种意见则认为无论前八十回还是后四十 回,都是曹雪芹一个人作成的。


后四十回的评价问题 1、全盘否定。 2、不置可否。 3、不予重视。 4、批判接受
课后任务
了解金陵十二钗的排序及判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