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用药
05第五章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

05第五章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连续使用两种或更多种药物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联合用药可以通过多个途径来发挥作用,例如协同作用、互补作用和增效作用。
同时,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同时或连续应用时相互影响各自的药效、药代动力学或药动学的变化。
联合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对于治疗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都具有重要影响。
联合用药可以通过协同作用来增强疗效。
协同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产生的合作作用,使药效显著增强。
例如,抗生素经常与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生长,减少多药耐药菌的产生。
此外,联合用药还可以使药物在药物代谢酶或转运蛋白上产生竞争,从而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增加药物的疗效。
互补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产生的加强作用,使药效得到补充或互相加强。
例如,抗高血压药物常常与利尿药联合使用,可以通过降低血容量和外周阻力来更好地降低血压。
利用互补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进展,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另一方面,联合用药也可能产生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分为药效学相互作用和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药效学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产生的竞争或拮抗作用,使药效减弱或增强。
例如,抗生素与抗凝药物联合使用可能会导致抗凝药物的抗凝作用减弱。
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方面相互影响。
例如,一些药物可以影响肝脏中的药物代谢酶活性,从而降低其他药物的代谢速率,使药物在体内累积,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风险。
为了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风险,临床医生需要仔细评估联合用药方案,考虑每个病人的病情、药物剂量、药物代谢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性。
此外,病人在用药期间应定期复诊,并遵从医生的建议,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总之,联合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是治疗疾病中的重要因素。
正确评估和管理联合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对于提高治疗疾病的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和患者也需要共同努力,以保证联合用药安全高效地进行。
联合用药的名词解释

联合用药的名词解释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药物疗法的认知逐渐加深。
除了单一药物的使用外,联合用药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在疾病的复杂性和慢性病的治疗中。
本文将对联合用药进行名词解释,并探讨其在疾病管理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一、联合用药的定义联合用药是指将两种或更多种不同药物同时使用的治疗方法。
通过联合用药,医生可以发挥不同药物的互补作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联合用药有时也被称为“组合疗法”或“多种药物治疗”。
二、联合用药的理论基础1. 协同效应联合用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协同效应。
当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但目标相同或相似时,它们可以相互增强对目标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抗生素和抗炎药物的联合用药可以同时抑制细菌感染和减轻炎症反应,加速病情好转。
2. 互补作用联合用药还可以通过互补作用来增强治疗效果。
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代动力学差异,使它们在不同方面对疾病的治疗提供互补作用。
例如,抗高血压药物可以通过不同途径降低血压,避免单一药物的剂量过大或副作用增加。
三、联合用药的适应症联合用药适用于许多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复杂性和慢性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适应症:1. 癌症治疗在肿瘤治疗中,联合用药被广泛应用。
通过不同药物的组合,可以增加治疗所针对的癌细胞靶点数量,并降低肿瘤对单一药物产生的耐药性。
例如,贝伐珠单抗与化疗药物的联合用药在乳腺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2. 感染性疾病联合用药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抗病毒药物与免疫调节剂的联合使用可以提高HIV感染者的治疗效果。
此外,抗生素的联合用药可以对复杂的细菌感染提供更有效的覆盖范围。
3.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世界各地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
联合用药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抗血小板药物与降压药的联合用药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四、联合用药的安全性与风险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和风险是需要仔细考虑的因素。
不同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加重病情。
联合用药及销售技巧

联合用药及销售技巧联合用药是指同时应用两个以上的药物来治疗一个疾病或症状的方法。
它可以增加治疗效果、减少药物抵抗性、降低副作用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联合用药的常用技巧:1. 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根据疾病类型和患者需要,选择药物组合可以产生协同作用的药物,如抗生素和抗炎药。
2. 确保安全性:在联合用药时,必须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潜在的不良反应。
药物的选择要基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等。
3. 根据病情调整剂量:每种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频率可能互相影响。
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及时调整剂量,以达到最佳疗效。
4. 定期监测:联合用药后,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疗效。
根据监测结果,可以调整药物组合和剂量。
销售技巧:1. 了解药物知识:销售人员应对所销售的药物有一定的了解,包括药理作用、适应症、不良反应等。
只有清楚了解药物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向客户解释和推销。
2. 个性化销售:根据患者的需要和情况,提供个性化的销售建议。
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用药史,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的联合用药方案。
3. 提供解决方案: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或需求,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比如,如果患者担心不良反应,可以向他们介绍联合用药可以降低单一药物剂量,从而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4. 客户教育:重要的销售技巧是向客户提供药物知识和使用指导。
培训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药物,有助于提高疗效并减少问题的发生。
5. 跟踪服务:在销售后,及时与客户保持联系,回答他们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这样可以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增加客户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联合用药和销售技巧是医疗领域中重要的议题。
通过合理的联合用药和有效的销售技巧,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并促进药品销售的发展。
联合用药的名词解释

联合用药是指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来治疗同一个疾病或缓解症状。
联合用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在慢性疾病的治疗中很常见。
有时候,医生会根据病情需要,在必要时加入新的药物或调整药物剂量,以优化治疗效果。
联合用药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常见的原因有:
1.提高治疗效果: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产生相互促进和协同作
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2.缓解症状:在慢性疾病的治疗中,联合用药可以缓解患者的症
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3.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减少每个药物的剂
量,从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4.克服耐药性:一些细菌和病毒会对单一药物产生耐药性,联合
用药可以减少单一药物的用量,从而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然而,联合用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
1.药物相互作用: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
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从而影响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2.增加医疗费用:联合用药会增加医疗费用,给患者带来经济负
担。
3.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联合用药可能会增加每个药物的
剂量,从而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因此,在联合用药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药物的作用机制、相互作用和安全性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
者也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注意观察自身的反应,并及时向医生反馈不适症状。
联合用药的名词解释药理学

联合用药的名词解释药理学联合用药的名词解释及药理学药物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者连续应用两种以上的药物,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
它通常应用于治疗复杂疾病、多因素引起的病症或者提高药物疗效的需要。
联合用药的目的是通过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或者延长疗效持续时间。
本文将从药物联合用药的定义、优势、机制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解释。
一、定义药物联合用药通常是将两种或多种药物在合适的剂量和时间上同时或连续地应用,以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这种用药策略能够充分利用多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不同途径从多个层面干预疾病进程。
联合用药的目标可以是增加治愈率、缩短疗程、减少不良反应、降低耐药率等。
二、优势1.协同作用:不同药物之间可以具有协同或者增效的作用,即两个药物合并使用的效果大于两个药物单独使用的合计效果。
这种协同作用可以加强治疗效果,特别是在治疗某些复杂疾病或者实现特定治疗目标时尤为突出。
2.耐药性减少:单一药物使用时间长了容易出现耐药性,但是联合用药可以降低单一药物导致耐药性的风险。
因为联合用药可以同时通过不同的途径和靶点作用于病理过程,增加了治疗效果,并减少了单一药物使用导致的耐药性。
3.剂量降低:两种或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减少单一药物的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高剂量的药物使用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而联合用药可以通过减低单一药物的剂量,达到较低的副作用风险。
三、机制1.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之间可能出现药动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药效学上的相互作用。
药动学方面,两种药物可能通过影响彼此的吸收、代谢或排泄过程来改变其药物浓度和活性。
药效学方面,两种药物可能通过相互影响的途径和靶点来增强或减弱其药效。
2.靶点互补:不同的药物通常通过作用于不同的靶点来发挥疗效。
因此,联合用药可以同时干预多个病理过程,达到更全面的治疗效果。
例如,联合用药可以同时抑制多个癌细胞的增殖,减少癌细胞的转移和复发的风险。
药店联合用药培训

记录与报告
药店应建立健全的药品 销售记录和不良反应报 告制度,及时向相关部 门报告联合用药相关的 严重不良反应。
药店如何提高联合用药的服务质量
01
培训员工
药店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联合用药培训,提高员工的药学专业知识和服
务水平。
提高药店员工的专业水平
通过联合用药培训,药店员工可以深入了解药物相互作用 和合理用药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联合用药是临床常见的用药方式,但不当的联合用药可能 导致药物不良反应或药效降低。通过培训,药店员工能够 更好地指导患者安全用药,降低用药风险。
提升药店竞争力
具备专业联合用药知识的药店员工能够提供更优质的用药 咨询服务,增加患者对药店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从而提升 药店的市场竞争力。
关注患者病史
联合用药时,应关注患者 的病史,避免因药物相互 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遵循医嘱
联合用药时,应遵循医生 或药师的建议和指导,以 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联合用药的禁忌症
过敏反应
特定疾病禁忌
如果患者对某种药物过敏,应避免与 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某些疾病或状况下,应避免使用某些 药物,以避免加重病情或产生不良反 应。
提高药店员工的联合用药知识水平
制定培训计划
根据药店员工的实际情况和知识 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 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等内容。
邀请专家授课
邀请医药领域的专家进行授课, 传授药物相互作用机制、合理用 药原则等方面的知识。
组织内部交流
鼓励药店员工进行内部交流,分 享联合用药的经验和心得,促进 知识共享和共同进步。
医者最全药店联合用药方案大全

医者最全药店联合用药方案大全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交替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以增强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医疗实践中,合理的药物联合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1.治疗高血压方案:利托那普利+氢氯噻嗪利托那普利是一种常用的ACE抑制剂,可以降低血压。
氢氯噻嗪是一种利尿药,可以通过促使体内的水分和钠盐的排泄来降低血压。
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协同作用,降低患者的血压。
2.防治心脏病方案: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可以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他汀类药物是一类降低胆固醇药物,可以降低患者的胆固醇水平。
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同时预防心脏病发生和降低胆固醇。
3.降低胃酸方案: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和雷贝拉唑都是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可以降低胃酸分泌。
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更加有效地减少胃酸分泌,治疗胃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
4.治疗气喘方案:布地奈德+沙美特罗布地奈德是一种局部激素,可以减轻气道炎症。
沙美特罗是一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可以舒展气道平滑肌,减少气喘发作。
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同时抑制炎症和扩张气道,有效控制气喘症状。
5.高血脂症治疗方案: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和贝特类药物都是降低胆固醇药物。
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来降低胆固醇水平。
贝特类药物可以通过减少胆固醇的吸收来降低胆固醇水平。
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同时增强降胆固醇的效果。
6.降低血糖方案:二甲双胍+格列美脲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可以减少肝葡萄糖的产生和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格列美脲是一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激动剂,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并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同时改善血糖控制效果。
联合用药及销售技巧分解

联合用药及销售技巧分解联合用药是指两种或以上的药物同时应用,以达到更好的疗效和临床效果。
合理的联合用药可以减少单一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并加快病人的康复速度。
而销售技巧则是指销售人员在推销药物时所运用的一系列技巧和策略。
本文将分别对联合用药和销售技巧进行详细的分解。
联合用药首先需要准确的诊断和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以确定是否需要联合用药以及选择合适的联合药物。
一方面,可以选择具有互补或协同作用的药物,增加治疗效果。
例如,使用抗生素和抗炎药物联合治疗感染性疾病,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并减轻炎症反应。
另一方面,也需要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在选择药物时,需要考虑它们的相互作用潜力和风险,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另外,联合用药还需要合理的药物配比和用药时间。
药物配比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疗效和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充分考虑药物的适应证、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等因素,进行药物配比是联合用药中的重要环节。
同时,合理的用药时间也能够增加治疗效果。
例如,一些药物需要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或调整用药时间,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而在销售技巧方面,销售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产品知识和与医生的良好沟通能力。
首先,销售人员需要对自己销售的产品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包括作用机制、适应症、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这样可以在向医生推销时给予详细的解释和回答问题,增加医生的信任和接受度。
此外,销售人员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参加行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跟踪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市场动态,提高专业能力和市场洞察力。
同时,也需要关注市场竞争对手的动态,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保护和拓展自己的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联合用药和销售技巧在医药行业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的联合用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而销售技巧可以帮助销售人员与医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提供个性化的推销服务,从而推动药物的销售和市场拓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药类
组方1:氟苯尼考主治禽伤寒。
组方2:利福平+氧氟沙星主治大肠杆菌。
组方3:环丙沙星+克林霉素主治慢性呼吸道病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组方4:丁胺+庆大主治大肠杆菌。
组方5:头孢噻肟或头孢三嗪+磷霉素钙或恩诺沙星主治大肠杆菌。
组方6:氨基糖甙类+利福平主治大肠杆菌。
组方7:头孢哌酮钠一舒巴坦钠,重症加用左旋氧氟沙星,与厌氧菌混感加用甲硝唑,有需氧杆菌存在加用一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此方案可用于大肠杆菌、输卵管炎及肠毒综合症的治疗。
组方8:磷霉素钙+头孢及喹诺酮类主治大肠杆菌,中间相差1小时。
组方9:林可霉素+利福平+替硝唑+SMZ
组方10:硫酸新霉素+粘杆菌素+替硝唑+头孢菌素类
球虫药
组方1:甲基三嗪酮+抗坏死性肠炎药物主治盲肠球虫
组方2:磺胺喹恶啉钠+磺胺甲恶唑钠+甲硝唑主治小肠球虫
组方3:磺胺氯吡嗪钠+新霉素主治盲肠球虫
肠炎药
组方1:利福平+痢菌净
组方2:多粘菌素E+利福平+TMP
组方3:阿莫西林+多粘菌素+舒巴坦钠或棒酸
组方4:盐酸土霉素+痢菌净
组方5:粘菌素E+丁胺卡那霉素
组方6:克林霉素+甲哨唑针对坏死性肠炎
组方7:甲砜霉素+乙酰甲奎+甲硝唑
组方8:甲硝唑+奥硝唑+左旋氧氟沙星+蒲公英提取物+鱼腥草提取物
支原体药
组方1:红霉素+泰乐菌素
组方2:阿奇霉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强力霉素
支原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组方1:琥乙红霉素+庆大小诺霉素
组方2:克林霉素+丁胺卡那霉素
组方3:氟苯尼考+强力霉素
组方4:林可霉素+大观霉素
备注:如为毒支原体感染应适当配合利巴韦林或金刚烷胺!
抗鼻炎药
组方1:磺胺6甲氧嘧啶钠+增效剂
组方2:复方新诺名
禽霍乱用药
选择药物:
复方新诺明、土霉素、奎乙醇、氟苯尼考、磺胺5甲氧嘧啶。
青霉素+链霉素
用药注意事项:
1、治疗严重的肠炎、肠毒综合症可以适当辅助解表药西咪替丁。
2、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与氨基糖甙类具有明显协同作用,但宜间隔2h使用。
3、如出现肾肿应禁用氨基糖甙类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等、磺胺类、呋喃类、多粘菌素E等,可选择头孢菌素类、利福平、喹诺酮类等治疗。
另外,许多药物是通过肾脏排泄的,如头孢菌素类,可将该类药物适当减量1/4一日用药一次。
4、可用于喷雾给药治疗的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不能采食和饮水的重症感染。
可用于喷雾给药的药物:利巴韦林、氨茶碱、麻黄碱、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硫酸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等,特别是用利巴韦林治疗病毒感染,喷雾给药的效果是同剂量药物饮水给药的10倍,最佳的雾滴直径为10-20um,即使用常规喷雾器(直径≥80um)也会取得较饮水给药更好的效果。
5、注意药物发挥药效的酸碱性:药物酸碱性对治疗效果影响
①需在碱性环境中使用的药物:庆大霉素、新霉素、利福平(PH值<9)、阿奇霉素(PH值6.2时MIC较PH值7.2时高100倍)、恩诺沙星、磺胺类。
②需在酸性环境中使用的药物:强力霉素。
③需在中性环境中使用的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6、水质:有的水质中含重金属离子如Fe2+(铁锈)、AI3+(铝)很多,对强力霉素、喹诺酮类有很大的影响,一般需投喂水质改良剂(螯合剂),一般在100kg饮水中加用EDTA-2Na10g
7、如果不是毒性大的药物,首次倍量,以后常量使用(此为美国首席医药顾问所推荐的最佳给药方法)。
8、为使药物血药达峰时间缩短,最好限制药水饮用时间,切忌将药物加入水中让鸡自由饮用(不易达到血药峰值,治疗效果差)。
因此,投药前需停水,冬季停水两小时,夏季停水一小时。
9、为达到最佳效果,每次用药兑水量,一日一次,以日饮水量30%为宜;一日两次,各以日饮水量25%为宜。
10、防止药物中毒,如马杜拉霉素、海南霉素等,治疗浓度接近中毒浓度,加大用量常导致中毒死亡。
11、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麻黄碱、氨茶碱等药物用的时间过长,也会出现拉稀等症状。
氨基糖甙类的药物的药物在肠道中吸收率低,对于肠源性大肠杆菌效果好,而对三炎性大肠杆菌效果一般。
对肾脏有损伤,出现肾脏肿胀的尽量不用。
恩诺沙星治疗大肠杆菌肠道感染所致肠炎、腹泻,加大用量反而加重腹泻
12、组方后的药物治疗剂量:两种或多种抗菌药搭配使用,在确定两种药物间为协同作用时,并在没有确切临床试验得出最佳药物治疗浓度时,通常采用治疗剂量叠加原则。
13、需要注意给药时间的常用药物及内服方法如下:
需空腹给药的药物有(料前1小时):半合成青霉素中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钠除外)、强力霉素、林可霉素、利福平,喹诺酮类中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等。
料后2小时给药的药物有: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左旋氧氟沙星。
需喂料时给药的药物有:脂溶性维生素(VD、VA、VE、VK1、VK2)、红霉素等。
治疗肺部感染、支气管炎、心包炎、肝周炎、宜早晨料前一次投喂。
治疗肠道疾病、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时,宜晚间料后一次投喂。
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禽大肠杆菌败血病、腹膜炎、重症菌毒混合感染):将2
天用量于上午8点一次性投药,可提高效果,减轻撤停反应。
氨茶碱:将2天用量于晚间8点一次性投药。
14、关于给药次数的注意事项:
可一日给药一次的药物有:头孢三嗪、氨基糖甙类、强力霉素、氟苯尼考、阿奇霉素、琥乙红霉素(用于支原体感染)、克林霉素(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硫酸粘杆菌素、磺胺间甲氧嘧啶、硫酸阿托品、盐酸溴已新等。
可二日给药一次的药物有:地塞米松磷酸钠、氨茶碱等。
其它的药物多为一日2次用药。
有的药物如用麻黄碱喷雾给药解除严重喘疾时,也可一日多次给药。
关于给药间隔
不同药物一日用药次数不同,特别是上述提到的抑菌药物。
而在通常的用药习惯上,有时可能出于使用方便一日仅2次给药,因此,在尽可能选择血药半衰期长的品种的同时,应充分重视给药间隔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例如:用户可能上午9-10点给药,下午4-5点就给药了,治疗效果差。
而正确的用药间隔为12小时,如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不易做到的话,白天两次用药间隔时间保证在10小时以上,以确保药物的连续作用。
备注:当前用药误区
目前,在禽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药物的应用经常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和不足:
1、不注意给药的时间:无论什么药物,固定给药模式或用药习惯,不是在料前喂,就是在料后喂。
2、不注意给药次数:不管什么药物,通通一天给药1次。
3、不注意给药间隔:凡是一日2次给药,白天间隔时短(6-7小时),而晚上间隔过长(17-18小时)。
4、不重视给药方法:无论什么药物,不管什么疾病,一律饮水或拌料给药,自由饮水或采食。
5、偏面加大用药量或减少兑水量:无论什么药物,按照厂家产品说明书,通通加倍用药。
6、疗程不足或频繁换药:不管什么药物,不论什么疾病,见效或不见效,通通3天停药。
7、不适时更换新药:许多用户用某一种药物治愈了某一种疾病,就认准这种药物,反复使用,即使包装规格甚至颜色改变也不接受,且不改变用量,一用到底。
8、药物选择不对症:如本来为呼吸道疾病,口服给药用肠道不宜吸收药物(硫酸新霉素等)。
9、盲目搭配用药:不论什么疾病,如大肠杆菌与慢呼混感,不清楚药理药效,多种药物搭配使用,如含有治疗大肠杆菌的头孢噻肟钠与含有治疗支原体感染的红霉素搭配。
10、忽视不同情况下的用药差别:如疾病状态、种别、药物酸碱性影响、水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