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课件

合集下载

掩耳盗铃_ABC教育网PPT教学课件

掩耳盗铃_ABC教育网PPT教学课件
执教:
2020/12/10
1
解释词语
v 掩:用手捂住 v 盗铃:偷铃铛
2020/12/10
2
听课文录音,思考:
课文告诉我们谁想偷别人的铃铛? 你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2020/12/10
3
第一自然段落告诉了我们
事情发生的时间: 从前 事情发生的地点: 大门前 事情发生的原因: 一个人想偷别
人的铃铛

如果把耳朵掩住, 响声不就听不见了
吗?
2020/12/10
8

他掩住了。
(掩住 伸手 偷)
2020/12/10
9
讨论:
这个人为什 么会被人发
觉?
2020/12/10
10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 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做错了事,自 己欺骗自己。(不要自欺欺人)
2020/12/10
11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12
2020/12/10
4
. . 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没想到手碰到铃铛,他被人发觉了。
2020/12/10
5
他“明明知道”什么?
. . . 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
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 被人发觉。
2020/12/106 Nhomakorabea他是怎样 想的呢?

又是怎么 做的?

2020/12/10
7

掩耳盗铃PPT

掩耳盗铃PPT



掩耳盗铃

主讲人:XXX
第 一 部 分 成语故事
01 春秋时候,有个小偷跑到一户人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 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第 一 部 分 成语故事
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
02
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
第 一 部 分 成语故事
第 一 部 分 成语故事
06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 住自己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 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 把耳朵捂住不 就听不到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 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
第 一 部 分 成语故事
07
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 很远的地方。 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第 二 部 分 故事寓意
故事寓意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 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以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 有的人面对对自己不利或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 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钟”一样,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03
他想来想去,只有个办法,那就是把钟 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小偷找来一 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 响,把他吓了一大跳。
第 一 部 声不就 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
第 一 部 分 成语故事
05
他心里一急,身体一下子扑到了钟 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 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 传向远方。

文言文《掩耳盗铃》ppt课件

文言文《掩耳盗铃》ppt课件
5.这则寓言主要讲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吗?告诉 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我们身边有这种现象吗?
这则寓言主要讲一个人得到一口钟,因钟太大便 准备砸碎搬回家,他唯恐别人听到砸钟的声音而捂住 自己耳朵的故事。
讽刺了那些玩弄笨拙的把戏,自欺欺人的人。告 诉我们:不要自欺欺人。
这则寓言讲了一个盗钟人掩住自
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钟的故事,告诉 人们:做了坏事却不想让别人知道是 不可能的。现在常用来讽刺那些玩弄 笨拙的把戏,自欺欺人的愚蠢行为。
选择成语填空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
1.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不顾孩子实际,让
孩子学这学那,这真是()!2.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改正,还算

)吧!
3.有的同学做练习册上的题目,照抄后面的答
案,这不是(
)、自欺欺人吗?
(1)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
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
(2)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3)则:但是。
(4)负:用背驮东西。
(5)椎 [chuí]:槌子或棒子。
(6)铿然:形容钟声响亮有力。
(7)遽(jù):立刻。
(8)恶(è):害怕。 (9)悖(bèi):荒谬。
文章 层次
起因 ——————————
得钟

耳 盗
经过

欲负而走
钟大不可负
发展 以椎毁之
铿然有音 自欺欺人
恐人闻之而夺高潮 遽掩其耳
1.“有得钟者”遇到了什么困难?他做出了什么举动?
2.当他“以椎毁之”有了新的发现,他又有什么想法?做 出什么决定?
3.面对他这种担心,这种举动,你想告诉他什么?
1.“有得钟者”遇到了什么困难?他做出了什么举动?

《掩耳盗铃》ppt课件

《掩耳盗铃》ppt课件
力。
跨文化交流与传播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解读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掩耳盗铃》的故事可能会被赋予不同的解读和意义。通过跨文化交流,人们可 以了解到不同文化对同一故事的不同理解,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尊重。
传播方式与途径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传播《掩耳盗铃》的故事。例如,可以通过互联网、 社交媒体、文化交流活动等渠道进行传播,使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这个故事。同时,也可以将这个故 事翻译成多种语言,以便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传播和交流。
铃声的象征意义
社会现实的象征意义
探讨故事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及其象征 意义,如贪婪、自私、缺乏正义感等 社会现象,引导人们深入思考和反思 。
分析铃声在故事中所代表的警示、提 醒的象征意义,提醒人们时刻保持警 惕,不要重蹈覆辙。
03 寓言主题思想探 讨
自欺欺人的表现及危害
自欺欺人的表现
以为自己可以掩盖真相,欺骗他人; 只看重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后果。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类似故事
西方文化中的类似故事
《皇帝的新装》中,皇帝被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不存在的华丽衣服,而大臣们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也纷纷附 和称赞。这个故事与《掩耳盗铃》有相似之处,都揭示了人们在面对虚假现象时的盲目和自欺欺人。
印度文化中的类似故事
《盲人摸象》中,几个盲人摸到大象的不同部位,却各自坚持自己的片面理解是正确的。这个故事也表达了人们 在认识事物时的局限性,与《掩耳盗铃》中主人公的愚蠢行为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他作品
吕不韦还著有《吕览》等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
01
时代背景
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国之间战争频繁,人们渴望和平与安定。
02 03

掩耳盗铃ppt课件

掩耳盗铃ppt课件

03
要有正确的道德观念
掩耳盗铃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正确的道德观念是指导我们行为的重要
准则,不能因为一时的私欲而违背道德。
对社会的启示
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掩耳盗铃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如果个人为了私利而违背道德,会对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以正义、诚信、公正为基础,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逃避心理
掩耳盗铃的人往往存在逃避心理,他们不愿意面对现实或承认自己的错误,试图通过各种 手段掩盖或粉饰问题,以达到自我安慰或逃避惩罚的目的。这种行为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 决,还可能导致更大的麻烦和损失。
掩耳盗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个人行为
社会现象
政治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会因为各 种原因而采取掩耳盗铃的行动。例如 ,某些人可能会试图通过欺骗或隐瞒 来获得某种利益或逃避某种责任。这 种行为不仅会让自己失去信誉和信任 ,还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和困扰。
掩耳盗铃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掩耳盗铃故事概述 • 掩耳盗铃故事分析 • 掩耳盗铃故事的教育意义 • 掩耳盗铃故事的表演与展示
• 总结与反思
01 引言
CHAPTER
背景介绍
01
掩耳盗铃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 故事,讲述了某人掩耳偷钟以为 别人听不见的故事。
02
这个故事现在多用来形容自欺欺 人、不面对现实的行为。
03 掩耳盗铃故事分析
CHAPTER
掩耳盗铃的含义
掩耳盗铃的字面意思
掩耳盗铃是指捂住自己的耳朵偷盗铃铛,比喻自欺欺人,自己欺骗自己。
掩耳盗铃的深层意思
掩耳盗铃深层意思是指某些人自己做了坏事,却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隐瞒或欺骗 他人,以达到自我安慰或逃避惩罚的目的。这种行为不仅表现出自私和欺骗, 还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失和后果。

掩耳盗铃儿童故事绘本PPT课件

掩耳盗铃儿童故事绘本PPT课件
从前,有个盗贼到范氏家中去偷东西。他发现范氏家的门外有 一口古钟。
大钟一响,耳朵就能听见,如果我把 耳朵掩上,让它听不见声音不就没事 了吗?
从前,有个盗贼到范氏家中去偷东西。他发现范氏家的门外有 一口古钟。
于是盗贼就把自己的耳朵掩得严严实实的。
从前,有个盗贼到范氏家中去偷东西。他发现范氏家的门外有 一口古钟。
然后用大力气抡起铁锤朝大钟砸去。
从前,有个盗贼到范氏家中去偷东西。他发现范氏家的门外有 一口古钟。
范氏家人都被钟声惊醒了。
从前,有个盗贼到范氏家中去偷东西。他发现范氏家的门外有 一口古钟。
还没等盗贼把钟敲碎,范氏家的人已 经把他团团围住,把他绑得结结实实, 狠狠地痛打了一顿!
从前,有个盗贼到范氏家中去偷东西。他发现范氏家的门外有 一口古钟。
从前,有个盗贼到范氏家中去偷东西。他发现范氏家的门外有 一口古钟。
于是他找了一把大锤子,刚试着轻轻一 碰大钟,大钟立刻就低沉地响了起来。 盗贼吓了一跳,赶紧停了下来,心里砰 砰直跳,紧张极了!
从前,有个盗贼到范氏家中去偷东西。他发现范氏家的门外有 一口古钟。
怎么办呢?盗贼急得不行。贼不走 空,总不能白来一趟吧?忽然他灵 机一动,相处了一个高明的办法!
谢谢观看
掩耳盗铃
从前,有个盗贼到范氏家中去偷 东西。
从前,有个盗贼到范氏家中去偷东西。他发现范氏家的门外有 一口古钟。
盗贼心想它一定很值钱,便想把 这座大钟偷走。怎么办呢?盗贼 急得没有办法,他围着这口大钟 转来转去。
突然他想到,用大铁锤吧钟敲碎, 然后再一块一块地偷走不就行了! 反正碎铜也能卖不少钱呢!盗贼为 自己能想到这个好主意暗暗高兴!
范氏家人刚刚还在为盗贼偷钟生气,听 了盗贼的蠢话后,都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寓言二则》掩耳盗铃自相矛盾课件.ppt

《寓言二则》掩耳盗铃自相矛盾课件.ppt

自相矛盾
2020/4/26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 (fú)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 矛,不可同世而立。
2020/4/26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 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 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 如?”其人弗(fú)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 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楚国有个既卖茅又卖盾的人,他夸自己的盾说: “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穿它。”又夸 自己的茅说:“我的茅非常锋利,什么东西都能刺 穿。”有人说:“用你的茅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这个卖东西的人无话可说。所以说,不能被刺穿的盾 和能刺穿所有东西的茅,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2020/4/26
自相矛盾:比喻说话做事前后不一致。
寓意:
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 不能言过其实。
2020/4/26
成语填空
亡羊补牢 掩耳盗铃 拔苗助长 自相矛盾
1、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不顾孩子实际,让孩子学这学那
,这真是(拔苗助长 )!
2、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改正,还算(亡羊补牢
)!
3、有的同学做练习册的时候,照抄后面的答案,这不是
(掩耳盗铃 )吗?
《吕氏春秋》
关天文、历数、音律等方面 知识。
2020/4/26
如何学习文言文
• 1、读通: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 2、读懂:对照注释理解句子,理解内容。 • 3、读透:明白寓言中包含的道理。
2020/4/26
掩耳盗铃
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 (chuí)毁之,钟铿(kēnɡ)然有音。恐人闻之 而夺己也,遽(jù)掩其耳。

掩耳盗铃儿童故事PPT课件

掩耳盗铃儿童故事PPT课件

范氏家人刚刚还在为盗贼偷钟生气,听了 盗贼的蠢话后,都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思考
这个成语比喻的是自己欺 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 情偏要想办法掩盖。
忽然他灵机一动,相处了一个高明的办法!
大钟一响,耳朵就能听见,如果我把耳 朵掩上,让它听不见声音不就没事了吗?
于是盗贼就把自己的耳朵掩得严严实实的。
然后用大力气抡起铁锤朝大钟砸去。
范氏家人都被钟声惊醒了。
还没等盗贼把钟敲碎,范氏家的人已经把他团团围住, 把他狠狠地痛打了一顿!这时,这个盗贼还在愚蠢的 说:“我已经把耳朵给掩住了,你们怎么还听见钟声 啊?”
从前,有个盗贼他发现范氏家的门外有一口 古钟。
盗贼心想它一定很值钱,便想把这座大钟偷 走。
பைடு நூலகம்
突然他想到,用大铁锤吧钟敲碎,然后再一 块一块地偷走不就行了!
于是他找了一把大锤子,刚试着轻轻一碰大钟,大钟立刻 就低沉地响了起来。他想:“只是轻轻一碰就响了,若使 劲一砸,那钟声让范家的人听到还得了!这可不行,得想 个法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设计
想偷铃铛——掩住自己的耳朵——被人发觉 (起因) (经过) ( 结果)
自欺欺人
成语填空: 亡羊补牢 掩耳盗铃 揠苗助长
1、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不顾孩子实际, 让孩子学这学那,这真是( )! 2、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改正, 还算( )! 3、有的同学做练习册的时候,照抄后 面的答案,这不是( )吗?
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 这个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呢?
把耳朵掩住,为什 么还被人发觉呢?
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什 么? 偷铃铛的人是怎样想的? 这样想对么?为什么? 偷铃铛的人是怎么做的? 结果怎样?

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 手轻轻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想起 来,立刻就会被人发觉。
偷铃铛的人是怎样想的?这样 想对么?为什么?
如果把耳朵掩住,响 声不就听不见了吗?
掩耳盗铃的人可笑么?为什么 可笑? 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做 了坏事又不想别人知道,自 欺欺人的蠢人。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 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 己
“掩”是什么意思?“盗”是什么意思?
“掩耳盗铃”又是什么意思呢? 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互相交流交流你的理解
讨论: 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想偷铃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他知道偷铃铛的后果了吗?从 文中哪句话看出?请画出来
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
可他太想得到那个铃铛了,于是他想出
如果我把耳朵掩住, 这句话完全正确吗? 不就听不见响声了 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