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期末复习题5

合集下载

高分子化学试卷答案

高分子化学试卷答案

高分子化学试卷答案高分子化学试卷答案篇一:2011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011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①凝胶点——出现凝胶时的反应程度称为凝胶点。

用pc表示。

凝胶化现象——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体系由线形转化为支链而交联,使粘度将急剧增大,形成具有弹性的凝胶状态的现象,即为凝胶化②引发剂引发效率——用于引发聚合的引发剂占所消耗的引发剂总量的分率成为引发剂效率,用 f 表示。

③链转移反应——在自由基聚合体系中,若存在容易被夺去原子(如氢、氯等)的物质时,容易发生链转移反应。

平均聚合度——链增长速率与形成大分子的所有链终止速率(包括链转移)之比。

④逐步加成聚合反应——某些单分子官能团可按逐步反应的机理相互加成而获的聚合物,但又不析出小分子副产物的反应⑤聚合度变大的反应——聚合度变大的反应包括:交联、接枝、嵌段、扩链线型高分子链之间进行化学反应,成为网状高分子,这就是交联反应二.选择1.自由基聚合的四种方式①本体聚合(转化率不高,经济)②溶液聚合(不经济,效率低)③悬浮聚合(成本低,效率较高)④乳液聚合(环保,成本高,效率高)2.提高防蛀防腐加(丙稀氰酸甲酯)3.自由基聚合,往往有杂质或加高分子化合物,为了(调控分子量)4(多项).丙烯酸单体用过硫酸钾作做引发剂,在水分子聚合10000的分子,可采取(A,B)措施A采用加水溶性高分子,B增加水的用量,降低密度C.提高聚合物温度D.增加引发剂5.改善聚乙烯凝聚性能加(丙烯晴增塑剂)6.聚合度不变的化学反应指(醋酸乙烯醇)的水解7.纤维素硝化和环氧树脂固化(降解可以使聚合度降低)8.阳离子聚合的特点可以用以下哪种方式来描述(B)A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B快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 C 快引发,慢增长,无转移,无终止D慢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9.只能采用阳离子聚合的单体是(C)A 氯乙烯B MMAC 异丁烯D 丙烯腈。

10.能引发异丁烯聚合的催化剂是(D ):A AIBNB n-C4H9LiC金属KD AlCl3/H2O三.简答题1.根据高聚物的性质的性质,预聚物分为哪几类?答:形成交联型产物之前的聚合物称为预聚物,可以分为无规预聚物和结构预聚物无规预聚物:分子链端得未反应官能团完全无规的预聚物。

化学反应工程考试重点复习题

化学反应工程考试重点复习题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填空(20×1ˊ=20ˊ)1、搅拌釜式反应器主要由壳体 、 、 、换热装置四大部分组成。

2、化学动力学方程一般用表达式),(T c f r i =±表示,说明影响反应速率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3、填料塔中的填料性能优劣衡量三要素:效率、 及 。

填料综合性能评价最好的是 。

4、催化剂必须具备 、 、长寿命这三个条件。

5、气固催化反应过程化学吸附速率方程式: 、若固体吸附剂仅吸附组分A ,朗缪尔吸附等温方程: 。

6、搅拌器按 、 来进行选型。

气液相分散过程选用 ,低黏度均相液体混合选用 。

7、在系统中进行一连串反应 ,组分 A 的生成速率方程式: 、组分B 的生成速率方程式: 。

8、搅拌釜式反应器的换热装置有 、蛇管、 、列管、回流冷凝式。

9、催化剂非球形颗粒面积相当直径计算公式a d = 。

10、催化剂失活是由玷污、烧结、 、中毒等原因造成的。

二、问答题(5×5ˊ=25ˊ)1、 均相反应器有哪些?如何选择均相反应器?2、怎样理解“反应级数表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敏感程度,活化能表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敏感程度?12k k A B C −−→−−→3、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分为几个步骤并简述?4、理想流动模型分为哪两种类型,并简述这两种类型的各自特征?5、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的床层空隙率ε的概念?影响因素是什么?为什么空隙率ε是固定床反应器的重要参数?三、计算题(10ˊ+15ˊ+15ˊ+15ˊ=55ˊ)【3-1】 等温下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一级不可逆液相反应A B + C ,在5min 内有40%的A 分解,在达到分解率为80%,(1)问需要多少时间?(2)若反应为二级反应,则需要多少时间?【3-2】在总长为4m 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反应气体以8 kg/(m 2.s)的质量流速通过床层,流体的黏度 ,流体的密度 。

如果床层中催化剂颗粒的直径为2.5mm ,床层的堆积密度为754kg/m 3,催化剂的表观密度为1300kg/m 3,求:(1)催化剂床层的空隙率ε ?(2)流体流动的修正雷诺数eM R ?(3)床层的压力降p ∆ ?32.46/fkg m ρ=51.810fPa s μ-=⨯【3-3】在体积312.0m V R =的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中进行反应 ,式中min /731•=kmol m k 、m in /332•=kmol m k ,A 、B 两种物料以等体积加入反应器中,其中A 摩尔浓度为3/8.2m kmol ,B 摩尔浓度为3/6.1m kmol 。

统计学复习试题与答案

统计学复习试题与答案

泉州师院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本科2008级《统计学》期末复习试卷A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并在原题上改正。

每小题2分,共10分)1.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 )2.相关系数为零,说明两现象之间毫无关系。

( )3.方差分析是为了推断多个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而进行的假设检验。

( )4.对总体参数提出某种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过程称为参数估计。

( )5.统计表的总标题位于表的上端,统计图的总标题也是位于图的上端(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1.某森林公园的一项研究试图确定哪些因素有利于成年松树长到60英尺以上的高度。

经估计,森林公园长着25000棵成年松树,该研究需要从中随机抽取250棵成年松树并丈量它们的高度后进行分析。

该研究的总体是( )A. 250棵成年松树B.公园里25000棵成年松树C.所有高于60英尺的成年松树D.森林公园中所有年龄的松树2.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的总体中,抽出一个50 n 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分别为( )A. 100和2B. 100和0.2C. 10和1.4D. 10和23.若两个变量的平均水平接近,标准差越大的变量,其( )A .标准差代表性越大B .离散程度越大C .稳定性越高D .分布偏斜程度越严重4.某电视台就“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哪个”随机询问了200名观众,为了度量调查数据的集中趋势,需要运用的指标是( )A .算术平均数B .几何平均数C .中位数D .众数5.将抽样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层,然后从不同的层中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这种抽样方式称为(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整群抽样D.系统抽样6.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他条件不变,置信度1-α 越小,则( )A .抽样推断的准确度越低B .抽样推断的把握程度越高C .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越大D .允许误差范围越小7.点估计的缺点是( )A.不能给出总体参数的准确估计B.不能给出总体参数的有效估计C.不能给出点估计值与总体参数真实值接近程度的度量D.不能给出总体参数的准确区间8.假设检验中,拒绝域的大小与我们事先选定的()A.统计量有一定关系 B.临界值有一定关系C.置信水平有一定关系 D.显著性水平有一定关系9.假设检验是对未知总体某个特征提出某种假设,而验证假设是否成立的资料是()A.样本资料 B.总体全部资料C. 重点资料D.典型资料10.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A.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B.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C.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D.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统计”一词有三种理解()A. 统计工作B. 统计资料C. 统计信息D. 统计科学2.根据某样本资料得居民平均收入(万元)与某种产品销售量(台)之间的回归方程为xy6820ˆ+=,这意味着()A.居民平均收入与某种产品销售量之间是负相关B.居民平均收入与某种产品销售量之间是正相关C.居民平均收入为1万元时,某种产品的销售量平均为826台D.居民平均收入每增加1万元,某种产品销售量平均增加6台E.居民平均收入每增加1万元,某种产品销售量平均减少6台3.在参数估计中,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有()A. 无偏性B. 有效性C. 相合性D. 一致性4.假设检验中所犯错误有两种类型()A. 取真错误B. 弃真错误C. 取伪错误D. 弃伪错误5.样本单位数取决于下列因素()A. 被研究总体的标志变异程度B. 抽样极限误差C. 抽样调查组织方式和抽样方法D. 研究的代价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在实际试验中,许多不能控制的偶然因素引起试验结果数值的差异,称为______误差。

2011-2012_期末考试练习题

2011-2012_期末考试练习题

2011-2012期末考试基础工程复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地基2.三七灰土3.下卧层4.无筋扩展基础5.SMW工法6.基础7.箱形基础8.持力层9.荷载的设计值10.桩端阻力深度效应11.下卧层12.荷载的设计值13.无筋扩展基础14.群桩效应15.冲切破坏16.基础17.荷载的设计值18.桩负摩擦力19.沉降差20.端承桩21. 建筑基坑22. 水土分算23. 水土合算24. 钻孔灌注桩二、单项选择题1. 标准贯入试验,击锤的质量为()Kg.(A)63.5 (B)53.5 (C)73.5 (D)70.52. 以下基础形式中不需要按刚性角要求设计的是()(A)墙下混凝土条形基础(B)墙下条形桩基础(C)毛石基础(D)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3.对无筋扩展基础要求基础台阶宽高比允许值是因为()。

(A)材料的抗压强度较高(B)限制基础底面宽度要求(C)地基承载力低(D)材料的抗弯抗拉强度较低4.以下不属于浅基础的基础型式是()。

(A)柱下条形基础(B)筏板基础(C)柱下独立基础(D)沉井5.以下破坏现象中,由于冲切面破坏的现象是()。

(A)基础底板被拉裂(B)柱子周边沿45o斜面拉裂(C)基础台阶处出现竖向裂缝(D)柱子与基础接触面被压坏6.一般的砌体结构应计算它的局部倾斜,是因为它属于()。

(A)敏感性结构(B)刚性结构(C)柔性结构(D)弹性结构7. 以下桩的名称中,未表明桩的功能的是()(A)钢筋混凝土灌注桩(B)承压桩(C)抗拔桩(D)横向受荷桩8. 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这种桩称为()(A)摩擦端承桩;(B)端承桩;(C)摩擦桩;(D)端承摩擦桩;9. 对桩的布置方案无影响的因素是()。

(A)桩的中心距;(B)桩群的承载力合力点位置;(C)上部结构布置和荷载分布;(D)承台标高和材料强度;10. 摩擦型桩布桩时,最小桩距为3d是为了()。

(A)较小承台尺寸(B)施工方便(C)减小桩侧侧阻叠加效应(D)满足承台平面的构造要求11. 对摩擦型桩,当承台面积一定时,桩数n 增加,则群桩效应系数()。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新能源概论期末复习题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新能源概论期末复习题

新能源概论期末复习题填空题:一、填空题1、比较集中而又较易转化的含能物质称为。

2、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主要为、、、、、和。

3、4、一次能源。

5、可再生能源。

6、对维护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7、太阳集热器的集热方式包括和集热器。

8、制氢的主要方法有、、、、、、。

9、生物质化学转化主要包括、、、、和等。

10、风能利用中,和是两个重要要素。

11、风力发电机组发出的电有和两种供给方式。

12、按照储存状态下能量的形态,可分为、、、、。

13、发展核能关键材料包括、、、、等。

14、在实际工作中,能源还用和来衡量。

15、太阳能利用方式主要有、、。

16、太阳辐射测量包括、和的测量。

17、二次能源是。

18、非再生能源是。

19、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重要手段。

20、典型的平板集热器主要由、、和组成。

21、生物质的转化利用途径主要包括、、。

22、生物质中可燃部分主要是、、。

23、太阳电池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和。

24、根据来源不同,将适合于能源利用的生物质分为、、、、。

25、新能源发展障碍有、、、、、。

26、描述太阳电池的特征参数包括:、、、。

名词解释:1、能源:比较集中的含能体,或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何形式的能量的载能体资源。

2、光生伏特效应:指光照使不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组合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的现象。

3、风能密度:垂直穿过单位截面的流动的空气所具有的动能。

4、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的能源。

5、非再生能源: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

6、新能源:以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而获得的,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能源。

7、煤炭:埋在地壳中亿万年以上的树木和植物,由于地壳变动等原因,经受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作用而形成的含碳量很高的可燃物质,又称作原煤。

8、天然气:是地下岩层中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气体混合物的总称。

9、太阳常数Isc:当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处于二者之间的平均距离,大气层外侧,即大气上界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垂直于太阳方向上接受的太阳所有波段的辐射能之和。

数据库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五

数据库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五

五、综合题得分(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1.设某商业集团数据库中有一关系模式R 如下:R (商店编号,商品编号,数量,部门编号,负责人)如果规定:(1)每个商店的每种商品只在一个部门销售;(2)每个商店的每个部门只有一个负责人;(3)每个商店的每种商品只有一个库存数量。

试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规定,写出关系模式R 的基本函数依赖;(2 分)(2)找出关系模式R 的候选码;(2 分)(3)试问关系模式R 最高已经达到第几范式?为什么?(2 分)(4)如果R 不属于3NF,请将R 分解成3NF 模式集。

(4 分)2.设有商店和顾客两个实体,“商店”有属性商店编号、商店名、地址、电话,“顾客”有属性顾客编号、姓名、地址、年龄、性别。

假设一个商店有多个顾客购物,一个顾客可以到多个商店购物,顾客每次去商店购物有一个消费金额和日期,而且规定每个顾客在每个商店里每天最多消费一次。

试画出E-R 图,注明属性和联系类型,并将E-R 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式,要求关系模式主码加下划线表示。

(E-R 模型4 分,关系模型6 分)试题五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一、单项选择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二、填空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

1.数据库系统2.实体3.选择4._数据操纵5.DISTINCT _ 6._ GRANT _7._ 删除异常8. 39.πA,D(σE='80'(R S)) 10.DROP _DELETE三、简答题(共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20 分)。

1.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

(错一个扣1 分,全错不得分)2.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错一个扣0.5 分,全错不得分)3.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2 分)事务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续性等特性。

公差与测量期末复习题

公差与测量期末复习题

机械精度设计复习大纲2011年第一章绪论1.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什么?2.什么是标准化?3.什么是标准?标准是不是法则条文?4.什么是公差?5.什么是检测?6.为什么产品的数值要规定统一的数系进行协调?7.优先数系是什么数系?优先数系的公比是什么?8.量块按什么进行分等?又按什么进行分级?组成公称尺寸时,其块数最多为几块?9.用外径千分尺测量的方法属于哪种检测方法?10.用比较仪测量的方法属于哪种检测方法?11.用卡尺测量的方法属于哪种检测方法?12.R10/3数列是什么数列?13.测量过程的四要素是什么?14.互换性可分为哪两种?第二章尺寸公差1.孔、轴配合的基本尺寸有哪些要求?用什么符号表示?2.轴的基本尺寸一定时,所有公差等级的基本偏差是否相同?公差数值是否相同?公差值是否为标准值?3.平键键宽的尺寸相当于孔、轴配合中的什么尺寸?是否为配合尺寸?4.间隙配合的平均配合偏差为什么?是正值还是负值?5.没标公差要求的尺寸是否有公差要求?如果有的话,极限偏差有什么特点?6.过盈配合的平均配合偏差为什么?是正值还是负值?7.利用同一种加工方法,加工Φ50H6孔和Φ100H6孔,问那个加工难?8.φ20f6、φ20f7和φ20f8的相同偏差是什么?9.某孔、轴配合的最大间隙为+51μm,孔的上偏差为+39μm,轴的上偏差为+12μm,配合公差为63μm,则孔公差为多少?10.比较孔或轴的加工难易程度的高低是根据是什么?11.孔、轴配合的基本尺寸是否相同?12.某孔、轴配合的最大间隙为+54μm,孔的上偏差为+21μm,孔的公差为21μm,轴的上偏差为-20μm,则配合公差为多少?13.某孔、轴配合的最大间隙为+50μm,孔的上偏差为+25μm,孔的公差为25μm,轴的上偏差为-9μm,则配合公差为多少?14.过渡配合的平均配合偏差为什么?15.轴的基本尺寸一定,所有公差等级的基本偏差是否相同?16.基本偏差代号为J、K、M的孔与基本偏差代号为h的轴配合构成什么配合?17.某孔、轴配合的最大间隙为+30μm,孔的下偏差为-11μm,轴的下偏差为-16μm,轴的公差为16μm,则配合公差为多少?18.有四组孔或轴的尺寸公差带代号为r7与r8、c8与c9、U7与U8、A8与A9的基本尺寸皆为φ100,问基本偏差数值不同的一组为哪个?孔、轴配合的最大间隙为+23μm,孔的下偏差为-18μm,轴的下偏差为19.-7μm,轴的公差为16μm,则配合公差为多少?20.机械零件的加工图纸中有哪些标注要求?21孔的基本偏差代号用什么字母表示?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用什么字母表示?其中从什么代号至什么代号的基本偏差用于间隙配合?22.构成尺寸公差带的两个要素是什么?两者都由什么决定?23.GB/T1800规定标准尺寸公差等级分为几级?其中哪级最高?哪级最低?机械行业常用等级为哪几级?24.GB/T1800规定孔、轴的基本偏差各有多少种?其中轴的代号a至h基本偏差为哪个偏差?从j至zc基本偏差为哪个偏差?孔的代号A至H基本偏差为为哪个偏差?从J至ZC基本偏差为为哪个偏差?第三章形位公差1.基准要素为中心要素时,连线与粗短横线如何标注?2.圆度的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还是中心要素?公差值前能不能加“φ”?其被测要素的几何形状有什么特点?圆度的特征符号是什么?3.同轴度的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还是中心要素?公差值前能不能加“φ”?其被测要素的几何形状有什么特点?同轴度的特征符号是什么?4.包容要求适用于单一要素还是关联要素?采用什么边界?如何标注?5.零形位公差要求适用于单一要素还是关联要素?采用什么边界?如何标注?6.平面度的被测要素为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还是单一要素?公差值前能不能加“φ”?其被测要素的几何形状有什么特点?平面度的特征符号是什么?7.最大实体要求的被测要素是什么?采用什么边界?如何标注?8.跳动公差的被测要素为什么要素?基准要素为什么要素?公差值前能不能加“φ”?其被测要素的几何形状有什么特点?跳动公差的特征符号是什么?9.被测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与它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相比公差值的特点是什么?10.根据设计要求不同,同一形位公差要求的公差带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其公差项目为什么?11.径向圆跳动的公差带形状为什么?12.今测得一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0.04mm,则它对其基准平面的垂直度误差有什么特点?13.四组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圆度和圆跳动、平面度和同轴度、同轴度和圆跳动、圆度和同轴度的公差带形状相同的一组为哪个?14.什么是孔的最小实体尺寸?如何标记?15.什么是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如何标记?16.什么是轴的最小实体尺寸?如何标记?17.什么是轴的最大实体尺寸?如何标记?18.什么是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如何标记?19.什么是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如何标记?20.什么是孔的体外作用尺寸?如何标记?21.什么是轴的体外作用尺寸?如何标记?22.基准要素为轮廓要素时,连线要与尺寸线有什么要求?23.端面圆跳动公差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什么误差?24.下列四个形位公差项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同轴度中公差带可以有不同形状的项目为哪个?25.被测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与它相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的关系应是什么?26.定位公差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什么误差?27.按同一图纸加工一批孔,它们的最大实体尺寸是否相同?28.定向公差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什么误差?29.按同一图纸加工一批孔,它们的最小实体尺寸是否相同?30.平面度的被测要素为单一要素,公差框格为几个?31.基准要素为轮廓要素时,连线要与尺寸线有何要求?32.圆跳动的公差值前面是否能加“φ”?33.今实测一段轴线相对于基准轴线的最大偏移为5μm ,最小偏移量为3μm ,则该被测轴线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为多少?34.一孔的标注为φ40025.0002.0++,请确定该孔的最大和最小实体尺寸分别是代表什么含义?3536.定位公差特征项目分为哪三种?如何标注?37.定向公差特征项目分为哪三种?如何标注?38.单一要素的形状公差特征项目有哪四项?如何标注?39.全跳动公差按检测方向分为哪两种?如何标注?试述全跳动的定义?40. 一轴的图纸标注为φ4016.041.0-- ,试问该轴的最大实体尺寸是多少?最小实体尺寸是多少?边界的名称叫什么?边界的尺寸是多少?41.大批量加工带孔、轴的零件时应采用何种量具进行测量?测孔的量规叫什么?测轴的量规叫什么?量规的设计原则是什么?42.光滑极限量规的止规尺寸为被测零件的什么尺寸?43.光滑极限量规的通规是用来控制被测零件的的什么尺寸?9.解释代号10.表面粗糙度评价的波距范围是多少的形状误差?是机械零件表面的微观几何精度还是宏观几何精度?11.表面粗糙度的取样长度是如何规定的?12.在生产实际当中用的最多的表面粗糙度符号是什么?13.实测一表面实际轮廓上的最大轮廓峰顶至基准线的距离为9μm,最小谷低至基准线的距离为5μm,则轮廓的最大高度值为多少?第五章滚动轴承公差1.在装配图上,滚动轴承标注有什么要求?轴承的代号放在什么位置?2.滚动轴承内圈的基本偏差是怎样规定的?3.滚动轴承相配件壳孔有多少个尺寸公差带代号?设计时有什么要求?4.滚动轴承相配件轴颈有多少个尺寸公差带代号?设计时有什么要求?5.深沟球轴承内圈承受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径向负荷,在设计时采用较紧配合,这决定于该内圈相对于负荷方向状态什么?6.滚动轴承内圈与公差代号为k6的轴颈配合形成的配合性质为什么?7.滚动轴承外圈与壳孔配合在装配图上标注什么?8.按GB/T307.1的规定,深沟球轴承的公差等级分为哪几级?9.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配合在装配图上如何标注?10.试述滚动轴承相配件设计时形位公差有哪些要求?11.滚动轴承所受的当量动负荷的大小与配合的松紧有什么关系?12.深沟球轴承公差等级共分为几级,经常使用哪几级?13.滚动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应采用配合制为什么?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应采用配合制为什么?第六章螺纹公差1.影响螺纹互换性的偏差或误差有哪些?2.图样中螺纹标注为M20×2—5g6g—S, M20×2表示为什么?5g表示为什么?6g表示为什么?S表示为什么?3.内螺纹的尺寸偏差相当于孔、轴配合中谁的尺寸偏差?采用正偏差还是负偏差?螺纹公差设计的要求是什么?4.外螺纹的尺寸偏差相当于孔、轴配合中谁的尺寸偏差?采用正偏差还是负偏差?螺纹公差设计的要求是什么?5.一螺纹的标注为M10―4H5H,其中5H表示的是什么?6.一螺纹的标注为M12―7g6g,其中6g表示的是什么?7.判断螺纹加工的整体精度所用的中径表示的是什么?8.加工以后的螺纹其检测尺寸误差的中径表示的是什么?9.GB197规定对普通螺纹的旋合长度分为几组?如何表示?第七章圆柱齿轮公差1.齿轮精度分几级?哪几级?2.齿厚有几种评价方法?3.评价齿轮精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4.齿轮的基本使用要求是什么?5.为什么要规定齿轮啮合时的最小侧隙?用什么指标评价侧隙?该最小侧隙的大小与齿轮的精度等级是否有关?6. 影响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误差主要有哪些?用什么指标评价?7.影响齿轮传动平稳性的误差主要有哪些?用什么指标评价?8.影响齿轮载荷分布均匀性的误差主要有哪些?用什么指标评价?第八章键联结公差1.矩形花键的配合尺寸有几个?是什么?2.矩形内花键图样上的标注为6×28H7×34H10×7H11,则6表示为什么?28 H7表示为什么?34H10表示为什么?7H11表示为什么?3.矩形外花键图样上的标注为6×28f7×34a11×7d10,则6表示为什么?28f7表示为什么?34a11表示为什么?7d107表示为什么?4.试述矩形花键的形位公差要求有哪些?5.试说明装配图上标注8×5277f H ×581110a H ×101011d H 的含义? 6. 矩形花键联结形位公差有何要求? 花键副配合代号为8×3677h H ×401110a H ×7109h H ,试述代号中H7,h7,a11和h10的含义?7.平键联结的作用是什么?采用什么配合制?8.平键联结的配合尺寸是什么?是不是设计尺寸?是不是标准值?9.矩形花键的尺寸配合是什么?采用什么配合制?分为几种?10.平键联结的键长是不是配合尺寸?11.GB1144规定矩形花键联结的定心方式为什么?12.平键与键槽配合采用什么基准制配合?13.为保证内、外矩形花键小径定心表面的配合性质,小径的形状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应采用什么公差原则?。

马原期末复习题第五章的答案

马原期末复习题第五章的答案

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权(C )A.掌握全部社会垄断资本的资本主义B.掌握全部私人垄断资本的资本主义C.与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D.通过投资实现全部资本国有化的垄断资本主义2.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C )A.只有积极作用,没有消极作用 B.只有消极作用,没有积极作用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D.既无积极作用,也无消极作用3.垄断利润是A.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B.垄断组织获得的平均利润C.垄断组织获得的一般利润D.垄断组织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4.各种垄断组织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为了(D )A.避免两败俱伤B.联合起来共同发展C.相互之间竞争D.获取高额垄断利润5.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

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

金融寡头操纵,控制社会的主要方式有( A )A. 通过“参与制”实现其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B. 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其对国家机器的控制C. 通过政策咨询机构影响和左右内外政策D. 通过新闻媒体实现国民思想意识的统一性6.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大量资本输出给资本输出国带来的是( B )A.大量资本外流,使本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B.资本积累加快,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实力C.大量利润回流,使本国完全消除失业D.资本收入增加,使输出国不再参加划分势力范围的竞争7.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持有少量企业股票( D )A.意味着工人掌握了生产资料所有权B.意味着工人改变了雇佣劳动者地位C.从根本上解决了劳资矛盾D.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劳资双方的经济关系8.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 A )A.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贸易、金融、企业生产经营的全球化B.生产、交换、消费、贸易的全球化C.生产、资源、要素、资金的全球化D.生产、资金、技术、人才的全球化9.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本质上是( A )A.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B.贸易全球化的过程C.资本全球化的过程 D.资源配置全球化的过程10.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创立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代表作是( D )A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B 《资本论》C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D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1.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 B )A.有利于所有国家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D.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12. 垄断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其本质都是为了( D )A.垄断先进技术B.控制商品生产C.操纵销售市场D.获得垄断利润13.垄断价格的形成表明( C )A.价值规律已不起作用了 B.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了限C.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不变 D.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新变化14.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是( B )A 1873年经济危机B 1929年华尔街股市大萧条C 1990年美国储蓄和贷款危机D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15.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制度的性质是( C ) 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后资本主义二、多项选择题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基础是( AC )A.生产集中 B.自由竞争C.资本集中 D.暴力掠夺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ABCD )A.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B.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C.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入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D.宏观调节和微观机制3.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级高一上期物理期末复习题⑸
1.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C.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运动状态都有关
D.用线悬挂的静止物体,悬线方向一定过物体的重心位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B.放在桌上的书受到的弹力,是书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C.支持力不一定垂直于接触面
D.绳的拉力总是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有弹力时,一定有摩擦力
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
C.物体间同一个平面上的弹力与摩擦力一定垂直
D.物体间同一个平面上的弹力与摩擦力可能平行
4.两个大小一定的共点力的合力大小与两分力间夹角的大小关系是
A.夹角越大合力越大
B.夹角越大合力越小
C.夹角由零逐渐增大到1800的过程中,合力先增大后减小
D.夹角由零逐渐增大到1800的过程中,合力先减小后增大
5.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测量前检查弹簧秤的指针在没有拉力时是否指在零位
B.测量前可把两弹簧秤互相钩在一起并对拉,观察它们的示数是否相同
C.连接橡皮条和弹簧秤的细绳应尽可能短些
D.只要准确记录每次拉弹簧秤的示数就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6.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零,则在这段时间内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的路程为零,则在这段时间内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其路程
D.在曲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可能等于其路程
7.一辆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前一半,然后以v/2行驶了后一半,则它全程的平均速度
A.v/2
B.v/3
C.3v/2
D.2v/3
8.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a=△v/t知,加速度与物体速度的变化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加速度与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C.由a=F/m知,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D.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B.物体速度越大惯性就越大
C.力是产生运动的原因
D.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10.物体在一组外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将其中一个力先逐渐减小为零,然后又将其逐渐恢复到原状态,整过程其它力没有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在该力为零时加速度最大
B.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在该力为零时速度最大
C.物体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在该力为零时静止在原位置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11.一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运动,5秒末开始以5m/s2的加速度刹车,则5秒末的速度是m/s,第5s的平均速度是m/s,刹车后5s内的位移是m。

12.一质点沿AD直线做匀加速运动,直线上的两个点B、C将AD分为AB、BC、CD三段,质点经过三段的时间均为T,已知AC=a,BD=b,则质点运动的加速度等于。

13. 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比较理想的纸带。

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该同学在纸带上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编号为0、1、2、3、4、5。

若0、1之间的距离为30.0mm,1、2之间的距离为36.0mm,则4、5之间的距离约为mm,该纸带运动的加速度为m/s2,打4点时纸带的速度为m/s。

14. 在电视塔顶从静止开始下落的物体,在到达地面前1s内通过的路程是塔高的9/25,若物体下落的加速度是4g/5则塔高是,物体所受空气的平均阻力是重力的倍。

15. 质量为m的小孩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台面上,随扶梯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扶梯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扶梯的加速度为a,则小孩对扶梯的压力大小为;对扶梯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为。

16.用力的图示将F=20N的力分解成两个分力:已知一个分力F1的大小为15N,另一个分力F2与合力的夹角为300。

要求写出作图步骤。

17.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10N,与水平方向成30o角斜向上的拉力作用而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求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8.如图所示,长L=1m, 质量M=2kg的长木板A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AB的左端放有一
个质量m=1kg的小物块C(可视为质点)。

现用水平恒力
已知
C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求此过程中(1)C和AB
19.质量为10k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70的斜面上恰好能匀速下滑。

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为使物体匀速上滑,需加多大的水平推力。

参考答案:1. D 2.D 3.BC 4.B5.AB 6.B 7.D 8.BCD 9.D 10.A11.10,9,10 12(b-a)/2T2. 13.54.4,0.6,0.51 14.98m,0.2 15. m(g-asinθ), macosθ水平向右16. F1与F的夹角约为12.10或1080,F2为5.8N或28.5N。

17.0.58 18. 15m/s2, 2.5m/s2, 1.2m, 0.2m。

19. 0.75,343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