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套设计规范.docx

合集下载

衬套设计规范

衬套设计规范

衬套设计规范主编:参编:主审:批准:目录1.常见历史故障模式 (3)2.设计输入参数规范清单 (3)3.设计参数规范要求 (4)4.样件尺寸检测记录规范表 (6)5.装配验证记录规范表 (7)6.压入压出力检验记录规范表 (8)7.材料规范要求 (8)8.刚度检测规范 (9)9.台架验证规范 (10)10.试验样件准备规范要求 (10)11.数据图纸规范要求 (10)12.试验开裂件判定标准 (11)1、常见历史故障模式2、设计输入参数规范清单在设计开始之前,要求收集相关输入参数如下(基本值+公差):3、设计参数规范要求在设计输入确认后,零部件工程师需与供应商一起将系统输入指标转化成下表各设计参数值:4、样件尺寸检测记录规范表尺寸检测记录表(批次样本量不能少于10件)AAAAAAAA5、装配验证记录规范表装配验证记录表(同批次连续样本量不能少于10件)AAAAAAAA6、压入压出力检验记录规范表压入压出力检验记录表(批次样本量不能少于10件)7、材料规范要求要求衬套产品所用材料满足产品设计定义。

相关标准如下:禁用物质要求橡胶材料及制品耐臭氧试验方法(试行)橡胶材料及制品硬度的测定方法(试行)橡胶材质(红外光谱)分析方法(试行)8、刚度检测规范(常规、高低温等)在设计验证阶段,每个样件的各向刚度都需检测记录如下表,以便试验过程中的跟踪与评估。

9、台架验证规范(零部件只验证到台架级,但是怎么与系统及整车耐久目标关联得有标准)需根据载荷输入、各向位移及摆角情况,耐久目标确定具体验证工况。

车型A16 零件名称后轴衬套零件号J43-3301020 厂家样件生产日期检验日期试验温度样件编号试验工况:高周疲劳耐久性能测试接受标准目标要求衬套轴线与整车Y向成25度角,在整车X方向加载±5200N,频率6HZ;衬套轴向扭转±15°,频率1.3HZ;风冷。

两种工况同时加载,循环次数70万次(以空心方向为准)。

毕业设计(论文)-衬套的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衬套的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

衬套的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⒈分析零件图㈠首先原始材料并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该零件为衬套,其:⑴外表面:由圆柱、内孔、键槽和等组成。

其中圆柱直径变化大,且长94㎜直径16mm圆柱段为一典型细长轴,而且上面还要加工一难度极大的键槽,加工时易于弯曲变形,难于保证加工质量,另外M4的螺纹公称直径又太小不适宜机加工,给加工带来许多不便。

⑵内表面:也由圆柱、圆锥、圆弧及键槽组成而且内圆锥的锥度为15°,普通机床加工难度颇大,两内孔又是内大外小的倒“T”字型盲孔,大孔孔深也只有10㎜。

又增加了加工难度。

显然车刀极易与孔底和小孔孔壁发生干涉,不易保证加工质量。

另外,Φ35内孔上的键槽既有尺寸公差,又有位置公差,还有较高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亦不好加工. ㈡轮廓几何要素的分析:该零件图给定的集合要素是比较充分和合理的,除了几处标注有问题外没有过大的尺寸错误,和加工工艺错误。

它们是①Φ60的上下偏差错误应当是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2”②“0”③长度为10的内孔深度偏差缺少下偏差“0”。

④内键槽的圆弧半径偏差应该按偏差格式书写⑤A—A剖视图缺少剖面线等五处错误经稍微修改后就没有其它问题了。

㈢精度及技术要求分析:a.精度分析:⑴外表面精度分析,Φ60的外圆柱表面除2㎜尺寸公差外没有形位公差也与Φ43外圆柱面无任何公差要求,加工容易。

而Φmm;又有Φ35的内孔的同轴度要求;还有表面粗糙度1.6的要求,难度大,而它上面的键槽也既有尺寸公差要求又有粗糙度要求还有相对与Φ35内孔中心线的对称度要求,加工难度也非常大。

⑵内表面精度分析,Φ35内孔既有尺寸公差要求,还有表面粗糙度3.2的要求。

加工难度相对于外圆柱面显得异常之大,长10㎜的Φ43的内孔它又有R≤1的要求加工相对容易。

而内键槽它既有尺寸公差要求又有形位公差要求还有较高的粗糙度要求难度也相当大。

b.技术要求分析:本零件为一典型联接轴,除零件材料要求用35钢和零件本身的一些尺寸、形位、粗糙度要求外再无任何热处理及其它辅助技术要求,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薄壁衬套加工及其夹具设计.doc

薄壁衬套加工及其夹具设计.doc

一种薄壁衬套加工及其夹具设计薄壁衬套是某型航空发动机火焰筒上的一个零件,加工难度较高(材料为GH140,属铁—镍基高温合金)。

为了加工出符合图样要求的零件,必须编制合理的工艺线路,并设计必要的夹具。

一、衬套的主要技术要求如图1所示,衬套的几何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都有较高的要求。

在加工完后还须进行热处理渗铝。

二、衬套的加工工艺分析由于衬套的材料是铁—镍基高温合金,此种合金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有高的塑性和韧性,足够的热强性和良好的热疲劳性,是一种难加工材料。

由图1可知,当完成两外圆和内部形状加工后,衬套的壁较薄,受力差,内部空间位置也较小。

要加工出2—φ4+0.160孔,两处宽1±0.2mm的槽和两处内弧形面,并保证对称,比较困难。

如直接夹持衬套加工,不仅容易变形,而且不好直接加工。

因此必须设计专用的夹具,才能加工出合格的衬套零件。

三、衬套加工工序安排分析在完成两外圆和内部形状加工后,2—φ4+0.160孔,两处宽1±0.2mm的槽和两处弧形面,各道工序的安排顺序,决定着衬套的工艺性和经济性。

如把加工宽1±0.2mm槽或加工弧形面安排在前,则在加工2—φ4+0.160孔时,无准确的定位基准,就不能保证2—φ4+0.160孔与两槽、两弧形面要求的位置。

加工槽和加工弧形面这两个工序,无论哪个工序安排在前,后一个工序都无准确的定位基准。

因此,最好是把加工2—φ4+0.160孔安排在前,其次是加工宽1±0.2mm的槽,最后加工弧形面。

因槽加工后,加工弧形面的深度就到槽为止,容易控制。

在完成φ4+0.160孔、槽、弧形面加工后,在衬套内面产生了毛刺,需安排内、外面去毛刺工序。

四、夹具设计1.钻模加工φ4+0.160孔的简易钻模如图2所示。

1.钻模座2.钻套3.定位销图2钻模衬套以φ410-0.34外圆和台阶环形面C定位。

以台阶环形面C定位,保证2—φ4+0.160孔中心与台阶环形面距离尺寸3.8±0.2mm。

衬套_模具设计_注射模_PA1010_课程设计_毕业设计剖析

衬套_模具设计_注射模_PA1010_课程设计_毕业设计剖析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衬套注射模具二、设计条件产品名称:衬套产品材料:尼龙(PA6)产品数量:月产100000件产品特点:衬套是用途非常广泛的零件,零件简单,产量大。

要求一模四件,并设计冷却管道。

三、设计任务1、进行塑件的工艺分析2、选择设备的类型和规格3、选择模具的成型方案,确定模具的成型结构4、进行模具结构、尺寸的设计计算5、绘制模具的所有零件图(标准件除外)6、绘制模具的总装配图(用三维CAD绘制),制出明细表。

7、编写设计说明书第一章塑件成型工艺分析1.1塑件图塑件的视图如图1-1所示:1.2塑件的工艺分析产品名称:衬套产品材料:尼龙(PA6)产品数量:月产100000件产品特点:衬套是用途非常广泛的零件,零件简单,产量大。

要求一模四件,并设计冷却管道。

该塑件为衬套,要求塑件具有很好的耐磨性。

(1)塑件材料使用特性及用途尼龙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抗拉、抗压、耐磨。

经过拉伸定向处理的尼龙,其抗拉强度很高,接近于钢的水平。

因尼龙的结晶性很高,表面硬度大,摩擦系数小,固具有十分突出的耐磨性和自润滑性。

它的耐磨性高于一般用做轴承材料的铜、铜合金、普通钢。

尼龙耐碱、弱酸,但强酸和氧化剂能侵蚀尼龙。

尼龙的缺点是吸水性强、收缩率大,常常因吸水而引起尺寸变化。

其稳定性较差,一般只能在80°C~100°C之间使用。

为了进一步改善尼龙的性能,常在尼龙中加入减摩剂、稳定剂、润滑剂、玻璃纤维填料等,以克服尼龙存在的一些缺点,提高机械强度。

(2)成形特点尼龙原料较易吸湿,因此在成形加工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

尼龙的热稳定性差,干燥时为避免材料在高温时氧化,最好采用真空干燥法;尼龙的熔融黏度低,流动性好,有利于制成强度特别高的薄壁塑件,但容易产生飞边,故模具必须采用最小间隙;熔融状态的尼龙热稳定性较差,易发生降解是塑件性能下降,因此不允许尼龙在高温料筒内停留过长时间;尼龙成形收缩范围及收缩率大,方向性明显,易产生缩孔、凹痕、变形等缺陷,因此应严格控制成形工艺条件。

衬套设计规范

衬套设计规范

衬套设计规范
主编:
参编:
主审:
批准:
目录
1. 常见历史故障模式 (3)
2. 设计输入参数规范清单 (3)
3. 设计参数规范要求 (4)
4. 样件尺寸检测记录规范表 (6)
5. 装配验证记录规范表 (7)
6. 压入压出力检验记录规范表 (8)
7. 材料规范要求 (8)
8. 刚度检测规范 (9)
9. 台架验证规范 (10)
10. 试验样件准备规范要求 (10)
11. 数据图纸规范要求 (10)
12. 试验开裂件判定标准 (11)
1、常见历史故障模式
2、设计输入参数规范清单
在设计开始之前,要求收集相关输入参数如下(基本值+公差):
3、设计参数规范要求
在设计输入确认后,零部件工程师需与供应商一起将系统输入指标转化成下表各设计参数值:
4、样件尺寸检测记录规范表
尺寸检测记录表(批次样本量不能少于10件)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5、装配验证记录规范表
装配验证记录表(同批次连续样本量不能少于10件)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6、压入压出力检验记录规范表
压入压出力检验记录表(批次样本量不能少于10件)
7、材料规范要求
要求衬套产品所用材料满足产品设计定义。

相关标准如下:
禁用物质要求
橡胶材料及制品耐臭氧试验方法(试行)
橡胶材料及制品硬度的测定方法(试行)
橡胶材质(红外光谱)分析方法(试行)。

注塑模具课程设计(衬套)2222

注塑模具课程设计(衬套)2222

课程设计标题:衬套零件的注塑模具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班级机械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16年6月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塑料衬套模具设计的全过程。

首先对塑件进行分析、成型工艺分析,确定模具的总体结构与所采用注塑机的型号,计算工作零件的工艺参数。

并依次对浇注系统、导向机构和脱模结构进行分析设计,确定了模架的结构,从而完成了塑料衬套模具的设计。

通过参与模具的设计,初步掌握了简单模具设计的基本步骤,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塑料公差、成型工艺、工艺参数、模具设计目录一、绪论二、塑件成型工艺分析 (5)2.1塑件图 (5)2.2塑件的工艺分析 (6)2.3塑件成形工艺参数确定 (7)三、模具结构的确定 (8)3.1 型腔数目的确定 (8)3.2 分型面的选择 (9)四、注塑机型号的确定 (10)4.1注射容量的计算 (10)4.2锁模力的计算 (10)4.3注射机的选用 (11)五、浇注系统设计 (12)5.1 主流道设计 (12)5. 2 分流道设计 (13)5.3冷料穴的设计 (13)5.4 浇口的设计 (14)5.5排气系统的设计 (15)六、成型零件设计 (16)6.1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16)6.2 成型零件钢材选用 (16)6.3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17)6.4模架的确定 (20)七、导向与脱模结构的设计 (23)7.1 导向机构的设计 (23)7.2脱模机构设计 (24)八、参考文献 (26)九、致谢 (26)一、绪论模具是汽车、电子、电器、航空、仪表、轻工、塑料日用品等工业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

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没有模具,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品。

用模具加工的零件,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好、节约材料、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

因此其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

因此,模具技术,特别是制造精密、复杂、大型模具的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衬套_模具设计_注射模_PA1010_课程设计_毕业设计

衬套_模具设计_注射模_PA1010_课程设计_毕业设计

衬套_模具设计_注射模_PA1010_课程设计_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衬套注射模具⼆、设计条件产品名称:衬套产品材料:尼龙(PA6)产品数量:⽉产100000件产品特点:衬套是⽤途⾮常⼴泛的零件,零件简单,产量⼤。

要求⼀模四件,并设计冷却管道。

三、设计任务1、进⾏塑件的⼯艺分析2、选择设备的类型和规格3、选择模具的成型⽅案,确定模具的成型结构4、进⾏模具结构、尺⼨的设计计算5、绘制模具的所有零件图(标准件除外)6、绘制模具的总装配图(⽤三维CAD绘制),制出明细表。

7、编写设计说明书第⼀章塑件成型⼯艺分析1.1塑件图塑件的视图如图1-1所⽰:1.2塑件的⼯艺分析产品名称:衬套产品材料:尼龙(PA6)产品数量:⽉产100000件产品特点:衬套是⽤途⾮常⼴泛的零件,零件简单,产量⼤。

要求⼀模四件,并设计冷却管道。

该塑件为衬套,要求塑件具有很好的耐磨性。

(1)塑件材料使⽤特性及⽤途尼龙有优良的⼒学性能,抗拉、抗压、耐磨。

经过拉伸定向处理的尼龙,其抗拉强度很⾼,接近于钢的⽔平。

因尼龙的结晶性很⾼,表⾯硬度⼤,摩擦系数⼩,固具有⼗分突出的耐磨性和⾃润滑性。

它的耐磨性⾼于⼀般⽤做轴承材料的铜、铜合⾦、普通钢。

尼龙耐碱、弱酸,但强酸和氧化剂能侵蚀尼龙。

尼龙的缺点是吸⽔性强、收缩率⼤,常常因吸⽔⽽引起尺⼨变化。

其稳定性较差,⼀般只能在80°C~100°C之间使⽤。

为了进⼀步改善尼龙的性能,常在尼龙中加⼊减摩剂、稳定剂、润滑剂、玻璃纤维填料等,以克服尼龙存在的⼀些缺点,提⾼机械强度。

(2)成形特点尼龙原料较易吸湿,因此在成形加⼯前必须进⾏⼲燥处理。

尼龙的热稳定性差,⼲燥时为避免材料在⾼温时氧化,最好采⽤真空⼲燥法;尼龙的熔融黏度低,流动性好,有利于制成强度特别⾼的薄壁塑件,但容易产⽣飞边,故模具必须采⽤最⼩间隙;熔融状态的尼龙热稳定性较差,易发⽣降解是塑件性能下降,因此不允许尼龙在⾼温料筒内停留过长时间;尼龙成形收缩范围及收缩率⼤,⽅向性明显,易产⽣缩孔、凹痕、变形等缺陷,因此应严格控制成形⼯艺条件。

衬套设计规范

衬套设计规范

衬套设计规范主编:参编:主审:批准:目录1.常见历史故障模式 (3)2.设计输入参数规范清单 (3)3.设计参数规范要求 (4)4.样件尺寸检测记录规范表 (6)5.装配验证记录规范表 (7)6.压入压出力检验记录规范表 (8)7.材料规范要求 (8)8.刚度检测规范 (9)9.台架验证规范 (10)10.试验样件准备规范要求 (10)11.数据图纸规范要求 (10)12.试验开裂件判定标准 (11)1、常见历史故障模式2、设计输入参数规范清单在设计开始之前,要求收集相关输入参数如下(基本值+公差):3、设计参数规范要求在设计输入确认后,零部件工程师需与供应商一起将系统输入指标转化成下表各设计参数值:4、样件尺寸检测记录规范表尺寸检测记录表(批次样本量不能少于10件)5、装配验证记录规范表装配验证记录表(同批次连续样本量不能少于10件)6、压入压出力检验记录规范表压入压出力检验记录表(批次样本量不能少于10件)7、材料规范要求要求衬套产品所用材料满足产品设计定义。

相关标准如下:禁用物质要求橡胶材料及制品耐臭氧试验方法(试行)橡胶材料及制品硬度的测定方法(试行)橡胶材质(红外光谱)分析方法(试行)8、刚度检测规范(常规、高低温等)在设计验证阶段,每个样件的各向刚度都需检测记录如下表,以便试验过程中的跟踪与评估。

9、台架验证规范(零部件只验证到台架级,但是怎么与系统及整车耐久目标关联得有标准)需根据载荷输入、各向位移及摆角情况,耐久目标确定具体验证工况。

10、试验样件准备规范要求1)、首次供样需管件工程师至供应商现场全程跟踪,测试并记录各项设计指标,样本量不能少于10件。

2)、装车验证阶段所有样件的各向静态刚度值均需测量记录并与样件编号对应,存档以备随时查阅评估。

11、数据图纸规范要求1)、数据规范要求(数据格式要求等)产品CAD数据定义第2部分:零部件三维建模通用规范2)、图纸规范要求(图纸格式要求、图面内容要求)车产品图样要求产品制图规范——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GD&T)12、试验开裂件判定标准级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衬套设计规范
主编:
参编:
主审:
批准:
目录
1. 常见历史故障模式 (3)
2. 设计输入参数规范清单 (3)
3. 设计参数规范要求 (4)
4. 样件尺寸检测记录规范表 (6)
5. 装配验证记录规范表 (7)
6. 压入压出力检验记录规范表 (8)
7. 材料规范要求 (8)
8. 刚度检测规范 (9)
9. 台架验证规范 (10)
10. 试验样件准备规范要求 (10)
11. 数据图纸规范要求 (10)
12. 试验开裂件判定标准 (11)
2、设计输入参数规范清单
在设计开始之前,要求收集相关输入参数如下(基本值+公差):
3、设计参数规范要求
:

4、样件尺寸检测记录规范表
尺寸检测记录表(批次样本量不能少于10件)
5、装配验证记录规范表
装配验证记录表(同批次连续样本量不能少于10件)
6、压入压出力检验记录规范表
压入压出力检验记录表(批次样本量不能少于10件)
7、材料规范要求
要求衬套产品所用材料满足产品设计定义。

相关标准如下:
禁用物质要求
橡胶材料及制品耐臭氧试验方法(试行)橡胶材料及制品硬度的测定方法(试行)橡胶材质(红外光谱)分析方法(试
行)
8刚度检测规范(常规、高低温等)
在设计验证阶段,每个样件的各向刚度都需检测记录如下表,以便试验过程中的跟踪与评估。

车型 厂家 试验温度
A16 零件名称 样件生产日期 样件编号
后轴衬套
零件号 J43-3301020
检验日期
试验工况:高周疲劳耐久性能测试
衬套轴线与整车 Y 向成25度角,在整车X 方向 加载±520ON ,频率6HZ ;衬套轴向扭转± 15°, 频率1.3HZ ;风冷。

接受标准 目标要求
两种工况同时加载, 循环次数70万次(以
空心方向为准)。

完成规定循环后各向静刚 度变化量不超过20% ,裂
纹不大于3mm o
10、 试验样件准备规范要求
1) 、首次供样需管件工程师至供应商现场全程跟踪,测试并记录各项设计指标,样本量不能少于
10件。

2) 、装车验证阶段所有样件的各向静态刚度值均需测量记录并与样件编号对应,存档以备随时查阅评估。

11、 数据图纸规范要求
1) 、数据规范要求(数据格式要求等)
产品CAD 数据定义 第2部分:零部件三维建模通用规范
2) 、图纸规范要求(图纸格式要求、图面内容要求 )
车产品图样要求
产品制图规范一一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GD&T )
9、台架验证规范(零部件只验证到台架级,但是怎么与系统及整车耐久目标关联得有标准 需根据载荷输入、各向位移及摆角情况,耐久目标确
定具体验证工况。

蠡车乂方
raιos⅛
村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