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科学9年级上册】3.5物体的内能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5物体的内能-课件

石
互
于
和
吸
:
地
地
引
球
球
的
吸
互
分
引
相
子
而
吸
也
下
引
有
互 相 吸 引 的
落
具
势
分
有
能
子
势
吗
?
能
也 具
有
势
能
③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
具有势能。
讨论: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 结论:互相吸引的分子也具有势能
讨论:互相排斥的分子之间有
内能改变多少可用传递的能量的多少来量度.
没有势能呢? 物体内部
3.冬天,用嘴对手呵气,手会暖和,这是用热传递的 思考:内能改变多少可以用什么来量度呢?
如何正确认识温度、内能和热量这三个物理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方法. 增加了手的内能,而它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
之间 转 移 .
6. 4、下列事例中,属于热传递增加物体内能的是:
A、铁棒放在炉子里被烧红 B、锯条锯木头时会发热 C、古时候的猿人钻木取火
内能是指微观世界中的分子的动能与势 能的总和,与宏观世界中物体的机械能 (动能、势能)是有区别的
(2)物体的温度达到0℃时内能为0吗?
不为零。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3)固体、液体有内能,气体没有内能
是吗?
有。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4) 比较静止在地面上的球和运动在空中 的球所具有的机械能和内能。
请答回 课堂练习 物体运动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分子动能的总和也越大 : C.能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内能最大的 ,是最小是 。
浙教版科学九上3.5物体的内能教学课件

有,人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毛巾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多。
思考:
能量的形式有转化吗?
内能没有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只是 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高温物体) 病人
热量
(低温物体) 毛巾
内能减少
内能增多
思考:
没有能量的转化,只 有能量(内能)的转
热传递的实质是什么?移。
第5节 物体的内能(1)
自行车刹车时能量转化是怎样的? 动能
热能
实验
将蓝墨水滴到温度不同的水中,观察现象。 1、什么现象?
扩散现象 2、产生这个现象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温度
思考
产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粒子构 成,构成物质的粒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 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
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如:人的机械能→物体的内能)
请你举出一些生活中做功使物体热能增加的例子。
自行车刹车时能量转化是怎样的?
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内能与机械能有什么不同?
因为物体内的分子永不停息地 请你举出一些生活中做功使物体热能增加的例子。
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内能是与微观运动有关的能量,与温度的变化有关;
外界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如:人的机械能→物体的内能)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 内能没有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下面两个物体都具有内能吗?
(如:人的机械能→物体的内能) 橡皮塞向上跳起,瓶口出现雾状物。
机械能是与宏观运动有关的能量,与运 动的速度、高度有关。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5物体的内能-比热容

)
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 查表可知:水的.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铝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铜降低的温度
探究水和沙子吸热升温的快慢
某家庭用热水器烧水时,使50kg的水由20℃升高到50℃,要吸收_____ ___J的热量.[c水=4. 当我们在海边游玩时,白天人对
D.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的末温一定高于铝的末温 ①水的沸点②水的体积③水的密度④水的比热容⑤水的熔点⑥水的质量
原因是:
。
• (2)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
• (3)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比 热容 (大/小)的升温快;质量相等的不同物 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 (大/小)的吸 收的热量多。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 J/(kg ·℃)
水 4.2×103 铝 0.88×103 酒精 2.4×103 干水泥 0.84×103 煤油 2.1×103 铁、钢 0.46×103 蓖麻油 1.8×103 铜 0.39×103 砂石 0.29×103 水银 0.14×103
1.查找并比较沙石和水的比热容,说出他们的物理意义。 2.从以上比热容表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比热容 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 的种类和物体的状态有关。
交流:
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 的温度不一样?
因为海水与沙子受光照的时间完全 相同,所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但是 海水的比热比沙子的比热大,所以海水 升温比沙子慢;没有日照时,海水降温 比沙子慢。
凉快 从以上比热容表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在 D.甲、乙质量相等,它们放出的热量也相等,则甲降低的温度一定多
C、比热容在物质本身是一种属性,比热容的大小跟它吸收的热量、物质的质量及升高的温度都无关,比热容的大小由物质决定。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5物体的内能

第5节 物体的内能
三、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2. 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热传递三种方式:
①传导: 热沿着物质从高温传递到低温部分 ②对流: 靠液体或气体流动来传递热. ③辐射: 热由高温物体沿直线向外射出
第5节 物体的内能
三、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放
在标准大气压下,把5千克40℃的水烧开,干 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需 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干木柴?(已知干木 柴的热值为1.2×107焦/千克.)
解: Q吸==4c.2m×(t-1t00)3J/kg ℃ ×5kg ×( 100 ℃- 40℃) =1.26 ×106J
Q吸= Q放 ∴= 1.26 ×106J
2. 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讨论: 你可以用哪些方法可
使铁屑的内能增加?
如果你没有看到内能改 变的过程,单凭铁屑的温度 升高,你能说出究竟采用了 什么方法吗?
第5节 物体的内能
三、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2. 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 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第5节 物体的内能
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与物体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F、水从高山上落下,水温稍有升高。 你能解释气温随高度增大而降低的现象吗?
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第5节 物体的内能
四、热量的计算
物体的比热(c) 物体的质量m(单位:千克)
物体升高的温度△t
△t = t- t0
t表示加热后的温度 t0表示加热前的温度
Q吸= c m(t -t0)
5. 意义:以汽油为例 4kg ×( 68 ℃- 18℃)
浙江省九级科学上册《3.5物体的内能》教案 浙教版

课题 3.5物体的内能课型新课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理解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方法,知道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实质,知道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可以用来量度内能的变化,知道燃料的热值。
2、技能领域:能过学习内能和改变内能的方法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领域: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能源意识,为节约能源做准备。
重点热量难点热量的计算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板书设计第5节物体的内能三、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用Q表示,单位也是焦耳四、燃料的热值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什么是热传递?它有哪几种形式?(二)新课教学1、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热传递: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现象。
传导——热量通过接触物体由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对流——通过液体或气体(流体)自身的流动由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辐射——热量不通过物体媒介,直接由高温物体发射到低温物体的传递。
演示实验: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设疑: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小图钉为什么会掉下来?金属棒的内能为什么会增大?金属棒上各部分是不是同时达到相同的温度,为什么?出示:采用冷敷降低体温,并填空(课本113页图3-56)结论: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用Q表示,单位也是焦耳。
思考: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下列图中发生的现象讨论:有一个装有铁屑的烧瓶,可以用什么方法使铁屑的内能增加?小结: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但本质上有所区别。
2、燃料的热值引入:从人类最早发明火种开始,介绍人类使用燃料的历史。
说明人类获利内能主要是从燃料中获得。
燃烧: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
从能的转化角度看,是将贮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热值: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注:单位质量、燃料的种类、完全燃烧三个要素。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 第5节物体的内能知识点+练习含答案

第5节物体的内能(一)内能A.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
B.内能1.分子动能: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分子动能。
物体的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它们的动能越大2.分子势能:由于分子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势能,称为分子势能3.物体的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4.对内能的理解1)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不是分子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共同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单纯考虑一个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是没有现实意义的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0℃的冰具有内能吗)3)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即不能准确知道一个物体的内能的具体数值C.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物体的温度、物体的体积、物体的种类、物体的状态都可以影响物体内能的大小(二)物体内能的改变1.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1)对热传递的理解2)热传递是把内能由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而不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例如1000kg1℃的水内能大,0.1kg100℃的水内能小2.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3.温度、热量、内能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三)比热容A.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B.单位: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C.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1.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等无关2.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其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3.对于同一种物质,比热容的值还与物质的物态有关,同一种物质在统一物态下的比热容是一定的,但在不同物态下,比热容是不相同的。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教案(含教学反思+习题)《物体的内能》

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5节物体的内能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2.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3.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
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温度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正确使用各种温度计。
温度计等。
导课:(实用、新颖、简洁)热现象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
我们生活中都用哪些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
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一)温度1.引出温度的概念;2.提出自学要求,看第一框题,在课本上划出温度的概念,常用单位及单位符号;3.梳理总结,能说出生活中和自然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并能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
(二)研讨、交流(求助、互助5分钟左右)1.回忆生活,气温高了觉得热,气温低了觉得冷,得出温度的概念。
2.按要求看书自学,对温度的概念、单位等形成进一步的认识。
(三)教师重点讲、讲重点,提问设疑(补助15分钟左右)二、温度计1.我们对于温度高低的判断往往用皮肤的感觉。
现在请同学们来做个实验探究。
三只烧杯中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现请一位同学将左手食指伸入热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将两个食指同时放入温水中。
2.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3.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4.温度有哪些种类?5.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正确的予以肯定。
6.巡视学生测出半杯冷水的温度,并不断向冷水中加热水后分别测出其温度的情况。
7.强调使用温度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8.说明温度的国际单位是开尔文,符合“K”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T=273+t。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9年级上册 3.5.1 物体的内能-内能(教师版含解析)

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3.5-1物体的内能-内能目录 (1) (2) (3) (4) (8)1.内能(1)热运动: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表明,温度越高,粒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大量粒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
(2)内能:物体内部大量做热运动的粒子具有的能叫做内能。
或者: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
热能是内能的俗称。
(3)对内能的理解:①每个粒子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不是物体的内能。
热运动是指大量粒子的无规则运动。
②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因为一切粒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总有分子动能;因为粒子间总是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所以物体总有分子势能。
③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有温度、质量、材料、状态等。
温度越高,粒子的热运动就越剧烈,粒子动能就越大,因此内能也就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内部分子的个数就越多,物体内能也就越大。
2.改变内能的方法(1)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
热传递的方向:能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热传递的结果: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持续到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此时我们说达到了热平衡。
(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②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3)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
(4)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确定物体内能变化的方法物体内能是否发生变化,主要看以下两个标志:(1)“温度变化”是物体内能变化的标志之一。
对同一物体来说,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对于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快,内能增大;物体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减慢,内能减少。
由于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因此内能也俗称为热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个性化教学教案授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年级九学科科学课时学生姓名授课主题 3.5物体的内能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2、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知道做功和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实质3、知道热量的概念,知道功和热量都可以用来量度内能的变化教学重点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法教学难点内能的概念及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历次错题讲解】1.环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卫星,其动能与势能在不断地相互转化,一般人造卫星的运动轨道是椭圆形的(如图2),如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距地球的最近点(近地点)是439km,距地球的最远点(远地点)是2384km。
在近地点的速度约为8.1km/s,在远地点的速度约为6.3km/s。
越过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势能逐渐,动能逐渐,到达近地点时,势能最,动能最。
假如没有阻力,卫星将周而复始地运行下去,机械能的总量。
答案:减少增多少多保持不变2.有一种运动叫蹦极,如图所示是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A点处弹性绳自然伸直.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相等的点,C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从O点到C点的运动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则()学习札记图2学习札记A.从O至C运动员速度一直减小B.从O点至A点运动员机械能不守恒,从A点至C点机械能守恒C.从O至A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增大,A至C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减小D.从O至B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增大,B至C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减小答案:D二、【趣味课程导入】我们都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高处的物体具有势能,能够燃烧的物体具有化学能……这些宏观的物体都具有一定形式的能。
那么,微观的粒子是否也有能量呢?三、【基础知识梳理】一. 内能1. 内能的概念(1)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内能的变化:物体内能既然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那么当分子运动加剧时,物体的内能也就增大。
我们讲过: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
冷水和热水的扩散实验表明: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快。
扩散得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大,即分子无规则运动激烈。
因此: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
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增加。
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减小。
(3)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或者说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
(4)内能和机械能: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二.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ⅰ做功与内能的改变(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压缩空气实验说明:压缩空气做功(对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引起棉花燃烧。
实际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也遇到过。
例如,在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打气筒也会变热,这也是由于压缩空气对空气做功,使温度升高的缘故。
用其他的方法对物体做功,也能使物体内能增加,例如摩擦生热、钻木取火等。
所以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就会增大。
(2)物体对外做功时,本身的内能会减小。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表1) 物质 比热容[J/(kg ·℃) 水 4.2×103 酒精 2.4×103 煤油 2.1×103 铝 8.8×102 铁 4.6×102 铜 3.9×102 2.查表(1)可知,铜的比热容比铁的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比铁含的热量少B .铜比铁含的内能少 C .铜和铁相互接触时,必定发生热传递 D .质量相等的铜和铁,升高相同的温度 时,铜吸收的热量比铁少 3.用锤敲打钉子,钉子温度会升高,因为( ) A.锤将热量传递给钉子 B.锤将内能传递给钉子 C.锤将温度传递给钉子 D.锤对钉子做功使钉子的内能增加 4.热水和冷水混合时,不计热量损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冷水升高的温度 B.热水初温度高,它降低的温度一定多 C.热水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 D.冷水初温度低,它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5.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这里是指( ) A 、煤比干木柴含有的热量多一些 B 、烧煤比烧干木柴产生的温度高一些 C 、烧煤比烧干木烧产生的热量多一些 D 、要使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烧煤用的质量较少 6.A 、B 两种物质,比热容关系是C A >C B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都升高20℃,A 吸收的热量一定较多 B 、都降低10℃,B 放出的热量一定较多 C 、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都升高5℃,B 吸收的热量一定较多D 、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都降低5℃,A 放出的热量一定较多答案:1-6 BDDCDD[例 2] 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小的是( )A .用锯锯树木,锯条发热B .太空中的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C .夏天,广场上的石凳因为太阳照射而发热D .饮料放进冰箱,慢慢变凉[引导分析]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用锯锯木头是克服摩擦力做功,使锯条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A 错;陨石下落过程克服空气摩擦做功,导致内能增大,故B 错;夏天,石凳被太阳照热,是通过热辐射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大,故C 错;饮料放进冰箱内,饮料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所以D 正确. [举一反三] 1.下列现象跟做功改变内能有关的是( ) A .盛夏,太阳把稻田的水晒热 B .夜晚,看见流星在大气层中坠落 C .严冬季节用热水袋取暖 D .用擦酒精的方法使发烧者降温 2.将一铁块投入到装有水的烧杯中,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 ) A 、它们具有相同的热量 B 、它们具有相同的内能 C 、它们具有相同的温度 D 、它们具有相同的比热容 3.物体内能的改变有两种方式。
下现象中内能的改变是哪一种方式 (1)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会发热,是______使气筒内能改变 (2)古代人类钻木取火,是________使木的内能改变 (3)冰块在阳光下熔化成水是_______使冰块的内能改变 答案:1.B 2. C 3.(1)做功 (2)做功 (3)热传递 方法与技巧总结方法与技巧总结课堂作业1.一滴红墨水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了则正确的是( )A.0℃的水就不会有这种现象B.这叫扩散只发生在液体中C.这叫扩散,它说明分子在永不停地运动D.温度越低扩散进行得越快。
2.关于能量转化说法正确的是( )A.砂轮磨刀有内能转化为动能B.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壶中水沸腾时壶盖跳动是水的动能转化为壶的动能D.给自行车打气气筒发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关于物体内能的改变,下列正确的是( )A.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B.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一定减小C.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放热时,物体内能一定增加4.在下列现象中,通过做机械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利用电炉把水烧开B.冬天里两手互相摩擦使手暖和C.冬天天气寒冷时要生火取暖D.用电焊机焊接金属使金属熔化5.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甲物体温度降低20℃,乙物体温度升高15℃时,乙物体吸收热量是甲物体放出热量的2倍,甲乙两物体比热比是( )A.3:8B.8:3C.4:3D.3:26.燃烧甲、乙两种燃料,甲放出的热量比乙多,则( )A、甲的质量一定大B、甲的热值一定大C、甲的比热容一定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7.下面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现象是( )A、两决块相互摩擦,冰块熔化B、水蒸汽推动活塞做功C、压缩气体,温度升高D、用太阳灶烧水8.从能转化的观点来看,摩擦生热的现象是( )A、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化学能转化为内能D、内能转化为动能9.有关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B、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C、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D、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温度、质量都无关10.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等,水的比热是煤油的2倍,水升高的温度是煤油的1/3倍,则它们的质量之比m水:m油是( )A. 3:2B. 2:3C. 1:6D.6:111.质量相同的0 ℃的冰、0 ℃的水、0 ℃的水蒸气中,它们的内能( )A.一样大 B.冰的内能最大,水蒸气的内能最小C.水的内能最大,冰的内能最小D.水蒸气的内能最大,冰的内能最小12.现有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铝块、铁块和铜块,其比热C铝>C铁>C铜,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末温最高是______块,末温最低的是______块1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但其实质不同,__________是物体之间内能的转移,而___________是实现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变。
14.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使火柴燃烧,后者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使它燃烧。
15.质量相同的两块金属甲和乙,甲的比热是乙的3倍,当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时,甲、乙升高温度的比为____________;当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甲、乙吸收热量的比为_________.小提示16. A、B两物体的温度相同,A的质量是B的2倍,A的比热是B的1/4,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接触,则热量将从物体_______传递给物体______.17.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如果你赤脚走在沙滩上,会觉得砂子烫脚;再从沙滩走入河水中,则感到凉快舒服,这是为什么?18.已知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完全燃烧500g汽油,求;(1)燃烧汽油产生的热量是多少?(2)若这些热量的50%被水吸收,使水温从20℃开始,升高了40℃,则水的质量是多少?答案:1-5.CDABA 6-11.DBADAD 12.铜,铝13.做功,热传递,热传递,做功14.做功,热传递;15. 1:3 、3:1 16.A 、B17.答:砂子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夏天在相同的日照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砂子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快一些;砂子的温度高,所以烫脚,从砂滩走入水中,水温低于砂子的温度,所以感到凉快舒服。
18.2.3×107J 68kg小提示本课小结课后作业布置课后赏识评价课后反馈本节课教学计划完成情况:□照常完成□提前完成□延后完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的接受程度:□完全能接受□基本能接受□不能接受,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的课堂表现:□很积极□比较积极□一般□不积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上次作业完成情况:完成数量____% 已完成部分的质量____分(5分制)存在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合需求:家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管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交时间教研组长签名学管师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