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 第1课 日本(第1课时)教学案4(无答案)(新版)

合集下载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八章第1节《 日本》第1课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八章第1节《 日本》第1课时

湘教版七下第八章第1节《日本》第1课时教案
相对位置:
引导学生回顾对大洲、地区的学习,归纳区域位置的描述方法,从不同方面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

2.读图,找出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其中哪一个面积最大?
3.说一说日本领土的构成?
4.找出太平洋、日本海、东京湾、濑户内海、朝鲜海峡、津轻海峡,说一说日本的海岸线有什么特征?
阅读:“富士山”
教师:富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

思考:3.日本为什么会多火山地震呢?出示:全球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找出日本所处的火山地震带。

出示:熊本县地震
播放视频: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你知道日本采取了哪些防震措施吗?
读图析图:1.读图,找出日本主要的气候类型,说一说日本的气候特征和分布情况?
出示:白川乡合掌村及其位置图
思考:2.位于本州岛西侧的白川乡合掌
3. 关于日本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B. 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C.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长河
D.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4.日本是中国隔海相望、一衣带水的邻邦。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在四大岛屿中每年樱花开花最迟的是,小明计划明年4月中旬去日本旅游,他可以去观赏樱花。

(2)日本各地樱花开放时间差异大的原因是。

(3)日本传统民居建筑材料普遍较轻,可能是因为()
A.地震多发 B.便于搬迁 C.降水较多 D.气温较高。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1课日本(第1课时)教学案2(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1)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1课日本(第1课时)教学案2(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1)

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领土组成和首都,并描述其地理位置。

2.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了解抗震自救的方法。

3.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特点。

2、结合日本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教学难点】1、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2、能够结合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分析该国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的原因【教学模式】“二、五、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理助学等探究:为了应对地震带来的危害,日本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同学们,日本是个狭长的岛国,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导致樱花的花期由日本国土的南端向北方依次推迟,形成一条由南向北的“樱花前线”,樱花爱好者趁此机会追赶1、下列有关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大的岛屿是九州岛B、北海道在四大岛屿中纬度最低C、本州岛和九州岛之间是日本海D、本州岛和四国岛之间是濑户内海2、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处在: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3、有关日本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稀疏B、海湾优良,海运便利C、矿产丰富D、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分布在沿海4读“日本图”,回答问题。

写出图中字母或数字代表的地理名称:国家: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海洋:E______,F______,G______。

海峡:H______。

岛: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019-2020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1课日本第1课时教学案4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1课日本第1课时教学案4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1课日本第1课时教学案4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教学理念】课堂开放、面向全体;多媒体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领土组成和首都,并描述其地理位置。

(重点)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重点)3、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了解抗震自救的方法。

4、结合日本自然环境特点,分析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重点)4、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难点)【教学模式】“自学、互动、反馈”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注重引导自主学习、读图分析,情境教学及直观演示。

【学法指导】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学、读图、讨论等方式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你知道这些岛屿的名字吗?哪个国家和我国相争。

归纳小结:日本是一个岛国,位于北温带,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讲述: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日本目前共有200多座火山,中活火山80座,类型全,分布广。

富士山是著名的活火山,自公元年有文字记录以来共喷发181707年为距今最近的一次喷发,现仍有喷气现象学以致用:亚洲气候类型图归纳小结: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丰富,气候的海洋性明显人口(亿人)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读图与探究)东京北京最冷月均温3.7 o C -4.7 o C最热月均温25.1 o C 26.1 o C年降水量1610mm 636mm读图,说出日本位于哪些板块交界处。

【当堂达标】.1.日本著名的濑户内海位于哪两个岛之间()A.北海道岛、本州岛 B.本州岛、九州岛C.本州岛、四国岛 D.九州岛、北海道岛2.日本的气候与同纬度亚洲大陆相比()A.冬季温和,夏季高温,降水较多B.冬季凉爽,夏季温暖,降水较少C.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降水较多D.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多3.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B.领土主要由岛屿组成C.境内山岭众多,平原面积狭小D.人口众多,工业发达,经济活动频繁4.日本地形以()为主A.平原 B.高原 C.山地、丘陵 D.盆地5.有关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B.多火山、地震,C.河流短小、水量小、流速急 D.地狭人稠6.日本附近的世界著名的渔场是()A.日本海渔场 B、舟山渔场C.北海道渔场 D.秘鲁渔场7、日本北海道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主要原因是()A.这里是寒、暖流交汇处 B、该海域水温较高C.该海域仅有暖流经过 D.该海域仅有寒流经过8、日本是一个岛国,其领土由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四个大岛中面积最大的是( )A.北海道B.本州C.四国D.九州9.日本处于哪个板块的交界地带(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两个优点:一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两个优点:一是利用钓鱼岛热点问题,引起学生对日本的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课程第八章第一节《日本》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课程第八章第一节《日本》教案

教案:日本【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69-P75。

主要包含“东亚岛国”、“多山的地形”、“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高度发达的经济”、“东西方融合的文化”、“人口与主要城市”等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主要城市和海港。

2.掌握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

3.分析日本的经济特点,特别是工业布局及其成因。

4.举例说明日本与中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地图和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2.运用比较法和综合法,概括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3.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国际意识,增强学生对国家间相互关系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同时理解尊重他国文化。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地形及气候特点、经济特点。

2.教学难点:日本工业布局的成因及其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本的文化元素(如樱花、和服、寿司等)和地理位置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日出之国’和‘樱花之国’指的是哪个国家吗?”引出课题《日本》。

2.新课讲授(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展示日本政区图,让学生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和主要岛屿(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

引导学生量算北京至东京、上海至长崎的距离,了解日本与中国的相对位置。

(2)自然环境特征地形特点:1.展示日本地形图,让学生观察并总结日本的地形特点(多山、多丘陵、平原少)。

2.指出富士山作为日本最高峰和著名活火山,以及关东平原作为日本最大平原。

气候特点:1.分析日本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强调其海洋性特征。

2.通过对比东京和北京的气候数据,让学生理解日本气候的温暖湿润特点。

多火山、地震:1.展示板块构造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日本》精品教案(第1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日本》精品教案(第1课时)

《日本》精品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读图分析日本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了解日本的领土组成。

读图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海岸线特点及优势。

会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学会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日本的位置,学会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

通过图片、资料、视频等,了解地震的危害,因而学会如何防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体会到日本面对的威胁和机遇,树立在地震发生时,如何做才是安全而有效的灾难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读图分析日本的位置。

日本的地形特点、海岸线特点及优势。

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如何做。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

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如何应对灾难。

【教学方法】读较分析、方法总结、总结归纳、图片及视频等直观学习【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出示图片:哆啦A梦、名侦探柯南、某国国旗、富士山和樱花。

看了这些图片,你会想到哪个国家?(日本)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我国的邻邦——日本,去看看那里的自然环境吧!二、新课学习(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1.位置(1)半球位置读图,日本主要位于哪两个半球?(北半球、东半球)(2)海陆位置读图填空: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

西北部隔日本海与韩国、朝鲜、俄罗斯(国家)相望,西南部隔东海与中国相望。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

(3)经纬度位置读图,说一说日本的经纬度位置。

(北纬23.5 °~45°,东经125°~145°)2.范围日本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其中本州是日本最大的岛屿。

3.地形读图,分析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征?(山地、丘陵广布,平原狭小)山地、丘陵主要分布在哪里?(中部)平原主要分布在哪里?(沿海。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4.面积、人口日本总面积约37.7万平方千米,相当云南省的面积。

七下第八章 第1课 日本(第1课时)

七下第八章 第1课 日本(第1课时)

【课题】七下第八单元第1课日本(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特点。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问题导学法、比较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或投影仪、《地理填充图册》运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展示亚洲部分国家分布图,引导学生说出日本的相对位置。

一.问题导学:1.读“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图,三.拓展提升: 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四大岛屿和附近的诸多小岛组成,属于岛国。

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口,为日本提供哪些有利条件?②①④ ③2.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分析:①日本人口1.27亿,国土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多地狭,应如何发展农业生产?②日本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75%,那如何利用山地、丘陵呢?3.展示图片(见右图),补充资富士山被日本视为“圣山”,是日本的象征。

其山顶终年积雪,风景秀丽,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

它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还是一座活火山。

在日本,火山和地震经常发生,日本为什2从地震带分布看,我国汶川大地震和2011日本地震有什么不同? A CB学生结合生活说说自己的看法:了解地震知识、每天课间操做好撤离演练······三.巩固达标:【当堂达标】1.(目标1)关于日本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东北部 B.日本国土全部位于北温带C.日本位于中国的南面 D.日本位于南半球2.(目标1)日本的四大岛自北向南依次是()A.北海道、四国、本州、九州B.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C.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D.北海道、九州、本州、四国3.(目标2)关于日本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高山是富士山 B.季风气候大陆性明显C.河流源远流长 D.樱花是日本的国花,秋季开放4.(目标2)日本附近的世界著名渔场是( )A.日本海渔场 B.舟山渔场 C.北海道渔场 D.秘鲁渔场5.(目标1和3)读“日本图”,回答问题。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一节《日本》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主要城市和民俗文化等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亚洲国家地理特征的深入理解,通过学习日本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亚洲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国家地理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日本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内容来拓展学生的视野。

同时,学生对经济发展、城市特点和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主要城市和民俗文化等特点;掌握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资料查询、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不同国家地理特征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主要城市和民俗文化。

2.难点:对日本地理特征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日本地图,了解其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资料查询: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主要城市和民俗文化。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查阅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日本的经济奇迹,引导学生思考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本地图、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

2.提前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本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提问:你们对日本有哪些了解?日本的特点有哪些?2.呈现(10分钟)展示日本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主要城市和民俗文化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日本的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知识。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1课 日本(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1课 日本(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并描述其地理位置。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特点。

3.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了解抗震自救的方法。

4.了解中日双方的钓鱼岛争端情况,明确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使学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情怀和爱国热情。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探究法、比较法、归纳、综合法。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助学。

学生回答: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并在教材文本上画下来!导入与 交流 [多媒体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钓鱼岛”地理位置及“中国人民抗议日本购岛游行”图片[教师讲述]: 同学们,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企图通过 “购岛”将其“国有化”,这些都是非法的、无效的,我们绝不答应!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退让半步。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要了解一个国家,首先要知道它在哪儿,请大家指图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这节课我们将从国家区域的角度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

学生观看“中国人民抗议日本购岛游行”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1:日本企图将钓鱼岛国有化是非法的。

我们中国的领土,哪怕是一粒沙、一滴水日本也休想得到。

学生2:我认为我们要增强民族自信力,只要中国要变得更加强大。

钓鱼岛最终会是我们的!学生读图并描述日本地理位置: 通过展示“钓鱼岛”地理位置及“中国人民抗议游行”图片 结合钓鱼岛争端,使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力和民族自豪感,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而努力学习。

观察 与 发现 读图与 探究新授:(板书)探究: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地形 1.多媒体展示日本地形图[教师讲述]:从经纬度范围上可以观察出日本领土南北非常的狭长,东西比较狭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七下第八章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
【教学理念】课堂开放、面向全体;多媒体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领土组成和首都,并描述其地理位置。

(重点)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重点)
3、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了解抗震自救的方法。

4、结合日本自然环境特点,分析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重点)
4、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难点)
【教学模式】“自学、互动、反馈”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注重引导自主学习、读图分析,情境教学及直观演示。

【学法指导】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学、读图、讨论等方式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你知道这些岛屿的名字吗?哪
个国家和我国相争。

归纳小结:日本是一个岛国,位于北
温带,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讲述: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
家。

日本目前共有200多座火山,
中活火山80座,类型全,分布广。

富士山是著名的活火山,自公元
年有文字记录以来共喷发18
(读图与探究)
读图,说出日本位于哪些
板块交界处。

学以致用:
亚洲气候类型图
东京北京
最冷月
3.7 o C -
4.7 o C
均温
最热月
25.1 o C 26.1 o C
均温
年降
1610mm 636mm
【当堂达标】
.1.日本著名的濑户内海位于哪两个岛之间()A.北海道岛、本州岛 B.本州岛、九州岛C.本州岛、四国岛 D.九州岛、北海道岛2.日本的气候与同纬度亚洲大陆相比()A.冬季温和,夏季高温,降水较多
B.冬季凉爽,夏季温暖,降水较少
C.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降水较多
D.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多
3.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领土主要由岛屿组成
C.境内山岭众多,平原面积狭小
D.人口众多,工业发达,经济活动频繁
4.日本地形以()为主
A.平原 B.高原 C.山地、丘陵 D.盆地
5.有关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B.多火山、地震,
C.河流短小、水量小、流速急 D.地狭人稠
6.日本附近的世界著名的渔场是()
A.日本海渔场 B、舟山渔场
C.北海道渔场 D.秘鲁渔场
7、日本北海道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主要原因是()
A.这里是寒、暖流交汇处 B、该海域水温较高
C.该海域仅有暖流经过 D.该海域仅有寒流经过
8、日本是一个岛国,其领土由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四个大岛中面积最大的是( )
A.北海道
B.本州
C.四国
D.九州
9.日本处于哪个板块的交界地带( )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两个优点:一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两个优点:一是利用钓鱼岛热点问题,引起学生对日本的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是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进一步让学生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地理的读图能力和通过图文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些资料的提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大了课堂容量。

不足之处:给学生留自学的时间太少,教师讲得的有的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