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东西南北巧分辨
《学会辨别东、西、南、北》

《学会辨别东、西、南、北》------------------------------------------作者xxxx------------------------------------------日期xxxx《学会辨别东、南、西、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实地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而且能够依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将学校局部正确地贴在平面图上。
2、通过游戏活动体验辨别方向的乐趣。
3、增进对自己学习环境和祖国的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具准备1、通过与长辈的交流、阅读课外书籍、网络下载等方式收集信息,整理已有的经验积累:人们在生活中怎样辨别方向。
2、多媒体课件、贴图、指南针。
教学过程(一)作品展示导入。
1、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图画《学校的一角》,介绍图上画是学校哪个地方,在学校的哪里,并把图画展示在黑板上。
(板书:学生图画作品)2、揭题:学会辨别东、南、西、北。
(过渡:看,在大家的画笔下,我们的学校真美啊!可是,有一位新来的同学由于不熟悉学校的环境,经常走错地方,谁来想办法帮帮这些新同学?)生:教他学会辨别方向……师:对呀,想不走错方向学会辨别方向才是硬道理。
板书:学会辨别东、南、西、北。
(二)辨别东、南、西、北活动一:辨别方向办法多(规则:全班分成四组:每组分别说说你有什么办法辨别方向,答对一题就奖一个“大眼睛”,哪些最多,就为赢。
)1、看书,说说课本上介绍了哪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
2、四人小组交流查收到的辨别的资料。
3、全班里交流,比赛辨别方向。
(1)看植物。
大树的叶片厚薄辨别方向,看树干的年轮能辨别方向,年轮稀的一面是南,密的一面是北。
市区里的绝大多数房子都是新建筑,这些房子大多是坐北朝南的,朝正南可以使屋子里阳光充足、暖和,而且房子的后墙可以挡住冬天强烈的西北风。
(2)看北极星图。
书上说,北极星是夜间辨认方向最可靠的标志。
每个夜晚星星都会从东向西移动,只有北极星原地不动。
因为北极星所在的位置是地球自转轴线北端指的位置,处在地球北极的正上方。
学会辨别东西南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品社2013年4月20日学会辨别东西南北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学会辨别东、西、南、北》是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第一部分课题2《到操场上去看看》的内容。
本课教学的最终目的让学生学会辨别东西南北。
本课教学不仅仅会让学生会在平面地图上辨别方向,而要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学会辨别方向二、教学过程(一)动画激趣导入。
1.播放动画片《辨别方向》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动画片,动画片中的蓝猫和肥仔遇到了什么麻烦事,谁来帮一帮他们?设计意图: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儿童品德的社会性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播放孩子们喜闻乐看的《蓝猫淘气三千问》中无法辨别方向的动画片,让学生帮助它们想办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的,还培养了同学们热心助人的高尚品德。
(二)小组讨论1.师:同学们,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天然的指南针,你知道他们都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吗?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回答问题。
)但来分辨方向,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还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相互交流的能力,同时让同学们把利用天然指南针辨别方向的方法应用的实际生活当中。
(三)亲身体验1.老师请学生辨别一下教室的方向,把辨别方向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2.教会学生使用指南针使用方法:把指南针平放在一个地方,让指针自由摆动,等指针停止后,红色的一端指向哪,哪就是北方,相反的方向就是南方。
设计意图:一是检查同学们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二是给他们提供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机会,三是给他们留下悬念,进一步掌握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并且能在生活中熟练应用。
(四)资料展示1.在出示指南针的时候让学生说一说搜集到的指南针的资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掌握了辨别方向的方法,课下我们就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为我们学校画一张平面图,下节课我们评选出“设计地图专家”。
在设计此环节中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知识点+图文解读+练习题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知识点+图文解读+练习题知识点一、我会写组词泻:xiè(倾泻、奔泻、一泻千里)潜:qián(潜水、潜力、潜伏)试:shì(试卷、尝试、试验)胎:tāi(胎教、怀胎、胚胎)皇:huáng(皇帝、皇宫、皇权)履:lǚ(履行、履约、履任)疆:jiāng(新疆、边疆、疆土)二、我会认组词鳞:lín(鳞片、鱼鳞、遍体鳞伤)惶:huáng(惶恐、惊惶、惶怖)哉:zāi(美哉、壮哉)三、多音字少:shǎo (多少)shào (少年)似:sì(似乎)shì(似的)四、理解词语一泻汪洋:形容水流迅速,水势浩大。
潜龙腾渊:潜伏的巨龙已经很强大,腾起于水中一飞冲天。
梁启超将少年中国比喻为蛟龙。
奇花初胎:枝头花朵含苞欲放之初,生气饱满,朗艳新奇,喻精气内蕴。
纵有千古:“千古”是指时间,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
横有八荒:“八荒”,东西南北东北西南西北东南。
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
五、句子解析1.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从“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八个方面竭力强调国家命运系在少年人身上。
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句子内容的排列从小到大,从部分到整体,步步发展,层层推进,气势磅礴。
2.美哉, 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两者的前途和命运是紧密地连结在一起的。
这里,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语调高昂,给读者以巨大的震撼力量。
六、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中国少年的朝气蓬勃,热烈讴歌希望出现“少年中国”,号召和激励我中国少年为创建少年中国而奋斗。
地图上辨认东、南、西、北 ︳西师大版教育课件

东、南、西、北
授课:杨清华
1 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
医 院
游乐园 超 市
1 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
北
方 向 标
这张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绘制的吗?
十字形方向标
中心点
把十字形方向标的中心点放 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就能根据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了。
1 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
什
么
很
头
试
常
变
成
我
自
己
你
部
多
时
完
弄
。
但
戏
候
在
这
样
做
时 现 镜 有
场
一
个
就
穿
我
不
想
后
不
好
的
后
和
尔
是
等
我
果
就
戴 。
是 东
得
你
可
希
当
你
真
以 的
■电你是否有这样经历,当 你在做某一项工作 和学习的时候,脑 子里经常会蹦出各 种不同的需求。比 如你想安 心下来看2小时的书,大脑会 蹦出口渴想喝水, 然后喝水的时候自 然的打开电视。。 。。。。,一个小 时过去 了,可能书还没看2页。很多 时候甚至你自己都 没有意思到,你的 大脑不停地超控你 的注意力,你就这 么轻易 的被你的大脑所左右。你已 经不知不觉地变成 了大脑的奴隶。尽 管你在用它思考, 但是你要明白你不 应该隶属 于你的大脑,而应该是你拥 有你的大脑,并且 应该是你可以控制 你的大脑才对。一 切从你意识到你可 以控制你 的大脑的时候,会改变你的 很多东西。比如控 制你的情绪,无论 身处何种境地,都 要明白自己所
《认识东、南、西、北》教案

《认识东、南、西、北》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
培养学生运用方向感进行观察和判断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概念。
通过实际观察,让学生学会辨别方向。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步骤:1.4.1 讲解方向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东、南、西、北的含义。
1.4.2 示范如何辨别方向,例如利用太阳、树木、建筑等。
1.4.3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分组进行方向辨别练习。
1.4.4 组织学生分享观察心得,讨论如何运用方向感。
第二章:认识东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正确指出东方。
培养学生运用方向感进行观察和判断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向学生讲解东方的概念。
通过实际观察,让学生学会辨别东方。
采用讲解、示范、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步骤:2.4.1 讲解东方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东方的含义。
2.4.2 示范如何辨别东方,例如利用太阳升起的方向。
2.4.3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分组进行东方辨别练习。
2.4.4 组织学生分享观察心得,讨论如何运用方向感。
第三章:认识南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正确指出南方。
培养学生运用方向感进行观察和判断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向学生讲解南方的概念。
通过实际观察,让学生学会辨别南方。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步骤:3.4.1 讲解南方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南方的含义。
3.4.2 示范如何辨别南方,例如利用太阳的位置。
3.4.3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分组进行南方辨别练习。
3.4.4 组织学生分享观察心得,讨论如何运用方向感。
第四章:认识西方让学生能够正确指出西方。
培养学生运用方向感进行观察和判断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向学生讲解西方的概念。
通过实际观察,让学生学会辨别西方。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优品课件之认识东西南北

优品课件
认识东西南北
位置与方向教学内容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课时安排 5课时
认识东西南北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
小学信息技术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 东西南北巧分辨 教案

第13课东西南北巧分辨
第二环
节他山之
石一、厚积薄发
(引导策略:制作小鸟APP时是如何新建APP项目的?新建名为指南针的项目)
1.新建APP项目
(引导策略:我们已经新建“指南针”项目。
下面我们该做什么?)
2.界面设计
(1)出示“指南针”项目界面设计微视频。
(2)掌握界面设计所用到的组件,注意精灵和画布放置的位置。
3.编程设计
(1)出示“指南针”项目编程设计微视频。
二、急速重组
利用“方向传感器”“精灵”“变量”积木实现指南针辨别方向。
(引导策略:模块区的积木可以通过鼠标拖动到脚本区,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些积木有什么功能呢?)
老师出示指南针APP,并进行操作,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程序出现什么变化,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
转动手机,APP中指针方向会随手机的转动而发生变化。
1.认识积木模块
新建项目
2.指针转动
(1)方向传感器辨别方向的变化,变量随之改变,指针转动。
(2)添加程序的开始积木,按下即开始。
(拖动模块,搭建脚本,利用表格来设计)
Where(舞台)无要求
Who(角色)指南针
What(做什么)指针转动
How(如何实现)移动积木
3.程序调试
流程图
程序:。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图文解读+视频+课后练习

知识点我会写:泻:xiè(倾泻、奔泻、一泻千里)潜:qián(潜水、潜力、潜伏)试:shì(试卷、尝试、试验)胎:tāi(胎教、怀胎、胚胎)皇:huáng(皇帝、皇宫、皇权)履:lǚ(履行、履约、履任)疆:jiāng(新疆、边疆、疆土)我会认:鳞:lín(鳞片、鱼鳞、遍体鳞伤)惶:huáng(惶恐、惊惶、惶怖)哉:zāi(美哉、壮哉、优哉游哉)形近字:潜(潜伏)替(代替)试(试验)诚(真诚)胎(胚胎)抬(抬走)多音字:少:shǎo (多少)shào (少年)似:sì(似乎)shì(似的)理解词语:一泻汪洋:形容水流迅速,水势浩大。
潜龙腾渊:潜伏的巨龙已经很强大,腾起于水中一飞冲天。
梁启超将少年中国比喻为蛟龙。
奇花初胎:枝头花朵含苞欲放之初,生气饱满,朗艳新奇,喻精气内蕴。
纵有千古:“千古”是指时间,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
横有八荒:“八荒”,东西南北东北西南西北东南。
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
词语扩展: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潜龙腾渊鹤立鸡群对牛弹琴呆若木鸡龙飞凤舞出自典故的成语:其道大光河出伏流矞矞皇皇马革裹尸约法三章赞美祖国的成语: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物阜民丰繁荣昌盛幅员辽阔句子解析:1.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从“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八个方面竭力强调国家命运系在少年人身上。
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句子内容的排列从小到大,从部分到整体,步步发展,层层推进,气势磅礴。
2.美哉, 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两者的前途和命运是紧密地连结在一起的。
这里,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语调高昂,给读者以巨大的震撼力量。
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强调了少年责任的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东西南北巧分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画布”组件、“精灵”组件的使用。
(2)、掌握“方向传感器”组件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
(1)、用具体的情景展示App Inventor的强大功能,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App Inventor软件,所以在讲解三个基本概念的时候采用的是启发式与学生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3)、三个基本操作的讲解采用的是“学生攻关”的游戏互动教学,力求把枯糙的知识变得生动,让学生乐意接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活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App Inventor的兴趣。
(2)、培养学生利用App Inventor制作手机系统软件。
(3)、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互相协作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画布”组件、“精灵”组件的使用。
(2)、掌握“方向传感器”组件的使用。
(3)、学会如何搭建积木。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讨论法,演示法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需要用什么来指明方向呢?
生:指南针
师:对,老师做了一个指南针App,(同学们欣赏)
师:同学们你想做吧?
生:想。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13课东西南北巧分辨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任务一:准备素材
将指南针素材图片修改为300×300像素。
任务二:创建项目
在App Inventor页面中新建一个项目,名称为“指南针”。
任务三:设计App界面
(1)将“Screen1”的属性面板标题修改为“指南针”,屏幕方向设置为“坚屏”,其余属性为默认值。
(2)将图片素材上传到素材列表。
(3)将“组件面板”中“传感器”分组下的“方向传感器”、“绘图动画”分组下的“画布”和“精灵”拖到工作区域的适当位置。
(4)将“画布1”和“精灵1”的高度和宽度设置为300像素。
“精灵1”的图片选择《timg.png》。
将精灵1的X、Y值修改为“0”,Z 值修改为“1”;勾选“旋转”选项。
任务四:编程
(1)单击“编程”按钮切换到编程界面,单击代码块下的“方向传感器1”将积木拖放到工作区域。
(2)单击“精灵”,将积木拖放到工作区域并与方向传感器积木组合。
(3)单击“变量”,将积木与“精灵1”
组合,选择变量积木的“方位角”选项。
任务五:项目的保存和安装
三、拓展运用,合作交流
1.试用图画类软件绘制指南针图片,并用App制作素材。
2.尝试给APP加入图标,建议图片大小为80×80像素。
3.生展示
4.生评,师评。
四、梳理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