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库
电大文学概论期末考试资料

文学概论单选题D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 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A 象征)、阅读期待、开放。
D( B 消遣娱乐型)的批评也可称作媒体批评。
D 当代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 D 文化批评)模式。
G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的观点,文艺起源于( A劳动)S( C悲剧 )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S 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 D蒙田 )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
T唐代出现了( A传奇 ) ,有人物、情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备了小说的形态,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T提出“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典型化方法的作家是(B鲁迅W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 D语境依托性 )。
W文学" 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 四要素" 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D 情感)。
W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A 个人创造)与机构制作特点。
W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 C 文学作品)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W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D 朦胧性)。
W( B 评传式)文体是批评和历史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一个作家总体性的思想和艺术的评价W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 D媒体宣传)W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咐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D 文化论)。
W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 A中介性 )、语境依托性。
W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读解过程。
语境包括个体语境与社会语境,社会语境是指读者阅读时的( D 社会生活关联域)。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精选5篇)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精选5篇)第一篇:文学概论期末考试题一、单项选择(10分,每题2分)下列属于孔子的诗学观的是()A缘情说B 诗言志C诗赋欲丽D兴观群怨在西方,把审美的文学观念从广义的文化的文学观念中分离出来,是在18世纪完成的,由————作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区分,把诗与绘画、音乐、雕塑等纳入“美的艺术”范畴中()A布洛B华兹华斯C巴托D 歌德文学是一种话语,话语至少包含了说话人、受话人、————、沟通、语境五个要素。
()A语言B文本C言语D文字变形是作家艺术构思中常见的手段之一,下列不属于变形方法的有()A粘合B陌生化C夸张D漫画英国著名的文艺批评家贝尔提出了影响较大的理论是()A心理距离说B情感投射说C有意味的形式D无意识升华二、是非判断题(10 分,每题1分)1人类最早的系统的文艺理论著作是产生于公元五世纪的陆机的《文赋》。
()2艺术交往论认为,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3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了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4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主要呈现了主导性、统一性和多样性特征。
()5文学话语蕴籍特点常常具体地体现在含混和含蓄这两种较为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中。
()6物质生产不仅是精神生产产生的“始因”,而且也是精神生产发展的“动因”()7模仿论是西方历史悠久的传统的文艺理论观念,而中国古代则没有这类艺术反映论的思想。
()主体即“旁观者”与“移情者”的理论最早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的()9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以分为有意获取和无意获取、现实获取和书本获取()10在对待形式问题上,形式主义的理论倾向主要突出地表现在20世纪产生的俄国现实主义、捷克和法国的结构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派的理论观念中。
()三、填空题(15分,每空1分)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和文学史三个分支。
2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由四要素构成,————、作者、————与读者。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b试卷号:240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04)盗传必究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io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1.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暗示性、朦胧性、()A.独创性B.指意性C感染性D.历史性2.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的自觉运用。
A.人物活动B.语言符号C具体形象・D.叙述场景3.小说家的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上的,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表达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
A.母语B.书面语C.口语D.标准语4.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与机构制作特点。
A.集体行为B.商业运作C.个人创造D.历史演绎5.()的批评也可称作媒体批评。
A.审美欣赏型B.消遣娱乐型C.理性认知型D.道德教化型6.中国古代“观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最为相似。
A.信息论B.摹仿论C.意志论D.反映论7.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文化论以外还有()。
A.反映论B.信息论C.意志论D.语言论8.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文本。
A.象征型B.表现型C.再现型D.创意型9.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语境依托性。
A.中介性B.表象性C.表情性D.意识性10.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
A.车尔尼雪夫斯基B.高尔基C巴赫金D.什可洛夫斯基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至少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11.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和观众。
A.作品B.艺术家C.语言D.情感E.符号12.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主要是()oA.文学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B.文学不是对于世界情感的表现C.文学创作的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D.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予所传达的体验木身的特异性或神秘性E.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13.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而:语言层、形象层()oA.语音层B.文法层C.意蕴层D.余意层E.衍意层14.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
2028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04)

2028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04)2028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04)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 。
A.反映论B.文化论 C.意志论D.信息论2.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 ”。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佛学B.诗学 C.文学D.神学3.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 文本。
A.表现型B.创意型 C.再现型D.象征型4.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 。
A.表意B.表象 C.表情D.表志5.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 。
A.历史性B.独创性 C.感染性D.朦胧性6.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 ) 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
A.语言B.细节 C.人物D.情节7.唐代出现了( ) ,有人物、情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备了小说的形态,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传奇B.话本 C.志人志怪小说D.章回体小说8.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 ) 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
A.席勒B.培根 C.歌德D.蒙田9.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 ) 、文学资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A.拟想读者B.意识形态氛围 C.个体体验D.创作过程10.当代西方的女性文学批评属于( ) 模式。
A.心理分析^p 批评B.语言批评 C.社会历史批评D.文化批评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试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Word最新版)

国家开放高校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试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通过整理的国家开放高校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试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国家开放高校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试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4)盗传必究一、单选题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记性事务。
A.神学B.文学C.佛学D.诗学2.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盼和( )。
A.表志B.表象C.表情D.表意3.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好用论、表现论、体验论、文化论以外还有( )。
A.反映论B.信息论C.意志论D.语言论4.以示意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文本。
A.象征型B.创意型C.再现型D.表现型5.文学语言具有一种生疏化特征。
“生疏化”一词,是俄国( )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A.解构主义B.形式主义C.新指责D.结构主义6.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 )。
A.特殊性B.指意性C.随意性D.独创性7.( )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气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A.悲剧B.喜剧C.正剧’D.悲喜剧8.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 )的自觉运用。
A.人物活动B.语言符号C叙述场景D.具体形象9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需通过( )。
A.文学阅读B.商业炒作C.消费导引D.媒体宣扬10.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需通过( ) A.媒体宣扬B.文学阅读C.商业炒作D.消费导引11.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示意性、朦胧性、( ) A.独创性B.指意性C感染性D.历史性12.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 )的自觉运用。
2023年电大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1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共6分)1. 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旳对象要素,其价值旳实现必须通过 。
(0.6分)A.消费导引B.商业炒作C.媒体宣传D.文学阅读☆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0.6 分评语:2. 小说家旳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上旳,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体现出对事物旳独特感受。
(0.6分)A. 母语B.书面语C.口语D.原则语☆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0.6 分评语:3. 小说中旳时间是,它既遵照时间旳客观性,同步赋予人旳主观感觉原因。
(0.6分)A.主观时间B.论述时间C.客观时间D.心理时间☆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0.6分评语:4. 是体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消灭旳戏剧。
(0.6分)A.悲喜剧B.喜剧C.正剧D.悲剧☆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0.6分评语:5. 文学中旳“电影性”体目前现代小说文本中重要是旳自觉运用。
(0.6分)A.语言符号B.论述场景C.详细形象D.人物活动☆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0.6 分评语:6. 是空间旳详细内容和重要标志。
(0.6分)A.社会环境B.地区范围C.景致器物D.文化范围☆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0.6 分评语:7. 文学阅读波及四个基本要素,即、语境、文学文本、读解。
(0.6分)A.消费B.读者C.媒体D.交流☆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0.6 分评语:8. 文学写作旳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与机构制作特点。
(0.6分)A.个人发明B.商业运作C.集体行为D.历史演绎☆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0.6 分评语:9.文学中旳“电影性”体目前现代小说文本中重要是 旳自觉运用。
(0.6分)A.语言符号B.论述场景C.详细形象D.人物活动☆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0.6 分评语:10. 影视文学要将语言艺术旳静态描写转化为视听艺术中旳动态描写,影视剧本必须由一种个流动旳构成。
(0.6分)A.形象B.场景C.画面D.动作☆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0.6 分评语:二. 多选题(共10题,共8分)1. 叙事诗是以讲述故事为主体旳诗体。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班级: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艾布拉姆斯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B.作品、作家、宇宙、读者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2.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 )A. 本质特征B. 形象特征C. 结构特征D. 美感特征3.“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 )A.独立说B.再现说C.体验说D.表现说4.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A. 规范语体B. 自由语体C. 抒情语体D. 叙事语体5.“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A.布洛B.英加登C.荣格D.弗洛伊德6.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 A.童庆炳B.英加登C.凯塞尔D.索绪尔7.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化的因素是( )A.制度文化B.精神文化C.物质文化D.全部文化8.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A.王维B.李白C.司空图D.王昌龄9.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A.本质特征B.表现手段C.形象特征D.审美特征10.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是( ) A.省略B.停顿C.概略D.减缓11.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和“圆型’’的是( )A.格雷马斯B.康德C.歌德D.福斯特12.形成文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是( )A.个人气质B.人格情操C.创作才能D.创作个性13.在我国,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的是( )A.刘勰B.曹丕C.曹植D.曹操14.“一个大作家绝不能只有一颗印章”体现的是文学风格的( )A.多样性B.单一性C.稳定性D.独创性15.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文学风格分为( )A.八体B.十体C.十二体D.二十四体16.全面论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关系的是( ) A.刘勰B.苏轼C.苏辙D.郑板桥17.文学批评的对象是( )A.各种文学现象B.各种社会现象C.文学作品D.作家18.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 )A.小说B.诗歌C.戏剧D.散文19.作家文体成熟的标志是( )A. 情节设计B. 结构严谨C. 文学风格D. 语言精练20.艺术想象的过程是( )A.从具象到抽象B.从抽象到具象C.从具象到具象D.从抽象到抽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共20分)1.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A表现功能 B通讯功能 C意义功能 D形式功能2.“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A亚里士多德 B钱钟书 C王夫之 D布封3.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A《文心雕龙》 B《诗品》 C《修辞学发凡》 D《诗学》4.“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A黑格尔 B姚斯 C刘勰 D布封5.“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A莱蒙托夫 B姚斯 C布封 D伊瑟尔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7.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效果。
A 领悟 B延留 C净化 D共鸣8.最早指出文学本文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的人是()A伊瑟尔 B加达默尔 C英加登 D弗洛伊德9.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A刘勰 B曹丕 C司空图 D 刘熙载10.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A刘勰 B曹丕 C司空图 D 刘熙载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小题,共30分)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哲理性 B荒诞性 C象征性 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A抒情动作 B抒情内容 C声音组织 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A 象征性 B主观性 C评价性 D精神方面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A净化 B共鸣 C领悟 D延留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A倒装与歧义 B夸张与对比 C借代与用典 D比喻与象征6.当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重点为()A人物、情节、环境 B叙述方式 C叙述的声音特点 D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A创作个性 B多样性 C稳定性 D相对性8.风格的特性是()A独创性 B多样性 C稳定性 D相对性9.关于“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A模仿者 B创造者 C集体人 D 移情者10.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有()A实践获取 B书本获取 C有意获取 D无意获取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共10分)文学与科学、伦理学的区别:文学面向人们的情感世界,求1_____;科学面向人们的2______世界,求3______;伦理学面向人们的4_______世界,求5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考试
单选题题库
(2015年2月整理、更新至14年7月试题)1.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
B.文化论
2.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C.文学
3.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文本。
D.象征型
4.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
A.表意
5.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
D.朦胧性
6.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 )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
B.细节
7.唐代出现了( ),有人物、情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备了小说的形态,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传奇
8.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 )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
D.蒙田9.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 )、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B.意识形态氛围
10.当代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模式。
D.文化批评
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
这是一个
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C.文学
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
D.观众
3.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A.蕴藉
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 )。
D.语境依托性5.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文本。
B.象征型6.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
B.巴赫金
7.唐代出现了( ),有人物、情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备了小说的形态,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传奇
8.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 )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
C.细节
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与机构制作特点。
A.历史演绎
10.当代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 )模式。
C.文化批评
1.中国古代“观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 )最为相似。
B.摹仿论
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
A.观众
3.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
A.表意
4.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文本。
D.象征型
5.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
“陌生化”一词,是俄国( )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B.形式主义6.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 )。
D.独创性
7.( )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A.悲剧
8.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 )的自觉运用。
C.叙述场景
9.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 )。
D.文学阅读
10.文化研究是一种高度( )的活动。
B.语境化1.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
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
D.文化论
2.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阅读期待、开放。
A.象征
3.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 )
D.朦胧性
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 )、语境依托性。
A.中介性5.( )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C.悲剧
6.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 )、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B.意识形态氛围
7.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读解过程。
语境包括个体语境与社会语境,社会语境是指读者阅读时的( )。
D.社会生活关联域8.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属于( )。
A.共鸣
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与机构制作特点。
C.个人创造
10.( )的批评也可称作媒体批评。
B.消遣娱乐型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
这是一个
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C。
文学
2.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
B.文化论
3.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
D.表意
4.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文本。
D.表现型
5.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 ) D.朦胧性
6.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 )。
B.独创性
7.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 )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
D.蒙田
8.唐代出现了( ),有人物、情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备了小说的形态,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传奇
9.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 )、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C.个体体验
10.当代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 )模式。
D.文化批评
1.中国古代“观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最为相似。
C.摹仿论
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
D.情感
3.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阅读期待、开放。
A.象征
4.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文本。
B.表现型
5.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 )。
D.语境依托性6.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 )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
C巴赫金
7.唐代出现了( ),有人物、情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备了小说的形态,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传奇
8.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 )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
C人物
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与机构制作特点。
A.个人创造
10.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 )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C.文学作品
1.中国古代“观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 )最为相似。
B.摹仿论
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
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文化论以外还有( )。
A.反映论 B.信息论
3.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文本。
D.创意型
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 )、语境依托性。
A.中介性5.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 )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
C巴赫金
6.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暗示性、朦胧性、 ( ) B.指意性
7.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 )的自觉运用。
D.叙述场景
8.小说家的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 )上的,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表达出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