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期末考试题有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汉语言文学考试题及答案

汉语言文学考试题及答案

汉语言文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偏正结构的是()。

A. 春风得意B. 春暖花开C. 春色满园D. 春意盎然答案:D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

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3.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

A. 《诗经》B. 《楚辞》C. 《汉赋》D. 《唐诗三百首》答案:A4. 下列作品中,属于鲁迅的有()。

A. 《狂人日记》B. 《子夜》C. 《边城》D. 《家》答案:A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

A. 王勃《滕王阁序》B. 李白《将进酒》C. 杜甫《登高》D. 苏轼《赤壁赋》答案:A6. “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

A. 疑是地上霜B. 举头望明月C. 低头思故乡D. 举杯邀明月答案:C7.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出自()。

A. 王之涣《登鹳雀楼》B.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C. 李白《望庐山瀑布》D. 王昌龄《出塞》答案:B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

A. 陶渊明《饮酒》B. 王维《山居秋暝》C. 孟浩然《过故人庄》D. 杜甫《登高》答案:A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

A. 杜甫《望岳》B. 李白《将进酒》C. 王之涣《登鹳雀楼》D.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答案:A10.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出自()。

A. 元好问《摸鱼儿》B.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C. 李清照《如梦令》D.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

答案:王维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春晓》。

答案:孟浩然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望月怀远》。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考试复习题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考试复习题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考试复习题一、填空题1.曹魏时著名文论家___________在《典论.___________》中提出了"文以___________为主"的著名论断。

2.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体的"四科八种"说:"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___________宜理,铭诔尚实,___________欲丽。

"3.曹丕《典论.论文》说:"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___________ ,是以各以所长,___________。

"提出了作家的才能和文体的性质特点之间的关系,并批评了文人相轻的缺点。

"4.晋代文论家___________在《文赋》中提出了"___________ "说,强调了诗歌的抒情作用,打破了诗歌的抒情受传统诗教的束缚。

5.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___________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___________而绮靡","赋___________而浏亮"。

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6.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风骨"一词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教材认为:"风"当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___________;而"骨"则当是一种精要劲健的___________。

7.教材指出:《文心雕龙.体性》篇提出的"体性"的概念,讲的是文学作品的___________风格与作家的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8.教材指出:刘勰认为文的实质是:___________是其内容,___________是其表现形式。

9.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诗经》和《楚辞》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而《诗经》的系统又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两系,探源溯流,评价深刻精到。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及试卷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及试卷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导言1、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1)《普通语言学教程》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其作者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2)布龙菲尔德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他的《语言论》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有重要作用。

(3)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大流派:描写语言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

(4)《语言学纲要》是普通语言学的一种。

4、在我国,古代书面语——文言文——的使用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围绕着阅读先秦典籍的需要,人们抓住汉字,分析它的形体,讲究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的我国传统语文学。

5、语言本身的构成很复杂,对它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三个部分。

6、怎样理解语言和言语的关系?答:(1)区别:①从运用的角度看,言语是自由的,无穷的;语言是不自由的,有规则的,有限的。

②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言语包括言语行为、语言符号、言语作品;语言是言语中较为确定的部分。

③从表现形式看,言语是个人的,有个人特点;语言是社会的,具有共同性和社会性。

④从哲学角度看,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个别的。

总的来说,语言是一种工具,一种规则,言语是人们利用这一工具和规则而产生的结果,语言不同于说话,语言存在于说话或话语中。

(2)联系:两者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①语言存在于言语当中,言语是语言存在的形式;②语言存在以说话的需要为前提,没有言语就无所谓语言;③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运动语言行为和结果;④言语包括语言成分和语余成分;研究语言必须从观察言语着手,必须注意言语中表现的大量普遍的语言事实。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是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2、(1)语言:语言实质上是一种体系,是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有共时和历时两种状态。

汉语言文学考试题库

汉语言文学考试题库

汉语言文学考试题库在汉语言文学考试中,考生需要熟练掌握丰富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汉语言文学考试题库: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 一声枪响,战士们奋勇向前B. 春风吹满,桃花开遍C. 红日初升,霞光满天D. 星星点点,遥相辉映2. 《三国演义》是谁所著?A. 曹操B. 刘备C. 孔明D. 罗贯中3.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呐喊》C. 《西游记》D. 《水浒传》4. 以下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维5.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是()。

A. 步步生莲B. 水到渠成C. 同床异梦D. 文韬武略二、判断题: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2. 宋代的王安石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兼文学家。

()3. 《西游记》主要讲述的是一位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

()4. 辛弃疾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代表作品有《青玉案·元夕》等。

()5. 白话小说《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

()三、问答题:1. 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一叶知秋。

2. 简要介绍一下《红楼梦》的故事背景及主要人物。

3. 分析《论语》中的“仁者爱人”这句话的含义。

4. 请简要介绍一位唐代的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5. 以“将进酒”为例,解释李白的诗歌风格及主题特点。

通过认真学习和练习以上题库,相信大家在汉语言文学考试中会有更好的表现。

祝愿大家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汉语言文学期末考试

汉语言文学期末考试

第一、二章章节测试姓名:一、判断题1、语言是以语法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音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 )2、语言中书面语是第一性的,口语是第二性的。

()3、口语具有简短明快、通俗自然地特点。

( )4、书面语具有语句雅正、结构完整的特点.()5、书面语是口语得以形成的基础和源泉,并不断为口语提供鲜活的材料,促使口语向前发展。

( )6、王力的《汉语史稿》以语音的演变为主要依据,参照语法和词汇的变化将汉语的发展分为上古、中古、近代和当代四个时期。

()7、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方言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8、唐宋以来,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与逐渐取得了各方言区之间的交际工具的地位.()9、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10、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语言。

()11、世界上的文字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12、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变图画为线条,改繁复为简易,从表声到表意.()1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改革文字的原则就是“约定俗成,稳步前进"。

( )14、笔画法一般先按笔画数从少到多排列,内部再按笔形的横、竖、撇、点、捺、折的顺序排列,以此类推。

()15、巿字念(fu),卂字念(qiong)。

.()16、戊字念(wu) ,戌字念(shu),戍字念(xu)。

( )17、字形的规范包括不写错别字,不用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体字,不用异体字.()18、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它可以分为两大类: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 )19、本义是一个词在某一历史阶段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意义,基本义指一个词有历史可查的最早意义。

( )20、楷书是从隶书演变而来的,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至今天.因为比以前任何一种字体都好写好认,可以作为“楷模”,所以尊之为“楷书”,又称“真书”、“正书"。

大学中国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试题

大学中国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试题

中国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所谓“十七年”文学,是指1949年至 1966 年的文学。

2.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浩然的《艳阳天》,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农村的合作化运动。

3.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马烽的《一架弹花机》、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准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4.1953年,李凖发表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

5.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6.“山药蛋派”又称“山西派”和“火花派”。

7.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史称“大连会议”。

8.《三里湾》从马有翼、范灵芝和王玉梅在扫盲班的微妙关系开始,以三对新人结婚作为结束。

9.《铁木前传》从第6章开始,一个叫小满儿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10.在“十七年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家中,周立波既是最具传统文人意味的,也是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的,其英文程度也是最高的。

11.《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

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12.《创业史》的最大成就,不是塑造了梁生宝这个崭新的青年农民英雄形象,而是最突出地表现在落后人物梁三老汉形象的塑造上。

13.“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浩然的《艳阳天》等。

14.“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梁斌的《红旗谱》、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曲波的《林海雪原》等。

【瑾】汉语言文学专业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瑾】汉语言文学专业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文传美学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首次提出,他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2.鲍姆嘉通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感性认识】3.西方最早提出崇高美学范畴的是【朗吉弩斯】4.无论哪一种形态的美,它总是要通过特定并具体的形式作用于人们的审美感官,这说明【形象性】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5.意大利美学家、哲学家克罗齐提出【美是一种直觉】6.“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审美现象具有【历史性】7.“如果不是月亮、太阳和星星真的照耀天空,我们绝不会被灿烂的朝霞,宁静的落日或闪烁着光辉的神秘的夜所激动。

”这段话体现的美论是【美在移情】8.第一部系统的美育着作是【席勒的《美育书简》】9.人们在进行具体的审美活动时,往往不经理性分析就能把握住美的特质,这反映了美感的【直觉性】10.“花是红的”这是【认识判断】,而“花是美的”是【审美判断】二选择题1.我们平时的“睹物思人”,在性质上属于【接近联想】2.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事物不是因为我们爱它才成为美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与善的才为我们所爱。

”这一观点表明他理解美的角度是【客观事物自身的属性】3.【恐惧】不是壮美的对象的特点4.“对牛弹琴”除了说明弹琴者不看对象外,还说明【艺术接受者没有审美能力】5.朱自清的散文《绿》这样描绘梅雨潭:“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这里表现出的风格是【优美】6.钱钟书的“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的比方,说的是审美经验中的【理解】7.在美学家柏格森看来,人之所以会产生笑和喜剧感,是由【生命的机械化】造成的8.“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通感】9.在说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现象时,最合理的解释是【美在距离】10.李白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描述的是【壮美】类型的景象三:判断题1.【√】“完美皆备于我”这种说法所体现的美学主张是“美是主观的”2.【×】“由上而下”的美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心理分析)3.【√】如果没有审美主体的感官接受,主体的审美感知就无法实现4.【×】审美理想从(微观方面)确定审美主体选择审美对象的范围5.【×】(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这说明了美感的主体差异6.【√】艺术品应是感性的精神性的人工产品7.【√】把山水作为绘画等艺术样式的题材,这标志着人对自然审美意识开始觉醒8.【√】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成为一种审美类型的最根本的原因9.【×】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自然)10.【×】苏珊·朗格认为,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情感应是(个人瞬间)的情绪四:名词解释荒诞:西方现代美学思想中的一种审美形态。

大学语文-大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汉语言文学

大学语文-大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汉语言文学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雷雨:《雷雨》作者曹禺,创作于1933年,刚刚爆发了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2.燕歌行:乐府《平调曲》名。

现存最早的是三国魏曹丕所作的二首,写的是行役之事。

3.悲剧:悲剧是戏剧主要体裁之一,主要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

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

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用鲁迅的话说,悲剧即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

4.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大众一般解作笑剧或笑片,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人对丑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

基于描写对象和手法的不同,可分为讽刺喜剧、抒情喜剧、荒诞喜剧和闹剧等样式。

内容可为带有讽刺及政治机智或才智的社会批判,或为纯粹的闹剧或滑稽剧。

喜剧冲突的解决一般比较轻快,往往以代表进步力量的主人公获得胜利或如愿以偿为结局。

5.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

6.网络文学:往络文学是指以互联网为发表平台和传播媒介,借助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演绎的手段来表现主题,在网上创作、发表,供网民阅读的文学作品。

7.诗歌:诗歌现代汉语释为一种抒情言志,富有节奏的文学体裁。

诗歌是一种大的文学样式。

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应社会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8.网络: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

9.科学小品: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文。

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言文学》期末考试题一.填空题1 .“大历十才子”是指李端.卢纶.吉中孚___ .____. ___.____. ___ ___. ___等。

2. 杜牧时称“小杜”,因与____齐名,被称为“小李杜”。

3.韦应物以____ 著名。

4.《滁州西涧》是_______的代表作。

5.世称“韩孟诗派”中的“韩”指_______,“孟”是指___________。

6.李商隐的抒情之作中,最为杰作的是以______为中心的情诗。

7.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它和《诗经》并成为“__ __”。

8.《离骚》全诗372句2400余字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宏伟瑰丽的_______。

9.《离骚》是我国古代_______的典范之作。

10.《离骚》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____ . ___。

11.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是_______和_______。

12.《尚书》意为“_______”是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作品汇编。

13.《尚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

14._______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15.庄子名____,____时期____国人。

16.《论语》是___家的代表作,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及其弟子篆录而成。

17.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具有文学价值的首推为____共____篇分为内、外、杂三部分。

18.《庄子》的哲学思想起源于____,而又有所发展。

19.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为:____。

20.《韩非子》是先秦____家的代表作,共55篇,着重谈治国的法术,为君王所采用。

21._____是汉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

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22.汉赋经历了_____,_____,_____几个发展阶段。

23.西汉前期,在传统的骚体赋方面取得较高成就的是_____,其代表作有_____和_____。

24.______的______,奠定了典型的汉代大赋的基础。

25.杨雄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称“四大赋”。

26.两汉乐府是继______、______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又一座辉煌的里程碑。

27.______多数独立成篇,还有一些附在______的结尾。

28.______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29.曹丕在《______ 》中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建安七子”。

30.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获得更加自觉的发展,诗歌、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文学样式,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期中______的地位尤为突出。

31.曹丕博学多识,勤于著述,他的《典论·论文》是中国______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

32.魏晋南北朝小说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

33.《文心雕龙》的作者是______。

34.曹丕的______探讨了个性与风格的关系,标志着古代文学批评进入一个新时期。

35《三国演义》中的“望梅止渴”“七步成诗”等情节都是取材于______。

36.西晋陆机文学创作的专论是______。

37.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可以统称为______。

38.钟嵘的______是五言诗的专论。

39.清代志怪小说的代表有晋干宝的______40.轶事小说的代表《世说新语》的作者______和______。

41.盛唐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42.王维精通音乐,又擅长于绘画是__________的代表作家。

43.孟浩然的山水诗不事雕饰即兴造思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4.从王维孟浩然的诗中往往表现出一种__________的思想。

45. 高适的边塞诗力作__________以沉雄的气质和浑厚力取胜,高度概括平当时征战的各个方面,在歌颂战士们舍身报国的同时,也鞭挞了上层将领的荒淫腐败和娇惰无能。

46.初唐四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初唐四杰以大量的创作实践为_______________的成熟和__________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47.陈子昂是____________________杰出文学家,他在唐朝文学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48.文章四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49.刘希夷与张若虚进一步发展了七言歌行体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50.唐代小说出现了新的体式_______。

51.《莺莺传》的作者是________。

52."黄粱美梦"、”南柯一梦“出自李公佐的_______。

53.南唐词的兴起比巴蜀晚,主要词人是_______ ,_______,______。

54._______是我国最早规模最大的文人词选集55._______ 被誉为“花间鼻祖”56._______,_______曾被人贬于巴蜀湘赣一带,如白居易的_______,刘禹锡的_______57.被鲁迅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_的_______58.《史记》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部分构成。

59.《汉书》的作者是_______。

60.《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北宋初期词坛著名词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6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苏门四学士”63._______,_______,合称“二晏”64._______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65._______有”张三影”的美称。

66.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它收录了自西周初期至初春中叶500年余年间的诗歌________篇。

67.《诗经》传统的“六义”是指__.___.__.___.___.___。

68.神话是原始先民在________中创造的。

69.《诗经》句式整齐,以_______为主,结构常用________的形式,一唱三叹,声调和谐。

70.《诗经》里也有很多反映爱情婚姻的佳作,如《_____》、《______》、《________》等。

71.宋诗成就不必与唐诗并论,自有特色。

概而言之,唐诗主_______,宋诗主________。

72.宋初诗坛出现了以王禹偁为代表的“_______”,以______为代表的“西昆体”和以________为代表的“晚唐体”。

73.宋诗诗坛声势最盛的一派是________,他们最推崇唐代诗人李商隐,集子是《______》。

74.苏诗指陈时弊,直截了当,梅诗则较平和含蓄。

“苏”指的是______,“梅”指的是________。

75.王安石是_______的著名诗人。

前期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后期诗风趋于含蓄深沉。

76.《______》充分体现了宋诗长于议论的特征。

77.______ ______ 明确提出了“文已明道”的主张。

78.柳宗元散文中写的最好的山水游记,如“永州八记”的《______ 》。

79.“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呜呼,其真吾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是选自韩愈的《_________ 》80.“诗仙”指的是______。

81.写出几句表达了对朋友及长安眷恋的诗句有(1) _____________.(2)_______ ________.82.李白的诗歌以他_______的思想,_____的风格。

83.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________84.盛唐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______和______。

85.王维精通音乐又擅长绘画是________的代表作家。

86.杜甫是唐诗发展史上一位_______的伟大人物,杜诗是唐诗发展史的一个87.杜甫的诗被后人称为“_____”。

二.选择题1.下列作品中属于韩愈的是()A.《石头城》B.《早春呈张水部十八员外》C.《梦天》D. 《赤壁》2.杜牧的代表作()A.《山行》B.《赤壁》C.《梦天》D.《石头城》3.刘禹锡的名作有()A.《秋词二首》B.《石头城》C.《夜鸟衣苍》D.《访隐者不遇》4.晚唐杰出的诗人,时人称为“小杜”指的是()A.杜甫B.杜牧C.李商隐D.李白5.《诗经》以___为主的句法形状创作了舒卷自如的新诗体。

A.三言B.四言C.五言D.七言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出自屈原的哪部代表作()A.《离骚》B.《天问》C.《九歌》D《九章》7.屈原的作品有__A.《天问》 B.《九章》C.《九歌》 D.《招魂》8.屈原年轻时受到_____的高度信任管至左迁是楚国内政外交的核心人物。

A.楚怀王B.晋文公C.齐怀公D.越王勾践9.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是_____。

A.《国语》B.《春秋》C.《尚书》D.《史记》10.下列寓言中属于《韩非子》中的寓言的有_____A.守株待兔B.买椟还珠C.螳臂挡车D.爱屋及乌11.汉乐府诗中最优秀的作品有()A.《陌上桑》B.《上邪》C.《东门行》D.《孔雀东南飞》1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乐府在西汉哀帝之前是朝廷设的音乐管理机构。

B.古东代叙事的代表作有《陌上桑》、《东门行》。

C.两汉乐府诗对中国古代诗歌形式的嬗变起到推动作用,实现了由四言到五言的过渡。

D.汉武帝时期乐府职能进一步强化,成为官方的采诗机构。

13.最早的文人五言诗()A.张衡的《咏史》B.班固的《四愁诗》C.张衡的《四愁诗》D.班固的《咏史》14.《古诗十九首》()A.古代抒情诗的典范 B.长于抒情C.委曲婉转,反复调回D.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15.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其基本内容是抒发了游子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的作品有()A.《涉江采芙蓉》B.《明月何皎皎》C.《赠妇诗》D.《青青河畔草》16.乐府民歌()A.是深刻的反映了两汉社会的各个侧面B.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心态愿望和要求C.从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看,又多率真朴质,直抒胸臆,高度口语化D.乐府民歌多多”愁于哀乐,缘事而发18.建安文坛的领袖人物是()A.曹操 B.诸葛亮C.刘备D.曹丕19.“竹林七贤”是指()A.嵇康B.山涛C.陈琳D.刘伶E.阮咸20.继建安之后的王始诗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A.阮籍B.嵇康C.王戎D.向秀21.东晋诗人陶渊明开创了描写田园生活的风气,其代表有()A.《归园田居》B.《饮酒》C.《王柳先生传》D.《桃花源记》E.《归去来兮辞》22.()的《离魂记》是传奇步入兴盛期的标志性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