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真题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有机化学》(上)期末试题一、名词解释(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10分)1.有机物: 。
2.同分异构现象: 。
3.共扼效应: 。
4、亲电试剂: 。
5.自由基: 。
二、命名或写出结构式(1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20分)1.CH3CH2 CH2CH(CH2 CH3) CH2 CH2 CH2 CH2CH3。
2. 。
3. 。
4. 。
5.CH3CH(Br)CH2 CH2 CH3 。
6.CH3CH=CHCH2C≡CCH3 。
7、3-甲基己烷。
8、3-甲基-4-乙基-5-丙基壬烷。
9、螺[3·4]辛烷。
10、(Z)-2-丁烯。
三、完成下列反应(10小题, 每小题2.5分, 共25分)1. ()2. ()3、4、5、6、7、()8、9、10、四、推导结构(3小题, 每小题5分, 共15分)1、两个化合物A和B, 分子式都是C7H14, A与KMnO4/H+溶液共热可生成2-甲基丁酸和乙酸, B与Br2/CCl4溶液或KMnO4溶液都不反应, B 分子中含有二级碳原子5子个, 一级和三级碳原子各1个, 试写出A、B 的结构式。
2.化合物甲, 其分子式为C5H10, 能吸收1分子氢, 与KMnO4/H2SO4 作用生成一分子C4酸。
但经臭氧氧化还原水解后得到两个不同的醛, 试推测甲可能的构造式。
这个烯烃有没有顺反异构呢?3.有一炔烃, 分子式为C6H10 , 当它加氢后可生成2-甲基戊烷, 它与硝酸银氨溶液作用生成白色沉淀。
求这一炔烃的构造式。
五、鉴别下列化合物(2小题, 每小题5分, 共10分)1.鉴别丁烯、丁烷、丁炔2.鉴别丁烯、甲基环丙烷、丁烷六、有机合成(2小题, 每小题5分, 共10分)1.由丙烯合成丙醇2.由乙炔合成2-己炔七、反应历程(2小题, 每小题5分, 共10分)1、写出下列反应的历程:CH3CH=CH2+ HBr CH3CH(Br)CH32. 写出下列反应的历程:CH3CH=CH2+ HBr 过氧化物CH3CH2CH2Br《有机化学》(上)期末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10分)1.有机物: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化合物不是芳香烃?A. 苯B. 甲苯C. 环己烯D. 萘2. 羧酸的酸性比醇强,这主要是因为:A. 羧酸分子中氧原子的电负性B. 羧酸分子中碳原子的电负性C. 羧酸分子中氢原子的电负性D. 羧酸分子中氧原子的诱导效应3. 以下哪个反应是亲电加成反应?A. 氢氧化钠与苯酚反应B. 溴与烯烃反应C. 氢气与烯烃反应D. 乙醇与氢溴酸反应4. 以下哪个化合物属于烯醇?A. 乙醇B. 丙酮C. 丙烯D. 丙醛5. 以下哪种反应类型不是碳正离子的重排反应?A. 1,2-重排B. 1,3-重排C. 1,4-重排D. 1,5-重排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有机化学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______、______和sp3。
7. 芳香族化合物的典型反应是______反应。
8. 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与其电荷分布有关,通常______碳正离子比______碳正离子更稳定。
9. 酯化反应是醇与______反应生成酯和水的过程。
10. 有机分子中的手性中心是指具有______的碳原子。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有机化学反应中的SN1和SN2反应机制的区别。
12. 解释何为共振结构,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13. 描述自由基取代反应的特点。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某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3H6O,其红外光谱显示有羰基的吸收峰,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个不同的峰,峰面积比为6:1:1。
请计算A的不饱和度,并推测A的可能结构。
15. 给定一个反应方程式:CH3Br + NaOH → CH3OH + NaBr,计算当消耗1摩尔CH3Br时,生成CH3OH的摩尔数。
五、综合题(共30分)16.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合成对硝基苯酚,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和预期产物。
17. 描述如何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区分以下化合物:苯、甲苯和乙苯,并解释它们谱图上的主要差异。
《有机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有机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10分)1、 2、3、 4、(CH3CH2)4N+Br-5、6、3-甲基-2,5-己二酮7、顺丁烯二酸酐8、苯丙氨酸 10、已内酰胺12、下列化合物中,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A BC D13、下列化合物中进行亲核加成反应的活性顺序为:a、乙醛b、丙酮c、苯乙酮d、二苯甲酮A、d>c>b>aB、 a>b>c>dC、b>c>d>aD、c>d>b>a14、过氧乙酸是一种消毒液,在抗击“非典”中广泛用于医院、汽车及公共场所的消毒,过氧乙酸的结构式是:A、 B、 C、 D、15、下列化合物能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歧化反应的是:A、乙醛 B、呋喃 C、α-呋喃甲醛 D、α-呋喃甲酸16、下列四个化合物中,不被稀酸水解的是:A B C D23、③、④A. ①>②>③>④B. ②>①>④>③2CH(OH)CH2CH3(23CH33OHCH(OH)CH33H 2CH2CH2CHO(23COOCH2CH3CH3O CHOHN NH2OOCH3OOOOCH3—C—OHOHOH OCH3C O—OHOCH3-O-C OHC OHC OHOO浓硝酸+浓硫酸300℃C. ③>④>①>②D. ①>③>②>④ 三、填空完成反应式(每格1分,共20分)28、29、 2 30、31+ RMgX ( ) 32、 CHO+ ( ) CH 2OH33、CHONaOH(浓) ( )+( ) ( )CH 3INHNH2CC O OO+ CH 3CH 2OH ( )H 2O( )(过量)NO 2Fe / HCl ( )( )34、 ( )四、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0分) 35、丙 酮丙氨酸 丙酰氯 丙烯腈36、37、 甲酸乙酸 乙醛五、推导结构式(10分)2CH 3ICH 3I( )( )( )( )38、某D 型己醛糖(A ),用HNO 3氧化生成有光学活性的糖二酸(B );(A )经降解得到戊醛糖(C ),(C )经HNO 3氧化生成无光学活性的糖二酸(D );将(C )再进行降解,得到丁醛糖(E ),(E )经HNO 3氧化生成内消旋酒石酸(2,3-二羟基丁二酸)。
大一有机化学期末试题

大一有机化学期末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化合物中,不是烃的是:A. 甲烷B. 丙烷C. 乙烯D. 乙炔2.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属于醇类的是:A. 甲醛B. 丙醛C. 乙醇D. 丁酸3.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属于醚类的是:A. 丙酮B. 甲醛C. 乙醚D. 甲酸4. 以下哪个官能团不属于卤代烃?A. 氯B. 溴C. 碘D. 酯5. 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脂肪酸的是:A. 丙酸B. 姜酸C. 油酸D. 核酸二、综合应用题1. 甲醇(CH3OH)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经常被用作溶剂或反应的参与物。
结合甲醇的性质,请回答以下问题:1.1 甲醇的结构和化学式是什么?1.2 甲醇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制备?1.3 甲醇可以用于哪些实验室应用?1.4 甲醇的物理性质是什么?1.5 甲醇的化学性质是什么?2. 氨基酸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结合氨基酸的结构和功能,请回答以下问题:2.1 氨基酸的结构是怎样的?2.2 氨基酸与蛋白质的关系是什么?2.3 氨基酸在人体中的功能有哪些?2.4 氨基酸的分类有哪些?2.5 氨基酸的化学性质是什么?三、解答题1. 请结合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解释以下术语的含义:1.1 共价键1.2 功能团1.3 氢键2. 请简述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并以丙酸为例进行说明。
3. 请简述醇类和醚类的性质和应用。
四、应用题1. 根据以下反应方程式,写出相应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并写出反应条件。
1.1 乙烷和溴化氢发生加成反应。
1.2 甲醇和氯化氢发生酯化反应。
1.3 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
2. 选择一个有机化合物,简要描述其结构、命名和化学性质,并说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以上就是大一有机化学期末试题的全部内容。
希望这些题目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大学有机化学试题2

《有机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试题(A)(考核周环反应、杂环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含氨基酸肽和核酸、天然有机物含萜类和甾族化合物)命名或写出给定化合物、代号的结构(1×9,9%)S SO3H N NH21. 2. 3.NNO2H1. 2. 3.5.OHOHOHOCH2OHOOHOHOCH2OHOH4.HSCH2CHCO2HNH24. 5.6.5-硝基异喹啉 7.糠醛6. 7.8. β-D–2-脱氧呋喃核糖 9. DNFB8. 9.选择与填空(1×15,15%)10.下列化合物碱性由强到弱的次序是。
A.苯胺 B. 吡咯 C.吡啶 D. 喹啉11.由于“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化学家是。
A.福井谦一 B. 唐敖庆 C. Möbiùs D. Hofmann12.前线轨道理论中HOMO是指。
13. Vanslyke氨基酸测定法所依据的反应是。
14.能与过量苯肼生成与D-(+)-葡萄糖相同脎的己醛糖是:。
15.吡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在位,反应活性比苯。
16.在等电点时,赖氨酸存在的形式是:。
17.芳香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苯B. 呋喃C. 噻吩D. 吡咯18.对于4n + 2 π电子体系的电环化反应,对称性允许的条件是:。
A. 加热顺旋B. 加热对旋C. 光照顺旋D. 光照对旋19.划出石竹烯的异戊二烯单位,并指出它属于萜。
CH2CH2完成下列化学反应式 (1.5×14,21%)20.S21.NH CH3(1)(2)H3OH2OO CHO22.ZnO/Cr2O3/M nO2415C23.N CH3CH CHO/稀HO-24.NBrBrNH /H O 160oC25.NNH 2226.NKM n O27.OCH 2CHCHCH328.HH29.光照30.OOHOHOHCH 2OHOH331. CHOCH 2OHOHHO HOHIO 432.S+CC CO 2CH 3CO 2CH 3鉴别与分离提纯(4×3,12%) 33.用化学方法区别吡啶与喹啉。
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卷(2)

有机化学期末考试一试卷A一、按系统命名法命名以下化合物(每题1 分,共 5 分)。
O1、 CH C HCHCHN(CH )22、 CH 3CH 2CH-C-N(CH 2CH 3)32 23 CHCl3CHO3、-COOH 4、NOCH3OHONO 25、 CH--C-3二、写出以下反响的主要产物(每空1 分,共 35 分)1、 CH 3CH 2CH 2CH 2OHNaBr NaCNH SO24OH2、2CHCH OH32CO-H SOOH243、 CHCHCOOH Cl 2(1)NaOH3 2 P(2) +H 3O4、 (CH 3) 3COH NaCH CHBr3 2Mg (1)CH 2-CH 25、 BrCH 3OEt 2O(2) +H 3OOAl[OCH(CH 3) 2] 36、CHCH=CHCHCH+33CH 3CCH 3OHNH NHCONH7、 CH 3CH=CHCH 2OHCrO 3(C 5H 5N) 222CHCl22O8、 CH 3CH 2C-OHSOClNH(CHCH)2223H +3OLiAlH 49、CH 3(1) CH 3I( 过度 )N (2)Ag 2O.H 2OH(1) CH 3I.(2)Ag 2O H 2O(3) 加热10、- -CH 3 + 2- CH 3NaOHHOClN -0-5 C11、-OCHCH+HI23NH 2(CH 3CO)2OHNO12、3H SO2 4CH 3(CH 3CO)2O(C H ) P=CHCH13、6 53 3AlCl 3ONaOCH14、2CH CHC-OC H25322 5OH 215、CHO--C-ClHCHO浓 -OH3Pd/BaSO 4O C16、O CONHBr 2 3H 2ONaOH17、-NO 2 +(NH 4) 2SNO 2Br 218、 S19、CHCOOH 室温3Cl--CH 2Br + NaI三、选择填空(每题 2 分,共 10 分)。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SP2杂化轨道的几何形状为()A.四面体B.平面形C.直线形D.球形2、甲苯在光照下溴化反应历程为()A.自由基取代反应B.亲电取代C.亲核取代D.亲电加成3、下列化合物中最容易发生硝化反应的是()六、推断题(14分)1、某烃A,分子式为C5H10,它与溴水不发生反应,在紫外光照射下与溴作用只得一种产物B(C5H9Br)。
将化合物B与KOH的醇溶液作用得到C(C5H8),化合物C经臭氧化并在Zn粉存在下水解得到戊二醛.写出化合物A的构造式及各步反应。
2、某化合物A的分子式是C9H10O2,能溶于NaOH溶液,易与溴水、羟胺、氨基脲反应,与托伦(Tollen)试剂不发生反应,经LiAlH4还原成化合物B(C9H12O2).A及B均能起卤仿反应。
A用锌—汞齐在浓盐酸中还原生成化合物C(C9H12O),C用NaOH处理再与CH3I 煮沸得化合物D(C10H14O)。
D用KMnO4溶液氧化最后得到对-甲氧基苯甲酸。
推测A、B、C、D的结构式。
答案一、命名(共10分)1、Z –3-甲基-4-乙基—3-庚烯2、7, 7-二甲基双环[2,2,1]-2—庚烯3、Z—12—羟基—9—十八碳烯酸4、N, N—二甲基甲酰胺5、N-乙基-N-丙基苯胺二、选择题(共20分)1、B2、A3、C4、B5、D6、C7、B8、A9、C 10、B三、完成下列反应,写出主要产物(每空2分,共20分)湖南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B六、推荐题(16分)1、某光学活性化合物A(C12H16O)红外光谱图中在3000—3500cm—1有一个强吸收峰,在1580和1500cm-1处分别有中等强度的吸收峰,该化合物不与2,4一二硝基苯肼反应,但用I2/NaOH处理,A被氧化,发生碘仿反应。
A经臭氧化反应还原水解得到B(C9H10)和C(C3H6O2)。
B、C和2,4一二硝基苯反应均生成沉淀,但用Tollens试剂处理只有C呈正结果.B经硝化(HNO3/H2SO4)可得到两个一硝化合物D和E。
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2)

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一、按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每小题1分,共5分).二、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每空1分,共35分)10、16、17、18、19、三、选择填空(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够形成分子内氢键的是。
2、下列化合物在互变异构的动态平衡中,烯醇化程度最大的是.反应生成苯胺,其反应机理属于。
3、氯苯与NaNH24、酯化反应的产物是( )。
5、下列化合物中,具有芳香性的是。
四、排序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酚类化合物酸性相对强弱的顺序为:答案: > 〉> 。
2、下列卤代烷烃按S N2机理反应的相对活性顺序:A. 1-溴丁烷;B. 2—溴丁烷;C. 2—甲基-2—溴丙烷;D。
溴甲烷。
答案: > 〉〉。
3、下列羧酸与甲醇反应活性顺序为:答案:〉〉> 。
4、排列下列含氮化合物在非水溶剂中的碱性强弱次序:答案:> 〉> 。
5、下列分子量相近的化合物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A。
正丁醇;B。
丁酮;C。
丙酸;D。
丙酰胺。
答案:〉> > 。
五、简要解释下列实验现象(任选一题,全答按第一题记分,共5分).1、用HBr处理新戊醇(CH3)3CCH2OH时,只得到(CH3)2CBrCH2CH3 。
2、分子式为C6H6O的化合物能溶于水,在它的稀水溶液中滴加溴水时,立即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过量溴水时,白色沉淀变成黄色沉淀,在黄色沉淀中加入NaHSO3溶液又变成白色沉淀,写出有关的反应简式并解释这些现象。
六、鉴别与分离提纯(鉴别6分,分离 4分,共10分)。
1、用化学法鉴别下列化合物:(1).1—溴丁烷1—丁醇丁酸乙酸乙酯(2).2、用化学法分离下列化合物的混合物:七、合成题(任选三题,全答按前三题记分,每题5分,共15分)。
1、由苯经重氮化法合成3—溴苯酚。
2、以丙烯为原料经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法合成5-己烯-2-酮。
3、以甲醇和乙醇为原料合成季戊四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真题 1、将下列化合物按酸性增强的顺序排列:
2、与Br2加成反应的活性
3、 将下列化合物按SN2历程反应的活性有大到小排列:
4、将下列碳正离子按稳定性有大到小排列:
将下列化合物按自由基稳定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将下列化合物按沸点增强的顺序排列
: a 、3,3-二甲基戊烷 b 、正庚烷 c.2-甲基庚烷 d 、 2-甲基己烷
3将下列化合物按SN 2历程反应的活性有大到小排列:
(CH3)2CHI (CH3)3CCl (CH3)2CHCl 1 2 3 4加氢反应活性
下列化合物水解反应速度由大到小排列
推断题
(10
分):
某不饱与酮A(C5H8O)与CH3MgI
反应,经酸化水解后得到饱与酮B(C6H12O) 与不饱与醇C(C6H12O)的混合物。
B 经碘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转化为3—甲基丁酸钠。
C 与KHSO4共热则脱水生成
D(C6H10) ,D 与丁炔二酸反应得到E(C10H12O4)。
E 在钯上脱氢得到3,5-二甲基邻苯二甲酸。
试写出A ,B ,C ,D 与E 的构造式 。
2、 中性化合物A(C8H16O2) ,与Na 作用放出H2 ,与PBr3作用生成相应的化合物C8H14Br2 ;A 被KMnO4氧化生成C8H12O2 ;A 与浓H2SO4一起共热脱水生成B(C8H12) 。
B 可使溴水与碱性KMnO4溶液褪色;B 在低温下与H2SO4作用再水解,则生成A 的同分异构体C ,C 与浓H2SO4一起共热也生成B ,但C 不能被KMnO4氧化,B 氧化生成2,5-己二酮与乙二酸。
试写出A 、B 、C 的构造式。
2、 中性化合物A(C8H16O2) ,与Na 作用放出H2 ,与PBr3作用生成相应的化合物C8H14Br2 ;A 被KMnO4氧化生成C8H12O2 ;A 与浓H2SO4一起共热脱水生成B(C8H12) 。
B 可使溴水与碱性KMnO4溶液褪色;B 在低温下与H2SO4作用再水解,则生成A 的同分异构体C ,C 与浓H2SO4一起共热也生成B ,但C 不能被KMnO4氧化,B 氧化生成2,5-己二酮与乙二酸。
试写出A 、B 、C 的构造式。
A(C4H8) ,B(C4H8Cl2),C(C4H7Cl)在金属钠作用下,可得到D(C8H14),D 可与2molHCl 作用得到E(C8H16Cl2),E 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作用主要产物为F 。
F 的分子式与D 相同。
F 与一亲双烯体G 作用得到H,H 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二元酸HOOCC(CH3)2CH2CH2C(CH3)2COOH 。
试写出A 、B 、C 、D 、E 、F 、H 构造式。
一中性化合物A(C10H12O),经臭氧分解产生甲醛但无乙醛。
加热至200℃以上时,A 迅速异构化成B 。
B 经臭氧分解产生乙醛但无甲醛;B 与FeCl3呈阳性反应;B 能溶于NaOH 溶液;B 在碱性条件下与CH3I 作用得到C 。
C 经酸性KMnO4溶液氧化后得到邻甲氧基苯甲酸。
推断A 、B 、C 的构造式。
CH 3CH 2CHBrCOOH CH 3CH 2CH 2COOH CH 3CH 2CH 2CH 2OH C 6H 5OH
1234
CH 3CH 2CH 2
Cl CH 3CH 22I 12CH 3CH CHCl 3C CH 3H 3C 3CH 2CH 2CH 3H 3C CH 2CH 3C CH 3H 3C 3
CHCH 312
3CH 3CH 2CH 23CH 3CH 2CCH 3CH 3CH 3CH 2CCH 3CH
3
3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