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指导及报告(6h )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引言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旨在研究生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
本实验选取了跑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参与者跑步前后的血液参数以及肌肉乳酸含量的变化,来探究运动对生物体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实验步骤1.参与者选择与实验员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参与者在跑步前进行全身热身运动,以准备身体进行高强度运动。
3.在跑步前和跑步后,采集参与者的血液样本。
采集血液样本的方法可以选择采血静脉或指尖采血。
4.将采集的血液样本分别离心,将血清和血浆分离。
血浆中含有乳酸、血糖等指标,血清中含有血清酶等指标。
5.使用生化分析仪器,测量血浆中乳酸、血糖等指标的浓度。
6.分析参与者跑步前后乳酸和血糖的浓度变化,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
7.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运动对生物体的影响。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参与者在跑步后乳酸和血糖的浓度均有所增加。
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参与者编号跑步前乳酸浓度(mmol/L)跑步后乳酸浓度(mmol/L)跑步前血糖浓度(mmol/L)跑步后血糖浓度(mmol/L)1 1.8 3.4 4.9 6.32 2.2 4.1 5.2 6.83 1.9 3.8 4.5 6.1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参与者在跑步后乳酸浓度的增加明显,这是由于肌肉细胞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产生了大量乳酸。
血糖浓度也有所增加,这是因为运动时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血液中的血糖被释放出来供给肌肉细胞使用。
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运动会导致乳酸和血糖浓度的增加。
这是因为运动时肌肉细胞需要更多的能量,从而产生大量乳酸,并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2.运动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
不同参与者乳酸和血糖的浓度变化程度可能有所不同,这可能与个体的代谢能力和运动水平有关。
结论本实验通过测量参与者跑步前后的血液参数,研究了运动对生物体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运动会导致乳酸和血糖浓度的增加。
这一结论对于理解运动生物化学变化的机制以及制定健康运动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共2篇)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共2篇)篇一:生物化学实验报告2012年生物化学实验b姓名:学号:实验时间:实验分组:组内成员:任课教师:实验报告xxxx 2012年11月17日摘要1. 实验部分1.1试剂与仪器1.试剂:(2)1 mol/l 醋酸,1 mol/l naoh,硫酸铵。
(3)平衡缓冲液:0.01 mol/l tris-hcl,ph 8.0。
(5)酶的底物溶液:用底物缓冲液配制15×10-3 mol/l 对硝基苯磷酸二钠溶液。
(7)分离胶缓冲液:1.5 mol/l tris-hcl缓冲液,ph 8.8,已加入10% sds。
(8)浓缩胶缓冲液:0.5 mol/l tris-hcl缓冲液,ph 6.8,已加入10% sds。
(13)脱色液:500 ml 10%甲醇和10%冰醋酸的脱色液1000 ml。
匀浆机、eppebdorf5型冷冻离心机、gsy—2型恒温水浴、uv76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2 小牛肠碱性磷酸酶提取方法2)将小肠粘膜液集中倒入匀浆机中,加冰冷蒸馏水,高速匀浆,重复多次。
3)缓慢加入冰冷正丁醇高速匀浆重复多次。
在4℃,10000 rpm条件下离心。
4)用滤布过滤去除杂质,倒入分液漏斗中,静止分层,取下层水相,用hac溶液调ph到4.9。
5)得到上清后放入离心管中,用naoh溶液调ph至6.5,称取硫酸铵加到离心管中溶解;再加冰冷丙酮,混匀,4℃静置30 min以上。
6)上清液中加入冰冷丙酮,4℃放置30 min以上。
4℃,10000 rpm,离心。
7)取沉淀溶于平衡缓冲液至全部溶解至冰箱保存待用。
1.3 小牛肠碱性磷酸酶酶活检测方法2)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条件为405 nm波长,测定时间60 s,取值2 s,记录范围0.0-1.5。
上下倒2次,放回分光光度计中,测定酶动力学曲线1.4 聚丙烯凝胶制备分离胶制备(浓度10%,制备量10 ml)试剂用量 h2o30% 丙烯酰胺1.5 mol/l tris-hcl缓冲液ph 8.810% 过硫酸铵temed4.1 ml 3.4 ml 2.4 ml 100 μl 10 μl浓缩胶制备(浓度5%,制备量6 ml)试剂 h2o30% 丙烯酰胺0.5 mol/l tris-hcl缓冲液ph 6.810% 过硫酸铵temed用量3.4 ml 1.0 ml 1.5 ml 60 μl 8 μl1.5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3)各取100 μl加入到5 ml考马斯亮蓝试管中,混匀,反应5 min以上。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范例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范例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生物化学中的某一特定现象/理论/反应。
实验原理
在这一部分,我们对本次实验所涉及的生物化学理论或原理进
行介绍。
这有助于读者了解实验的背景和相关知识。
实验材料
列出本次实验所用到的材料和试剂,包括其名称、规格、供应
商等信息。
实验步骤
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步骤,包括使用的仪器和试剂的准备,以
及各个步骤的操作方法。
实验结果
将实验过程中所得的数据和观察结果进行记录。
可以使用表格、图表或文字描述的形式展示实验结果。
数据分析与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解释实验所得结果与理论之间的
关系。
如果有多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使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处
理和分析。
结论
总结本次实验的结果和主要发现,给出一个简明扼要的结论。
实验总结
针对本次实验,总结实验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
同时,还可以对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列举实验中所涉及的参考文献,包括教科书、期刊论文等。
确
保引用的内容是可靠和可确认的。
附录
如果有需要的话,将实验中的详细数据、图表、记录表格等附
在文档的末尾。
致谢
感谢在实验中提供帮助的老师、同学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在这一部分对他们表示感谢。
以上是一份生物化学实验报告的范例。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度增加和调整各个部分的内容。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命体系中化学成分和物质转换过程的科学,其实验研究对于揭示生命的本质、改善人类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实验报告的形式,介绍一次生物化学实验的设计、过程和结果。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旨在从多个方面探究某种生物化学物质的结构、性质及功能,以及探索该物质在生命体系中的作用。
具体的实验目标包括:1. 通过化学方法及相关仪器对该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分析和测定;2. 对该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进行测定,并探究其可能的氧化还原反应机制;3. 通过光谱分析、酶活性测定等方法,确定该化合物在生命体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4. 总结实验结果,探讨该化合物在生物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及前景。
二、实验步骤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提取目标化合物。
选用某一生物体组织作为原料,在适当的化学反应条件下,经过酶促反应、液液抽提、柱层析等步骤,旨在获得目标化合物的高纯度样品。
2. 分析结构。
使用核磁共振(NMR)、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现代科学仪器和技术,对提取的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和测定,以揭示化合物分子结构,及其性质和可能的反应机制。
3. 氧化还原性测定。
利用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对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进行测定,及探究其可能的氧化还原反应机制。
4. 酶活性测定。
通过对该化合物活性酶的特定底物的催化反应,测定其反应速率及相关动力学参数,以推测该化合物在生命体系中的作用方式及机制。
5. 总结实验结果。
根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对该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功能进行总结,即探讨其在生物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及未来前景。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通过化学反应及柱层析等步骤,我们从生物体组织中获得了目标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NMR)等技术分析,揭示了化合物的结构;2. 通过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我们测定了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并推测了其可能的氧化还原反应机制;3. 通过酶活性测定等方法,我们推测了该化合物在生命体系中的作用机制及性质,具体表现为一定的生物活性及催化能力;4.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我们总结了该化合物在生物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并探讨了可能的发展方向及挑战。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

实验一实验基本技能操作一.实验目的1. 了解实验室的一般规则;2. 学习实验中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干燥方法;3. 了解运动生化常用仪器名称、用途、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4. 掌握移液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二、基本技能(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干燥(略)(二)移液管的使用(三)采指血技术(四)S22PC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五)离心机的使用(二)移液管的使用1.首先选择与所取量相近的移液管(注:常用移液管规格为0.5ml、1ml、2ml、5ml、10ml);2.左手持移液管,右手持洗耳球,移液管下端置于液面以下适中部位;3.眼睛平视移液管液面,吸取所需液体,以持移液管手的食指指腹快速封住移液管的上口,并将液量调整到所需刻度;4.将移液管移至目的容器中,放开食指,放出所移取的溶液。
(三)采指血技术1.用75%酒精棉球消毒无名指末端指腹,然后用干棉球擦干手指。
2.用一次性采血针,垂直刺破已消毒的指端(深约2~3mm,动作要快、准、狠);3.挤出第一滴血,并用干棉球擦去,然后,用一次性吸血管吸取第二滴血至20μl刻度线以上一点,用干棉球擦去吸血管外壁多余血液,调整血液至20μl刻度线。
4.取血后用干棉球压针孔,直到出血停止(四)S22PC分光光度计的使用1.检查电源插头,打开电源开关,预热20分钟;2.调节波长旋钮,使波长移到所需之处;3.将比色杯放入样品池的比色杯架中,盖上样品池盖;4.按模式键,使仪器处于透射比调整状态.将参比试样或空白管推入光路,进行调零和调满度:5.测试样品光密度值:按模式键,使仪器处于吸光度检测状态,将待测试样推入光路,显示所测样品的OD值.(五)离心机的使用1.插上电源插头前确认离心机的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检查转速调节旋钮是否归零;2.打开离心机盖,按对称平衡的原则放置样品离心管;3.打开电源开关,先定时, 再慢慢调节转速。
4.离心完毕,先将转速归零, 开盖取出样品管,再将开关关闭,最后切断电源.实验二尿蛋白的定量测定(双缩脲法)实验目的1加深对尿蛋白的认识及其测试的意义2掌握双缩脲法测定尿蛋白的原理和操作方法3学习使用离心机,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正常成年人尿中蛋白质含量很少,其浓度在10m g%以下,日排出总量不超过150m g。
2023年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

2023年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篇一实验目的:1.熟悉清洗设备2.掌握清洗流程以及清洗前预准备实验设备:1.半导体兆声清洗机(sfq-1006t)-1;sc-2清洗的目的在于清除表面污染杂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
这些杂质有的以原子状态或离子状态,有的以薄膜形式或颗粒形式存在于硅片表面。
有机污染包括光刻胶、有机溶剂残留物、合成蜡和人接触器件、工具、器皿带来的油脂或纤维。
无机污染包括重金属金、铜、铁、铬等,严重影响少数载流子寿命和表面电导;碱金属如钠等,引起严重漏电;颗粒污染包括硅渣、尘埃、细菌、微生物、有机胶体纤维等,会导致各种缺陷。
清除污染的方法有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两种。
我们这里所用的的是化学清洗。
清洗对于微米及深亚微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良率有着极大的影响。
sc-1及sc-2对于清除颗粒及金属颗粒有着显著的作用。
仪器准备:①烧杯的清洗、干燥②清洗机的预准备:开总闸门、开空气压缩机;开旋转总电源(清洗设备照明自动开启);将急停按钮旋转拉出,按下旁边电源键;缓慢开启超纯水开关,角度小于45o;根据需要给1#、2#槽加热,正式试验前提前一小时加热,加热上限为200o。
本次实验中选用了80℃为反应温度。
③sc-1及sc-2的配置:我们配制体积比例是1:2:5,所以选取溶液体积为160ml,对sc-1 nh4oh:h2o2:h2o=20:40:100ml,对sc-2 hcl:h2o2:h2o=20:40:100ml。
① 1#号槽中放入装入1号液的烧杯,待温度与槽中一样后,放入硅片,加热10min,然后超纯水清洗。
② 2#号槽中放入装入2号液的烧杯,待温度与槽中一样后,放入硅片,加热10min,然后超纯水清洗。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指导及报告(6h )

运动生化实验指导学院年级班级学号姓名宁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目录实验须知 (2)实验一基本操作……………………………………………… 3-7 实验二血糖测定……………………………………………… 8-9 实验三血红蛋白测定……………………………………… 10-11 实验四运动对血乳酸含量的测定…………………………… 12-14实验须知1.实验室规则(1) 实验课必须提前5分钟到实验室,不迟到,不早退,应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2) 使用仪器、药品、试剂和各种物品必须注意节约, 应特别注意保持药品和试剂的纯净, 严防混杂污染。
(3) 实验台、试剂药品架必须保持整洁, 仪器药品摆放井然有序。
实验完毕,需将药品、试剂排列整齐, 仪器洗净倒置放好, 实验台面抹拭干净, 经教师验收仪器后, 方可离开实验室。
(4) 使用和洗涤仪器时, 应小心谨慎, 防止损坏仪器。
使用精密仪器时, 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发现故障应立即报告教师, 不要自己动手检修。
(5) 在实验过程中要听从教师的指导, 严肃认真地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并简要、准确地将实验结果和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
课后写出实验报告, 由课代表收齐交给教师。
(6)仪器损坏时, 应如实向教师报告, 真填写损坏仪器登记表, 然后补偿一定金额。
(7)每次实验课安排同学轮流值日, 值日生要负责当天实验的卫生和安全检查。
2.实验记录实验课前应认真预习实验内容,将实验名称、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和步骤等简单扼要写在记录本上。
实验记录本要标明页码,不能随意撕掉任何一页。
实验中使用的试剂纯度和终浓度以及使用的仪器类型等都要记录清楚。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结果和得出的数据,应及时直接记在记录本上,绝对不可以随意记在单片纸上。
原始记录必须准确、简练、清楚。
3.实验报告的书写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总结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按照实验内容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类,实验报告的格式:实验序号,实验名称;目的和要求、内容与原理、主要仪器及试剂配制、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结果与讨论。
生物化学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生物化学实验,加深对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掌握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并学会使用相应的实验技术和仪器。
二、实验原理1. 蛋白质的提取与鉴定: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物质,其提取和鉴定是生物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实验通过蛋白质的盐析、电泳等方法,实现对蛋白质的提取和鉴定。
2.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核酸是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其提取和鉴定对于研究生物遗传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酚-氯仿法提取DNA,通过比色法测定DNA的浓度。
3. 酶的活性测定: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反应的催化剂,其活性测定是研究酶的重要方法。
本实验通过测定酶促反应速率,计算酶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新鲜动物组织、化学试剂、缓冲液、电泳凝胶等。
2. 仪器:高速离心机、电泳仪、分光光度计、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蛋白质的提取与鉴定(1)取一定量新鲜动物组织,加入适量缓冲液,研磨。
(2)将研磨液离心,取上清液即为蛋白质提取液。
(3)将蛋白质提取液加入等体积的95%乙醇,混匀,静置。
(4)取沉淀,用少量双蒸水洗涤,干燥,溶解于适量双蒸水中。
(5)将蛋白质溶液进行SDS-PAGE电泳,观察蛋白质条带。
2.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1)取一定量新鲜动物组织,加入适量缓冲液,研磨。
(2)将研磨液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混匀,静置。
(3)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混匀,静置。
(4)取沉淀,用少量双蒸水洗涤,干燥,溶解于适量双蒸水中。
(5)用分光光度计测定DNA的浓度。
3. 酶的活性测定(1)配制底物溶液。
(2)将底物溶液加入酶溶液,记录反应速率。
(3)根据反应速率计算酶的活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蛋白质的提取与鉴定:通过SDS-PAGE电泳,成功分离出多条蛋白质条带,表明实验中成功提取了蛋白质。
2.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通过比色法测定,成功提取出DNA,浓度为0.5μg/μ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生化实验指导学院年级班级学号姓名宁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目录实验须知 (2)实验一基本操作……………………………………………… 3-7 实验二血糖测定……………………………………………… 8-9 实验三血红蛋白测定……………………………………… 10-11 实验四运动对血乳酸含量的测定…………………………… 12-14实验须知1.实验室规则(1) 实验课必须提前5分钟到实验室,不迟到,不早退,应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2) 使用仪器、药品、试剂和各种物品必须注意节约, 应特别注意保持药品和试剂的纯净, 严防混杂污染。
(3) 实验台、试剂药品架必须保持整洁, 仪器药品摆放井然有序。
实验完毕,需将药品、试剂排列整齐, 仪器洗净倒置放好, 实验台面抹拭干净, 经教师验收仪器后, 方可离开实验室。
(4) 使用和洗涤仪器时, 应小心谨慎, 防止损坏仪器。
使用精密仪器时, 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发现故障应立即报告教师, 不要自己动手检修。
(5) 在实验过程中要听从教师的指导, 严肃认真地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并简要、准确地将实验结果和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
课后写出实验报告, 由课代表收齐交给教师。
(6)仪器损坏时, 应如实向教师报告, 真填写损坏仪器登记表, 然后补偿一定金额。
(7)每次实验课安排同学轮流值日, 值日生要负责当天实验的卫生和安全检查。
2.实验记录实验课前应认真预习实验内容,将实验名称、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和步骤等简单扼要写在记录本上。
实验记录本要标明页码,不能随意撕掉任何一页。
实验中使用的试剂纯度和终浓度以及使用的仪器类型等都要记录清楚。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结果和得出的数据,应及时直接记在记录本上,绝对不可以随意记在单片纸上。
原始记录必须准确、简练、清楚。
3.实验报告的书写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总结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按照实验内容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类,实验报告的格式:实验序号,实验名称;目的和要求、内容与原理、主要仪器及试剂配制、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结果与讨论。
定性实验报告中的实验名称和目的要求是针对该次实验课的全部内容而必须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在完成实验报告时,可以按照实验内容分别写原理、操作方法、结果与讨论等。
原理部分应简述基本原理。
操作方法(或步骤)可以流程简图的方式或自行设计的表格来表示。
结果与讨论包括实验结果及观察现象的小结、对实验课遇到的问题和思考题进行探讨以及对实验的改进意见等。
定量实验报告中,目的和要求、原理以及操作方法部分应简单扼要的叙述,但是对于实验条件(试剂配制及仪器)和操作的关键环节必须写清楚。
对于实验结果部分,应根据实验课的要求将一定实验条件下获得的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和对比,并尽量总结成各种图表,如原始数据及其处理的表格、标准曲线图以及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图表等。
另外,还应针对实验结果进行必要的说明和分析。
讨论部分可以包括:关于实验方法(或操作技术)和有关实验的一些问题,如实验的正常结果和异常现象以及思考题进行探讨,对于实验设计的认识、体会和建议,对实验课的改进意见等。
实验一基本操作一、目的及要求1.熟悉实验室规则及常用生化仪器名称。
2.学会清洗玻璃仪器的正确方法。
3.学习并掌握各种常用仪器的正规操作及维护。
4.了解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等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
二、常用生物化学仪器烧杯、容量瓶、量筒、试管、离心管、刻度吸管、滴管、搅棒、漏斗、混匀器、恒温水浴箱、煮沸消毒箱、冰箱、离心机、分光光度计、可调式移液器等三、操作步骤(一)清点仪器按照仪器清单,逐项查点各个仪器是否完好(如有缺损或吸量管堵塞等应及时补充更换)。
本套仪器由清点人使用保管至实验课程全部结束。
(二)玻璃仪器的洗涤1. 洗涤:各种玻璃仪器的清洁程度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应根据实验要求、污物性质和玷污程度选用合适的清洁方法。
A.非定量敞口玻璃仪器,如试管、离心管、烧杯等,均可直接用毛刷蘸洗涤灵或洗衣粉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干净,最后用少量蒸馏水洗三遍。
注意:洗前检查毛刷顶端铁丝是否裸露,洗刷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损坏仪器。
B.定量玻璃仪器,如滴管、吸量管等。
先用自来水冲洗凉干,然后于洗液中浸泡数小时,取出待沥净洗液后,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2 3遍。
C.比色杯用毕立即用蒸馏水反复冲洗,避免用碱液或强氧化剂清洗,切不可用试管刷或粗布(纸)擦拭。
2.清洁的标准:玻璃仪器洗净后,以倒置后内壁不挂水珠为清洁标准。
3.铬酸洗液的配置A.称取K2Cr2O75g 置于500ml烧杯中加蒸馏水 5ml使其尽量溶解缓慢加入浓硫酸 100ml边加边搅拌,待冷却后使用。
B.使用注意事项:洗液是强氧化剂,有很强的腐蚀性,使用时注意不要滴溅到衣物及实验台等处,拿取洗液中的玻璃仪器时,需戴耐酸手套,切忌用手直接拿,如不小心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三)移液器的使用1.基本原理移液器(有的称“移液枪”、“取液器”)是一种取样量连续可调的精密取液仪器,基本原理是依靠活塞的上下移动。
其活塞移动的距离是由调节轮控制螺杆机构来实现的,推动按钮带动推杆使活塞向下移动、排除了活塞腔内的气体。
松手后,活塞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其复位,从而完成一次吸液过程。
2.操作方法(参见图1)(1)将一个吸液尖装在吸液杆上,推到套紧位置以保证气密性。
(2)转动调节轮,使读数显示为所要取液体的体积。
图1 移液器的使用(3)轻轻按下推动按钮,将推动按钮由位置“0”推到位置“l”。
(4)手握移液器,将吸液尖垂直浸入待取液体中,浸入深度为2~4mm。
(5)经2~3s后缓慢松开推动按钮,即从推动按钮位置“1”复位到“0”位,完成吸液过程,停留1~2s后将移液器移出液面。
(6)用纱布或滤纸将粘在尖头外表面的液体擦掉。
注意不要接触到吸液尖头部的孔表面。
(7)将吸液尖头部放入被分配的容器中,使尖贴着容器的内壁,然后慢慢按下推动按钮至位置“1”,继续按至位置“2”,此时液体应全部排净。
(8)将吸液尖口部沿着容器内壁滑动几次,然后移走移液器,松开推动按钮,按卸尖按钮推掉吸液尖,即完成一个完全的操作过程(5000ul移液器不带卸尖器)。
3.使用注意事项(1)移液器属于精密仪器,取液前应先调好调节轮。
(2)排液时要按动二档至图示位置“2”,以便排净液体。
(3)为获得较好的精度,在取液时应先用吸液的方法浸渍吸液尖,以消除误差。
因为当所吸液体是血浆类、石油类和有机类液体时,吸液尖的内表面会留下一层薄膜。
因为这个值对同一个吸液尖是一个常数。
如果将这个吸液尖再浸一次,则精度是可以保证的。
(4)浓度大的液体消除误差的补偿量由试验确定,其取液量可通过增加或减少数轮的读数加以补偿。
(5)当移液器中有溶剂时,移液器不准放倒.防止残留液体倒流。
(6)吸取少量液体时最好不要用大体积的移液器。
(7)使用移液器之前应看清其刻度,不要调节的超过其最大刻度。
(四)吸管的使用吸管是生物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取量容器。
用吸管移取溶液时,一般用右手的中指和拇指拿住管颈刻度线上方,把管尖插入溶液内大约1cm处,不得过深与过浅。
用洗耳球吸液体至所需刻度上,立即用右手食指按住管口,提升吸管离开液面,使吸管末端靠在盛溶液器皿的内壁上,略微放松食指,使液面平稳下降,直至溶液的弯月面与刻度标线相切(注意,此对溶液凹面,刻度和视线应在一个水平面上),立即用右手食指压紧管,取出吸管,插入接受容器中,吸管垂直,管尖靠在接受器内壁,接受器约15°夹角,松开食指,使液体自然流出。
标有“吹”字的刻度吸管以及奥氏吸管应吹出尖端残留液体,其他吸管则不必吸出尖端残留液体。
量取液体时,应选用取液量最接近的吸管。
如欲取1.5ml液体,应选用2.0ml的刻度吸管,另外,在加同种试剂于不同试管中、且所取量不同时,应选择一支与最大取液量最接近的刻度吸管。
例如,各试管中应加试剂量为0.3,0.5,0.7,0.9ml,则应选用一支量程为1.0ml的吸管。
(五)离心机的使用1.原理利用物质的质量、密度、形状等物理性状的差异,在一定介质中通过离心力(场)作用,使物质沉降的过程称为离心。
产生离心力的机械是各种类型的离心机。
待分离的物质一般被悬浮在一种特殊的液体介质中,盛有这种介质的离子被放置在离心机转头内。
转头的中央位于离心机的驱动轴上。
离心介质的浮力密度、粘度、阻力影响物体的沉降速度。
通过对离心力以及离心介质的选择,可以分离纯化出不同质量大小和物理形状的物质。
2.操作(1)离心前应检查:①取出所有套管,起动空载的离心机,以检查离心机是否转动平衡。
②检查套管内软垫是否完好,有无其它异物。
③离心管与套管是否匹配。
(2)平衡:将一对离心管放入套管内,离心管内装等量的待离心溶液,置于天平两侧,如不平衡,用滴管向较轻一侧的离心管与套管之间加水直至平衡。
(3)离心:将等重的两管置于离心机中的对称位置,调节转速钮,逐渐增加转速至所需速度,计时。
(4)离心结束:将套管的水倒净,所有套管放回离心机中。
3.使用注意事项:A.离心的起动、停止都要慢,否则离心管易碎或液体从离心管中贱出。
B.离心过程中,若听到特殊响声,应立即停止离心,检查离心管。
若离心管已碎,应清除并更换新管;若管未碎,应重新平衡。
(六)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1.原理分光光度计是应用分光光度法(即比色法)测定物质含量(即浓度)的仪器。
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
当利用比色法测定溶液中某种化学成分时,通常需加入某种显色剂,使其产生有色化合物,而且其颜色的深浅与待测化学成分的含量成正比,据此测定待测物的浓度。
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及计算公式均是依据Lambert-Beer定律,即一束单色光通过一溶液时,由于溶液吸收一部分光能,使光的强度减弱,若溶液的浓度(或厚度)不变,则溶液的厚度(或浓度)愈大,光线强度的减弱也愈显著。
分光光度计通常是把溶液的厚度固定不变,通过光密度值表现溶质的浓度。
若用待测物的纯品配制不同的浓度,测出其光密度,绘出浓度对光密度的工作曲线,便可以此查得未知样品的浓度,还可依据下列公式对未知样品的浓度通过计算得出。
∴测定管的浓度2.仪器的使用方法(1)使用仪器前,使用者应该首先了解本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各个操作旋钮之功能。
在末接通电源前,应该对仪器进行检查,电源线接线应牢固,通地要良好,各个调节旋钮的起始位置应正确,然后再接通电源开关。
(2)将灵敏度旋钮调置“1”档(放大倍率最小)。
(3)开启电源,指示灯亮,选择开关置于“T”,波长调置测试用波长。
仪器预热20min。
(4)打开试样室盖(光门自动关闭),调节“0”旋钮,使数字显示为“00.0”,盖上试样室盖,将比色皿架处于蒸馏水校正位置,使光电管受光,调节透过率“100%”旋钮,使数字显示为“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