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复旦大学有机化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4版)(上册)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Lewis酸的有()。
[中山大学2009年研]A.CuCl2B.Ag+C.H+D.【答案】D【解析】Lewis酸是电子的接受体,只有D项不能再接受电子。
2.下列物质酸性最小的是()。
[中山大学2009年研]A.B.C.CH3OHD.CH3CN【答案】C【解析】一般地,酚类的酸性强于醇类的酸性,而醇类的酸性又强于烷基的酸性,所以D项的酸性最小。
3.下列化合物酸性由大到小的次序是()。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a.苯酚b.戊醇c.对硝基苯酚d.间硝基苯酚A.c>d>a>bB.a>c>d>bC.b>a>d>cD.c>a>d>b【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的酸性的大小比较,四个选项中有两类物质,即醇和酚,由于苯环的共轭结构,使得酚类的酸性大于醇类,则排除C项,苯酚中苯环上含有吸电子取代基时其酸性增强,则排除B、D项。
4.下列自由基的稳定性从大到小的次序是()。
[中山大学2010年研]A.d>c>b>aB.d>c>a>bC.a>b>c>dD.c>b>a>d【答案】C【解析】自由基与其周围的基团的共轭作用越强,或超共轭作用越强,越稳定。
5.下列化合物中,有旋光活性的为()。
[华中科技大学2002年研]【答案】BC【解析】(A)、(D)分子中有对称中心或对称面,为非手性分子,无光学活性;(B)分子中两个四元环互相垂直;(D)分子中两个π键也互相垂直,它们都没有对称中心或对称面,为手性分子,有光学活性。
6.下列化合物没有旋光性的是()。
[华中科技大学2000年研]【答案】A【解析】螺[4.4]壬烷中的两个五元环互相垂直,故(A)分子中有对称面,为非手性分子,无旋光性;而(B)、(C)、(D)无对称面,为手性分子,有旋光性。
7.下列化合物中没有光学活性的是()。
[上海大学2003年研]【答案】B【解析】本题(B)项分子中有对称面(羰基所在的平面为对称面),为非手性分子,无光学活性;(A)项、(D)项很明显为手性分子;(C)项表面看来好像为对称分子,但要注意其丙二烯结构中的两个π键互相垂直,分子中的两个苯环在互相垂直的两个不同平面内,故(C)项为手性分子,有光学活性。
胡宏纹《有机化学》章节题库(6-10章)【圣才出品】

第6章烯烃一、选择题1.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
A.CH3CH2CH=CH2B.顺-2-丁烯C.反-2-丁烯【答案】C【解析】连接在双键上的烃基越多越稳定,且反式比顺式稳定。
2.下列化合物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活性最高的是()。
A.丙烯B.乙烯C.氯乙烯【答案】A【解析】当双键上连有给电子基时易加成,连吸电子基时难加成。
3.己三烯与1 mol溴加成,最不易形成的产物是()。
【答案】(C)【解析】考虑反应中间体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生成(C)的反应中间体碳正离子只能与一个碳碳双键共轭,稳定性较差,故其最不易生成。
二、填空题1.命名______。
【答案】(E)-3-戊烯酸【解析】要以羧酸作主体进行命名。
2.命名______。
【答案】(E)-3-甲基-4-叔丁基-3-辛烯-5-炔【解析】注意烯烃顺反异构的命名,烯炔烃的命名一般以烯烃作为主体进行命名。
3.。
【答案】【解析】环丙烷不发生硼氢化反应。
4.。
【答案】Br—CH3CH CH2;CH3CH2CH2Br5.某烯烃C6H12经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得等量丙酮和丙酸,该烯烃结构为______。
【答案】B6.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______。
【答案】【解析】这是烯烃的汞化反应生成醇。
三、简答题1.按要求排序。
(1)将下列化合物按亲电加成反应活性从大到小排序。
(2)按下列化合物与Br2加成活性从大到小排序。
(3)将下列烯烃按氢化热从大到小排序。
(4)写出反应产物(比较同一分子中不同烯烃氧化快慢)。
答:(1)B>A>D>C(2)B>A>C>D(3)a.C>B>A b.C>B>A2.给出下列基的中、英文名称。
答:(1)乙烯基;vinyl(2)3-甲基丁基(异戊基);3-methylbutyl(isopentyl)(3)烯丙基;allyl(4)1,1-二甲基丙基(叔戊基);tert-pentyl ortert-amyl(5)丙烯基;1-propenyl(6)异丙烯基;isopropenyl3.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有立体异构现象。
胡宏纹《有机化学》(第3版)(下册)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23章 消除反应【圣才出品】

第23章消除反应23.1复习笔记一、E1,E1cB和E2机理1.E1,单分子消除(1)单分子消除过程①第一步离去基团带着一对电子离去,底物成为碳正离子,速率较慢,是决定反应速率的步骤。
②第二步碳正离子从β位脱去一个质子给碱或溶剂,生成烯键。
(2)E1机理①第一步速率较慢,是决定反应速率的步骤。
②碳正离子也是S N反应的中间体,因此,常与E1反应竞争。
③E1机理中C-X键断裂在前,H-C(β)键断裂在后。
(3)促进E1机理的因素①α-碳上有烷基或芳基,它们使生成的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提高。
②极性质子溶剂能使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提高,如H2O、ROH、HCO2H等。
③β-碳上有烷基取代(不利于S N1)。
④X的离去倾向大。
2.E1cB(1)E1cB过程①第一步β-碳上的质子在碱进攻下离去,在β位生成碳负离子。
②第二步离去基团带着一对电子离去,形成烯键。
(2)化学键断裂顺序E1cB机理中C(β)-H键断裂在前,C-X键断裂在后。
(3)促进E1cB机理的因素①β-碳上有吸电子取代基,使β-H酸性增强,β-碳上形成的碳负离子稳定性提高;②离去基团的离去倾向小。
3.E2,双分子消除(1)双分子消除过程碱从β-碳上夺取质子和离去基团带着一对电子离去是协同进行的,在过渡状态中5个原子或原子团在同一平面上,随后在α-碳和β-碳上生成π键。
(2)促进E2机理的因素有利于E2和S N2的因素差别较大,可以选择适当的条件使S N2反应尽可能减少。
(3)E2反应的优势在E2反应中不发生重排,在合成工作中尽可能使消除反应在有利于E2机理的条件下进行,可以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4.同位素效应反应体系中由于有同位素标记原子的存在而造成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如果在决定反应步骤中,涉及这个原子键的断裂,那么该原子较重同位素所参加的反应将变得较慢。
5.E1,E2和E1cB之间的关系E1cB、E2和E1只是连续的反应机理链中3种极限情况,如图23-1所示。
胡宏纹《有机化学》章节题库(羧酸)【圣才出品】

第 13 章 羧 酸
一、选择题 1.比较下列脂肪酸的酸性,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答案】(b)
2.实现下列反应的试剂是( )。
【答案】B
3.下列化合物酸性的强弱顺序是( )。
A.(1)>(2)>(3) B.(1)>(3)>(2) C.(3)>(2)>(1) D.(2)>(3)>(1) 【答案】D 【解析】羧基碳的缺电子程度越高,羧酸电离产生的阴离子越稳定,则羧酸的酸性越强。
答:
9 / 2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7.完成下列反应。 答:
10 / 2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8.用光谱法鉴别下列酸的异构体。 CH3(CH2)3CO2H、(CH3)2CHCH2CO2H、(CH3)3CCO2H
5.(多选)R,R-酒石酸与 S,S-酒石酸什么性质相同( )。 A.熔点 B.沸点 C.在水中的溶解度 D.比旋光度 【答案】ABC
二、填空题
1.
。
【答案】
【解析】在碱性条件下,乙酸乙酯与甲酸乙酯发生酯缩合反应,生成 α-甲酰基乙酸乙
2 / 2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答:(1)3-丙基己酸 (2)5-硝基-2-羟基苯甲酸 (3)环癸烯基甲酸 (4)2,5-二甲基己二酸 2.按酸性由强到弱排列顺序。
答:磺酸属于强酸,酸性最强。取代苯甲酸羧基对位连有吸电子基团时,羧基酸性增强, 连有给电子基团时,羧基酸性减弱;-NO2、-Br 都属于吸电子基团,但-NO2 的吸电子作用 大于-Br,-CH 属于给电子基团。所以酸性强弱顺序为 f>d>c>a>b。
高鸿宾《有机化学》(第4版)-名校考研真题(二)(圣才出品)

第6章立体化学一、选择题1.指出下列哪一个化合物不具有旋光性()。
[中国科学院2009研]【答案】B【解析】累积双键的二烯烃,当两端的双键碳原子各连有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含有偶数累积双键者有对映异构体;螺环化合物由于有手性轴,也存在一对对映异构体。
所以(A)、(C)、(D)具有旋光性;(B)中两个OCH3是一样的,分子有对称面,所以其没有旋光性。
2.下列化合物中没有光学活性的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所2009、上海交通大学2005研]【答案】B【解析】(B)分子中有对称面(羰基所在的平面为对称面),为非手性分子,无光学活性;(A)和(D)很明显为手性分子;(C)为累积双键的二烯烃,两端的双键碳原子各连有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所以其为手性分子。
3.顺-3-己烯与Br2加成得产物是()。
[青岛大学2009研]A.有旋光性B.外消旋体C.内消旋体D.外消旋体与内消旋体混合物【答案】B【解析】一般顺式构型、顺式加成;反式构型、反式加成得到内消旋体。
顺式构型、反式加成;反式构型、顺式加成得到外消旋体。
顺-3-己烯是顺式异构,与Br2加成是反式加成,所以得到外消旋体。
4.化合物的构型正确命名是()。
[青岛大学2009研]A.2R,3RB.2R,3SC.2S,3RD.2S,3S【答案】D【解析】二、填空题1.化合物的CCS名称是______。
[浙江大学2009研]【答案】(4R)-3,4-二甲基-1-戊烯【解析】该化合物为:,名称为3,4-二甲基-1-戊烯;其中C4为手性碳原子,,根据R、S的命名原则可知,此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为R。
三、简答题1.标出下列化合物中各手性中心的R/S构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所2009研]答:首先将与手性中心相连的四个原子或基团按优先级别排列,将最小的原子或基团放到距观察者最远的位置,其他三个基由大到小若为顺时针,则为R型,逆时针则为S型。
第7章卤代烃相转移催化反应邻基效应一、选择题1.下列反应物经行S N1反应时,哪一个反应速率最快?[东南大学2009研]【答案】C【解析】按进行,生成的碳正离子越稳定,反而越易进行,苄基。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题库[章节题库](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概论)【圣才出品】
【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0e7875efab069dc51220128.png)
氢键。
4.碳原子不同杂化轨道与氢形成的 C—H 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碳原子不同杂化轨道上表现的碳原子电负性不同,电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一 般是:sp>sp2>sp3,由之形成了 C—H 键的极性强弱顺序。
5.对硝基苯酚、苯甲醚、邻硝基苯酚、苯四个化合物沸点最高和最低的是( )。 A.对硝基苯酚,苯甲醚 B.对硝基苯酚,邻硝基苯酚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第 1 章 有机化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化合物的 C-H 键极性最强?( )
A.乙烯
B.乙炔
C.乙烷
【答案】B
【解析】碳原子的轨道杂化有三种形式, 、 和 ,三种杂化态的碳原子或杂
化轨道的电负性大小不同,其顺序为: > > 。因为这种原因,不同杂化态的碳
发生 杂化。
二、填空题 1.甲基碳正离子是______杂化,该离子有______个杂化轨道和______个 p 轨道。 【答案】 ;3;1
【解析】碳原子基态的电子排布是
,其中 2p 轨道的两个电子是未成
键的价电子,成键时 2s 轨道的一个电子跃迁到 2p 轨道上,此为 杂化。碳正离子
,2s 轨道的一个电子跃迁到 2p 轨道上时发生 杂化,此时该离子有 2s、 、 三个杂化轨道, 一个 p 轨道。
2/6
圣才电子书
C.对硝基苯酚,苯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D.邻硝基苯酚,苯
【答案】C
【解析】有机物的沸点高低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液体沸点的高低决定于分子间引力
的大小。分子间引力越大,使之沸腾就必须提供更多的能量,因此沸点就越高。对硝基苯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题库[章节题库](有机化学 羧酸、羧酸衍生物、取代酸)【圣才出
【圣才出](https://img.taocdn.com/s3/m/9322be85af45b307e87197ea.png)
【答案】 CH2COOC2H5;
;HOCH2— 。NaBH4 不能还原酯。
5.(meso)-2,3-二羟基丁二酸______对映异构体。(“有”或“没有”) 【答案】没有 【解析】(meso)的意义为内消旋,所以不存在对映异构体。
6.反应
的主要产物的结构式是______。
【答案】 【解析】酸酐对醇的酯化反应,只生成单酯。
和共轭效应,从而影响化合物的酸性。
就静态诱导效应来说,是 效应,就共轭
效应来说是 效应,两种作用一致,可使羧基的酸性增强;的 效应大于 效应,可
使羧基的酸性减弱; 的 效应大于 效应,使羧基的酸性增强。
3 / 3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9.化合物
2.
转变成
应该用( )。
【答案】B 【解析】羧酸不易被还原,但用氢化铝锂可把羧酸直接还原成醇。
3.以下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
【答案】B 【解析】苯环上连有吸电子取代基时羧酸的酸性增强。
1 / 3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4.下列反应用何种试剂完成( )。
的酸性强于
。
6.羧酸的沸点比分子量相近的烃,甚至比醇还高,主要原因是( )。 A.分子极性 B.酸性 C.分子内氢键 D.形成二缔合体 【答案】D
2 / 3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解析】羧酸中羰基氧的电负性较强,使电子偏向氧,可以接近质子,因此在固态和
液态,羧酸以二缔合体的形式存在。
7.下列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
A.乙醇
B.乙醛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题库[章节题库](有机化学 杂环化合物)【圣才出品】
【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8846ef1d1a37f111f1855bca.png)
第11章 杂环化合物一、选择题1.下列化合物的碱性由强到弱的次序是( )。
a . b. c .NH 3 d .C 6H 5NH 2A .a >b >c >dB .b >c >a >dC .b >c >d >aD .a >c >b >d【答案】C【解析】胺的碱性强弱是电子效应、溶剂化效应和立体效应综合影响的结果。
不同胺的碱性强弱的一般规律为:脂胺(仲>伯>叔)>氨>芳香胺(苯胺>二苯胺>三苯胺)四氢吡咯实际上是环丁胺,为二级脂肪胺。
吡咯有芳香性,这是因为氮原子上的一对电子与两个双键上的电子形成离域体系,所以吡咯碱性较其它胺类弱。
2.在水溶液中,a .吡咯、b .氢氧化四甲铵、c .苯胺、d .二甲胺四个化合物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d >b >c >aB .b >c >d >aC .b >d >c >aD .b >a >c >d【答案】C【解析】胺的碱性一般有如下次序:脂肪族仲胺>脂肪族伯胺>脂肪族叔胺>氨>芳香族伯胺>芳香族仲胺>芳香族叔胺。
3.下列化合物在水中的碱性最强的是( )。
【答案】B【解析】吡啶碱性远比吡咯强但又比脂肪胺弱得多,碱性强弱顺序为:脂肪胺>吡啶>苯胺>吡咯。
4.下列化合物中芳香性最好的是( )。
【答案】A【解析】硫的电负性和原子半径与碳更接近,故噻吩的芳香性最好。
5.下列分离方法中,最适宜分离肉桂醇(bp ~257℃)和肉桂醛(bp ~253℃)的是( )。
A .蒸馏B .水萃取C .减压蒸馏【答案】D【解析】两个化合物沸点很高,而且沸点相近,蒸馏与减压蒸馏都不行;两个化合物都不溶于水,水萃取也不行;肉桂醛能与饱和亚硫酸钠生成沉淀,而肉桂醇不能,因此可用此法分离二者。
6.下列化合物与作用速率最快的是()。
A.B.C.D.【答案】C【解析】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速率随苯环上电子云密度升高而加快,吸电子基使苯环上电子云密度降低,给电子基使环上电子云密度升高。
是饱和碳原子与苯环相连,乙酰基是给电子基,C原子和硝基都是吸电子基,吡啶环上N原子相当于吸电子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