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质量控制
无损检测的质量控制

无损检测的质量控制1.引言
1.1 目的
1.2 范围
1.3 参考文献
2.质量控制的定义及重要性
2.1 质量控制的定义
2.2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3.质量控制的目标
3.1 检测准确性
3.2 数据可重复性
3.3 检测设备的可靠性
3.4 检测人员的培训与认证
4.质量控制的实施步骤
4.1 设立质量控制计划
4.2 定义质量控制指标
4.3 实施质量控制措施
4.4 监控质量控制效果
4.5 不符合处理
5.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
5.1 设备校准与维护
5.2 检测人员培训与认证
5.3 检测过程标准化
5.4 数据处理与分析
6.附件
附件2:设备校准记录表
附件3:培训与认证记录
附件4:不符合处理流程图
法律名词及注释:
1.无损检测:指使用非破坏性手段对材料、构件或装配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内部和外部缺陷或性能状态的一种方法。
2.质量控制:通过实施各种措施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要求的过程。
3.检测准确性:指无损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
4.数据可重复性:指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无损检测,所获得的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5.检测设备的可靠性:指无损检测设备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检测人员的培训与认证:指对无损检测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7.不符合处理:指对无损检测中发现的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结果进行处理和记录的过程。
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其在质量控制领域的应用

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其在质量控制领域的应用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能够在不破坏被测物体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检测的技术手段。
它可以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和工程技术手段,对材料、组件和结构的缺陷、性能和结构的完整性进行检测和评估。
无损检测技术在质量控制领域具备一定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力、核工业、钢铁等行业,为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和保护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
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非破坏性:无损检测技术不需要对被测物体进行破坏性试验,能够在不影响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进行准确的检测,避免了对被测物体的损伤和浪费。
2. 全面性: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对被测物体的各个方面进行检测,包括材料缺陷、结构完整性、性能评估等。
不同的无损检测方法可以相互补充,提高整体检测能力。
3. 高灵敏度:无损检测技术可以非常精确地检测到微小的缺陷,如内部裂纹、组织结构变化等。
这种高灵敏度可以帮助及早发现潜在的缺陷,避免事故的发生和人员的伤害。
4. 非接触性:无损检测技术可以通过非接触性的方式进行检测,不需要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
这样可以避免操作人员受到危险物品的伤害和污染。
无损检测技术在质量控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应用领域:1. 航空航天领域:无损检测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用于对飞机、火箭等运载工具的结构和材料进行检测,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及早发现隐蔽的缺陷,避免事故的发生。
2. 汽车制造领域:无损检测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它可以对汽车零部件的质量和性能进行检测,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
无损检测技术可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3. 电力行业:无损检测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用于对电力设备和输电线路的检测。
它可以帮助检测电力设备的缺陷和故障,及早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
4. 核工业:无损检测技术在核工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无损检测的质量控制

无损检测的质量控制无损检测的质量控制概述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 NDT)是一种用于检测材料或构件中表面或内部缺陷的一种技术。
与传统破坏性检测方法相比,无损检测能够在不破坏被检测对象的情况下,提供关于材料或构件质量和完整性的准确信息。
,为了确保无损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控制在无损检测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质量控制是无损检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个有效的质量控制过程能够确保无损检测方法和设备的性能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达到既定的准则和标准。
质量控制不仅可以帮助确定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能够提供持续改进的机会,以进一步优化无损检测过程。
质量控制策略标准和规范无损检测的质量控制策略的第一步是制定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和规范通常由国际组织或行业协会制定,以确保无损检测方法和设备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在无损检测过程中遵循合适的标准和规范对于获得可信的结果非常重要。
检测设备校准为了保证无损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校准是必要的。
校准过程涉及使用标准样品或已知缺陷来验证设备的测量准确性。
校准还包括检查和确认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工作,如传感器、探头和显示器等。
人员培训和认证质量控制还包括对从事无损检测工作的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和认证。
经过培训的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无损检测方法,并且可以正确操作和解读检测设备的结果。
通过认证,可以确保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准确地进行检测和评估。
数据管理和记录质量控制包括对无损检测数据的管理和记录。
这些数据可能包括检测过程中使用的参数、设备校准记录、检测结果等。
数据管理可以帮助跟踪和监控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且提供数据分析和评估的基础。
定期评估和审核为了确保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定期的评估和审核是必要的。
通过评估和审核,可以确定质量控制策略中的任何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评估和审核也可以帮助确定无损检测过程中的改进机会和最佳实践。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无损检测质量控制引言无损检测是一种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旨在发现材料和构件中的缺陷,而不会对其产生任何损伤。
在工业生产和制造领域,无损检测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石化、电力等行业。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降低错误判定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的概念、重要性和关键措施。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的概念无损检测质量控制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管理和技术措施,以确保无损检测能够实现预期的质量要求。
质量控制涉及从检测设备的校准和维护,到人员培训和评估,以及标准化操作程序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
为了实现无损检测的质量控制,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无损检测质量控制对于确保制造过程中的缺陷检测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的几个重要方面: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对设备和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培训,可以提高无损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停工和返工。
2. 降低成本:及早发现和修复缺陷可以避免后续的设备故障和产品退货,从而降低成本。
3. 提高安全性:无损检测可以有效地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产品和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4. 符合标准和法规要求: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的严格执行可以确保符合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要求,避免法律风险和负面影响。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的关键措施下面是实施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的几个关键措施:1. 校准和维护设备:定期检查和校准无损检测设备,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和故障处理,以减少设备故障的风险。
2. 培训和评估人员:对无损检测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操作规程和标准。
定期对人员进行评估,确保其能够胜任工作。
3. 制定和实施操作规程:制定一套详细的操作规程,包括检测方法、设备操作步骤、记录方式等。
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4. 内部审核和持续改进: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无损检测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质量管理培训第2讲无损检测质量控制要点

3.1.2.5 底片评定
绝对灵敏度:是指射线照相透照工件时能发现最小缺限的尺寸, 相对灵敏度:是指射线透照方向上所发现缺陷的最小尺寸△T与该处穿透厚度T的百分比表示,即K=△T/T×100%, 像质计线径序数与相对灵敏度的关系,像质计灵敏度其值大约控制在1%-2%之间。
3.1.2.5 底片评定
合格底片 底下标记齐全,主要有工件编号、焊缝编号、底片编号、中心标记及搭接标记、拍片日期等 底片黑度、灵敏度满足要求; 在评定区内无影响评定的伪缺陷 评片室 评室内的光线应较暗,但不全黑,应在评片时底片上无反光。 评片灯亮度要足够 人进入评片室应至少五分钟的暗适应。
要保证射线检测质量,就要根据检测对象的特点,选用合适的射线机、胶片和曝光参数,对被检焊接接头进行射线检测。只有确保射线检测质量,才能得到符合要求的射线底片,也才有可能对焊接接头内在质量做出公正、可靠的评价。 影响射线检测质量的因素很多,从技术上说,主要是探伤机、胶片、增感屏、透照参数等几方面因素,只有对这几方面因素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得到理想的射线底片。下面,就探伤机、器材(胶片、增感屏)、透照参数几方面谈谈我的观点。
采用源在内中心透照方式周向曝光时,只要得到的底片质量符合灵敏度、黑度要求,f值可以减小,但减小值最多不应超过规定值的50%。
采用源在内单壁透照方式时,只要得到的底片质量符合灵敏度、黑度的要求,f值可以减小,但减小值最多不应超过规定值的20%。
焦距的选择
、 透照条件
θ
T’
T
K值的大小还控制了一张底片上的黑度范围,不出现中间黑度达到要求而两端不能达到要求的情况
、探伤机
注:采用内透法时,透照厚度可为表一下限值的一半
因此,在透照能量和透照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X射线探伤机,在曝光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较低的射线能量。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程序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程序1目的使无损检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确保无损检测质量稳定、有效且可追溯。
2 范围公司各无损检测方法(RT、UT、MT、UT)的数量、比例,不合格部位的检测、扩探比例、评定标准、质量数据统计等过程的内容及方法。
3 职责3.1 无损检测质控责任人对无损检测过程质量进行控制,并接受质保工程师的监督。
无损检测质控责任人主要职责:a)负责督促各级无损检测人员按规定进行检测及评定;b)负责对无损检测质量按规定进行汇总数据统计、分析和上报;3.2 无损检测工作人员按规定对委托的工件实施检测;Ⅱ级无损检测人员负责对检测结果进行评定。
3.3 Ⅱ级无损检测人员在进行评定时(底片评定),发现问题应及时于无损检测操作人员沟通,避免问题重复出现。
3.4 委托部门、工艺部门及检验部门予以配合4 主要内容4.1 检测方法和数量4.1.1 检测依据无损检测人员应按“无损检测委托单”和操作指导书要求的检测方法、数量,准备检测设备器材。
4.1.2 检测方法的实施4.1.2.1 RTa)射线检测操作人员按“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要求布片、透照布置、标记摆放、底片袋的固定、像质计的摆放及数量要求、焦距选择等;b)曝光射线检测操作人员按操作指导书、曝光曲线等规定的曝光参数进行曝光,并做好底片背散射的防护工作;c)暗室处理暗室条件必须具有完好的底片冲洗和干燥设施、显定影时间控制装置、底片在裁切、装袋、显定影等过程防感光的光源、暗室温度应控制在显定影合适的范围。
d)射线检测用辅助材料:暗袋、增感屏、像质计、铅字、片夹等应在检测工作前进行检查,发现破裂损坏的应及时更换。
e)底片评定评片室的条件及设施符合《X射线检测工艺规程》的规定;底片的评定应按NB/T47013.2-2015的规定执行;合格级别按《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相关规定执行f)底片评定人员在底片评定时发现严重的焊接质量问题时,及时与工艺部人员反映。
无损检测的质量控制

共 9页第1页 Q/17DHJ3-014-2010内控标准 Q/17D 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17DHJ3-014-2010 转包产品无损检测的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procedure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for subcontract production2010-08-25发布 2010-09-01实施共 9页第2页 Q/17DHJ3-014-2010批准 Approved by___________编制 Prepared by___________校对 Checked by___________审定 audited by___________Ⅲ级人员Approved by LeverⅢ_________计量检测中心Measuring andinspecting Center___________转包中心subcontract Center___________共9页第3页Q/17DHJ3-014-20101范围 Scope本标准规定了转包产品无损检测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可靠性的的主要因素的质量控制要求。
其内容包括对人员、设备、仪器和标块、检验用的材料、工艺要求及技术文件的要求,适用于本公司的磁粉检验和渗透检验。
This procedure defines the quality control requirements of NDT for subcontract production,including the relating person- nels, equipments, instruments, standard blocks., materials usedfor testing and technology documents, etc. The procedure issuited for magnetic particle inspection and penetrate inspection.2 相关文件 Reference documentsQ/17DHJ3-013 转包产品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鉴定和认证Qualification and certification of NDTpersonnel for subcontract productionNANDTB-CN-101 资格鉴定与认证准则Qualification and Certification RegulationQ/17DHJ3-006 磁粉检验Magnetic particle inspectionQ/17DHJ3-005 渗透检验Fluorescent penetrant inspection3无损检测人员的要求 Requirements of personnel for non-destructive examination3.1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鉴定和认证要求按Q/17DHJ3-013或NANDTB-CN-101执行。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文件

《游乐设施安全技术检察规程》第六条, (二)对需焊接成型的重要受力部件,焊前应作焊接工艺评定,焊后消除残存应力,重要受力焊缝应进行无损检测。
第七条, (六)重要轴(销轴) 类零部件出厂时必须进行100%无损检测。
第九条, (二)重要受力焊缝、不同材质的焊缝,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技术工人完成,必须进行无损检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无损检测工作应由质量检测部来完成,质量检测部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具有相应的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的无损检测人员;二、有与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相适应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三、有健全的无损检测管理制度、检验检测责任制度。
无损检测人员必须符合《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求,并按要求从事相应的工作和负有相应的责任。
无损检测应依据游乐设施标准中各类游艺机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与质量评定。
4.1.1 转马中心支撑轴、旋转座舱立轴和曲柄轴必须进行100%的超声波与磁粉或者渗透探伤。
4.1.2 重要焊缝必须进行100%的磁粉或者渗透探伤。
4.1.3 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评定按照GB/T4162 中有关规定执行。
检验质量等级不低于A 级。
4.1.4 磁粉探伤方法及质量评定按照JB4730 中有关规定执行。
检验质量等级不低于Ⅲ级。
4.1.5 渗透探伤方法及质量评定按照JB4730 中有关规定执行。
检验质量等级不低于Ⅲ级。
4.2.1 滑行车的车轮轴、立轴、水平轴、车辆连接器和销轴等必须进行100%的超声波与磁粉 (或者渗透)探伤。
4.2.2 当滑行车的车速不小于50km/h 时,轨道对接焊缝应进行100%的磁粉探伤及不低于70%的射线探伤。
4.2.3 当滑行车的车速小于50km/h 时,轨道对接焊缝应进行100%的磁粉探伤或者渗透探伤。
4.2.4 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评定按照GB/T4162 中有关规定执行。
检验质量等级不低于A 级。
4.2.5 磁粉探伤方法及质量评定按照JB4730 中有关规定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无损检测基本知识
1.3.3.2 磁性及磁场 每个磁体都有一对磁极即N极和S极,而且 即使把磁体分割成无数小磁体,每一个小 磁体同样存在N极和S极。磁体周围空间存 在有力的作用,我们称磁场,以磁力线形 象描述磁场,磁力线密度的大小表示了磁 场强度的强弱。 1.3.3.3 铁磁性材料的磁化特性
1.无损检测基本知识
射线检测与超声波检测的比较 :
射线检测 特点 透射式 优 直观性好 点 可记录 体积性缺陷敏感 缺 点 超声波检测 反射式 成本低,检测距离大 实时性好 面状缺陷敏感 无污染 成本高,检测距离小 可记录差 实时性较差 直观性差 有污染
1.无损检测基本知识
1.3.3.磁粉检测 1.3.3.1 基本概念 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磁的现象,我们把能 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称为磁 性,而具有磁性的和的体称为磁体。使原 来的不带磁性的物体具有磁性叫磁化,能 被磁化的材料称为磁性材料。
1.无损检测基本知识
③小物体上的超声波反射 当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缺陷,就会产生反 射和散射现象,而缺陷形状和方法不同时,其反 射方式也有所不同,对于缺陷的尺寸小于超声波 波长的一半时,由于衍射作用,不能引起反射。 故超声波检测中缺陷尺寸的检出极限为超声波波 长的一半。反射信号的强弱以声压大小表示,例 如: 底面反射波声压PB,等于声波未发生底面反射 而沿原方向传播到两倍距离处的声压。而圆盘形 反射体的反射波声压PF,相当于一个与圆盘尺寸 相同且处于同一位置的探头发射的声波一样。
P0 F s F f
λ x
2
2
λ 波长
x 平底孔至波源的距离
超声检测工艺要素
1、探伤方法的选择; 2、仪器、探头的选择(种类、频率、晶片尺 寸折射角); 3、试块的选择; 4、探伤灵敏度的选择; 5、耦合剂和耦合方法的选择; 6、探伤方向和扫查面的选择; 7、探伤时机的选择;
超声波检测特点1
1. 2. 3. 4. 5.
I = I 0e
I0:穿透物质前射线强度 I :穿透物质路程为d时的射线强度 u :物质的线吸收系数
− ud
1.无损检测基本知识
1.3.无损检测的原理 射线束通过受检工件时,其强度被衰减,若 工件内存在缺陷,则在缺陷部位的射线衰 减情况不同与其他部位,作用于感光胶片 (或其他记录载体)上的射线强度不同, 使胶片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感光影响,从而 在底片上显示出缺陷投影图象。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
休哈特、道奇、罗明的理论为基础。1958年,美 国军方制定了MIL-Q-9858A等系列军用质量管 理标准并提出了“质量保证”的概念,在西方工业 社会产生影响。而后,60年代朱兰、费根堡姆提 . 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他们提出,为了生产具 有合理成本和较高质量的产品,以适应市场的要 求,只注意个别部门的活动是不够的,需要对履 盖所有职能部门的质量活动策划。戴明、朱兰、 费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日本被普遍接受。 日本企业创造了全面质量控制(TQC)的质量管 理方法。
1.无损检测基本知识
超声波检验的方法原理 脉冲反射式是当前标准中采用的主要超声波检 测方法,基本原理是: 仪器探头发出持续时间 很短的超声波,当工件内 有缺陷时,缺陷反射波被 仪器接收并反映出反射波 声压大小等信息,据此判 断缺陷的情况。
1.无损检测基本知识
举例,平底孔回波声压Pf为:
Pf =
其中,P0 探头波源的起始声压 Fs 探头波源的面积 Ff 平底孔缺陷面积
1.无损检测基本知识
②超声波声束 获得超声波的方法有很多,但在超声检测中主 要是利用石英、钛酸钡等晶体的压电效应获得超 声波。 超声波探头的定向辐射性质—波束指向性。波 束指向性越好,则超声波检测缺陷的能力超高。
1.无损检测基本知识
由于空气与钢的密度和声速相差极大, 故超声波从空气中垂直入射至钢界面时几 乎100%被反射。所以必须在探头与工件表 面间添加耦合剂,使超声波很好的传播。 当超声波倾斜入射到界面上时,在界面上会 产生的不同方向、不同波型的反射波和折 射波。对于两者都是固体的情况,反射波 和折射波中都存在纵波和横波,其行为遵 守几何声学的反射、折射定律。
1.无损检测基本知识
1.3.1 射线检测工艺步骤:
透照摄片
暗室洗片
底片评定
报告签发
工艺要点——透照方式选择
射线检测的特点
1、检测结果有直接记录,可以获得缺陷投影的直 观图象,缺陷定性定量准确。 2、体积型缺陷检出率很高。而面积型缺陷的检出 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3、适宜检验较薄的工件而不适宜较厚的工件,适 宜检测对接焊缝,检测角焊缝效果较差,不适宜 检测板材、棒材、锻件。 4、对缺陷在工件中厚度方向的位置和高度尺寸的 确定比较困难。 5、射线照相检测成本高,速度慢。 6、射线对人体有伤害。
1.无损检测基本知识
1.3.无损检测的原理
γ射线的产生 前面提到x射线波段范围很大,γ射线只是其中 的一段。在射线检测中使用的γ射线源,都是有要 用人工同位素制造的。某些易激活元素,在原子反 应堆中或被中子轰击,使原子核增加一个中子而制 成人工同位素如60C0、137Cs,或通过加速器催裂反 应,改变原子核内质子与中子间力的平衡,使原子 不稳损检测基本知识
1.3.2.2 超声波的一些基本规律 ①界面的反射和穿透 当超声波传播到异种介质界面或工件中缺陷、 底面等不连续部份时, 会发出反射、透射和折射。 当超声波垂直入射到两种介质 界面时,部份声波波反射,剩余部 份则穿透入另一介质,见右图,两 部份的比率取决于两介质的密度和 其中的声速。
1.无损检测基本知识
1.3.无损检测的原理 1.3.1 射线检测 在电磁波谱系列中波长短于紫外线波长的 电磁波都属于x射线,它具有可见光的某些 特性;如传播速度不受电、磁场作用,使 胶片感光等,又具有不同的性质;如不可 见、穿透物质、杀伤生命细胞等。
1.无损检测基本知识
X射线穿透物质的能力取决于:x射线强度 (即能量),波长越短强度越大、穿透力就 越大;被穿透物质对射线的吸收能力越强, 则经过单位路程的射线强度衰减越大。 衰减规律可由下式(在单一波长时)表示: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
戴明、朱兰、费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日本被 普遍接受。日本企业创造了全面质量控制(TQC)的 质量管理方法。到了1994年 ISO9000系列标准改版- 新的ISO9000标准更加完善,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
.
采用。有力地促进质量管理的普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朱兰博士提出:“即将到来的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 量的概念也从狭义的符合规范发展到以“顾客满意”为 目标。
①铁磁性材料的特性 铁磁性的研究表明,铁磁性物质系由极多微小 区域构成,在这小区域内,各原子的磁化方向一 致,因此,该小区域具有相当的磁性,此种自发 磁化区域称为磁畴。当外磁场不存在时,铁磁性 材料中磁畴方向紊乱,对外不呈现磁性。而在外 磁场作用时,各个磁畴排列趋向一致,从而产生 附加磁场,由于附加磁场与磁场的方向一致,故 总的磁场强度大大加强。有: B = μH (μ》1)
面积型缺陷的检出率较高,而体积型缺陷 的检出率较低。 适宜检验厚度较大的工件,不适宜检验较 薄的工件。 应用范围广,可用于各种试件。 检测成本低、速度快,仪器体积小,重量 轻,现场使用较方便。 无法得到缺陷直观图象,定性困难,定量 精度不高。
超声波检测特点2
6. 检测结果无直接见证记录。 7. 对缺陷在工件厚度方向上的定位较准确。 8. 材质、晶粒度对探伤有影响。 9. 工件不规则的外形和一些结构会影响检测。 10.不平或粗糙的表面会影响耦合和扫查,从 而影响检测精度和可靠性。
1.无损检测基本知识
超声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声束不变,传 播方向也不变,若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另一种介质, 就会发生反射、折射透照、绕射或波型转换的现象。 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介质质点的 密度和弹性模量不同,传播的速度也不同。在空气 中声速为340M/S,水中声速为1500M/S,在钢中纵 波的声束为5900M/S,横波的声波为3200M/S。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
1.基本知识 1.1 无损检测的定义
无损检测技术是利用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因存在缺陷 或组织结构上的差异使其物理量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在不 损伤受检物体的情况下,通过测量这些变化来了解和评价 材料、产品和设备构件的性质、状态或内部结构。 或现代无损检测的定义是:在不损坏试件的前提下,以物 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 试件的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的 方法。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
持 续 改 进
管理职 责 顾
要
资源管理
产 品 实 现 过程
测量,分析 与改进
顾
满
求
客
输入
输出
产品
意
客
质 量 管 理 过 程 模 式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
一.基本知识 2.无损检测的目的 无损检测的目的有三个方面: 2.1 保证产品质量,为质量管理提供手段;就是对加 保证产品质量,为质量管理提供手段; 工工序中的原材料、产品构件提供实时的工序质量 控制,尤其是控制产品材料的冶金质量和生产工艺 质量(无损检测的特点)像钢板母材分层、焊接缺 陷等。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使用该项技术,一可以及 时检出原始或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缺陷并加以控 制,防止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部件流入下一道 工序,避免了工时、人力和资源的浪费。二是利用 该技术又可以将材料、产品的质量控制在符合标准 要求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
的范围内,避免无限度提高质量要求;或者通过 检测确定缺陷的部位,有条件的加以使用,提高 材料的利用率。 2.2 质量鉴定,供求双方的共识;已制成的产品(包 质量鉴定,供求双方的共识; 括材料、零部件)在投用前,需要进行最终检验— —质量鉴定,以确定其是否达到设计性能,判别 其是否符合标准的质量要求,即产品是否合格。 2.3 在用检测,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以合乎使用为原 则判别其是否安全运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