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检测

合集下载

邗江中学(集团)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邗江中学(集团)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生物期中试卷命题人:冯贵秋谈广伟审核人:冯贵秋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0题,共70分。

其中第1~30题,每题1分,共30分;第31~50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B. 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C.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 精(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2. 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相比较,减数分裂过程特有的是A.染色质形成染色体 B.形成纺锤体 C.同源染色体分离 D.着丝点分裂3.下列对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B.一个细胞中含有4对染色体C.一个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单体D.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顺序是A. 复制→同源染色体分离→联会→染色单体分开B. 联会→复制→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单体分开C. 联会→染色单体分开→复制→同源染色体分离D. 复制→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单体分开5. 下列不属于精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图是6.如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A.2、4B.1、3C.1、3或2、4D.1、4或2、37. 下列关于某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正确的是A. 染色体的行为不同B. 都有联会形成四分体C. 子细胞的大小相同D. 都要经过变形8.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之比为1∶1的时期是A. 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B. 第一次分裂后期C. 第二次分裂中期D. 第二次分裂后期9.右图表示某生物的一个正在减数分裂的细胞,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B.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C.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同源染色体D.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10.关于高等动物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一般情况下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才能融合B. 受精作用是生物体细胞前后代染色体保持恒定的原因之一C. 精子细胞膜与卵子细胞膜融合依靠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D.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11.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A.显性性状 B.隐性性状C.相对性状 D.表现型12.正常情况下,关于显性和隐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有显性基因的表现出显性性状B. 有隐性基因的表现出隐性性状C. 有显性基因的不一定表现出显性性状D. 一个显性性状和一个隐性性状一定是一对相对性状13.用豌豆做实验材料是孟德尔成功的关键,豌豆的下列特点不是其原因的是A.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 B.相对性状易于区分C.亲本都是纯种 D.等位基因的数量少14.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和白粒 B.家鸡的光滑腿和毛腿C.人的大眼睛与单眼皮 D.人的白化病与肤色正常15.一株豌豆自花传粉后,所结的豌豆有圆粒也有皱粒,这株豌豆是A. 显性纯合子B. 隐性纯合子C.杂合子 D.上述三种可能都有16.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B.F2(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C.F2性状分离比是3:1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7.以两株高茎豌豆为亲本进行杂交,F1 中高茎和矮茎的数量比例如图所示,则F1 高茎豌豆中纯合子的比例为A.1 B.1/2 C.1/3 D.1/418.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其F l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AABb B.Aabb C.AaBb D.aabb19.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与双隐性个体类型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20.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

2014-2015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学生学业水平监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015.7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不等式2230x x --<的解集是 .2、过两点()21A -,,(),3B m 的直线倾斜角是45︒,则m 的值是 .3、在等差数列}{n a 中,121=+a a ,943=+a a ,则56a a += .4、已知0,0a b >>,且4,a b ab +=则ab 的最小值为 .5、在ABC ∆中,135B =︒,15C =︒,5a =,则此三角形的最大边长为 .6、圆122=+y x 上的点到直线02543=-+y x 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7、设b a ,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若//a b ,a α⊥,则b α⊥;②若,,a b a α⊥⊥则//b α;③若a α⊥,a β⊥,则α∥β;④若a β⊥,α⊥β,则a ∥α. 其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8、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为n S ,若32:3:2S S =,则公比q = .9、若变量,x y 满足202300x y x y x -≤⎧⎪-+≥⎨⎪≥⎩,则的取值范围是 .10、将一张坐标纸折叠一次,使点()0,2与点()4,6重合,且点()7,3与点(),m n 重合,则m n +的值是 .11、如右图所示,ABCD 是空间四边形,E F G H 、、、分别是四边 上的点,并且AC 面EFGH ,BD 面EFGH ,2AC =,4BD =, 当EFGH 是菱形时,AEEB的值是 . 12、若关于x 的不等式220ax x a -+<的解集为空集,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圆C :222(62)4560x y m x my m m +---+-=,直线l 经过点()1,1-,若对任意的实数m ,直线l 被圆C 截得的弦长都是定值,则直线l 的方程为 .14、记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不等式22212n n S a ma n+≥对任意等差数列{}n a 及任意正整数n 都成立,则实数m 的最大值为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道题,计8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AB CDEFG H15、(满分12分)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c b a ,,,且0c o s )2(c o s =--A b c B a ;⑴ 求角A 的大小;⑵ 若2a =,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16、(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四边形ABCD 是矩形,侧面PAD ⊥底面ABCD ,若点E 、F 分别是PC ,BD的中点;⑴ 求证:EF ∥平面PAD ;⑵ 求证:平面PAD ⊥平面PCD .17、(满分14分)已知ABC ∆的顶点(5,1)A ,AB 边上的中线CM 所在直线方程为250x y --=,AC 边上的高BH 所在直线方程为250x y --=;求⑴顶点C 的坐标;⑵ 直线BC 的方程.BCDEFP18、(满分14分)某工厂年初用49万元购买一台新设备,第一年设备维修及原料消耗的总费用6万元,以后每年都增 加2万元,新设备每年可给工厂创造收益25万元.⑴ 工厂第几年开始获利?⑵ 若干年后,该工厂有两种处理该设备的方案:①年平均收益.....最大时,以14万元出售该设备;②总.收益..最大时,以9万元出售该设备.问出售该设备.....后.,哪种方案年平均收益.....较大?19、(满分14分)已知圆O :224x y +=,直线:4l y kx =-; ⑴ 若直线l 与圆O 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时,求k 的值; ⑵ 若1k =,P 是直线l 上的动点,过P 作圆O 的两条切线PC 、PD ,切点为C 、D ,问:直线CD是否过定点?若过定点,求出定点坐标;若不过定点,说明理由;⑶ 若EF 、GH 为圆O :224x y +=的两条相互垂直的弦,垂足为(M ,求四边形EGFH 的面积的最大值;20、(满分14分)已知数列{}n a 满足:121113,,2,(2,)44n n n a a a a a n n N *+-===+≥∈,数列{}n b 满足:10b <, 13,(2,)n n b b n n n N *--=≥∈,数列{}n b 的前项和为n S ;⑴ 求证:数列{}n n b a -为等比数列; ⑵ 求证:数列{}n b 为递增数列;⑶ 若当且仅当3n =时,n S 取得最小值,求1b 的取值范围.n常州市教育学会学生学业水平监测 高一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1,3-2、03、174、16 5、 6、4 ; 7、①③ 8、112-或 9、2 11、12 12、+⎫∞⎪⎪⎣⎭13、210x y ++= 14、15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道题,计80分)15、……2分 ……4分 ……7分……10分…… 14分 16、(满分12分)证明:⑴设PD 中点为H ,AD 中点为G ,连结FG ,GH ,HE ,Q G 为AD 中点,F 为BD 中点,∴GF //12AB , 同理EH //12CD ,……………2分Q ABCD 为矩形,∴AB //CD ,∴GF //EH ,∴EFGH 为平行四边形,……………4分 ∴EF ∥GH ,……………6分又Q ,,GH PAD EF PAD EF ⊂⊄∴面面∥面PAD . ……………7分 (用EF ∥AD 证明当然可以)⑵Q 面PAD ⊥面ABCD ,面PAD ⋂面ABCD =AD ,又Q ABCD 为矩形, ∴CD ⊥AD ,∴ CD ⊥面PAD ,……………11分又Q CD ⊂面PCD ,∴面PAD ⊥面PCD . ……………14分 17、(满分14分)……………3分……………6分……………8分 即210a b --= ……………10分……………12分……………14分18、(满分14分)解:⑴由题设,每年费用是以6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设第n n 年时累计的纯收入为()f n .()()2256824492049f n n n n n ∴=-⎡++++⎤-=-+-⎣⎦, ……………3分获利即为:()0f n >∴220490n n -+->,即220490n n -+<又N n ∈ ∴3,4,5,,17n =. ……………6 分∴当3n =时,即第3年开始获利; ……………7分⑵方案①:年平均收入()492020146f n n n n ⎛⎫=-+≤-= ⎪⎝⎭(万元),此时7n =, 出售该设备后,年平均收益.....为14687+=(万元); ……………11 分 方案②:()()21051f n n =--+ ∴当10n =时,()max 51f n =,出售该设备后,年平均收益.....为519610+=(万元), ……………15 分故第一种方案年平均收益.....较大。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物理(理科)期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38 分)、单选题(以下6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于答题卷中,每小题3分,共18分)1 .以下关于物理学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伽利略通过实验和论证说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B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使用价值C.法拉第最早引入了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D •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2•右图是一种测定风力的仪器的原理图,质量为m的金属球,固定在一细长的轻金属丝下端,能绕悬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无风时金属丝自然下垂,有风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0,角0的大小与风力大小F有关,下列关于风力F与0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 . F= mg •tan 0B . F = mg •sin 0C. F= mg •cos 0 D . F = mg / cos 03•有A、B两个电阻,它们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电阻A的阻值大于电阻BB •两电阻串联时,电阻A消耗的功率较大C.电阻A和电阻B的阻值都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D •两电阻并联时,流过电阻A的电流强度较大4. A和B是两个大小相同的带电介质小球,用等长绝缘细线将它们悬挂在水平杆-上,在两球连线的延长线上A球左侧放一个带正电荷的固定小球C时,如右图/////// 所示,A、B两球的悬线都保持竖直方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B两球均带正电B.A、B两球均带负电C . A 带正电,B 带负电D . A 带负电,B 带正电5.如图所示,有一个提升重物用的直流电动机,电阻为r = 0.5 Q,电路中的固定电阻R = 10愆电路两端的电压 U = 160 V ,电压表的示数 U ‘= 110 V ,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电动机内阻产生的热功率为12.5W力作用,沿电场线从 a 运动b 至U.在这过程中,电荷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乙所示,比 较a 、b 两点电势的高低和场强的大小(、多选题(以下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全部填于答题卡中。

湖北省公安县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湖北省公安县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公安三中高一年级质量检测考试(2014年5月)生物试卷命题:汤清明一.选择题(1ˊ× 36 ﹦36)1. 2010年11月12日华商报透露,某女子怀孕7个月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剖腹产下女婴。

有关艾滋病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获得大量的HIV,可以在体外用培养基进行培养B.艾滋病病毒(HIV)结构简单,仅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该病毒的遗传物质由8种核苷酸组成D.该病毒的衣壳是利用宿主的氨基酸合成的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3.“核糖”不可能是下列哪一种结构或物质的组成成分( )。

A.HIV B.T2噬菌体C.核糖体 D.ATP4.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④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5.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细胞的膜系统内外都有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B.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都能生成ATP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衰老时其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D.细胞质中的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可以通过具膜小泡发生转化6.有关下列四种细胞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高尔基体②中心体③内质网④核糖体A.具有单层膜的是①②③ B.④是脂质的合成场所C.氨基酸形成肽链的场所是③ D.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纺锤体与②有关7.将某植物细胞分为两组,分别浸于浓度为0.3 g/mL的(Ⅰ)蔗糖溶液与(Ⅱ)尿素溶液中,然后每5分钟用显微镜观察一次,并测量原生质体(即仅由细胞膜包住细胞质的细胞部分,不含细胞壁)的相对表面积,其结果如右下图所示。

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14-2015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7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实用的理解,是指那种以满足某种实用需要为目的的阅读,比如我们希望借助文学阅读解决我们遇到的某人实际的人生问题,比如我们提倡通过文学阅读来达成自我教育的目标等等。

这一类文学阅读的极端化表现,是把文学文本建构的艺术世界和现实世界等同起来,试图通过文学阅读去获得自己某种功利心理的满足。

这是一种求“有用”的阅读。

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会带着明确的实用的目的去阅读文学作品,但是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又往往会不自觉地对文学做一种实用的理解。

所谓科学的理解,是指那种以追求对文学文本做出可靠诠释为目的的阅读。

这是一种追求“真”的阅读,而且,似乎也是一种很传统的、被很多学者和诗论家认可并经常采用的一种文学阅读方式。

比如在中国古代诗话、词话中,我们可以见到大量以诠释字义、考据故实为解诗之法的文字。

这种阅读方式相信诗中所涉一定是无一字无来历,于是将阅读的工夫放在了诠注诗句的出处,考察典故的由来上。

与此类似的,是要求我们的阅读不限于作品本身,而是将解诗的重点放在考察诗人、作家的生平经历如诗人的仕宦出处、师友渊源、交游婚恋等方面,或者将重点放在考察诗人所处时代的社会风气、文化状况等方面,力求通过对与作品有关联的作品以外的方方面面因素的研究,来确定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所谓审美的理解,是指以感知文学形象、体验作品情感、玩味作品佳妙之处,从而获得特殊的精神愉悦为目标的文学阅读方式。

文学阅读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是语言艺术大师们运用语言为我们建构的一个情感的世界,一个体验的世界,一个充满诗情、诗意、诗味和情趣的世界。

无论是诗还是散文或者小说,文学作品借助语言抒发的诗人、作家真挚浓烈的情感,传达的是诗人、作家对自然、人生的深切体验和对人生真谛、美的真谛的诗意发现。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测试(物理)卷(理科)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测试(物理)卷(理科)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测试(物理)卷(理科)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将正确选项写在选择题答题卡上)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可能不变D.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不变2、降落伞在匀速下降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若风速越大,则降落伞( )A.下落的时间越短B.下落的时间越长C.落地时速度越小D.落地时速度越大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哪个物理量是不变的:A.线速度 B.角速度 C.向心加速度 D.向心力4、生活中有很多离心现象,关于离心现象产生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受到的离心力大于向心力B.物体所受合外力小于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C.物体所受合外力大于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D.以上说法都不对5、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的内侧运动如图所示,经过最高点而不脱离轨道的速度临界值是v, 当小球以2v的速度经过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值是()A.0B.mgC.3mgD.5mg6、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球固定在水平面上,顶部有一小物体A,今给它一个水平初速度v0=Rg,则物体将( )A.沿球面下滑至M点B.沿球面下滑至某一点N,便离开球面做斜下抛运动C.沿半径大于R的新圆弧轨道做圆周运动D.立即离开半圆球做平抛运动7、如图所示,物体A、B随水平圆盘绕轴匀速转动,物体B在水平方向所受的作用力有( ) A.圆盘对B及A对B的摩擦力,两力都指向圆心B.圆盘对B的摩擦力指向圆心,A对B的摩擦力背离圆心C.圆盘对B及A对B的摩擦力和向心力D.圆盘对B的摩擦力和向心力8、如果某星球的密度跟地球相同,又知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2倍,则该星球的质量为地球质量的( )A.8倍 B.4倍 C.2倍 D.16倍9、如图所示为摩擦传动装置,B轮转动时带动A轮跟着转动,已知转动过程中轮缘间无打滑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轮转动的方向相同B.A与B转动方向相反C.A、B转动的角速度之比为1∶3 D.A、B轮缘上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3∶110、在某转弯处,规定火车行驶的速率为v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火车以速率v0行驶时,火车的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方向一定沿水平方向B.当火车的速率v> v0时,火车对外轨有向外的侧向压力C.当火车的速率v> v0时,火车对内轨有向内的挤压力D.当火车的速率v< v0时,火车对内轨有向内侧的压力11、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变轨后在周期较小的轨道上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 )A.轨道半径变小B.向心加速度变大 C.线速度变大 D.角速度变小12、关于近地卫星、同步卫星、赤道上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B.赤道上的物体和同步卫星的周期、线速度、角速度都相等C.赤道上的物体和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相同但线速度、周期不同D.同步卫星的周期大于近地卫星的周期选择题答题卡二、填空题(其中13题6分,14题6分,15题13分,本大题共25分。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综述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综述

北城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的任侠精神汉魏以来,游侠形象开始在诗歌里崭露头角。

但是,直到唐代,尤其是到了盛唐时期,对游侠的赞美才如奇峰突起,成为全社会普遍的歌唱。

唐诗中的任侠精神,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它随着唐诗高潮的到来而扩展成为诗坛上的一代风尚。

所谓任侠精神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下面数端,即:排难解纷、效功当世的襟怀;轻财好施、重交谊、重恩义的操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风度;尚武轻儒的意识,以及豪荡使气,不以礼法为意的个性。

所有这些,曾被司马迁概称为“侠客之义”,它们在盛唐诗歌中不仅得到了全面的歌颂,而且由于它们和时代的进步理想相结合相渗透,因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健康、生动、有力。

盛唐诗歌对“尚武”精神的赞美,闪耀着立功效世的人生理想的光芒,这和“轻儒”的意识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张扬了任侠理想,从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文化”的面貌。

而对豪荡使气、磊落不羁的性格的推许,也是和反礼法、反权贵、反教条的思想内容结合在一起的。

诗人对游侠形象的集中歌唱,以及对生活中的侠义精神的开掘和赞美,表现了这个时代特有的精神面貌。

它显然并非儒、道、释这些意识形态所尽能规范和牢笼的,但它构成了唐诗思想内容和美学风格的组成部分,却是毋庸置疑的。

任侠精神之所以能够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现象,是因为当时社会生活为它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社会上盛行的游侠风气,一旦和特定时期的历史需要、社会思潮相结合,就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文学理想。

商业资财的积累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为游侠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附和迁徙,不仅给中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也使其雄杰剽悍的风尚深入内地。

但是,盛唐的诗人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从任侠风气中吸取诗情,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它提供了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力量。

唐诗中任侠精神的美学意义就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富有开拓精神的性格,一种强者的性格,它以其富于展望的清醒信念,直面现实的斗争意识,敢说敢为的豪爽意气,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最富有朝气的青春时期。

2015年高一下期14级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015年高一下期14级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015年春期高中协同提升责任区期末联合测试高2014级物理试题90分钟,满分100分第Ι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一恒力作用物体不可能做曲线运动B.曲线运动一定都是变速运动,但加速度可能不变C.物体只有受到一个方向时刻改变的力的作用才可能做曲线运动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合外力可能为零2.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B.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C.作匀变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D.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3.如图所示为摩擦传动装置,O1、O2 分别为小轮和大轮的转轴,已知小轮半径为r,大轮半径为2r,a点在小轮边缘上,b点在大轮边缘上,传动过程两轮不打滑。

则A. a、b 两点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B. a、b两点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相等C. a、b两点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2D. a、b两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4.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神州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假设对接前“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如图所示,虚线A代表“天宫一号”的轨道,虚线B代表“神舟十号”的轨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的运行速率均大于7.9km/sB.“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大于“神舟十号”的运行速率C.“天宫一号”的运行周期大于“神舟十号”的运行周期D.“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神舟十号”的向心加速度5.小船在水速较小的河中横渡,并使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航行,到达河中间时突然上游来水使水流速度变大,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保持不变,则对此小船渡河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船要用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对岸B.小船到达对岸时间不变,但位移将变大C.因小船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航行,故所用时间及位移都不会变化D.因船速与水速关系未知,故无法确定渡河时间及位移的变化6.如图所示,物块在一水平圆盘上,与圆盘一起绕竖直固定轴匀速转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块处于平衡状态B.物块受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和向心力作用C.在角速度一定时,物块到转轴的距离越远,物块越容易脱离圆盘D.在物块到转轴距离一定时,物块运动周期越小,越不容易脱离圆盘7.如图所示,把一小球系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穿过光滑木板的小孔,且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检测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

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14C的说法正确的是A.14C与14N含有相同的中子数B.14C和C60是同分异构体C.14C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D.14C和12C互为同位素2.X、Y、Z、R代表四种元素.如果aX m+、bY n+、cZ n-、dR m-四种微粒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则下列正确的是A.a-c=m-nB.a-b=n-mC.b-d=m+nD.c-d=m+n3.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有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

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粒子不显电性B.该粒子质量数为4C.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D.该元素与氢元素在同一周期4.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界的万物。

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C.单质分子中一定含有共价键D.在氧化钠中,只有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5.某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A,它的阴离子X n-核外有x个电子,w g这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单位:mol) ()A.A(A-x+n)/wB.w(A+x-n)/AC.w(A-x+n)/AD. w(A-x-n)/A6.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为()A.X+2B.X+4C.X+8D.X+18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K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B.L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C.L层电子数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D.M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8.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由此可以判断()A.R一定是第四周期元素B.R一定是ⅣA族元素C.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D.R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9.同一主族的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H3XO4<H3YO4<H3ZO4,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H3<YH3<ZH3B.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X>Y>ZC.原子半径:X<Y<ZD.熔点:XH3<YH3<ZH310.a、b、c、d、e是同周期的五种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d>c,五种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后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 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b<a<d<c<eB.e<b<a<d<cC.b<a<e<d<cD.c<d<e<a<b11.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

已知B、C两元素在周期表中族序数之和是A元素族序数的2倍;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 所在的一组是()A.Be、Na、AlB.B、Mg、SiC.O、P、ClD.C、Al、P12.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X是零族元素B.Y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C.Z是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D.X、Y、Z的单质均由分子构成13.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性:Y>ZB.离子的还原性:X>WC.氢化物的沸点:X>WD.原子及离子半径:Z>Y>X14.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

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A.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B.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2-C.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强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15. 11.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B.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 m Y>X m R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10分)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

(1)W、X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___。

(2)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Y的低价氧化物通入Z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分子式表示)(4)W、X、Y、Z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17.(10分)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B与A可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其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2:1,且分子中电子总数分别为18和10;B与D能形成一种极易溶于水的碱性气体X,B与C能形成极易溶于水的酸性气体Y。

X分子与B2A分子中的电子数相同。

Y分子中的电子数为18,A、B、D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化学式为B4A3D2,其水溶液呈弱碱性。

请回答:(1)元素符号:A_______,B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C2和过量X反应得到D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4A3D2的化学式_________,其所含化学键的种类是_____________(1)画出元素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

(2)元素Y与元素Z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Y单质的熔点比Z单质低b.Y的化合价比Z低c.Y单质与水反应比Z单质剧烈d.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强(3)T、X、Y、Z中有两种元素能形成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T和氢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1化合形成化合物Q,元素X与氢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2化合形成常用作火箭燃料的化合物W,Q与W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X单质和T的另一种氢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12分)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I.验证同一周期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1)将钠、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与盐酸反应最剧烈,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Ⅱ.利用下图装置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3)仪器B的名称为,干燥管D的作用为防止。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的现象,即可证明。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溶液吸收尾气。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石灰石、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的现象,即可证明。

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______ 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20. (15分)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元素.其中A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裸露的质子”,B、C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原子个数比为1∶2的就有两种,且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1)A、B、C三种元素分别为:A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写元素名称)(2)由A、B两元素形成的一种常见化合物为________(填化学式),其水溶液呈________性,用方程式来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C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试列举其中的三种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的一种物质在浓度较大时可使Fe、Al等金属钝化,则该物质的浓溶液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