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交通运输地理5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交通运输 优秀课件(共31张PPT)

交通运输 优秀课件(共31张PPT)
周强和同学约好,国庆长假期间从重庆到武汉, 水路运输 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活动——比较与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2.根据下列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例 上海有一位患者需要移植骨髓。台北有一位志愿者捐献了自己的骨
髓。骨髓必须在24小时内从台北送到上海。(飞机)
运距远、贵重、急需、量小的货物,适宜选择航空运输。
湘黔线 名称分析:“湘”是湖南的简称,“黔”是贵州的简称。 命名方式:用起讫点所在省份的简称命名。
兰新线 名称分析:“兰”是兰州的一个字,“新”是新疆的简称。 命名方式:用起点的一个字,用终点所在省的简称。
武汉和青岛同是交通枢纽,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又位于我国中南部,所以必是 人流、货流的聚集地,再加上长江从这里经过,因此成 为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枢纽。
0 飞机 汽车 火车 轮船
动 车
飞 长机
途 汽
空车 调 快 速
铁路运输
优点 1.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 2.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缺点 1.造价高; 2.占地广,短途成本高。
公路运输
优点 机动灵活, 周转速度快, 装卸方便, 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缺点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
达,铁路建设比较晚,发展速度比较慢,铁路网稀疏。
东西铁路干线 京包—包兰线 陇海—兰新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南北铁路干线
京哈—京广线 北同浦—太焦—焦柳线
京沪线
宝成—成昆线
京九线
青藏铁路是从青海的西宁到西藏的拉萨,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线 。
在教材图中找到京沪线、湘黔线、兰新线。分析这三条铁路线 的名称。看看是怎样给它们命名的。

交通运输地理5ppt课件

交通运输地理5ppt课件
5
理,偏于东北和沿海地区,京广铁路以东的铁路占全国4/5以上。 各时期铁路长度见表6-1。
可编辑ppt
3、新中国铁路建设
新中国建立后开展了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和技术改造工作。
1950—1990年,国家对铁路投资共1228.94亿元,其中用于 新线建设和营业线改造的投资分占44.0%,23.6%。新建 铁路干支线130条,共3.1万多公里,平均每年建设新线790 公里。
路(北京丰台至张家口)——1909
3
可编辑ppt
4
可编辑ppt
1881年到1911年,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0.9万公里。主要分布在华北(占39.2%)和 东北(占36.6%)。
此后进入了联网期,中国东半部铁路基本相联,路网的雏形初步形成。
1937年,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2.2万公里。东北区跃居首位,占全国的45.9%, 铁路里程已超过1万公里。
由于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铁路建设布局以战备为主要指导思 想。新建铁路集中在“大三线地区”。在线路设计上大量选取 穿越山岭的方案,工程艰巨程度加大,造价大幅度上升。
尽管这一时期是铁路投资占国家基建投资比例最高的时期,达 11.82%,但仅建成新线6371.8公里。其中“大三线地区”占62 %。建成了贵昆、成昆、湘黔、汉丹、阳安和焦枝等干线铁路 。
另外建成于“小三线地区”的铁路占20%,如京原线、侯西线 、魏塔线、杭长线等。
属于开发线路的仅有通让、沟海、京坨、辛泰、兰青等线。 8 1977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4.74万公里。
可编辑ppt
(3)第三时期(1978年以来),铁路建设重点转向东部地区, 并以能源基地对外通道的建设和东部繁忙干线的改造为重 点。
铁路运输地理
Hale Waihona Puke 可编辑ppt1铁路的历史发展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44《交通运输》课件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44《交通运输》课件

节能和环保。
适应需求原则
03
交通运输网应当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具有足
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布局产生直接影响。
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市场状况等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布局 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因素
人口分布、城市化水平、环境保护等社会因素也对交通运输布局 产生影响。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 册44《交通运输》 ppt课件
2023-12-11
contents
目录
• 交通运输概述 • 交通运输方式 • 交通运输布局 • 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 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 合理规划与发展我国交通运输的建议
CHAPTER 01
交通运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交通运输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 ,将人或物从一个地点运输到另 一个地点,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 们生产生活的需要。
感谢您的观看
天然气管道
具有环保、节能等优点,是天然气等气态能源的重要运输方式之一 。
管道网
由管道线路和泵站组成,是连接不同城市和地区的重要交通网络。
CHAPTER 03
交通运输布局
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
合理布局原则
01
交通运输网在空间上应当合理布局,避免运输成本过高或运输
效率低下。
协调发展原则
02
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应当协调发展,形成互补关系,实现高效、
运输能力显著提高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我国运输能力得到了显著 提高,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能够满足国际市场 的运输需求。
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正在逐步实现智能化和信息化,各种先 进的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提高了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1《交通运输》教学课件(共4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1《交通运输》教学课件(共49张PPT)

运送什么呢? 运量有多大?
其他还有 什么呢?
运送距离有多远? 需要多长时间?
是否安全 呢?运费 贵吗?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 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各有各的运 载工具和运输线路,因而各有特 点。一般来说,水路运输运量最 大,价格最低;铁路运输运量较 大,价格较低;公路运输机动灵 活,价格较高;航空运输速度最 快,价格最高。当人们的运输需 求与某种运输方式的特点相符合 时,就是最合适的选择。
1
起讫点城市:大同—太原— 焦作—柳州
2
沿线主要城市:大同、太原、 焦作、宜昌、柳州
南北干线(“五纵”)
宝成—成昆线
1
起讫点城市:宝鸡—成都— 昆明
2
沿线主要城市:宝鸡、成都、 昆明
东西干线(“三横纵”)
京包—宝兰线
1
起讫点城市:北京—包头— 兰州
2
沿线主要城市:北京、呼和 浩特、包头、银川、兰洲
1
➢ 一般来说,贵重、急需而又数量不大的, 2 多选择航空运输;容易死亡、变质的鲜
货、货物,数量不大且路程较短的多选
3
择公路运输,数量较大且远距离运输多
选择铁路上的专用车;大宗笨重货物,
4
远距离运输,如有水路则选水运,如无 水路则选择铁路运输;液体、气体货物, 5
数量大且经常性的多选择管道运输。
6
运送对象 货物性质 数量多少 时间长短 路途远近 价格高低
2. 认识普速铁路线的分布。 (2)填写表 4.1
南北铁路干线(自东向西排列)
京沪线 京九线 京哈—京九线 北同蒲—太焦—焦柳线
宝成线—成昆线
东西铁路干线(自南向北排列)
滨州—滨绥线 京包—包兰线 陇海—兰新线 浙沪—浙赣—湘黔—贵昆线

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课件PPT

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课件PPT

交通运输发展历程
古代交通运输
古代人类主要依靠步行、骑马、手推车等方式进行交通运 输,随着文明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 著名的古代交通线路。
近代交通运输
工业革命后,蒸汽机、内燃机等动力机械的发明推动了交 通运输的革新,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网络逐渐形成。
现代交通运输
20世纪以来,航空、管道等新型运输方式的出现使交通运 输更加便捷高效,智能交通系统、无人驾驶技术等新兴科 技的应用也在不断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
港口类型
介绍天然良港和人工港口的类 型及其特点,如商港、渔港等

港口设施
了解港口的主要设施,如码头 、仓库、装卸设备等。
港口规划与管理
分析港口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以及港口管理的体制和法规。
港口与城市发展
探讨港口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 进作用,以及港口城市的发展
特点。
04
空中交通运输
航空运输概述
航空运输定义
智能交通系统简介及应用领域
智能交通系统定义
基于先进的信息、通信、传感等技术,对交通运行进行实时感知、分析、控制和 优化,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交通应用领域
包括智能公路、智能车辆、智能公交、智能停车等多个方面,涵盖城市交通、物 流运输、公共交通等多个领域。
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中应用举例
5G通信技术
内河航运价值
分析内河航运在经济发展 、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 作用。
海洋运
海洋航线
介绍世界主要航线及我国近海航 线,如太平洋航线、大西洋航线
等。
海洋船舶
了解海洋船舶的种类、特点及其适 应范围,如集装箱船、油轮等。
海洋运输价值
分析海洋运输在国际贸易、能源运 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4章 第四节 《交通运输》 课件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4章 第四节 《交通运输》 课件

根据上表中的资料,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某方面的优劣,用1、2、3、4排 定次序,数字越小越优。
运输方式的选择
运输方式 运载量 运价 速度 灵活性
铁路 公路 水路
2
2
2
2
4
3
3
1
1
1
4
4
航空
3
4
1
3
运输方式的选择
读图,如何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呢?
选择运输方式时不但要考虑交 通运输价格的高低、运输速度的快 慢、运量的多少;
Hale Waihona Puke 货贵重或急需的货物 (数量不大)
——航空

短途 ——公路运输
方 容易死亡、变质的
式 选
活物、鲜货
长途且 数量大
—铁路专用车

大宗笨重的货物 (远距离运输)
——水运或铁路运输
运输方式的选择
课堂活动 比较与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1.人们根据不同的出行目的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根据下列情况,为这几位旅 客出主意。
• 特点与选择
特点
航空 公路 铁路
水路
选择
客运
货运
、速
运度
价最
最 高
快 、




、速
运度
价较
较 高
慢 、




、速
运度
价较
较 低
快 、




、速
运度
价最
最 低
慢 、




间根 而据 定票
价 、 行 程 、 时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1《交通运输》ppt课件(29张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1《交通运输》ppt课件(29张ppt)
灵活性较差 短途运输成本高 运费较高,运量小 速度慢 受天气影响较大
速度较快,运费低 铁路运输 运量大,连续性好
公路运输 机动灵活,速度较快
水路运输 运费最低,运量最大
拓展延伸
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的特点
自主探究
1.请同学们从旅客出行目的思 方便、快捷、 考,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安全、现实 完成课本P86 页活动第一题。
……
自主探究 2.请同学们从货物本身性质 思考,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并完成课本P86页活动第2 题。
参考图表
空运
)运 费 ( 元
0 80
公路 铁路 水运
550 距离(km )
知识抢答
1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从新疆 运往上海 管道运输 。
液体、气体、粉末状固体 管道运输 。
阿 旺 才 珍 、 索 朗 江 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 ——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 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 ——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 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 “学而不厌” ,对人家, “诲人不倦” ,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翰 ·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 ——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别林斯基

交通运输及其区位PPT(优秀课件)

交通运输及其区位PPT(优秀课件)
莫斯科的交通网路图
C 自由式道路网
重庆市交通网络图
优点:可 随着山体 变化
缺点:两 点间直线 线路少
D 混合式
方格-环形- 放射式道路网
合肥市交通网络
3、改善城市交通 环境 (1)城市交通环境问题:
①交通拥堵;②交通环境污染。
(2)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3)解决城市交通环境污染的办法 ①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②绿化美化城市道路; ③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④加强交通管理。
桥的意义更大。
②运输繁忙的航海线
北大西洋航线 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航线
北美洲东岸各港口巴拿马运河至北 美洲西安各港口的航线
北太平洋航线
例1:泛亚铁路待建线路三 个方案的比较(单位:千米)
经过主要城 铁路总 需新建
方案

长度 铁路
东线 曼谷—金 5 520 433 边—昆明
中线 曼谷—万 象—昆明
4 180
这说明人口和聚落的因素,也是公路选 线时要考虑的因素。
修筑公路的原则
* 要尽量避开地形、地质、水文 条件复杂的地段。
* 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 短、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河流航运
(1)航行条件: 水文特征、河道特点、通航里程。
(2)交通量: 流经地区经济水平、资源状况、人口密度。
思考: (1)俄罗斯的叶尼塞河水量丰富,航运价值却不高,为 什么?
四、城市道路网布局
A、方格棋盘式道路网 优点:房屋整 齐
缺点:对角线 联系不便
分布:地形比 较平坦的地区
代表城市:北 假如:把所有的对角线都 京
连接一起,那么该城市的交 通会出现什么问题?
B、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思考:这种交通系统有什么的优点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一、铁路的历史发展
2、旧中国铁路建设
中国自办铁路,比世界上最早建成的一批铁路晚了 大约半个世纪。
第一条营业铁路——上海吴淞铁路——1875
➢ 长15公里,仅营业16个月即被拆除。
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1881
➢ 中国铁路的正式开端,从此进入开创期。
中国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
80年代增长迅速,1990年复线率已达24.4%。“五五 ”(1976—1980年)、“六五”(1980—1985年)和“七五”铁 路投资704亿元,仅占同期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5.4%,投1资0 比例不断下降,加剧了铁路运输能力不足的矛盾。
各时期铁路长度及铁路投资参见表6-2、表6-3。
11
二、铁路运输概况
铁路里程已超过1万公里。 1945年,全国铁路通车里程曾达2.5万公里(包括台湾省)。 1949年,由于战争破坏,全国铁路营业里程扣除拆毁路段后实有近2.2万公里(不
包括台湾),能够通车的仅有1.1万公里。 旧中国铁路建设69年间,平均每年仅建设320公里。而且铁路设备简陋,标准杂
乱,管理上又多受控于不同的帝国主义势力之下,相互分隔。铁路布局极不合
1、铁路运输的地位和作用 2、铁路的分级 3、铁路运输的基本设备简介
12
1、铁路运输的地位和作用
1. 铁路在我国综合运输网中一直起着骨干作用。
铁路是现代交通运输业五种运成本和单位能耗都较低、运输速度快、连续性 强、通用性好。长期以来,铁路一直是我国交通运输的主力。铁路今后 仍将是我国中长途客货运输的主力。
由于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铁路建设布局以战备为主要指导思 想。新建铁路集中在“大三线地区”。在线路设计上大量选取 穿越山岭的方案,工程艰巨程度加大,造价大幅度上升。
尽管这一时期是铁路投资占国家基建投资比例最高的时期,达 11.82%,但仅建成新线6371.8公里。其中“大三线地区”占62 %。建成了贵昆、成昆、湘黔、汉丹、阳安和焦枝等干线铁路 。
路(北京丰台至张家口)——1909
4
5
1881年到1911年,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0.9万公里。主要分布在华北(占39.2%)和 东北(占36.6%)。
此后进入了联网期,中国东半部铁路基本相联,路网的雏形初步形成。 1937年,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2.2万公里。东北区跃居首位,占全国的45.9%,
1990年,铁路营业里程达5.3万公里,线路总延长达到 103864.6公里;分别比建国初期增长1.4倍和2.1倍。此外, 还有地方铁路正线4424.7公里,延展里程5457.5公里。
到2009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6万公里,里程长度 升至世界第二位,路网密度89.1公里/万平方公里。一个横 贯东西、沟通南北、干支结合的具有相当规模的铁路运输 网络已经形成并加快完善步伐。
另外建成于“小三线地区”的铁路占20%,如京原线、侯西线 、魏塔线、杭长线等。
属于开发线路的仅有通让、沟海、京坨、辛泰、兰青等线。 9 1977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4.74万公里。
(3)第三时期(1978年以来),铁路建设重点转向东部地区,并 以能源基地对外通道的建设和东部繁忙干线的改造为重点 。
6
理,偏于东北和沿海地区,京广铁路以东的铁路占全国4/5以上。 各时期铁路长度见表6-1。
3、新中国铁路建设
新中国建立后开展了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和技术改造工作。
1950—1990年,国家对铁路投资共1228.94亿元,其中用于 新线建设和营业线改造的投资分占44.0%,23.6%。新建 铁路干支线130条,共3.1万多公里,平均每年建设新线790 公里。
本期建成的以能源运输为主的干线有太焦线、京秦线、新 石线、通霍线、淮阜线、大秦线西段。
此外还有进出关第三通道京通线,华东重要通道皖赣线、 西部干线青藏线西宁—格尔木段、南疆线吐鲁番—库尔勒 段。
1978年至1990年新增干线6千公里。新线建设投资占44%。 电气化、内燃化改造加快了步伐,电气化建设从过去只在 内地山区、转向东部繁忙干线。复线建设也加快了步伐, 60—70年代复线率一直徘徊于15—16%间;
铁路运输地理
1
铁路的历史发展
2
铁路运输概况
3
4
铁路网的总体发展水平
5
6 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规划
1
第一部分
整体概述
THE FIRST PART OF THE OVERALL OVERVIEW, PLEASE SUMMARIZE THE CONTENT
2
一、铁路的历史发展
1、世界铁路开端
英国首先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公用铁路—— 斯托克顿至达林顿铁路。继英国之后,美国、法国、 比利时、加拿大、德国、意大利等国也相继修建了 铁路。 亚洲诸国因工业比较落后,修建得晚了一些,其中 日本在前,印度次之,中国在后。
7
新中国的铁路建设的三个时期。
(1)第一时期(1950—1965年),以路网延伸为重点的时期
在线路建设时综合考虑经济、政治、国防等多种因素,铁路造 价低,建设工期短。
15年间共建成干支线54条,其中干线22条,8259公里,支线32 条,1430公里。
共建成新线9689公里,新线建设投资219.85亿元(包括机车车辆 购置)。新建铁路74.6%分布于京广铁路以西。
2.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
我国煤炭、石油、铁矿石、木材等主要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因此,随 着经济发展更加深化、商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引发的运 输需求,都使得区际客货交流量越来越大,大宗都需要依靠铁路这种贯 通全国物资长途调运和旅客长途旅行、高度集中、能力强大的运输方式 来承担。
196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3.64万公里。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外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为铁路沟通。
在50年代末地方铁路突起。
8
(2)第二时期(1966—1977年),以“大小三线地区”铁路建 设为重点的时期(中国沿海为第一线,中部为第二线, 后方为第三线。湘西、鄂西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为 西南三线。上海还在苏、皖、鲁等地建立生产后方和原 料基地,称为“小三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