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钢琴教学中音乐审美与实践教育的有效应用
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音乐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开始关注如何将钢琴即兴伴奏引入小学音乐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对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本文将从钢琴即兴伴奏的基本概念、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分析、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的作用探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策略探究和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小学音乐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钢琴即兴伴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深入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之处,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钢琴即兴伴奏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在即兴伴奏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音乐增添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培养他们的表现欲望和自信心。
对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对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 正文2.1 钢琴即兴伴奏的基本概念钢琴即兴伴奏是指钢琴演奏者在没有提前准备或复制别人的乐谱的情况下,根据旋律、和声和节奏等音乐要素,实时地进行即兴演奏。
它不受约束于具体的乐谱,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觉进行演奏,展现个人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
1. 即兴演奏技巧:即兴伴奏需要演奏者具备丰富的音乐知识和技巧,能够即兴地组织和展现音乐素材,包括和弦、旋律、节奏等,同时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和手法进行演奏。
2. 和声认知: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声,演奏者需要具备对和声的敏感和理解,能够准确地进行和弦的演奏和转换,使伴奏与主旋律协调一致。
3. 听觉训练:钢琴即兴伴奏需要演奏者具备良好的听觉训练,能够准确地聆听和分析乐曲的结构、旋律和节奏,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即兴演奏。
浅析音乐欣赏在钢琴教学中的作用

视唱练耳课程 的研究 与实践 ”编号 : 2 0 音 乐欣 赏与 钢琴 教学 的关 系 1 . 简述 音乐 欣赏
、
乐器 相对 应 , 由于学 生对 于 音乐 欣赏 中配 器 层面 的把 握 ,使 得做 到这 一 点成 为 可 能 。赵 晓 生先 生 也 曾提 出 : 钢 琴 音 乐 要管 弦 化 、 配 器 化 、交 响 化 。钢 琴 音 乐 的最 大 弱 点是 其 乐 器 的 单 一 音 色 性 质 ,而且 其 声音 一旦 发 出只 能渐 弱 、衰退 、消 失 ,难 以持 续 ,难
大 众 文 艺
・ 文 化教 育 ・
浅析音 乐欣赏在钢琴教学中的作用
张鑫 鑫 ( 安徽 宿 州 学院音 乐 学院 安徽 宿 州 2 3 4 0 0 0 )
摘要 :音 乐欣 赏对 于钢琴教 学具有 重要影响 和作 用,作 为音 乐 的是踏 板 的应 用 。除 了准 确 掌握踏 板 踩下 与 放掉 的 时间 以外 ,运 工作者 ,应注重培养 学生理性感性相 结合 的欣 赏音乐能力 ,这样才能 用 时还 可 分为 急速 踏板 和 缓慢 踏板 ,1 / 2 踏板 、 1 / 4 踏 板等 等 。 另 更加深入的领会作品所要表达和作 曲家所要传达的深刻 内涵。 外 ,运 用 左踏 板 ,可 制造 出 一种朦 胧 、缥 缈 的意 境 ,尤其 适 合演 奏 印象 派大 师德 彪西 的音 乐作 品 。 ( 2 )钢 琴 音乐 管弦化 、配 器化 项 目:本文 系2 0 1 3 年度宿 州学 院一般科研 项 目 “ 学前教 育专业 在 钢 琴 教 学 中 ,可 适 当 的 把 钢 琴 整 个 音 域 与 管 弦 乐 队 各种
品的 时代 背景 。 不会 遗忘 乐 谱 。因此 ,把握 了这 首 乐 曲的 结构 布局 ,可使 学生 做 需要 了解 音 乐欣 赏其 实 是一 个 由浅 至深 的 审美 过程 ,就是 从 到对 乐谱 的掌握 游 刃有 余 。这 也是 音乐 欣 赏对 于钢 琴 教学 的具 体 感性 认识 到 理性 认识 最后 又 返 回到 感性 认识 这 样三 个 阶段 ,这 是 作用 体现 。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探索

2 在钢琴教学中审美教 育的方法和策略
2 . 1 从培养对钢琴演奏的兴趣 人手 . 提高学生 的审美情趣 对学 习钢琴 的学前教育专业 学生来说 . 学 习钢琴最重要 的是 培养 和发展他们对钢琴的兴趣和爱好 兴趣是学 习的主动力 . 有兴趣 的主 动学习和无兴趣的被动学习 . 如同拿一个很有食欲 的人吃 到他最爱吃 的东西和另一个没有食 欲的人不 得不去 吃不喜欢吃 的食物相 比较 . 其 效果迥然不同 。有了兴趣 . 可以使学生 的潜在能力得到最大 限度 地发 挥.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 赏能力 在教学 中采取启发 、 诱导、 激励 的方法 . 培养学生对钢 琴的兴趣 教师在让学生学 习一首乐 曲之前最 好用形象的语 言或 用童话故事 的 形式 , 将乐 曲的内容 、 情境讲给他们 听。如汤普森钢琴教程里 的《 布谷 鸟》 、 《 春之歌》 等, 都可以编出美 丽生动 的童话故事来 同时 , 教师也可 以创造条件让学 生多听多看有关钢琴 的音乐和表演 . 使学生对钢琴 的 兴趣保持长久和需要 在钢琴教学作中 , 运用丰富多彩 的教学手段 . 诱导 、 巩 固和发展学 生对钢琴所特有 的兴 趣和好奇心 . 不断激发学生 的学 习热情 . 使学生 在不断提高演奏技巧的同时, 思维能力 、 想象力 、 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也得到不 同程度的提高和加强 从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的钢琴表现 力和创造 力. 真正做到审美教 育于技能教学之 中 2 . 2 感性和理性教育相结合 . 培养学生 的健康审美观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在认 识事物时 . 感 性往往 占据 主导地 位 . 理性 次之 , 培养钢琴兴趣 . 不应 只在技能技巧上花功夫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由于学习的动力 比较强 , 他们乐于追求个人 的兴趣 . 探索人生哲理 . 对 抽象 的学科有 一定 的兴 趣 . 愿意 寻求因果关系 . 有 一定 的表现 自己的 欲望 。 所以 , 教师在钢琴课堂教学 中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 充分发挥他
中学音乐教学中钢琴伴奏的有效应用

中学音乐教学中钢琴伴奏的有效应用一、中学音乐教学的现状随着音乐教学的不断发展,中学音乐教学在音乐素养培养、音乐技能提升和音乐审美情感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中学音乐课堂上,除了对音乐知识的传授外,更加注重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由于中学学生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的伴奏人员和设备,使得音乐教学中伴奏乐器的应用面临一定的挑战。
二、钢琴伴奏的作用钢琴伴奏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钢琴伴奏可以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在中学音乐课堂上,通过钢琴伴奏的应用,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学习兴趣。
钢琴伴奏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通过钢琴伴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演唱和表演,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
钢琴伴奏可以加强学生的音乐协作能力。
在伴奏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与钢琴伴奏者进行密切的协作,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1. 选材精准在进行钢琴伴奏时,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和表演需求进行选材。
选材要根据学生的音域、音色和演唱特点进行合理选择,确保伴奏曲目与学生的表演风格相匹配。
2. 协作配合钢琴伴奏者在进行伴奏时,需要充分理解演唱者的表达意图和音乐表现要求,积极调整速度、节奏和力度,保持与演唱者的互动和配合,确保音乐的整体效果。
3. 技法熟练钢琴伴奏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技巧,包括和声伴奏、指法和演奏技巧等方面的熟练掌握,以确保伴奏的准确、流畅和富有表现力。
4. 灵活变通在伴奏过程中,钢琴伴奏者需要根据学生的表演情况和要求做出灵活的调整和变通,以确保伴奏与表演的完美结合。
4. 多样化应用除了在学生演唱表演时的伴奏外,钢琴伴奏还可以在合唱、合奏和其他音乐活动中进行应用,丰富音乐教学的形式和手段,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和综合素质。
为了进一步加强钢琴伴奏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和改进。
1. 建立伴奏团队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伴奏团队,由专业的音乐老师和学生自愿参与,为学生的演唱和表演提供更加专业和专心的伴奏支持。
音乐教学中艺术实践的意义与实施

音乐教学中艺术实践的意义与实施音乐教学中的艺术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和技能,并且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艺术实践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际操作和表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并且培养自己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本文将探讨音乐教学中艺术实践的意义和实施方法。
一、艺术实践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艺术实践是最直接和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实际操作和表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和技能,并且提高自己的演奏和表演水平。
在钢琴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琴键,才能真正理解音符和节奏,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
2.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艺术实践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让他们在音乐表演中展现自己的特点和个性。
通过实际操作和表演,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情和兴趣。
3.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艺术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
通过实际操作和表演,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丽和魅力,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平台音乐教学中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平台,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和场合中进行艺术实践。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音乐节和演出活动,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中进行艺术实践,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和舞台经验。
4. 注重个性化教学和关怀教育音乐教学中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和关怀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培养。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个性化的艺术实践活动,让他们在音乐表演中展现自己的风采和魅力。
5.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音乐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在音乐表演中展现自己的风采和魅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合奏、合唱和乐队活动,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6. 增强音乐教学的系统性和综合性音乐教学中应该增强系统性和综合性,让学生在不同的环节和阶段中进行艺术实践。
浅谈艺术的审美特征在钢琴教育中的体现

浅谈艺术的审美特征在钢琴教育中的体现作者:王倩倩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02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精神层面的追求。
艺术的审美特征具有协调社会成为行为和意志的作用,是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钢琴音乐优美,表现力丰富,是现代人们接触艺术、享受艺术的重要途径,良好的艺术审美特征是钢琴教育的前提。
笔者首先分析了当前钢琴教学的现状,其次论述了艺术审美特征对钢琴教学的意义,最后重点阐述了艺术审美特征在钢琴教学中的体现。
关键词:艺术审美特征;钢琴教育;现状;意义中图分类号:G642;F713.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6-0216-02一、钢琴教学的现状纵观当前我国钢琴教学的现状可以发现,我国钢琴教育事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第一,钢琴教学西方化气息厚重。
钢琴源于西方国家,致使学生产生了错误的观念,认为西方的音乐作品才是高雅的艺术,许多学生对民族古典音乐不屑一顾。
第二,功利主义色彩浓重。
功利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其以最终目的为导向,忽视过程,也忽视方式。
当前钢琴教学中功利主义色彩较为浓重,部分家长送孩子学习钢琴总有其一套看似圆满的说辞,却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和兴趣,在他们眼中之所以学习钢琴是因为钢琴比其他民族乐器更有前途,钢琴教育成为了筹码、面子等,这必然影响钢琴教学的效果。
第三,技术教育不足。
钢琴演奏技术在西方国家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其钢琴技术更倾向于一种表达。
但是这种理论传播到国内就出现了误读,国内钢琴教育能培养出演奏技术高超的学生,却很难培养出极具音乐创造力的学生。
二、艺术的审美特征对钢琴教学的意义钢琴演奏是一项高雅的艺术活动,在钢琴教学中不仅是要教会学生掌握钢琴演奏技巧,还应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等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审美特性。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艺术审美特征也是钢琴学习的重要前提。
(一)艺术审美特征是表达钢琴演奏效果的需要演奏是钢琴教学的主要目的,无论是专业钢琴演奏人员还是业余的钢琴爱好者都在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
初探思政视域下美育与高校钢琴教学的融合

初探思政视域下美育与高校钢琴教学的融合牛婷微赤峰学院摘要:音乐主要是用声音来引起情感的共鸣,上钢琴课时,学生们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中,有独特的感受。
审美教 育是钢琴教学的重要内容,情感体验是音乐教学的关键。
本文以“思政”为视角,探讨大学生审美教育与钢琴课 程整合问题。
关键词:德育高校钢琴教学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 )08-0108-0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德 育为核心,全面培养人才,这是新时期下高校思政工作重要内容和方向。
可见,我国高校对课程思政化进行了 大量新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思政课程的形成就是高校对教育研究的立体化。
以“德 育”为根本目标,将思政工作融入课程建设的全过程, 充分发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功能和每一位教师的教育责任,使各门课程与思政理论课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 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制度,使学生更好的成长,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校“思政”教学重要性大学生思政教育对于人才培养意义重大,但在实 际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谁来培养、怎样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等问题。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 思政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充分性和 亲和力,推进思政教育路径选择与大学生需求与期望 相适应。
高校思政理论课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 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等。
近几年来,课程教育多样化趋势明 显,高校思政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思政课》 不仅是增加一门或几门课程,更是实现思政精神实质和现有教育效果的一种新的可能,在课程设置上,要有针对性、有针对性地安排思政教育的内容、政治观和道 德规范,使学生具备正确的道德和思想品质,不断深化 教育体系结构,不断创新和完善思政教育大纲内容。
二、“思政”的课程标准与作用第一,课程标准是说明某一学科的性质、目的和内容的教学文件。
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1. 引言1.1 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简介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是20世纪初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的音乐教学理念的总称。
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应该是从婴幼儿开始,通过游戏、听觉、唱歌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天赋和情感。
他提倡通过观察、模仿、感知和表演来理解和表达音乐,强调音乐教学要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在教室里教授乐理知识和技巧。
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演能力,让他们能够真正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并表达音乐。
他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美感、创造力和表现力,而不仅仅是培养他们的演奏技巧。
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被广泛应用于钢琴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综合地理解和演绎音乐,让他们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更丰富和深刻的体验。
1.2 钢琴教学的重要性钢琴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起着积极作用。
通过学习钢琴,学生可以培养自我表达能力、审美情趣和音乐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和情感表达。
钢琴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钢琴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系统的钢琴教学,学生可以全面提升音乐能力,并在音乐领域取得更好的成就。
重视钢琴教学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音乐发展和人格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在钢琴教学中的基本原则1.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强调每位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性和个体差异性。
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音乐背景、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信息,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欣赏、理解和表达音乐。
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认知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独特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钢琴教学中音乐审美与实践教育的有效应用
作者:宋悦
来源:《神州·上旬刊》2020年第01期
摘要:音乐教育体系中,音乐审美教育和实践教育是两个重要思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
音乐成为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部分,音乐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人们对音乐教育的需求也更为迫切。
钢琴钢琴是一种键盘乐器,有着“乐器之王”的美称,钢琴演奏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钢琴教学也一直是音乐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如何提高钢琴教学的水平,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与音乐界不断研究的课题。
通过合理应用音乐审美和实践教育,能够对钢琴教学现状的改善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本文就钢琴教学中音乐审美的有效应用及钢琴教学中实践教育的有效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钢琴教学;音乐审美;实践教育
音乐审美教育和实践教育是美国音乐教育界所提出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这种音乐教育思想体现了现代音乐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模式向多元化进行发展,而音乐教育方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
钢琴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构成元素,审美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思想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是适应钢琴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能够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钢琴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的钢琴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而钢琴教学中所蕴含的音乐审美则能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学生还能够从中学习到相关的音乐知识。
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钢琴教学时,一定要对钢琴教学将进行创新,并将其自身的音乐审美以及实践教育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一、钢琴教学中音乐审美的有效应用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好的音乐通常都会被演奏者赋予丰富的情感,因此,音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钢琴教学时,要教授学生体会钢琴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钢琴作品的理解,而且这些钢琴乐谱中还蕴含着一定的审美特点,基于此,教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钢琴曲中的美,教师可以将钢琴曲中所表现出的意境利用自己的语言向学生描述出来,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在钢琴曲的演奏过程中想象出美的环境、美的情感,进而促进学生形成一定的审美意识,这样也能够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肖邦钢琴曲的教学时,可以结合肖邦所处的社会背景,对学生讲解肖邦钢琴曲中所蕴含的浪漫主义
情感,向学生描绘出美丽幽静的环境,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力体会钢琴曲中的美,进而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提高[1]。
(二)重视学生的审美体验
音乐教师若想在钢琴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音乐审美教学,还要对学生的审美体验加以重视,当学生具有丰富的审美体验时,将会对钢琴曲中的情感表达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钢琴曲中所蕴含的意义,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弹奏钢琴曲的过程中,将相应的情感融入其中,进而赋予钢琴曲以生命。
基于此,教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可以将钢琴曲的历史背景以及当前的社会生活情况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出来,同时也要将钢琴曲中所蕴含的美好情感利用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将二者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并让学生明确其中的审美差异,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钢琴曲中美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二、钢琴教学中实践教育的有效应用
(一)利用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
实践出真知,在钢琴教学中,仅靠理论知识是无法提高学生的钢琴弹奏水平及能力的,因此,教师要对钢琴实践教学予以重视。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钢琴教学时,可以先对学生进行示范演奏,再让学生自己进行钢琴弹奏,学生能够通过实践了解弹奏钢琴所需要的力度与速度,以及弹奏时需要注意的技巧,而在学生弹奏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要求其他学生从中找出相应的错误,并对其进行技巧以及情感方面的指导,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加深对钢琴曲演奏艺术的理解,进而促进学生自身钢琴演奏水平及能力的提升。
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自身演奏方式教授给学生,并让学生逐一进行实践演奏,并适当引导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加入自己对钢琴艺术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2]。
(二)在钢琴作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创新
不同的学生对于钢琴曲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尤其是在主观情感的体验方面,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演奏属于自己风格的钢琴作品时,不能够用统一的钢琴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指导,要在经典钢琴曲的基础上,讓学生根据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进行作品的创新,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在演奏钢琴作品时,将自己的独特情感融入其中,实现学生的创意演奏。
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经典钢琴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与剖析,将钢琴作品中所蕴藏的历史情感深入浅出的向学生讲解,同时还要对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及演奏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对相关钢琴作品有一个透彻的理解,进而让学生在演奏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独特理解,创新演奏风格。
三、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音乐教师若想在钢琴教学中,实现音乐审美与实践教育的有效应用,则需要对以往的钢琴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与创新,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弹奏优美的钢琴乐谱,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也可以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感受到钢琴的魅力,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提高学生弹奏钢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淘.探究钢琴教学中音乐审美与实践教育的有效应用[J].北方音乐,2018,38(15):198.
[2]夏雨.审美教育视域下中学钢琴教学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