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我如何不想他 原版 正谱 五线谱 经典艺术谱 高考声乐谱 弹唱版 带歌词.pdf

合集下载

《教我如何不想他》艺术歌曲的分析

《教我如何不想他》艺术歌曲的分析

摘要: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的一些进步音乐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艺术歌曲,反映了那时代追求进步思想的要求。

赵元任先生的《教我如何不想他》正是这些作品中的代表作。

这首歌曲留传至今,仍然保持着鲜活的艺术生命力,仍旧是声乐表演舞台上的保留佳作。

本文从声乐表演的角度对作品创作的时代特征和对艺术歌曲分析,以求对该作品的声乐表演歌唱时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 《教我如何不想他》艺术歌曲创作时代背景声乐表演一、艺术歌曲作品的分析(一)歌词分析。

《教我如何不想他》其歌词本身就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白话体诗歌。

诗中表达了青年男女之间真挚、热烈的恋情,并暗示这种恋情是任何阻力压抑不住的,就连赵元任自己也说:“可以理解为一首爱情歌曲,但‘他’可以是男的‘他’,也可以是女的‘她’,也可以代表着一切心爱的‘他’、‘她’、‘它’。

这是因为歌词是诗人刘半农当年在英国伦敦时写的,有思念祖国和念旧之意。

”[1]诗共分四节,每一节代表一个季节。

第一节中有三句,前两句皆为写景,最后一句以及每节的最后一句,均是点出人的心情:“教我如何不想他”。

景色都和心情相联系,景中寓情,见景生情,所以,第三句和第三分句点题的语句一出,便觉画龙点睛之妙,但该句又不与前几句保持字面上的逻辑关系,所以,全词像一张写意画,勾勾点点,看似粗淡却意趣盎然。

第一节写云和风,而且都以“微微的”来形容。

第三句写头发在微风吹动下轻轻飘动。

这种景象使任何人都会联想到一种心情、一种萌发的爱情、一种期待之中的幸福感。

我们称作“爱之萌”。

第二节是夏的美景。

我们见到的不是酷热和蚊虫,而是大自然中的和谐,是月光和海洋的恋爱和交流,所以夜是静谧的,是银色的,又是甘美的。

我们称之为“爱之甘”。

第三节的景色从大自然的广阔镜头缩到自己的园内和屋檐下,鱼儿在水底游,落花在水面流。

鱼和水、花和水都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主人一抬头又看见了双飞燕在呢喃交语,于是产生了更迫切的“教我如何不想他”。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及其不同版本的演唱分析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及其不同版本的演唱分析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及其不同版本的演唱分析作者:吴瑜来源:《北方音乐》2018年第21期【摘要】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由刘半农先生作词,赵元任先生谱曲。

这首作品是赵元任先生较有影响的声乐作品之一,也是我国早期优秀的艺术歌曲。

本文通过对三个演唱版本的分析,介绍几位著名歌唱家对同一部作品不同风格的演绎,帮助演唱者拓展演唱视角以更好地诠释歌曲。

【关键词】艺术歌曲;演唱版本;演唱风格【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由刘半农先生作词,赵元任先生谱曲,是我国早期的艺术歌曲之一,完美地结合了中西方的音乐元素,歌词里潜藏着作者对祖国无限深厚的思恋之情。

此曲创作于“五四”运动前后,反映了当时的热血青年对新文化、新艺术、新音乐的渴望与追求。

这首歌曲篇幅短小,适宜,结构规整,旋律优美,将音乐与诗歌完美结合。

一、词、曲作者的介绍(一)词作者刘半农的介绍刘半农,江苏江阴人,当代学者,早期白话诗的倡始者之一。

刘半农主要著作有诗集《扬鞭集》《瓦釜集》等。

在去法国留学的游轮上,刘半农先生有感而发,写下了充满着浓浓的爱国、恋国之情的诗集。

《教我如何不想他》这首艺术作品的歌词便出自这部诗集。

(二)曲作者赵元任的介绍赵元任,江苏武进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音乐家,也是中国当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人。

赵元任先生凭借着卓越的语言天赋,在“五四”运动期间从事对各地方言考察记录研究和中国古代相关声韵文献的工作。

突出反映“五四”精神题材的独唱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完成创作的。

赵元任先生的音乐作品旋律流畅优美,特征鲜明且富于抒情性,创作风格极为独特。

他的音乐作品对中国音乐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替我国音乐界开了一个新纪元”,伟大的音乐大家肖友梅曾如此高度赞扬赵元任。

二、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曲式結构分析(一)创作背景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于1926年创作完成,作品反映了五四运动期间的青年学生们为追求个性解放而努力的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的主题。

浅析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音乐创作特点

浅析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音乐创作特点

浅析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音乐创作特点作者:刘佳音关韵佳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16期【摘要】《叫我如何不想他》这首艺术歌曲的旋律优美深情,一方面运用了我国戏曲的唱腔,富有“中国的韵味”,另一方面又融进了西洋风格的曲式构思和转调等多声技法,表现了思念和向往层层交织的深挚情意,是上世纪20年代我们音乐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优秀作品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该艺术歌曲的音乐结构及创作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艺术歌曲;创作;语言;音乐结构【中图分类号】J643 【文献标识码】A《教我如何不想他》是赵元任谱曲,刘半农作词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

刘半农是我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

作为“五四”时期新诗园地中的开拓者,他在新诗的语言、内容等方面做出了重要革新。

《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艺术歌曲歌词部分是采用刘半农的同名新诗。

这首诗作于1920年刘半农留学期间,写出了诗人心里潜藏的最纯真的爱和热切的思念之情。

新诗原名为《情歌》,后改成《教我如何不想她》。

因此“她”字也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

在汉字中本是没有“她”这个字的,直到上世纪20年代女权运动的兴起才出现了“她”。

“五四”运动爆发,广大知识分子们,尤其是女性,在封建思想和旧礼教的长期禁锢下渴望自由、民主与个性解放。

刘半农在这个历史背景下,首次用到了“她”字,使得“他”与“她”引起共鸣抒发心声。

《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艺术歌曲情感上有两种理解。

其一,新诗中的这个“她”字是女性的她,而教我如何不想她,就很容易叫人联想到男女之情。

而在赵元任的艺术歌曲中,把“她”改成了“他”,这样便扩大了人们遐想的空间。

其二,词中有一句是提到燕子的,燕子有迁徙的习惯,俗语说的好“大雁不过三月三,小燕不过九月九。

”到了秋天燕子们就成群的南飞,春天在飞回原来生活的地方。

而此时的刘半农正身处国外,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对祖國的思念之情。

赵元任(1892.11.3—1982.2.24),汉族,字宣仲,原籍江苏,是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音乐家。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特征解析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特征解析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特征解析艺术歌曲产生于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欧洲,其名称来自于德国的“Lied”——歌曲,一种以著名诗人的诗歌为词,以词谱曲的声乐体裁,并且伴有如歌的钢琴伴奏,演绎时人声与钢琴伴奏水乳交融,意境悠远。

该体裁于上世纪初传入我国,学堂乐歌是我国早期艺术歌曲的雏形。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是由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刘半农先生(作词)和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作曲)合力完成,该歌曲写于五四运动之后,时值民族文化勃发之际,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一、歌曲的创作背景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写于1926 年。

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流畅,歌词对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描写,将歌词赋予了诗意,营造出一种青年在独自吟唱的感人场景,表达了主人公对“他”的种种思念。

歌词原名《叫我如何不想她》,是刘半农先生所作的一首著名的诗歌。

当时刘半农在伦敦留学,把对祖国、妻子的思念之情倾注于字里行间,温柔缱绻中不乏大爱的情怀。

特别要提的是,刘半农首次在诗歌中用到了“她”,与男性的“他”区分开来,在中国语言学界是一大进步。

六年后,在哈佛任教的赵元任看到这首诗歌,对饱受磨难的祖国有着同样强烈的感受,满含深情,用心将这首诗歌谱写了旋律。

当时国内音乐界处于学堂乐歌盛期,但赵元任先生突破了学堂乐歌“借曲填词”或者在创作方式上的“拿来主义”的创作形式,“他的作品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借鉴了欧洲艺术歌曲的创作方法的独创性很高的歌曲”。

《教我如何不想他》于1928 年版的《新诗歌集》第一次刊登,立刻在当时文艺界引起巨大反响,尤其是受到青年的喜爱,成为上世纪三十年代最受欢迎的艺术歌曲之一。

二、《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歌词特征(一)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歌词一开始很明显地采用了我国诗词传统的比兴手法。

每一段歌词的开始部分都是引入了不同的景象,通过借景抒情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而被作者赋予情意的物象也成了意象,以此来形象化“教我如何不想他”的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