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持续改进的策略解析
分析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善措施

分析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善措施发布时间:2021-05-06T15:38:41.120Z 来源:《建筑实践》2021第3期作者:沈聪聪[导读] 混凝土建设施工是我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点,其主要可以应用于各类土建施工当中,沈聪聪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浙江有限公司[内容摘要]混凝土建设施工是我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点,其主要可以应用于各类土建施工当中,产生相应的性能。
在很多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当中,都需要适当应用混凝土外加剂提高混凝土的功用,所以需要确保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保持良好的适应性。
就目前的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来说,很多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不强,难以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质量。
文章主要通过分析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的影响及其中的适应性问题,提出相关的改善措施,致力于提升土建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水泥;适应性在我国现代化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城市的建设规模都不断增大,在实施土建施工时就需要满足较高的要求,以减少实际建设施工当中产生的问题。
就混凝土施工来说,利用外加剂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所以其在实际建设施工当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但是还是有部分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不强,影响最终的施工效果。
基于此,要明确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予以改善,促使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保持良好的适应性。
一、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的影响虽然很多混凝土自身的性能较强,在实际应用当中可以呈现强度较大的工程结构,但是还是无法达到每一项工程项目的建设要求。
外加剂作为混凝土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的一种物质,可以起到改善混凝土性能的作用,促使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更加稳定,从而给水泥产生较大的影响。
就目前的混凝土外加剂来说,常用的有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等,这些外加剂都会给水泥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减水剂属于表面活性剂,在混凝土建设施工当中加入减水剂会使其附着在水泥的表面,导致水泥的电学特性特生变化,影响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对水泥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探讨

1 .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 的概 念
所渭混凝土 外加剂与水 泥间 的适 应性 ,可以认为是 :配制 混凝土 ( 或砂 浆 )时 ,按照 混凝 土 外 加剂 应 用技 术 规范 ,将 经检 验 符合 混 凝土外加剂有关标准的某种外加 剂掺加 到按规 定可 以使用该品种 外加剂 的水泥 中,若能够产 生应 有的效 果,则该水 泥与这种外加剂 是相适应 的 ,相 反 ,如果不 能产 生应 有 的效 果 ,则该水 泥与 这种 外加剂 是 不
【 关键词 】 水泥适应性 混凝土外加剂 配合比
引 言
随着 现代 建筑 技术 的 不断 发展 ,特 别是 预拌混 凝 土的不 断 商品 化 ,对混 凝土 的技术 要求也越来 越高 , 已不仅仅是满 足于达到设 计强
度要 求 即可 ,而是 必须 满足 环保 性 、安全 性 、耐久性 以及 工程 的 一 些 特 殊 要求 ,如 :抗 渗 、抗 冻 、 抗腐 蚀 、 自密 实等 要 求 。这 就 使 得混 凝 土仅 由传 统 的水 泥 、砂 、石 、水这 四种 组份搅 拌生 产 已适 应 不 了现 代生 产技 术 的发展 需要 。在 这种 情 况下 ,各 种掺 合料 及 以减 水 、缓凝 等为主要 组份配制 的混凝土 外加剂 已经成 为现代混凝 土 中不
土 的耐久性 ,通 常掺粉煤 灰或 磨细矿渣 有利 于新拌混凝 土 的流动性 , 而 且使其 坍落度 损失 减缓 。 温 、湿度 。温度 高时 ,水泥 水化 速度 加快 ,从而 使新 拌混 凝土 坍落 度损 失加 快 ,因此 ,在 高温 时 ,需要 提高 混凝 土外加 剂 的掺 量
和 防 止 水 分 蒸 发 , 以提 高 混 凝 土 的 性 能 。
建 筑 与发展
・ 36 。
水泥、混凝土与外加剂之间的相容性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分析

2水泥、混凝土与外加剂之间的相容性问题主要的主要因素有:
2.1 外加剂自身的因素 外加剂的自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品种不同; ( 2) 结构官能团的不同; ( 3) 聚合度不同; ( 4) 复配组分不同。 这些影响回通过不同的方式会影响与水泥的适应性。而不同厂家生产出来的外加剂 也会有很多差异,主要原因有: ( 1) 生产制作工艺; ( 2) 厂家制作过程的技术水平; ( 3)质量管理水平。 因此, 不同的厂家生产出来的产品必然有差异。
葫芦岛华夏商砼有限公司
除二水石膏外,天然硬石膏和化工副产品石膏也可作缓凝剂。尽管硬石膏溶解度比二水 石膏大,不过它的溶解速度很慢,为满足缓凝要求,其加入量以SO3计,一般要比二水 石膏适当增加。有些厂两种石膏混合使用效果也很好。化工副产品石膏中含有少量游离 酸,会使凝结时间过长,应纯化处理(洗涤或用碱性物质中和)才能很好利用。 2.4 水泥细度和颗粒级配的影响 水泥厂家常常为了达到水泥新标准要求, 提高市场竞争力, 加强研磨, 提高水泥的细度 从而提高强度。水泥过细, 需水量大, 同样会吸附外加剂量更大, 外加剂损失量大; 同时 过细的水泥在研磨时温度更高, 也会使更多的水合石膏分解成无水石膏, 无水石膏含量 提高, 与外加剂的适应性也会变差。水泥的颗粒级配不好, 水泥净浆泌水率大的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较差。 2.4.1 水泥细度和粒度分布 1、90%的水泥颗粒在3~30μm,总量中<10μm颗粒<10%,因为<3μm颗粒 只有早强作用,而<10μm偏小,需水量大,吸附减水剂多,这是由于颗粒细易絮凝, 分散它们就要多量水或减水剂。太粗颗粒无增强作用>60μm。 2、 颗粒球形好——流动度高,流动度损失小,对减水剂吸附小。
葫芦岛华夏商砼有限公司
分析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善对策

分析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善对策作者:李琴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6年第10期文/ 李琴甘肃省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天水 741020【摘要】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非常复杂且难以避免,其对工程施工质量以及使用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本文主要从水泥与所用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重点对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水泥;适应性随着经济及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物质量要求逐步提升。
越来越多的外加剂被应用于提升混凝土使用效能上,成为现代混凝土制备技术以及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适应性问题,对混凝土使用性能以及工程施工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所以,如何改善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成为当前相关单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水泥与所应用的混凝土外加剂的适应性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不适应性,主要是由于水分的减少或者增加而导致混凝土凝结速度出现过快或者过慢问题,有的还是明显降低水泥的强度;第二,受到外加剂品种及成分的制约,众所周知,外加剂均是由化学成分合成的,比如萘系高效减水剂的性能与磺化物质相结合,则能够对部分分子量的大小以及平衡离子等起到一定的缩合作用,增加了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不稳定性;第三,水泥中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也会给外加剂和水泥之间的适应性带来一定影响,水泥强度越高、颗粒就越细,应用实际面积也会相应增加,且所需的水量也会变大,这样一来外加剂的浓度就会明显降低,极易产生裂缝。
下表为三聚磷酸钠缓凝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时间:2、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分析2.1 混凝土外加剂掺量以及掺加工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混凝土外加剂都有一个最优掺量,掺量取值越精准,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就会越容易发挥。
而这个混凝土外加剂的最优掺量是需要通过试验来确定的。
浅谈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善措施

浅谈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善措施发表时间:2020-07-01T11:14:38.36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6卷8期作者:孙荣[导读] 本文针对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基础内容和影响因素展开分析,通过研究加强适应性内容认知、外加剂的优化选择、水泥品质的调整、搅拌工艺的优选等措施,其目的在于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拌和质量,提升混凝土的应用效果。
摘要:本文针对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基础内容和影响因素展开分析,通过研究加强适应性内容认知、外加剂的优化选择、水泥品质的调整、搅拌工艺的优选等措施,其目的在于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拌和质量,提升混凝土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水泥材料;搅拌工艺;减水剂混凝土作为现阶段最常用施工材料,其工作性能和外加剂有直接关系,很多性能改善都是通过外加剂的添加实现的。
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依旧存在着外加剂和水泥适应性较低的问题,从而影响到混凝土材料的成型质量。
基于此类问题,分析影响适应性的具体原因,拟定相应的改善措施,不仅可以优化混凝土材料的基础性能,而且对于降低后期病害问题发生几率有着积极地作用。
1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概述1.1基础内容外加剂作为表面活性剂,具有具有吸附分散、湿润润滑的作用。
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加入外加剂,能够明显减低混凝土的需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是指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在外加剂和水泥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外加剂推荐用量进行混凝土制作,当混凝土能够达到目标效果时,外加剂和水泥就是适应的,反之就是不适应的。
目前外加剂的种类很多,其中减水剂与水泥的不适应性表现最为突出[1]。
1.2影响因素分析1.2.1外加剂种类不同类型外加剂对于水泥的适应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减水剂为例,现阶段在市场中流通的减水剂主要有聚羧酸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
前者在混凝土拌和中,其主要作用是对水泥颗粒进行吸附,产生相应的立体位阻效应,以提高水泥材料集散度。
分析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善措施

分析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善措施发表时间:2018-03-10T13:41:31.46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作者:邓雪梅[导读] 在混凝土搅拌之前或正在拌制的过程中,添加混凝土外加剂能够改善新拌和硬化的混凝土特性。
山东广信工程试验检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摘要:在混凝土搅拌之前或正在拌制的过程中,添加混凝土外加剂能够改善新拌和硬化的混凝土特性,因此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新型的建材产品。
新型混凝土的作用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增加建筑物的使用期限,从而能够不浪费建筑资源。
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还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确保混凝土工程可以顺利的施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为我国的建筑工程提供了节能的技术。
本文对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适应性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指出如何改善混凝土外加剂同水泥的适应性能。
关键词:外加剂,混凝土,水泥,适应性引言:混凝土外加剂作为一种高效的建筑材料,能够提高混凝土的质量,从而达到增加建筑物质量的效果。
在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过程中,要注重外加剂的种类以及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只有提高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才能节约资源,提高施工建筑的效率。
一、混凝土外加剂概述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它主要是用于混凝土硬度的改善,使用混凝土外加剂可以节约水泥,并且对建筑物的稳固性等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在建筑过程中添加外加剂,可以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提高建筑物质量,对于施工工地来说,建筑施工的效率也会相应的提高。
由于增加了混凝土的稳固性,外加剂对于节约建筑材料的促进作用也是很大的,它也是目前的新型产品,是建筑材料的第五大建筑材料。
由于混凝土外加剂本身具有改善混凝土质量、增加混凝土密度和含水量的功能,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节约用水,并且可以加快混凝土的凝结,防止建筑物坍塌。
虽然外加剂的好处是多样的,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添加的剂量。
混凝土的外加剂的种类也是多样的,目前建筑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引气剂、保水剂、保塑剂和调凝剂五种。
预拌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问题的研究及对策

展 、社会 进 步 、城市 的文 明化 带来 了诸 多好 处 ,但也 引 发 了一些质
量 问题 , 其 中 之 一 就 是 存 在 外 加 剂和 水 泥 是 否 较 好 适 应 的 问题 。 笔 者 就 预 拌 混 凝 土 外 加 剂 与 水 泥 适 应 性 影 响 因 素 以及 不 适应 时 采 取 的 对策 进 行 分析 和 阐述 。
此粉煤 灰混凝 土对 外加剂 的适应性较矿渣 粉混凝士 强。但 当粉煤 灰含 碳 量较 高时 ,会 由碳 吸 附了较 多的外 加剂 而使 得混 凝士 的流 动性变 差 。炉渣 、煤 矸石 不 仅含碳 ,而且 呈 多孔 结构 ,对外 加剂 的吸 附性
很 强 , 与 水 泥 的 适 应 性 差 ,一 般 来 说 用 含 一 s0. 一 C0 、 0H、一 0t 1、 Nt 基 的 外 加 剂 , 掺 入 含 有 碳 等 吸 附外 加 剂 的矿 物 掺 和 料 时 , 容 易 发 t, . 生 外 加 剂 适 应 不 良 的 问题 。 5) 水 泥 的 新 鲜 程 度 和 温 度 的 影 响 外 加 剂 对 新 鲜 水 泥 的 塑 化 效 果 一 般 都 较 差 。 国 内 柯 学 者 通 过 试 验 研 究 认 为 ,新 鲜 水 泥 在 1 2天 内对 外 加 剂 的 吸 附 量 较 大 , 大 部 分 水 泥
很高的不 均匀场 中 ,在这 个分散体系 中 ,由于缺 少相 同电性的 电荷而 往往表现 出范德 瓦耳斯 力 ,粒子 间有 相互凝聚 的趋 势 。高效外加 剂的 加 入 ,通 过 在 水 泥 一 水 分 散 体 系 中 的 吸 附 与 分 散 作 用 , 在 水 泥 粒 子表 面形成 一层 凝胶 化单 分子膜 ,有效阻碍 或破 坏水 泥粒子 的凝 聚作用 , 同时还会使水泥 粒子所带的动 电电位值显著增大 ,粒子问 的电性斥力大
浅谈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良措施

浅谈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良措施文章对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简要讲解,然后对影响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因素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根据建筑混凝土外在的添加剂以及水泥的一些特性提出如何改善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措施。
希望通过文章对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分析与探讨,可以为我国建筑施工单位提高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和方法,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标签:混凝土;外加剂;水泥适应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建筑行业对建筑物质量要求的提高,可以应用各种各样的外在添加剂来提高在混凝土中使用的高效能,而且混凝土外加剂已经成为现代混凝土备制技术和施工技术中无法分割的一部分。
但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不但影响到混凝土的使用性能,而且会给工程建设带来严重的质量和安全的隐患。
目前虽然水泥的生产标准严格化、水泥生产工艺得到了极大提高和外加剂生产技术的突飞猛进,但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却日益突出。
因此对于如何改善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探讨具有一定的意义。
1 水泥与所应用的混凝土外加剂的适应性中存在的问题一般的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是因为涉及到了水泥中的化学、材料学、物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但是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和掌握基础方面的知识,水泥是建筑混凝土中的最基本凝聚材料,我国对各大水泥厂出台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措施,提高水泥的质量,但是在和外加剂的适应性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外加剂和水泥的不适应性,主要是因为在减少水分或增加一些水分的流动,使其凝结太快或慢,甚至还会降低水泥的强度,主要是因为一些外加剂的品种、成分等造成的差异化。
其次,是外加剂的品种与成分中的某些性能的影响,外加剂都是由化学成分合成的,例如萘系高效的减水剂的性能与磺化产物,缩合了一些分子量大小、平衡离子等各种因素,都会造成水泥与外加剂的不稳定性。
最后,水泥中所含的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也会带来一些影响,为了提高水泥的强度要求,必须提高水泥的颗粒大小,但是由于水泥过细,就会增加实际面积的应用,而且所需的水量更大,大大降低了外加剂的浓度,并且增加了一定的粘稠度,使水泥的硬化变差,在建筑使用中容易产生裂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2· 2015年10月理论前沿工程技术
分析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持续改进的策略解析
于占萍
新疆三一混凝土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增加对外加剂的应用,可以使混凝土朝着高性能、绿色方向发展。
但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外加剂和水泥经常会出现相互不适应的情况,这将会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并且可能导致商品混凝土供应商和施工单位两者间出现矛盾。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水泥
中图分类号:TU528.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586(2015)55-0282-01
自从在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以来,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技术人员。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想使水泥外加剂的作用能够得到合理发挥,就必须要准确的掌握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确保混凝土的性能能够达到工程施工标准。
1 影响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适应性的主要因素
1.1 外加剂因素
外加剂方面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分级机构、外加剂纯度、聚合度等。
水泥这一类的无机物中颗粒之间存在静电力、范德华力,以及不同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使水泥颗粒发生聚集,形成一种结构,从而实现对水分子的束缚,因此在应用过程中,不能立即用于水化,也不能将其用于润滑水泥粒子。
如果在带有减水性的混凝土中加入萘系高效减水剂,因为使用的减水剂会导致水泥颗粒产生双电子层,静电斥力将会导致水泥颗粒粒子产生分散。
如果向混凝土中加入聚羧酸盐系的减水剂,因为减水剂会导致水泥粒子产生空间斥力和静电斥力,受两种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会导致颗粒粒子发生分散。
将常规减水剂加入到水泥混凝土中,会增大水泥浆体流动性,改善施工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得到的改善与外加剂的掺量和品种有着密切关系。
在向混凝土中加入萘系高效减水剂的磺化越完全,外加减水剂的品质也就越好,形成的静电斥力也就越大,对水泥中的颗粒粒子分散能力也就越强。
相关实验表明,萘系高效减水剂分子聚合度约为10时,其塑化效果最佳。
减水剂掺加时的状态也会对其塑化效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例如,掺加液态减水剂将会比粉末状减水剂的效果更好,这是因为,粉末状减水剂的分子结构程缠绕形,在经过一天的溶解后,其会呈直锁形结构,因此吸附水泥颗粒分散效果更加明显。
1.2 水泥方面因素
水泥方面影响因素有很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几点有:水泥矿物组成成分、细度、掺合料种类等。
水泥熟料矿物组成通常为:15%-30%的C2S,45%~65%的C3S,4%-11%的C3A,10%~18%的C4AF。
减水剂在不同水泥孰料矿物中的组成成分也会有所不同,C2S、C3S、C3A、C4AF是水泥中的四大矿物成分,集中材料对水泥有着很强的吸附能力,其吸附减水剂的作用排列如下,C2S<C3S<C4AF<C3A,其吸附效果越强,分散效果也就越差。
相关实验表明,如果在水泥中C3A质量不大于8%, C3S的质量占质量的50%-55%,同时使用二水石膏配制的水泥同各种外加剂的适应效果都不错,能够达到施工标准。
但如果一旦C3A质量分数超过了8%,容易导致外加剂与水泥出现相互不适应的情况。
我国水泥厂分布范围广,数量多,水泥孰料矿物组成存在较大差别,这也是我国商品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会出现不适应的一个主要原因。
水泥中碱成分的含量主要有粘土和石灰等材料决定,依据对水泥的适应性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水泥中碱成分含量越低,其适应性也就越高,反之越差。
水泥中的碱含量偏高,会加快水泥早期的水化速率,导致需水量加快,塑性效果相应的也会变差。
2 改善适应性的合理措施
影响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因素的种类有很多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对改善外加剂与混凝土适应性的合理措施进行总结,有效的措施主要有:
(1)国家应当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对外加剂和水泥适应性问题的规定,同时需要增加其对工程质量影响的宣传,使相关的工作人员意识到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重要性。
(2)控制外加剂掺量,对于外加剂的掺量的控制一定要合理,不同的外加剂的掺量要进行依据不同的掺量标准进行控制。
高效减水剂量偏小,将会使其失去高效效果,如果掺量过大,在经济上不合理,而且可能会导致质量事故发生,如果掺量超过了1.5%,就会导致泌水。
(3)应用适当的掺加方法,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添加减水剂的方法分为先掺法、同掺法、滞水法、后掺法。
不同的掺加方法产生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不同品种的减水剂,因为作用原理存在不同,因此选取的掺加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萘系高效减水剂,在外加剂添加过程中,为了避开C4AF 和C3A,最好选用后掺法。
对减水剂掺加方法具有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减水剂品种、水泥品种等,其影响效果都需要通过实际搅拌对其进行确定。
(4)注重施工特点,在搅拌过程中,需要对水和减水剂的用量进行严格控制,选择合理的搅拌时间和搅拌方法,从而确保在搅拌过程中,减水剂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
针对不同的掺加方法,注意的事项也各不相同。
例如,干掺时要确保减水剂细度达到要求,确保溶解的均匀性;在掺加上采取干掺或后掺方式,搅拌时间应当延长到60秒以上。
通常来说,在混凝土中掺减水剂,其坍落度损失相对来说会加快,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相应的缩短停放和运输时间,通常应当在30分钟以内,如果在时间上无法控制,则应当通过后掺法进行。
运输过程中,应当尽量保持混凝土匀质性,避免材料出现分层,在掺加缓凝型减水剂时,要注意延缓初凝时间、坍落度损失过快等特点。
在混凝土的蒸养过程中,则需要注意外加剂的选择,对外加剂的掺量进行控制,同时要具有升温期和预养期。
3 结束语
商品混凝土的生产离不开外加剂的添加,影响外加剂和水泥适应性的因素有很多,控制起来难度也较大,但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技术人员只要选择合格的材料、正确的外加剂和水泥,通过合理的设计,完成混凝土制配,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的适应性就能够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符志敏. 浅析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J].
科技资讯,2011,09:122-123.
[2]黄永泉. 浅论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分析[J]. 科
技风,2011,19:171-172.
[3]张丽,武俊峰,卢海明. 谈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及对混
凝土性能的影响[J]. 内蒙古水利,2013,01:137-138.
[4]高升辉.浅谈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对混凝土性能
的影响[J].科技与企业,2012,06: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