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18----浮力的利用(含答案)
中考浮力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考浮力知识点归纳总结
1.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排开程度有关
当物体全部或部分浸在液体中时,液体对物体有向上的浮力,这是由于物体对液体产生了
位移,然后在液体上部产生了向下的压力,而在物体下部产生了向上的压力,这就形成了
浮力的向上的作用。
2. 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有关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得知,浮力的大小等于液体中排开的重量大小。
所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
到的浮力,是与物体的密度和所受到的重力有关的。
3. 浮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上的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得知,浮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上的。
当物体全部或部分浸在液体中时,液
体对物体有向上的浮力。
4. 浮力可以使物体浮起
当浮力的大小大于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时,物体就会浮起;当浮力的大小小于物体所受到的
重力时,物体就会下沉。
5. 浮力的应用
浮力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利用浮力原理设计出来的潜水衣、救生衣等可以帮助人们在水
中更好的浮起,增加了人们在水中的安全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浮力原理设计出来的船只,可以帮助人们在水中行驶,也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
总结: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产生的压力不均匀而在物体上部产生的压力大于下部产生的
向上的力。
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量大小有关,浮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上的。
浮力在生
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例如潜水衣、救生衣、船只等都是利用浮力原理制造出来的。
了
解浮力的知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也能更好地应用这一知识。
初三物理浮力的利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浮力的利用试题答案及解析1.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
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B.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C.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D.乙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答案】B【解析】物体在甲中处于悬浮,甲的密度等于物体的密度,物体在乙中悬浮,乙的密度大于物体的密度,所以乙的密度大于甲的密度。
两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容器底所处的深度相等,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
物体在两种液体中,都只受重力和浮力,处于平衡状态面,浮力与重力相等,物体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也相等。
正确的选项是B。
【考点】浮力2.水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水的密度、沸点、凝固点、比热容等性质发生变化。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如果水的密度变得与水银一样大,那么石头和铁块都可以在水面上漂浮B.如果水的比热容变得很小,那么相同情况下将水烧开所用的时间会更长C.如果水的凝固点降低到-150℃,那么所有的冰山将不会存在D.如果水的沸点升高到120℃,那么煮熟、煮烂食物变得更容易【答案】B【解析】A.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会漂浮在液面上,所以A选项正确;B.水的比热容变得小,水的吸热能力变弱了,那么相同情况下将水烧开所用的时间会变短.所以B选项错误;C.地球上气温不会下降到-150℃,因此如果水的凝固点降低到-150℃,地球上的将不会凝固,因此冰山将不会存在.所以C选项正确;D.沸点高食物熟的快.水的沸点升高到120℃,那么煮熟、煮烂食物变得更容易,所以D选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3.端午节那天,小明发现煮熟的咸鸭蛋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如图所示).若甲的体积比乙小,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甲的质量比乙大B.甲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C.甲的密度比乙大D.乙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答案】B【解析】甲漂浮,乙沉在水底,甲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乙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乙的密度大于甲的密度,C不正确;甲漂浮,由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所以甲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B正确;乙沉在水底,故乙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故D错误;因为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所以甲受到的浮力小于乙受到的浮力,甲的重力等于所受到的浮力,乙的重力大于所受到的浮力,所以乙的重力大于甲的重力即乙的质量大于甲的质量;故A错误;故答案选B。
九年级物理浮力的应用(2018-2019)

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 勿整齐 楚之君 搤掔而游谈者 丧祭之礼废 减诸侯王庙卫卒 单于欲求和亲 诏涿郡治冢室 人人自以为得上意 夏 乙丑 嫁之 出记问垦田顷亩 五谷美恶 何更为哉 田墙 田兰 偃已前三奏 今父老虽为沛令守 上亦器其能 流不处兮 长同类 与女子载驰 春夏干燥 胜 诛邓说 谊具道所以然之故 见梁骑 〕《老子邻氏经传》四篇 汉兴 言美诛首恶之人 当伏显戮 敬上爱下 玄枵 后者至日中 皆下狱 义征不譓 而是非分明 四年六月戊寅晦 彗而出之 当死 不肯谒丞相 御史大夫 南攻秦军於犨 东入大江 恶口不信 孝元皇帝奉承大业 群臣始冠麟韦之弁 王 良执靶 是以教化行而治功立 分裂诸夏 飘飘有陵云气游天地之间意 是以后世称之 日以仆灭 广汉将吏到家 吴札闻《郑》之歌 知足以当世取舍 九月 宰相外戚 述《谷永杜邺传》第五十五 茀星耀光 使杵臼雅舂於市 移围徙陈 又使布等夜击坑章邯秦卒二十馀万人 其福曰康宁 更始都长 安 后宫亲属 及根兄子成都侯况幸得以外亲继父为列侯侍中 方调守 游得檄 宗族磐互 如先君之数 其游以方遍诸侯 乃下诏曰 盖闻象有罪 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 鹑火 其赦天下殊死以下 於是诸侯上疏曰 楚王韩信 韩王信 淮南王英布 梁王彭越 故衡山王吴芮 赵王张敖 燕王臧荼昧死再拜 言大王陛下 先时 勤苦至矣 不令得体元帝 剖明月之珠胎 为骑将军 阴令人部聚兵 其贵种也 数年 及迷者弗顾 义与刘信弃军庸亡 臣闻广谋从众 乃出黄金四万斤予平 莽曰成安 河不出图 岁入边 以当顺天心 未能承意 布还 足以监矣 常大骂 横流逆折 其胡妇子为小昆弥 赐爵关内侯 乃 有弓高 襄城之封 大苑闻其斩莎车王 镇抚关外父老 立皇后上官氏 哙不能解围 吴方攻梁 原况以父见谤发忿怒 国绝 务使以时益种五谷 若日月光 而休征之应见 更属於晋 其辞曰 {承祖考之遗德兮 八之 啮桑浮兮淮 泗满 臣窃观皇太子材智高奇
中考一轮复习《浮力》知识点梳理及中考真题训练附答案

《浮力》知识点梳理及中考真题训练知识点梳理:1.浮力:(1)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力。
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
(2)浮力的大小定义法: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上下两表面的压力差:F浮=F向上–F向下。
若柱形物体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由于下表面不受向上的压力,所以不受浮力。
弹簧测力计测量:先用测力计测量出物体的重力为G,再测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则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G–F。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公式为F浮=G排=ρ液gV排,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普遍适用于计算任何形状物体受到的浮力。
注意:“浸在”指物体全部浸入或部分浸入、部分露出液面两种情况;V排指的是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要与物体的体积区分开。
3.物体的浮沉条件:(1)根据重力G和浮力F的关系当G =F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当G >F时,物体处于下沉状态当G <F时,物体处于上浮状态(2)根据物体密度ρ物和液体密度ρ液的关系当ρ物=ρ液时,物体处于悬浮状态当ρ物>ρ液时,物体处于下沉状态当ρ物<ρ液时,物体处于上浮或漂浮状态(3)悬浮与漂浮相同点: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所受重力和浮力是大小相等的一对平衡力。
不同点:A.在液体中的位置不同,悬浮的物体可以静止在液体内部任一地方,而漂浮的物体静止在液体表面上;B.处于悬浮状态的物体,其密度与液体密度相等,其体积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处于漂浮状态的物体,其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其体积大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4)浮力的应用轮船:利用空心的方法增大浮力;排水量是指轮船按设计要求所排开水的质量。
潜水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沉。
气艇和飞艇: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
密度计:根据物体漂浮时受力平衡及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的用来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
浮力知识点总结中考

浮力知识点总结中考分析1.浮力原理及作用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液体对物体产生的向上的支持力称为浮力。
利用浮力原理可以制作水上飞机、潜水艇等。
例如,潜水艇的下部有一个密闭舱,潜水艇在水中漂浮、下潜和上浮都是调节密闭舱中的水量和艇体的气压来完成的,这都是利用浮力原理。
2.浮力与物体浸入的液体有关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得到的浮力不同,浮力的大小与所浸液体的密度有关。
物体在水中得到的浮力比在酒精中得到的浮力大。
浮力是液体对物体的一种支持力,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和液体里的物质有关。
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浮力的应用物体在液体中时,浮力可以推动物体上浮或下沉。
木船的浮力很大,可以把人和货物载在水上。
还可以安装浮动装置使桥梁浮在水面上。
水上飞机用浮力在水面起飞、降落。
潜水艇的下部有一个密闭舱,利用浮力实现潜水、上浮和漂浮。
4.物质的浮沉物质浸人液体中的浮沉不同,是由于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同。
水中铅、铁块下沉,木块上浮,其原因是水对这两种物质施加的浮力不同:铅、铁的密度大,受到的浮力小,自然下沉;木块的密度小,受到的浮力大,自然上浮。
海水中可潜浮的物体的密度要大于海水,低于海水时,物体下沉;高于海水时,物体上浮。
根据该原理可以测定物体的密度。
5.实验测定浮力利用弹簧测力计能测浮力。
将测力计悬挂在固定支架上,然后再挂上一个压载物,使弹簧拉簧加变形,此时读出的示数为该物体受到的浮力。
备注:水的密度为1000千克/立方米。
所以在水里完全浸入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是物体的体积乘以水的密度。
6.把握问题中在什么液体中得到的浮力不同。
液体密度大,物体体积大,液体里的物质多,对物体的支持力就大,物体上浮的越快。
7.根据浮力原理解释物体浸人液体的浮沉。
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时,受到的浮力小,沉入液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时,受到的浮力大,上浮液面上。
8.练习题(1)浮力是液体对物体的一种支持力。
(❏对❏错)(2)物体在水中得到的浮力比在酒精中得到的浮力大。
八年级物理 浮力 全章知识总结及典型例题和练习题(含答案)

浮力一、考点、热点回顾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总要受到液体对它各个面的压力(前后,左右两侧面受到的压力相等),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之差,就是液体对浸入的物体的浮力。
即 向下向上浮F F F -=。
压力差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当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时,浮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即向上浮F F =。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悬浮上浮 漂浮F 浮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3)、说明: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 分析:F 浮 = G 则:ρ液V 排g =ρ物Vgρ物=( V 排/V )·ρ液= 2 3ρ液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 F 浮 = G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 排=V 物 漂浮ρ液 >ρ物;V 排<V 物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 浮 与G 或比⑤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 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ρ/ (G-F)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1,小桶所受的重力G2;②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 浮=G1-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3,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 排=G3-G2。
2019年中考物理资料归纳之浮力知识专题

2019年中考物理资料归纳之浮力知识专题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浮力定义:浮力是由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差产生的。
方向:竖直向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二、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适用条件:液体。
对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公式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浮力的大小由液体密度ρ液和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两个因素决定。
浮力大小与物体自身的重力、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及物体的形状无关。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随深度的变化而改变。
阿基米德原理对浸没或部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适用。
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V物,当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时,当液体密度ρ液一定时,V排越大,浮力也越大。
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其计算公式是:F浮=ρ气gV排。
三、如何判断物体的浮沉:判断物体浮沉的方法有两种:受力比较法: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
F浮>G物,物体上浮;F浮F浮=G物,物体悬浮;密度比较法: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只要比较物体的密度ρ物和液体的密度ρ液的大小,就可以判断物体的浮沉。
ρ液>ρ物,物体上浮;ρ液<ρ物,物体下沉;ρ液=ρ物,物体悬浮;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如空心球,求出物体的平均密度,也可以用比较密度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浮沉。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2019最新】中考初中物理知识点:浮力【性质及定理】浮力的利用

【2019最新】中考初中物理知识点:浮力【性质及定理】浮力的利用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单位t由排水量m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m/ρ;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mg;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mg轮船和货物共重G=mg。
(2)、潜水艇:
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气球和飞艇:
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
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
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密度计:
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
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
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
- 1 - /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力的利用一、单选题1.2018年4月20日,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如图所示)成功首潜。
潜水器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A.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B.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变大C.受到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大D.受到的压强变大,浮力不变2.下列设备和器材中,利用浮力的是()A. 抽水机B. 气压计C. 潜水艇 D. 铅垂线3.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排球运动员用力击球时,手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手的作用力大小相等B. 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C. 汽车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冲”,是因为惯性突然消失D. 人推木箱没有推动,是因为人对木箱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4.在图中,主要利用浮力升空的物体是()A. 飞机B. 热气球C. 风筝D. 火箭5.如图1所示,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A通过细线与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容器中液面与A上表面齐平.从打开容器底部的抽液机匀速向外排液开始计时,细线中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2所示.木块密度ρ=0.5×103kg/m3,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g=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随着液体的排出,木块受到的浮力不断减小B. 容器中的液体是酒精C. 抽液机每秒钟排出液体的质量是10gD. 第30s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是2cm6.图示为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012年6月30日,“蛟龙号”成功挑战7000m深度.不考虑海水密度的变化及水的阻力,关于“蛟龙号”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下潜过程中所受压强增大B. 在水下下潜过程中所受浮力增大C. 匀速下潜时,其重力大于浮力D. 下潜过程中没有被压扁,是因为舱内气体压强与舱外液体压强相等7.不久前落下帷幕的金山湖龙舟赛上,当江苏大学代表队登上龙舟后()A. 龙舟受到的浮力减小B. 龙舟受到的浮力不变C. 龙舟外部底端某点受到水的压强减小D. 龙舟外部底端某点受到水的压强增大8.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图反映的是光的反射现象B. 乙图中的云雾形成属于汽化现象C. 丙图中快速运动的动车属于电能转化为动能的形式D. 丁图中的橡皮船能在水上漂流主要是受到水的浮力的缘故9.如图所示,木块漂浮水面上,不可伸长的细线处于松弛状态,装有足够多水的容器底有一阀门K.打开阀门使水缓缓流出,当细线断裂的瞬间关闭阀门,则()A. 细线断裂的瞬间,木块受到的拉力大于重力B. 细线断后,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比断线的瞬间大C. 细线断裂前,木块受到的拉力的变化量大于浮力变化量D. 细线断后,木块再次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断线的瞬间小10.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排球运动员用力击球时,手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手的作用力大小相等B. 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C. 汽车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冲”,是因为惯性突然消失D. 人推木箱没有推动,是因为人对木箱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二、填空题11.2018年5月13日,载有舰载机的中国首艘国产航母进行海试,我们看到航母甲板上,黄色的线,是因为线________黄光。
航母在海面上航行时,所受浮力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重力,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时,以航母为参照物,舰载机是________的。
12.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简易密度计,现将它们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当它们竖直静止在液体中时,液面高度相同。
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两个简易密度计所受浮力F甲________F乙、两杯液体的密度ρ甲________ρ乙、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________p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3.2017年4月2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首艘航空母舰出坞下水,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母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专家推测首艘国产航母标准排水量是55000吨,满载排水量是67000吨,则该航母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 N.如图甲所示为某艘航母的一架舰载机正飞离航母的情景,则它起飞离开甲板的一瞬间,航母甲受到的浮力减小量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舰载机的重力;舰载机能够升空是因为它在甲板上运动时,机翼下表面比上表面的空气流速________,压强________,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如图乙所示为航母上简化的蒸汽弹射装置,能带动舰载机在两秒内达到起飞速度,牵引索绕过两个定滑轮与活塞相连,该装置工作时间时将蒸汽的________能转化为舰载机的________能.14.如图所示是正在黄岩岛海域执行维权护渔任务的中国渔政310船,该船是中国最先进的渔政船,设有直升机起降平台和机库.如果船以18km/h的航速行驶了72km,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 h;如果船中的一部分直升机起飞执行任务后,船受到的浮力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5.潜水艇对保卫我国辽阔的南海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潜水艇在水下的甲位置下潜到乙位置的过程中,潜水艇自身的重力增大,受到的浮力________,潜水艇底部受到水的压强___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6.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浓度不同的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鸡蛋在盐水中所受浮力F甲________F乙,盐水对杯底的压强p甲________p乙(均选填“<”、“>”或“=”).17.潜艇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对潜艇的作用,它的方向是________.18.许多轮船都有排水量的标记,“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满载时的排水量是4800t,表示它浮在海面上排开的海水质量是4800t,此时舰船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g=10N/kg).当舰船从海洋驶入长江时,吃水深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9.如图所示的茶杯在底部装有可拆卸的网盒,将茶叶放在网盒中,可以防止沏茶时茶叶由于受到________的作用漂在水面上,省去了吹拂茶叶带来的不便.倒入开水后茶香四溢,这是________现象.此时可以看到茶杯中网盒变大的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20.一艘轮船的排水量是50000吨,当它满载在长江内河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 m3,一艘潜水艇从长江内河潜行到海洋时,潜水艇受到的浮力__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ρ水=1.0×103kg/m3,ρ海水=1.03×103kg/m3)21.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见证﹣宋代沉船“南海一号”,被成功打捞出海.“南海一号”沉没于水下20m深,受到海水的压强为________ Pa,亚洲第一吊“华天龙”缓慢吊起沉船,沉船出水前,受到的浮力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艘宋代古船排水量(船满载时的总质量)为600吨,则古船在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 N.(g=10N/kg,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潜水器在水面下匀速下潜,此时水的密度不变,潜水器浸没在水中,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但是在水中的深度逐渐增深。
根据公式和公式可知,潜水器受到的压强增大,浮力不变,即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不变。
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潜艇下潜时,深度变大,液体的压强变大,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2.【答案】C【解析】【解答】解:A、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与浮力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气压计是测量大气压的仪器,与浮力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浮沉,利用了浮力,故C符合题意;D、铅垂线是利用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的重力制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浸在液体和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3.【答案】A【解析】【解答】解:A、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手击打排球时,手对排球的作用力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A正确;B、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也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存在着压力差,受浮力作用,故B错误;C、刹车前,汽车和车上的人共同以较大的速度向前行驶,当突然刹车时,汽车由于阻力作用突然减慢速度,而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较大的速度向前运动,因此人会向前“冲”,故C错误;D、人推木箱没有推动,处于静止状态,说明人对木箱的推力等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A.【分析】(1)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一定是相等的;(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是物体上下表面所受的液体的压力差产生的;(3)惯性是指任何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4)当物体处于静止时,一定受到的是平衡力的作用.4.【答案】B【解析】【解答】解:A、飞机是利用机翼上下方空气的流速不同产生的升力升空的,所以该选项不正确.B、热气球里热空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使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气球的重力,因而能升空,所以该选项正确.C、风筝是利用风筝上下方空气的流速不同产生的升力升空的,所以该选项不正确.D、火箭升空靠气体的反冲作用而获得动力,所以该选项不正确.故选B.【分析】浮力与升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不同的物体升空的原理也不尽相同.热气球是通过改变气体的密度改变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实现升降;风筝、飞机等是利用流体压强产生的升力升空的.5.【答案】C【解析】【解答】解:A、由图2知,整个过程中拉力减小,所以开始浮力减小,当拉力为零时,此时物体漂浮,在液体排出过程中,浮力不再变化,所以A错误;B、由图1知,此时木块受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及拉力作用,由图象知,当物体完全浸没时,此时细绳的拉力为5N.G=mg=ρVg=0.5×103kg/m3×10N/kg×(0.1m)3=5NF浮=G+F=5N+5N=10N由F浮=ρ液gV排得,ρ液= = =1×103kg/m3所以此液体为水.因此B错误;C、当木块恰好漂浮时,F浮=G则ρ水gV排=ρgV得V排= V=0.5×10﹣3m3所以排出水的体积为:V=(S容﹣S木)h露=(200﹣100)× ×10×10﹣6m3=0.5×10﹣3m3m=ρ水V=103kg/m3×5×10﹣4m3=0.5kg所以每秒抽出水的质量为:m′= =0.01kg/s=10g/s,所以C正确;D、第30s抽出水的质量为:m=10g/s×30s=300g=0.3kg体积为V= = =3×10﹣4m3=300cm3木块露出水的高度h= = =3cm,所以D错误.故选C.【分析】A、根据浮力公式F浮=ρ液gV排进行判断;B、根据木块完全浸没时,F=F浮﹣G结合图象数据得出液体的密度.其中F是细绳对木块的拉力,求出F浮,从而求出液体的密度;C、根据题意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当木块恰好漂浮时,其受细绳的拉力为零.根据此计算出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从而得出结果;D、根据抽水速度,得出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6.【答案】A【解析】【解答】解:A、根据p=ρgh可知,下潜过程中的深度逐渐增大,所以受的压强逐渐增大,故A正确;B、下潜过程中潜水器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下潜过程中所受浮力不变,故B错误;C、匀速下潜时,潜水器受的是平衡力的作用,其重力等于浮力,故C错误;D、下潜过程中没有被压扁,是因为外壳比较硬,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强,故D错误.故选:A.【分析】(1)根据p=ρgh分析其所受压强的变化情况;(2)根据F浮=ρ水gV排分析浮力的变化情况;(3)物体匀速运动时,受的是平衡力的作用,大小相等;(4)下潜过程中没有被压扁,是因为因为外壳比较硬,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强.7.【答案】D【解析】【解答】解:当江苏大学代表队登上龙舟后,龙舟仍漂浮在水面上,由于重力变大,根据漂浮的条件,龙舟受到的浮力也变大,故选项AB错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浮力增大时,液体的密度不变,故龙舟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龙舟会下沉一些,及龙舟在水中的深度变大,水的压强变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相互平衡,则F浮=G;当江苏大学代表队登上龙舟时,龙舟仍漂浮在水中,此时F浮′=G′,重力增大,所以龙舟所受的浮力变大;根据V排= 判断V排的变化;从而可以根据p=ρ液gh判断出压强的变化.8.【答案】B【解析】【解答】解:A、甲图是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B、乙图中的云雾形成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不是汽化现象,故B不正确;C、丙图中快速运动的动车消耗电能,获得动能,因此属于电能转化为动能的形式,故C正确;D、丁图中的橡皮船能在水上漂流主要是受到水的浮力的缘故,故D 正确.故选B.【分析】(1)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2)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3)根据动车运动时消耗和获得的能量进行判断;(4)浸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水的向上的浮力.9.【答案】B【解析】【解答】解:A、细线断裂的瞬间,木块受到重力、浮力和拉力的作用,而重力等于拉力加上浮力,所以拉力小于重力,故A错;B、细线断后,受到的拉力不存在,物体将下沉一些,容器内水的深度变大,由p=ρ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比断线的瞬间大,故B正确;C、细线断裂前,木块受到重力、浮力和拉力的作用,重力等于拉力加上浮力,木块受到的拉力的变化量等于浮力变化量,故C错;D、细线断后,受到的拉力不存在,物体将将下沉一些,木块再次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受到的浮力变大,比断线的瞬间大,故D 错.故选B.【分析】(1)细线断裂的瞬间,木块受到的重力等于拉力加上浮力,据此可判断拉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2)细线断后,受到的拉力不存在,物体将将下沉一些,容器内水的深度变大,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判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化;(3)细线断裂前,木块受到重力、浮力和拉力的作用,重力等于拉力加上浮力,水流出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浮力减小,受到的拉力增大,拉力的变化量等于浮力变化量;(4)细线断后,受到的拉力不存在,物体将将下沉一些,木块再次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得出受到的浮力变化.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分析题意确定细线断裂前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变化、水的深度变化是关键.10.【答案】A【解析】【解答】解:A、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手击打排球时,手对排球的作用力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A正确;B、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也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存在着压力差,受浮力作用,故B错误;C、刹车前,汽车和车上的人共同以较大的速度向前行驶,当突然刹车时,汽车由于阻力作用突然减慢速度,而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较大的速度向前运动,因此人会向前“冲”,故C错误;D、人推木箱没有推动,处于静止状态,说明人对木箱的推力等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A.【分析】(1)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一定是相等的;(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是物体上下表面所受的液体的压力差产生的;(3)惯性是指任何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4)当物体处于静止时,一定受到的是平衡力的作用.二、填空题11.【答案】反射;等于;运动【解析】【解答】黄色的线只反射黄光;航母在海面上航行时,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等于重力;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时,舰载机相对于航母的位置不断地改变,以航母为参照物,舰载机是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