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专题整合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专题总结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成文法典,其 制定说明罗马法从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因 此,D 项正确;A 项中的“社会各阶级”的说 法错误;B 项错误于“立法主导权”;C 项说 法错误,《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在一定程度 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答案为 D。
第十七页,共25页。
5.(2012 年上海历史,36,节选)梭伦的大盾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 雅典政制》一书 中对梭伦改革做了如下描述:
第四页,共25页。
古希腊:分散的城邦制度,各城邦的基本特 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古罗马:统一的集权制;采取行省制度,实行 总督统治。 3.就政治体制和统治方式而言 古希腊:经历了从君主个人统治到贵族集体 统治,再到全体公民集体统治的制度演变, 在古代首次实现了公民普遍参与、轮番而治 的民主制度。
专题总结
第一页,共25页。
(lán mù)
网络 (wǎngluò) 构建
专题归纳
栏 目 导 航
高考(ɡāo kǎo) 体验
第二页,共25页。
第三页,共25页。
一、古希腊、罗马政治文明的比较
1.就文明交流的方式而言 古希腊:通过殖民建立新的城邦,吸收外部文 明并拓展古希腊文明。 古罗马:通过兼并战争扩大疆域,在继承古希 腊文明、吸收外部文明的同时拓展古罗马 文明。 2.就国家的形式而言
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
地占据优势。”
第十九页,共25页。
问题: (1)为何梭伦认为自己可以离开城邦十年 不回? (3)根据材料,你认为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 因素有哪些? 解析:第(1)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法律至 上的原则解释梭伦离开的原因。第(3)问要 注意从社会矛盾、公民素质和梭伦的贡献三 个角度分析。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第1课民主政治的摇篮__古代希腊课件人民版必修1(1)

思维拓展: 古希腊城邦居民都是公民吗?为什么? 古希腊城邦的居民并非都是公民。希腊公民只是城邦居民 身份的团体,一般说来,只有纯本邦血统的成年男子才能成 样,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外邦人、妇女,儿童就被排除在外。
疑难探究
主题 古希腊城邦特点及其与民主政治关系
『史料』 材料一 斯巴达面积3 000平方英里,雅典1 060平方英里, 邦,其他平均不足100平方英里。鼎盛时期,雅典、斯巴达人口 似为多数邻国人口的三倍。 材料二 希腊半岛山多平原少,土地贫瘠,但有丰富的矿 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爱琴海的岛屿星罗棋布,最大的克里 的航空母舰横卧在东地中海中央,往南与文明古国埃及比邻, 巴比伦相望,海上交通极为方便,为海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提供优 材料三 公元前8~前6世纪是殖民运动的高潮时期,数以 遍布整个地中海地区和黑海沿岸,构成多中心的古希腊世界。
『思考』 从上述材料中总结古希腊的城邦的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 系。 『提示』 (1)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公民有更多机会参与政治。 (2)农耕经济不发达,商品经济和海外活动频繁,使城邦有 境,使希腊人较早接受平等、民主观念。 (3)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使希腊人打开了眼界,便于吸收 的文明。
拓展深化
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1)对政治的影响 为群山所分割、阻隔的小块平原,有助于形成古代希腊天 小国寡民的城邦。正是这种小国寡民的城邦才有条件建立公民 政治,而且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不易建立领土广大的中 不容易形成专制。 (2)对经济的影响 平原少、土地贫瘠,农业生产条件十分恶劣,使得希腊人 易才能维持生存和发展。且古希腊海岸曲折,众多海湾良港, 气候,为工商航海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学法建议〕 (1)掌握古希腊的地理环境、经济特点及小国寡民的城邦制 的影响,认识到古希腊城邦的民主政体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2)注意以横向比较的方式,比较分析古希腊、罗马的政治 时期的差异,探究分析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差异,认识世界文 性。 (3)掌握古罗马法发展演变的过程,并对古罗马法进行全面客
人民班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一、选择题1.“确立了个人自由不容侵犯的公民权利,设立新的司法机关——民众法庭(陪审法庭)……平民因此成为司法的主人”。
这一情景在雅典最早可能出现于A.雅典城邦建立之初B.梭伦改革时期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D.伯里克利时期2.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执政官梭伦颁布了“解负令”。
这一改革措施A.解放了雅典所有奴隶B.开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C.缓和了雅典社会矛盾D.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3.梭伦在诗中写道:“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它反映了其政治理念是A.中庸原则B.节制思想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平均主义4.公元前443年至公元前429年,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雅典城邦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取得辉煌成就。
这一时期雅典的执政者是A.梭伦B.克利斯提尼C.伯里克利D.苏格拉底5.伯里克利在著名的“葬礼演说”中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最能反映以上原则的机构是A.公民大会B.五百人会议C.陪审法庭D.四百人会议6.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雅典公民有权利①参加公民大会②参选“五百人会议”③通过抽签担任所有官职④参政并领取政府津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执政雅典时期,进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
在他所实施的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黄金时代”到来的是A.扩大公民参政范围B.提高陪审法庭的权力和地位C.设立“五百人会议”D.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8.古希腊城邦国家雅典的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下列有关雅典民主政治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雅典人享有公民权利B.实行间接民主的代议制度C.公民大会是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D.梭伦改革彻底废除奴隶制度9.古希腊雅典民主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对这种“新形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提供了公民参政的均等机会B.贵族制下的“集体领导”C.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D.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民主动作方式10.从考中古发掘和古典作家提供的材料来看,雅典公民大会日常例会的出席人数只占公民总数的1/4或1/5。
高中历史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一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练习 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一某某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1.“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制度上有利于某某制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某某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被自然地理环境左右解析:希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强调个人导向的文化,有利于某某制度的发展,故A项正确;“只能导致个人主义”“只能导致某某制度”“完全被自然地理环境左右”的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B、C、D三项。
答案:A2.“(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
”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 A.商业平等是政治平等的现实基础B.商业贸易尊重自由和平等的原则C.海外贸易活动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D.商业上的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解析:注意题干中的要求“实质”,实质就是本质,本题实际是考查古希腊商业发展与某某政治的关系。
“(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反映了古希腊商业的发展促进了自由和平等理念的产生,故D项正确;A、B、C三项是对材料部分意思或表象的理解,故排除。
答案:D3.18世纪英国诗人雪莱曾写道:“我们的法律、文学、某某和艺术都起源于希腊。
如果没有希腊,我们现在还可能蒙昧、无知、与野人无异。
”雪莱认为希腊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是( )A.希腊人创造出的法学体系沿用至今B.近代西方文明复原了古希腊文明C.希腊文明完全涵盖了近代西方文明D.希腊文明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源头解析:从材料内容分析,雪莱认为希腊文明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答案:D4.亚里士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
”这表明了希腊公民的( )A.自私性B.集体性C.私有化 D.至高无上的特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希腊公民的特点的理解。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课件: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共59张PPT)

历史
三个阶段:梭伦改革时期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时期确立;伯 里克利时期到达高峰。 四大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陪审 法庭(民众法庭)。 5.运用“一、两、三、三”归纳罗马法的发展 (1)一个核心内容: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两个标志:《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民 法大全》(或《查士丁尼法典》)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 (3)三个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零 散到形成完整体系。 (4)三个原因:罗马的扩张;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调整罗 马人与被征服民族的关系。
历史
专题复习课
历史
(教师用书独有) 通史线索 雅典的民主政治经历 了一个由梭伦改革奠 古希腊(公 定基础、克利斯提尼 元前 8 世 改革正式确立到伯里 纪~公元前 克利统治时期的“黄 146 年) 金时代”,公元前 4 世 纪逐步走向衰落的历 程 历史时段 历史特征 (1)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 造就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国 家,形成了独特的民主政 治;(2)主权在民、轮番而 治的民主政治,成为近代西 方代议制的渊源
历史
三、希腊文明的三大要素 1.城邦:公元前 8 世纪至公元前 4 世纪古代希腊以城市为中 心的小国家,雅典是其中最强大的。城邦是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孕 育希腊文明的载体。 2.公民:指的是父母祖籍都属于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 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雅典公民的权利包括:参加公民大会, 参与讨论、决定本城邦各项重大问题;参加陪审法庭;监管公职人 员;参加立法;等等。 3.民主:作为制度指的是城邦中全体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行使国家大政方针和参与国家管理的政治制度;作为权利指的是 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公民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 的平等权利。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文明考点解析-word文档资料

单元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第一课、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考试说明: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一)古希腊地理环境1、概况(1)地处欧、亚、非三洲要冲——有利于吸收亚非文明(2)山岭沟壑纵横,将陆地分成小块——易于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耕地面积小,农耕经济不发达,只能种植经济作物,并且迫使从事海外贸易、殖民(3)海岸曲折、港湾众多,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有利于从事海外贸易、殖民(4)冬季多雨夏季干热(地中海气候)——盛产葡萄酒、橄榄油等,有利于从事海外贸易、殖民2、影响:(1)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经济基础;(2)殖民活动、海外贸易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形成古希腊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互利的观念,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社会条件;(二)古希腊城邦制度1、概况:公元前8世纪左右,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国家。
2、特点:(1)小国寡民(提供了公民直接参政的可能性)(2)独立自治(没有形成统一的帝国)(3)民主政治(君主专制难以发展)(4)商品经济发达(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5)文化繁荣(富含民主意识与科学精神)3、影响: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和城邦的特色使公民有较多的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机会,君主专制始终发展不起来,是民主政治产生的政治条件.(三)城邦的公民1、概况(1)公民构成:本城邦的成年男子。
(非公民:奴隶、妇女、外邦人、未成年男子)(2)公民地位: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3)公民权利:有资格参加各种公共活动,参与城邦行政和司法事务(希腊公民享有各种独特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的获得需要以保证城邦的集体权益为前提。
以雅典为典型)。
(4)公民素质:A公民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B珍视个人自由,表现个性,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C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希腊的公民状况归纳:一个核心力量(公民)二大重视(公民的参政素质培养、集体荣誉感)三个特点(自由、个性、追求智慧与平等)2、影响:城邦公民普遍具有较高的素质,积极参与城邦政治事务,是民主政治实行的人文条件。
高中历史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专题小结教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专题小结六
一、雅典民主——从城邦星罗云布到雅典民主独领风骚
时期发展历程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孕育与确立
(1)前 8 世纪,城邦孕育期:希腊出现众多城邦,有利于公民直接参加政
治
前 8世纪至前6
(2) 前 6 世纪初,梭伦改革:改变贵族专权的场面,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
世纪
的基础
(3)前 6 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地域部落代替血缘部落,打破了贵
族权利对政权的控制,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古希腊民主从鼎盛走向衰落
前 5 世纪至前 4 (1) 前 5 世纪,伯里克利执政时,进一步扩大公民权益,激励公民参政,世纪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2)前 4 世纪,遭马其顿入侵,雅典民主衰落
二、罗马法律——从共和时代治“公民”到帝国时代治“万民”
时期发展历程
起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 习惯法:主要存在于王政时期和共和国早期
共和国时期
(2)成文法:公元前 5 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公布,标志住
罗马成文法出生
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1)公民法:公元 3 世纪从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
帝国时期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公民法,拥有
明显的狭窄性;
(2) 万民法: 3 世纪,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
的差异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所有自由
民的法律
完成——编订《民法大全》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
东罗马帝国时期
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法系统最
终完成。
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必修一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共18张PPT)

1、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条件,城邦的 特点 2、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3、古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一、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1、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多山、多岛、环海 (海洋文明) 2、经济条件:工商业经济发达(根本原因) 3、政治条件:城邦体制(特点: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4、社会条件:自由平等观念(公民珍惜)
罗马法
一、含义: 古罗马时期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制度。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罗马 建城 前8C 罗马共和国 建立 罗马 帝国 建立
帝国 西罗马 分裂 帝国亡
东罗马 帝国亡
前509 前449 前3C中 前27 《十二铜表法》
395年 476年 6C 1453年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形式: 习惯法
成文法 公民法 万民法
万民法取代公民法原因:对外扩张的结果
自然法
1、含义:不是具体法律条文,而是法律观念 2、内容: ①人人平等,法律至高无上 ②人的自然权利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罗马法实质(根本目的):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维护奴隶制度)
3、意义: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 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三、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
人民主权
法律至上 公民意识
权力制约(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
少数人的民主、轮番而治(直接民主)
陪审法庭)
合作探究二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 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伯里克利 材料二: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一生追 求智慧,信守法律和正义。由于直言不讳,他得罪 了政客雷图斯、吕康和安涅托斯。他们以“不信神” 和“误导青年”的罪名将苏格拉底告上法庭。苏格 拉底在法庭上慷慨陈词、据理力争、不畏强权。大 多数参加表决的公民不能容忍他的强硬态度,再加 之某些与他为敌的政客的蛊惑,公元前399年雅典 民主法庭最终判处他死刑,苏格拉底慷慨赴死,认 为判决的不公正并不等于法律本身的不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专题整
合人民版必修1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大核心:政治文明。
两大方面:希腊的民主政治、罗马人的法律。
民主政治建立三阶段: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
罗马法发展三阶段: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3.自然法。
二、重大历史线索
1.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发展
(1)罗马法:
(2)罗马法的演变
否定型(或逆向型)选择题
【题型解读】
1.从选择的素材看:多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考查对象,形式多样,有文字型史料、图片型材料等,然后切入问题的关键词,如:本质、原因、结果、意义、影响等等。
2.从考查的功能看: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认识、对比能力。
【典型例题】
马克思说:“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
”这说明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形成产生重大的影响。
下列不属于自然环境对古希腊影响的是( )
A .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发达
B .城邦之间的贸易频繁
C .航海业对古希腊人有重要意义
D .小国寡民的邦国状态 【技法攻略】
析题干―→“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不同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体
现了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挖寓意―→多山少平原的自然环境对古希腊的影响表现为:航海业发达、海外贸易频繁以及小国寡民的城邦。
构联系―→选项中不属于自然环境对古希腊影响的是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因为古希腊多山少平原,农耕经济欠发达。
明答案―→农耕经济发达不属于古希腊的自然环境特征。
故选A。
【针对训练】
1.《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文中写道:“古希腊人创造的这一粗糙体制,比华夏精致的专制主义体制,更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粗糙体制”指的是古希腊的民主体制
B.“粗糙体制”“精致体制”是两种不同的文明类型
C.“粗糙体制”更能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D.“粗糙体制”和“精致体制”没有本质的区别
解析:从材料看,“粗糙体制”和“精致体制”分别指希腊的民主政体和中国的专制政体。
两者分别是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的产物,从历史发展趋势看,民主政体更能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故A、B、C三项理解正确;两者分别体现了民主和专制的不同特性,有本质的区别,故D项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D
2.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
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
A.丙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B.甲倡导国民一律平等、法律公正
C.乙主张对行省上层公民授予大量公民权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
解析:罗马法维护的是罗马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不可能实现国民一律平等,它只是适用于统治范围内自由民的法律。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