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克锋:青花瓷的艺术特色及色彩体系

合集下载

艺术赏析——《青花瓷》教案解析

艺术赏析——《青花瓷》教案解析

艺术赏析——《青花瓷》教案解析。

一、艺术背景青花瓷起源于中国南宋时期,经过明、清两个朝代的发展,逐渐成为举世闻名的瓷器品种之一。

其特点在于采用青花彩绘,在白瓷器上勾画出线条,填涂入色。

青花瓷的绘画主题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造型多样,艺术表现力强。

二、艺术分析1.艺术风格:民俗经典《青花瓷》以富有民俗色彩的线条勾勒描绘,再加以清透明亮的青花色彩填涂,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富含神秘感的美丽形象。

另外,多用自然主题,如花卉、鸟兽、山水等绘制,浓郁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情感体现,也成为该艺术形式的显著特征。

2.艺术结构:组合美感《青花瓷》的艺术形式多与器皿结合,除了具备艺术性的陶瓷材质之外,其造型也被设计为一个优美的整体,内外相得益彰,使得整个作品呈现出一种美妙的组合美感。

3.艺术表现力:排列空间的美《青花瓷》的绘画主题丰富多彩,每一件作品都给人一种不同的感受。

它们呈现出的空间感强烈地令人联想到排列美,使人不仅在艺术领域,还在排列、布局等方面获得一种趣味和美感。

三、教案分析1.任务目标本教案的任务目标是帮助学生更好地透彻掌握《青花瓷》这种艺术形式,了解其历史、风格、结构和表现力等方面,进而在艺术创作中得到更好的发挥。

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的重点在于梳理《青花瓷》的文化背景和创作基础,通过分析具体艺术品,展开有关主题、线条、颜色等方面的阐述。

教学的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和特点,更好地把握其表现力和艺术灵魂。

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包括多媒体学习、师生互动、课堂讲解、分组讨论等,其中课堂讲解需要更多的学科知识储备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课堂结束后,我们可以考虑让学生进行小组创作,引导他们在遵循艺术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从自身创作角度,积极探索、创新、实践。

四、教学反思青花瓷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的瑰宝,它不仅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文化内涵和历史地位,更是对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一种传承和发展。

在面对一种艺术形式时,我们应该具备更加开阔而深刻的视野和思维,从学科知识体系、创作原则、艺术追求等多个角度去理解和研究。

六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1课青花瓷》浙美版(1)

六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1课青花瓷》浙美版(1)

六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1课青花瓷》浙美版(1)一. 教材分析《第11课青花瓷》是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

本课以我国传统的青花瓷为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特点和制作工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材中介绍了青花瓷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各类青花瓷作品,还提供了制作青花瓷的步骤和方法。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对我国的传统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对美术的认识和欣赏水平。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和创造。

但同时,他们对于青花瓷这一传统艺术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掌握青花瓷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青花瓷的历史、特点和制作工艺,学会制作简单的青花瓷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艺术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美术的认识和欣赏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青花瓷的历史、特点和制作工艺。

2.教学难点:青花瓷纹饰的设计和绘制,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技巧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示范教学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段关于青花瓷的短视频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a.介绍青花瓷的历史和发展历程。

b.分析青花瓷的特点,如胎质、釉色、纹饰等。

c.讲解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如制胎、画纹、上釉、烧制等。

2.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青花瓷纹饰的设计和绘制,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历史:起源、发展历程•特点:胎质、釉色、纹饰•制作工艺:制胎、画纹、上釉、烧制八. 说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浅析青花瓷的艺术性与创新

浅析青花瓷的艺术性与创新

浅析青花瓷的艺术性与创新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的瓷器工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艺,使得青花瓷成为了世界陶瓷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当代,青花瓷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也在不断探索创新,融合现代元素,赋予传统瓷器新的生命和活力。

本文将就青花瓷的艺术性和创新进行浅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项古老而又现代的艺术。

青花瓷的艺术性体现在其独特的造型和精致的绘制工艺上。

青花瓷的常见器型有瓶、罐、盘、碗等,每一种器型都有其独特的外形特点和用途。

而在这些器型的基础上,青花瓷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图案的绘制上。

青花瓷的图案多以花卉、鸟兽、山水、人物等为题材,线条流畅优美,色彩明快鲜艳,气势恢宏,富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这些图案不仅仅是青花瓷表面的装饰,更是对生活、历史和审美情趣的诠释,是一种精神的传达和表达。

青花瓷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制作工艺和图案设计上。

在保留传统青花瓷的基础上,现代的青花瓷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完善。

传统的青花瓷绘制工艺是以钴蓝为主要颜料,经过精细的勾线、填色、上釉等工序,通过烧制而成。

而现代的青花瓷制作工艺则更加注重工艺的精细化和艺术的个性化。

传统的青花瓷图案设计大多以静物、山水、花鸟等为主题,而现代的青花瓷图案设计也更多地融入了抽象、现代主义等元素,使得青花瓷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也更加具有当代审美情趣和时代气息。

青花瓷的创新还体现在其应用领域的拓展上。

传统的青花瓷主要应用于日常生活用具中,如碗盘、花瓶等。

而在当代,青花瓷的应用领域已经不再局限于此,而是更多地应用于建筑装饰、艺术品收藏等领域。

青花瓷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器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审美追求。

在现代,青花瓷的创新还体现在其应用领域的拓展上,使得青花瓷在更多的领域中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的瓷器工艺,在独特的艺术性和创新上都具有其独特的魅力。

传统的青花瓷以其古朴、典雅的风格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而现代的青花瓷则以其创新、时尚的特点赢得了更多的欣赏者。

谢克锋陶瓷艺术欣赏

谢克锋陶瓷艺术欣赏

国 工 艺 美 术 学会 会 员 , 江 西 省 工 艺美 术 学会 会
员 , 景德镇 市陶瓷美术 家协会会 员。 毕业 于 景
德镇 陶瓷职 工 大 学。
谢 克锋 自幼 喜爱 中国美 术 , 擅 长 釉 上 、 釉
下 山水 。 从 艺十多年来勤奋钻研 , 加上 正 规 系
统 的理 论 修 养和 深 造 , 使 其作 品风 格 独特 , 自
耄 尊 篆I: 2 0 0 8 年 第4 期 总 第 1 2 2 期


乔生艺术陶瓷画廊 .
譬艺 嗓



画廊
中 国 景 德 镇 w w w 。
。。m

山里 人家 小寨之 舂
谢 克 锋 出生 于 江 西 省乐 平 市 , 高级 工 艺
美术 师 。 系 国 际 东方 书 画 艺 术研 究会 会 员 , 中
作 选 》 (( 中国 陶 瓷精 品 集 》 , 景德 镇 日 报 、 景
德镇 晚报 曾介 绍 其人 其作 。 作 品 《山 雨 欲 来》
荣获
香 港 “ 一
韩 国国际美术交流展 ” 国际银 奖 ,
江畔
《乡路》 获2 0 0 8 年 中国 工 艺美术 协
会 “ 金 凤凰 ” 创
新产 品设 计大奖
赛 金 奖 , “树 接
前 山 暗》 《古木
苍藤 两 山 明》 获
江 西 省工 艺美术
大奖赛金 、 银 奖 等十多项 奖项 。 作 品远 销 马来西
亚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新加坡、

国、
本 日 、
香港
等十几 个 国家和
地 区 , 深 受收藏
家 的青睐。

浅析青花瓷的艺术性与创新

浅析青花瓷的艺术性与创新

浅析青花瓷的艺术性与创新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一种,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和创新而闻名于世。

它以蓝色彩绘装饰为主,运用了独特的烧制工艺和精湛的绘画技巧,展现了中国传统瓷器的卓越艺术成就。

青花瓷的艺术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其独特的装饰风格、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技艺。

青花瓷也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深入挖掘瓷器的艺术潜力,推动了中国瓷器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青花瓷的独特装饰风格体现了其艺术性。

青花瓷的装饰采用了蓝色彩绘,这种颜色在瓷器上的运用非常罕见。

青花瓷通常以白色胎质为基础,用深蓝色的颜料进行彩绘,形成了明暗对比鲜明的效果。

蓝色的运用使得青花瓷的装饰具有一种深邃的感觉,给人以静谧、高雅的艺术享受。

青花瓷的彩绘内容多样,既有自然景观、人物故事,也有花鸟昆虫等各种题材。

这些装饰图案精细入微,线条流畅自然,运用水墨的变化和韵律,以及选材、构思等都达到了非常高的艺术水平。

青花瓷的文化内涵丰富而深刻。

青花瓷经常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如传统的神话故事、历史人物和名著中的情节等。

这些文化元素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与丰富性,也传达了一种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

青花瓷的图案和故事经常具有象征意义,传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祝福和幸福的追求。

青花瓷不仅是一种装饰艺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表达的方式,使人们在欣赏艺术的能够了解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青花瓷在传统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不断推动着瓷器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传统的青花瓷技艺源于唐宋时期,经过明清时期的发展和创新,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和特色。

但青花瓷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在现代艺术的激发下,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良。

一方面,青花瓷融合了西方绘画和雕塑等艺术技法,采用了更加多样化和自由的表现形式,使得瓷器的装饰更加精美。

青花瓷还将新材料和新技术应用于制作过程中,提高了瓷器的品质和陶瓷艺术的水平。

这种创新使得青花瓷既能保持传统的韵味,又能与时俱进,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浅析青花瓷的艺术性与创新

浅析青花瓷的艺术性与创新

浅析青花瓷的艺术性与创新青花瓷是中国传统瓷器的重要品类之一,其艺术性和创新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青花瓷在色彩鲜艳、线条优美、形态多样等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在生产技术、装饰图案等方面也经历了多次创新。

青花瓷的艺术性表现在其独特的色彩表现上。

青花瓷以青花为主要装饰彩色,在瓷器表面涂抹上含有铜、钴等金属元素的颜料,然后经过高温烧制形成青色。

这种青色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构成了青花瓷独特的艺术风格。

青花瓷的青色还能与胎釉和图案相互映衬,使整个瓷器呈现出一种高雅、素雅的艺术效果。

青花瓷在线条和形态上的表现也展示了其艺术性。

青花瓷的形态多样,既有青花瓷琢磨制作的杯、碗、盘等餐具,也有青花花瓶、香炉等装饰品。

无论是何种形态的青花瓷,在其造型上都尽可能地追求线条的流畅和比例的恰当。

青花瓷的线条流畅而有力,形成了一种和谐、美丽的视觉效果。

青花瓷在装饰图案上的创新也是其艺术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古代的青花瓷主要以自然景观、花卉、人物故事等为主题,采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而在明代以后,青花瓷的图案逐渐丰富多样,不仅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还吸收了西方绘画技法和艺术风格的影响。

比如元朝的青花瓷以莲花、葡萄等图案为主,明代的青花瓷以山水、花卉、纹饰等为主,清代的青花瓷则注重对人物、动物等形象的写实性和雕刻感。

在技术方面,青花瓷的艺术性和创新也得到了不断地推动。

古代的青花瓷制作技术主要依靠手工操作,涂抹青花等整个制作过程都需要熟练的工匠完成。

而在明代之后,青花瓷的烧制技术逐渐发展,出现了不同的创新技术。

明代以后,青花瓷的瓷胎质地更加精细,胎釉更加光亮,装饰图案的线条更加细腻。

清代还出现了以工、农、商、学四类人物为主题的“四大家族”青花瓷,他们通过创新青花瓷的胎釉、造型,创造出了独具风格的作品。

青花瓷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和不断创新的表现形式,成为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之一。

不仅在色彩、线条、图案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还在技术上不断创新,为青花瓷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谢克锋:青花瓷的艺术特色及色彩体系

谢克锋:青花瓷的艺术特色及色彩体系

一、青花瓷的艺术特色大瓷网(daciwang)小编:典雅素净的“青花瓷”是景德镇特有的陶瓷艺术品种,是景德镇陶瓷装饰中珍贵的传统艺术。

青花瓷是一种彩绘装饰瓷,是高温釉下彩瓷之一,是白地青花瓷器的专称。

它以含氧化钴为着色剂,先在瓷坯上以简练的描绘花纹和单纯色彩表达丰富的艺术语言,再施一层透明釉,入窑经l30O℃左右高温烧制而成。

青花瓷呈色倾向青蓝色,虽然着色单一,但它较五彩瓷器更显清丽、娟秀,因而广为众人所爱。

景德镇青花瓷造型优美,色彩绚丽,装饰精美,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它无铅无毒,耐酸耐磨.面色经久不退,素有“永不调谢的青花”之称,被誉为“瓷国明珠”,一直位居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首为世人所推崇。

我国青花瓷器从唐而宋而元,从元而明清至今,已经有l300多年的历史了!青花瓷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以其胎、釉精细,青花艳丽,造型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在清康熙时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被称为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

青花使用分水技法描画所形成的深浅、浓度、层次、变化的多样性,更使青花装饰具备较强的装饰效果和艺术感染力,颇具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神韵。

景德镇青花瓷的烧造始于北宋时期(公元960—1l27年)。

到了元、明(公元l3—17世纪)两代,青花瓷器的逐渐流行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使得景德镇青花瓷的生产技术和规模上得以进一步提高。

清代(公元l644一l911年)是青花瓷的鼎盛时期,景德镇青花瓷以其烧造精致而独占鳌头,成为中国近代青花瓷的代表。

新中国建立后,在景德镇设立了人民瓷厂专门生产青花瓷器。

1979年景德镇青花瓷曾荣获国家金质奖章。

l985年又连续获得莱比锡、布尔诺、波尔滋南国际博览会3枚金质奖章,自此景德镇青花瓷扬名世界。

是目前中国陶瓷行业获奖最多、规格最高的名优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二、青花瓷艺术的色彩体系与水墨画相同,青花瓷艺术设计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同样是单色绘画,具有中国国画的笔致趣味。

由于它是用毛笔把图象直接抒画在瓷器上,烧成后在洁白光润的瓷面上,透出青色的国画般的艺术形象,而且青白相映,幽靓苍翠,十分富有艺术魅力。

浅析青花瓷的艺术性与创新

浅析青花瓷的艺术性与创新

浅析青花瓷的艺术性与创新作者:钟祥鑫那海峰来源:《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年第09期青花瓷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并能在现代生活中扬名世界,那它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青花瓷与唐三彩一脉相传,元代时,由于成吉思汗的铁骑推进了中原与海外的经济贸易,从热带地区传来的色料促进了青花瓷烧制技艺的快速发展,而且元统治阶层在江西景德镇开设了中国第一个瓷器管理机构—浮梁磁局。

自此,景德镇瓷器家喻户晓,中国青花瓷闻名于世界。

一、青花瓷的藝术性1.中国,是世界著名的瓷器大国,青花瓷则是中国瓷器中较为出名的一种。

青花瓷别名白地青花瓷,是中华民族陶瓷工艺的代表之一,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品相为釉下彩瓷,具有呈色稳定,层次鲜明,发色鲜艳,烧成品率高等特点。

2.青花花卉纹执壶,优雅入世,敞口,圈足,鼓腹,品相保留完整。

体现了古青花的高雅优美姿态。

瓶身用苏青料绘制莲花纹饰,青花发青浓重并富有层次。

该壶通体尽显威严,画工流畅自然,透露出皇家气息,体现了当时制瓷的成功。

二、清华瓷在如今怎样创新1.青花瓷绘画技法在明朝时就已逐渐成熟,明中期以前,青花瓷的画工风格是“一笔点染”,但层次不够鲜明并略显单调。

晚明时“分水法”的出现使这个时期的青花瓷层次丰富,色彩鲜明,美轮美奂,使青花瓷更加高雅空灵,历史告诉我们,绘画技法是要不断创新完善的,所以,绘画内容、纹饰也可以进行创新来满足现代的审美需求。

2.青花瓷画,将工匠精神,传统工艺和大胆的创意融合,水墨画是传统青花瓷的灵魂所在。

其实水墨的颜色是千变万化的,敢于发现,结合技艺也可对青花瓷画进行创新。

青花瓷画不光可以只画传统,东方的意象和西方的抽象结合在一张青花瓷画上,想象会迸发出一种新的绘画风格,形成新的艺术。

3.荷兰人用陶土复制我们的青花瓷,1876年,一位荷兰老板改革了制陶艺术,以手工绘制形式创新蓝陶,在画中融入了新颖的设计,它的蓝色与中国青花瓷不同,来源于氧化钴染料,是有层次的可以渐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青花瓷的艺术特色
大瓷网(daciwang)小编:典雅素净的“青花瓷”是景德镇特有的陶瓷艺术品种,是景德镇陶瓷装饰中珍贵的传统艺术。

青花瓷是一种彩绘装饰瓷,是高温釉下彩瓷之一,是白地青花瓷器的专称。

它以含氧化钴为着色剂,先在瓷坯上以简练的描绘花纹和单纯色彩表达丰富的艺术语言,再施一层透明釉,入窑经l30O℃左右高温烧制而成。

青花瓷呈色倾向青蓝色,虽然着色单一,但它较五彩瓷器更显清丽、娟秀,因而广为众人所爱。

景德镇青花瓷造型优美,色彩绚丽,装饰精美,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它无铅无毒,耐酸耐磨.面色经久不退,素有“永不调谢的青花”之称,被誉为“瓷国明珠”,一直位居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首为世人所推崇。

我国青花瓷器从唐而宋而元,从元而明清至今,已经有l300多年的历史了!
青花瓷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以其胎、釉精细,青花艳丽,造型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在清康熙时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被称为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

青花使用分水技法描画所形成的深浅、浓度、层次、变化的多样性,更使青花装饰具备较强的装饰效果和艺术感染力,颇具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神韵。

景德镇青花瓷的烧造始于北宋时期(公元960—1l27年)。

到了元、明(公元l3—17世纪)两代,青花瓷器的逐渐流行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使得景德镇青花瓷的生产技术和规模上得以进一步提高。

清代(公元l644一l911年)是青花瓷的鼎盛时期,景德镇青花瓷以其烧造精致而独占鳌头,成为中国近代青花瓷的代表。

新中国建立后,在景德镇设立了人民瓷厂专门生产青花瓷器。

1979年景德镇青花瓷曾荣获国家金质奖章。

l985年又连续获得莱比锡、布尔诺、波尔滋南国际博览会3枚金质奖章,自此景德镇青花瓷扬名世界。

是目前中国陶瓷行业获奖最多、规格最高的名优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二、青花瓷艺术的色彩体系
与水墨画相同,青花瓷艺术设计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同样是单色绘画,具有中国国画的笔致趣味。

由于它是用毛笔把图象直接抒画在瓷器上,烧成后在洁白光润的瓷面上,透出青色的国画般的艺术形象,而且青白相映,幽靓苍翠,十分富有艺术魅力。

如果说以墨代色是中国水墨画高雅凝重、超凡脱俗的表现形式,形成了一个黑白体系。

那么以青蓝颜色为主形成另一个蓝白体系世界的中国青花瓷艺术设计,则有着与中国水墨画异曲同工的效果。

说到“青花”的由来,历史长河里有过这样一段关于青花色彩的小折子,主管烧造瓷器的大臣请示五代后周皇帝柴荣拟烧瓷器颜色,柴荣大笔一挥:“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烧将来”。

皇帝的潇洒,却难为了烧瓷的大臣和窑工们。

“这般颜色”想象的空间大着呢。

但是,中国百姓高智商者毕竟不少,终归烧出了令主子满意的类似天青的青花瓷作品。

所以,到了宋代人们就索性将青花叫作“天晴”、“天青”,这可能是对青花瓷艺术设计的色彩最早的记录。

青花瓷在元代迅速发展是大家公认的历史事实。

元代青花瓷流行的原因,与元代蒙古族统治者崇尚青色和白色有着直接的关系。

再加上我国历史上就有对青色与白色组合的喜爱。

“青与白相次也”(《考工记·画缋之事》)。

这与其说是一种巧合,不如说是一种历史机遇,一种促使青花瓷迅速发展的历史机遇。

瓦·康定斯基说:“色彩和谐统一的关键最终在于人类心灵有目的的启示激发,这是内在需要的指导原则之一。

人类需要色彩对情感的调节,问题是色彩如何调节人的情感。

”观赏一件民间青花瓷器,首先给我们强烈印象的是其青白相间的色彩,特别是那白釉中突现出的蓝色纹给人以一种幽雅、恬静、清闲的感觉,有如蓝天大海、青山绿水、青原绿洲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从审美的角度来说,蓝色可谓是人类共同的天然爱好。

所以,青花瓷器在元代一经产生就那
么快风靡世界,成为世界陶瓷的主流而经久不衰。

以生产青花瓷器见长的景德镇也得以能成为世界的瓷都。

可见瓷器装饰的色彩是多么重要,它与人们对色彩的审美心理息息相关。

青色在色性上是一种沉静而清冷的颜色,画在微含青色的白瓷上面,既能破除纯粉白瓷的单调,又增加了清澈明快的情调,给观者造成一种趋向宁静的心理反映,因此愈觉清纯美妙,明快秀雅。

古人说:“五彩过于华丽,殊鲜逸气,而青花则较五彩隽逸。

”可见古人喜爱青花的心情。

青花瓷清白分明,就因为他是在透明釉下施釉描画。

民间青花装饰的色彩美并不仅仅体现在青花的发色上,而且还表现在其青白关系的和谐处理上。

民间青花多是白底蓝花,当然也有少量的蓝底白花形式,但不管何种形式,青白关系是青花瓷器构成的基本关系。

景德镇民间青花画工在处理青白关系上还十分注重水墨画在处理色彩构成上的经验,往往关心留白,以虚当实,形成白多于青的空灵格局。

聪明的工匠们借用了宋代以马远、夏圭为代表的“马一角”“夏半边”水墨画的特殊表现方法,使中国水墨画的单色魅力在青花瓷艺术设计中得到了完美的应用。

原文标题:谢克锋:青花瓷的艺术特色及色彩体系
原文地址:/news/201305/30/news3283.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