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青花瓷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青花瓷艺术

青花瓷,温婉如玉,圆润如珠,一层薄薄的透明釉就像秋水剪瞳,静静的凝望着这世间万物。所有的一切都会老,生命、时间,可是经历了千年,她仍旧和刚刚出炉时一样,干净、淡雅。每次看到青花瓷总想到一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优雅的线条,明净的蓝花,就像一个宋时起舞唱词的女子,飘扬的水袖,舒展的柳腰,细舞的身段。捧起一尊瓷器,慢慢感受她的气息;闭上眼,想想她是跨越了千年的东西。虽然她不会说话,但是她一定目睹了这千年来的风雨。仔细聆听,仿佛还能听见绘画匠人的画笔在胚上游走的唰唰声,一朵缠枝花,一只鱼藻纹,一片葫芦叶。她把我国的水墨画艺术融和在了自身,处处流露出她的卓尔不群。没有固定的格式,飞鸟走兽、亭台楼阁、花草人物、故事传奇皆可入画;手法多样,工笔、写意皆能出彩。“五彩过于华丽,殊鲜逸气,而青花则较五彩隽逸。”青花瓷不比唐三彩的绚丽多姿,不比景泰蓝的工艺复杂,她用钴料做画,上釉一次烧成,呈色稳定,花纹素雅。虽然色泽单一,但看来并不觉得单调。

青花瓷生于唐宋,兴于明清。唐代时河南省的巩县窑就有原始青花制作;元代江西景德镇已能生产装饰精致的产品了;明代青花瓷在元代基础上更是光彩夺目,无论是景德镇的官窑,还是各地民窑,都不乏有精美之作。永乐、宣德和成化、嘉靖及万历朝官窑烧制的青花瓷,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装饰丰富而闻名于世;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对瓷器都十分嗜好,并经常提出对质地、画面的改进意见,而且改善了景德镇瓷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青花瓷的制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时期的青花瓷色泽青翠光艳,清新明快,层次清晰,尤其是蓝色像蓝宝石一样鲜艳明亮,晶莹光润。乾隆后期,青花瓷的工艺制作日益衰落。

青花瓷早年通过古道“丝绸之路”远销地中海沿岸各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又带有大量青花瓷器遍访越南和马来半岛30多个国家。至今东南亚各国所收藏的青花瓷的碎片都舍不得丢掉,用黄金将它镶嵌后藏在宝库里。明正统年间,英宗皇帝在光禄寺设宴,招待外国使者。100多桌酒席餐具全都用的是青花瓷。清新雅致的花色,把那些外国人引得如痴如醉,有些使者及夫人竟悄悄地把酒盅、碟子装进礼服口袋,宴席散后,清点餐具,据说竟被偷走580件之多。由此可见青花瓷难以抗拒的魅力。

各朝青花瓷器青花色料、瓷质、图案花纹等方面均有不同。元代青花瓷的胎体一般较为厚重,色彩鲜艳、构图繁密,采用多层装饰和进口用料,花纹以人物故事、鱼藻纹、缠枝花居多,尤其是叶子在绘制时呈葫芦状。明代永乐、宣德是我国青花瓷制作的黄金时代。采用进口青花料苏麻离青,颜色深沉、层次丰富。釉面白中泛青,构图较元代疏朗,花纹以瓜果、缠枝纹、束莲为多。成化起用平等青料,色泽淡雅,当时很少厚重、大器件产品制作。釉面肥润、抚之有玉质感。器物外底部的底釉往往有不平整的波浪纹。图案花纹常见的有云龙、飞凤、团龙、团花、婴戏等。正德、嘉靖起用西域的回青料,色泽浓艳。嘉靖帝尊崇道教,图案花纹以云鹤、八卦、八仙等为多见。

康熙青花料采用浙料,色泽鲜艳青翠,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康熙青花浓淡有层次,且有指印纹。器物以小件日用瓷和文房用具为主。图案花纹以龙、凤、缠枝莲、山水、花卉居多。民窑的图案也丰富多彩,大量出现整幅画面,如岁寒三友、米芾拜石等,也有西厢记、三国演义等故事内容。明末清初青花瓷出口量大,为康熙青花瓷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雍

正青花的色泽幽静淡雅,但有的青花有晕散现象。图案花纹除缠枝莲、云龙、龙凤外,以清雅的折枝花、团花、竹石、三果、花鸟为多见。乾隆早期青花制品很难与雍正朝区分。中期以后偏于青亮而无晕散感。除了制作碗、盘外,还生产印盒、水盂、笔筒、笔插等各类文房用具。图案除了传统的云龙、云凤、缠枝莲外,以串枝莲、三果、婴戏、松鹤、竹石为多见。当时除了白地青花外,还盛行豆青地青花、黄地青花、天蓝地青花、仿哥釉青花等。至嘉庆时青花瓷质量有所下降,但当时上等的青花器仍与乾隆相仿,青花色料较浅淡。光绪初年曾大量烧造官窑瓷器,使一度衰落的青花瓷显得生机勃发。时之青花瓷以仿前朝较多,图案纹饰以八吉祥、龙凤呈祥、万寿无疆、玉堂富贵、群仙祝寿、福禄寿喜为。光绪晚期青花瓷制作复入不振。

也许有人很不理解,我国民间美术种类多以红、黄、绿等鲜艳响亮的色彩来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而青花──不过是青白两色的瓷器,怎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就是这一青一白的黑白体系蕴含了更深的象征和寓意。这种色彩观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以及审美观念的影响下形成的,作为一种象征手段不断加以延伸,拓展了它的内在性质,从而形成了我们民族特有的“尚蓝情节”。从色彩学的角度看,蓝色代表海洋,蓝天,沉静和理性,象征生命,永恒,博大和遥远。白色则象征纯洁,优雅和神圣。从人的视觉的感官角度看,青花瓷带给观者的是扑面而来的简净雅逸之气。青花中的白色不是单纯的白色,在釉里掺了釉果矿,以还原焰烧成,取得白里泛青的如玉的白色,因而体现出玉的质感。青花中的青色既不同于水彩料中的湖蓝,也不同于国画的靛青,它是一种以氧化钴为着色剂,配以铬锰等元素,经过一定的工艺处理而制成,在釉下装饰,烧成后在光洁如玉的瓷面下出现一种或浓或淡,或深或浅,疏密相间,粗细有序的蓝色,而且不论是人物山水,还是图案花卉,都能和多变的器形相得益彰。体现出一种简洁纯净,高雅飘逸的艺术魅力。

青花瓷就其色彩而言,一青一白,极其简单,但就是这单纯素雅的色彩正符合了我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在古代,许多确有心得的中国画家就强调用“墨”。这并不是由于他们对色彩感觉的贫弱,而是在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以为色彩不能充分反映事物的本质,甚至“五色令人目盲”,光怪陆离的色彩会刺激人的视神经而影响进入思维。所以一方面在发展富有装饰意味的设色画———丹青,另一方面寻找更加单纯又最丰富的艺术手段。不少人摈弃了色彩,致力于水墨画,在单一的墨色中,求得“五墨”与“六彩”。所谓“五墨”即焦、浓、重、淡、清,是由浓到淡的五个用墨层次;所谓“六彩”,就是“干湿”“浓淡”“黑白”三对相反相成的矛盾。作为景德镇陶瓷艺术一大骄傲的青花艺术虽然只用单一的青色作为表达形象的手段,但它却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水墨技法,因而使得青花艺术语言虽然单纯却不单调,变化万千,意趣无穷。历史上每一个时期的青花瓷都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其中较典型的,如宣德时的深蓝色,凝重艳丽;成化、正德青花的淡蓝色,清雅秀丽;嘉靖、万历青花的浓蓝色,浑厚浓艳;康熙青花的鲜蓝色,青翠鲜明,艳而不俗;同时景德镇陶工将中国传统绘画工具———毛笔的驾驭技巧和丰富经验运用到陶瓷上来,扩大了陶瓷装饰手法。对宋以后,特别是元明清以至现代的陶瓷装饰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不同的时代运用不同的装饰手法,使青花装饰的风貌多种多样。元青花的纹饰密布,气势磅礴,勾线填色,笔致生动;永乐宣德青花水路均匀,清雅俊秀,勾线染色,工细严谨;成化时发明了分水法,使青花清丽鲜亮,这是青花彩绘技法的一大进步;康熙青花料分五色,娇艳欲滴。民间青花构图空灵,形象简练,笔意奔放,妙趣无穷。

这就是中国的青花瓷,一种独特的艺术,一种独特的美。爱青花瓷,不必拿着放大镜鉴赏她的年代,也不必用多少个零代表她的价值。价值千万的瓷和农家描着双喜字的瓷,对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