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2)

合集下载

五年美术《青花瓷》课教案

五年美术《青花瓷》课教案

五年美术《青花瓷》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彩绘、雕刻等手法创作青花瓷作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 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青花瓷概述:介绍青花瓷的起源、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2. 青花瓷制作工艺:讲解青花瓷的制作流程,包括制坯、画坯、上釉、烧制等环节。

3. 青花瓷创作方法:教授彩绘、雕刻等创作技巧,并示范制作过程。

4. 作品欣赏与分析:展示经典青花瓷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风格、纹饰等特点。

5. 创作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青花瓷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和创作方法,提高审美素养。

2.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彩绘、雕刻等手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青花瓷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青花瓷样品、绘画工具、雕刻工具、陶瓷材料等。

2. 材料:学生分组合作的青花瓷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图片或实物展示青花瓷作品,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与示范:讲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创作方法,并进行示范制作。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青花瓷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关注传统文化,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过程性评估: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兴趣、参与度和技能掌握情况。

2. 作品性评估:评价学生作品的创意、技巧和艺术表现力。

3. 反思性评估: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创作过程和作品进行反思,提高自我认知。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作品质量等方面,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优化和调整。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陶瓷博物馆或邀请陶瓷艺术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陶瓷文化的了解。

《青花瓷》教案公开课

《青花瓷》教案公开课

《青花瓷》教案公开课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制作工艺。

学会欣赏青花瓷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

能够运用青花瓷的相关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搜集和整理有关青花瓷的资料。

开展小组讨论和展示,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培养学生对艺术品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表达自我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青花瓷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青花瓷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

2.2 教学资源:青花瓷实物或图片。

青花瓷制作工具和材料。

相关书籍、文章和视频资料。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展示青花瓷实物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提问学生对青花瓷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3.2 讲解:介绍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讲解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分析青花瓷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

3.3 实践:分组进行青花瓷制作实践,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制作过程中的技巧和难点。

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改进作品。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作品评价:对学生的青花瓷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制作技巧、艺术表现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4.2 学生参与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4.3 教学目标达成评价:评估学生对青花瓷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审美特点等方面。

评价学生对青花瓷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发展。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堂拓展: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的中国传统瓷器,进行比较和欣赏。

邀请瓷器艺术家或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瓷器艺术的了解。

5.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搜集和整理有关青花瓷的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

2024年大班美术公开课精彩教案《青花瓷》

2024年大班美术公开课精彩教案《青花瓷》

2024年大班美术公开课精彩教案《青花瓷》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2.学习绘制青花瓷的基本技巧,提高美术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青花瓷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青花瓷图案的设计和布局。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白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杯。

2.教学辅助:PPT、青花瓷实物、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展示青花瓷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特点。

(二)新课讲解1.教师简要介绍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分析青花瓷的图案特点,如:简洁、大方、对称等。

3.演示绘制青花瓷的基本步骤,重点讲解图案设计、布局和上色技巧。

(三)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青花瓷图案进行绘制。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完成作品后,展示给全班同学欣赏,相互评价。

(四)作品欣赏与评价1.教师挑选几幅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学生从图案设计、布局、上色等方面进行欣赏。

2.学生自由发言,评价作品优点和不足之处。

(五)拓展活动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如何将青花瓷元素运用到生活中的其他物品上,如:衣服、餐具等。

2.各小组展示设计方案,全班同学共同讨论,选出最佳方案。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绘制一幅以青花瓷为主题的画作,要求图案新颖、美观。

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并拍照至班级群,分享学习成果。

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讲解、实践操作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青花瓷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绘制技巧。

2.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积极参与,作品质量较高,表现出了较强的美术表现能力。

3.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互动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4.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对青花瓷的认识仍较浅显,需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拓展。

重难点补充:(一)导入教师:(展示青花瓷实物)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青花瓷!教师:很好,你们对青花瓷有什么了解呢?学生1:我妈妈收藏了一个青花瓷碗。

大班美术公开课优质教案《青花瓷》(精选

大班美术公开课优质教案《青花瓷》(精选

大班美术公开课优质教案《青花瓷》(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美术公开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传统工艺之美》第二节《青花瓷》。

详细内容包括:青花瓷的历史文化背景、特点、制作工艺;青花瓷的图案设计与绘制技巧;以及青花瓷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青花瓷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 学会运用线条、图案等元素设计并绘制青花瓷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增进学生对传统工艺的了解,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青花瓷图案的设计与绘制技巧。

重点:青花瓷的历史文化背景、特点、制作工艺;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和欣赏青花瓷的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青花瓷、白纸、画笔、颜料、调色盘、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青花瓷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青花瓷的特点,进而引入课题。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青花瓷的历史文化背景、特点、制作工艺,让学生对青花瓷有全面的认识。

3. 实践操作(10分钟)(1)教师示范绘制青花瓷作品,讲解绘制技巧。

(2)学生跟随教师步骤,尝试设计并绘制自己的青花瓷作品。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青花瓷作品绘制练习。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青花瓷的历史文化背景2. 青花瓷的特点3. 青花瓷的制作工艺4. 青花瓷图案设计与绘制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青花瓷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文化背景、特点、制作工艺,以及实践操作绘制青花瓷作品,使学生对传统工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青花瓷元素,如青花瓷装饰品、家居用品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青花瓷》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青花瓷》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青花瓷》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六章《传统工艺之美》,详细内容为第二节《青花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青花瓷的历史、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幼儿动手绘制属于自己的青花瓷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青花瓷的基本知识,提高幼儿对传统工艺的认识和兴趣。

2.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创造美好事物的欲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青花瓷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流畅、图案的布局等。

2.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青花瓷的特点,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青花瓷实物或图片、绘画材料(如笔、纸、颜料等)。

2. 学具:画纸、水彩笔、蓝色颜料、调色盘、画笔、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青花瓷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青花瓷的特点。

(2)引导幼儿谈论在生活中见到的青花瓷,如餐具、花瓶等。

2. 知识讲解(5分钟)(1)介绍青花瓷的历史、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讲解青花瓷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流畅、图案的布局等。

3. 例题讲解(5分钟)(1)展示一幅青花瓷作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作品的图案、颜色等特点。

(2)教师示范绘制一幅青花瓷作品,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绘画材料,让幼儿按照示范步骤绘制属于自己的青花瓷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让幼儿将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2)引导幼儿互相评价,说出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1. 青花瓷的特点:历史悠久、图案丰富、色彩鲜明等。

2. 青花瓷的绘画技巧:线条流畅、图案布局合理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幅青花瓷作品。

2.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自行创作一幅青花瓷作品。

大班美术公开课优质教案《青花瓷》

大班美术公开课优质教案《青花瓷》

大班美术公开课优质教案《青花瓷》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传统艺术之美》中的第二节,主题为“青花瓷”。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起源、艺术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青花瓷的绘制技巧,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青花瓷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提高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青花瓷的绘制技巧,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进行创作。

重点: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掌握绘制青花瓷的基本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青花瓷、绘画工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绘画工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青花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瓷器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介绍青花瓷的历史起源、艺术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讲解青花瓷的绘制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的运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个简单的青花瓷图案为例,现场示范绘制过程,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绘制一幅简单的青花瓷作品。

5. 课堂交流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学习。

6.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其他类型的传统陶瓷艺术,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青花瓷》2. 内容:(1)青花瓷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2)青花瓷的绘制技巧(3)学生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青花瓷作品。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了青花瓷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并掌握了基本的绘制技巧。

五年美术《青花瓷》课教案

五年美术《青花瓷》课教案

五年级美术《青花瓷》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2. 培养学生对传统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兴趣。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青花瓷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青花瓷的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3. 青花瓷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青花瓷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2. 教学难点:青花瓷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青花瓷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陶土、瓷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青花瓷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3. 示范讲解:教师展示青花瓷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青花瓷创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1. 学生对青花瓷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的掌握程度。

2. 学生青花瓷创作的表现和创意。

3. 学生团队合作、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展示。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陶瓷博物馆或邀请陶瓷艺术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陶瓷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可以尝试其他陶瓷艺术形式,如陶器、釉陶等。

3. 鼓励学生参与陶瓷艺术比赛或展览,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反思,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创作表现。

2.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九、教学资源1. 青花瓷相关书籍、杂志、网站等资料。

2. 青花瓷作品图片、视频资料。

3. 陶瓷艺术家的访谈或讲座视频。

十、教学计划1. 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

2. 后续课程的教学计划,如青花瓷的进一步学习或其他陶瓷艺术形式的教学。

五年美术《青花瓷》优质课教案

五年美术《青花瓷》优质课教案

五年美术《青花瓷》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彩绘技巧创作青花瓷作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青花瓷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和特点3. 彩绘技巧的运用4. 创作实践:设计一款青花瓷作品5. 作品欣赏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特点,彩绘技巧的运用。

2. 难点:如何创作出具有个性化和创意的青花瓷作品。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 彩绘材料(如水粉、毛笔、画纸等)3. 瓷片或陶片(可用于实践操作)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青花瓷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其美丽图案和独特魅力。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观看课件、阅读资料等方式,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特点。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青花瓷的制作过程,示范彩绘技巧。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青花瓷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青花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青花瓷的资料,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陶瓷展览,加深对青花瓷的了解。

2. 邀请陶瓷艺术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

3. 开展青花瓷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才华。

七、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创意性、技巧性和美观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学习态度。

3. 学生对青花瓷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课后拓展情况。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与认识青花瓷的悠久历史与工艺的高度成就,多角度感受青花瓷的艺术美和人文美,提高视觉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青花瓷器型与纹样的特点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尝试绘制纹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热爱中国青花瓷艺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难点:了解青花瓷纹样的主要特征。

(2)难点:独立利用蓝色彩笔装饰纹样。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视频《青花瓷》,学生倾听。

2、导入:《青花瓷》欣赏完了,这首歌就和它的名字一样,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那么青花瓷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你对青花瓷有多少了解呢?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青花瓷,了解青花瓷,并尝试绘制青花纹样。

3、赏析《鬼谷子下山》(课件)这件元代青花瓷器,主体纹饰为“鬼谷子下山图”,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

该器物于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以1400万英镑拍出,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4、青花瓷的造型美,花纹美,而最重要的还有她清新淡雅的色彩。

在洁白的瓷体上辅以蓝色的花纹,蓝白相映、千年如新,永不褪色,所以成为历年历代收藏爱好者的至爱。

观赏青花瓷制作视频。

5、板书课题:青花瓷
二、讲授新课
(一)走近青花瓷,了解青花瓷。

1、小组互相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小组汇报
请同学用概括性的语言简单交流你对青花瓷的认识
(从青花瓷的历史发展、器型、花纹、艺术价值等方面)
3、教师总结:
1、认识青花瓷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故得名青花瓷。

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

2、青花瓷的历史发展
青花瓷器最早出现在唐代,而标准青花诞生于元代,以景德镇出产的最为著名。

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3、青花瓷的器型
青花瓷来源于生活,自然服务于生活。

日用青花瓷的器型可分为罐、碗、瓶、壶、杯、盆、洗、盒等,造型丰富,形式多样,除日常生活用碗、盘、碟、盏之外,还有酒具、茶具、文房用具、卫生用具、照明用具等。

4、青花瓷的纹饰
青花瓷的花纹多为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书画、吉祥图文等。

(欣赏不同题材的青花瓷品)。

什么是吉祥图文呢?就是通过象征、比拟、谐音等手法表达吉祥、美好的意思。

(二)任务二,发现青花瓷的艺术美
学习方法:欣赏观察总结
1、教师:通过刚才小组的交流,我想大家对青花瓷都有了一些简单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完成第二个任务,发现青花瓷的艺术之美。

世人喜欢青花瓷,它的艺术之美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课件)出示一些青花瓷品供学生欣赏。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造型美、花纹美、色彩美,(板书)
2、教师讲解:青花瓷的的造型特别的丰富,以青花瓷瓶为例,青花瓷瓶的种类就尤其繁多,课件出示多种类型的瓷瓶剪影,让学生猜一猜,分别叫什么瓶。

(课件)
教师:整体像葫芦形状的葫芦瓶,瓶口处像凤尾的凤尾瓶,有像蒜头形状的蒜头瓶,还有玉壶春瓶、抱月瓶、琮式瓶等等。

3、欣赏青花瓷的纹饰
青花瓷瓶不仅造型丰富,青花瓷器上面的纹饰也非常有讲究,我们以这个青花缠枝莲大罐为例,来分析它分层布局的方法,一个罐子分了五个层次,不同位置的装饰花纹都有所不同,中间最大的这块花纹我们把它叫做主纹,一般情况下主纹画在瓶子的腹部,这个主纹也是体现了这个罐子所要表现的主题含义。

其余的边缘地方的花纹我们把它叫做辅纹。

而辅纹所使用
的花纹一般使用的是连续纹样,就是把一种图案左右重复的排列,(课件)我们用连续纹样来装饰瓷瓶的颈部、肩部、底部等,就像给瓶子带上了花环、项链、穿上漂亮的鞋子一样。

4、欣赏青花瓷的色彩
三、检测导结
(一)布置作业
同学们,赏完青花瓷,是不是为我们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手艺所折服。

今天我们也向他们学习,尝试用手中简单的工具来制作青花瓷器外形,并试着临摹青花纹饰。

请看学习活动(课件)请用你的白色卡纸对折后画出你喜欢的瓶子的外形,剪下来后展开,再选择你喜欢的花纹临摹到合适的位置上。

作业要求:纹样要适合瓶子的外形特征。

画花纹的时候用笔要肯定,线条要流畅,颜色可以有深浅变化。

(二)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三)作业评价
我们来当小小鉴宝师,评一评谁的瓶子最好看。

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课件)同学们,大家看看,传统的青花元素现在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在现代生活用品中,手机、服饰、钱包等都将青花独特的魅力展现了出来。

一种颜色、几笔花纹,成就了青花瓷的传世美名,也让我们惊叹古人这流传千年的艺术。

下课以后同学们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寻找青花瓷器不同朝代的图案特点,并做好记录,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这美丽的青花瓷。

五、板书设计
青花瓷
1、器形种类
2、绘制纹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