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新文化运动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40张)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新文化运动(公开课)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新文化运动(公开课)


当时好多人不知道“共和”是什么? 长期受封建教育影响,“做皇帝的奴隶、 做家庭的奴隶、做古人的奴隶”。 •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看到国民性的愚昧、 迷信、麻木不仁、自高自大、自欺欺人等 弊端,认为必须来一场实现革命才能真正 实现民主共和。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 文化领域的继续,是辛亥革命的补 课。
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 半夜, …满本都写着‘吃 人 ’” 设…国民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 而比 (即 个人政治材料 ,而易以自由的 3.1 材料3.2 准 一 代,…当以科学与人权 民主)并重。” 自治的国民政治。” ?比 --陈独秀 --陈独秀《敬告青年》
, 反对旧文学 打倒“孔家店”-吴虞 哪 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 “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 组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材料3.3 ‘仁义 快 材料3.4 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推倒…贵族文学,建
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 半夜, …满本都写着‘吃 人 ’” 设…国民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重点突破 探究学习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主要撰稿人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3、指导思想
西方的民主与科学
4、主要阵地
《新青年》 5、主要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
1、兴起的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为什么北京大学成 2、主要撰稿人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 3、指导思想
三、须讲求文法;
四、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务去滥调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1917年11月,一声炮响,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 主义革命,社会主义从理想转化为现实。十月革命 的胜利,给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希望。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新文化运动 》(竞赛课课件,共44张ppt) (共44张PPT)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新文化运动 》(竞赛课课件,共44张ppt) (共44张PPT)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概况
80 60 40 20 0 纱厂 纱锭 资本(百万 1911年 1919年
辜鸿铭: “你们笑 我,无非是因为 我的辫子。我的 辫子是有形的, 可以马上剪掉, 然而,诸位脑袋 里面的辫子,就 不是那么容易剪 掉的啦。”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政治:辛亥革命失败,列强加紧侵略中
(三)设计思想
本课教学内容为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影响。为了能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习产生强烈兴趣,所以创设情境,以 展厅形式呈现,通过“走进新世纪”“涌现新思想”“唤起 新觉醒”三个展厅,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新文化运动兴起的 背景、内容和影响。在参观过程中,设计小障碍,让他们解 决,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这样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 丰富想象能力。 本课内容有一定难度,作为高中生,看问题要有深度,所以 要培养分析能力。为此,查找了相关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对 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 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学会交流。所以设计一些问 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 学会合作学习,并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 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 , 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 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 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 了年轻的生命。
孔子是数千年来封建帝王实行专 制统治的护符,儒教对人们思想 的束缚比专制帝王加于肉体上的 淫威更其严重。 —— 李大钊
【探究】
如何看待 儒家传统文化?
希 望
作词:胡适
我从山中来 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 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 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 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 夜夜不能忘 但愿花开早 能将宿愿偿 满庭花簇簇 开得许多香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课件(40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课件(40张PPT)

思辨1:民主和科学的内涵是什么?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 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德先生)
(赛先生)
民主
指资产阶级民主思 想和民主制度。
科学
指自然科学法则 和科学精神。
思辨2:什么是旧道德?新道德? 旧道德: 封建伦理道德,核心是三纲五 常。
新道德: 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自 由平等思想。
他是《新青年》、《向 导》等刊物的忠实读者。… 他还不断地把《新青年》、 《向导》等进步书刊邮回其 母校陆川中学和县里的一些 高等小学,为在家乡传播马 列主义倾注了极大的热情。
宁培瑛,陆川人 ——钟文典《广西通史〃第3卷》
玉林中等学校抚康学联(后改称 抚康留玉学会)的《抚康》杂志、 容县学联的《绣江杂志》等等。 这些报刊及时地报道全国爱国运 动的情况,宣传反帝爱国思想, 并在不同程度上介绍了一些新思 想、新文化,在教育青年、唤醒 民众,促进爱国运动在广西的广 泛深入开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 作用。
旧道德 旧1:民主和科学的内涵是什么? 思辨2:什么是旧道德?新道德? 思辨3:为什么要进行文学革命?
活动要求: (1)各小组任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先选先得; (2)结合课本和导学案材料进行讨论; (3)准备时间3分钟; (4)各小组组长落实好分工。如,安排好记录 员和发言人。
——
新文化运动实质: 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时代背景: ①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②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 (根本 原因) 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政治:③资产阶级要求民主制度,但 袁世凯复辟帝制。 思想:④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⑤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直接原因)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5.1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40张)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5.1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40张)

(
对点训练 1 以下最能体现“文化大革命”时期文艺方向的是 ) 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办好样板戏,服务工农兵”
【解析】 注意题干给出的时间 “文化大革命 ”时期,并联系所 学知识, “文革 ”时期在 “左 ”倾错误思想指导下,“双百 ”方针遭 到破坏, “样板戏 ”一统天下。故选 D。 【答案】 D
4.从“双百”方针遭遇挫折中可以得到什么教训?
提示:党和政府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处 理问题;在文学艺术领域要始终坚持“双百”方针,这对发展我国科 学文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同政治的关系和 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
思维导图
3新课堂· 互动探究 主题一 “双百”方针 史料探究
提示:根本目的: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含义:“百花齐 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 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讨论。
3.“双百”方针有何特点?
提示:“双百”方针是一个基本性的,也是一个长期性的方针; “会仍然存在各 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 基础上提出来的。
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原则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尤其重点 关注深刻反映现实生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较好地体现时代精 神和历史发展趋势的作品,并提倡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鼓励 文学创新。 请思考:茅盾文学奖的设立有何意义?
提示:茅盾文学奖的设立促进了新时期的文学创作,推动了社会 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
新知预习 一、“双百”方针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1.背景 随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 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科学和 文化,成为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 2.提出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强调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 争鸣。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课件(共50张PPT)(共50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课件(共50张PPT)(共50张PPT)

“ 我 ” 的 民 国 印 象 同样是1915年,袁世凯为使日本支持自己称帝,接受 了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
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 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
“ 我 ” 的 民 国 印 象
第一篇章
时势所迫:一份杂志的创刊问世———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与兴起
穿越时空 看“回忆纪录片”,回答问题:
你将如何设计一份有战斗力的杂 新 志?(杂志名、封面、战斗口号、文章……)
文 化 运 动
第二篇章 锋芒毕露:一份杂志的成长壮大———新文化运动的概况与内容
科学(Science)
科学:看待事物的观 材料: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 志之天职。 点、态度和精神。
—---陈独秀·《新青年》
民主(Democracy)
“ 我 ” 的 民 国 印 象
不,这不算什么,还有让“我”更震惊的,看 这门联……而且不止一家一户。
“ 我 ” 的 民 国 印 象
1915年,中国出现了一批新式纺织厂。1915年,民族象 也是1915年,民族资本家张弼士创立的中国首家葡萄 酒企业——张裕酿酒公司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 金奖。
新 文 化 运 动
是什么力量促使他要在1915年创办这份杂志呢?
新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与兴起 文 化 运 动
第一篇章
时势所迫:一份杂志的创刊问世———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与兴起
穿越时空 看“回忆纪录片”,思考问题:
1.写下你对民国初年的印象? 2.当时的中国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哪 些力量有利于社会发展?哪些不合时宜? 新 文 是否蕴含着矛盾?该依靠何种力量来解决? 化
运 动
《“我”的民国印象:1912—1915年》
民 国 万 岁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二课新文化运动(共56张PPT)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二课新文化运动(共56张PPT)

德先生:指民主即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 民主制度 赛先生:指科学即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 科学精神
提倡民主与科学的目的、评价
目的是医治中国政治上、道德 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 暗。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 和国。使中国富强起来。 具有反封建思想的意义,也有 利于科学事业的发展。但是有 些偏激。
旧道德
一、运动背景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概况
80 60 40 20 0 纱厂 纱锭 资本(百万 1911年 1919年
以张裕葡萄酿酒公司为例,它 是由南洋富商于1892年投资创 办,李鸿章签发执照。90年代, 全部海外资产约合白银7000万 两,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一年的 财政收入,可谓“富可敌国”。
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镜头一: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专制 制度 仍旧 根深 蒂固
探究: 如何理解民主和科学?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
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 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 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西洋因为拥护德、赛两 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 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 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 上一切的黑暗。”
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过程中, 他毫不犹豫地举起尊孔大旗, 试图以此消除辛亥革命前后在 中国大地上迅速传播的西方资 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为实现 自己独裁专制的政治目的大造 舆论。
一、运动背景
1、政治
帝国主义进一步侵略中国 袁世凯复辟帝制破坏共和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得发展(根本)
2、经济
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探究: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对 待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公开课课件(34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公开课课件(34张PPT)

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 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1917年5月1日《新青年》第三卷第三号)
法语,青年
校长 蔡元培
文科学长 陈独秀
李大钊 图书馆长
胡适《西洋哲学史》 周作人《欧洲文学史》 《中国哲学史》
鲁迅《小说史》
一、新邦旧民(背景) 二、新药启民(内容)
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 ——陈独秀 《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 1916年10月《新青年》2卷2号
(二)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余之掊击孔子,非 掊击孔子之本身,乃 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 所雕塑之偶象的权威 也;非掊击孔子,乃 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 也。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 观与孔子》1917年2月4 日《甲寅》日刊 我有手足,自谋温饱; 我有口舌,自陈好恶;我有 心思,自崇所信;绝不认他 人之越俎,……一切操行, 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 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 盲从隶属他人之理。
1920年8月,一批青年踏上留法 之路。前左四为周恩来,左一为 聂荣臻;后排右三为邓小平。
1919年的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三)新文化: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胡适说:这一年 (一九一九)之中,至 少出现了四百种白话 报……时势所趋,就是 政客军人办的报也不能 不寻几个学生来包办一 个白话文附张了。
1920年,北大首开女禁, 男女同校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III专题三《新文化运动》
重访1915
——回望百年新文化运动
民国初到20世纪20年代末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 留学方向和群体
留美学生群 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群 留苏的政治家群 留日学生群
人数
推算人数达5362人 共计有1700名以上 总计在1600人左右 当在20000人以上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课件 (共23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课件 (共23张PPT)
凛寒冬雷声翻滚,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纷飞,除非天地相交
聚合连接,直到这样的事情全都发生时,我才敢将对你的
情意抛弃决绝!
推进新课
问 题 情 境
文学革命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呢?
教 师 1.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讲 2.以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代替陈腐、雕琢、 解 迂晦的旧文学。
文学革命是从形式到内容的革命。
“德先生”和“赛先生”及其内涵分别是什么?你 材 反对专制与愚昧。 引导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 能从材料中看出陈独秀先生提倡什么吗? 料 这也是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此外,它与以 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已经由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层面深入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到思想文明层面。
推进新课
材料一: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
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 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 也。
材 料
这两段材料共同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什么主张?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思想革命)
材料二: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
专题
3
二 新文化运动
图片导入
袁世凯戎装像
1914年9月28日,袁世凯率领 百官在孔庙祭孔
图片导入
为了复辟帝制。为此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袁世凯为什么要祭孔、祭天坛? 显然这与民主共和观念是势不两立的。
袁世凯率“中华帝国”的臣 民众登天坛祭天
推进新课 一、历史背景
问 题 情 境 教 师 讲 解
推进新课 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材料二:1919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 思主义研究专号”,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从马克思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探究点 评价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史 料 史料一 要拥护那德先生(即 democracy),便不得不
解 读
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 赛先生(即 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 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 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注意三个“不得不 反对”的内容,由 此反推民主与科学 的具体内涵。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史料二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 注意关联词: 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 “非……乃”强调 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的是“乃”后面的 ——李大钊 内容。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分析陈独季提出了什么主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史论拓展】
理解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民主与科学
(1)含义:①“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包括个性解放、人权、主 权在民、自由、平等、共和、宪政等,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②“科学” 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包括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反对迷 信武断、愚昧盲从、偶像崇拜等封建落后思想。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兴起 (1)揭开序幕:1915 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 、胡适、鲁迅等人。 (3)前期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 (4)运动中心:北京大学。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课中思考] 辟帝制?
阅读教材 P53“学习思考”:为什么说尊孔复古的实质就是复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青年杂志》的创办,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 幕。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陈 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知识分子起了重 要的引领作用。 2.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批判封 建伦理道德和实行文学革命是其重要内容。 3.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 为马 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创造了 条件。 4.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体现了反对愚 昧和专制,提倡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同时也有 一定的片面性,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 形式主义偏向。
【提示】
提倡民主与科学 ,反对愚昧和专制 ,反对旧道德,反对旧传统
和旧文学,主张用民主与科学重新评估传统文化。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新文化运动宣扬科学与民主,为什么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提示】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成为封建专制主义的符号和灵魂;辛亥革
命后,实行专制者都打着“尊孔”的旗号;新文化运动要反对专制,必然要批 判孔子及其代表的传统道德。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局限性 对传统文化 和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形式主义的偏向。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课中思考] 系?
阅读教材 P56“学习思考”: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有什么关
【提示】
新文化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
道路,促进了民众的觉醒 ,尤其是后期的新文化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 ,为五四 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随着五四运动的进行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在 中国传播,新文化运动阵营开始分裂。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李大钊 ①指出民与君势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也不能并存。 ②批判尊孔复古 思潮,其实就是反对复辟帝制 。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陈独秀:指出“三纲五常 ”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 (2)鲁迅:小说《狂人日记 》指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 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 文学改良刍议 》一文,陈独秀发表了 《 文学革命论》一文。 (2)“文学革命”口号的提出和白话文的使用,成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有力 武器
[课中思考] 特殊贡献?
阅读教材 P55“学习思考”: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各有什么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提示】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高举民主与
科学大旗,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发表《文学革命论》 ,主张文学革命等。 李大钊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和尊孔复古逆流, 率先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 义。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主张文学创新,提倡白话文。鲁迅发表《狂人 日记》 ,揭露封建礼教罪恶。蔡元培在北大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 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教材整理 3 1.进步性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思想解 ①全面进攻 封建专制思想,开辟了新思想发展的道路 放运动 ②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思潮开始在中国传播 促进民 唤起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特别是青年学生在启 众觉醒 蒙思潮的影响下,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文化转 型运动 ①对中国的政治 、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 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②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阶 段 一
阶 段 三

阶 段 二
新文化运动
学 业 分 层 测 评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学习目标: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教材整理 1 《新青年》与新觉醒 1.背景 政治领域 思想领域 文化领域 阶级基础 在北洋军阀 的统治下,反动的政治势力妄图复辟帝制 ①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②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的盛行 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 知识分子队伍也日益壮大
【提示】
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要尊孔复古,就要恢复封建时代的礼仪
和制度,而这些礼仪和制度与封建君主制是紧密相连的。因此,我们说尊孔复 古实质就是复辟帝制。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教材整理 2 高扬科学民主大旗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1)陈独秀 ①指出只有科学与民主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 ②希望青年要成为自主的、进步的、科学的新青年。 ③从 历史进化的观点出发,说明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是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 潮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