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水稻主要病害防治药剂及使用技术

水稻主要病害防治药剂及使用技术(一)稻瘟病1、三环唑。
推荐使用剂量:225-300克/公顷;使用技术要点:是内吸保护性杀菌剂,必须在病菌侵入以前或在发病5-7天前喷雾使用,视天气和病情的发展情况决定喷药次数,一般重病田需喷2-3次,间隔期为7-10天。
2、稻瘟灵。
推荐使用剂量:600-800克/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可以在病菌侵入前后、但必须在发病前使用才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侵入前至发病阶段,用药越早效果越好,视天气和病情的发展情况决定喷药次数,一般重病田需喷2-3次,间隔期为7-10天。
注意与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混用或轮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3、异稻瘟净。
推荐使用剂量:900-1200克/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可以在病菌侵入前后、但必须在发病前使用才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侵入前至发病阶段,用药越早效果越好,视天气和病情的发展情况决定喷药次数,一般重病田需喷2-3次,间隔期为7-10天。
注意与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混用或轮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4、春雷霉素。
推荐使用剂量30-45克/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可以在病菌侵入前后、但必须在发病前使用才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侵入前至发病阶段,用药越早效果越好,视天气和病情的发展情况决定喷药次数,一般重病田需喷2-3次,间隔期为7-10天。
注意与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混用或轮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二)纹枯病1、井冈霉素。
推荐使用剂量为150-187.5克/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属于非内吸保护性杀菌剂,必须在病菌侵入以前喷雾使用。
药剂喷施时要注意喷施到发病的水稻下中部,需要从分蘖末至蜡熟期间隔10天左右不断喷药,才能保持较好的效果。
2、三唑类杀菌剂-300克/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
推荐使用剂量:67.5-90克/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在发病初期施药,均匀喷雾稻株中、下部,施药时田间应保持浅水层2-3天,田水自然落干3-4天后重新上浅水层,这样效果比较理想。
水稻穗颈瘟的特效药有哪些?

水稻穗颈瘟的特效药有哪些?
水稻穗颈瘟是水稻生长期间常见的一种病害,严重时会使水稻减产,所以种植时要做好防治措施,那水稻穗颈瘟的特效药有哪些?
1.噻菌灵
每100公斤稻种用有效成分含量180-300克可湿性粉剂拌种。
2.三环唑
在病菌浸染前期的时候,每亩地使用50-75g的三环唑兑水稀释1000倍,进行喷洒。
3.富士一号
每亩可用40%富士一号100克,兑水50-75公斤将植株喷透,交替使用对口农药,可以有效提高防治效果。
4.新克瘟散
每亩地使用100-130ml的新克瘟散兑水稀释喷洒(该药为有机磷酸酯类杀菌剂,不宜用于绿色食品水稻田)。
5.使百克乳油
每亩地使用40-60ml的使百克乳油兑水稀释喷洒(低毒杀菌剂,可用于绿色食品水稻田)。
6.稻瘟灵
在水稻孕穗后期至破口期以及齐穗期的时候,分别喷药防治一次,每次每亩地使用75-100g的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兑水30kg稀释喷雾。
7.春雷霉素
对水稻上的稻瘟病有优异防效和治疗作用。
在水稻抽穗期和灌浆期施药,对结实无影响。
防治稻瘟病、栗瘟病时,使用浓度为40r,如用6000r/g可湿性粉剂,每50g药粉加水75kg,喷施1亩左右;叶瘟达2级时喷药,病情严重时应在第一次施药后7天左右再喷施一次。
防治穗颈瘟在稻田出穗三分之一左右时喷施;穗颈瘟严重时,除在破口期施药外,齐穗期也要喷一次药。
0.4%粉剂可直接喷粉施药,每亩用量1.5kg,最好在早晚有露水时施药,使药粉能沾在稻株上。
水稻种子消毒的常见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水稻种子消毒的常见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水稻种子消毒是预防和控制水稻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水稻种子消毒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1. 咪鲜胺:咪鲜胺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可以有效防治水稻恶苗病、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
使用时,将咪鲜胺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将药液浸泡水稻种子,一般浸泡时间为1-2天,可以有效杀死病菌,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2. 硫酸铜:硫酸铜是一种无机杀菌剂,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稻瘟病等病害。
使用时,将硫酸铜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将药液浸泡水稻种子,一般浸泡时间为1-2小时,可以杀死病菌,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3. 百菌清:百菌清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
使用时,将百菌清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将药液浸泡水稻种子,一般浸泡时间为1-2天,可以杀死病菌,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任何消毒药物时,要按照说明书或专业人员的指导进行操作,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对水稻造成伤害。
同时,也要注意安全使用药物,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黑龙 江农 业科 学 2 0 1 4 ( 1 ) : 5 4 ~5 6 He i l o n g j i a n g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理 3 : 4 0 稻瘟 灵乳 油 1 2 4 9 . 5 mI ・ h m , 处 理 4:
春雷 霉素 1 5 0 0 L ・ h m ~, 处理 5 : 空 白对照 ( C K) 。
每个处 理 3次重 复 , 小 区面积 5 0 m。 。采 用 田 问 试 验 的方法 , 将 各处 理 药 剂 在 分蘖 中期 和 孕穗 中 期分 别施用 1次 , 验证 不 同药 剂 对稻 瘟 病 的 防治 效果 。
三 环 唑 和 稻 瘟灵 的 防 治效 果 较 好 。
关键词 : 稻瘟病; 杀 菌荆 ; 防 治效 果 ; 安 全 性
中 图分 类 号 : ¥ 4 3 5 . 1 1 1 . 4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2 — 2 7 6 7 ( 2 0 1 4 ) 0 1 - 0 0 5 4 — 0 3
研 究 已有 报 道 j 。
黑龙 江省 是 我 国水 稻 生 产 大省 , 水 稻 常 年 种 植 面积超 过 2 6 6 . 7万 h m , 并 有逐年 增加 的趋 势 。 稻瘟 病在 黑龙 江 省 各 水稻 主产 区 均 有发 生 , 主要 采 用化 学药剂 防治 , 一些 药 剂 的 应 用 已有 近 2 0 a 的历史 。有研 究证 实 , 经过长 期药 剂 防治 , 黑 龙江 省 稻瘟病 菌 已经 出现 了对三 环唑 等药 剂产生 抗性 的菌株[ 5 ] 。尤 其是 在 佳 木 斯 地 区 , 稻瘟 病 发生 严 重, 抗性 菌株 的出现频 率较 高 , 一 些药 剂 的防治效
五种杀菌剂对稻瘟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2 0 % 井 冈霉 素 2 0 g兑水 4 0 喷雾 防治二 、三 化
螟、 稻纵卷 叶螟 、 稻 飞虱 、 纹枯病 。 8 月3 0日6 6 7 m2
1 材 料 和 方 法
1 . 1 试 验 地
喷施 阿维菌 素 1 0 0 m l 加2 5 %吡蚜 酮 1 6 g 防治 二 、
3 1 . 8 %辛菌 胺醋 酸 盐水 剂 2 7
3 0 %嘧菌酯悬 浮剂( 浙 江省 湖州南 浔农 惠达 化 工有 限公 司 ) 1 0 %苯醚菌 酯悬浮剂 ( 浙江省 化工科 技集 团
有 限公 司 )
效钾 含量 7 5 p p m, 碱解 氮含量 8 0 p p m。
整 个试验前 期雨水多 、 湿度 大 、 气温低 、 日照
少, 极 有利 于稻 瘟病 的发 生 。
油 、5 0 0 g / L甲基 硫 菌灵悬 浮 剂等 五种 杀菌 剂及 其不 同浓度 对稻瘟 病( P y r i c u l a r i a o r y z a e ) 的防治
效果 和对 水 稻生 长安 全性 的影 响 ,通 过 田间对
1 3日返 青后 , 6 6 7 m2 追 尿素 1 2 、氯化钾 1 0 k g ,
嘲 北 机 保
2 0 1 4年第 1 期 总第 1 4 1 期
试验研 奔
五种 杀菌剂对稻瘟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王 猛 姜 国庆 赵 仁杰 代 华 王 玖
( 崇 阳县农业局 4 3 7 5 0 0 )
.
中图分类号: s 4 8 9 . 9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5 . 6 1 1 4 ( 2 0 1 4} 0 1 - 0 0 8 - 0 0 3
几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的药效比较试验

- 117 -·植物保护·上海农业科技 王华:几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的药效比较试验 2020(3):117-118———————收稿日期:2020-02-14几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的药效比较试验王 华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499)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
近年来,受天气变化及水稻品种抗病性下降的影响,上海市奉贤区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且由于水稻感病品种数量和种植面积有所增多,部分区域出现了稻瘟病发生严重的情况。
因此,为筛选出防治水稻稻瘟病的高效低毒药剂,笔者于2019年开展了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效果比较试验,以期为相关药剂的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某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稻田中进行,土壤为青黄土,pH 为7.91,有机质含量为18.4 g/kg。
供试水稻品种为“沪软1212”,栽培方式为直播,于2019年6月18日播种。
1.2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8个处理,见表1。
每处理重复3次,摘 要:为筛选出防治水稻稻瘟病的高效低毒药剂,特开展了几种杀菌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每667 m 2施用6%春雷霉素水剂50 mL、20%春雷·戊唑醇可湿性粉剂30 g 或40 g、26%稻酰·醚菌酯悬浮剂70 mL,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较好,药后44 d 的防效均在80%左右,且对水稻生长安全,这几种药剂可在水稻生产中作为防治稻瘟病的药剂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杀菌剂;稻瘟病;防效;安全性中图分类号:S435.111表1 试验处理设计及药剂来源随机排列,小区面积为667 m 2,试验期间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均一致。
1.3 试验方法于2019年8月30日(水稻稻破口前),使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富达喷雾器厂生产的3WBD-16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每667 m 2兑水60 kg 进行喷雾施药1次,施药前20 d 未喷施过其他杀菌剂。
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穗期稻瘟病和稻曲病的防治效果

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穗期稻瘟病和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叶秀芬;张震;邱海萍;毛雪琴;柴荣耀;张昌杰【摘要】试验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对水稻穗期稻瘟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0 g·hm-2防效最好,达93.8%,拿敌稳、阿米妙收、咪鲜胺、稻瘟酰胺、稻瘟灵和春雷霉素等6种杀菌剂可与其轮换使用.7种杀菌剂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欧博、阿米妙收、爱苗、己唑醇、拿敌稳、丙环唑和井冈霉素,防效为96.7%~76.9%.拿敌稳和阿米妙收可同时用于防治稻瘟病和稻曲病.【期刊名称】《浙江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57)005【总页数】3页(P675-677)【关键词】杀菌剂;稻瘟病;稻曲病;防治效果【作者】叶秀芬;张震;邱海萍;毛雪琴;柴荣耀;张昌杰【作者单位】宁海县农林局,浙江宁海315600;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宁海县农林局,浙江宁海315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111近2年,浙江省水稻生产中遭遇有利稻瘟病发生的气候条件以及受到品种抗性下降的影响,稻瘟病发生逐年加重[1-3]。
稻曲病是宁波稻区另一个常见的水稻穗期病害,尤其在籼粳杂交稻甬优系列品种推广后,稻曲病更是常年重发[4]。
化学防治是当前稻曲病防治中最为有效的方法,然而经常有农户反映生产中常用的杀菌剂对稻曲病防效不佳或防效下降,最终造成较大产量损失。
为此,我们针对水稻穗期稻瘟病和稻曲病这2种当前最为重要的病害进行防治药剂田间筛选试验。
1.1 材料试验在宁海县茶院乡郑公头村进行,该地常年种植水稻。
土壤类型为砂壤土。
稻瘟病防治试验药剂为拿敌稳水分散粒剂(75%肟菌酯·戊唑醇WDG,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阿米妙收悬浮剂(325g·L-1苯醚甲环唑·嘧菌酯SC,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5%咪鲜胺乳油(EC,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30%稻瘟酰胺悬浮剂(江西众和化工有限公司),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WP,温州农药厂),40%稻瘟灵乳油(中农住商(天津)农用化学品有限公司),2%春雷霉素水剂(AS海南博士威农用化学有限公司)。
不同药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不同药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温明雄;谢祥恩;董绳有;陈毅群
【期刊名称】《种子科技》
【年(卷),期】2022(40)5
【摘要】为明确22%春雷霉素·三环唑悬浮剂(禾满)、20%三环唑悬浮剂、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在南雄市水稻稻瘟病的防效,利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对试验田进行施药,于叶瘟初发期及水稻破口前5 d各施药1次,测定各药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及水稻产量的增产效应和安全性影响。
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2%春雷霉素·三环唑悬浮剂、20%三环唑悬浮剂、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个不同处理对稻瘟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叶瘟药后的病指防效在47.50%~60.30%、穗瘟药后的病指防效在
75.70%~79.44%,不同药剂处理对水稻最终增产率可达98.23%~103.59%,说明3个处理对稻瘟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为避免长期单一用药导致抗药性产生的风险,建议在生产实践中进行轮换施药。
【总页数】4页(P9-12)
【作者】温明雄;谢祥恩;董绳有;陈毅群
【作者单位】南雄市农业农村局植物保护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5.111
【相关文献】
1.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及稻曲病的防治效果
2.不同药剂对稻蟹生态种养田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3.水稻应用不同药剂对稻瘟病防治效果分析
4.不同药剂对水稻稻瘟病防治效果
5.水稻应用不同药剂对稻瘟病防治效果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黄科林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7年第24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以广西博白的水稻为实验对象,以75%的三环唑、75%的朊菌·戊唑醇、30%的嘧菌酯·咪鲜胺、20%的稻瘟酰胺以及6%的春雷霉素为研究对象“关于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的研究。
除此之外,本文还给出了对水稻稻瘟病防治的建议。
关键词:杀菌剂;水稻;稻瘟病;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435.111.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233009
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水稻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水稻稻瘟病作为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几大病症之一,对水稻的产量以及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探究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极为重要。
1 研究背景
1.1 水稻稻瘟病简介
水稻稻瘟病是对水稻影响很大的疾病,在不同时间、各地的水稻区均有可能发生,它能够造成水稻大幅减产,严重时甚至导致水稻颗粒无收,因此近年来对水稻稻瘟病的研究也比较多。
但是,对水稻稻瘟病的研究依然任重道远。
1.2 杀菌剂
在变量的选择上,人们选择了市场上比较畅销的杀菌剂,包括:75%的三环唑、75%的朊菌·戊唑醇、30%的嘧菌酯·咪鲜胺、20%的稻瘟酰胺以及6%的春雷霉素。
在实验过程中,设置了空白对照组和对照组(喷洒等量的自来水)来作为对照。
本研究的喷洒方法为:用电动喷雾器喷洒。
1.3 防治效果的判断指标
防治效果的判断指标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亦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实验采取5点取样法(实验水稻小组所占的土地均为长方形,选取长方形的4个点以及对角线相交形成的中点),对这5个区域的水稻状况做详细的判断(包括:是否发病、发病的水稻部位、发病的严重程度、水稻的其他生长状况)。
根据对水稻的不同状况进行量化,以此来简化分析,更加有利于人们的研究判断。
1.4 研究地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的地点为广西博白县,研究对象为当地自然生长状况下的水稻,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为对比分析法,通过改变单一变量来探究不同类型的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在研究过程中,将相同生长状况下的水稻分为若干组并隔断不同小组间的联系,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在实验的过程中,使用了足够的水稻,以此来消除水稻个体间的差异对研究造成的影响。
整个研究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也就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2 实验内容
本研究从多个角度对杀菌剂的水稻稻瘟病防治效果做出评价,以下是详细的评价内容。
2.1 研究说明
将水稻发病的严重程度分为10级(从0~9级,数值越高,表示水稻的发病情况越严重),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对一组内的水稻发病情况的统计,以水稻发病程度的平均值(保留2位小数)作为水稻的发病系数。
在对杀菌剂效果的评价上,极好>好>较好>一般>较差。
这说明,“极好”的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防治效果最好,“较差”的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防治效果最差。
2.2 杀菌剂对水稻及环境的影响
通过和空白对照组的对比分析发现:实验中所选取的杀菌剂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并无不良影响,通过对水稻:周围环境的分析,发现:实验中所选取的杀菌剂对水稻周围的环境并无十分明显的影响。
由此可知:杀菌剂对水稻以及周边环境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但是,有些杀菌剂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是在短期内无法被显现的,杀菌剂中的一些有害成分可能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生物圈,它不仅可能危害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对其他物种甚至人类自己都有潜在的危害性,而这些危害可能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得以发现,因此本研究对杀菌剂对环境的危害效果持保留态度,即:在研究中人们无法找到实验中的杀菌剂对环境危害的确切证据,但是不能证明实验中的杀菌剂对环境一定没有危害。
2.3 杀菌剂对水稻叶瘟的防治效果
本实验通过对已发病的水稻喷洒杀菌剂来判断不同的杀菌剂对水稻的影响,其具体的研究结果如表1。
通过表1可知:75%的朊菌·戊唑醇对水稻叶瘟病的防治效果最佳,而6%的春雷霉素对水稻叶瘟病的防治效果最不如人意。
2.4 杀菌剂对水稻穗瘟的防治效果
本实验通过对水稻喷洒杀菌剂来判断不同的杀菌剂对水稻的穗瘟的影响,其具体的研究结果如表2。
通过表2可知:75%的朊菌·戊唑醇对水稻穗瘟病的防治效果最佳,而20%的稻瘟酰胺和6%的春雷霉素对水稻叶瘟病的防治效果都不如人意。
2.5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的实验数据,得出以下结论:对广西博白的水稻而言,在75%的三环唑、75%的朊菌·戊唑醇、30%的嘧菌酯·咪鲜胺、20%的稻瘟酰胺以及6%的春雷霉素这5种杀菌剂中,使用75%的朊菌·戊唑醇可以达到最好的预期效果,而使用20%的稻瘟酰胺和6%的春雷霉素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理由如下:75%的朊菌·戊唑醇对水稻的叶瘟、穗瘟的防治效果均是“极好”,而20%的稻瘟酰胺和6%的春雷霉素在这2项的比较上均占劣势。
3 研究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
本研究的优点在于大力借鉴前人的优秀成果。
在水稻稻瘟病的研究上,已经有很多既得成果,这其中就包括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技术研究以及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的影响研究。
正是借鉴了这些经验和研究方法,本研究才能够保证其科学性。
本研究的缺点在于由于实验的经费、时间有限,无法对多种杀菌剂(本实验只选取了市场上常见的5种杀菌剂)和多种水稻类型做出研究。
除此之外,本实验无法做出多次实验来反复验证实验的正确性。
4 水稻稻瘟病防治建议
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使用75%的朊菌·戊唑醇对水稻稻瘟病进行防治,但是由于长期的同一种类型的杀菌剂防治会使水稻的抗逆性降低,因此可以多种杀菌剂组合使用。
5 结语
通过实验得知:在75%的三环唑、75%的朊菌·戊唑醇、30%的嘧菌酯·咪鲜胺、20%的稻瘟酰胺以及6%的春雷霉素这5种杀菌剂中,使用75%的朊菌·戊唑醇可以达到最好的预期效果,而使用20%的稻瘟酰胺和6%的春雷霉素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而在实际的生活中,可以多种杀菌剂并行使用,来达到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延洲.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J].科学致富向导,2015(1).
[2]骆国栋,唐铁京.水稻稻瘟病防治方法研究进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8).
[3]陈峰,李华东,杨军,等.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9).
[4]况卫刚,朱春雨,高淑梅,等.杀菌剂防治水稻病害田间药效试验区域布局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6).
[5]王继红,洪宝国,段良柱.水稻应用拿敌稳防病效果分析[J].吉林农业月刊,2016(12).
作者简介:黄科林(1977-),男,广西博白县人,本科,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