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旅游空间发展布局与发展战略探讨

合集下载

芜湖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

芜湖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

1 2 6
许 昌学院 学报
表 1 芜 湖 市 重 点 旅 游 资 源统 计
2 0 1 3年 9月
序号 】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l 2 l 3 1 4 1 5 l 6 l 7 1 8 l 9 2 O
芜 湖市 位 于安徽 省东 南 部长 江下 游南岸 , 曾有 过 “ 四大 米 市 ” 的繁 荣 经济 , 素 以环境 优 美 著称 , “ 半城 山半城 水 ” 的美 名 为人们 所传 诵 . 近年 来 , 随着华 强旅 游 城 的建 成 、 滨江 公 园 的开放 、 和 以奇瑞 汽 车为 代 表形 象 再 度 崛起 于长 江 之 滨 , 并被评为了“ 中 国优 秀 旅 游 城 市 ” . 但
是, 随着全 国高 速铁 路 的建设 和 国 内旅 游业 竞争 的加 剧 , 芜 湖市 旅 游业 的发 展 面临 了新 的挑 战. 芜 湖 至 今
还 没有 动 车经 过 , 与长 三角 核心城 市 上海 的铁路 班次 也 非 常少 、 且 行 车时 间 长. 在 南 京 经合 肥 到 武汉 只 需 三小 时 、 到成都 只需 九小 时 的情况 下 , 芜湖 有被 边缘 化 的倾 向. 如何 发挥 芜湖 的 区位优 势 , 打 造芜 湖旅游 品
数 6种分 析技 术 , 对芜 湖市 旅游 资源 网络 结构 进行 定量 研 究 , 希望 能 从 中发 现 问题 与 不 足 , 针对 性 地进 行
旅游 交 通 网络建 设 , 促 进本 地 区旅游 业 的发展 . 截 止到 2 0 1 0年底 , 芜 湖旅游 区共 有资 源单 体 8 0个 , 其 中, A A A A级旅 游景 区 6处 , A A A级别 旅游 景 区
6处 , 全 国 工 业 旅 游 示 范 点 3处 , 省 级 风 景 名 胜 区 1处 , 省 级 森 林 公 园 1处 . 这 些 旅 游 资 源 分 布 比较 集 中 ,

安徽省芜湖市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马仁奇峰景区为例

安徽省芜湖市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马仁奇峰景区为例

安徽省芜湖市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马仁奇峰景区为例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常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剧,人们对旅游给身心所带来释放的需求日益迫切。

当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两大朝阳产业融合,优势相互叠加,形成了当今具有独特吸引力的体育旅游。

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交叉渗透产生的一个新的领域,能够满足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并成为当下旅游业态主流之一。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分析法等对安徽省马仁奇峰景区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发展问题,给出发展对策,以此了解当前安徽省芜湖市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关键词:芜湖市;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对策研究1.前言全球旅游的兴起和健康生活的双重需求,促使体育旅游这一新生事物走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休闲玩乐的时间不断增加,人民大众的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娱乐游玩的活动也日益丰富。

体育休闲旅游响应国家号召,加入全民健身计划,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变化,逐渐成为新的消费时尚。

1.研究的方法2.1实地调研考察法本人到达马仁奇峰景区,实地参观和考察了飞龙在天(玻璃桥)、绝壁天梯(玻璃栈道)、森林高空(玻璃漂流)等景点,对马仁奇峰景区体育休闲旅游资源与发展的数据进行收集。

2.2分析法本研究以马仁奇峰景区为例,对安徽省芜湖市体育休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合理的分析。

1.马仁奇峰景区体育旅游发展现状3.1体育休闲旅游体育休闲旅游就是体育休闲再加上旅游,是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全新的休闲生活方式。

是通过体育旅游的资源为基础,以此吸引人民群众来参与体育活动、感受体育休闲活动和更好的来接近自然兴趣的一种最新款的受欢迎的旅游方式。

3.2马仁奇峰简介安徽省马仁奇峰风景区于2002年5月18日对外正式开放,其风景名胜以山势陡峭、地貌独特为特点。

它以其幽静、险峻、优美、奇特的风貌而被称为“皖南张家界”,山石秀美、竹木秀美、鸟语花香、古寺清泉。

芜湖发展规划

芜湖发展规划

芜湖发展规划芜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安徽省的一个重要中心城市。

近年来,芜湖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以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居民的生活水平。

下面是我对芜湖发展规划的一些建议。

首先,我认为芜湖市应该以经济发展为重点。

芜湖市位于长江经济带核心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市政府可以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制造业企业落户芜湖。

同时,应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和引领带动效应。

其次,芜湖市应注重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应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考虑,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市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推广绿色建筑和能源节约技术,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此外,应注重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优化交通网络,提供更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

第三,芜湖市应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

教育和科技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市政府可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提升芜湖的教育水平和产学研结合能力。

同时,应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培养一批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最后,芜湖市应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

市政府可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同时,应注重保护和传承芜湖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城市的文化底蕴。

市政府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综上所述,芜湖市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应注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和文化建设的统筹推进。

通过不断完善,芜湖市将不断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芜湖旅游市场定位概要

芜湖旅游市场定位概要

芜湖市旅游市场优劣势分析为了了解我市旅游市场状况,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合理引导人们进行旅游消费,我们找到了去年芜湖市消协于 2009年 4月至 5月与市旅游局合作,开展了旅游市场状况调查. 调查问卷基本上是由市旅游局设置. 市消协组织三区一县消协及消协分会分头调查。

累计发出问卷 1850份。

其中赭山公园 500份, 收回 470份; 方特500份,收回 500份; 天门山 400份, 收回 217份;王稼祥纪念馆 450份, 收回 430份。

总计收回问卷 1617份. 回收率为 91%. 现将问卷调查情况分析报告如下:一、答卷人的基本情况1617份有效答卷中,个体工商户 450人,占总人数的 27%;工人 77人,占总人数的 4%;下岗人员 76人,占总人数的 4%;农民 410人,占总人数的 25%;公务人员280,占总人数的 23%;学生 224人,占总人数的 14%.答卷中有 1401人是高中文化程度,占总人数的 86%,大学文化及研究生人数分别为 194人和 25人。

答卷人的月平均收入 1530-2000元,有部分人员达到 3000元以上。

二、人们对旅游的认知程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广阔,这是不争的事实.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 大部分答卷人是喜欢旅游的, 1617人中有 1468人回答喜欢旅游,占 90%。

不喜欢旅游的只有 145人,占总数的 9%左右。

但由于受收入和时间等因素影响,目前有 1232人只选择一年出游一次,选择二次或二次以上的只有 87人在问及你喜欢什么类型的景点时,有 1320人回答喜欢自然山水景点, 占总人数的 81%; 有 149人喜欢人文历史景点,占总人数的 9%;有 122人喜欢城市景观,占总人数的 7%; 有 153人喜欢乡村景观,占总人数的 9%左右.这说明我市消费者对自然山水的厚爱,也促使我们加大对我市自然山水风景点的保护力度。

长三角芜湖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长三角芜湖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长三角芜湖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其中芜湖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其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本文将对芜湖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从芜湖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可以发现几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芜湖以制造业为主导,涵盖了汽车、机械、电子等多个制造业细分领域。

近年来,芜湖积极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不断引进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快了产业的结构升级。

其次,外贸出口实力出众。

作为长江中游重要的出口基地,芜湖拥有优越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外贸环境。

近年来,芜湖加大对外贸易的开放力度,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外贸物流等新兴产业,外贸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成为芜湖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再次,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

芜湖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

在国家的支持下,芜湖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不断培育和引进高端人才,在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

然而,与发展成果相比,芜湖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与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相比,芜湖的城市化水平和发展速度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其次,芜湖仍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约束问题,需要加大环保投入和推进绿色发展。

最后,芜湖在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引进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展望未来,芜湖经济发展将面临一系列机遇和挑战。

首先,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芜湖将会受益于更加便捷的交通和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

这将为芜湖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和引进更多的高端产业提供机会,助力芜湖实现跨越式发展。

其次,随着国家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芜湖作为制造业重镇,将有机会在这些领域发展出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实现产业结构的再优化。

同时,芜湖要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参与全球城市竞争。

通过加大城市规划和建设力度,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品牌,让芜湖成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芜湖地理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

芜湖地理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也随之发展,也将成为很多地区的支柱产业,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出现了盲目性的开发,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因此科学开发非常重要。

芜湖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其生态环境又比较脆弱,怎样有序开发旅游业成为芜湖经济的新课题。

鉴于此,本文为如何开发芜湖的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几点建设性意见,使芜湖的旅游业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创造一个美丽芜湖,富饶芜湖,使芜湖各方面协调发展,建设一个和谐芜湖。

关键词:芜湖旅游业资源旅游业作为一种战略性产业,资源的消耗低,经济利益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

合理地利用芜湖现有的资源是发展好旅游业的保证。

芜湖市地处长江平原南岸,历史文化悠久,是安徽省第二大经济城市,处于长江三角经济圈内,是一座有滨江山水园林特色的文化旅游城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地理交通优势,但现在芜湖的旅游产业还不是整个芜湖经济的支柱产业,如何借助芜湖的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将成为芜湖旅游业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一).芜湖地理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1.交通优势:芜湖市下分四区三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北与马鞍山接壤,东南与宣城地区相邻,西北与合肥隔江相望,西南与铜陵市、池州相邻,南靠风景秀丽的国际知名旅游胜地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景区,北依富饶的江淮平原,居华东重要位置,依山傍水,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同时具有优越的交通优势,水路:芜湖位处长江中下游,有许多重要商贸码头,如朱家桥外贸码头;陆路:有跨越境内的芜湖长江大桥、合芜高速公路、芜马高速公路、205国道,距合肥高铁仅一个小时,很快也有高铁通过;航空:距合肥双鹤机场、南京禄口机场也只有一个多小时,芜湖市和宣城市日前传出消息计划合建机场,名称暂定为“芜湖宣城机场”,这使得芜湖通向全国的交通更加便捷,加之芜湖临近浙江,跨距长三角经济圈,使得芜湖成为人流、物流的枢纽。

2.地理资源的优势,芜湖市历史悠久,以环境优美著称,拥有“半城山半城水”的美名,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国家A级景区共19处,4A级景区6处,3A级景区5处。

芜湖三山近期规划方案

芜湖三山近期规划方案

芜湖三山近期规划方案一、引言近年来,芜湖市三山地区风景秀丽,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芜湖市政府制定了近期规划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芜湖三山近期规划方案。

二、规划目标芜湖市政府制定的近期规划方案的目标是以三山地区为核心,打造集生态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域。

通过规划,希望进一步提升三山地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和投资,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城市建设及规划1. 交通建设:加强交通网络建设,新建高速公路、扩建机场和火车站,提升交通运输便利性,方便游客前来三山地区。

2. 市容环境建设:加强市区环境整治和城市绿化建设,打造宜居、宜游的城市环境,营造良好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四、景区规划1. 南山景区:加强南山景区的开发和建设,提升山势特色,修建登山步道和观景平台,加强景区管理,打造成为全国著名的登山胜地。

2. 灵岩山景区:重点开发灵岩山景区,依托山体地形特点,开展峡谷漂流等刺激项目,增加游客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3. 芜湖湖景区:整治芜湖湖周边环境,提升湖景观赏价值,修建湖岸步行街和观光码头,推动芜湖湖的发展成为一处休闲娱乐的热门景点。

五、旅游服务设施建设1. 酒店建设:加强酒店建设,提高酒店的档次和服务水平,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2. 餐饮设施建设:加强餐饮设施的建设,提供各种特色美食,满足游客的口味需求。

3. 旅游设施建设:增加旅游设施的建设,如儿童游乐场、购物中心等,提升游客的娱乐和购物体验。

六、宣传推广1. 建立宣传平台:建立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进行三山地区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和了解。

2. 举办活动: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如登山比赛、文化节等,吸引更多游客参与。

3. 合作推广:与旅行社、媒体等合作,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拓展市场。

七、总结芜湖三山近期规划方案的制定将进一步提升三山地区的知名度和发展潜力,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芜湖古城的文化、宗教、商业的旅游空间及复建策略

芜湖古城的文化、宗教、商业的旅游空间及复建策略

芜湖古城的文化、宗教、商业的旅游空间及复建策略芜湖古城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拥有丰富的文化、宗教、商业遗产。

作为旅游胜地,芜湖古城的旅游空间和复建策略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旅游空间:芜湖古城的文化遗产丰富,有古城城墙、古门楼、古宅,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

要挖掘古城的文化旅游潜力,可以将古城打造成分区旅游空间。

针对不同的景点,可以将其分为历史文化区、龙文化区、宗教文化区、民俗文化区等。

每个区域都可以在文化内涵上加强,挖掘潜力,引导游客深度体验古城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宗教旅游空间:芜湖古城的宗教遗产也非常丰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芜湖五大观音。

可以在古城中划定“观音文化区”,将五大观音庙宇作为核心,以及观音文化的各类场所,如龙山寺、普贤寺、天师道观等。

可以开发宗教旅游路线,讲述古城观音文化的历史和背景,让游客更好地了解芜湖古城的宗教文化。

商业旅游空间:芜湖古城原本就是商业集散地,历来都是安徽会馆的枢纽,嘉兴会馆、杭州会馆、宁波会馆、苏州会馆等也在此设立。

可以开发古城商业文化区,将各个安徽会馆的特色文化集合起来,打造古城的商业文化,升级商业活动,增加芜湖古城的商业气息。

复建策略: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古城的复建策略也尤为重要。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 保留古城的文化古迹,对文物进行修复和保护,使其更充分地展示出芜湖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

2. 对不同区域进行规划和设计,从建筑形式、色彩风格、景观规划等方面进行指导,保证整个古城的文化风貌得以协调一致。

3. 加强交通建设,提高古城的通达性和游客游览的便利程度,可以适当在历史文化区选用传统推车、马车等非机动车辆,以便体验真正的古城文化。

4. 引进各种场馆,如博物馆、文化娱乐中心、纪念碑广场等,展示古城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的旅游景观。

芜湖古城的文化、宗教、商业旅游空间及复建策略,是打造古城旅游的一个全面系统的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芜湖市旅游空间发展布局与发展战略探讨
摘要本文以芜湖市为研究对象,从芜湖的的城市旅游业入手,分析其旅游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适合芜湖的旅游空间布局和发展战略思想,同时对芜湖市未来的旅游发展也寄予了期待和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发展战略
芜湖市概况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坐落于长江以南,长江与青弋江交汇处。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素有“半城山半城水”的美誉。

1999年,芜湖市被列为第二批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市委、市政府将旅游业列为芜湖市的重点产业,坚定地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旅游业战略,芜湖市旅游业的发展步伐加快。

2000年12月芜湖市被国家旅游局授予第二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二、芜湖市旅游产业概况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芜湖市旅游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一是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旅游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全市旅游景区招徕、吸纳游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截止2011年底,芜湖市共有星级宾馆40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6家、三星级9家;各类旅行社47家;国家2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共22处,其中4A级景区6处:芜湖方特欢乐世界、王稼祥纪念园、马仁奇峰景区、赭山风景区、丫山花海风景区。

尤其是方特欢乐世界的建成,显著提高了芜湖城市旅游吸引力和知名度。

方特欢乐世界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集文化科技旅游为一体的大型主题公园,游客接待量和门票收入曾赶超九华山、安徽黄山两大著名旅游景点。

目前,芜湖方特二期“梦幻王国”已正式开园。

芜湖已成功举办了科博会、汽博会等规模会展18个,被评为中国十佳会展城市。

同时,芜湖还拥有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3处、农业旅游示范点4处;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处;国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2家;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17家。

此外,餐饮、购物、娱乐、交通等产业迅速发展,旅游会展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信息化建设等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现代旅游产业的体系正在形成。

芜湖已经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徽省三大旅游中心城市之一。

三、芜湖市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1、旅游产业要素有待整合
目前,芜湖城市的旅游功能有待强化,旅游设施不够完善,尚未形成凝聚人气、旅游产业要素整合力度不够。

旅游与交通、文化、农业、工业、商业等行业的融合需要进一步加强。

2、旅游产业的地位有待提升
芜湖城市旅游产业虽然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然而旅游产业关联作用和综合带动作用还不够突出。

此外,旅游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未达到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水平。

3、旅游产品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芜湖景区景点中,除了方特一期、二期和大浦乡村世界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吸引力外,其他大多数景区景点档次较低,影响力较小。

芜湖高端旅游吸引物较少,缺乏全国一流的景区和高端服务设施,竞争力能力相对偏弱。

4、旅游企业竞争力有待提高
芜湖市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旅游产业规模,但旅游企业单体规模小、实力弱、分布散,核心旅游企业、住宿业和旅行社的经营效益不够理想。

大品牌、专业化和大型化的旅游类企业较缺乏,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四、芜湖市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结合芜湖市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沿长江、青弋江旅游发展带,芜湖市呈现以点带线、以轴拓面展开的旅游发展空间格局。

芜湖市旅游空间架构可归纳为“123”,即:“一个核心区、二个旅游带、三大片区”。

(一)一个核心区
指的是芜湖市的中心城区的核心旅游区。

它是芜湖市城市旅游发展的极核,它通过对周边区域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带动芜湖旅游业的发展。

核心区体现了古老的历史风情和现代化的城市景观,集商务会展、城市观光、主题休闲、娱乐购物等功能于一体,是芜湖旅游的增长与创新中心。

同时它也是区域交通组织和游客集散中心、旅游接待服务中心、旅游信息服务中心以及旅游管理中心。

以步行街-鸠兹广场-镜湖公园—美食街等构成了芜湖市的中心游憩商务圈;在中心游憩商务圈外围,以城市观光、动漫娱乐、休闲娱乐和专项旅游板块,分布于中心区内部不同区域:以芜湖国际会展中心-奥体中心—新时代商业街等为代表的城市商务会展功能旅游板块;以赭山风景区-滨江公园—神山公园—汀
棠公园为代表的城市观光功能旅游板块;以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梦幻王国、汽车主题公园、黑沙湖及南塘湖、荆山为代表的主题公园动漫、休闲、娱乐功能旅游板块;以王稼祥纪念园、烈士陵园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功能板块;以芜湖古城—徽商博物馆为代表的城市历史文化功能旅游板块;以芜湖工艺美术厂、奇瑞公司、芜湖港为代表的工业旅游功能旅游板块等。

(二)二个旅游带
指的是长江旅游发展带、青弋江旅游发展带。

长江旅游发展带、青弋江旅游发展带是最能体现芜湖市旅游景观特色的地带,也是芜湖城市发展的主要线索,将成为芜湖市旅游业发展的潜力和特色的所在。

芜湖市城市旅游核心区的集聚作用和辐射作用沿两带向外传递,促进了沿江旅游业的发展。

1、长江旅游发展带
芜湖依滨江而兴,江河交汇,沿岸经济发达。

芜湖港是长江五大港口之一,大手笔规划建设的滨江公园“将港口引向了城市,也将城市引向港口”,成为芜湖旅游的主要节点和长江黄金旅游线的重要景观。

同时,加强与马鞍山旅游的密切联系,有助于芜湖长江旅游文化沿江向南京、上海等大城市进一步延伸拓展。

2、青弋江旅游发展带
青弋江是芜湖的母亲河,以芜湖鸠兹起源以及芜湖古城为代表的徽文化沉淀丰富,城市生活真实自然。

青弋江芜湖县段应整治生态环境和两岸风光,治理好自然驳岸和绿化,串联沿江的清水、花桥、红杨、和平、西河古镇以及弋江古镇等乡村旅游项目,打造融合江南水乡文化、徽文化的诗情山水旅游廊道。

(三)三大片区
1、西部旅游片区
西部旅游片区以天井山森林公园、万年台、泊山洞、西九华、竹丝湖、新四军七师司令部旧址为旅游卖点的旅游片区,主要发展生态休闲、森林及溶洞探险、宗教文化及红色旅游。

2、中部旅游片区
中部旅游片区以大浦乡村世界、浮山地区、陶辛水韵、奎湖风景区为主要景点的旅游片区,主要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养生、绿色度假及娱乐体验旅游。

3、南部旅游片区
南部旅游片区以丫山风景区、马仁山风景区、五华山隐静禅林风景区、人字洞、小格里森林公园、繁昌古窑、古墓群为旅游突破口,主要发展休闲度假、生态观光、历史文化体验、宗教文化和红色旅游。

五、芜湖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探讨
运用“旅游业拉动经济发展”的TPE(TourismPromotingEconomy)战略,通过旅游发展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带动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面提升,实现旅游和经济共同跨越。

将旅游业作为芜湖经济结构优化和三产兴市的重点,推进旅游与城市一体化进程,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软实力。

加快主题公园的建设,健全都市观光、休闲度假和专项旅游三大类旅游产品体系,形成产业规模较大、产品结构丰富、竞争力较强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最终将旅游业发展成为芜湖市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1、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门户和枢纽城市
安徽省设立了“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包括黄山、宣城、池州、芜湖、马鞍山、铜陵六市和安庆市潜山县,要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安徽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试验区、中国区域文化旅游合作的示范区和全球知名的旅游文化展示区。

芜湖是通往“两山一湖”的北大门,素有“皖南门户”之称。

芜湖应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打造旅游文化的基础上,发挥自身区位和交通优势,加快发展公路、铁路和长江旅游线路,密切的与皖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联系,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和集散功能,成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门户和枢纽城市。

2、长江流域最具特色的山水园林、文化旅游城市
滨江而居,沿江开发,借江出海,融入东部,是滨江地区新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与其他沿江城市相比,芜湖具有高品质的生态与文化资源。

就生态而言,芜湖生态优越,滨江襟河,山水相依,“鸠兹”芜湖城市的起源也鲜明地反映了城市生态优良的特色;就文化而言,芜湖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商业文化、休闲文化和中西交融文化。

从古至今,芜湖一直是一个物流聚集、人文荟萃的城市,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对时尚的追求成为芜湖的重要特色。

把生态和文化以及时尚特质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芜湖具有独特的组合优势和巨大的开发潜质,能够建设成为长江流域最具特色的山水园林、文化旅游城市之一。

3、中国的“奥兰多”和国际知名的动漫之都
抓住芜湖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的契机,高起点承接现代服务业,依托芜湖方特与奇瑞的引爆效应,利用芜湖丰富的“千湖”特色资源,进一步引进国际化大型化主题公园,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把芜湖市打造成为中国的“奥兰多”和国际知名的动漫之都。

参考文献:
[1]贾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杨国良;论旅游产业空间布局[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3]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廖建华;廖志豪;区域旅游规划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谢春山;李璐芳;论区域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动力机制及发展趋势[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