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地区水稻旱育秧技术
水稻旱条播技术要点

水稻旱条播技术要点一、平田整地地平、土碎是水稻旱条播(播后上水)保全苗和提高成苗率、增加收获穗、实现稳产高产的首要措施。
水稻旱条播(播后上水)必须在耕地前把地平好,充分利用秋末初冬、春播后、水稻播前进行。
一个灌面力求高低差不超过5厘米。
二、精选种子1、晒种:选晴天将稻种铺5-7厘米厚翻晒1-2天。
2、选种:用比重1.10的盐水或泥水(•能使鲜鸡蛋浮出水面2分硬币大小)进行选种。
捞出秕谷,用清水将种子冲洗干净。
3、消du:将选好的稻种用“浸种灵”或“使百克”1:4000倍液消du3—5天。
4、种子附泥:附泥时先将胶土粉碎过筛,然后按种土100:5的比例加适量水进行附泥,要充分搅拌,保证附泥均匀,种子附泥一定要达到25-30%,附泥后晾干过筛待播。
三、播前整地,平碎实净稻田播前整地用耕、耙、耥、镇等作业,要求达到耕层疏松、地面平坦,土块细碎。
四、施好基肥基肥全部机械条播,播深8厘米以上,要求亩量准确,不重播漏播,四边播到,下肥均匀。
亩基施碳铵23公斤,一铵17公斤,氯化钾10公斤,有机精肥(羊粪、油渣)30—50公斤。
五、适时早播、及时上水(1)当气温稳定在10℃以上,应适期早播。
播种要落籽均匀,不重行、不漏播、不断条,四边播到,全部实行条播,行距15厘米,将水稻种子均匀播在地面上,保证种子成行亩播种子66-70万粒。
(2)补种:地头地角与田埂两侧要认真补种,要求补量准确、撒种均匀,确保全苗。
对以后缺苗的田块,幼苗4叶期及时移栽补苗。
(3)及时上水:初灌要立足于“早”,先灌晚熟品种,后灌中、早熟品种,确保5月15日前结束。
要求慢水浸灌,切忌大水冲灌。
六、水层管理(1)5月中旬至6月,保苗期水层认真贯彻“大水浸种,浅水催芽、干干湿湿扎根”的技术要求,即初灌后田面要建立稳定的水层(深10厘米左右)一是尽快使种子吸水膨胀,二是发挥大水压盐洗盐作用。
到种子发芽露白后,要降低水层,寸水为宜(3—5厘米),以利提高水温、透气,促进种芽生长;到种芽钢针期,可进行短时间小落干(盐碱地可采取阴天、夜间小落或汪水管理;到芽鞘变绿即可正式落干晾田(盐碱地采用小落干措施),直到稻苗长出 5条初生根且长度超过苗长方可补水(其间若有田面龟裂、返盐迹象可补1—2次水再撤干);落干后补水要采取干湿交替、水层盖地露苗措施,切忌大水闷苗,防止抬苗si 苗,达不到保全苗、育壮苗的目的;待稻苗达到三叶期后方可逐渐建立稳定的浅水层。
水稻旱育秧技术要点

水稻旱育秧技术要点通过近年来,开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各乡处的旱育秧及大田栽插后的表现表明,水稻旱育秧技术具有省工、省田、节水、节支、操作方便,增产显著的作用,主要增产的原因是充分利用旱育秧起势快,分蘖早的优势,促进低位分蘖,使水稻的有效穗增加,形成大穗增加产量,其操作如下:一、选地和整地1、在育秧时间上应掌握节令适时早育,秧龄35―45天,叶片5叶至6叶一心。
2、旱育秧的田地应选择地下水位低,土质疏松,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杂草少,地下害虫少,背风向阳的田地。
3、整地:墒面1.4米至1.6米,高埂低墒,秧床早翻早晒,播种前一个星期以上,每平方米施腐熟细碎农家肥10公斤,普钙60克,尿素40克或水稻专用复合肥(10―10―5)100克,再配施硫酸锌5克,硫酸钾10克,结合整地做床,将所施肥料与10―15厘米表土充分混拌均匀,使土壤保持湿润进行培肥。
二、播种及盖膜播种前秧床面每平方米敌克松1克,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种50―100克,轻压种子至种子三面入土,再用细粪土盖种一厘米,并浇透水盖膜,秧苗现青后揭开薄膜(遇低温可适当推迟揭膜)。
杂草较多的秧田、盖土后每10米2,2.5克丁草胺,60倍液,用药1.5kg。
三、秧田管理秧苗揭膜后,第一次浇水不宜过早,而且第一次要浇透,一般秧苗叶片不打卷,叶尖有露水,说明秧苗不缺水,整个育秧期要控制浇水次数,防止秧苗徒长。
四、追肥秧苗长到2叶一心时揭膜后,用含0.3%的磷酸二氢钾,0.2%的尿素混合液叶面喷施,7天后再施一次。
五、病虫防治出苗后即三叶一心及时用70%的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5克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水稻立枯病,若发现有根蚜可用5%的蚍虫啉乳油50毫升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式灌根进行防治,钻心虫以市植保站预测预报进行防治。
秧苗在移栽前一天,每亩用75%的三环唑20克兑对50公斤进行喷雾,防治稻温病。
水稻旱育秧快速起苗育秧技术

水 稻 旱 育秧 快速 起 苗 育秧 技术
万晓 芹 张学猛
( 贵 州 省道 真 自治 县 洛 龙 镇 扶 贫 开发 与农 业 服 务 中 心 , 贵州道真 5 6 3 5 1 7 )
摘要 水 稻旱 育秧 育 苗技 术在 黔 北地 区推 广 多年 来 , 在 水 资源 日渐枯 竭 和 劳动 力成 本 日益增加 等 因素 的影 响 下 . 由于其起 苗前 繁 重 的 浇水 工作 和起 苗 时 高强度 的体 力 劳动 , 已经影 响到 了人 们 对水 稻 生产 的积极 性 , 影 响到 了水稻 生产 的种植 面积 , 不 适应 当前水 稻 生 产。 为 解 决此 问题 , 通过 2 01 4年 、 2 0 l 5年 的探 索 、 试验, 研 究 出 了水稻 旱 育秧快 速起 苗 育秧 技 术 , 该 技术 与传统 水稻 旱 育秧 技 术相 比 . 具有 劳动 强度 低 、 起 苗 速度 快、 操作 简单、 节 水省 力等优 点 。 从 苗床 地 选择 、 营养 泥制作 发 酵 、 苗床 厢 的制 作 、 精 细播 种 、 苗床 管理 、 大 田移栽起 苗等 方 面总结 水稻旱 育秧 快速起 苗育秧 技术 , 以指 导该技 术 的推 广应 用 关 健 词 水 稻 : 旱育 秧 ; 快 速 起 苗 中图分类 号 ¥ 5 1 1 . 0 4 3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编 号 1 0 0 7 ~ 5 7 3 9 ( 2 0 1 5 ) 1 8 — 0 o 5 6 — 0 l
镁磷肥 , 充分 拌 匀后 于 育苗 前 2 0 ~ 3 0 d用清 粪水 湿 润 堆 制 、
密封 发酵 。 2 - 3 苗 床 厢 的 制 作
1 . 1 省工 、 省力、 省水
由于近 年 来劳 动 力成 本高 昂 , 用 工季 节雇 工 难 , 水 稻旱
水稻旱育秧的种植技术

水稻旱育秧的种植技术水稻旱育秧是指在干旱条件下进行水稻的育秧工作。
由于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的影响,水稻的旱育秧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以下是水稻旱育秧的种植技术:1. 土壤准备:选择好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并进行耕翻尽量破碎土块,使土壤松散,有利于水稻根系的生长。
在土壤中添加有机肥料,增加土壤肥力和保水性。
2. 选种:选择适合旱育秧的水稻品种,具有旱稻育秧能力强、抗旱性好的特点。
常见的旱育水稻品种有常旱、菜龙、晚稻等。
3. 播种:选择适合旱育秧的季节进行播种。
一般选择在雨后天晴的条件下进行播种,确保土壤含水量适宜。
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腌种,然后在播种前准备好好预湿的土壤。
4. 播种密度:旱育水稻的播种密度较高,一般为40-50 kg/亩。
密度过大容易导致光照不足,导致秧苗生长不良。
5. 浇水管理:旱育水稻的关键是合理的水分管理。
在播种后不久进行适量的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等到秧苗出土后,根据土壤湿度和气温情况,进行浇水,以保持土壤适度湿润,但避免出现积水现象。
6. 施肥:在旱育秧的过程中,及时补充适量的肥料。
可以选择有机肥和矿物肥的混合施肥方法,以提供足够的养分供水稻生长。
7. 虫害防治:旱育秧期间,要及时观察田间虫害的情况,发现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8. 秧苗管理:在旱育秧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水稻秧苗的管理。
及时锄草、松土,保持大田通风、透光。
总之,水稻旱育秧的种植技术包括土壤准备、选种、播种、浇水管理、施肥、虫害防治、秧苗管理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管理,可以提高水稻在旱地上的适应能力,确保高产稳产。
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旱育秧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重要,对于保证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稻生态旱育秧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水稻生态旱育秧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赖大礼(贵州省道真自治县三桥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贵州道真563521)摘要为推广水稻生态旱育秧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提供依据,从水稻苗床的制作、培肥、育秧、秧床管理以及大田移栽等各技术环节介绍了水稻生态旱育秧的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关键词水稻;生态旱育秧;高产栽培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6-667-02作者简介赖大礼(1963-),男,贵州遵义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2-05-13水稻生态旱育秧是集沼渣沼液培肥,旱育保姆拌种消毒,无纺布覆盖保温等综合配套育秧于一体的新技术。
近几年,道真自治县三桥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在县农牧局的支持下连续3年实施了水稻生态旱育秧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高产创建项目,为了推广该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笔者特对其实际操作经验介绍于下,以期给广大水稻种植户提供参考。
通过推行水稻生态旱育秧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使高产创建项目区内的水稻平均产量达到650kg /667m 2以上,比非项目区增产30%以上,最高产量达到750kg /667m 2,收到较好的效果。
现将自已探索的水稻生态旱育秧高产栽培技术综述如下:1生态旱育秧的优点1.1操作简单,省工省力省心①苗床不用调酸,消毒。
②不用揭膜通风,完全免除了地膜覆盖高温揭膜的繁锁劳动,省去了高温烧苗的担心。
③减少了浇水次数,无纺布透水、透气,下雨时雨水可透过无纺布进入苗床土,可减少人工浇水次数;④减少施药用工,无纺布覆盖、旱育保姆、沼液浸种喷苗可防虫防病,既省药又省工;⑤浇水方便,可不揭开无纺布直接浇水在无纺布上通过孔隙进入床土。
1.2出苗率高,秧苗矮壮生态旱育秧苗比常规旱育秧出苗整齐,成秧率高,分蘖多,长势强,白根多,根系活力强,移栽后返青快,分蘖早,发根力强。
通过开展不同育秧对比试验显示:生态旱育秧比常规旱育秧的出苗率高10% 12%,成秧率高12% 15%,秧苗单株分蘖增加0.8 1.2个,苗高降低3 5cm 。
水稻旱育旱种栽培技术

水稻旱育旱种栽培技术篇一: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摘要从苗床准备、整地作畦、播种、苗期管理、大田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适期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从而为水稻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旱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更解决了缺水地区无水育秧的困难,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
因此,该项技术在各地推广很快,产量比水育秧增产近15%,经济效益明显,深受农民欢迎。
现将水稻旱育栽培技术如下。
1苗床准备旱育秧是在旱土状态下进行育秧,必须选择适宜的地块作苗床,并加以培肥,培肥应以农家肥为主。
标准为手握成团、泥不黏手、落地即散,直观指标为肥、细、松、软、厚。
提倡选用菜园地,实行水稻育秧、蔬菜种植、油菜育苗一田化,既能培肥地力熟化土壤,又能培育壮秧、壮苗,缓解用地茬口的矛盾。
苗床面积根据移栽大田数确定,一般为1∶30~40,即1 hm2大田准备300 hm2左右苗床。
2整地作畦秧床整地作畦要求上细下粗、上实下松。
在播种前施肥并耕翻1~2次,耕翻深度在15 cm以上,做成畦宽1.2~1.4 m、沟宽50 cm、沟深20~30 cm的畦,且苗床四周开好围沟,以保证排水通畅。
畦整平后用2.0 kg壮秧剂加干细土20 kg充分混拌撒施25 m2苗床,再反复耙匀于0~5 cm深的土层内,用木板压平,浇透水即可播种[1]。
3播种按播种50 g/m2计算总用种量,用25%使百克乳油2 500倍液浸种36 h即可直接催芽,催芽至露白后将破胸谷均匀撒播在床土上,可采取分畦称量多次撒播的方法,确保床面落籽疏密一致。
撒播后用木板轻轻镇压,使种子三面入土[2]。
再用过筛细土分几次用手撒覆在苗床上,将种子盖严,厚度应以不露籽为宜,厚约0.5~1.0 cm。
土撒完后用漏壶式喷雾器喷水,能使苗床水分充足,种子顺利生根发芽。
贵州水稻_两增一调_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52 ·耕作与栽培2013年 第1期■栽培技术贵州水稻“两增一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熊玉唐(1.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贵州贵阳 550001)1 适宜区域贵州高原稻区。
2 产量目标2.1 目标产量水稻平均单产达到500kg/667m2以上,比常规栽培增产10%以上。
2.2 产量结构目标根据选用品种特点和目标产量等精确确定合理的产量结构目标。
穗粒兼顾型品种单产600kg/667m2的产量结构目标为:有效穗16.5万/667m2左右,穗粒数150粒左右,实粒数125粒左右,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8g左右,理论单产550kg/667m2以上;穗重型品种产量结构目标为:有效穗15.5万/667m2左右,穗粒数160粒左右,实粒数135粒左右,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8g左右,理论单产550kg/667m2以上。
3 技术路线以新型水稻旱育秧和超级稻为核心,配套规范化栽插、平衡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狠抓“两增一调”关键环节。
“两增一调”即“增密、增钾、调氮”,“增密”指切实抓好拉绳定距规范化栽秧措施,实现合理密植;“增钾、调氮”指增加钾肥施用量,调整氮肥运筹方法,改不施穗粒肥为重视穗粒肥。
4 品种选择选择高产、抗病、分蘖力强的超级稻品种,搞好合理布局。
东部和北部海拔600m以下、南部海拔700m以下、西南部海拔800m以下、中部海拔650m以下选择生育期略长的超稻品种,如Ⅱ优明86;东部和北部海拔600~900m,南部海拔700~1 000m,西南部海拔800~1 200m、中部海拔650~1 050m选用中迟熟超级稻品种,如准两优527。
采用品种必须选用经过国家或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的优良水稻品种。
种子质量必须符合GB4404-1996粮食种子。
5 育 秧5.1 播种期根据示范区生态条件、茬口和品种特性精确确定播种期,确保水稻安全齐穗。
东部和北部海拔600m以下、南部海拔700m以下、西南部海拔800m以下、中部海拔650m以收稿日期:2013-01-13第一作者:熊玉唐(1958-),男,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水稻旱育秧技术要点

水稻旱育秧技术要点1.地块选择:选择平坦、坚实、透水性好的土壤,避免选择低洼地或过于沙化的地块。
2.水源准备:在开始育秧前,需要提前做好水源的准备工作。
可以通过修建水渠、挖掘水窖等方式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3.耕作管理:在育秧前进行地面耕作,翻耕土壤,除草、松土、平整田面,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4.播种方法:将水稻种子浸泡在水中2-3天,待种子充分吸水后,捞出晾干,然后直接撒播在湿泥或稻秧坑中。
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稻种进行播种。
5.灌溉管理:在旱育秧过程中,需要根据土壤湿度和干旱程度进行合理的灌溉。
一般来说,种子萌发后要保持适宜的湿度,而后期要控制水分,以促进根系的发育和加强水稻植株的抗旱能力。
6.施肥管理:在旱育秧期间,适量施用有机肥和矿质肥,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植株的养分供应。
在施肥时要做到科学施肥,量力而行,避免过度施肥导致土壤污染。
7.病虫害防治:及早发现和控制水稻病虫害的发生,采取科学合理的农药防治措施,并合理选择植株抗病虫的品种,以减少病虫害对水稻旱育秧产量的影响。
8.控制杂草:旱育秧过程中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避免杂草给水稻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9.反季节生产:在有限水资源的地区,可以选择反季节生产水稻,避开主要雨季,确保在干旱季节内有水稻可收获,提高农业产量和经济效益。
10.定期观测和记录:对于水稻旱育秧的过程和结果要进行定期观测和记录,包括土壤水分、植株生长情况、产量等,以便总结经验,为今后的种植提供参考。
总之,水稻旱育秧技术的要点是通过合理的水肥管理、选择适宜的播种方法、灌溉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手段,提高水稻在干旱条件下的适应性和产量,为缺水地区的水稻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阳地区水稻旱育秧技术
摘要探讨贵阳地区水稻旱育秧技术,摸索出适合贵阳地区的技术规范,主要包括苗床制作、调酸、施肥、消毒、播种、苗床管理等几个方面,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旱育秧;技术;贵州贵阳
水稻旱育秧技术具有简单易学、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劳动力、提高产量等优点,是实现水稻高产、稳产、增收的一项常规的科技措施。
贵阳市花溪区于1998年引进该项技术,并对该项技术进行了进一步探讨,摸索出适合贵阳地区的一套技术规范,对发展水稻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简述如下。
1苗床制作
1.1苗床标准
旱育秧苗床经培肥、调酸、施肥和消毒后,要达到肥、松、细、酸。
1.2床地选择
苗床应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背风向阳、水源方便的旱地或炕冬田(地下水位在1m以下),最好是酸性菜园地。
苗床选好后,应固定使用。
苗床土壤最适pH值在4.5~5.5之间,有机质含量在3%以上。
培育小苗(满足1hm2大田用苗)需苗床面积150~225m2(净面积,下同),培育中苗需苗床地225~375m2,培育大苗需苗床地375~450m2。
1.3开厢作床
播种前选择无雨天进行耕地碎土,开厢宽1.2m左右、高10cm左右,四周开好排水沟。
1.4苗床培肥
旱育秧苗床土必须进行培肥,方法有以下几种:①沼渣(猪粪)培肥法。
播种前25d,施入沼渣(或浓猪粪水)10kg/m2和过磷酸钙200g/m2,然后覆盖薄膜培肥床土。
②圈肥培肥法。
头年12月左右,苗床施入10kg/m2优质圈肥和200g/m2过磷酸钙培肥土壤。
③堆积培肥。
播前1个月,苗床施10 kg/m2优质圈肥和200g/m2过磷酸钙,将有机肥和过磷酸钙与土壤混合堆积在苗床边,用塑料薄膜覆盖发酵腐熟,播前将其均匀混入床土中。
1.5覆盖与面土准备
播种前35d,按10m2用180kg细肥土、20~30kg细碎栏粪、1.5kg过磷酸钙和适量稀大粪或猪粪充分拌匀,喷施杀菌剂(如3%广枯灵水剂1 000倍、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00倍水溶液),堆积盖膜发酵沤制,准备作苗床面土和覆盖用土。
2调酸、施肥、消毒
提倡用壮秧剂、调酸肥、旱育秧床土调理剂等进行调酸、施肥、消毒,以简化操作,提高质量。
2.1应用单质肥料与药剂
2.1.1 施肥。
施入硫酸铵120g/m2、过磷酸钙150g/m2和硫酸钾30g/m2,分3次施入,使化肥和床土充分均匀混合。
禁用火土灰、碳铵、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
在缺乏硫铵地区,也可以施用40g/m2尿素,必须于播种前15d施用。
对缺锌黑、紫色土和红壤土,增施7~10g/m2硫酸锌。
2.1.2调酸。
播种期日均温在10℃以下,pH值低于6.0时可不调酸,超过6.0时必须对床土进行调酸。
播种期日均温稳定在10℃以上,pH值6.5 以下时可不调酸,超过6.5时必须对床土进行调酸。
调酸方法有3种:①浓硫酸调酸。
播种前用50mL/m2 90%工业硫酸对成200倍水溶液,可使pH值降至4.5~5.5左右,使用时,应将浓硫酸缓慢地倒入水中稀释,或倒入适量的细土中,配成酸土施用,必须注意安全。
②硫磺粉调酸。
在播种前20d进行,pH值6.5的土壤,施硫磺粉100g/m2,pH值为7的施150g/m2,施后均匀拌于10cm的床土中,浇足水。
③客土调酸。
用pH值小于5.5的黄泥土15~20kg/m2参入苗床土中混匀,再用其配制的面土盖种。
2.1.3消毒。
先将准备好的面土均匀地撒在床面上,然后浇足水,使床土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再用杀菌剂消毒。
杀菌剂应选用当前效果好的药剂搭配使用,及时更新,以减少病菌的抗药性。
当前可以广枯灵和敌克松为主,搭配移栽灵、旱秧绿和甲霜灵等。
敌克松的用法:用 2.5g/m2 70%的敌克松可湿性粉剂对水1.5kg稀释成600倍水溶液均匀喷洒在床土上进行消毒,遇晴天,敌克松用量减半。
2.2应用旱育保姆
使用药肥缓释高吸水种衣剂-旱育保姆,籼稻品种选用籼稻专用型,粳稻品种选用粳稻专用型。
先按上述的施肥方法进行施肥,再将准备好的面土均匀地撒在床面上,然后用其拌种,具体方法见下面的种子处理方法。
2.3应用壮秧剂
整好苗床后,15m2用1.25~2kg壮秧剂,均匀混入苗床土中,然后将准备好的面土均匀地撒在床面上。
3播种
3.1品种与种子质量
采用品种必须选用经过国家或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的优良水稻品种。
种子质量必须符合GB 4404-1996 粮食种子。
3.2播种期
旱育秧在日均温稳定通过8~10℃时就可播种,日均温稳定通过13~15℃就可栽插。
中、小苗旱育秧应比水秧早播5~10d,旱育大苗播期与两段育秧相同。
具体的播期应根据当地的茬口安排、气候和生产条件、品种特性确定。
3.3种子处理
按常规方法进行晒种、选种、消毒和浸种催芽,芽长以半粒米左右长为宜。
如应用旱育保姆,晒种、选种后,只需浸种0.5~12h,捞出稻种,沥去多余水分。
然后将种衣剂倒入圆底容器中(按1kg旱育保姆包衣稻种3kg的比例进行包衣),先包种子总量的2/3,边加种边搅拌,包好后过筛取出包好的稻种;再将另外1/3种子放入剩下的种衣剂中进行包衣,以保证包衣均匀。
种子包衣后要及时播种。
3.4播种量
苗床播种量,小苗为150g/m2芽谷(约120g/m2干谷),中苗为50~100g/m2芽谷(约40~80g/m2干谷),大苗30~50 g/m2芽谷(25~40g/m2干谷),秧龄长的播种量宜少。
3.5灭虫、播种、覆土、盖膜
3.5.1灭虫。
在土壤地下害虫多的地区,应使用杀虫剂(如用50%辛硫磷乳油500~1 000倍液)灭虫。
3.5.2浇水。
用清水浇灌,使床土水分处于饱和状态。
禁用粪水浇灌,以免发酵烧苗。
3.5.3播种、覆土。
将芽谷按厢计量均匀播在床面,用薄膜包木板将种芽谷轻压入土,再用已准备好的覆盖用土覆盖种子,覆盖厚度为0.6~1cm。
3.5.4盖膜。
覆土后立即搭好拱架,拱高40~50cm,再用绳子在拱中心扯成骨架,床面上加盖废地膜,再将塑料薄膜盖上,用土将膜四周压好。
经济条件好的最好用无纺布拱架覆盖,床面上加盖废地膜。
3.5.5防除鼠害。
播种前7d在苗床四周放置鼠药以防鼠害。
3.5.6防除杂草。
培育中、大苗的苗床播种覆土后,施用旱育秧专用除草剂除草,如用0.5g/m2杀草丹对水0.15kg,或每公顷苗床用旱秧净150包对水5kg 喷洒床前,封闭除草。
4苗床管理
4.1温度管理
播种至出苗,密闭薄膜保温,最适温为30~32℃,床面上约4cm处温度高于35℃时,揭开两头降温;出苗至3叶1心,适温为21℃,高于25℃时,应通风降温;3叶1心以后,膜内温度保持在20℃以下,逐步昼夜揭膜炼苗。
床面加盖废地膜于苗齐后揭去废地膜,中、大苗平覆盖膜或秸秆覆盖的于苗齐后揭膜、揭秆。
4.2湿度管理
播种至出苗,保持床土湿润,以利齐苗。
出苗至2叶1心,一般不浇水,如底水未浇透,可适当浇水;2叶1心至3叶1心,看苗适浇水,保持床土湿润,预防青枯病;3叶1心以后,控水促根,如秧苗早上不吐水珠,应及时浇水。
移栽前1d浇1次透水,以利扯秧。
4.3病害防治
重点抓好立枯病和苗稻瘟的防治。
1叶1心时,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5g/m2对水1.5kg配成600倍水溶液喷施防治立枯病,遇晴天,敌克松用量减半,喷药后立即喷少量清水防药害;用三环唑防治苗稻瘟。
4.4虫害防治
重点防治地下害虫和稻秆潜蝇。
苗期如发生虫害,应及时用杀虫剂防治。
如防治根蚜危害可用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3~5g/m2对水7.5~12.5kg泼浇,或用50%辛硫磷乳油7~10mL/m2加水15~20kg泼浇;蝼蛄、蚯蚓、蚂蚁可用50%的辛硫磷乳油对成1 500倍的水溶液浇灌床土防治;稻秆潜蝇可用50%辛硫磷乳油1.125kg/hm2对水750kg喷雾。
4.5追肥
秧苗2叶1心时,用酸性或中性化肥追肥,如用硝铵25g/m2(或尿素25g/m2)和过磷酸钙40g/m2对水浇施,施后立即浇清水防肥害。
5叶1心左右再追氮肥1
次,如用尿素25g/m2对水浇施,施后立即浇清水防肥害,以后看苗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