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论的闭环路供应链回收策略
碳减排背景下闭环供应链生产与回收策略研究

碳减排背景下闭环供应链生产与回收策略研究曾剑锋;柳键【摘要】在碳税政策和消费者减排偏好的背景下,针对由制造商、零售商和回收商构成的闭环供应链,分别建立了无减排和减排两种情形下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得到了闭环供应链的生产和回收策略,比较分析了2种情形下的均衡策略和供应链成员利润,并通过数值模拟讨论了碳税对生产和回收策略的影响。
研究表明,制造商采取减排策略是应对碳税政策的有效措施;当碳税水平低于消费者减排偏好系数时,制造商减排后零售商的订购量并没有因产品的批发价格提高而减少,反而是增多;消费者减排偏好系数的增大和减排投资规模系数的减小会使供应链多减排、多生产和多回收;随着碳税水平的增大,产品的单位碳减排量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率上升,但制造商的利润和闭环供应链系统的效益却下降。
%Based on carbon tax and consumers’low-carbon awareness,the manufacturer Stackelberg model for both reducing and no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 scenarios is proposed,which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is consist of a man-ufacturer,a retailer and a recycler. The optimal strategies of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are obtained. Then,the equi-librium solutions and profits is contrasted in two scenarios,and the influences of carbon tax is analyzed by some nu-merical examples. The result shows that,it is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for carbon tax that the manufacturer reduces carbon emission,and when carbon tax is lower than consumers’low-carbon awareness,the retailer’s order quantity don’t decrease because of advancing the wholesale price,but increase. The increase of consumers’low-carbon awareness and the decrease of the investment-reduce-emission scaling parameter both can increase emission reduc-tion,production quantity and recycling rate. The unit emission reduction and the recycling rate of used products ar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carbon tax,while the manufacturer’s profit and the supply chain’s performance are declined.【期刊名称】《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9页(P536-544)【关键词】闭环供应链;碳减排;Stackelberg博弈;碳税【作者】曾剑锋;柳键【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江西南昌 330027; 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江西南昌 330032;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江西南昌 33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24.320 引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升级,我国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受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容量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更加突出,节能减排工作难度不断加大.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之一,征收碳税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实施.碳税政策的推出将提高企业对CO2 减排的重视,促进企业采取措施降低CO2的排放量,进而实现产业升级、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水平提升,我国实行碳税政策将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随着消费者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顾客愿意为低碳排放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1],企业可以从低碳产品中获得更多的收益.碳税政策和消费者环保意识2 种因素改变了企业与供应链的成本结构和盈利模式,迫使企业采取减排策略.因此,在碳税政策和消费者减排偏好的背景下,以碳减排为视角研究企业和供应链的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利用博弈论研究碳减排背景下供应链运营策略的文献越来越多,得到了许多丰富的成果[2-7].然而,在碳税政策和消费者减排偏好的基础上,现有文献多数侧重于碳减排对生产和销售中供应链决策的影响,而忽视碳减排对回收再制造过程所产生的效应,或仅从碳排放量作为外生变量的角度分析碳税政策对再制造策略的影响.在考虑政府征收碳税和市场需求受产品的碳减排量影响的条件下,本文将产品的碳减排量纳入自身的决策过程中,利用博弈论方法研究闭环供应链的订购、回收和定价决策,比较分析制造商无减排和减排2 种情形下企业的均衡策略,并探讨消费者减排偏好系数、碳减排投资规模系数和碳税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回答了2 个问题:1)在碳税政策和消费者减排偏好的背景下,制造商碳减排后产品的批发价格提高,其订购量是否一定会降低;2)制造商减排会增加企业的边际成本,这是否一定使制造商的利润下降.1 问题描述与基本假设在闭环供应链系统中,制造商既购买原材料生产新产品,又通过回收废旧产品进行处理加工生产再制造产品,其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一定数量的CO2 等温室气体,造成环境污染[8].为达到企业碳减排的目的,政府通过采取征收碳税的措施作为制约机制,对制造商的单位碳排放量征收碳税fe.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制造商采取减排策略不仅可以减少税收成本,而且能够影响产品的销售价格;制造商的碳减排量越大,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越高.在政府碳税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双重影响下,制造商将采取如购买先进设备、改进生产技术等方式降低生产过程中产品的碳排放量.在碳减排背景下,考虑由制造商、零售商和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其中,制造商在销售环节中以批发价格we 将产品销售给零售商,零售商则制定产品的订购量qe 并全部卖给消费者;同时制造商在回收环节中以收购价格he 委托回收商回收废旧产品,用于再制造.为便于研究,将复杂问题进行一些简化,给出如下假设.假设1 碳税是政府依据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的碳排放量向制造商征收一定的排放税的政策,制造商每生产一件产品需要缴纳碳税fe.政府建立碳税机制以促使制造商减排,假设产品的单位减排量为ve,它是制造商的决策变量.为达到一定的减排规模,制造商需要付出一定的减排投入成本Im.借鉴C.D’Aspremont 等[9]给出的经典模型中投入成本函数的假设:产出成果与投入成本具有平方关系,设减排投入成本与产品的单位碳减排量成2 次关系,即,其中βe 为碳减排投资规模系数,其越大表明制造商碳减排越困难.目前,虽然我国还未开始执行碳税政策,但从国家环境保护的政策导向以及一些发达国家的实施经验可以看出,政府对生产企业征收碳税将是未来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献[10]研究表明,中国如果现阶段实施碳税政策,则征税的水平不宜过高.因此,假定政府制定的碳税fe 处于一个较低的合理水平,且其值能够确保博弈均衡解的存在.假设2 在实际经济问题中,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产品的销售价格不仅与市场需求量(即零售商的订购量)负相关,而且还与产品的减排量正相关,即消费者愿意为低碳排放量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11].因此,假设产品的逆需求函数(即价格函数)为pe=φe-δeqe+λeve,其中pe 为产品的销售价格,φe(>0)为产品的基本价格,qe 为零售商的订购量(零售商的决策变量),δe(>0)为产品的销售价格对订购量的敏感程度(简称为价格的订购敏感系数),λe(>0)为单位碳减排量下产品的销售价格变化率,其越大表明消费者愿意对碳减排产品支付的价格越高,即消费者减排偏好系数,它是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一种体现.类似的逆需求函数已经在供应链运营管理中被广泛采用[12-13].假设3 废旧产品的回收率为τe.为了达到一定的回收规模,回收商需要进行投资(如购买设备、投入人力资源等),它与回收率的大小有关,参照文献[14]提出的方式:投资成本与废旧产品的回收率成2 次关系,假设回收商的投资成本,其中le 为回收投资规模系数,它是足够大的常数.为表述简洁,后续内容不再对参数le 进行讨论,总是假设le 的取值能够保证产品的回收率τe 小于1 且最优解存在.假设4 新产品是指完全利用新的原材料生产的产品;再制造产品是指对回收的废旧产品进行加工处理后生产的产品.新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为cm,再制造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为cr,所有再制造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cr 相同,即不考虑废旧产品的差异性.假设再制造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低于新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即cr <cm.由于再制造而节约的单位生产成本记为Δe(简称为再制造节约成本),即Δe =cm-cr.产品的平均单位生产成本为 =cm(1-τe)+crτe=cm-Δeτe.假设5 再制造产品和新产品在功能、质量和效用上无差别,消费者对两者的接受程度完全相同,它们在市场中具有相同的批发价格和销售价格[15-18].为描述简便,在不混淆的情况下,将再制造产品和新产品统称为产品.制造商生产产品会排放大量的CO2 等温室气体,其中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碳排放量存在差异,假设新产品的原始单位碳排放量为v0,再制造产品的单位碳排放量与新产品的单位碳排放量的比值为θe(简称为产品的碳排放比值),即再制造产品的原始单位碳排放量为θev0.由于产品在再制造过程中节省能源和节约材料,所以假设再制造产品的原始单位碳排放量低于新产品的原始单位碳排放量[19-20],这意味着0 <θe <1.θe 越小表示产品回收再制造对碳减排的作用越大.为确保供应链的有效运营,假定新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与新产品的单位碳税成本之和低于产品的基本价格,即cm+fev0 <φe.假设6 产品的单位批发价格为we,废旧产品的单位回收价格为he,它们均是制造商的决策变量;回收商对每件废旧产品支付的单位回收成本为Ae(它包含回收商回收废旧产品的运输成本、库存成本及收购成本等),且0 <Ae <Δe.假设7 在闭环供应链系统中,制造商、零售商和回收商是理性的决策者,均以实现各自利润最大化为目标,3 者建立了制造商主导的双重Stackelberg博弈关系: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的订购定价策略Stackelberg 博弈关系和制造商与回收商之间的回收策略Stackelberg 博弈关系.基于上述假设,制造商的利润函数为其中第1 项weqe 为产品的销售收益,第2 项(cm-Δeτe)qe 为产品的生产成本,第3 项heτeqe 为废旧产品的收购成本,第4 项Im 为产品的碳减排投入成本和第5 项fe[(1-τe)v0+θeτev0-ve]qe 为产品的碳税成本.零售商的利润函数为其中第1 项(φe-δeqe+λeve)qe 为产品的销售收益和第2 项weqe 为产品的订购成本.回收商的利润函数为其中第1 项heτeqe 为废旧产品的转让收益,第2 项Aeτeqe 为废旧产品的回收成本和第3 项I3p 为废旧产品的回收投资成本.2 制造商无碳减排时闭环供应链的生产与回收决策模型在碳税推出的初期阶段,一些生产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对减排关键技术和工艺研发的投入积极性不高,为追求短期利益,企业往往会忽视环境保护而选择采取不减排策略.基于此,本节分析当制造商没有进行碳减排时企业和供应链的决策模型,即产品的单位碳减排量ve=0.相应地,制造商的碳减排投入成本Im=0,产品的销售价格pe 仅与零售商的订购量qe 相关,政府仅根据产品的原始单位排放量征收碳税.为表述方便,将该模型简称为CE-模型.由(1)式~(3)式可知,在CE-模型中制造商的利润函数为零售商的利润函数为回收商的利润函数为在CE-模型中,制造商、零售商和回收商3 方进行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 博弈.在该博弈过程中,第1 阶段,制造商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角度,先确定产品的批发价格we 和废旧产品的回收价格he;第2阶段,根据制造商决定的产品批发价格,零售商选择产品的订购量qe,同时,根据制造商决定的废旧产品回收价格,回收商确定废旧产品的回收率τe,以追求各自利润最大化.下面采用逆向归纳法来求博弈的均衡解.先分析第2 阶段中零售商和回收商的优化决策.由(5)式和(6)式得因此,零售商的利润ΠR 和回收商的利润Π3P均存在最大值.由(7)式和(8)式,并联立方程组∂ΠR/∂qe=0,∂Π3P/∂τe=0 可得零售商和回收商关于产品批发价格we 和废旧产品回收价格he 的反应函数:然后分析第1 阶段中制造商的最优决策.将反应函数(9)代入制造商的利润函数(4)可以得到其中Se=[Δe-he+fe(1-θe)v0](he-Ae).由(10)式可得由(11)式和(12)式可得ΠM 的Hessian 矩阵为其中Ue=Δe+Ae+fe(1-θe)v0-2hn.从而有,当回收投资规模系数le 足够大和碳税fe 较低时,矩阵满足1阶顺序主子式阶顺序主子式,所以,制造商的利润ΠM 存在最大值.结合(11)式和(12)式,并由1 阶条件∂ΠM/∂we=0,∂ΠM/∂he=0 可得产品的批发价格和废旧产品的回收价格分别为其中De=16leδe-[Δe-Ae+fe(1-θe)v0]2,Ge=8leδe-[Δe-Ae+fe(1-θe)v0]2.最后逆向求解零售商和回收商的均衡策略.将产品批发价格和废旧产品回收价格代入(9)式可得最优的产品订购量和废旧产品回收率分别为进一步地,制造商的利润、零售商的利润和回收商的利润分别为根据(13)式易得结论1.结论1 当制造商无碳减排时,随着政府征收单位产品的碳税标准增大,产品的批发价格和废旧产品的回收价格均得到提高.这意味着,制造商在无碳减排的情形下应对碳税政策的策略是在销售渠道中通过提高价格将增加的税收成本转嫁给下游零售商,并在回收渠道中通过提高价格来回收更多的废旧产品用于再制造以被动地降低税收成本.基于(14)式易得结论2.结论2 当制造商无碳减排时,政府征收单位产品的碳税标准与零售商的订购量呈负相关,而政府征收单位产品的碳税标准与废旧产品的回收率呈正相关.这意味着,在碳税政策实施的前提下,当制造商没有减少产品的碳排放量时零售商将减少产品的订购量以降低市场风险,而回收商却会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率以满足再制造产品的生产需求.由(15)式~(17)式易得结论3.结论3 当制造商无碳减排时,政府征收单位产品的碳税标准越高,制造商的利润和零售商的利润均越低,而回收商的利润越高.这意味着,碳税政策下制造商不进行碳减排,由于回收再制造所带来收益的增加不足以抵消税收成本增加所造成利益的损失,制造商的利润有所降低,这不利于供应链在销售渠道中的有效运营.从结论1 ~结论3 可以看出,在政府征收碳税的条件下,制造商不进行碳减排,则产品的批发价格提高,零售商的订购量减少,制造商的利润下降,即采取不减排策略使制造商的销售运营较为被动.这也说明碳税政策会迫使制造商加大碳减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 制造商碳减排时闭环供应链的生产与回收决策模型由结论3 可知,碳税政策下采取不减排策略并不是制造商的有利选择.那么,制造商采取减排策略会对自身及供应链带来怎样的影响?下面即对制造商碳减排时企业和供应链的决策模型进行研究.为了表述方便,将该模型简称为RE-模型.当制造商进行碳减排时,减排投入成本Im 为产品单位碳减排量ve 的2 次函数,产品销售价格pe 由产品的订购量qe和产品的单位碳减排量ve 决定,政府将根据减排后产品的单位排放量征收碳税..在RE-模型中,制造商、零售商和回收商之间Stackelberg 博弈决策过程为:第1阶段,制造商结合碳税政策和消费者低碳偏好程度制定产品的单位碳减排量ve;第2 阶段,根据产品的碳减排量,制造商决定给零售商的产品批发价格we 以及确定给回收商的废旧产品回收价格he,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第3 阶段,回收商和零售商观察到制造商的决策后同时行动,决定废旧产品的回收率τn 和产品的订购量qe,以最大化各自的利润.这里,由于产品的单位碳减排量一般是制造商在早期就需要确定的长期决策,所以其决策次序先于产品的批发价格和废旧产品的回收价格[21].下面采用逆向归纳法求制造商、零售商和回收商3 方博弈的均衡解.先分析第3 阶段,零售商的订购策略和回收商的回收策略.由(2)式和(3)式可得因此,零售商的利润ΠR 和回收商的利润Π3P均存在最大值.由(18)式和(19)式,并联立方程组∂ΠR/∂qe=0,∂Π3P/∂τe=0 可得零售商的产品订购量和回收商的废旧产品回收率τe 分别为再分析第2 阶段,制造商的定价策略.将(20)式代入(1)式得由(21)式可得由(22)式和(23)式可得ΠM 的Hessian 矩阵为从而有,矩阵满足1阶顺序主子式0,2阶顺序主子式,所以,对于给定的碳减排量ve,制造商的利润ΠM 存在最大值.结合(22)式和(23)式,并由1 阶条件∂ΠM/∂we =0,∂ΠM/∂he=0 可得产品的批发价格和废旧产品的回收价格分别为然后分析第1 阶段,制造商的减排策略.将(24)式代入(21)式得从而由(25)式得故制造商的利润ΠM 是关于碳减排量ve 的凹函数.由1 阶条件∂ΠM/∂ve=0 得到产品的单位碳减排量为最后逆向求解.将(26)式代入(24)式可得产品的批发价格为再将废旧产品的回收价格hRE*e ,(26)式和(27)式代入(20)式可得产品的订购量和废旧产品的回收率分别为进一步地,制造商的利润、零售商的利润和回收商的利润分别为4 制造商碳减排的效果与相关参数的敏感性分析4.1 CE-模型与RE-模型的均衡策略比较本节将对CE-模型和RE-模型的均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重点集中在产品的批发价格、废旧产品的回收率、产品的订购量以及供应链成员的利润,以期得到一些有益结论.命题1 制造商碳减排后,废旧产品的回收率τe 提升,产品的订购量qe 增多,产品的批发价格we的变化与fe/λe(碳税与消费者减排偏好系数的比值)的大小有关;当0 <fe/λe <1 时,产品的批发价格we 提高,当fe/λe ≥1 时,产品的批发价格we 降低.证由(14)式和(28)式可得又由(13)式和(27)式可得显然有,当fe/λe ≥1 时,;又由于回收投资规模系数le 足够大,因此,当0 <fe/λe <1 时,命题1 表明,在碳税政策和消费者减排偏好的背景下,(i)制造商采取碳减排策略能够提高回收商参与废旧产品回收的积极性,以及提升零售商进行产品销售的积极性,废旧产品的回收率和产品的订购量均有所上升;(ii)制造商采取碳减排策略对产品批发价格的影响取决于碳税水平和消费者减排偏好系数,当碳税水平低于消费者减排偏好系数,减排后产品批发价格提高,反之,则减排后产品批发价格降低. 这是一个有趣的结果.按常理,产品的批发价格越高其订购量越少;但在碳税水平低于消费者减排偏好系数的条件下,减排后产品的订购量却没有因其批发价格提高而减少,反而呈现增多的现象.其原因可能在于制造商的碳税成本较低,减排所吸引零售商订购产品的增加数量已经超过碳税所导致零售商订购产品的减少数量,制造商具备提高产品批发价格的空间以获取更多的利润.目前,我国的消费者环保意识还较为薄弱,若政府征收的碳税水平较高,则制造企业减排后产品的价格将出现下降的状况,企业的边际利润减少,这在短期内会抑制减排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在碳税政策实施初期采取低税率水平方案较为适宜,而随着低碳消费逐渐深入人心,可以逐步提高税率的征收标准.命题2 制造商碳减排后,制造商的利润、零售商的利润和回收商的利润均得到增大.证由(15)式和(29)式可得由(16)式和(30)式可得由(17)式,(31)式和命题1 可得命题2 表明,在政府碳税政策和消费者行为的双重压力影响下,制造商能够从投资碳减排中获取更多的利润,零售商和回收商也都可以在“搭便车”中获益,即制造商采取碳减排策略无论对企业自身,还是对整个供应链均是有利的.从命题1 和命题2 可以看出,碳税政策下采取减排策略是制造商较为有效的应对措施.减少了产品的碳排放量,提高了废旧产品的回收率,既节约资源又减少排放污染,且扩大市场需求量,增加了供应链成员的收益,从而取得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用共赢的良好效果.下面进行在制造商碳减排的情形下相关参数的敏感性分析.与减排密切相关的内在因素主要是消费者减排偏好系数λe、减排投资规模系数βe,探讨它们对产品的单位碳减排量、废旧产品的回收率、零售商的订购量以及制造商的利润的影响.这里对于供应链成员的收益,仅分析制造商的利润的原因是制造商是碳减排的实施者,其利润的变化对碳减排策略能否执行起决定性作用.4.2 消费者减排偏好系数λe 变化的影响分析命题3 随着消费者减排偏好系数λe 的增大,产品的单位减排量、废旧产品的回收率和零售商的订购量均将增大.证由于βeDe-2le(λe+fe)2 随λe 的增大而减小,λe+fe 随λe 的增大而增大,所以,结合(26)式和(28)式易得,命题3 意味着,当消费者的减排偏好程度越大,即消费者愿意为碳减排多的产品支付的价格越高,则制造商对产品的单位碳排放量降低得越多,回收商对废旧产品的回收率提高得越多,零售商也对产品的订购量增加得越多.这也说明,消费者的减排偏好行为能够促进供应链多减排、多回收和多生产.命题4 消费者减排偏好系数λe 与制造商的利润呈正相关.证由于βeDe-2le(λe+fe)2 随βe 的增大而增大,从而据(29)式可得命题4 意味着,消费者的减排偏好程度的增大会使制造商的利润增多.因此,制造商可以借助广告等媒体加大绿色消费的宣传力度以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这能够使自身从中获益,进而更有动力实施碳减排行为.4.3 减排投资规模系数βe 变化的影响分析命题5 随着减排投资规模系数βe 的减小,产品的单位减排量、废旧产品的回收率和零售商的订购量均将增大.证由于βeDe-2le(λe+fe)2 和De-2le·(λe+fe)2/βe均随βe 的增大而增大,所以,结合(26)式和(28)式易得,命题5 说明,在制造商进行碳减排时,碳减排难度越小,减排投入成本越低,制造商投入到回收再制造中的资金越多,则产品的碳排放量降低得越多,废旧产品的回收率提升得越大,传递到需求市场,零售商愿意订购产品的数量增加得越多.即随着减排投入成本的降低,制造商将加大碳减排的力度,提高废旧产品的再利用效率和增加低碳产品的生产,这有助于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以及扩大需求,进而改善环境和推动低碳消费.命题6 减排投资规模系数βe 与制造商的利润呈负相关.证由于βeDe-2le(λe+fe)2 随βe 的增大而增大,从而据(29)式可得命题6 意味着,当减排投资规模系数下降,减排需要投入的成本降低,制造商的利润将上升.因此,制造商有动机在减排投入方面采取技术创新等措施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由命题1,命题5 和命题6 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制造企业参与碳减排的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是:在消费者减排偏好程度较低的国内现状下,政府征收碳税后,短期内企业减排大幅度地提高了自身的边际成本,并降低了产品的批发价格,以至于企业利润微薄甚至出现亏损.因此,政府在碳税政策实施初期应该对减排企业采取一些减税、补贴等激励手段以抵消减排投入所增加的成本.5 算例分析。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闭环供应链回收补贴策略——基于演化博弈的分析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闭环供应链回收补贴策略—基于演化博弈的分析邱泽国,郑艺,徐耀群(哈尔滨商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28)内容提要:达到使用寿命的动力电池若不能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会造成经济损失并引发严重环境问题。
本文以演化博弈方法为基础,分析由整车厂(OEMs)和4S店构成的二级闭环供应链对动力电池回收策略选择。
结果表明:对闭环供应链中整车厂和4S店回收补贴策略影响的关键因素是双方补贴后的收益增加率。
当二者回收补贴后的收益增加都很大时,那么双方都会采用回收补贴策略;当补贴成本高于补贴后增加的收益时,政府可以通过减税等方式补贴激励企业参与动力电池回收。
关键词:动力电池;闭环供应链;电动汽车;演化博弈;回收补贴中图分类号:F22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48X(2020)08-0028-09—、引言在各种政策法规的支持下我国电动汽车呈爆发式发展,同时也拉动了动力电池生产需求。
2011 -2018年我国电动汽车销售量从0.8万辆/年增长到120.6万辆/年,其中从2014年开始我国电动汽车销量开始显著增长。
在中国如公交等运营类电动汽车的电池使用寿命大约为四年,私家车的动力电池寿命为5~8年。
这表明最早规模化的电动汽车已经进入动力蓄电池回收期,而2020年新能源动力车动力电池将进入一个回收高峰。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预测,2022年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
动力电池的生产成本很高,其电池价值就约占整辆车的1/3甚至更多。
尽管目前购置电动汽车会享受到购车补贴等政策,但新能源车价格相对传统汽车仍然很高,并且后期维护和更换电池也需要投入很多费用。
为了持续推进产业发展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在2020年4月发布了《关于完善系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指出要延长包括对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的免征购置税政策。
关于闭环供应链废旧品回收分级定价策略研究

关于闭环供应链废旧品回收分级定价策略研究洪佳;李芳【摘要】闭环供应链中废旧品回收定价问题是关于再制造研究的重要决策问题之一,文章根据零售商对回收废旧品的分类进行分级定价,运用博弈论的思想,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别求解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并比较分散决策和联合决策的情况下各决策主体以及整个供应链的收益变化,最后得出综合结论:联合定价决策优于分散定价决策.【期刊名称】《物流科技》【年(卷),期】2015(038)012【总页数】4页(P94-96,135)【关键词】闭环供应链;回收定价;分级定价【作者】洪佳;李芳【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13.20 引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制造商不断推陈出新,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大量产品在使用寿命未终结时便遭淘汰,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然而,近年来随着地球上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传统经济不断向循环经济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纷纷加强了对环境保护的立法,废弃产品的回收再制造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闭环供应链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于再制造的回收定价策略是闭环供应链研究的难点之一。
逆向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的运作机制截然不同,传统的供应链定价策略在闭环供应链中不再适用,因此闭环供应链的实施仍需要通过大量理论指导以及实践探索,才能使之达到平稳运营的状态[1]。
回收处理后再制造品定价策略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若定价过高,由于产品核心组件及各零部件在使用过后存在磨损,其质量本身必定存在一定的缺陷,生产厂商需要花费更多的资源用于维修和再制造生产,使得生产成本过高,从而影响生产厂商的收益;若定价过低,将无法从市场上回收到足够数量的废旧品,制造厂商无法大量使用价格低廉的废旧品从事再制造生产,需要重新大量购买新的原材料,不利于整个闭环供应链的发展,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阻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
信息不对称时混合销售和回收下闭环供应链的定价策略

Logistics Sci-Tech 2018.5收稿日期:2018-03-27作者简介:康晨阳(1992-),男,河北张家口人,青岛大学商学院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戴更新(1970-),男,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文章编号:1002-3100(2018)05-0111-05Logistics Sci-Tech No.5,2018物流科技2018年第5期摘要:研究在零售商具有私人回收成本信息的情况下,信息不对称时,混合销售、混合回收的分散化定价模型下闭环供应链中零售商和制造商的定价策略。
首先,应用博弈论理论,分别对零售商坦白其回收成本及谎报其回收成本的情况进行Stackelberg 博弈均衡分析。
然后,将两种情形下的定价策略进行比较,分析了零售商的谎报行为对回收渠道回收量和销售渠道销售量的影响,以及对闭环供应链零售商和制造商利润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博弈论;混合销售和回收;谎报中图分类号:F273.7文献标识码:A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icing strategies of retailers and manufacturers in the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under the decentralized pricing model of mixed sales and mixed recy -cling when the retailers have private recycling cost informa -tion.Firstly,using game theory theory,Stackelberg game equi -librium analysis is performed for retailers to be honest about their recycling costs and falsely report their recycling costs.Then,comparing the pricing strategies in the two situations,the effect of the retailer's false behavior on the recovery of recycling channel and sales channel sales,and the impact on the profit of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retailers and manufac -turers are analyzed.Key words:asymmetric information;game theory;mixed sales and recycling;lying信息不对称时混合销售康晨阳,戴更新(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71)KANG Chenyang,DAI Gengxin(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 266071,China)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个性化要求和多样化要求越来越高。
基于博弈论的供应链“零供竞合”

零供竞合策略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 益。
04
基于博弈论的供应链 零供竞合优化方法
零供竞合优化的基本原则
合作共赢
在零供竞合优化中,强调供应 商和零售商的合作,通过合作
实现共赢。
公平性
在合作过程中,强调公平性,避免 一方利用优势地位获取过多利益。
长期关系
优化过程中注重长期关系的建立, 提高合作双方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博弈论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01
供应商选择
在选择供应商时,企业需要考虑供应商的信誉、产品质量、价格等因素
,以及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关系。
02
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涉及到企业的采购策略和销售预测。博弈论可以帮助企业了解
供应商的库存情况和销售预测,从而制定更准确的采购计划。
03
பைடு நூலகம்价格策略
在价格策略方面,企业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的定价以及自身的
零供竞合优化的算法设计
01
02
03
博弈模型
利用博弈论中的模型,如 纳什均衡、囚徒困境等, 对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决策 进行分析。
优化算法
根据博弈模型的分析结果 ,设计相应的优化算法, 如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 。
算法实现
通过编程等技术手段实现 优化算法,并对其进行测 试和验证。
零供竞合优化的实践应用
01
考虑多层次博弈
在实际的零供关系中,存在多个层次的博弈,如供应商之 间的竞争、零售商之间的竞争等,可以进一步拓展多层次 博弈的策略及均衡解。
优化零供竞合环境
加强信息共享
通过加强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信息共享,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带 来的风险,提高双方的决策效率和合作满意度。
基于stackberg博弈模型的公司闭环供应链决策研究

基于stackberg博弈模型的公司闭环供应链决策研究公司的供应链管理是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优化供应链决策,许多研究者和企业开始使用博弈论模型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种基于stackberg博弈模型的公司闭环供应链决策研究。
首先,让我们解释一下stackberg博弈模型是什么。
stackberg博弈模型是一种博弈论模型,用于分析多个参与者在一个闭环供应链中的决策。
这个模型考虑了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并通过博弈论的方法来研究参与者之间的决策互动。
在一个公司的闭环供应链中,涉及到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等不同的参与者。
每个参与者都有自己的决策变量,比如定价、生产量、库存水平等。
这些决策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效益和利润。
通过使用stackberg博弈模型,我们可以分析每个参与者的最优决策策略,并通过博弈论的方法来研究参与者之间的决策互动。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将对公司的闭环供应链进行建模,并使用stackberg博弈模型来分析和优化决策。
我们将考虑不同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并研究他们在定价、生产量和库存水平等方面的决策。
通过博弈论的方法,我们可以确定每个参与者的最优决策策略,并找到整个供应链的最优解。
此外,我们还将考虑一些随机因素,如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
这些随机因素将被纳入模型中,并通过概率论的方法进行分析。
通过考虑这些随机因素,我们可以更精确地预测供应链的效益和利润,并优化决策策略。
最后,我们将使用实例来验证我们的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通过将我们的模型应用于实际的供应链案例,我们可以评估我们的方法在实践中的效果,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建议。
总之,基于stackberg博弈模型的公司闭环供应链决策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通过使用博弈论的方法和考虑随机因素,我们可以分析和优化供应链决策,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和利润水平。
希望本研究能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决策支持,并促进供应链管理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双边竞争型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的决策分析

于社会 效益 和 经 济 效 益 , 多知 名 企 业 进 行 了 闭环 许
供 应链 管理 。例如 , 达 ( o a ) 司 至今 已 回收 3 柯 K dk 公
题 ;aakn等 进 一 步 研 究 了在 垄 断 的制 造 商 通 Svsa 过两个 竞 争 的零售 商销 售 产 品 的市场 结 构 下 闭环 供 应 链 回收 渠道 的决 策 问题 ; 姚卫 新 , 梅 梅 将 销 售 陈 渠 道 和 回 收渠 道 划 分 成 5种 不 同组 合 类 型 , 究 了 研 双 边垄 断 的闭 环供应 链 回 收渠道 的决 策 问题 ; 松 , 樊
韩小 花 ,董 振 宁
( 广东 工业 大学 管理学院 , 广东 广 州 5 0 2 ) 15 0 摘要 :为了提 高回收渠 道决 策的效率 , 主要采用非合作 博弈的方法 , 2个 竞争 的制 造商和 2个 竞争 的零售 商组成 以 的双边竞争型闭环供应链为对象 , 研究 了回收渠 道的决 策过程 。经过分 析论证 得 出制 造商之 间和零 售商之 间的竞
v re c a n ld c s n p o e s i a o td f ras p l h i . h u p y c a n c n ie e hsp p ri a e s h n e e i o r c s d p e u p y c a n T e s p l h i o s r d i t i a e i s o d n s
Re e s a n lDe i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 An lssf r Bi tr lCo v r e Ch n e cso ay i o l e a mp t g a ei n
Cl s d- o upp y Cha n o e Lo p S l i
基于博弈论的闭环供应链协调问题

基于博弈论的闭环供应链协调问题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供应链协调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在供应链管理中,闭环供应链(Closed-Loop Supply Chn, CLSC)作为一种重要的运营模式,不仅关注从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的正向物流,还涵盖了从消费者到回收处理中心的逆向物流。
闭环供应链的有效协调不仅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还能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博弈论作为一种研究决策主体行为相互作用的数学工具和理论框架,为分析和解决闭环供应链协调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闭环供应链协调问题。
文章首先将对闭环供应链和博弈论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接着,将分析闭环供应链中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包括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和回收商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构建相应的博弈模型,对闭环供应链协调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揭示闭环供应链协调问题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为企业制定有效的供应链协调策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本文的研究也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供应链管理和博弈论的理论体系,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二、闭环供应链的基本构成与特点闭环供应链(Closed-Loop Supply Chn, CLSC)是相对于传统的开环供应链而言的,它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再到废旧产品回收、再处理、再利用的整个过程。
在闭环供应链中,企业不仅关注正向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还高度重视逆向的废旧产品回收和再利用。
正向供应链: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与传统供应链无太大差异。
逆向供应链:涉及废旧产品的回收、分类、再处理、再利用或处置。
这一环节是闭环供应链的核心,旨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的最小化影响。
资源循环利用:闭环供应链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浪费。
企业会努力回收和处理废旧产品,提取有价值的部分,再次投入到生产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 、 造和再 分 配 。从 汽 车 蓄 电池 到 打 印机 墨盒 和 制 电脑 等 许 多 产 品 , 可 以 使 用 这 种 方 法 制 造 新 品 都 ( k o ah a Mu hp d yy和 Ma 2 0 )4。 再 制 造 在 环 境 和 ,0 9 1 ] 经济方 面 的重 要性 已经 得到越 来越 多 的承认 。
线 型再 制造 闭环供 应 链 分 为 5种 不 同 的决 策结 构 , 研 究 了该供 应 链 在 不 同决 策 结 构 下 的 收 益 以及 与
竞争零 售商 的二级 分销 系统 。L( 0 2 讨 论 了在 一 i2 0 ) 个 制造 商和两 个供 应 商 的供 应 链 结 构 中 , 息共 享 信 对 企业 决 策 的影 响 。C e e 等 ( 0 1 和 B rs i hnt 20 ) ent n e 等 ( 0 5 研究 了非 同一 竞 争零 售 商 在 二 级分 销 渠 20 ) 道 系统 中的 协 调 机 制 。Sv sa aak n等 ( 0 4 把 回 收 20 )
目前 已经 有 一 些 供 应 链 管 理 的 文 献研 究 了有
(0 4 的模 型进行 了 改进 , 模 型 中增 加 了一 个 回 20) 在 收产 品可再 制造 比率 , 在 此 基 础 上研 究 制 造 商对 并 回 收 渠 道 选 择 的 决 策 问 题 。黄 祖 庆 和 达 庆 利 ( 0 6 在 S vsa (0 4 的模 型 的基础 上 , 2 0 ) aakn等 2 0 ) 将直
之 间的效 率 以及 回收 渠 道 对 制 造 商 定 价 决 策 的 影 响, 但并 未 就既定 回收渠 道 下 具 体 的 回 收策 略进 行
比较研 究 。在 渠 道研 究 的基 础 上 , 进 一 步 , 究 更 研
商对 回收渠 道 的选择 和 定 价 策 略之 问的 交 互作 用 。
关键词
再制造
闭环供应链
回收策略 文献标志码
供应链 协调机 制 A
中图法分类号
F 2 .2 243 ;
再制造是 指整修 使 用 过 的产 品 , 将 其 作 为新 并 产 品送 回到 市 场 上 销 售 的 活 动 。作 为 闭环 供 应 链
的一 部分 , 制 造 包 括 了获 取/ 集 、 测/ 级 、 再 采 检 分 修
渠道 划分 为三 类 : 1 直接 从 客 户 收集 , 2 提 供 适 () ()
集成 式 “ 组 织 ” 构 相 比的效 率 损 失 。王 玉燕 等 超 结
(06 E] 单一 制 造商 和 单 一 零售 商 构 成 的 闭环 20 )z 对 o 供应 链进 行 了研究 , 用 博 弈理 论 对 闭 环供 应 链 的 应
2 1 SiT c. nn. 0 c. eh E gg 1
管理 科 学
基 于博 弈 论 的 闭环 路 供 应 链 回收 策略
肖雪殉 陈 晓 荣
( 上海交通大学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 上海 20 5 ) 0 0 2
摘
要 在 一个 生产商和两个互相竞争 的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 应链 中, 比较 了两种不 同的回收策略—— 奖金策略 : 回收时 向
零售 商支付 回收奖金 ; 押金 策略: 销售 时向消费者征收押 金, 并在 消费者 退还 旧件 时返还 押金。构造 了两个分 散决策 的闭环
供 应链 模 型 : i F D cn ai dFeM d1模 型— — 生 产 商 通 过 零 售 商 收 集 旧件 , 为 每 一个 旧件 支 付 一定 的奖 金 ;i D ()D ( eet le e o e) r z 并 ()D i ( eet le eoiM d 1模 型— — 生 产 商 通 过 零 售 商 向消 费 者征 收 额 外 的 押金 , 费 者 只 有 退 还 旧件 , 能拿 回押 金 。 除 D cn azdD p s o e) ri t 消 才 此 以 外 , 构 建 了两 个 中心 决 策 的 闭 环供 应 链 模 型 : i )C ( et le e d1 模 型 ; i) D( et le eoi M d1 还 (i F C n ai dF eMoe) i r z (v C C n ai dD ps oe) r z t 模 型 与其 进 行 对 比 , 现 奖金 制 在 中心 决 策 下 效 率 更 优 , 押金 制在 分散 决策 下 效 率 更优 。 发 而
第 1卷 1
第 6期
2 1 2月 0 1年
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
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Vo. 1 No 6 F b 2 1 11 . e.0 1
l 7l 1 1 ( 0 1) — 2 7 0 6 ~ 85 2 1 6 17 —8
S in e Te h oo y a gne rn ce c c n lg nd En i e i g
定价 策 略进行 了分 析 。 已有 的文 献 主 要研 究 和 比较 了不 同 回收 渠 道
当的奖励 , 激励 零售 商 ( 用 现有 分 销渠 道 ) 利 回收 产 品 , 3 将 回 收 外 包 给 第 三 方 。然 后 Sv sa () aak n等 (0 6 E 着重 研 究 了在竞 争 零 售 商 的情 况 下 制造 2 0 )5 ]
他们 建立 了一个 直接 产 品 回收 系统 , 在这 个 系 统 中 生产商 直接 从 消 费 者 手 中收 集 废 旧产 品 ( 比如 , 打
21 00年 I 6 日收 到 2月
两种 回收 策 略 : 金 策 略 和 押金 策 略 , 制造 商 及 奖 对 零 售商 决 策 行 为 的 影 响 。 同 时 , 如 Sv sa 正 aak n等
印机 和墨盒 ) 和一 个 间接 产 品 回 收 系统 , 这 个 系 在 统 中 , 售 商 成 为 了生 产 商 的 回收 点 。 除此 以外 , 零
他们 还讨论 了通 过第 三方 进行 回收 的系统 。 王 发 鸿 和 达 庆 利 ( 0 6)1 对 Svsa 2 0 8 ] aak 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