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物理实验报告-单色仪
大学基础物理实验报告-单色仪

【结果分析】
滤色片透过率曲线特征
滤色片
特征描述
指标
红
数据曲线整体较集中,605nm之前数据几乎为0,606nm处开始有数据,并达到峰值
截止波长:不清楚
长波透过率(峰值):88.0%
青
数据较离散,630nm之前有数据,波动状态
中心波长:超数据范围半高宽:超数据范围
峰值透过率:73.5%
紫红
数据非常离散,540nm之前和600nm之后有数据,波动
调节好基线后先测量红色滤波片透过的光再测量青色滤波片透过的光最后测量蓝紫色滤波片透过的光别记录下来每次的试验数据做出相应图像如下图所示
姓名
学号
院系
时间
地点
段兰君
201211211060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3.09.27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普通物理实验室
王绮静
201211211059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截止波长:503.0nm 535.0nm
短波透过率(峰值):66.8%
长波透过率(峰值)是红色滤色片在长波区间的最大透过率。
短波透过率(峰值)是蓝色滤色片在短波区间的最大透过率。
峰值透过率对绿色、黄色等颜色(透过率曲线有一个或几个峰)的滤色片而言的。
截止波长是透过率降到峰值一半时的波长。
三.发光二极管的光谱(选做)(附图:不同颜色发光二极管的光谱)
2013.09.27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普通物理实验室
【实验题目】光栅光谱仪的使用
【实验记录】
一.波长校准
仪器参数扫描步长:1.0nm扫描范围:400nm~700nm
测量汞灯光谱线
大学物理实验---单色仪的定标和光谱测量.docx

实验题目:单色仪的定标和光谱测量实验目的:了解光栅单色仪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通过测量钨灯和汞灯的光谱了解单色仪的特点。
实验原理:一.光栅单色仪的结构和原理如下图所示,光栅单色仪由三部分组成:1、光源和照明系统,2、分光系统,3、接受系统。
单色仪的光源有:火焰、电火花、激光、高低压气体灯(钠灯、汞灯等)、星体、太阳等。
如下图所视,当入射光与光栅面的法线N的方向的夹角为©(见图)时,光栅的闪耀角为a取一级衍射项时,对于入射角为©而衍射角为e时,光栅方程式为:d(sin H sin 0)=入式中N 为光栅的总线数,在本实验中 N 为64 *200=76800, m 为所用的光的衍射级次,本实验中m 二雹实验中由于光学系统的象差和调整误差,杂散光和噪声的影响, 加上光源的谱线由于各种效应而发生增 宽,所以实际的谱线半角宽度远远大于理论值, 因此光谱仪的实际分辨本领远远小于 76800。
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数据以文本文档中为准)■ ■ » 11、 光栅单色仪的定标 ----- 钠灯光谱与标准值之间误差:??= --------------- =0.00%入Nd cos=d 9 = m d 入 d cos 9R= d x =mNFigure 1钠灯光谱主线系峰值数据: 1、589.0002、589.625实验报告589 .0BY 王有识页3实验报告?? =0.004%-|589 .625-589 .6|Figure 2钠灯光谱锐线系峰值数据: 1 、615.413 2 、616.050 与标准值之间误差:??=--------------- =0.002%1615 413-615 .4|?? —6154---------- =0.008%1616.050-616 ,0|2 = 616.0Figure 3钠灯光谱漫线系1页4 BY王有识?? = ------------------ =0.006%1497.812-497 .78|?? 49778 =0.01%|498 .250-498 .2| 2=498.22、 低压汞灯光谱测量峰值数据:1、568.250 、568.825与标准值之间误差:??= =0.009%1568 .250-568 .3|与标准值之间误差:??568・3 ------ =0.006% |568 .7-568 .86|22=568 .86Figure 4钠灯光谱漫线系2峰值数据:1、497.812 2 、498.250实验报告Figure 5低压汞灯黄光强峰值数据:1、576.925 2 、579.050与标准值之间误差:??= =0.006%1576 .925-576 .96|?? 576・96------- =0.003%|579 .050-579 ,07|2二579.07Figure 6低压汞灯蓝绿光强峰值数据:1、491.637 与标准值之间误差:??二 ------------- =0.008%|491 .637-491 .60|峰值数据: 1 、585.925ure 7低压汞灯2黄光589.000与标准值之间误差:??==0.0009%1585 .925-585 .92| ?? —585.92 =0.003%1589 .000 -589 .021本组实验由于测蓝绿光的弱光谱,而实验环境中并不是完全黑暗,难免会有光对实验产生干扰, 所以实验所得的图像很不理想, 但是还 是可以分辨出波峰。
单色仪定标实验报告

棱镜单色仪的定标【实验目的】1、了解单色仪的结构,分光原理和使用方法;2、做出单色仪的定标曲线。
【实验仪器】反射式棱镜单色仪,高压汞灯、读数显微镜、会聚透镜仪器介绍:单色仪----能够从复合光源中分解出独立的、足够狭窄的、波长连续可调的单色光的仪器。
按波长来分,有红外单色仪、紫外单色仪、可见光单色仪;按分光元件来分,有光栅单色仪和棱镜单色仪;在棱镜单色仪中按物镜的形式来分,有透射式单色仪和反射式单色仪。
我们这个实验用的是:反射式玻璃棱镜单色仪,分光波段在可见光范围内。
反射式玻璃棱镜单色仪反射式玻璃棱镜单色仪的光学系统由三部分组成:1、入射准直系统-----狭缝和凹面镜1S 1M ,恰好处在1S 2M 的焦平面上。
其作用是将进入狭缝的光变为平行光。
1S 2、色散系统----平面镜M 和三棱镜P,二者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转台上。
平行入射的复合光经过平面镜M 反射到三棱镜P 上,分解成按波长排列向不同方向偏折的单色光。
随着棱镜的转动,只有满足最小偏向角条件的入射光,才能从出射狭缝射出。
棱镜转了,出射光的波长也就发生了变化。
3、出射聚光系统----出射狭缝和聚焦凹面镜2S 2M 。
恰好处在2S 2M 的焦平面上。
将棱镜P 分解出的不同方向的单色光中的一束(哪一束?)汇聚到狭缝上。
2S 单色仪的机械部分包括狭缝和读数鼓轮。
狭缝的调节要仔细,不要挤坏。
读数鼓轮与万向接头转动杆及把手相连。
转动把手,棱镜就转,输出光的波长就在变。
读数鼓轮的数值与棱镜的位置相对应,也就是与出射光的波长相对应。
【实验原理】三色仪不是直接用波长分度定标而是用鼓轮读数来表示,因在使用单色仪之前要定 标:利用已知波长的光谱线标定鼓轮的读数,做出鼓轮读数与波长之间的关系曲线。
这 个过程称之为单色仪的定标。
单色仪的定标要借助于已知波长的线光谱光源来进行。
本实验选用的光源为高压汞灯。
在可见光波段内,用读数显微镜可以观察到30多条谱线。
其相对强度和波长参考 P323和P324。
14-单色仪的应用

实验十四 单色仪的应用单色仪是将光源发出的复色光用色散元件把它分解为单色光的仪器,这种仪器可用于各种光谱特性的研究:如测量介质的光谱透射率曲线,光源光谱的光强分布、光电探测元件的光谱响应等等。
在实验室中常用到的单色仪基本有二类,一类是透射式单色仪,如图1所示,这种单色仪的入射光和出射光恒成90°夹角。
成像系统由透镜组成,常用于可见光范围,它的优点是聚光本领强;另一类是反射式单色仪,如图2所示,这种单色仪入射光与出射光夹角为 122,成像系统由反射镜组成,它的优点是使用范围大,只要置换不同的棱镜,使用范围可以从紫外光一直到红外光,本实验所用的正是此类单色仪。
【实验目的】1. 了解单色仪的结构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的方法。
2. 以高压汞灯的主要谱线为基准,对单色仪在可见光区域进行定标。
3. 测定汞灯谱线的光强分布。
【实验原理】反射式棱镜单色仪外形为一圆盘(如图2)它主要有三部分组成:①入射缝1S 和凹面镜1M ,组成了入射系统,以产生平行光;②平面镜2M 和棱镜P 组成色散系统; ③凹面镜3M 和出射缝2S 组成聚光出射系统 ,它将棱镜分出的单色平行光由3M 汇聚在出射缝2S 上。
图中平面镜2M 和棱镜P 所放的位置,对以最小偏向角通过棱镜的平行光束而言,可使入射到2M 的光束与从棱镜出射的光束平行。
这样,以最小偏向角通过棱镜某波长的光,经3M 反射后恰恰成像在出射缝处。
因此,只要1S 和1M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棱镜P 和反射镜2M 同步转动时,对应于最小偏向角的光的波长也跟着改变,出射缝2S 就有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射出。
由于光束以最小偏向角通过棱镜,所以光缝单色像的像差最小。
出射的光束单色性好。
而棱镜P 和平面镜2M 的转动机构与仪器下部的转动轴杆鼓轮相连,鼓轮上刻有均匀的分度线,因而出射波长 与鼓轮读数R 相对应。
单色仪出厂时有对应(定标)曲线的数据。
但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定标会有所漂移。
单色仪及其应用实验(4篇)

单色仪及其应用实验(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单色仪及其应用实验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单色仪及其应用实验实验七平面光栅单色仪应用平面光栅单色仪是用光栅衍射的方法获得单色光的仪器,它可把紫外,可见及红外三个光谱区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
可进行光谱分析、测定接收元件的灵敏特性、滤光片吸收特性、光源的能谱分析和光栅的集光效率等。
如配备电子束激发器,X射线激发器,光子激发器和高频等离子,辉光放电等稳定光源相配套,可进行光谱的化学分析。
与棱镜相比,光栅具有色散本领大,均匀性好,分辨率高等特点。
因而在光谱学,计量学,光通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通过对溴钨灯发射光谱的测量,加深了解平面光栅单色仪和光谱技术的综合应用。
【实验目的】1.掌握平面光栅分光的物理原理。
2.研究夫琅和费衍射的光强分布,加深对衍射理论的了解。
3.观察平面光栅衍射现象,学会平面光栅单色仪的使用。
4.学习使用光电倍增元件来测量和描绘出射光谱的能量分布。
【实验原理】光的衍射现象是指光遇到障碍物时偏离直线传播方向的现象。
而光栅是指任何能起周期性地分割波阵面作用的衍射屏。
作为色散元件的衍射光栅最早是由夫琅和费用细金属丝制成的,夫琅和费用它测出了太阳光谱中的暗线波长。
后来他又用金刚石刻划贴金箔的玻璃板,得到了性能更好的光栅。
常用的衍射光栅分透射式与反射式两种。
透射式光栅是用金刚石刀在平面透明玻璃板上刻划平行,等间距又等宽的直痕而制成的。
反射式光栅是在坚硬的合金板或高反射率平面镜上刻划而成的。
本实验用反射式平面光栅。
理想的反射式平面光栅,可视作是相互平行,等宽,等间距,均匀排列的许多狭缝。
如设光栅的缝宽为d,则d称为光栅常数,本实验中刻线密度为1200条/mm。
根据夫琅和费理论,一束平行光垂直地入射到平面反射光栅上,经各缝衍射后向各方向传播。
衍射角适合如下条件:dsinθ=kλ k=0,±1,±2,±3 …上式称作平行光垂直入射时的光栅方程。
单色仪的定标实验报告

单色仪的定标实验报告单色仪的定标实验报告引言:单色仪是一种常用的光学仪器,用于分离出光束中的不同波长的光线。
在实际应用中,单色仪的准确性和精度对于研究光学现象和进行光谱分析非常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定标实验,确定单色仪的波长刻度,从而提高其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实验装置和原理:本次实验使用的单色仪是基于光栅原理的,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光源、光栅、光电二极管和波长选择装置。
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光栅的衍射作用,被分离成不同波长的光线,然后通过波长选择装置选择特定波长的光线,最后被光电二极管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单色仪放置在稳定的平台上,确保其与其他光学仪器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干扰。
打开电源,对单色仪进行预热。
2. 调整光源: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光源,如汞灯或氢氖激光器。
调整光源的位置和亮度,使其发出稳定的光束。
3. 调整光栅:将光栅安装在单色仪上,并调整其倾斜角度,使得光束通过光栅时能够发生衍射。
同时,调整光栅的位置,使得衍射的光线能够尽可能平行地通过波长选择装置。
4. 定标实验:选择一个已知波长的光源,如氢氖激光器,将其光线通过单色仪,并调整波长选择装置,使得光电二极管接收到该波长的光线。
记录下此时波长选择装置的位置,并标记为该波长的波长刻度。
5. 重复步骤4,使用不同波长的光源进行实验,记录下不同波长对应的波长刻度。
6. 分析数据: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波长与波长刻度的关系曲线。
可以使用线性回归等方法,拟合出波长刻度的数学表达式。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波长与波长刻度的关系曲线。
通过拟合曲线,我们可以得到单色仪的波长刻度的数学表达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该表达式,通过读取波长刻度,确定光线的波长,从而进行精确的光谱分析。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单色仪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些误差可能来自于光源的不稳定性、光栅的制造误差、波长选择装置的精度等因素。
因此,在进行实际测量时,我们需要对单色仪进行定期的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单色仪定标实验报告

单色仪定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单色仪定标实验,掌握单色仪的使用方法,了解光的色散规律,掌握用单色仪测定光的波长的方法。
实验仪器,单色仪、汞灯、钠灯、氢灯、汞镁灯、透射光栅、测微目镜、波长计。
实验原理,单色仪是一种用来分离和测定光谱的仪器。
当白光通过单色仪时,不同波长的光被分散成不同的角度,形成光谱。
利用透射光栅,可以将光谱中的各个波长分离开来,然后用测微目镜和波长计来测定各个波长的位置,从而得到光的波长。
实验步骤:1. 调整单色仪,将单色仪放在实验台上,调整仪器使得入射光垂直射入单色仪的入射口,并使得出射光垂直射向透射光栅。
2. 测定汞灯谱线,打开汞灯,调整单色仪使得汞灯的光谱线通过透射光栅,用测微目镜和波长计测定各个谱线的波长。
3. 测定钠灯谱线,同样的方法,测定钠灯的光谱线的波长。
4. 测定氢灯谱线,同样的方法,测定氢灯的光谱线的波长。
5. 测定汞镁灯谱线,同样的方法,测定汞镁灯的光谱线的波长。
实验结果:汞灯的谱线位置及波长:谱线1,位置 450 波长 579.1nm。
谱线2,位置 550 波长 576.9nm。
谱线4,位置 750 波长 491.6nm。
谱线5,位置 850 波长 435.8nm。
钠灯的谱线位置及波长:谱线1,位置 460 波长 590.0nm。
谱线2,位置 560 波长 589.4nm。
谱线3,位置 660 波长 588.9nm。
谱线4,位置 760 波长 587.1nm。
谱线5,位置 860 波长 589.6nm。
氢灯的谱线位置及波长:谱线1,位置 470 波长 656.3nm。
谱线2,位置 570 波长 486.1nm。
谱线3,位置 670 波长 434.0nm。
谱线4,位置 770 波长 410.1nm。
谱线5,位置 870 波长 397.0nm。
汞镁灯的谱线位置及波长:谱线1,位置 480 波长 435.8nm。
谱线2,位置 580 波长 404.7nm。
谱线3,位置 680 波长 365.0nm。
单色仪的使用

数据处理:
汞灯原始数据记录表格:
钨灯数据如下:
分析讨论与结论:
目前的分光系统主要有三类, 分别是棱镜分光系统、此次实验中所用到的光栅分 光系统以及滤光片分光系统; 最常用的便是光栅分光系统。对于棱镜分光系统而 言,棱镜的分辨率随波长变化而变化,在短波部分分辨率较大,但棱镜分光具有 “非匀排性”,色谱的光谱为“非匀排光谱”。这是棱镜分光系统最大的不足。 对于滤光片分光系统,优点是采用这种分光系统的仪器体积小,可以作为专用的 便携仪器; 制造成本低, 适于大面积推广。 但该系统的缺点是单色光的谱带较宽, 波长分辨率差;对温湿度较为敏感;得不到连续光谱;不能对谱图进行预处理, 得到的信息量少。故以此系统为原理所制成的仪器只能作为较低档的专用仪器。 而对于光栅分光系统而言,它除具有分光作用外,也具有聚焦作用,因此分光系 统中不需要会聚透镜等光学部件,光能损失小,节省费用。在试验中,由于光学 系统的像差和调整误差,以及周围所存在的杂散光(环境灯光)的影响,给实验 的结果会带来误差,它会使实验的进光量增大,从而在测定分辨率时使得 b 值 偏小,进而使测得的数据偏小,可在公式中给予适当的修正。实验中扫描的速度 不宜太快,应当等到读数稳定之后再记录数据。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 了解了单色仪的构造原理, 并学会了使用平面光栅单色仪; 利用单色仪测出汞灯光强与波长的关系并进一步计算得出所用单色仪的分辨能 力为 0.42nm; 利用单色仪测定了干涉滤光片的光谱透射率, 描绘出相关的曲线, 并求出滤光片的中心波长为 404nm, 峰值透射率为 83%, 通带半宽度为 103nm。
经单色仪后而出射的单色光由光电倍增管接收并转化成电流, 相应的光强值由测 光仪显示,且有公式: T λ = ������������ ������ ������ ������ (������) = ������0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