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的来历50字
五一劳动节的来历50字,五一劳动节的由来50字,五一劳动节的来历简短介绍

五一劳动节的来历50字,五一劳动节的由来50字,五一劳动节的来历简短介绍收集整理的关于五一劳动节的由来50字内容,欢迎阅读。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50字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 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
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
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五一国际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16816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
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特别推荐| | | |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
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
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并公众放假。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
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
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中国劳动节的来历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
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特别推荐| | | |,2018-05-02在上海,陈独秀指导下,5000多名工人召开了由中华全国工界协进会等7个团体联合筹备的世界劳动纪念大会,陈独秀当选筹备大会顾问。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50字左右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五一劳动节是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庆祝的节日。
每年的五一劳动节,人们以各种形式表达对劳动的尊重和对劳动者的关怀。
那么,五一劳动节的由来是什么呢?五一劳动节源于19世纪的美国。
在当时,工人的劳动条件恶劣,工作时间长,工资低,待遇不公等问题严重。
工人们开始组织工会,进行抗议和争取自己的权益。
而1886年的5月1日,正值美国芝加哥工人罢工高潮,工人们要求每天工作八小时。
在这次罢工中,许多工人不幸牺牲,为争取自己的权益而献出了生命。
为了纪念这场罢工,1889年的第二国际代表大会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全世界劳动者的共同节日,以表达工人阶级的团结和斗争精神。
从此,五一劳动节成为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共同庆祝的节日。
在中国,五一劳动节的由来也与劳动者的斗争息息相关。
中国的劳动者历经了辛勤劳动和艰苦奋斗,为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一劳动节在中国首次被正式设立是在1949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一节。
此后,五一劳动节成为中国劳动人民共同的欢庆日。
五一劳动节的意义不仅在于纪念和回顾劳动者的斗争历程,更在于弘扬劳动精神和推动社会进步。
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劳动者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五一劳动节是对劳动者所付出努力的肯定和鼓励,也是社会对劳动的普遍尊重和关怀的体现。
五一劳动节是一个庆祝和感恩的日子。
这一天,人们休息放假,与家人和朋友相聚,展开各种娱乐活动。
同时,也是一个反思和思考的时刻,人们在这一天可以回顾自己的劳动成果,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劳动和休闲的交替中找到平衡。
总的来说,五一劳动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工人阶级的斗争历程和牺牲,表达对劳动的尊重和对劳动者的关怀。
五一劳动节不仅是一个庆祝和感恩的日子,更是一个反思和思考的时刻。
让我们在五一劳动节这一天,感受劳动的力量,珍惜劳动的果实,真正体会到劳动者应得的尊重和关爱。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50字.小红书怎么写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五一劳动节,简称“五一”,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庆祝的节日之一。
它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并在20世纪逐渐传播到其他国家。
五一劳动节旨在纪念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和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价值,同时也是表达对劳动者权益的关注和保护。
五一劳动节的起源五一劳动节最早起源于美国。
在19世纪末的美国,工人们长时间工作、低收入、劣质工作环境以及缺乏权益保护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工人们纷纷组织罢工和示威活动。
1886年的5月1日,芝加哥的工人联合会发动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要求每日工作时间缩短至8小时。
这次抗议活动持续了几天,最终在5月4日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被称为“海血事件”。
此后,为了纪念这次运动和表达对工人们的支持,国际社会将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逐渐地,这一纪念活动传播到其他国家,成为了全球劳动者共同庆祝的节日。
五一劳动节的意义五一劳动节是为了弘扬劳动精神,表彰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和贡献,同时也是倡导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日子。
它提醒社会各界,尊重和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为他们创造公平、安全、有尊严的工作环境。
五一劳动节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为劳动者提供了一个休息和放松的机会。
通过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和社交聚会,人们在节日中增进了相互联系和友谊,缓解了工作压力,得到了身心的释放和愉悦。
此外,五一劳动节还有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作用。
庆祝活动和促销活动带动了消费,为商家和零售业带来了繁荣,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同时,通过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小红书怎么写小红书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社交电商应用程序,让用户可以分享购物体验和生活方式,以及直接购买商品。
在小红书上写作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主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经验,在小红书上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写作。
可以是美妆、时尚、旅行、美食等领域,也可以是个人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心得。
2.内容简洁明了:小红书上的内容要求言之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的描述和无关信息。
中国五一劳动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国五一劳动节的来历和习俗中国五一劳动节,也称国际劳动节,是中国为庆祝劳动者的辛勤付出而设立的节日。
作为中国的重要节日之一,五一劳动节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
本文将介绍五一劳动节的来历以及一些常见的习俗。
一、劳动节的来历五一劳动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美国。
当时,工人们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以及改善劳动条件进行了长时间的斗争。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市的工人们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呼吁改善劳动条件和保护工人权益。
这次示威活动被视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开端。
1890年,国际社会举行了第一次国际劳动大会,会议决定将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这个日期后来被全世界大部分国家所接受。
在中国,五一劳动节的设立可以追溯到1949年。
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获得了解放,并且人民的权益得到了保护。
为了纪念工人阶级为推翻旧社会和建设新中国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国政府决定将5月1日定为中国的劳动节。
二、五一劳动节的习俗1. 放假休息五一劳动节是中国的法定节假日,通常放假时间为3天。
在这个长假期间,许多人会选择外出旅行,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
景区、旅游胜地、购物中心等地通常会迎来大量的游客和顾客。
2. 游园活动五一劳动节期间,各地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游园活动。
人们可以去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等地游玩,欣赏美丽的自然风景,放松身心。
一些公园还会举办文艺表演、庙会等活动,为游客提供更多的娱乐方式。
3. 劳动竞赛五一劳动节是庆祝劳动者的节日,因此,在一些地方,会举办各类劳动竞赛活动。
这些活动旨在表彰优秀劳动者,鼓励人们热爱劳动、奉献社会。
竞赛项目包括技能比拼、创新设计、体力比赛等,吸引了很多人参与。
4. 纪念活动五一劳动节期间,一些地方会举行纪念活动,以回顾中国工人运动的历史和重要事件。
例如,一些城市会在发源地或纪念馆举行座谈会、展览等,以悼念为工人权益而奋斗的先驱和烈士。
5. 送花祭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五一劳动节也是祭祀祖先的合适时机。
五一劳动节简介50字 (3)

五一劳动节简介五一劳动节是国际上广泛庆祝的一个节日,每年的5月1日举行。
它源于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工人举行的大规模抗议活动,要求实行每日8小时工作制度。
这次运动导致了几名工人的死亡和伤害,但也激发了全球工人阶级的团结和斗争意识。
因此,五一劳动节成为了许多国家庆祝劳动者权益和工人阶级的日子。
国际劳动节的起源国际劳动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当时,工人们往往处于非常恶劣的工作条件下,每天工作时间长,工资低,甚至没有休息日。
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们为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进行抗议和斗争。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工人们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罢工活动,要求每日工作8小时。
这场抗议活动持续了数日,并蔓延到全美国其他城市。
尽管这次抗议活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对全球工人权益和劳工组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90年,巴黎的国际工人代表大会决定每年的5月1日作为国际劳动节。
这一决定被其他国家广泛接受,成为全球纪念工人权益和劳动阶级的节日。
五一劳动节的意义五一劳动节是庆祝劳动者权益和纪念工人运动的重要节日。
它旨在呼吁社会各界对劳工权益予以重视和保护,并提高人们对工作条件的关注。
五一劳动节也被看作是感谢工人们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的机会。
在这一天,许多企业会放假并组织各种庆祝活动,以表达对员工的感激之情。
此外,五一劳动节也是团结工人阶级的时刻。
许多工会和劳工组织会在这一天组织集会、游行和示威活动,以争取工人权益的保护和提高工资待遇。
五一劳动节的庆祝活动五一劳动节的庆祝活动多种多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庆祝方式:1.游行和示威:许多国家的工会和劳工组织会组织游行和示威活动,以表达对工人权益的诉求。
这些游行通常有参与人数众多的工人阶级和支持者,他们会高呼口号、提出诉求和展示标语牌。
2.文化演出:一些地区会举行音乐会、舞蹈表演和戏剧演出等文化活动,以庆祝五一劳动节。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娱乐观众,还可以展示工人阶级的艺术才华。
3.赛跑比赛:一些地区会组织马拉松、跳绳和足球比赛等体育活动,吸引大家参与。
五一劳动节简介50字

五一劳动节简介五一劳动节,也称为国际劳动节,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法定节假日之一。
这一节日旨在纪念劳动者,表彰他们的努力和贡献。
每年的5月1日,人们庆祝这个节日,以表达对劳动者的敬意和感谢。
起源和历史五一劳动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美国。
当时,工人们正在争取改善工作条件和提高待遇的权益。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工人们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罢工和示威活动,要求每天的工作时间减少至八小时。
这次罢工最终导致了一场激烈的冲突,被称为“圣基田事件”。
几天后,美国劳工联合会决定将5月1日定为全美劳动者争取权益的纪念日。
随着国际劳工运动的发展,其他国家也开始庆祝五一劳动节。
1889年,国际工人运动代表会议在巴黎召开,决定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以纪念芝加哥工人的斗争和牺牲。
这一决定得到了许多国家劳工组织的支持和响应。
庆祝活动五一劳动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许多国家都会组织各种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通常包括游行、集会、音乐会和文艺演出等。
游行是庆祝五一劳动节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在游行中,工人们会身着工作服,手举标语,高唱劳动歌曲,向社会展示他们的努力和要求。
游行的路线通常会经过主要街道和广场,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媒体的关注。
集会是五一劳动节另一个重要的庆祝方式。
在集会中,劳工组织和工会代表会发表演讲,传达劳动者的要求和期望。
这些演讲通常强调劳动者的重要性和权益,以及维护劳工权益的必要性。
音乐会和文艺演出也是五一劳动节庆祝活动的一部分。
许多国家会组织音乐会和文艺演出,邀请著名音乐家和艺术家来表演。
这些表演向劳动者致敬,展示他们的辛勤工作和创造力。
除了这些正式的庆祝活动,许多人还会选择在五一劳动节期间进行休闲旅行和参加各种娱乐活动。
这是一个放松身心的好机会,也是与家人和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机会。
国际劳动节的意义国际劳动节的庆祝活动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对劳动者的敬意和尊重的体现。
通过庆祝这一节日,可以提醒人们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鼓励他们珍惜自己的工作,尊重他人的劳动。
劳动节的由来50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劳动节的由来50字篇一:劳动节的由来篇二:5.1劳动节的由来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会议提出八小时工作制的口号。
1886年5月1日,以美国芝加哥为中心,在美国举行了约35万人参加的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游行,示威者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1886年5月3日芝加哥政府出动警察进行镇压,开枪打死两人,事态扩大,5月4日罢工工人在干草市场广场举行抗议,由于不明身份者向警察投掷炸弹,最终警察开枪,先后共有4位工人、7位警察死亡,史称“干草市场暴乱”(haymarketRiot)或“干草市场屠杀”(haymarketmassacre)。
在随后的宣判中有8位无政府主义者以谋杀罪被起诉,4位无政府主义者被绞死,1位在牢中自杀。
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及抗议随后的宣判,在世界范围内举行了工人的抗议活动。
这些活动成为了“国际劳动节”的前身。
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
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
大会上,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
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
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
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并公众放假。
[2]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1]确定历程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国际劳动节的意义在于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这才是五一劳动节的精髓所在。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简介范文(通用7篇)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简介范文(通用7篇)【篇1】五一劳动节的由来简介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头一个节气,反映的是季节的变化。
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节点。
中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
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
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
天子要在立春日,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行布德施惠之令。
《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
”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立春是24节气之首,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
它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是我们先辈了解自然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当太阳黄经为315度时就到了立春。
立春这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古代有这样一个传说:立春快到来的时候,县官会带着本地的知名人士去土地里挖一个坑,然后把羽毛、鸡毛等轻物质放在坑里,等到了某个时辰,坑里的羽毛和鸡毛会从坑里飘上来,这个时刻就是立春时辰,开始放鞭炮庆祝,预祝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
”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季长短不一,因此,“四立”虽能反映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但“立”的具体气候意义却不显着,不能适用全国各地。
黄河中下游土壤解冻日期从立春开始;立春的第一候为“东风解冻”,两者基本一致,但将立春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却有些过早。
立春的谚语(1)立春落雨至清明。
寓意:立春那一天如果下雨,预示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
(2)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离意:立春开始响雷,六畜不安。
(3)正月展春流。
窝意:立春以后,潮汐的海流会加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劳动节的来历50字
篇一:劳动节的来历
同学们,五一劳动节就要来了.大家知不知到它的来历呢?如不知道,那就听偶娓娓道来吧!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
这次大会上,法国代表拉文提议:把1886年5
月1日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
与会代表一致同意,通过了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
从此,“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了。
为甚么要把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呢?这还得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工人运动说起。
当时,美国和欧洲的很多国家,逐渐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维护这个高速运转的资本主义机器,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暴地
剥削工人。
在美国,工人们天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
的乃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
马萨诸塞州一个鞋厂的监工说:“让一个身强力壮体格健全的18岁小伙子,在这里的任何一架机器旁边工作,我能够使他在22岁时头发变成灰白。
”沉重的阶级压迫激起了无产者巨大的愤怒。
他们知道,要争取生存的条件,就只有团结起来,通过罢工运动与资本家作斗争。
工人们提出的罢工口号,就是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1877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罢工开始了。
工人阶级走向街头***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劳动与生活条件,要求缩短工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罢工不久,队伍日渐扩大,工会会员人数激增,各地工人也纷纭参加罢工运动。
在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下,美国国会***制定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
但是,狠毒的资本家根本不予理会,这项法律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工人们依然是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倍受资本家的折磨。
忍无可忍的工人们决定将这场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推向一个新的***,预备举行更大范围的罢工运动。
1884年10月,美国和加拿大的八个国际性和全国性工人团体,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一个集会,决定于1886年5月1日举行总罢工,迫使资本家实施八小时工作制。
这一天终究来到了。
5月1日,美国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停工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各种肤色,各个工种的工人一齐进行总罢工。
仅芝加哥一个城市,就有4.5万名工人涌上街头。
这下,美国的主要产业部分处于瘫痪状态,火车变成
了僵蛇,商店更是鸦雀无声,所有的仓库也都关门并贴上封条。
当时在罢工工人中流行着一首“八小时之歌”,歌中唱道:“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生活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往思考。
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我们相信:上帝只答应八小时工作日。
我们从船坞、车间和工场,召集了我们的队伍,争取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回自己!”激昂的歌声唱出了工人的心声,唱出了全球无产者的共同愿看,也感染了广大的群众,他们纷纭支援工人的罢工运动,将罢工运动推向新的***。
罢工运动所表现的巨大气力使政府当局和资本家极其恐慌,他们不甘心答应工人的条件,便露出他们狰狞的一面。
5月3日,芝加哥政府当局终究撕下了“***”的假面具,用暴力弹压工人。
他们组织罢工破坏者在人人民警察察的保护下混进工人的罢工队伍,故意制造混乱,以此为借口,当场开枪打死六个工人。
篇二:《五一劳动节的来历》
五一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节,在每年的5月1日。
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
那么,大家知道中国五一劳动节由来吗?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本文的介绍吧!
中国五一劳动节由来
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
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
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
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
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
这一决议得到世界各(:劳动节的来历50字)国工人的积极响应。
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上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
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
是年,
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工人群众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1949年12月将“五一”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
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
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
”这首雄壮有力的歌,是
由长辛店劳动实习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共同
创编而成的。
劳动节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起源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
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首次纪念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7卷6号“劳动节纪念号”出版。
发表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孙中山“天下为公”的题词和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
同时,还登载了《旅法华工工会简章》及唐山、山西、长江等地的劳动状况调查。
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
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
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
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
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
当天各地工人和知识分子共同集会。
在上海,陈独秀指导下,5000多名工人召开了由中华全国工界协进会等7个团体联合筹备的世界劳动纪念大会,陈独秀当选筹备大会顾问。
纪念会上,。